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廣論奢摩他01》

雪歌仁波切 教授
2008-10-24 香港


聞法動機

這次,只有四天的時間上課,大家要認真學習。特別是,你們大老遠跑來,更應不虛此行,努力累積資糧,令成大義。

《功德之本頌》云:「偶一獲此圓滿有暇身 最極難得大事了知竟 日夜恆時抉擇心堅固生起相續不斷求加持」

應如何勸發努力學習佛法之心?主要透過思惟「難得」與「大事」(義大)。思惟難得,會不想浪費時間,想好好把握;思惟大事,則不會只想把握時間而已,還會更進一步想讓之具有意義,讓生命能成就有意義的大事。「大事」,不僅有「難得、不要浪費時間」的意義,還有「可以做到很有意義的事情」的意思。如理思惟了難得與大事,我們應如道次第科判中說的「取心要」。

如何生起「取心要」之心?靠二個。第一、要思惟「時間極難得而珍貴」,否則我們心裡老覺得:「再下一次吧!」、「下一世吧!」、「反正時間多得很,不急嘛!」我們根本不會把握這個難得的時間與機會。第二、能想到時間難得而珍貴,不一定會想到「令其有意義」。事實上,難得,不只是難得,而是說在這段珍貴難得的時間裡,它能讓我們完成非常有意義的事情。從下一世的增上生,到解脫、成佛,我們都有能力辦得到。因此,難得與大事連在一起,「取心要」的心就生得起來了。宗大師說:「日夜恆時抉擇心堅固」,此即「取心要之心」。

宗大師第一句說:「偶一獲此圓滿有暇身」,「偶一獲此」就是所以「難得」的理由。

為什麼要思惟難得?一個我們無始以來都不可能獲得的人身,現在竟然已經得到了!如此暇滿難得的人身,已然在握,著實前所未見啊!「偶一」意指,從來沒得過人身現在卻偶然獲得了。

確實是如此。想一想,如果我們是釋迦牟尼佛時代的修行人,現在應該已經成佛了!再後面一點,若跟隨宗大師,起碼也一定生起了菩提心及空正見。然而,我們都無法躬逢其盛!因為那時肯定還沒得到人身,否則現在會好得多。再者,「值遇佛法」、「學習佛法」,亦如同人身難得般難得。人身難得與佛法難遇,這二件難以獲得的事情,我們竟然全部到手,想一想,實在太不可思議了!

宗大師說,應多方思惟「大事」。可透過思惟布施持戒…等「因」來思惟難得,也應由佛典的「比喻」來思惟難得,再透過「體性及數量」上來思惟難得,多角度思惟之下,我們心裡會真的感到今生確實是頭一回獲得暇滿人身!深刻體會「偶一獲此」,才能了知「難得」啊。

第一句「偶一獲此圓滿有暇身」講的是「理由」,第二句「最極難得大事了知竟」是「成立」。這裡就像因明學中的「有法聲音,應是無常,所作性故。」一樣。「一切有為法,是無常,因行之故。」佛經也同樣以因明的方式來說明諸行無常的道理。又如,有漏是苦。一切輪迴中圓滿的法,眼前顯現出來是樂,但它的實相卻是苦,因為它是有漏的。所以,把「有漏是苦」當理由去成立「苦」。同理,此處「偶一獲此」是理由,以此去成立「最極難得」。接著,再把「圓滿有暇身」當理由,去成立「大事」。換言之,透過思惟「圓滿有暇身」,應了解其「大事」。

何謂圓滿有暇身?即十圓滿八有暇。何謂「八有暇」?即盡除修行上的逆緣。而順緣具足,則是「十圓滿」。因為「逆緣盡除、順緣完具」的緣故,我一定能做到非常有意義的修行,此即「大事」(義大)的意義。我們應如是思惟。

思惟八有暇十圓滿的這個「圓滿有暇身」,要成立什麼?成立「依此人身,我能成佛或解脫,最起碼下一生不墮三惡道,能繼續獲得人身。有了這些修行目標,我會努力去除所有逆緣並具足一切順緣,這些有意義的事情,我一定做得到!」我們心裡會非常肯定我現在擁有的這個「人身」!

