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奢摩他 04》

雪歌仁波切 教授
2008-10-25 香港


聞法動機

今早大家都受了八關齋戒。意樂上,要有強烈的菩提心,行為上,應如戒而行。換言之,從今天到明天早上,我們為了訓練自己成為一位菩薩而受戒。雖然其間會有一些無記的行為或昏沈,但這些仍算是善,因為我們早上生起受戒的意樂,也發了誓言要守戒,此意樂與誓願,會影響一整天,讓無記或昏沈,還能是善。

《入行論》第一品提到行菩提心的功德。一旦生起行菩提心,即使處於無記的隨眠、散亂、放逸(沒夾帶太多的煩惱)之中,它的功德仍然很大很大。何以如此?這是因為前面具足了強烈的菩提心意樂,並勇敢地發下身語意全然奉獻利益一切有情的偉大誓願,如是行菩薩行,利益眾生,功德廣大無邊,甚至連隨眠放逸的行為,也還是善。。

同樣的道理,我們雖不像菩薩能將全部的生命投入去利益眾生,但起碼我們願意在這一天當中,為了利益眾生而努力。在這二十四小時裡,願意將自己的身語意,通通拿來訓練菩薩行,讓自己成為一位菩薩,不再有自私的煩惱、念頭、行為。我們願意為利益眾生而讀經、拜佛、學習奢摩他…等,努力去做,回向眾生。大家要知道菩提心的功德,一邊歡喜,一邊更認真加油。

正講

丑二、顯示此二攝一切定

《廣論》云:「第二顯示此二攝一切定。」P.337此二,即奢摩他和毗婆舍那,它們能攝一切的三摩地、一切的定。第一個科判,主要講止修和觀修的功德勝利,故云一切功德,都是此二之果。同時,也應了解,止修和奢摩他,哪個範圍大?止修大;觀修和毗婆舍那,哪個範圍大?觀修大。

當我們說:「大小乘世出世間一切功德,皆止觀之果。」要了解的是,資糧道以上的功德,不僅是止修和觀修之果,也是奢摩他和毗婆舍那之果。因為,奢摩他之果,必為止修之果。但止修之果,則不一定是奢摩他之果。同理,毗婆舍那之果,必是觀修之果,但觀修之果,不一定是毗婆舍那之果。

我們應了解止修、觀修的勝利及功德,同時,也清楚它們與奢摩他及毗婆舍那的關係。

問:剛才提到資糧道以上是止觀之果,也是奢摩他和毗婆舍那之果?

答:這是因為,未進入資糧道之前,必然需要奢摩他和毗婆舍那。

問:之前提到,進入資糧道的標準是生起無造作的菩提心,也講到,奢摩他和毗婆舍那必須在菩提心生起之後來修…?

答:「菩提心生起之後」代表是「造作菩提心生起之後」。別以為我們現在有造作菩提心喔,若果真有的話,我們的造作菩提心,就像是…若造作菩提心是甘蔗,那麼,我們的造作菩提心,就像甘蔗皮!嗯….事實上,連真正的甘蔗皮都還算不上,只不過是「造作的甘蔗皮」罷了。

資糧道,必定有止觀雙運。資糧道須具足「圓滿一切相加行」,因此,三智的一百七十三個行相,都必須透過止觀雙運來修。這裡要理解的一點是「資糧道,已具備止觀雙運了。」也就是,未進入資糧道之前,必須準備好止觀雙運的條件。

第一個科判裡,有沒有談到「奢摩他和毗婆舍那之果」?有,不能說沒講。但我們理解的重點放在「止修和觀修之果」。第二個科判則講「奢摩他和毗婆舍那,能攝一切的定、一切的修行。」

資糧道的大中小品、加行道的煖頂忍世第一法、見道、修道十地…等每一階段的修行,都是止觀雙運,無一例外!故止觀雙運,能攝一切修行。然而,每階段的止觀,力量及所緣,都不同,愈往上走,所緣愈深細,但無論如何,任一階段都需要止觀雙運。

五道中,每階段修的法,都不一樣,既細且繁多,無法一一詳解。但現在,我們主要針對它們「共同的體性」、「修行的方式」來說明而已。了解了止觀雙運,全部都會了解,因為,整個修行方式,都是這個。

止觀能攝一切定。定,可分「世間的定」與「出世間的定」,也有「小乘的定」與「大乘的定」。

問:止觀攝一切定,這個定,是戒定慧的定嗎?

