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奢摩他 07》

雪歌仁波切 教授
2008-10-25 香港


丑四、理須雙修

《廣論》云:「修止觀一種何非完足必雙修耶?答譬如夜間,為觀壁畫而然燈燭。若燈明亮無風擾動,乃能明見諸像,若燈不明,或燈雖明而有風動,是則不能明見諸色。如是為觀甚深義故,亦須定解真義無倒妙慧,及心於所緣,如欲安住而無擾動,乃能明見真實。若僅具有心不散亂無分別定,然無通達實性妙慧,是離能見實性之眼,於三摩地任何薰修,然終不能證真實性。若雖有見能悟無我真實性義,然無正定,令心專一堅固安住,則無自在,為分別風之所動搖,亦定不能明見實義。是故雙須止觀二品。」p341

比喻中的「然燈」,有二種特色或條件,一是「明亮」,一是「無風擾動」。若無燈,光是「無風擾動」,也沒用,還是看不到對境;若有燈,但燈不明亮,也看不到對境;或燈雖明亮,但一直搖動不定,對境還是無法看得仔細。

當心能安住一境的三摩地,力量很不錯,已成為了奢摩他時,若無了悟的智慧(欠缺「明亮」),這個奢摩他,還是發揮不了什麼作用,好像是一個笨笨的奢摩他、黑黑的奢摩他!緣對境時,它完全沒有智慧,無法抓到所緣境的究竟的體性。不明亮,就看不清。因此,一定要有智慧。

有時,心已有智慧,能瞭解空性了,但沒修奢摩他,如此一來,於空性的明了與體會上,無法真正清楚。清楚,意謂「唯有現證,才能清楚真正的空性。」要能現證空性,須靠奢摩他才行。奢摩他能增長認清空性的能力,否則,就算本已了解空性,但缺了奢摩地,心仍會散亂。於是,只能在智慧的散亂情況下去了解空性了。

修奢摩他,能將智慧的力量,整個聚集一氣,之後,再以此凝聚之力量,去緣空性,那麼,體會空性的深度,比起未修奢摩他之前,可超出太多了!當慧聚集,不斷增長,即可現證空性。

因此,奢摩他與毗婆舍那,缺一不可。宗大師接著引《修次中編》,及《大般涅槃經》與《月燈經》以進一步說明。

《月燈經》云:「由止力無動,由觀故如山。」p341

《修次中編》云:「唯觀離止如風中燭,瑜伽師心於境散亂不能堅住,不生明了智慧光明,故當雙修。」p341

《大般涅槃經》云:「聲聞不見如來種性,以定力強故,慧力劣故。菩薩雖見而不明顯,慧力強故,定力劣故。唯有如來遍見一切,止觀等故。」p341

以上談到未圓具止觀二力之過失。一是有止無觀,一是有觀無止。

「有觀無止」的意思是,我們雖已獲得止及觀的能力,卻一直忽略「止」,不去修、不繼續培養,只全心全意在「觀」上修。這種修法,有缺失,事實上,它所修的觀,力量會日益薄弱,終究無法成為真正的觀。

不過,你們千萬不要誤會,以為有那種「有觀而無止」的修法喔!事實上,這根本不可能嘛。「觀」之前,定有「止」。無「止」,則無「觀」。現在討論的是,獲得止觀之後,未繼續修止,僅一心修觀。這樣,並不好,應二者平等修。這裡是這個意思。

《大般涅槃經》講的較粗略,未詳述。這是因為祖師們,智慧高,不講也能分的清楚。此經中,談到聲聞、菩薩、佛的區別。

小乘聲聞行者,儘管精進修行,但仍無法成佛;菩薩們,也都未成佛。理由何在?而佛,又為什麼是佛呢?

