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奢摩他 06》

雪歌仁波切 教授
2008-10-25 香港


正講

之前,宗大師引《解深密經》來成立「奢摩他和毗婆舍那均緣二諦」,並將《解深密經》中提到的「事邊際」解讀為「二諦」。此解讀,到底正不正確?宗大師說他是對的。因為無著菩薩於《集論》中提到,事邊際,即如所有性與盡所有性。

《廣論》云:「集論於事邊際,開說如所有性及盡所有性之二。寂靜論師如前所說止觀皆能俱緣如所有性盡所有性。是故止觀非就所緣境相而分,既有通達空性之止,亦有不達空性之觀。」這一段引用《般若波羅蜜多教授論》的看法。《般若波羅蜜多教授論》乃賢帝巴的著作,而此處之寂靜論師,指的正是賢帝巴。《般若波羅蜜多教授論》云:「止觀皆能俱緣如所有性盡所有性。是故止觀非就所緣境相而分,既有通達空性之止,亦有不達空性之觀。」止觀,俱緣如所有性與盡所有性。

止觀,不可從「所緣境」來區分。有些毗婆舍那的所緣,並非空性,而有的奢摩他,所緣卻是空性。因此,我們不能誤解毗婆舍那的所緣一定是空性喔。宗大師接著說,二者不由「所緣」來區分,而是從「有境」的角度來講的。那麼,有境上,如何區分?《廣論》云:「若能止心於外境轉,住內所緣即說名止,增上觀照即名勝觀。」此處之「止」和「勝觀」,即奢摩他和毗婆舍那。

但「止」這個中譯文,似乎沒將應有的意義表達出來。止,有二種內涵。「若能止心於外境轉」是第一個內涵,「住內所緣」是第二個內涵。具足這二種內涵或特色,才能叫做「止」。藏文的「奢摩他」或止觀之「止」,是「息涅」二字。此處,宗大師說明了何謂「息」?何謂「涅」?「能止心於外境轉」是「息」;「住內所緣」是「涅」。藏文的「息涅」,意指「止住」。然而,中文的「止」,只有「息」的內涵,而未表達出「涅」的意義。藏文則有二個字,二種內涵都有。

「增上觀照即名勝觀」,未得毗婆舍那之前,於境上的觀照力量,與獲得毗婆舍那之後的觀照力量,不一樣。毗婆舍那,是修所成慧,換言之,未具修所成慧的觀照力量,比起具有修所成慧的觀照力量,弱很多。曰勝觀,即「勝過以前的觀照力」之意。此段落,宗大師清楚定義了止與觀。

以下內容是他宗說法,而宗大師一一予以破除。《廣論》云:「有說內心無分別住,無明了相說名為止,有明了力說名為觀,此不應理。以與佛經及慈尊無者之論,並修次第等諸廣決擇止觀相者,說於所緣心一境性勝三摩地名奢摩他,於所知義正揀擇慧名毗婆舍那皆相違故。又無分別心有無明了之力者,是因三摩地有無沉沒之差別,以此為止觀之差別,極不應理,以一切奢摩他定皆須離沉,凡離沉沒三摩地中,心皆定有明淨分故。故緣如所有性之定慧,是就內心證與未證二無我性隨一而定,非就其心住與不住,明了安樂無分別相,而為判別,以心未趣向無我真實者,亦有無量明樂無分別三摩地故。」他宗提出二種錯誤的看法,宗大師說:「此不應理」,即「道理不通、理由不充分、不能成立」的意思。

他宗的說法是什麼呢?「內心無分別住,無明了相說名為止,有明了力說名為觀…」內心住於無分別的情況之中,若有明了的「相」(註:「相」,即「有境」。此處是「有境非常明了」之意。),即毗婆舍那(觀),無明了相,就是奢摩他(止)。他宗如是區分毗婆舍那和奢摩他。

事實上,我們也非常容易犯此錯誤。總以為,不論止或觀都是一種…內心沒有執著分別、內心不散亂的情形。「心不散亂」之中,具足明了,是觀,沒有明了,就稱止。我們一般人的想法跟他宗是很相像的。宗大師隨後破除這種誤解。

宗大師說,沒有明了,是「昏沉」,不是「止」!但我們卻以為昏沈就是止,哈哈…!

