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3 文明的省思


第一段 :師父開示《新世紀飲食》文字稿—認識外在環境

我們可以在一生的長大的過程當中,可以走兩條不同的路,一條呢就是像現在世間的這些人的走法,現在報紙上面,電視上面,乃至學校裡面,都是這個。你會說,難道學校還錯嗎?好像學校都對。《新世紀的飲食》上面告訴我們,其實現在台灣我們也跟美國人看齊,它《新世紀的飲食》上面,你們有沒有看到說,這個美國學校裡邊的教課書,這有很多補充教材,百分之八十都是那些肉商、蛋商,還有那個奶製品商做的宣傳品,那個你們看見沒有?是不是已經看見了?那他宣傳品宣傳怎麼說啊?「漢堡—是樹上長出來的!我歡喜呀,你們來吃我的香腸,我真高興!」又給他們屹、又給他們唱。書本上面講,老師也不知道,老師也是在學校裡,從小這麼跟著長大,他也覺得是這個樣子。然後呢,除了這個以外,電視上面給我們這種消息,這樣。所以你們看看這個書,你也曉得啊,現在世間的教育,實在是很危險,另外一點。還有呢,這個就是我們現在,古時候的聖賢教我們的,我們總要跟,不跟他學就得跟他學,這一點你們清楚不清楚?現在我們想想,我們願意跟誰學?我們自己想我們願意跟誰學?我想你們會跟我一樣,我們願意跟聖賢學!是不是這樣?對不對?

第二段 :師父開示《新世紀飲食》文字稿—學而時習之

答案就在書上說,「學而時習之」。要有人指給我們看,我們要肯去學,今天這本書上的東西,是不是這個約翰羅彬斯指給我們看的啊,對!看完了以後我們有可能兩種狀態,有很多人說,我就問他,你看過這個書沒有?看過了,怎麼樣?不錯!好了!他忙著幹什麼?今天我早餐還沒屹!再不然的話,他袋子裡拿出來漢堡,來得個起勁,我曉得他看而不見,根本沒有看見這本書說些什麼,我這裡講的,你們懂不懂?實際上我們回過頭去想,我們看很多書。看過了以後,你說你看過了沒有?看了!但是,裡邊的真正重要的東西看見了沒有,看不見。為什麼?

「學」,既沒有好好地學,因此「習」更談不上,所以,這兩個分不開的。你真的要想學好,「改過」這兩個字絕對需要的。我現在這裡再講一件事情,在我們學校裡念書的時候,老師告訴我們,這個字怎麼寫、這個題目怎麼做,然後呢,做完了以後說,你有家庭作業,那個家庭作業就是「homework」,那個王建祥這「homework」。在美國是不是也有這個?對,就這個,我們叫做「家庭作業」,就是老師講完了,你回到家裡面自己做的。假定在上課的時候,老師講的你不懂,沒聽懂,然後你回去的時候,會不會做啊?不會做。老師講,你很認真聽,聽完了以後回去的時候做的話,你就會做了,是不是這個樣?是。所以說,這個「學」是要有條件的。雖然講是老師講的,可是我很認真的去聽,把老師講的都要聽懂,聽懂了以後呢,那我還要自己去,自己很認真得地,他給我的題目我就做啊,做完了以後,這一條我真的懂了,啊,覺得好高興!同樣的,這本書上也是一樣,他告訴我們這個道理,我們可以很快地去看一遍,實際上學都沒有學會,不要說習更不談。假定你真的學會了,到那時候你會考慮,今天袋裡這個漢堡要不要屹?有些問題,至少今天我已經買了,丟掉也可惜,我吃下去,明天我就不會再買它了。假定進一步,你學了以後,你再好好地思惟,好好地觀察,那下一次你絕對不會再吃了。

