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奢摩他 09》

雪歌仁波切 教授
2008-10-26 香港


修行人知道如何修行,實在很重要!修行方式不正確,太危險了。那麼,我們學習的方式,如何才算正確?如何才能學到正確的修行方法?

佛陀開示的「經」典,及佛授記的大菩薩祖師們所寫的「論」,或者如宗大師等輩,通達經論,並具真實的證悟者,他們寫的「論」或「釋」,都是我們可以信賴的依靠。能按他們開示的方式學習,就能學到正確的修行方法。不然,很難學得正確、修得正確。

很多人,往往憑藉自己個人的想法、經驗,完全沒有正確的傳承,就單憑自己的經驗感覺而講了一大堆,實在太不可靠了!眾生的感覺經驗,大多是煩惱雜染的想法、感覺和經驗,這些不足依賴啊。

宗大師寫的這些論著,不易理解,學習上,的確有難度。然而,哪怕只學到一丁點兒,卻有無比的價值,因為它們都是最正確的法。努力學習這些正確的法,才是最安全又可靠的方式。

眼前學習,是為了將來能修的正確,不會跑到相似法去了。真正的修行,能將我們帶往佛果,愈來愈靠近。反之,學錯了,就離佛愈來愈遙遠。因此,我們要有信心,努力學習,能學到多少,就歡喜多少。

上一堂課,有一個問題,還沒解答。問題是:「此說止緣無有決定。前文亦說,止所緣中俱有法及法性,故先了解無我深義,緣彼而修,則心無散亂之止及緣空性之觀同時俱起,何必先求奢摩他已,次乃修觀耶?」p344意思是,有人看到《修次初編》上說:「止所緣無定」,那就是既然沒決定,就什麼都可以了。再者,《解深密經》說,奢摩他和毗缽舍那共同的所緣,即「事邊際」,即二諦。換言之,摩他的所緣,二諦都有。此時,此人不免懷疑:「修奢摩他的所緣,既然有勝義諦,那麼,此奢摩他的所緣,不就是無我空性了嘛!既然如此,一旦獲得奢摩他的證量,是不是代表也同時能得到毗缽舍那的證量?」宗大師回答如下。

宗喀巴大師云:「此說觀前先修止者,非說引生正見通達無我須先修止。雖無止者,亦能生正見故。又此正見內生強力之感覺,亦不須以止為先,以無止者,僅以觀慧數數思擇,此亦能生強力感覺,無所違故。若相違者,則修無常生死過患菩提心等,引生強力之感覺皆,須依止。太為過失。理相等故。」p344

以上是第一個回答。其中談到,「先有奢摩他,再修毗缽舍那」,不能解釋成「先有奢摩他,才證悟無我正見、瞭解無我。」這就曲解了。

宗大師說:「非說引生正見通達無我須先修止」意思是,通達無我,不需先有奢摩他。又說:「此正見內生強力之感覺」意思是,無我見上的強力感覺,也不需要奢摩他。「通達空性」和「強力之感覺」,熟先熟後?通達空性是前,空性上強烈的感覺在後。宗喀巴大師先說,通達空性不需要奢摩他,接著說,強烈感覺,也不需要奢摩他。

也許有人心生疑惑:「通達空性,也許不需要奢摩他,但強烈的感覺,應該需要吧?」很容易這樣子想,是吧?

宗大師說,通達空性,不需要奢摩他。也許有人會質疑:「那麼,於空性上的強烈感受,應該要靠奢摩他慢慢修出來吧?」。宗大師說,這也不需要奢摩他。若按你說的需要奢摩他的話,會變成要於無常、輪迴過患、菩提心上生起強烈感覺,必須靠奢摩他,那這就錯了。

平時要對無常生起強烈的感覺,應該不需要奢摩他吧?不需要,這些都是我們能感覺到的。同理,輪迴過患或菩提心的強烈感覺,也不需要奢摩他才辦得到。同樣的道理,於空性上的強烈感覺,也不需要奢摩他。宗大師如是回答。

我們原先的認知是什麼呢?我們以為,瞭解空性、緣空性,與奢摩他,是同一回事;還認為,緣空性與毗缽舍那,也是一回事。奢摩他和毗缽舍那,乃有境上的力量,而所緣的空性、無常,則是對境上的東西。有境和對境,要區分清楚。宗大師提示了這一點。