不昏沉,是一種正確的、好的三摩地,但你不能從「有沒有明了?」這一點來分辨止或觀。事實上,「有沒有明了?」,就是「有沒有昏沉?」的意思。沒有明了即昏沉,有明了即不昏沉。一般人似乎都將「不昏沈」認為是「止」,故宗大師曰「極不應理」。

宗喀巴大師說,如果「止」是由「明了」來認定,那麼,我們是在什麼基礎上去判斷它明不明了?都是在「定」上來區分。他宗主張,「內心無分別住」上,分止與觀。內心無分別住,就是「定」。(住即定)他宗這種說法,完全不對的。

心王,乃五蘊中的「識蘊」。心王與識蘊,同義。識蘊又可分為八識或六識,如眼識耳識鼻識…等共六十,這些就是心王。而每一個心王或心識…如第六識,當它想著杯子時,此第六識旁邊的心所,也會一起想著杯子,心所會「輔助」心王去做事情。心王和心所,會一起趣入對境。因此,心所的工作,就像家族裡的事。家族中,成員眾多,大大小小的工作,都是大家一起來,而心王,就像家族的大家長或一國之君,旁邊圍繞著很多的心所,一起做事。

他宗說,當心王它處於「無分別」的狀態中,若有明了即是觀,沒有明了就是止。自宗如何回應?自宗說,奢摩他是心所,毗婆舍那也是心所。二個都是心所,才會有所謂的「止觀雙運」。二個都是心所,比較有意思,止觀雙運就有意思了。(註:「有意思」,意指「比較恰當」。)。若二個都是心王,怎麼修啊?二個心王如何能同時存在?要打架的!止觀時,二個心王沒有辦法一起的。因此,止觀都是心所,極合理。

然而,他宗卻將止與觀都當成心王,「說內心無分別住,無明了相說名為止,有明了力說名為觀。」此「內心」,即是心王,意指心王無分別地安住在境上,此時,若心王不明了,即曰止,若明了就稱觀。

問:這樣就不可能止觀雙運了啊?

答:真正說來,的確如此。因此,宗大師澄清說,不論佛經或彌勒、無著、蓮花戒等祖師

們的經論中,都清楚定義「止是定心所,而觀是慧心所。」他宗說法,與經論相違。

問:心王是不是只有一個?而心所卻有很多?

答:心王有很多。但不同類的心王,不會同時出現。例如,當下正想著「黑色」的心,不會

同時又想著「白色」。

問:同類的心王,就不會這樣?

答:對。否則,就好像一個人卻有二顆心了。

問:從中譯文來看,似乎看不出他宗指的是心王,這是否是藏文的一個意思?還是說宗義本  

身…?

答:不是的。藏文當然可以看得出來,但是…應該說,沒有學過,聽不懂,也看不懂的。

《廣論》云:「修次第等諸廣決擇止觀相者,說於所緣心一境性勝三摩地名奢摩他,」就是這裡講三摩地是定心所,而名奢摩他。「於所知義正揀擇慧名毗婆舍那,此慧即慧心所。」「皆相違故。」我們必須知道他宗何以相違?他宗說是心王,故有相違。

宗大師說,也先別談什麼心王、心所好了,就從你說「明不明了」這點來講,也完全不合理,因為「明不明了」並非區分止觀的差別所在啊。《廣論》云:「又無分別心有無明了之力者,是因三摩地有無沉沒之差別,以此為止觀之差別,極不應理。」這裡用了個「又」字,意思是說,你們用明不明了來區分止觀,毫無道理可言。

為什麼?《廣論》云:「以一切奢摩他定皆須離沉」去除了昏沉,此三摩地,一定有「明了」,也就是「凡離沉沒三摩地中,心皆定有明淨分故。」明淨,即「明了」之意。因此,這裡講的是奢摩他,而非毗婆舍那。「…定有明淨分故」之「故」,成立了他宗說法為什麼「極不應理」的理由。

此處,宗大師共講了兩個重點。第一,先破他宗說法與佛經相違的部分。佛經和祖師經論都指出,奢摩他與毗婆舍那,均為「心所」,它們一是定心所,一是慧心所。第二,宗大師特別強調,「明了」只能做為「昏沉」的判定標準,決不可當成劃分止觀的界限。若將「明了」視為止觀之差別所在,則「極不應理」。「以一切奢摩他定皆須離沉,凡離沉沒三摩地中,心皆定有明淨分故。」此乃不應理的理由。

若將前面二個重點當理由,即成立「故緣如所有性之定慧,是就內心證與未證二無我性隨一而定,非就其心住與不住,明了安樂無分別相,而為判別,以心未趣向無我真實者,亦有無量明樂無分別三摩地故。」換言之,緣如所有性的止和觀而言,心安住一境,無觀察與分析,即為「止」;不安住一境,一心觀察分析,則為「慧」。此即判定止觀的標準。

即使止與觀有相同的所緣境,二者仍有區別。這裡講「…二無我性……」,嗯,這裏有沒有「分別無分別」,或「觀察無觀察」的用詞?嗯…「故緣如所有性之定慧,是就內心證與未證二無我性隨一而定…」這是什麼意思啊?證是什麼意思?(有人答現證或證得。)那就不對了。此處,藏文用的是「觀察」這個字,不能用「證」字,這不對。此處是「分析觀察」之意。有分析觀察,就是毗婆舍那;無分析觀察,就是奢摩他。

止觀雙運緣空性時,定慧二者同時。只不過,奢摩他的定心所,沒有觀察,而毗婆舍那的慧心所,有觀察。此即二者之差別。因此,這邊不能用「證」這個字。若是證,這裏會變成「奢摩他瞭解空性,而毗婆舍那不瞭解空性了。」奇怪吧?所以不能這樣講。

問:請問仁波切,原先說過證與現證的差別,現證是…若證空性的話,就是比量證得。若這

邊用「比量證得」,還是不合適吧?

