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奢摩他 12》

雪歌仁波切 教授
2008-10-26 香港


問:剛才您說沉沒的因是昏沉,是說產生昏沉後,還要再產生一個沉沒?

答:不是。昏沉和睡眠是沉沒的原因之一。所以,去除了昏沉這個因,就不容易沉沒了。你 問昏沉後面會不會產生沉沒?昏沉是因,後面一定產生沉沒。

問:剛才法尊法師解釋的沉沒,只有淨分,沒有明分?

答:這個應該這樣說,細的沉沒,沒有明分,只有淨分。若昏沉是因,那麼, 睡著後,怎 還有淨分呢?絕對沒有的。

昏沉和沉沒,有區別。因為沉沒之中,有些有淨分,例如細的沉沒。這樣講可以。然而,昏沉,絕不可能有淨分。剛才同學說:「法尊法師解釋的沉沒,只有淨分,沒有明分。」這樣解讀是不對的,應將範圍區分清楚。(註:明分,即「敏銳」之意,心能進行種種思惟觀察;淨分,則指「清楚」之意,也就是「對境清楚」的意思。)

法尊法師很偉大,能做到這樣,真不容易。

《聲聞地》裡的文句,沒有詳細引出來,但內容就講了二個重點,一是按毗盧八法來坐的五種功德、作用、目的;二是特別提醒身體要打直,這樣昏沉和睡眠就不會來了。宗大師將《聲聞地》的內容當理由,來成立《修次中編》和《修次下編》的道理。

巳一、身何威儀而修

《廣論》云:「正觀如是五因緣故,結跏趺坐。端正身者為令不生昏沉睡眠,先應令身具八威儀,尤於調息如說善修。」P348

以上是宗大師自己的想法。他特別提到「尤於調息如說善修」。為什麼?因為現階段是修奢摩他的階段,而調息,對奢摩他助益極大。它雖是一個前行,不屬正行要做的事情,然而,它卻是具足毗盧八法的基礎及條件,故特別提到調息。

《廣論》云:「息者,內外出入莫令有聲,粗猛急滑,必使出入無所知覺,全無功用徐徐而轉。」P348

呼吸,不能有聲音,也不可太急促,或呼呼停停,還有,不能太長也不能太短。排除以上的過失,以非常輕鬆、自然的方式呼吸。對我們而言,難啊!我們連自然呼吸都不容易做到。我看一位醫生,他說現在正學習如何呼吸。我說,這很對,我們一定要學習。因為,一般而言,很難做到正確的呼吸,要訓練才行,不是天生就會的。因此,宗大師說的毗盧八法,也不是天生就懂就會的。若真如此,我們根本不必費心準備了呀!正因為沒有,所以才要準備這些前行基礎。道次第說,這些都要學習。

一般人聽到要學習呼吸,也許會覺得有點可笑,呼吸、吃飯、上廁所…這些不是大家都會的事情嗎?!事實上,我們吃飯時一點都不平靜、不自然,我們的行為,大都很粗魯。所以,自然如呼吸這種簡單之事,也要學習才行。

若能將氣息調到一種非常自然的狀態,整個心、氣脈、血都會很順,很舒服。因此,氣脈會影響到身心,我們的心靠這個身體,也靠氣。本身這些都有緊密的關係。

密續說,透過調氣,心也能一併調。去除了粗分氣,就可連帶去除粗分的心識。密續有這種修行方法。密續說法與這裡有一點類似,但你們不可以就把密續那一套搬到這邊用喔!我只是說二者道理有些類似而已。所謂毗盧八法,就是七支坐,加上調息,即成八法。

平常,我們的上師會說,腳不是那麼重要。宗大師在這裡也講,金剛坐很好,其他的坐法,也行,椅子上坐,都可以。這一點,不很重要。

其他的,就很重要囉!例如,屁股要加高一點,讓整個脊椎直起來,這極為重要;頭呢,不要揚得太高,否則心會掉舉,但也不能太低,標準是鼻子線繩掉下去,會剛好掉到肚臍上。若鼻子太長……(眾笑),或肚子很大,看不到肚臍……(眾笑)。總之,頭正,眼睛要自然。

所謂「自然」,並不是說修眼根識喔,我們要修的是「第六識」。不要去管眼睛,只讓第六識專注地安住在境上。此時,若別人看到我們的模樣,會覺得我們的眼睛正看著鼻尖的感覺,但是,我們並不是故意去看鼻尖喔!只是別人會有這種感覺而已。再來,肩膀要平,手要剛好在肚臍這個位置,右手在上,左手在下,放在肚臍下四指的下面,第五個的位置。

我們主要修的是「第六識」。第六識修心時,安住佛像上也好,或第六識印象中的佛像,或它的影像是一個空性、無常等等。這些都是第六識的對境,是第六識要修的。大概這樣。

嘴巴呢,把舌頭頂在上面,就不會流口水了。有些人,打坐時一邊瞌睡,一邊流口水(眾笑),非常糟糕!