所以,現在我們在這地方的,上這個課,你也可以當作一個很輕鬆的故事那麼看,你也可以學而時習之,當作對我們非常重要的一件事情做。然後呢,真正我們體會到了以後,我們就把我們學到的東西帶給我們周圍去。啊!告訴多少人。這孔老夫子下面講,有朋自遠方來,不亦樂乎。下面就接著下去了,今天不是講《論語》,我隨便地提一下,就這麼一個簡單的概念,就這麼很簡單的概念。你今天在這裡學會了,比如說你們聽見了以後,今天講完了,在這裡當我們大家都已經曉得,比如說你在家裡,或者你學好了回家了,你會不會回去告訴你爸爸,告訴你媽媽,告訴你姐姐,告訴你弟弟說,我以後不要吃這個漢堡,你會不會告訴他,我想幾乎我們人人都會告訴他,他們會不會相信你?不一定囉!如果我們仔細看的話,通常他們都不會馬上相信。那怎麼辦?你把這本書給他看,他也不一定接受哦!這樣,所以等到一旦他也接受了,他也跟你一樣的感覺的話,你心裡覺得好高興,這是你的朋友,所以《論語》上面告訴我們,有朋自遠方來,這個遠方是指這個遠方,不是那麼容易的哦!大家都有這種共同理念,朋這兩個人相類似的,萬一沒有人知道我們呢,人不知而不慍,不亦君子乎?萬一人家不知道,我知道,我自己很高興。嗯,也不會心裡難過,是《論語》上的幾句話。這個這種快樂才是真正的,才不會受傷害的。

現在《論語》上面深的地方我不講,我要說的「為什麼要你們背這種書?」。今天你們在背,背得很苦,苦苦惱惱的,背得懂也不懂,但是你背了以後啊,你一生受用不盡,以後你遇見這種情況的話,你立刻發現,唉呀!孔老夫子真了不起!我們在學校裡念這個東西,念完了以後,分數考過了,通過了以後,那也不要了。然後呢,等到長大了以後,學校裡念到的東西,你很少再去用它,但是孔老夫子這幾句話,你剛開始背的時候,你不懂他說些 什麼,你去背,然後呢,以後你人生當中,一直走過去的話,遇見這種境界出現了,啊!原來這個樣子。所以,為什麼學而時習。那麼真正重要的,這個習,這個「時」字啊,凡是聖人告訴我們這種道理,其實在我們生活當中,隨時隨地這個道理都用得上。在我們生活當中,我們可以用兩種方式,有一種呢,照著我們的老習慣去做,還有一種呢,學了這個聖賢告訴我們的去做。如果說,我們不學聖賢的這些來做,根據我們老習慣去做,反過來,我們就把學的這個東西,在我們日常生活當中去用,怎麼用法呢?把我們生活當中,平常的習慣把它慢慢的改過來,要改過來,是不是時時要用啊?就這個!

真正的佛法,整個的就是講這個,現在我們很遺憾的是,大家不講,不太講道理了,這樣。所以我們不能運用一個古時的聖賢留下來最好的東西,用在我們日常生活當中,怎麼去改善我們的人生。我們就是做了一個人,像畜生一樣。喊跟著大家喊,乃至於現在,念了書,念了書,念完了以後,做那些商人去詐人家,乃至於出了家去修行了,我要修行的,然後出了家,就關在山裡面,怎麼修行法?不知道!這是我們真正很多的致命傷。

第三段 :師父開示《新世紀飲食》文字稿—學而時習之

「學而時習之,不亦樂乎」,這幾個字大家記住啊,我們一生要學下去。不但一生要學下去,生生世世要學下去,我們同樣地學,世間也是學,我們現在到這地方了也是學,那一樣的,用我們的腦筋,好好地聽老師的話學會,不過這裡邊,它有很大的差別。我們看那個 學的話,好像就是這樣...老師講我們聽。但是聖人告訴我們的這個「學」,不太一樣。聖人告訴我們的,我們現在要學聖人,所以聖人告訴我們的「學」。不一樣在哪裡呢?我們想辦法,現在我們學有一些勉強,我們想辦法要努力去學,要變得自己很歡喜,很好...很好樂的,非常歡喜的學,學得很好。只有這樣地很努力地、很好樂的去學,將來我們才能夠學得最好。我們總希望學得最好,那麼這個就是聖人學的那個。我們必須好學的這個特點。這個好學的情況,現在我們不要說佛法,佛法太高明了,我們先一步一步地來。我們這個程度相當於小學的那個方法,孔老夫子告訴我們的學的話,看一看。不過我要說,現在我告訴大家都是高的標準,不是說...說了一定要做到,這個做到很難喔,以我來說我到現在還沒做到。不過,我一直在做,這一生沒做好,下一世再來,下一世沒做好,再下一生再來!當我們有了這個意志去做的話,一定會做得好。