答:不是。戒定慧之「定」,只是「止」,並無「觀」;而此處之「定」,指的是「止觀之定」,它是高級的定。如聞所成慧、思所成慧、修所成慧之後,心會入定,一直定時,已有止觀了。故修所成慧,就是毗婆舍那,二者同義。修所成慧取出來一個所緣,接著,心就一直入定在此所緣之上,這裡講的就是這種定。

問:是安立在所緣上的定?

答:是。

問:是雙運之後的那個定?

答:對。應該說,它是聞所成慧、思所成慧、修所成慧後面的定。因為,聞思修的慧,仍屬思考階段,其所緣境的道理,會愈來愈精準。聞慧的所緣,不那麼精準,思慧的所緣,則更精準一點,修慧的所緣,最精準!修慧的所緣取出來後,心即入定於此所緣上,此時,若所緣是空性,必須加行道以上才能有此定。所緣若是無常,則資糧道就可以生起這種定了。昨天提過,緣空性的修所成慧與加行道同時。加行道的入定,就是這邊講的「緣空性的定」。所緣不同,定的層次,隨之而異。資糧道時,能入定空性嗎?不能說沒有,這邊講的定,是聞思修所成慧後面的定。(止觀以上之定)

問:這個定,是奢摩他一分呢?還是包括奢摩他和毗婆舍那二個?

答:要雙運。

恆時應修學,上座下座都不放過。

「故欲求定者,不能尋求無邊差別,應求一切等持總聚止觀二品,一切時中恆應修學。」P.337求定者,無法一一了解那麼多定的差別,無法一一學習所有的修定方式,那該如何學習呢?先了解止觀的修法,就夠了。了解後,即應「恆時」修止觀。

或問:「止修和觀修,似乎是上座的事情,那麼,該如何於下座時也修止觀呢?」《廣論》的修習軌理,談過上座和下座時應如何行,記得嗎?上座時,有前行、正行、結行,宗大師特別提及除了「不共正行」之外,其餘的前行、正行、結行,又如暇滿難得、下士道、中士道、上士道,甚至奢摩他與毗婆舍那等,修行的方式都一樣。因為宗喀巴大師在前面的修習軌理階段已講過了,此處不再贅述,只須將前面的內容套過來即可。

我們可將修習軌理中提到的下座部分、上座之前行、共正行、結行等修行方式,套用於奢摩他與毗婆舍那的修行。修奢摩他或毗婆舍那時,有沒有下座要修的?有。所以,我們千萬別誤解奢摩他和毗婆舍那只在上座時才能修。

下座時,該如何修奢摩他?能幫助奢摩他的修行,即是修奢摩他。例如下座時修依止善知識,拜佛也好,累積資糧也罷,只要做的是為了幫助修依止善知識,那就是修依止善知識。下座時修奢摩他,也是如此。

「復應學習四種資糧,是易引發奢摩他道毗婆舍那道之正因。」P.337這些下座的修行,是對奢摩他和毗婆舍那上特別有幫助的一種修行。也就是,下座時,或平常生活中,我們可以做很多有助於奢摩他和毗婆舍那的事情,這些都是修奢摩他和毗婆舍那。

哪些於止觀上有幫助呢?即密護根門及正知而行等四種資糧。正知而行,指的是正念和正知。它們就像另一個自己,隨時觀察著自己的一舉一動,當下的行為、言語、想法等,我們的心,不斷地觀察憶念著。這也是修奢摩他和毗婆舍那啊!它們在修止觀上,幫助極大。

再者,正知,特別有助於毗婆舍那的修行。我們一直觀察自己的心,觀察自己的身語意行為等,所謂「恆時」應修,正是此意。恆時,代表「連下座都要修」的意思。若奢摩他和毗婆舍那僅在座上修,下座時,心一片散亂,那沒效果啊!連走路,我們都要自己看自己,心一直跟隨身語意的行動,這個在止觀的獲得上面,幫助最大,也因此易累積止觀之資糧。下座也可以修止觀,意謂「於止觀上有幫助」。

以上是「一切時中恆應修學」的內容。這是宗大師他自己的一個結論。他抓出《解深密經》的要義,再用自己的話表達出來,即「故欲求定者…」這一句。接著,宗大師又引了《修次下篇》和《修次中篇》的文句,目的是為了證明他詮釋《解深密經》的文意很正確,並非自己杜撰,而是有憑有據的,因為蓮花戒大師,也這樣講。

問:「一切等持總聚止觀二品」,這個等持,就是剛才講的「定」的意思嗎?

