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奢摩他 11》

雪歌仁波切 教授
2008-10-26 香港


大家研討有沒有問題?沒有問題,很好。

問:能否請仁波切幫我們大家把課順一下?

答:把課整理一下,是嗎?

問:能不能從頭整理?就把半天的課,理一下。

答:啊!半天的課啊?(仁波切有點疑惑,大夥兒直笑。)嗯,開頭的地方,是嗎?大家有沒有問題?沒有問題。大家能清楚,那就很好啦。

問:我們是先找人整個理一下,中間若有缺漏的,再補充進去。沒有一個一個單獨拿出來講。

答:有可能你們太仔細了,所以只研討了一半。也有可能是你們不懂,所以討論了半天,繞啊繞的,就沒有太多進度。嗯…這個進度,有一點慢了。你們有帶《廣論》嗎?好,你們先唸一下。

卯二、依止資糧修奢摩他

《廣論》云:「第二依止資糧修奢摩他分二,一加行,二正行。今初,修如前說加行六法,尤應久修大菩提心。又應淨修共中下士所緣自體,為菩提心之支分。」P347

辰一、加行

  「前說」,指的是哪一個地方呢?你們看一下《廣論》最前面,「親近善士」這裡,特別是正行結束下座的這個階段,《廣論》46頁「未修中間如何行者…」。其中提到,正行階段的不共正行以外,還有加行、正行、結行、下座,從這裏到毗缽舍那的階段,我們都要連接。有看到這段嗎?在《廣論》52頁:「如是唯除正修時中所有不共修法之外,加行正行完結中間諸應行者,從此乃至毗缽舍那,所修一切所緣行相,皆如是行,已釋中間所應行說。」(註:此段應屬「道前基礎 修習軌理」的段落。)

  宗喀巴大師在《廣論》前面已提到,從依止善知識到毗缽舍那階段,修行時,一定有上座和下座。下座階段中,就是把道前基礎修習軌理這邊講的邏輯,套用過去即可。還有,上座階段中,有前行、正行、結行,其中除了不共正行之外,都是相同的作法。清楚嗎?

問:共的是什麼?

答:比如說,六加行做完之後,正式打坐之前,要先將道次第整個串聯一下,此即「共的」,接下來,自己個別要修的法,如無常、菩提心…等等,才有不同,即曰不共正行。若前面能先做串聯整個道次第這個動作,後面正修的時候,即能以「四方道」的修行方式來修了。清楚嗎?

接下來,我們看一下這個段落裡,「修如前說加行六法,尤應久修大菩提心。」此處之「尤」字,有何涵意?這個尤字,是宗大師特別提醒我們的地方。他對奢摩他,特別小心!提醒我們不可以一開始就馬上修奢摩他。

修奢摩他,能產生神通,很多人喜歡修奢摩他的目的,就是這個。他們希望自己不同於凡人,能看到前後世,能看到一般人看不到的東西,然而,這種希求,自私成份太高,將來一定會傷人。因此,宗大師說,奢摩他,必須放到最後面才修。

再者,奢摩他的加行階段(前行),必須先調整好菩提心與出離心的動機,而生起強烈的意樂。不然,成就奢摩他時,會將奢摩他所成就的神通力,用在不好的地方,故云「尤應…」。總之,我們應於共中士道和共下士道好好修心,如理思惟輪迴過患、放棄今生執著等等,如此一來,才能修奢摩他的正行。此即「尤應…」代表的意義。

以上即奢摩他前行階段。宗大師在這裡沒多說的理由是,在前面道前基礎修習軌理時已講過上座下座應如何行了,我們自己要把它們套用過來。不然,奢摩他好像沒有前行似了! 辰二、正行

《廣論》云:「第二正行分二,一身何威儀而修,二正釋修習之次第。今初,如修次中編下編所說,於安樂具身具八法,足者,謂全跏趺,如毗盧遮那佛坐,或半跏趺。眼者,謂不應太開亦非太閉,垂注鼻端。身者,謂非過後仰莫太前屈,端身內念。肩者,謂平齊而住。頭者,莫揚莫低莫歪一方,自鼻至臍正直而住。齒與唇者,隨自然住。舌者,令抵上齒。息者,內外出入莫令有聲,粗猛急滑,必使出入無所知覺,全無功用徐徐而轉。聲聞地說於佛所許,或床或座或草敷上,結跏趺坐,有五因緣,一善斂其身速發輕安,由此威儀順生輕安故。二由此宴坐能經久時,以此威儀不極令身疾疲倦故。三由此威儀不共外道,及異論故。四由此威儀令他見已極信敬故。五由此威儀佛佛弟子,共所開許共依止故。正觀如是五因緣故,結跏趺坐。端正身者為令不生昏沈睡眠,先應令身具八威儀,尤於調息如說善修。」P347-348

毗盧遮那佛,是一位色蘊清淨的佛,我們像祂那樣坐,會有祂的加持,我們的色蘊,比較容易清淨。有這種作用。《聲聞地》也說,這樣做,比較容易生起身輕安。此處講了五個理由,說明我們身體這樣坐,會具此五種功德。此乃應如是行的理由,一如《聲聞地》所說。

特別是我們的脊椎。脊椎直,氣脈會比較通,不易打瞌睡、昏沉。宗喀巴大師就是修這種坐法。他主要是根據《修次中編》跟《修次後編》而說。此修次三編,乃蓮花戒大師所寫,而蓮花戒大師又是依據無著菩薩的《聲聞地》而寫,因此,宗喀巴大師後面就往《聲聞地》找根據。

《聲聞地》說些什麼?裡頭說,這種坐法,有五功德,特別是昏沉跟睡眠…為「沉沒的因」。

《廣論》365-366頁,很清楚地定義了沉沒與掉舉。此處,先引《集論》和《悔讚》來定義掉舉。接著,有沒有提到沉沒和什麼不同?那一個,應該是沉沒的因,中文叫什麼?(同學答:昏昧為沉之因。)所以說,沉沒跟昏昧,要區分清楚。(註:此處之「昏昧」,即「昏沉」。366頁第五行「安住不散,相不明澄之昏昧,許之為沉。」之「昏昧」,亦是「昏沉」。此昏沉,即二十隨煩惱之一。)

問:這兩個不能和在一起嗎?