他宗認為,緣空性,就是毗缽舍那;所以,緣空性的奢摩他,也是毗缽舍那。宗大師駁斥說,通達空性,不需奢摩他,甚至連空性上強烈的感覺,也不需奢摩他。

以上是破除他宗想法。接著,宗喀巴大師提出他自己的解釋。這裡先大略說明一下宗大師的想法。

宗大師欲成立「沒有奢摩他,不可能生起毗缽舍那。」之主張。此二者,有何關係?首先,要明白「如何生起毗缽舍那」之理。

慧於對境空性上不斷觀察思考,身心都不累,並生起輕安,再由輕安而生輕安樂,達此層次,才算毗缽舍那。因此,身心輕安樂,乃生起毗缽舍那的必要條件。

觀之身心輕安樂要生起,必須先有止之身心輕安樂,以此做為一種「連接」、「提醒」的角色。若無止修的身心輕安樂(奢摩他),觀察修的身心輕安樂(毗缽舍那),生不起來的。止修的身心輕安樂,從哪裡產生?心安住一境至少四小時以上,即可產生,此即奢摩他。前面若無摩他,就不可能有身心輕安樂;無身心輕安樂,就不可能產生由觀察修而發出的身心輕安樂(毗缽舍那),不可能的。此即宗大師的邏輯。

《廣論》云:「若爾,觀前修止為何耶。如解深密經說,若以觀慧而修思擇,最極思擇,乃至未起身心輕安,爾時但是毗缽舍那相應作意,生輕安已乃名妙觀。故先未得止者,僅以觀慧而修思擇,終不能發身心輕安所有喜樂。若得止已,後以觀慧思擇而修,輕安乃生,故觀須止因,下當廣說。」

宗喀巴大師在這裡講的較粗略,於《廣論》的毗缽舍那階段,才會詳細解釋毗缽舍那如何生起,以及何以毗缽舍那之前定要有奢摩他的理由。

《廣論》云:「故若非僅由住一境。即以觀慧思擇之力。若能引發輕安之時。乃是成辦毗缽舍那。雖緣空性為境。若但由其住一所緣。引生輕安。仍未能出修止之法。非此即得毗缽舍那。」P344

宗喀巴大師陳述完自己的論點後,又將這些論點當理由,來破除他宗說法,證明自己所言,無有錯誤。「故」,意指將前面自己的論點當理由,再一次破除他宗。

宗喀巴大師說,心必須先安住一境一段時間後,才能生起身心輕安;之後,心觀察很多對境,還能再進一步發起身心輕安。這是有次第的。前者為奢摩他,後者是毗缽舍那。

無論是什麼樣的對境,無常也好,輪迴過患、菩提心、空性都好,對境的道理上面,心完全不亂跑,安住直到一個結論出來之後,心又安住其上而不散亂,此即奢摩他。與境相關的道理,專注地想多一點,可以產生更高層次的身心輕安樂,這又不一樣了。

因此,緣空性,也有兩種。一是恆住於位子上,即心安住一境,會有身心輕安樂,即緣空性的奢摩他;若空性的道理再想多一點,緣的又廣又細,這麼緣還能再產生身心輕安樂,此即緣空性的毗缽舍那。簡言之,一個境上,可以有緣空性的奢摩他,也可以有緣空性的毗缽舍那。二者要區分清楚。那麼,二者,孰先孰後?先奢摩他,後毗缽舍那。再者,雖二者都緣空性,但奢摩他一次只緣一境,而毗缽舍那則緣的又廣又深入。

當他宗說,緣空性的奢摩他,就是毗缽舍那。宗喀巴大師立刻駁斥:「你這樣子,根本就沒搞清楚什麼是緣空性的奢摩他和毗缽舍那!」因為,緣空性的奢摩他,乃於一境上生起身心輕安樂。這是修止,不是修觀,而你卻認為是在修觀的,其實不對啊。