答:對。嗯…何謂等持?等,意指「沒有飛起來的掉舉,也沒有掉下去的昏沈,不高也不低。」心一直停留在這種持平的不高也不低,持續下去,沒有變化,即曰等持。等持還有另一種解釋。我們比喻現證空性之後的定,如水注水。也就是,對境的空性怎麼樣,內心的想法也完全一模一樣。有境與對境,無二無別,叫「等」;這種入定,就叫「等持」。等持的標準,比較高。現證,才會有等持。未現證空性,「對境空性」與「有境的心」,無法一致,中間仍有差距。我們要看佛典怎麼說,因為不同的階段,解釋也不同。

心無飛起來的掉舉,也沒掉下去的昏沈,這就是「心本來的面貌」、「心的本性」、「心本來的性質」。若我們能抓住這種清晰、敏銳的狀態,持續維持至少四小時或以上,即曰「等持」。要能抓住,並不須「現證」,甚至緣空性,也不須現證。它在修所成慧時,已有此等持之功德了。

丑三、止觀自性

《廣論》云:「第三止觀自性分二。」

奢摩他之體性

宗喀巴大師一開始先引《解深密經》,後解釋意義。「義謂隨所定解十二分教中,五蘊等義為所緣境,由念正知,令能緣心於所緣境,相續安住而不散亂。故心於境能任運住,若時生起身心輕安所有喜樂,此三摩地即奢摩他。此由內攝其心不散所緣即能生起,不要通達諸法真實。」P.338若時生起身心輕安所有喜樂,此三摩地,即奢摩他。一般的三摩地,僅是「止修」而已,不必奢摩他。奢摩他,乃止修中極高層次的境界。因此,三摩地範圍大,奢摩他範圍小。

什麼樣的境界才算奢摩他?「生起身心輕安所有喜樂」的三摩地,才叫奢摩他。

此三摩地的所緣,是什麼?即十二分教中,五蘊…等都能拿來當做所緣。有境的心,要如何才能持續安住在所緣上?要靠正知與正念。透過正知和正念的力量,心即能一直安住在所緣境上。如是安住,我們的心會累,身體也會累,所以,這些一定要「精進地」慢慢訓練。

訓練過後,「累」會被「輕安樂」所取代,於是生起「身心輕安樂」。如此一來,持續四小時、八小時、一天二十四小時…的禪修,完全沒問題!而且愈來愈快樂、愈來愈享受的樣子。入定,就是一種享受!這個階段的三摩地,即奢摩他。

三摩地、止修、無散亂心、心一境性,通通可以劃上等號。

三摩地,是心王還是心所?是心所──定心所。訓練培養出來的定心所,就是三摩地。未培養過的定心所,不算三摩地。我們現在就沒有三摩地。不斷培養訓練定心所,直到它形成一定程度的定力,這個定心所才會有安住的力量,達此階段,才算三摩地。止的時候,是三摩地,成佛時,也是三摩地。

對照一下宗大師的解釋與《解深密經》。《解深密經》中似乎未特別舉出「喜樂」,只是講「輕安」而已。宗大師加上「喜樂」一詞,意義何在?代表「僅有輕安,並不足夠。有輕安而無喜樂,不是奢摩他。」佛經會講的概略些,不講很仔細。也因此,往往直接看佛經,容易誤解,無法正確掌握。

此處之三摩地,「由內攝其心不散所緣即能生起,不要通達諸法真實。」P.338諸法真實,即法真正的實相,也就是空性。欲獲得奢摩他,「了悟空性」不是必要條件。

問:輕安以後有喜樂,一旦生起,以後每次都會有那個喜樂?

答:一直有。昨天講過,出世間的法,「因」一旦種下去,「果」只會愈來愈堅固,不會消失。〈註:見道以上,才會如此。)

問:之前說過初禪、二禪、三禪有問題。往往初禪待習慣了,就想往二禪去,二禪呢,就想往三禪去。我覺得這個好像不太好…?

答:不是不太好…不能這樣解釋。初禪當然有問題,但喜樂,還是有的。

問:那有喜樂,就隨時觀照自己,生起貪心的話呢?

答:這要看喔…若是世間道,就會喜樂後面接著生貪。但出世間的奢摩他,不會在喜樂生起後生貪,因為本身它就是一種「對治煩惱的修行」。但世間道,重點不在「對治煩惱」啊,它只是以心裡一種舒服的感覺為主,故其後會有貪。

問:若貪一生起,輕安就沒有了?

答:對。

問:所以他們得不斷的調整?

答:不是、不是…,生起強烈的貪,才會影響到前面的輕安,使之減弱或消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