過去的龍樹菩薩等諸祖師們,也不過是具足這些八有暇十圓滿的條件而已,但他們有些人,一生就成了菩薩,有些則成阿羅漢。反觀我們,也同樣具足這些條件,只是沒有像祖師們努力去把握、去修行罷了。

為什麼我們不去做呢?因為我們不認識自己!此話怎講?實際上,我們內有「如來藏」這個正因,外有所依的暇滿人身為內在助緣,佛法與上師則為外在助緣,自己也跟祖師們同樣具備了「順緣具足、逆緣去除」的條件,只是自己完全無法了解罷了。能好好認識自己所擁有的條件與機會,才能體會到難得與義大。

明白體會我們的人身是「偶一獲持圓滿有暇身」,將「偶一獲此」和「圓滿有暇身」二個道理好好認識清楚之後,再將這二個道理當理由,進一步去認識「最極難得」和「大事」二個道理。清楚後,我們自自然然就會「取心要」和「抉擇心堅固」。

為什麼宗大師在這裡要提到「日夜恆時」?這是因為人身如果真的是難得和義大,那麼,它必定是日夜都難得,不會只有白天難得義大而夜晚卻不是。因為日夜恆時難得且義大,所以我們日夜都應了解並生起取心要與抉擇的心。

「日夜恆時抉擇心堅固」這顆取心要的心,不可以只持續三五天,它必須是「恆時生起」,所以才說「生起相續不斷求加持」。不可以幾天想修行,後面又縮回自己的懈怠去了。這四天也是一樣。我們是「偶一獲此」,也有「圓滿有暇身」,這四天真是「最極難得」與「大事」,因此在這四天中,日夜都應「取心要」。

2008年10月24日只有一次,沒有二次,這四天是「偶一獲此」,而自己的身命也確實是「偶一獲此」。如此難得珍貴,千萬不可浪費,因為僅此一次,不會再有了。況且這四天,也是一天一天地結束,不會再回來,每天每天都是如此,就像生命一樣,過了就不再重頭。「偶一獲此」就要這樣去想、去思惟。

八有暇,意指逆緣去除,例如我未墮三惡道,即「沒有逆緣」,也就是沒有逆緣干擾到我。這四天可能都是你們刻意安排騰空出來的,這就像是「逆緣去除」,可以代表「八有暇」了。再者,這次主要是學習奢摩他,我們學習此法,十分有意義,因為宗大師說,不論大小顯密,或上中下三士道,任一功德或證量,都得靠「止觀雙運」而成。

止與觀,有先後。一般而言,先修止(止修),再修觀(觀察修),這是因為有了止,觀察修才有力量。因此,奢摩他,可說是修行上非常重要的一個法,真的十分重要。今天我們來學習奢摩他,太有意義了。這四天當中,你們聽了課就筆記下來,自己有空時,不斷拿出來讀,一定能抓到它的概念。這樣學習,能成大義。

同理,今天來學習,若一開頭能有菩提心與皈依等良善的動機,此學習的行為本身,功德極大,是菩薩行!佛的功德,永恆存在,如此一來,「乃至有虛空」,這個功德都不會消失,因為它已成為成佛之因了。也可以說,我們的功德,與一切眾生結了善緣。眼前似乎只是自己在一個房間中學習,未與其他眾生接觸,但內心的動機,卻「真實的」已與一切眾生結善緣了。換言之,一開始調整好動機,努力學習,則此功德則能與一切的眾生結善緣。能這樣子,這四天可說太有意義了。

每天早上,我們都受八關齋戒,因此,每天早上,都能好好思惟菩提心。這個人身,即使只是生起一分鐘、甚至一秒鐘的菩提心,都能產生無量的功德啊。真的是這樣子!只要心裡生起想要利益一切眾生的心,一這麼想,功德就好像…難以勝數。若將菩提心換算成「色法」,虛空也裝不下!佛經亦如是說,菩提心的功德,非常非常不可思議。

有了菩提心,我們這個人身,不僅今生能成大義,甚至每分每秒,都有大義。菩提心之功德,無量也無邊。這四天裡,好好調整動機,每分每秒都能發揮極大的利益與意義。

問:剛才仁波切您講說,整個生命與生命中的每一分每一秒,請問二者有何差別?

答:全心投入整個生命去努力,才能做到有大義。然而,生命的整體上和分秒上,都能成辦有意義的大事。

問:這是兩個不同的角度的意思嗎?

