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奢摩他 03》

雪歌仁波切 教授
2008-10-24 香港


聞法動機

菩提心的動機非常重要。應以此動機而開展這四天的學習。每次上課前我們都會唸誦前行。前行中,我們在佛菩薩面前集聚資糧,祈求佛菩薩的加持。這是為了什麼呢?為了這四天的學習中,我們能真正學到東西,希望不僅學到而已,甚至還能在自己的心續中種下很有意義的種子。

學習的時候,有時精神不好,或內心不清淨,又或學的不是那麼清楚,有點迷糊,或者學了之後,卻沒辦法幫助到我們的心續…等,若有這些現象,應於前行的唸誦中,殷重地向佛菩薩祈求。《廣論》裡面說,聽聞時,應「斷器三過」並「具六想」。若無法如理斷器三過及具六想,去祈求佛菩薩,應該有幫助。不僅如此,學習後,真的能在心續中種下非常好的種子,將來修行上,都有大用。因此,前行唸誦是非常重要的一件事情,大家要記得。

唸前行時,一開始是《增長咒》、加持土地供品、迎請佛菩薩,在此階段,大家要好好觀想:請佛菩薩加持這個學習的場所,三寶真正從淨土來到這裡,來到我們的面前;也要觀想供養佛菩薩的供品圓滿而殊勝。我們應如是觀想。

接著,我們就在佛菩薩面前,下定決心恆時皈依祂們,以此基礎,來皈依及發菩提心。於三寶上,一心一意依止的信心,是皈依;對眾生的慈愛上,即菩提心。透過這樣子,我們要做什麼呢?我們要集聚資糧、淨除罪障。

集聚資糧:《心經》及《兜率百尊》

集聚資糧上,我們可以唸《心經》及《兜率百尊》。

《心經》是對導師釋迦牟尼佛的禮讚,並感懷祂的恩德。懷念時,懷念的是釋迦牟尼佛教法的特色,或是祂利益眾生上的特色。「根斷眾生之苦」,也就是「斷除我執和我愛執」,這是一種非常究竟的利益,也是釋迦牟尼佛教法的特色。主要內容是「空性」。

透過唸誦《心經》,思惟釋迦牟尼佛教法的特色並懷念祂的恩德,於是,一邊讚美佛的教法,另一邊,我們祈求自己的執著、我愛執…等能逐漸減少,這些正是我們修行的目標啊。釋迦牟尼佛教法的核心要義,就是減少並斷除我執和我愛執。唸誦《心經》時,應如是思惟。

接著,應將「思惟空性」之功德與善行,供養釋迦牟尼佛,這是最大、最好、最殊勝的供養。去做那些會讓佛菩薩最歡喜的事情,即是最殊勝的供養。佛菩薩歡喜些什麼?佛菩薩最歡喜我們努力思惟並修學空性之法。因此,宗喀巴大師在《三主要道》中,又稱「空正見」為「佛歡喜道」!此名稱即代表「學習空正見,佛菩薩會歡喜。」

唸誦並思惟心經,佛會歡喜,這是我們面對佛菩薩最大的供養、最殊勝的禮讚。另一方面,我們殷重祈求世尊,以無量無邊的方便,引導我們學習空性。有時,佛直接教導;有時,間接;有時,隱蔽地教。總之,我們唸《心經》時,應善加調整動機:感念佛之恩德及教法的殊勝,讚歎三寶,以如理學習當成最大的供養,願意追隨佛的腳步終能成佛,如此一心祈求佛的加持。大概就是這樣。   接著,唸《兜率百尊》。《兜率百尊》是對宗喀巴大師進行讚美、禮敬、祈求、供養…等「七支供養」。《兜率百尊》字面上,只有宗大師父子三尊,然而心裡面,從世尊下來的一切傳承上師,到宗大師,到現在的上師,你們通通都要觀想。接著,於一切祖師面前修七支供養。到目前為止,都屬「前行」。

道前基礎:《功德之本頌》

未進入下中上三士道之前,有一個準備的基礎,叫「道前基礎」。還沒正式修下中上三士道之前,先要清楚第一步修什麼?接著第二步修…,全部的次第,在還沒正式去修之前,就要先建立起來。唸誦《功德之本頌》,即有此效果。

唸《功德之本頌》而將整個次第建立起來之後,再下手去修,比較好,不容易走偏。此時,我們會清楚眼前修的法與什麼有關,此即種敦巴大師所說的「四方道」。就像手持念珠,抓任一顆,整串都拿起來了。例如,眼前正行學的是奢摩他,若內心已清楚建立起整個道次第,那麼,一學奢摩他,就能將前後整個道次第都串連起來。《功德之本頌》即有這種作用。