答:昏昧是沉的因。所以,打坐時,我們不讓沉沒的因「昏昧」出現。就這個意思。

沉沒之因,有多少?一是昏昧(昏沉),一是心不夠敏銳,鬆鬆的,還有一個是心太往內收,這也是沉沒的因。因此,沉沒之因有三:一是昏沉,二是沒抓緊,鬆鬆的,三是太往內。

打坐時,將身體打直,能去除什麼?打直身體,無法去除「太往內」與「鬆鬆的」的問題,它只能去除「昏沉」與「睡眠」。

問:昏昧,到底是什麼狀態?

答:哈哈,你們往下看。《解深密經》引《集論》云「云何昏沉謂癡分攝…」,嗯,   此段不是我們現在學習的階段。以後會講。

昏沉,意指「身心重重的感覺」,一種非常重的感覺。剛才我講到沉沒的三種因,其中,睡眠,是昏沉最嚴重的時候,就變成了睡眠。昏沉,是睡眠之前的一個情況。昏沉跟睡眠,兩個都能變成沉沒。

  此處,主要的重點是,應清楚區分昏沉與沉沒的差別。他宗將二者劃上等號,宗大師於此特別詳細解釋二者之差異。昏沉是沉沒的因,昏沉並不等於沉沒。又說,沉沒,也有善的,但昏沉,必是煩惱。

問:昏沉,不是隨煩惱嗎?

答:它是隨煩惱沒有錯。然而,沉沒也有善的,睡眠也有善的。昏沉是二十隨煩惱   之一,但二十隨煩惱中,並無「沉沒」。掉舉是煩惱,但沉沒,則不一定是煩   惱。沉沒是心所,但沉沒很奇怪,它有善,也有惡。

問:沉沒不在我們學的二十心所(二十隨煩惱)之中?

答:沒有。

你們很不錯了喔!學了心類學之後,就有點能力知道如何區分、提問…等。懂得問這些問題,很不錯,過去學的,很有幫助了。

《修次中編》先引《集論》、《俱舍論》解釋,又引《修次中編》云:「若時如盲或如有人趣入闇室或如閉目,其心不能明見所緣,應知爾時已成沉沒。」P366-367

第一是「如盲」。此時,心很放鬆,沒在境上執或緊抓,一副不管它的樣子,所以看不到,此即盲也。之前提到沉沒的三種因,其中有一個「鬆鬆的」,指的就是「如盲」。第二是「闇室」,即昏昧與睡眠兩個一起,身心重重的,不想動的感覺。第三是「閉目」,意指「往內收」,故意不看,故意太往內收了。由《修次中編》可知以上三種情況。於此三種情形之下,會產生沉沒。

問:《俱舍論》裏,講的是昏沉還是沉沒?

答:昏沉。昏沉和沉沒不一樣。《俱舍論》講的是身心比較重,屬昏沉。

《略論》云:「沉掉二法為修清淨三摩地之主要障礙,如云與明瞭,與為障於專注分掉舉為障,故當了知沉掉為修清淨三摩地之主要障礙,故當善知沉沒掉舉昏沉之形相,其中昏沉俱舍論集論皆說所緣不明了,身心粗重為相,是癡分攝,沉沒有粗細二分,粗者令心黑暗或於所緣雖未散動,然失明了之力,但澄淨而已,微細沉沒謂有明淨二分,而於所緣無定解力,略為低緩,不應誤解沉沒、昏沉為一事,昏沉雖不向餘境流散,而俱無明淨二分,沉沒則有淨分而無明分,如云:沉沒謂於所緣心力放緩,不能明瞭緣取所緣。雖有淨分,而無明瞭取境之力,即成沉沒。又云有說心不向餘境流散,俱無明淨之昏沉為沉沒者,不應正理 ,由此亦可了知昏沉之相。」(此處仍因譯詞不同,大家亂成一團。以上有人引《略論》來確認名相。)

問:昏沉和沉沒的差別是,昏沉,明分和淨分都沒有;但沉沒呢,雖然有淨分,但   無明分,就是執持力減弱了

答:這樣講有點問題,不能這樣講。因為昏沉的後面,會產生沉沒,此時,這個沉沒,沒有明也沒有淨,什麼都沒有。所以,沉沒的範圍比較大,它是昏沉後面會產生的情形。心不抓緊對境,鬆鬆的,也是沉沒之因。還有,心王太往內收了,也會形成沉沒。

修奢摩他時,最主要的障礙,即「沉」與「掉」。因此,奢摩他要對治的是沉沒,而非昏沉。

法尊法師翻譯時,也許有自己的譯詞。大家對照一下,會比較清楚些。

以上宗大師依《修次中編》、《修次後編》而整理出修奢摩他的正行方法,如七支坐、毗盧八法等。又說,這些方法主要依《聲聞地》而來,並同時指出這些修行方式的作用,能協助去除昏沉與睡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