一個小故事很有趣。以前在印度的色拉寺,我那時候很小,大概七、八歲的樣子。隔壁有一位老和尚,參加過許多灌頂,功課很多。一九七八或七九年時,沒有電燈,我們晚上都用煤油燈。藏文經書,一張張疊成一疊,翻頁時,可以跳著翻。老和尚前面放著功課的經書,頭呢,就垂到課本上(睡著啦!)。醒來時,一頁黏在額頭上(仁波切邊說邊示範),老和尚一直找不到那一頁急得發慌…。我問他找什麼?他說:「功課少了一頁!」我沒講,就幫著他找……。所以,也有這種嚴重到找不到自己的書頁!哈哈哈。

問:這種情況是繼續做功課?還是該去睡覺?

答:如果沒發誓要每天做這些功課,那就睡覺比較好。若有發誓每天做,那不做不行,就算 在睡眠中做也好。做完就好。已經發誓,不可以放棄,還是要把它做完。

脊椎非常重要。為了脊椎要直,屁股要加高一點。這倒比較重要。

問:根據每個人的情況,加多高合適?有沒有標準?

答:一定有。我就太胖了,不用加了,下面肉太多,只要加高一點就好。我本來就有了…哈 哈哈。

宗大師很重視調息。這個我們要注意一下,平常就這樣做。用意何在呢?為了讓我們的心不亂跑,能安住下來、靜下來,就這個意思。平常看到的佛像,大多坐著,這就代表「心不要到處跑,要安住下來。」的意思。因此,我們要特別注意自己的心。調伏心,最重要。外面的行為與內在的心,相形之下,內心更為重要。佛像都坐著,即代表「佛菩薩一直觀自己的心」。

巳二、正釋修習之次第

真正來說,這個科判,後面才會出現。宗大師沒馬上把科判寫出來,而是先講了一大段東西。此處,宗大師實在用心良苦!正式詳述此科判之前,宗大師先引很多經論,說明其論點均有經論上的依據,非擅自妄言。否則,也許有人會不耐煩:「那麼一大堆解釋,幹嘛呀?」而不願意接受宗大師的主張。因此,宗大師先一一解釋其引用的經論為何、道理何在…等。宗大師講了這些道理之後,大家會比較有信心,知道依據正確的經論學習,是最好的方式,因此而生強烈的希求心。此段落最後一句:「此教授一切修行,前後皆取大論所出,故於此處修定方法,亦取大論而為宣說。」P349即宗大師表達的主要意義所在。

宗大師引用很多道次第的說法,及諸大論師的論點。其中,宗大師特別讚揚霞惹瓦尊者的主張,云:「…此語是於諸大教典修定方法,得清淨解。」P348「此語」,指的是霞惹瓦特別精通經綸,止修上極為通達。

其他的概略講一下即可。《廣論》云:「多依《辨中邊論》所說,由八斷行,斷五過失,修奢摩他。」P348很多道次第的論著都引《辨中邊論》來說明如何修奢摩他,接著,「善知識拉梭瓦所傳之教授,更於彼上,加聲聞地所說六力,四種作意,及九住心。」P348

著名的彌勒五論,即《經莊嚴論》、《現觀莊嚴論》、《辨中邊論》、《辨法性論》、《寶性論》。此處引了《辨中邊論》,善知識拉梭瓦於此論基礎上,再加上無著菩薩的《聲聞地》所提到的奢摩他修行方法。

《廣論》:「德稱大師道次第云:『四作意中,攝九住心及斷六過八對治行,是為一切正定方便,眾多契經及《莊嚴經論》、《辨中邊論》、無著菩薩《瑜伽師地論》、中觀宗三編《修次》等,開示修靜慮之方便中一切皆同。若能先住正定資糧,以此方便勵力修習,決定能得妙三摩地。現在傳說修靜慮之甚深教授中,全不見此方便之名。若不具足正定資糧及無此方便,雖長時修定終不成。』」P348

霞惹瓦尊者(德稱大師),主要講九住心、斷六過、八對治行和四作意。並引《辨中邊論》和《聲聞地》的說法,還特別根據《莊嚴經論》、《辨中邊論》、無著菩薩《瑜伽師地論》、中觀宗《修次》三編等而說。這代表什麼?代表霞惹瓦尊者有根據佛的開示,及彌勒菩薩寫的《莊嚴經論》、《辨中邊論》,以及從彌勒菩薩傳下來的無著菩薩的《瑜伽師地論》、蓮花戒大師的《修次三編》等經論。霞惹瓦尊者,即根據以上經論圓滿闡述奢摩他的修行方法。