三者於修行層次上之差異,形成了佛、菩薩、聲聞阿羅漢三種類別。那麼,三者差別何在?差別在於,菩薩偏觀,聲聞偏止,而佛則止觀平等。佛,乃止觀圓滿、平等的結果。

不論菩薩、聲聞、獨覺,乃至一切有情,心中都有如來藏(佛性)。佛性,大家都有。然而,佛已徹底開展、醒覺、顯現如來藏,但菩薩、聲聞、獨覺,卻無法做到這一點。至於我們,就更別提了,根本什麼顯現都沒有。為什麼差這樣多?《大般涅槃經》云:「佛遍見一切」,意指佛的心的力量,徹底圓滿,什麼都能看到,而菩薩偏於觀,聲聞、獨覺偏於止,因此之故,佛性無法完全顯現,也因此菩薩聲聞眾,不能「遍見一切」。由此可知,止觀雙運,攸關甚大啊。

可是,你們也別誤解「菩薩和二乘都沒有止觀雙運」喔。不能這樣講的。他們都有止觀雙運,只不過,有一點「偏重」、「傾於」的現象而已。此「偏重」的情形,可由大小乘行者的行為上來觀察。

小乘行者,多半不喜與人接觸,不想處理繁雜的事務,一心朝內的模樣。而菩薩,則一心朝外,總是想著關心、利益有情的事情。朝內,心較能「安住」;朝外,則觀察力較強。所謂「偏重的觀」和「偏重的止」,就是這個意思。佛呢,既朝內也朝外,同時都做。佛的後得位與根本定,同時。換言之,佛於止觀上,力量同時圓滿,沒有偏失。

正因為我們的目標都是為了證得佛果位,既然佛的根本定與後得位同時,所以我們也應以此為目標,努力證得二者同時且圓滿的力量。這種力量的因,如何種下去?只要止觀雙修,這個因,就會種下去。若不止觀雙修,後得位和根本定同時存在的成果,永遠無法獲得。因此,止觀雙修,太必要!

菩薩們,止觀雙運未圓滿,且有偏觀的缺失,故未能證得佛之種種功德。這就是為什麼菩薩還沒成佛的理由啊!當然,菩薩比我們更清楚這一點!

欲明白必須止觀雙修的理由,看看佛,就會知道了。我們看《大般涅槃經》中的佛果位,就知道該不該止觀雙修了。同理,我們的心,既要朝內安住,如密護根門等,也要向外觀察。這些都是修止觀的隨順。二種都要,「偏重」就不好了。

接著宗大師又講了另外一個道理,來證明必須止觀雙修。

《大般涅槃經》云:「由止力故如無風燭,諸分別風不動心故,由觀力故,永斷一切諸惡見網,不為他破。」p341

我們可從止與觀的「結果」和「作用」看得出來。「止」可去除心的散亂;「觀」可去除心散亂的源頭、來源,它能徹底將源頭整個斷除掉。只有止,不究竟,但無止,就不會有觀。應先清淨雜染的心,智慧才能生起,也才有辦法對治雜染的源頭,將顛倒的執著心,徹底斷除掉。止與觀,我們二者都要啊!

惡見網,即見煩惱,意指煩惱的根,無法用「止」去除掉,必須靠「觀」才行。見煩惱(薩迦耶見),乃煩惱的根,唯有「觀」才能對治見煩惱;從薩迦耶見而生出來的貪、嗔、慢…等,屬非見煩惱,唯有「止」才能去除。然而,由「止」斷除貪、嗔等非見煩惱,並不究竟,因為貪、嗔…的來源是見煩惱。徹底根除見煩惱,才是根本之道,這還得靠「觀」才辦得到。一旦以「觀」根除煩惱的來源後,這個觀,從此堅固如山,煩惱不會再來騷擾了。如《月燈經》云:「…敵不能動猶如山王…」

宗大師引《修次中編》中的二個比喻,即燈的明亮與搖不搖動,來告訴我們應止觀雙運。《修次中編》裏,有二種道理。一是從佛的果位看,即應知要止觀雙修;第二,眼前來說,我們該不該去除表面的、暫時的煩惱如貪瞋等?要啊!而且,同時也應去除這些煩惱的源頭。所以,無止觀雙修,辦不到的。所以《修次中編》裏就講了這兩個道理。(註:《廣論》341頁中,《修次中編》引了《大般涅槃經》與《月燈經》的二段文句。它們不是宗大師寫這段時引用的經典,而是《修次中編》所引的。各位應將書中的引號修正一下。)

