《菩提道次第廣論講記》 (七) 思考題


忍波羅蜜 

  1. 安忍的自性是什麼?違品是什麼?
  2. 忍波羅蜜多圓滿之量是什麼?如此安立的理由何在?
  3. 說出安忍的六種勝利。
  4. 駁斥以下觀點並安立“壞善根”的正確含義。
    有人說:所謂壞善根,即摧壞過去善根速疾感果的功能,讓果延後成熟,並非遇緣不自生果,因為以世間道都不能斷除所斷種子,決定不能斷除煩惱種子故。
  5. 說出瞋恚的五種現法過患。
  6. “無如瞋之惡”的理由何在?
  7. 如何觀察怨敵有無自在而破除瞋恚?
  8. 如何觀察自性和客觀而破除瞋恚?
  9. 如何觀察直接間接由何者作害而破除瞋恚?
  10. 如何觀察能發動損害之因而破除瞋恚?
  11. 從哪些方面觀察有境而破除瞋恚?
  12. 如何觀察所依而破除瞋恚?
  13. 如何生起親善想、無常想、苦想而修耐怨害忍?
  14. 如何破除怨敵障礙譽、稱、利敬時無法容忍之心?
  15. 如何破除怨敵譭謗、說粗語、傳惡名時的不忍之心?
  16. 如何破除不歡喜怨敵富樂、歡喜怨敵衰損的心態?
  17. 用自己的語言說出修耐怨害忍的原理和方法。
  18. 為什麼必須安受眾苦?
  19. 引發安受苦忍的方便是什麼?
  20. 如何思惟苦的功德?如何思惟能忍眾苦難行的功德?二者有何差別?
  21. 解釋忍苦八處:(1)依止處;(2)世法處;(3)威儀處;(4)攝法處;(5)乞活處;(6)勤劬處;(7)利有情處;(8)現所作處。
  22. 說出法思勝解忍的勝解之境和勝解之理。
  23. 修安忍時如何具足六種波羅蜜多?
  24. 第五“此等攝義”中講了哪些要點?

精進波羅蜜

  1. 說出精進的自性。
  2. 用自己的話講述精進的利益。
  3. 什麼是擐甲精進?引發擐甲精進有何種利益?
  4. 什麼是攝善法精進和饒益有情精進?
  5. 精進的所治品是哪些?
  6. 如何修行破除推延懈怠?
  7. 如何破除貪著惡劣事業?
  8. 如何破除退屈或者自輕?
    (1)於應得破除退屈;
    (2)於能得方便破除退屈;
    (3)於所安住修道處所破除怯弱。
  9. 什麼是勝解力?如何發勝解力?
  10. 什麼是堅固力?如何發堅固力?
  11. 什麼是歡喜力?如何發歡喜力?
  12. 什麼是暫止息力?為什麼要運用暫止息力?
  13. 勝解力
    (1)修習業果、信、欲、精進四者有什麼關係?
    (2)按修勝解力的原理說明如何才能對於十白業道和解脫道發起勝解力?
  14. 堅固力
    (1)由緣起觀察以下兩種行善的做法有哪些功過差別? (2)業慢、功能慢和煩惱慢分別指哪種心理狀態?
    (3)說出業慢、功能慢和煩惱慢與慢的相似及不同之處。
  15. 歡喜力
    (1)說出對善行不應飽足的理由(至少四條)。
    (2)歡喜力應修到何種程度?
  16. 息捨力
    (1)由業果觀察以下做法會造成哪些不良後果? (2)由業果觀察以下做法有哪些利益?
  17. 對修精進來說,具足四力能起到何種順緣作用?缺乏四力分別會造成何種不良狀態和後果?
  18. 發精進時這些方面分別起到何種作用?
    (1)正念;(2)思惟業果;(3)懺悔;(4)多聞;(5)依止師友。
  19. 如何才能做到一失念就無間提起?
  20. “迦旃延那因緣”告訴我們何種依止正念的方式?
  21. 解釋頌詞:
    (1) 於此等時中,何能串習念,此因能遇師,或行應理事。
    (2) 定於修業前,令一切有力,憶不放逸論,令自成輕利。
    (3) 如樹棉去來,隨風飄動轉,如是勇悍轉,由是事皆成。
  22. 說說修精進時應如何具足六種殊勝和六波羅蜜多?
  23. 有人想:我們身為凡夫,能力有限,論中反復強調要以大地菩薩的精進為目標、要擐意樂甲,這只是不切實際的幻想而已,並沒有多少實義。對此應如何破斥?
  24. 在修精進時應如何保持良好趨勢?
  25. 論證:下士道、中士道及上士道願菩提心的修法是修持精進度不可或缺的重要基礎。

靜慮波羅蜜

  1. 靜慮的自性如何?
  2. 為什麼大乘初學者應當隨力學習三摩地?

般若波羅蜜

  1. 慧的自性如何?
  2. 從哪個角度說智慧如同佈施等前五度的眼目?
  3. 為什麼信等根以慧為主?
  4. 解釋頌詞:
    (1) 菩薩開慧眼,雖施自身肉,如從藥樹取,無別無高下。
    (2) 慧見三有獄,勝解度世間,持戒非自利,何況為三有!
    (3) 慧者有忍德,怨敵莫能害,如調伏象王,堪多業差別。
    (4) 唯勤墮苦邊,有慧成大利。
    (5) 諸已趣歧途,集過重罪染,惡人豈能成,靜慮妙喜樂。
  5. 為什麼菩薩能達到慈而無貪、悲而無憂、喜而無動、捨而無棄?
  6. 什麼是智慧的無上功德?
  7. 解釋頌詞:
    世間藝術及勝藏,所有如眼諸經典,救護覺慧及咒等,種種建立法差別,
    眾多異門解脫門,彼彼利益世間相,大力佛子所顯示,此等皆從慧力生。
  8. 為什麼說佈施、持戒、安忍若無智慧如無眼目?
  9. 說出造成愚癡的因緣。
  10. 以理證成修行者需要精勤聞法。
  11. 為什麼說“欲速成佛則須勤修,欲利聖教則須多聞”是自相矛盾的觀點?
  12. 按本論說出把聞思轉為實修助緣的竅訣。
  13. 修三慧時如何具足六種殊勝和六波羅蜜多?
  14. 是否勤修開發智慧的方便——多聞,有哪些利益和過患?

四攝法

  1. 解釋四攝法的自性。
  2. 安立四攝法的理由何在?
  3. 四攝中的每一攝各能起到何種作用?
  4. 解釋頌詞: 諸攝眷屬者,當善依此理,能辦一切義,贊為妙方便。
  5. 愛語中的隨世儀軌語和隨正法教語各指什麼?
  6. 菩薩應修學的三種難行愛語是哪些?
  7. 於現法利勸導利行、於後法利勸導利行、於現法後法利勸導利行,各指什麼?
  8. 應當修行的三類難行利行是哪些?
  9. 解釋頌詞:
    有未自調伏,雖說正理教,違自語而行,不能調伏他。
    尊知此義故,心念諸眾生,自未調伏時,暫勤自調伏。
  10. 如何把四攝法歸納為財攝和法攝兩種?
  11. 為什麼說菩薩萬行的總綱是六度四攝?
  12. 解釋頌詞:
    若由聞何法,令世間生怖,尊亦於此法,久未能實行。
    然尊習其行,時至任運轉,是故此功德,不修難增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