那麼下面說,怎麼個好學法?孔老夫子的這個弟子,跟他學的啊,學得最了不起的,十個人。然後呢,下面有七十二賢。其次的,學得很不錯的七十二個人。跟他學過的人有三千個人。現在這個不稀奇啊,因為交通方便,兩三千年之前,要這麼多人真了不起,孔老夫子實在地了不起!那這個三千個人當中,有一個最了不起的學生,你們知道不知道?孔老夫子最歡喜的學生是誰?對!實在好,你們都知道,他為什麼說是好呢?在這個《論語》上面有這麼一段話:「魯哀公問孔老夫子說:『弟子孰為好學?』」你的那些學生當中,哪一個好學啊?孔老夫子就說:「有顏淵者好學」。有這一個人,就這一個人喔,好學。那下面他緊跟著說了兩句話,他講說:「不遷怒,不貳過。」我們希望跟孔老夫子學,也希望跟著顏淵夫子學,實際上呢,這都是要學佛菩薩,都必須要這樣子的。孔老夫子說,有這麼一個學生好學,然後呢,他下面就說了他,讚歎他,不過他現在死掉了。下面再找不到,再找不到好學的了。「不遷怒,不貳過。」我先把這個字解釋一下,然後再說它的內容,希望我們自己能夠一步一步地學上去。

第四段 :師父開示《新世紀飲食》文字稿—好學的標準

什麼叫「遷怒」呢?你們懂不懂什麼叫遷怒啊?想想看,哪一位願意自己想?知道的說說看。好!對,就是這樣。不要把氣轉移到別人身上。我們遇見事情很多不如意的事情,總是怪別人,對吧?譬如說今天跑過去吃飯了,「啊,今天這個飯怎麼燒得這麼硬啊!」我就常常犯了這個毛病,「啊,今天怎麼這個飯,這個這麼早就打起來,冷掉了!」再不然呢,到了夏天的話,說「你為什麼不早一點打起來,怎麼熱得要命啊?」我們碰見什麼事情,經常會怨別人,你們有沒有這個經驗啊?我們一天到晚怨別人,然後呢,我們說起來有理由啊?的確的,我們不會莫名其妙的,自己也不是神經病,也不是瘋子,為什麼一天到晚跟著人、怨別人呢?但是,孔老夫子告訴我們要這樣的,這就是我們學的。所以,遇見任何情況之下,覺得不對勁,不要怪別人,拿我們現在來說,說,不遷怒,那怎麼辦呢?事情明明不對啊,你不怨別人你怎麼辦?那請問怎麼辦?

拿我們世間上來說,那明明別人錯了,那就不怪別人,你怪誰呢?現在說,好,到我們這裡來學說,不准你怪別人了,不是不准啊,他學得好的話,他不會怪別人。那既然我們願意學的話,我們也慢慢地學著不要怪別人。那不怪別人怪誰啊?大家想,怪誰啊?好像不怪別人,沒什麼好怪的了,也就不要怪了,是不是這樣呢?大家願意說的、想的,你們說說看?還是說,「那好了,不要管了,不怪就不怪了,算我倒楣」?不是,這不是!其實這個就是孔老夫子,其實不但佛法,不但是一個儒家,佛法也告訴我們。「反求諸己」。反過來在自己身上找。不是說,這件事情明明人家做錯了,那怎麼會自己身上找?這個,這種概念,世間上面的人不大容易接受,我們也不大容易瞭解,你們會不會覺得這個樣?

好,現在我先把這個問題提一下,你們先不去管它,現在我們是想這樣,當我們周圍常常遇見事情怪別人的時候,你們有沒有這個經驗啊?你怪別人人家服氣不服氣啊?人家服氣不服氣啊?不服氣!反過來說,人家來怪你的時候,你服氣不服氣啊?結果你覺得有道理怪別人,結果怪了半天,兩個人吵起架來,以後根本都不見面。見了面以後,大家就打架,各人就是白一眼,這樣。越吵越糟糕,是不是這個樣啊?所以你說,怪別人有沒有好處?沒有幫助。這個就是聖人跟世間凡人不一樣的地方。凡人不懂得,總覺得「我有道理」。然後呢,跟人家吵,吵完了天下都是怨家。假定你都是怨家的話,你怎麼辦?那我們人就變成畜生了。這個畜生真可憐了,牠一天到晚咬人。但是反過來,一天到晚怕人家咬,啊,晚上睡覺的時候都是害怕,看了一個洞,就鑽到那個洞裡面,就這樣。那這個人就完全沒有安居樂業的地方,可見,怪別人是沒用場的。那特別是我們懂得了佛法,從深遠的眼光去看的話,那總有道理。