答:對。一個是必須花費整個生命才能成就意義,一個是僅花短暫的一秒鐘、一分鐘,就能辦得到。

問:這是要生起菩提心的時候才行?

答:對。

問:造作的菩提心,也行嗎?

答:嗯…不管是「造作的」或「無造作的」菩提心,只要是菩提心,它的功德,就是「乃至有虛空」般的廣大無邊。然而,若欠缺菩提心,就失去了意義,可說是平白浪費了一個珍貴的機會。

正講

止修 及 觀察修

首先,應清楚「一般所認知的止觀」與「真正的止觀」之別。奢摩他及毗婆舍那,一是止修的高級境界,一是觀察修的高級境界。我們不可以一聽到「止修」一詞,立刻連想成「奢摩他」,或一聽到觀察修就以為是「毗婆舍那」。不應如此錯誤聯想。

一般的止觀,範圍很大。以「阿那波那」(數息修)為例。心安住於呼吸,不散亂,也沒離開所緣境,即止修;心去觀察並區分吸或呼,即觀察修。數息修之中,可分出這二種修法。不過,觀察修,較細、較複雜。入定空性時,既有止修也有觀察修,這就是「止觀雙運」。

以空性的止觀雙運為例。「為什麼是空?」、「它怎麼空?」心裡很清楚一切法自性是空,一切法都不是實有,自性也好,實有也罷,它們就是個「空」!我們去理解這些空性的道理,即是觀察修。而心沒離開這個境,沒胡思亂想,這就是止修。所以,止修觀察修的範圍,很廣大。

「一般所認知的止觀」而言,去觀察時,每個心王的心所裡,肯定有「定心所」與「慧心所」。記得嗎?心類學提到,每個心王都有「五別境」(欲、勝解、念、定、慧)及「五遍行」(受、想、思、觸、作意),共有十個心所,而此十心所,就跟著每一個心王走。何謂心王?眼識、耳識、鼻識、舌識、身識、意識,此六根識,即是心王。每一個心王旁邊都有助伴,都有這十個心所。此乃依據世親菩薩於《俱舍論》所述。

例如,眼識看花,此時,眼識除了「花」看不到其他別的,眼識完全安住在花這個境上,這就是「定」;同時,眼識還能區分這花的黃紅綠,這就是「慧」。因此,眼識上,都具備了定與慧。眼識上都有定慧二心所,第六識就更不用說了。

第六識裡,也有不好的成份,就像「我執」。我執也有五別境和五遍行,故都有定與慧,然而我執的定與慧,卻是壞的、無明的。我執的定,是定在「我是實有存在的」上頭,而我執的慧呢,是一種「沒有道理的自以為是」。雖然我執的慧本身有思考力,但它卻是一個錯誤的思考。慧的正不正確,是另外一個議題。

總之,六根識,本具慧力(觀修)與定力(止修),然而,五根識無法修行,修行靠的是第六識。我們「培養」、「訓練」第六識中本來存在的定與慧,努力「增長」其正面力量,這就是「修」,修的意思就是如此。

持續不斷培養定與慧,直至成佛,才能說定慧的培養臻至圓滿,達到了最高的境界。成佛之前,定與慧有高低不同的層次,從資糧道到無學道,從初地到十地,甚至資糧道之前的菩提道次第廣論(道次第前行)階段。每一階段定與慧的培養,層次不同,這是一種培養的過程,過程中不斷地堅固再堅固它。由此可知,止修和觀察修,範圍實在太廣了。

奢摩他 與 毗婆舍那

奢摩他與毗婆舍那,屬於哪一階段?

止修一段時間之後,心漸漸能安住於某一境上,四小時、八小時…以上毫不散亂,不僅如此,身心還會發起一種「輕安之樂」,達此境界,即「奢摩他」。因此,止修的培養到了這種境界,心能極敏銳地安住在境上至少四小時不散亂掉,而且,這個敏銳是一種毫不費力的敏銳。此時,身心完全不會累,輕安樂會一直發出來,此階段即奢摩他。奢摩他心的安住,不是那種常常看到同修打坐時,睡著了!即使沒睡著,也是處於一種昏沈的狀態。昏沈四小時,不是奢摩他喔。

生起奢摩他心不散亂之後,同時,心的分析能力處於極強極高的狀態,並且身心愉快而輕安!此即毗婆舍那。平時,我們思考一段時間就會累,必須休息一下,是吧?但當觀察修一直觀察、一直分析,不斷培養訓練之後,會生起身心的輕安樂,這個結果即毗婆舍那,它是很高的境界。剛才講的奢摩他,是心長時間安住在一個地方之後而發起輕安樂。二種輕安樂,來源不同。(一來源是奢摩他,一來源是毗婆舍那。)

問:毗婆舍那的身輕安樂,也要像奢摩他一樣,培養到一定的時間後才會生起?