答:對,不合適。還是要用「觀察」才對。

以如所有性(空性)為例。中觀自續派以下認為,二無我,不是如所有性。他們主張,法無我,才是如所有性,補特伽羅無我,不是如所有性。宗大師採用的是中觀應成派的見解,所以,補特伽羅無我是如所有性,法無我也是如所有性。中觀應成派承許補特伽羅無我是空性,這是因為應成派所討論的補特伽羅無我,遠比下部宗深細,已屬空性的範疇了。

因此,宗大師說:「我不像你們下部宗這樣區分。我認為,止與觀,都是心所,即定心所與慧心所。再者,止觀二者,於對境上,一個有觀察,一個未觀察。應該這樣區分才對。而你們卻說:『…就其心住與不住,明了安樂無分別相,而為判別。……』你們下部宗認為,內心或心王,有明了安樂,就是毗婆舍那,沒有明了安樂,則是奢摩他。」宗大師不贊同下部宗的說法,因此使用了「非就其心住與不住……。」的「非」字來表達立場。

「以心未趣向無我真實者,亦有無量明樂無分別三摩地故。」具有明了安樂的三摩地,不一定要緣空性才會有,更何況它也不一定非得是毗婆舍那不可啊。心安住一境且有明了安樂,不一定全是毗婆舍那,甚至可以說,不屬毗婆舍那的這種「心安住一境且有明了安樂」,太多了!換言之,「心安住一境且有明了安樂,但這顆心,卻完全不瞭解空性、真實義。」這種明了安樂,太多啦。了解嗎?

中譯文用「證與未證」,可能是有點混亂了。事實上,完全不瞭解無我,也能將心安住於明了安樂之中啊!譯者可能把後面的理由連在一起,就用了「證與未證」一詞。這是不對的。雖然看起來有點類似,似乎也能這樣解釋,但實際上,這完全不對。因為,前面講「緣如所有性之定慧,是就內心觀察與未觀察二無我性隨一而定…」,這是宗大師自己的主張,所以不能說「證與未證」。可以嗎?

「雖未獲得實性見解,但若執心令無分別,現可生起。故未解空性,生無分別定無少相違,若能由此久攝其心,以攝心力風生堪能,身心法爾能生喜樂,故生喜樂亦不相違。喜樂生已,即由喜樂受相明了力令心明了,故說一切明了安樂無分別定,皆證真性,全無確證。」這邊宗喀巴大師指出,他宗主張毗婆舍那一定要有明了安樂,並認為「明了」即代表「瞭解空性」!宗喀巴大師澄清說:「不瞭解空性,還是可以有明了安樂啊!」不瞭解空性,仍能生起心一境性的三摩地;生起此三摩地,心慢慢止住後,會生起「心輕安」;接著,會影響我們整個氣脈;影響了氣脈,修行者會生起「身輕安」;身輕安後,又生起「身輕安樂」,之後再生起「心輕安樂」。過程就是這樣走的,不需要瞭解空性才辦得到啊。此過程中,只要先安住這個,就會產生那個。所以這邊才說,就算完全不瞭解空性,明了安樂也能生起。

他宗以為,有明了安樂,就代表這個人一定非常有智慧;有智慧,當然就一定瞭解空性啊。其實,看看我們自己,也是這樣想,對不對?總認為心非常清淨時,空性自然就看得懂了。其實不然啊!有明了安樂,不代表空性會自動跑出來。因此,宗喀巴大師才說:「『有明了安樂,就會瞭解空性。』這種理由,完全不存在!」故曰「全無確證」,也就是,你的說法沒有道理。這也是破除我們的想法啦!

總之,「瞭解空性」與「明了安樂」,乃兩回事!有時,瞭解空性但無明了安樂,有時,則有明了安樂卻不瞭解空性。我們很多人,就在這裏搞糊塗了,把明了安樂和瞭解空性混在一起。因此,此處旨於辨明瞭解空性與明了安樂之差別。

問:證得空性跟明了安樂,一樣嗎?

答:完全不一樣,剛剛講的就是這個啊!現證,一定有明了安樂。因為,見道才會有現證。於此之前,都必須止觀雙修。何時會有明了安樂?奢摩他。只要無昏沉,就會有明了安樂,這也就是奢摩他。

丑三、止觀自性這個科判,講完畢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