平常也是如此喔!以前實修的課上,提過《速疾道論》說,未正行打坐之前,要先唸《功德之本頌》,也就是,必須先將次第整個串起來。正行學習時,才能整體串連一氣而修四方道。

供養曼達 與 皈依發心

接著,供養曼達與皈依發心。正式上課之前向佛菩薩祈求的階段已圓滿了,之後,應策發學習的動力與希求心,於是我們供養曼達。供養曼達,所代表的意義是「法,太殊勝而珍貴,比起生生世世所受用的一切輪迴圓滿,都還要珍貴殊勝、無與倫比!因此,為了法,我什麼都能捨棄!」此即供養曼達的意義。

「為什麼每次上課之前都要供養曼達?目的何在?」不懂供養曼達的意義,也許會如是心生疑惑。供養曼達,代表了「法是珍貴的無價之寶」。世尊過去也是如此,為了四句偈,連命都可以不要。我們對於佛法,也要有如此的希求心。

深切希求法是為了一切如母有情,而不是為自己;我們追求的是解脫及成佛的究竟目標,而非眼前現世的短暫利益。希求佛法的目的就是為了「皈依發心」,於是接著唸「皈依發心」。

以上是每次上課之前的前行唸誦,我們應好好思惟其內涵。能這樣子唸,比較有意義啦。

正講

奢摩他,有點困難,可是你們千萬不能「知難而退」!不論多麼困難,還是要學習!我們的上師(法王)也這麼講,學習《廣論》,應從後面的段落學起。因此,奢摩他和毗婆舍那,不能一直擱著不學。事實上,它們才是第一個該學的。

了解了「學習奢摩他和毗婆舍那,有何好處?」這點明白了,於法上面的信心才會增加。學了奢摩他和毗婆舍那,也才能知道佛菩薩如何用功?如何生起證悟?祂們都是依這些法才證悟的。學習這些法,能幫助我們生起自信與信心。

先前提過,修奢摩他和毗婆舍那,主要是培養第六識中的定與慧。大家心中本來就有的定慧,並不是一個遙不可及的東西啊,我們只是去培養它們而已。

你們會辛苦一點喔!因為我認不得中文字,只會唸注音符號,我的問題很大啦。我唸了,你們可要幫忙看、幫忙唸,而後我再解釋意義給你們聽。以前,很好玩,我去某寺院講解《心經》,可我不會唸《心經》,就請他們唸給我聽,我再解釋內容….哈哈哈。

《廣論》:「特於後二波羅蜜多,謂修奢摩他毗婆舍那,如其次第,即是靜慮及慧波羅蜜多之所攝故。此中分六,一修習止觀之勝利。二、顯示此二攝一切定。三、止觀自性。四、理須雙修。五、次第決定。六、各別學法。」p.336

一、修習止觀之勝利

之前提過,「止修和觀修的勝利」不等於「奢摩他和毗婆舍那的勝利」。此處,修習止觀之勝利,止乃「止修」,觀乃「觀察修」。所以此處之止觀,不是奢摩他和毗婆舍那。

有了菩提心的基礎,才能開始修奢摩他和毗婆舍那,於此之前,則以止修和觀察修為主。因此,可說大小乘或道前基礎、三士道等,任一證悟,都必須依止修和觀察修才能生起。此處應先區分清楚二者之別。

《廣論》云:「大小二乘世出世間一切功德,皆止觀之果。如解深密經云:『慈氏,若諸聲聞若諸菩薩若諸如來,所有世間及出世間一切善法,應知皆是此奢摩他毗婆舍那所得之果。』若謂止觀,豈非已得修所成者身中功德,今說彼一切功德皆止觀之果,云何應理。」p.336

引用《解深密經》,想成立什麼?欲成立「大小二乘世出世間一切功德,皆止觀之果。」宗大師一切的論述,全是因明邏輯。他總是先提出一個道理,而後再說明此道理之所以成立的理由何在。

「大小二乘世出世間一切功德」,何謂世間功德、出世間功德?