答:也是四小時以上。

問:那是說,毗婆舍那四小時後,有一個奢摩他生起,奢摩他之後,再有一個毗婆舍那生起…,是這樣輪番生起嗎?

答:不對。要先有奢摩他,才有毗婆舍那。毗婆舍那是在奢摩他的基礎上去修的,換言之,修毗婆舍那時,肯定有奢摩他。不是說前面修四個小時然後再修毗婆舍那喔。

問:所謂止觀雙運,是這個意思嗎?

答:真正來說,只要是毗婆舍那,一定有「止觀雙運」。所以,毗婆舍那是一個比較高的境界。

生起奢摩他與毗婆舍那之後,再去修密續的生起次第及圓滿次第,會非常順。這也是為什麼宗喀巴大師要在《廣論》後半段才講奢摩他和毗婆舍那,主要的目的就是為了帶領大家進入密續的修行。

問:沒修顯教的止觀,能不能進入密續?也就是,了解道理但沒有修,能入密續修行嗎?

答:應該很難啦!因為密續比較複雜。光看佛像,就知道密續比較複雜,是吧?顯教容易些。密續裡,又說佛像,又說壇城,止觀雙運觀想的對象太複雜了。

問:為什麼要生起毗婆舍那和奢摩他才能進入密續?之前講過,能生起真實的奢摩他,即進入加行道。也說要進入加行道之後,才能進入密續。

答:不是的。若按「顯教的地道」,就會有這種解釋。先這樣子講,生起奢摩他及毗婆舍那,並不是進入密續的「必要條件」。但還是要有一個隨順的程度,才能進入密續。《密宗道次第廣論》裡,很多的教授口訣,都如是說。我們不必一直等在那裡,等著顯教的奢摩他和毗婆舍那生起之後才進入密續。只要有隨順的奢摩他和毗婆舍那的訓練,即可直接接觸密續。菩提心也是如此。毋須等到無造作的菩提心生起後才入密續,不必如此。我們只要有「造作的菩提心」,即可進入密續。不過,進入密續後,須補一下無造作的菩提心,換言之,修密續的同時一面修無造作的菩提心,這樣子修的話,一定能生起無造作的菩提心。

問:即使是隨順的止觀或造作的菩提心,也必須達到一個相對高的層次?

答:對,教授裡面有這樣子說。

對境不同,難度亦有高下。例如,「對境無常」和「對境空性」,差別很大的。與空性比起來,無常容易多了。因此,緣空性的奢摩他和毗婆舍那,與緣無常的奢摩他和毗婆舍那,難易有別。緣無常而生起奢摩他和毗婆舍那的能力,生不起緣空性的奢摩他和毗婆舍那。因為空性實在太困難,需要很多的訓練。

問:這裡有次第嗎?從哪兒開始?

答:首先,要有無常、苦等粗分的「補特伽羅無我」及「法無我」的理解,也就是先明瞭下部宗的空性道理。之後,所緣境會慢慢愈來愈細、愈來愈難。要這樣子修。

世間法,亦有奢摩他與毗婆舍那。

無常、苦、空、無我等四聖諦及空性…種種法類,屬「出世間法」。修出世間法,為的是脫離世間輪迴。我們現在是欲界的人,是吧?上面還有色界及無色界諸有情眾,此三界都是「世間」。世間法裡,也有奢摩他和毗婆舍那。換言之,沒說一定要修四聖諦或空性等出世間法,才叫奢摩他和毗婆舍那。宗大師在這裡有提到這一點。