接著,再破他宗。

《廣論》云:「又未得止者,先求瞭解無我之義,次緣此義數數思擇,由此思擇不能得止。若不思擇安住而修,由此為依雖可得止,然除修止之外,而無修觀之法,更須修觀。故仍未出先修止已次修勝觀決定次第。若不以思擇引發輕安,建立為觀者,則先修止次乃修觀,全無正理。若不如是次第而修,亦不應理。解深密經說,要依奢摩他乃修毗缽舍那。又『依前而生後』說六度中靜慮與般若之次第及依增上定學,而生增上慧學之次第,皆先修止而後修觀。又如前引菩薩地文,聲聞地亦說,當依奢摩他而修毗缽舍那。中觀心論及入行論修次三編智稱論師寂靜論師等,皆說先修奢摩他已,後修勝觀。故印度少數論師,有說無須別求正奢摩他,最初即以觀慧思擇,亦能引生毗缽舍那者,違諸大轍所造論典,非諸智者可憑信處。」P345

從一開頭,到「故仍未出先修止已次修勝觀決定次第」,即宗大師反駁他宗。接著,「若不以思擇引發輕安…」此即宗大師自己的想法,並認為解釋正確。他說,毗缽舍那,乃一個心觀察很多境的結果,並產生身心輕安樂。否則,毗缽舍那之前要先有奢摩他,沒有道理啊。宗喀巴大師接著引諸多經論來證成其主張。如《解深密經》、彌勒佛的《經莊嚴論》、《菩薩地》、《聲聞地》、《中觀心論》、《入行論》、《修次三編》,還有智稱論師、寂靜論師,共九部論典和兩位論師的說法。經論都說,先生起者摩他,再生毗缽舍那。理由即如經論所述。

問:仁波切,這裏是否講,先修止後修觀的次第有個前提,也就是,要生起毗缽舍那,必須是毗缽舍那所攝的輕安,必須是由觀擇思慧之力引生的。如果沒有這個前提,這個次第,也就沒有意義了。

答:對,會無法解釋。

「故印度少數論師,有說無須別求正奢摩他。」有些印度大師說,可直接修觀,不必先修舍摩他。此種說法,與眾多經論相違,如上所述。這些說法完全不可靠,千萬不能依止這些錯誤的修行主張。

《廣論》云:「又此止觀次第,是就新生之時應如是修,若先已生,則無決定次第,亦可先修毗缽舍那,次修奢摩他。」P345

此處,乃科判丑五、次第決定。初期未生起奢摩他與毗缽舍那,是一個次第、階段。對於已經獲得這兩種證量之後,直接修奢摩他,或直接修毗缽舍那,完全沒問題!未獲此二證量之前,必須按次第修。

此說法一講出來,隨即有質疑出現。如《集論》云:「先得勝觀而未得止」。宗大師說明如下:「何故集論說有先得勝觀而未得止,彼應依觀而勤修止耶。答,此非說未得第一靜慮未到定所攝之止,是說未得第一靜慮三摩地以上之止。此復是說證四諦已,次依此觀,而修第一靜慮以上之止。」P345

平常說,初禪、二禪、三禪、四禪、色界、無色界。我們現在是欲界之人。之前談過,世間道的修行,是先壓伏欲界煩惱,希求初禪;之後,初禪者再壓伏初禪的煩惱,希求二禪;以此類推。此即世間道的次第。

世間道壓伏欲界煩惱時,也修止觀。奢摩他和毗缽舍那,他們都修。先是「第一靜慮未到定」,而後,證得初禪,即第一靜慮。

「未到定」,意指「為了得到靜慮,前面的前行,即名未到定。」先用「第一靜慮未到定」,來對治欲界中比較粗的煩惱。未到定成功對治後,即能順利壓伏欲界煩惱,成為第一靜慮。未贏之前,就叫未到定。未到定階段,有止觀;靜慮階段,當然也有止觀。

問:這裏講「第一靜慮未到定」,「第一靜慮」,指初禪;「未到定」是指還未到初禪的定。色界眾生才有這種未到定。

答:第一靜慮,即初禪的靜慮。第一,即「初」之意。成功壓伏欲界煩惱後,才會變成初禪。欲界煩惱未完全對治壓伏之前,屬「未到定」階段。

「有修止觀的力量,但尚未徹底對治壓伏欲界煩惱。」此階段,即未得第一靜慮未到定。若成功壓伏,就叫「靜慮」。此處,你們要理解我剛剛所講的是世間道。實際上,世間道與出世間道,有相同之處。一位出世間道的修行者,雖然走的是出世間道,但於此階段,跟世間道的做法一樣。