《月燈經》云:「由止力無動,由觀故如山。心無散亂,安住所緣,是修止跡。證無我義,斷我見等一切惡見,敵不能動猶如山王,是修觀跡。故於此二應知差別。」

這一段,宗大師講「故」的意思是,《修次中編》講了什麼是「止跡」與「觀跡」,我們應清楚二者之別。(註:此處之「跡」字,藏音為「拉借」,乃「成就、結果、作用」之意。所以「止跡」的意思是「修止的成就或結果」,觀跡乃修觀之成就或結果。中文翻成「跡」,似乎無法表達藏文原意。)

問:原文的這個「證」無我義,是觀的意思嗎?

答:對,它是現證的意思。

這裡會有很多問題出現:
「既要修止,也要修觀,特別是緣空性的觀,要怎麼修啊?」
「先瞭解空性?還是先修止?」
「若先修止,那麼這個止,是緣空性的止嗎?」
「沒學空性,怎麼修觀呢?」
「學習空性是在修止之前?中間?還是之後?」
「修止時,緣空性好?還是不好?」

以上這些問題,宗大師說,修止時,緣「佛像」比較好,他沒說緣空性。又說修觀時,才緣空性。

這下子,問題又來了。「修止時,不是說要緣空性嗎?那麼,空性的道理,什麼時候要學?什麼時候緣它?」

先了解空性,再修奢摩他。

宗大師答道,未修止之前,就應了解空性。那麼,了空慧呢?要增長了空慧,一定要有奢摩他這個助伴來支持它、協助它,因為奢摩他能將慧的力量匯集在一起,增長慧力。所以,應該是先瞭解空性,再修奢摩他,之後,再運用奢摩他的力量,來增長了空慧。次第是如此。

為什麼要增長智慧的力量?這是因為,沒依靠奢摩他去了解空性的話,連空性的義共相,都看不清楚的!也就是,了解空性的比量,無法看清楚空性的義共相。義共相必須清楚了,才會慢慢使空性越來越明晰。

對境空性與有境第六識之間,有一個「義共相」連接。(註:義共相,乃第六識之對境)所以,修的時候,必須先抓緊第六識的義共相,要很清楚、接近,透過義共相,從那邊,就越來越靠近對境這個真實的空性。宗大師才會在這裡說,無奢摩他支持,根本別提「清楚空性」、「現證空性」,事實上,連空性的義共相,都看不清的!

問:那麼,先修止,再去學習空性,可以嗎?

答:這就是…宗大師沒這樣子講!問題在哪裡呢?我們真正修止之前,一定先要有「造作的菩提心」。若能配合空性見,那麼造作的菩提心、岀離心、皈依…,將力量倍增。反之,若無空性見,那麼,下士道、中士道、上士道,都不會有力量!甚至,沒有堅固的造作菩提心就開始修止,會有進入小乘的危險。因此,瞭解空性,是非常非常早期就該做的事情。

問:科判中,學習空性的那一段,是放在毗婆舍那資糧裏面。修觀的資糧,是放在奢摩他止的後面,科判是這樣排列的。但學習時還是應該先學止?

答:對。(宗大師說,止觀是一切證量的基礎,因此,止與止修不同…。)科判上,修毗婆舍那時,所緣一定要以空性為「主要」,所以,空性,就在修毗婆舍那的階段,特別被提出來,但並不代表我們非得等到那個時候才要學、才要修。

這裡,大家不要誤解了。宗大師講的意思是,欲清楚空性、現證空性,必須先有奢摩他,它是從為了現證空性、清楚空性的義共相等來談的,而不是說,學習空性、瞭解空性,需要奢摩他。這不一樣喔。宗大師特別說:「故毗婆舍那不散動心,是從無分別奢摩他生,通達實義非從止生。」P342