外道也修奢摩他與毗婆舍那。外道的神通,即是修此二者的結果。然而,外道的所緣不是出世間法喔!他們的所緣,有欲界中種種的美好,或大自在天等各類神祗,或初禪、二禪、三禪之功德及淨土。外道即以此為所緣而修奢摩他及毗婆舍那。這些都是世間的所緣。因此,修了,還是輪迴。不過,他們喜歡,這些是他們追求的。

剎那壞滅之無常 ≠ 諸行無常

外道不修諸行無常、有漏是苦…等出世間法。何以不修?諸行無常之「諸行」,指的是「一切輪迴之法」、「一切情器世間」,而無常,即「不可靠」之意。諸行,無常。然而,外道並不認為整個輪迴都是不可靠的。他們認為,輪迴中,仍有值得追求的東西,有可靠的法。

大家要清楚,諸行無常,與一般無常的道理,不一樣喔。一般的無常,是指「剎那剎那壞滅」。諸行無常的意思不僅如此,所以不能這樣解釋。否則,連佛心中的一切相智也變成不可靠了。

佛心中的相智,是不是無常?是。佛心中的相智是諸行無常?不是。諸行無常,不是好事啊!而佛的心,能在同一時間了知一切萬法。當萬法不斷變化之際,佛的心續也隨之剎那變化,因此,佛的一切相智,也剎那變化,這是無常。至於諸行無常,則代表「終有結束」的意思。輪迴中,不論投生何處,最後都會死。而佛,會死嗎?不會的。

若是一位清淨的修行者,現在仍見得到二千五百年前圓寂的釋迦牟尼佛!佛斷除了死魔,不會死亡,永恆存在著。傳記提到宗喀巴大師也曾親見釋迦牟尼佛。佛永遠存在,只不過,祂會示現死亡給我們看,佛自己本身,沒有死亡。懂嗎?

輪迴,就代表「會結束」。無論多麼美好、多麼圓滿,終有結束的一刻。情器世間,一切都會消滅,無一例外。連非想非非想天,也是如此。因為諸行無常,所以前面再好,後面都會壞;不管前面多麼高,後面都會掉下去;無論如何緊緊相連,都會散開;再怎麼累積,最終一切都會消失。這種無常,成佛之後,就不再有了。

不僅成佛之後沒有「諸行無常」,出世間法,也沒有這種無常。出世間法只會愈來愈堅固,好還更好,不會壞滅,它的力量都能連接起來,不會散掉,一旦累積,就不會消失(見道以上才有這種情形),這就是出世間法。出離心、菩提心、空正見,都是出世間法。

世間輪迴,沒個好的,而出世間法,無一不好。諸行無常,意指世間輪迴都是壞,沒一個可靠。你說,外道會修這種道理嗎?不會啊!因為他們認為,輪迴很可靠,裡面有值得追求的東西。因此,雖然他們也修奢摩他及毗婆舍那,但是,所緣錯掉了,不是那麼好的所緣啦。實際上,這些所緣對他們而言,只有暫時上的幫助。

大自在天也好,天道也罷,外道面對這些所緣境,愈祈求,心裡愈歡喜,於是對於欲界的法,失去興趣,也因此欲界的煩惱,暫時消失。他們也是能達到某種境界啦,只是不堅固罷了。他們會有神通,跟一般世俗人不同。

問:諸行無常的無常,是不可靠的意思,而行,指的是有為法。這樣解釋,似乎不太準確。它應該是指輪迴這一邊。

答:沒錯。諸行無常,解釋成「一切有為法」,是太廣了點,應該指的是「輪迴中的有為法」。但有些上師是這樣解釋喔。諸行無常,會先解釋成「一切有為法是無常」,這裡面才再說「有漏法生出來的是苦」。二者有總別之分。「有漏是苦」是別,「諸行無常」是總。這樣解釋也沒錯,都通。因此,諸行無常,指一切有為法中的輪迴之法,亦即「廣中有別」,也成。我們思惟時,不能將諸行無常跟一般的無常,劃上等號。同理,苦諦四行相中的無常,也不能跟一般的無常,劃上等號。此時,了解到它是剎那剎那朝「不可靠、會壞滅」的方向走去,如果是這個樣子,就有連接到「一般的無常」的定義。這樣連接,也可以。

問:剛才舉了一個例子,說佛的一切相智,雖然是剎那剎那滅,但它是可靠的?