霞若瓦尊者說,奢摩他的修行方法很多。第一重要的是自己先具足資糧,再依這些方法而修,定能迅速得道。他又特別指出,當代存在的一些現象,云:「現在傳說修靜慮之甚深教授中,全不見此方便之名。若不具足正定資糧及無此方便,雖長時修定終不成。」他說,當時有很多修奢摩他的殊勝的口訣、教授等,可是這些教授都不清楚,並未引經據典來證明其教授之正確性。既無資糧又無此之方便教授,若依此而修,不可能成就的。這些現象,不僅霞惹瓦尊者的時代有,現在也很多啊。

霞惹瓦尊者如是說,宗大師大為感動。代表尊者的確於諸多經論心有定解,他才敢直言其他教授不正確。因此,宗大師特地讚揚他。讚美之餘,宗大師也想效法霞惹瓦尊者。因此,宗大師也像霞惹瓦尊者一樣,以大經大論為依據來說明修奢摩他的方法。

之前唸的那一段,宗大師依拉梭瓦尊者、德稱大師、霞惹瓦尊者而講了三種不同的做法。引完後,其實宗大師自己比較感興趣的是德稱大師的做法,所以找出了德稱大師所根據的諸多經論。過程中,他發現無著菩薩寫的最多、最廣、最好,即如實引用無著菩薩的論著,而不再重複講。

無著菩薩的論著中,哪些有提到奢摩他和毗缽舍那的修行方法呢?《攝抉擇分》裡說,奢摩他和毗缽舍那的部分在《聲聞地》裡面有。因此,《聲聞地》是一部重要的論著。無著菩薩上面是彌勒菩薩。彌勒菩薩於《經莊嚴論》中談到九住心與八斷行,《辨中邊論》則談五過失。宗大師均如實引述。對於奢摩他與毗缽舍那而言,宗大師引用了諸多祖師的論著,如獅子賢菩薩、蓮花戒論師、寂靜論師等,但最主要的還是無著菩薩和彌勒菩薩二位。

很多祖師們雖然也寫了一些與密續相關的所緣,如佛像、明點、咒輪等,但修奢摩他和毗缽舍那的基本方法,仍跟隨彌勒菩薩和無著菩薩的說法。

有些人也許會想,密續中,有沒有特殊的奢摩他和毗缽舍那的修法?沒有什麼另外一套啦!基本上都一樣,反而顯教講的比較深廣一點,所以宗大師選擇依顯教的經論來說明奢摩他和毗缽舍那的修法。

由此可知,宗大師研究的範圍,太廣了。他先整體分析後,最後才選擇該如何修。宗大師說:「過去的祖師們,講述清晰,明明白白地為我們開示了正確的修行方法,並一代傳一代,無有中斷。可惜的是,現在懂得的人沒幾個了!」

這是我們自己的問題。自己根本不想學習,也許因為沒時間,或智慧低劣,總以各種藉口推拖,認為大經大論,只是知識學問,與修行無關,對大經論中到底開示了什麼,毫無興趣,心裡全然放棄,甚至連懷疑也不會!總以為一些精彩的口訣教授,才是真正的修行,所以全心全意地跟隨這些所謂最精采、最殊勝的口訣教授。宗大師說,這種人還挺多的。

這全是我們自己的毛病,而非大經論的問題,因為大經論裡,都是最正確的教法。

《廣論》云:「然此教授一切修行,前後皆取大論所出,故于此處修定方法,亦取大論而為宣說。」

宗大師還特別聲明,這是噶當派的修行方法,是阿底峽尊者傳下來的教授。整個教授從頭至尾,有憑有據,極為精準,決非妄自揣測之教法。宗喀巴大師,也如是行。例如現在要講奢摩他與毗缽舍那了,他不會將經論擱一邊,依自己的想法告訴我們該如何如何修,不會這樣的。噶當派是阿底峽尊者傳下來的,極講究精準與根據。

午二 正釋修習之次第分二:未一 引生無過三摩地法 未二 依彼引生住心次第

先生起無過三摩地,再依彼引生住心次第。「依彼」指的是什麼?即無過三摩地。依無過三摩地,們要引生九住心。住心,即九住心。

我們回頭看「正釋修習次第」的科判在哪裡?卯一修止資糧,卯二依止資糧修奢摩他。「正釋修習次第」屬卯二判科。我們先要集聚止資糧,再來生起奢摩他。現階段「正釋修習次第」乃修奢摩他的方法,還沒有到奢摩他。奢摩他是第三個階段,即卯三、修已成就奢摩他量。此處,證得奢摩他的方法中,分兩個科判,即未一、引生無過三摩地。未二、依彼引生住心次第。