宗大師說:「通達實義非從止生」目的在於表達:「前面的道理,你們不要誤解了。」文中並未提及「現證空性」,這只是我自己這樣子講,想說你們比較容易了解罷了。

《廣論》云:「…無我影像且不明顯…」,意思是「連無我影像,尚且不明顯。」而不是說「現證空性」的意思。事實上,無奢摩他,別說清楚空性本身的道理、真實的空性,連空性的義共相,我們也不會清楚。換言之,要清楚空性的義共相,也需奢摩他。這就是「且」字的含義。

《廣論》云:「譬如燈能照色,是從前念燈火而生,非從遮風帳幔等起,燈固不動,則從幔生。若心無掉沉不平等相,住奢摩他定,次以慧觀能證真實。」P342

「若心無掉沉不平等相,住奢摩他定…」這邊講的「平等相」,意指「無掉無昏沉。」反之,則曰「不平等」。至於,今早提過的「等持」,意指「去除掉與沈」。由此可知,「等持」之「等」,有兩種解釋,一是「如水注水」,另一是「無掉無昏沈」,故曰「無掉沉不平等相」。去除「掉與沉」,即「平等相」,也稱三摩地,又叫奢摩他。故等持,即奢摩他。

問:之前提過,等持和奢摩他不能劃上等號,理由是奢摩他的體性是定心所,而等持呢,不僅包括心所,也包括心王。

答:嗯,沒有錯,但我現在講的,奢摩他就是等持。

獲得奢摩他定,即證等持。證,是「現證」之意。此處之現證,不同於前面說的「通達」。

接下來引《正攝法經》和《修次初編》。一個是經,一個是論,以此經論為根據來證明「要有奢摩他,才能現證空性。」的道理。

為什麼宗大師認為「修止,不應緣空性。」?理由在於,空性道理極深奧,腦筋必須不斷來回思考,此時,未得奢摩他定就緣空性的話,將很難證得奢摩他定。若已得奢摩他定,緣空性就沒問題了。

此階段的重點是,有奢摩他定,於空性的現證與整體的瞭解上,幫助極大。後面還說,不僅於空性有大助益,甚至連無常、業果、慈心、大悲心、菩提心…上,都能呈倍數向上增長,有極大的幫助。

因此,一位菩薩修「無常」的力量,肯定比普通人修無常,大得多。菩薩們也都必須修皈依、業因果、出離心…等法,不是說成了菩薩就不必修了。但他們修的時候,是四方道連在一起來修。作用差很多的。所以,寂天菩薩於《入行論》一開頭,也講到無常、暇滿、難得等道理,但這些,是從一位「菩薩的角度」來討論的,不是我們一般人的角度。菩薩們修無常、業果…時,修的既深廣且力大,非平庸凡夫能及啊。

已修到了菩薩階段,生命,特別顯得珍貴無比!如此寶貴的人身若往生,十分可惜啊。菩薩們於無常念死的思維上,尤其有著深刻的體會,祂們真切地感受到人身太難得而珍貴,像是十分珍貴的東西一旦消失,將倍感失落一樣。但是,對我們這種不是太偉大的凡人來說,並不感受到生命有何特別難得之處,沒什麼感覺啦。這就是菩薩與凡夫之差啊!

菩薩們以奢摩他定來修無常、暇滿、皈依、出離心…等,力量十分強大,不像我們似有若無的。不過,大家也別誤會,以為奢摩他既有此大用,何不未入下士道之前就先來修修奢摩他呢?等修成了,再來修無常皈依…,豈不妙哉?不能這樣想喔!這裡沒有這種意思。剛才,前面也有人誤解,以為要先修奢摩他,再來瞭解空性。宗大師說的很清楚:「通達實義非從止生」,同理,通達無常、業因果等道理,亦非從止生啊。次第,千萬別搞錯了。

《廣論》云:「又成就奢摩他已,非僅能遮,正觀無我性慧動搖過失,即修無常業果,生死過患慈悲菩提心等,凡此一切修觀慧時,於所緣境散亂過失,亦皆能遣。各於所緣無散亂故,所修眾善皆有大力,未得止前多是散心,故所修善皆悉微劣。如入行論云『諸人心散亂,住煩惱齒中。』又云『雖經長時修,念誦苦行等,心散亂所作,佛說無義利。』」p342

這段講的很清楚,不再解釋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