欲界初禪二禪三禪,有無神通等修行功德?有啊,修習禪定能生起各種神通力量。因此,世間功德,來自止修和觀察修,至於出世間功德,更是如此。

所謂「出世間功德」,即「大小乘功德」之意。出世間,意指「脫離輪迴」,而大乘或小乘,也都是脫離輪迴的方法,只不過從「乘」的角度而言,有大小之別,從「世間和出世間」的角度分,功德上也有不同。宗大師在這裡區分了一下功德的種類(大小二乘世出世間),再談到一切的功德,都是止觀之果,接著引用「如解深密經云...」來成立前面的立論(大小二乘世出世間一切功德,皆止觀之果)。

《解深密經》中有十位菩薩與世尊問答。其中之慈氏,即彌勒菩薩。P.336:「…若諸聲聞若諸菩薩若諸如來…」聲聞,是小乘;菩薩及如來,則是大乘。「以及世出世間一切善法,應知皆是此奢摩他毗婆舍那所得之果。」以上為《解深密經》之經文。

宗大師引《解深密經》,有人心生疑惑,因為不論《解深密經》,或宗大師一開頭所講的話(…一切功德,皆止觀之果。),似乎都沒說止觀即是止修和觀察修,反而有奢摩他和毗婆舍那的意味。然而,若止觀意指奢摩他和毗婆舍那,那可有問題了!因此,《解深密經》和一開頭的文句,應解釋為「隨順奢摩他和隨順毗婆舍那」,或「修奢摩他和修毗婆舍那」。用「修」字,代表尚未真正生起奢摩他和毗婆舍那的證量,它只是為了生起奢摩他和毗婆舍那的修行方式,故曰隨順。

宗大師針對此疑問的回答如下:「如下所說真實止觀,實是已得修所成之功德,則大小乘一切功德,非盡彼二之果。然以善緣心一境性,諸三摩地,悉皆攝為奢摩他品,及凡揀擇如所有性盡所有性諸妙善慧,悉皆攝為毗婆舍那品。故密意說三乘所有一切功德,皆止觀之果,無相違過。又於此義,《修信大乘經》亦密意說云:『善男子由此異門,說諸菩薩盡其所有大乘信解大乘出生,應知皆是無散亂心,正思法義之所出生。』無散亂心,謂奢摩他品心一境性,正思法義,謂毗婆舍那品妙觀察慧,故大小乘一切功德,皆以觀慧思擇而修及於所緣心一境性,二所成辦,非唯止修或唯觀修一分而成。」P.336-337

宗大師說,「一切功德皆止觀之果。」不能解釋成「奢摩他和毗婆舍那之果」,因為奢摩他和毗婆舍那是「已得修所成之功德」。何謂「修所成」?即「具有修所成慧之人,其心續中才會有的法。」那麼,現在我們有沒有「修所成慧」?沒有啊。

修所成慧

修學道次第之行者,未入上士道之前,他心中能否生起「道前基礎的證量」?可以;那麼,下士道或中士道的證量?也行;造作的菩提心呢?也能生起;然而,此時,他有沒有修所成慧?沒有。一位跟隨宗大師道次第而修學的人,何時能生起修所成慧?(有人回答加行道。仁波切說:「不可以這樣說。今天早上,你也說修所成慧是加行道。這代表你們不太明白這個道理。緣空性的修所成慧,才是加行道;一般的修所成慧,在加行道之前即能生起。這一點你們要清楚喔。)

一般而言,加行道之前,即能生起一般的毗婆舍那,然而,緣空性的毗婆舍那,必須在加行道才生得起來。資糧道,有沒有止觀雙運(奢摩他和毗婆舍那雙運)?有啊!資糧道的時候呢,圓滿一切相加行,即《現觀》的《般若七十義》裡面說的,四個加行之一。本身三智的行相,共有一百七十三個行相,整個一百七十三行相都是在四方道的攝持下去修的。如何才能在四方道的攝持下修行?必須在奢摩他和毗婆舍那雙運之下修一百七十三個行相。

問:修習軌理中說,《廣論》53頁:「是故串習聞思二慧所決定義,雖非修成,然許是修。」 答:對不起,我不懂你問題的中文是什麼意思。總之,還是先繼續下去吧。

我們目前還沒辦法成就修所成慧,事實上,別說修所成慧了,連思所成慧,都很難啊!因為我們根本不懂得真正的思考。現在,我們處於「聞」這個階段。你們大略記一下即可,就是說,在資糧道時,必定有「修所成慧、奢摩他、毗婆舍那」,而緣空性的毗婆舍那,資糧道沒有,必須到了加行道才有辦法。

何時才能生起修所成慧?修所成慧與毗婆舍那,二者可劃上等號。毗婆舍那之前,必須先有奢摩他,接著再慢慢地修慧,而後成就出一種極深奧的慧,宗大師稱之為「勝觀」。毗婆舍,即是勝觀,這是修出來的慧,不是一般的慧,故曰修所成慧。