奢摩他之前,要有九住心;九住心之前,要有無過三摩地;無過三摩地之前,要有淨行所緣。現在講未一、引生無過三摩地。

未一、引生無過三摩地

此科判談到引生無過三摩地的方法。修淨行所緣,乃方法之一。修淨行所緣之前,先要有資糧。有了資糧,要修毗盧八法,特別是調息。之後,才開始修淨行所緣。透過淨行所緣,即可生起無過三摩地。之後,再以無過三摩地,於九住心一步一步往上走。九住心圓滿,再用第九住心,跳過去變成奢摩他。次第就這樣。

無過三摩地,是短期的,而非長期。無過三摩地生起後,心才會於內安住,不跑出去,此時,九住心的「第一個住心」出現。無過三摩地的意思是「找到一個短期的三摩地」。我們呢,完全沒什麼短期不短期啦,什麼都沒有!

九住心的第一個住心,出現於無過三摩地之後。它屬九住心中較粗分的住心。有了無過三摩地之後,才會感覺到我們有多粗!現在的我們,很難感受自己有多粗,粗在哪兒,完全沒感覺!我們一秒鐘的念頭,就跑得亂七八糟,但我們只會嘴巴上講講,內心全沒半點體會。因此,必須證得無過三摩地之後,我們才能真正體會自己到底有多粗!

問:九住心是根據心的粗細來分的嗎?

答:對。

午一、引生無過三摩地法:一、繫心所緣先如何修 二、住所緣時應如何修 三、住所緣後應如何修

要生起無過三摩地,必須先有一個所緣。或問:「『住所緣時』和『住所緣後』,時間該如何區分?」何謂住所緣時、住所緣後?

住所緣時,即心住在一個所緣上。住的時候,怎麼做?要透過淨行所緣,調伏內心,亦即平常的習氣、個性,要調一下。此時,要選一個所緣境――如釋迦牟尼佛的佛像。選出來,不是去買佛像的意思喔!選出來,是指「第六意識的境上要出現」的意思。這個佛像必須在第六意識中存在。

現在修的話,我們第六意識對境上的釋迦牟尼佛佛像,模模糊糊,若有似無,又時大時小,忽左忽右,時而在上,時而在下,飛來飛去。此即代表我們沒有取到這個所緣。所以,一旦第六意識選出來一個所緣,第六意識就要安住在此所緣上。心持續安住,並且保持一個無有過失的無過三摩地,一個短短的、沒有過失的三摩地。(註:這個「短短的」無過三摩地,時間大約是「唸一串唸珠」的時間。)

問:它的顯現境是很短的佛像的顯現?

答:第六意識的對境上有一個佛像,已經選到了、取到了。選到之後,心能不能在對境上保持住,心處於無過失(掉和沉)的一段短暫時間,也就是心處於短暫中無沉也無掉的三摩地,此即無過三摩地。

現在是講「住所緣後如何修?」講到「如何修」,就代表所緣「已經」取出來了。然而,我該如何「無過失」地修?過失又是什麼?該如何去除過失?過失,即「沉」與「掉」的過患。此時,沉掉的過失,並非完全去除了,它只是「短暫地」去除了沉掉。住所緣後如何修?意指能不能生起這種短暫的無過三摩地?就這個意思。

問:選出來的佛像穩定了,不到處亂跑,然後定在上面,即「住所緣後」?

答:對。定在上面雖是定,但掉和舉,仍然存在。

問:「住所緣後」的階段還在,但一進入三摩地,就沒有掉舉?

答:不是不是,沉掉還在。主要是看我們有沒有辦法在一段短暫的時間裡不要有沉掉,若能 做到,就是無過三摩地。

問:「住所緣後」還有沉掉,短暫的沒有沉掉,就是無過三摩地?

答:對。

問:佛像是從心裡面顯現出來?還是從外境取入內心?

答:一定先要有一個外面的佛像。之後,眼睛一直對著佛像;眼睛對佛像時,第六意識也會 跟著走;第六識跟著走時,慢慢地,第六識和眼識都在;又慢慢地,不去理會眼識,好 像眼睛慢慢不管它的樣子,就只第六識跟著這個佛像走。

問:先是用眼睛來取,然後是用心來取?

答:對。在那個時候,就慢慢訓練第六識,讓它有能力取到一個境(佛像)。可是我們很難啦! 我們在眼睛看的同時,第六識就跑到其他地方去了,不會乖乖跟隨所緣境。很難啦!

問:外面佛像可以叫趣入境,內心顯現出來的可以叫顯現境?

答:可以,沒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