例如,世間道,也有未到定階段的定與慧,還有第一靜慮的止觀力量、二禪的止觀的力量…等不同的止觀階梯。一位出世間道的修行者,雖然走的是出世間道,但其止觀上的階梯,有與世間道相同的地方,他們在止觀的力量上,沒有差別。此階段,也稱「未到定」、「靜慮」。

見道,盡除遍計煩惱,能現證四聖諦、空性…等,但俱生煩惱,尚未斷除。俱生煩惱仍在,那麼俱生的欲界煩惱,也還會在。此時,與世間道對照來看,屬「未到定」階段,他尚未能壓伏欲界煩惱,還不是「第一靜慮」。

那麼,他要不要證得第一靜慮?要啊。第一靜慮裡,有止也有觀,必須先證止,再證觀。第一靜慮的止,用什麼方式證得呢?用「未到定」階段的觀慧,來證得第一靜慮的止。

未到定,很複雜喔。有初禪的未到定、二禪的未到定、三禪的未到定…等,總共有八個未到定。還有,初禪的靜慮、二禪的靜慮、三禪的靜慮…等。因此,為了獲得第一靜慮之前的修行或準備,即未到定。此未到定,主要對治的、對立的就是欲界的煩惱。那個時候,它也需要止和觀,二者都要。它是透過止觀雙運來對治欲界的煩惱。一旦徹底對治欲界煩惱,即證第一靜慮。獲得第一靜慮後,再繼續對治初禪的煩惱。此時,用什麼來對治呢?用的是二禪的未到定。一旦成功壓伏初禪煩惱後,即得第二靜慮。以此類推,都是如此。

問:可是,靜慮是止,不是觀啊?

答:所以,我們應知,未到定先,靜慮是後。這點要清楚。再者,未到定裡,有止也有觀;靜慮,也是有止也有觀,而先止後觀。那麼,未到定,我們要用什麼方式才能獲得靜慮的止呢?要用「未到定之觀」來證得「靜慮之止」。這階段看起來好像是「用觀來證得止」的樣子,因此,若整個道理沒清楚,容易誤解。

問:初禪第一靜慮得到之後,此階段,就是初禪和二禪之間的未到定嗎?還是說要先修一個止或什麼東西,才能夠到二禪之前的未到定?

答:嗯,這裡有九個次第。要先有「二禪未到定之止」,再獲得「二禪未到定之觀」,接著,再以此二修止觀雙運,來對治初禪的煩惱。一一徹底對治後,才會得到二禪的靜慮。

問:第一靜慮未到地定,是不是還是色界所攝的定?

答:不能這樣說。現在只是從一般世間道的角度來講的。至於出世間道,我們可以從「徹底對治欲界煩惱」這個標準來判定是否達到「第一靜慮」。這裡只是借用世間道的名詞來用而已。因此,從出世間道的角度來說,見道還沒有壓伏欲界的俱生煩惱。雖然見道能現證四聖諦,但仍未徹底壓伏欲界俱生煩惱。為什麼沒壓伏?因為這位見道的出世間行者,對於欲界的俱生煩惱,不反感!反正,欲界、色界、無色界,都是輪迴,所以,幹嘛先去壓伏這些欲界的煩惱呢?沒必要啊!但世間道的修行者,對欲界煩惱,十分反感,所以他會先壓伏了欲界的煩惱再說!不過,大家要注意喔,出世間的見道位,雖未壓伏欲界煩惱,並不代表他修行不好喔!他只是在對治煩惱時,不會很在意去區分欲界煩惱或色界煩惱等。他只會看這煩惱,屬遍計?還是俱生?他先斷除遍計煩惱,再斷俱生煩惱。所以,見道時,尚未壓伏欲界俱生煩惱。既然未壓伏,他有沒有止觀?有,此即「未到定」的範圍。這位修行者會努力去增長他的奢摩他和毗缽舍那的力量,也因此,其止觀能力,能不斷提升。他的希求中有第一靜慮的止,那麼,他如何證得?以未到定的觀來證得。清楚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