答:對,它沒有剎那剎那朝向完全消滅的方向走去。而諸行無常或苦諦四行相中的無常,則是剎那剎那朝向完全壞滅的方向一直走去。真正的意義在這兒。所以,佛的一切相智,並非諸行無常或苦諦第一行相的無常。

問:剛才您談到外道祈求他們的神啊天啊,那我們在廟裡面一直讚頌佛菩薩的功德啊,祈求佛菩薩啊,這樣跟外道有什麼差別?

答:嗯…這不一樣。第一,我們那樣子做是出世間法,再者,這些是可靠的。然而外道所取的、所求的,並不可靠,它們的結果還是輪迴。千辛萬苦追尋的結果,仍然不脫輪迴,他們在所求對境上又找又繞,只是徒然。

問:所以意思是說,我們的對境,是可靠的?

答:對。我們所祈求的是佛果位、菩提心…這些是可靠的,我們於法上的欲求愈高,無限的   去祈求,這很正確。因為我們這些對境本身,是無限,因此我們無限的祈求,極為合理。   至於對境輪迴之法,它有限制,不是無限,因此,若我於此無限的去祈求,沒道理啊。

問:若有情內心並不了解佛菩薩的功德,只將祂視為世間神祗去祈求的話…

答:就另當別論了。以前我講過,有些人修大威德金剛,最後卻成了魔。這就是因為他們並不了解大威德金剛是什麼,只以為大威德金剛對自己很有幫助,並能去傷害其他人,祂多厲害、多偉大…,這樣子愈修,自己的執著、傷害眾生的心,不斷增長了, 這就是魔啊!

問:所以關鍵就是有情內心的了解,非常重要。

答:當然當然。

問:請問三法印的解釋。您剛才講有一種解釋是說諸行無常指的是一切有為法都是剎那滅的意思,輪迴中的有為法,都不可靠,所以是有漏皆苦,是嗎?另外一種,您剛才給的解釋是說,諸行無常的這個行本身指的就是輪迴中的有為法,它們都是不可靠的。若這麼解釋諸行無常,那有漏皆苦,該如何解釋?

答:諸行無常,意指最後一定會壞滅。有漏皆苦,意思是就算還沒壞滅,但先前已經是苦了,它的存在本身就是苦。接著,我們再加強它不可靠的這種體會,不斷增長之下,一想到「諸行無常」,就立刻知道「後面一定會壞滅、會結束,完全不可靠。」第二個階段則進一步講它的存在,完全受「業與煩惱」所控制。在業與煩惱的控制下,沒有一個是快樂的,沒有一個是自在的。這就是苦。要這樣子連接。

欲界的眾生,比較喜歡色法,也執著色法。最好的色法在哪裡?在色界,也因此欲界的人喜歡追求色界。換言之,下界眾生會往上一層去追求,他所喜歡的通通存在於上一層的境界。這就是很奇怪的一種情形。無色界也是如此。總之,三界就是…一種無法滿足。就算到了原先追求的境界,心裡仍會煩惱、貪著,一心想著更上一層的美好。只要是貪,都是輪迴。

欲界中,外道所修的對境,多半是色界或無色界。初禪,會追求二禪,二禪又追求三禪…,這些,都是輪迴。外道們,雖有修行,但仍不脫世間法。

修奢摩他和毗婆舍那的行者,有「世間與出世間」之別。世間法之中,又分為「欲界的」、「色界的」、「無色界的」奢摩他和毗婆舍那。欲界之人,大多追求初禪,而初禪之人,修奢摩他和毗婆舍那的目的則是為了追求二禪,以此類推。因此,雖說外道也修奢摩他及毗婆舍那,但他們的所緣,就是怪怪的,不圓滿。

外道世間的修行,也分等級層次,不能說他們修的都一樣。「欲界的奢摩他和毗婆舍那」與「初禪的奢摩他和毗婆舍那」,就不同,而初禪的,又與二禪的不一樣,因此,層層不同。那麼這裡,我們要了解什麼呢?要清楚的是,我們佛教徒不用修世間道,而是直接以「出世間法」來修奢摩他與毗婆舍那。想脫離輪迴,就必須修出世間法。懂嗎?剛才講了許多世間的東西,你們儘管擱在一邊,不必管它,我們只要專注於出世間法就可以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