比如說,我現在隨便來說,我跑過去燒飯,飯煮得太硬了,那時候不是怪,說啊他...我們有沒有想到(我隨便舉,這個是不一定如此。)我們有沒有想到,他辛辛苦苦燒了飯,我來吃飯,他為什麼要燒了給我吃?大家有沒有想到?喔,你坐在這裡上課,你坐在這玩,他去燒飯,燒完了給我屹,還要去怪他,天下有沒有這個道理啊?那我們想不到這樣。你說是不是這樣啊?那這個是一個很簡單的道理,所以,當我想到這裡,我就不能怪他了。我應該想:「唉呀,他很忙啊,你是不是一個人忙不過來啊,我在這裡上課,我在這裡玩,沒幫忙你,我覺得實在很抱歉!」假定你這樣去想的話,他會感覺到「唉呀,我今天的飯沒燒好,我下次要改善!」如果是你的話,你會不會這樣做?懂不懂我的話。你想想看,是不是下次你就願意改善了?嗯,這個好簡單的一個事實,如果你這樣做的話,大家就改善了。對!下次就很認真的做,實際上也是,他的確很辛苦,所以你只要真正地看清楚了一個事實,然後你不會遷怒,而且你會把事情解決。

所以,聖人的真正了不起的地方,他不是說逼著你說「你明明有道理不講理;你明明沒有道理,我們就是看不見,還以為有道理。」我這話現在大家懂不懂?那聖賢的真正了不起的地方,就是告訴我們這件事情。那在這裡我講一個故事給你們聽,那個故事就發生在我自己身上。我想,離開現在已經五十多年了,那時候像你們一樣,那是在念書,念書有幾年我也忘記掉了。現在你們在學校念書,是不是學校裡面提供什麼午餐的,是吧?對!那個中學裡面還有沒有啊?高中還有沒有啊?高中還有。我們那時候根本沒有,哪有什麼學校裡的午餐,不像現在的經濟發達,所以放了學,回家去吃飯。那交通也沒那麼方便。所以有一天,我放了學回來,回家,那時媽媽在家裡面很忙,飯還沒做好,那我就發脾氣,回來了飯還沒有做好!發脾氣,這樣。父親看見了,說「喔,家裡大家這麼忙,你不來幫忙,然後呢,還要為什麼忙了這些,賺了錢供給你學校,你還在這發脾氣,不要給他飯吃!」就這樣。現在不要說你們怕父親,我們那時候對父親很怕,會有「父親發脾氣,自己不敢了」。那後來怎麼辦?後來怎麼辦,我忘記掉了,反正影響很深很深。

那個過了以後,父親就告訴我:「現在之所以在學校念書,回家還要念,叫你念孝經什麼的。你孝到哪裡去了?父母一天到晚為你忙,你曉得不曉得?」後來我想想:「沒錯呀,喔,你樣樣都是現成的,然後呢,沒燒好飯你還要來發脾氣,家裡忙成這個樣你不幫忙。說不過去的...這個事情。」後來我就漸漸、漸漸地多少體會到一點,我是舉一個比喻,這是一個小事情。所以以後,不僅僅是說這一件事,從這件事情上面,我們學會兩點,第一個呢,我們總覺得,好像他明明錯了,那又為什麼要不遷怒呢?我們以為明明錯,是這樣講,我們自己明明錯,我們以為他錯,實際上是我們自己錯,我們不知道。我剛才前面的說明,你們聽得清楚不清楚?如果聽不清楚,回頭的話你們放了學以後,那個法師會幫忙你們,讓你們正視。那因此我們要學佛是抉擇、覺悟事實真相,「喔,是這樣的!」你瞭解了你才能真正把問題解決。那麼,我們現在要學的這個,才是我們要學的。所以真正好學的人,他就不會遷怒。

那麼第二個,什麼叫「不貳過」呢?這我們人人都有,會錯的,一定會錯的。世間的人你必須透過學,學了以後瞭解了,改過才行。就這樣。所以在這種情況之下,經過了學,要努力地改過。這個改過不容易喔,絕大部分的人改了一輩子過。啊,還是啊改不過來,很多習慣很難改的。顏淵真了不起,他這個故事。只要他的老師,孔老夫子,告訴他:「你錯了!」他第二次不再犯。啊,這個人實在了不起!我自己想一想:「這個不貳過,真是難!」不過我不怕難,因為我曉得沒有路好走,你必須這樣子去學,所以這個「不遷怒,不貳過」就是好學的標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