毗婆舍那,乃「有境」的慧,然而,所緣的對境不同,需要的力量,也不一樣。例如,緣無常這個對境,一般修所成慧的力量,也許足夠,若緣空性,則使不上力了!這就像一些尋常的課我們都能懂,好像很厲害、智慧很夠的樣子,但碰到艱深一點的,我們的智慧,似乎力道不夠,不敷使用了。因此,生起緣空性的毗婆舍那與加行道是同時。此毗婆舍那很不一樣,極為殊勝。

一般的毗婆舍那,在資糧道就有了,毋庸等到加行道。事實上,別說資糧道,連外道也都能生起一般的毗婆舍那。那麼,外道有沒有修所成慧?當然有,那加行道呢?沒有,外道沒有資糧道,遑論加行道。因此,大家千萬不能將修所成慧與加行道劃上等號。

修所成慧,不是從「所緣」的角度來談,而是從「有境」來說。修所成慧,是奢摩他還是毗婆舍那?修所成慧是毗婆舍那。而現在宗大師講的「奢摩他和毗婆舍那雙運」的修法,必須是一位具備修所成慧的補特伽羅,才可能修,故宗大師云:「已得修所成之功德」。因此,無修所成慧之功德者,無修奢摩他與毗婆舍那雙運的能力。

一位跟隨宗喀巴大師修學道次第的行者,何時才生起修所成慧?應具備菩提心基礎之後,才能生起修所成慧,之前不可以。未生起菩提心之前,應先生起下士道及中士道的證量,然而,依止善知識、下士道、中士道...等證量功德,並非透過修所成慧而成就,可以說不需依靠修所成慧。因此,宗大師在這裡回應云:「已得修所成之功德,則大小乘一切功德,非盡彼二之果。」彼二,指的是奢摩他和毗婆舍那,亦即大小乘一切功德,並非奢摩他和毗婆舍那之果。

《解深密經》怎麼說?「如密意說,三乘所有一切功德,皆止觀之果。」P.336 此處之「止觀之果」,意指「三摩地和妙善慧之果」。換言之,大小乘所有一切功德,並非奢摩他和毗婆舍那雙運之果,而是三摩地和妙善慧之果。三摩地是止修,妙善慧是觀察修,止觀之果,就是這二個。因此,「無相違過」。

以上是宗大師對《解深密經》文意的詮釋。然而,這些並非宗大師自己亂想、亂解釋喔,他解釋的意義都與佛典相通、相符順,如《修信大乘經》。這部經沒說大小乘一切功德皆奢摩他和毗婆舍那之果,而是說:「…諸菩薩盡其所有大乘信解大乘出生,應知皆是無散亂心,正思法義之所出生。」P.337無散亂心,即三摩地;正思法義,意指思考極精準,此即妙善慧。《修信大乘經》在這裡沒說:「無散亂心是奢摩他,正思法義是毗婆舍那。」

於是,宗大師接著解釋云:「無散亂心,謂奢摩他品心一境性,正思法義,謂毗婆舍那品妙觀察慧。」宗大師認為他解釋的很正確,且有憑有據,因此,再說一次:「故大小乘一切功德,皆以觀慧思擇而修及於所緣心一境性,二所成辦,非唯止修或唯觀修一分而成。」P.337

總之,在此段落,我們要清楚「止修、觀察修、三摩地、妙善慧、奢摩他、毗婆舍那」。此處可列一下同義詞。

止修 = 無散亂心 = 三摩地
觀察修 = 正思法義 = 妙觀察慧

以上這些,才是我們現在要的東西。它們是一切大小乘功德所須依靠的,故曰:「非唯止修或唯觀修一分而成」。

問:剛才提到同義詞,妙善慧、正思法義、妙觀察慧,這幾個不能和毗婆舍那劃上等號?

答:對,不能劃上等號。

問:那麼,止修、無散亂心、三摩地,也不能和奢摩他劃上等號?

答:對。

問:但這邊有句話說「無散亂心,謂奢摩他品心一境性,正思法義,謂毗婆舍那品妙觀察慧。」這是什麼意思?是說心一境性與奢摩他,同一體性?

答:不是。它說的是「奢摩他的隨順」,朝著奢摩他的方向,即奢摩他品。嗯…奢摩他品的「品」字,並不代表「奢摩他」喔,而是指「朝著奢摩他的方向」的意思。藏文和中譯文,意義有出入。「品」這個字,藏文是「隨順」之意,然而中文寫「奢摩他品」時,品這個字,卻意味著「它的一部分」的意思,不能這樣說,因為,這裡的品字,即「朝向」之意。

事實上,這裡的翻譯,本來就很容易弄錯。因為藏文的這個字,本身有「朝向」和「它   的一部分」二種意義。但是,這裡若翻成「它的一部分」,那可錯了。

休息一下,大家好像有點昏昏的樣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