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奢摩他 14》

雪歌仁波切 教授
2008-10-27 香港



申二、住所緣時應如何修分二:
      一、明心住之所緣分二:一、總建立所緣分三:一、正明所緣
                                                二、顯示何等補特伽羅應緣何境
                                                三、顯示所緣異門
                            二、明此處之所緣
      二、心於所緣如何安住

一開始,要了解的是「所緣」與「住緣」。

戊一、正明所緣

宗大師開頭即引述經論中多種的「所緣」,並解釋它們是什麼樣子。接著,才說明他會選擇何種所緣以及選擇的理由。他不會因為引述了多種所緣,就說這些我們全部都要修。

宗大師沒有開宗明義就說出自己所選擇的所緣。若直接講出來,可能不妥。這是因為宗喀巴大師寫《道次第廣論》,實屬創舉,然而,大家是否會因此而認同?則很難說。所以,他必須在起頭就攤開經論,明確具體地說明其立論均有法源,接著詳述其理論,大家才會信服而有信心。這就是宗大師於此處不厭其煩地引經據典的理由所在。

《廣論》云:「如世尊言,修瑜伽師有四所緣,謂周遍所緣、淨行所緣、善巧所緣、淨惑所緣。周遍所緣複有四種。謂有分別影像、無分別影像、事邊際性、有所成辦。就能緣心立二影像,初是毗缽舍那所緣,二是奢摩他所緣。言影像者,謂非實所緣自相,惟是內心所現彼相。由緣彼相正思擇時,有思擇分別故,名有分別影像。若心緣彼不思擇住,無思擇分別故,名無分別影像。有此影像為何所緣之影像耶?謂是五種淨行所緣、五種善巧所緣,二種淨惑所緣之影像。就所緣境立事邊際,此有二種,如云惟爾更無餘事,是盡所有事邊際性;如云實爾非住餘性,是如所有事邊際性。其盡所有性者,謂如於五蘊攝諸有為,於十八界及十二處攝一切法,四諦盡攝應知事,過此無餘。如所有性者,謂彼所緣實性真如理所成義。就果安立所作成辦,謂於如是所緣影像,由奢摩他、毗缽舍那,作意所緣,若修若習若多修習,遠離粗重要得轉依。」P350-351

修行的四個所緣,分別是周遍所緣、淨行所緣、善巧所緣和淨惑所緣。第一個應了解的是「周遍所緣」。「周遍」意指「周遍到任一情況之中」,換言之,不會有這個奢摩他的所緣是周遍所緣,而那個奢摩他的所緣卻不是周遍所緣的情形。此處之所緣,乃修止或修觀時的所緣,不一定指奢摩他的所緣,也不一定是起修奢摩他的所緣。

這裡,我先幫大家理解一下這四種所緣所指為何。平常,一看到宗喀巴大師引用這句話時,大家馬上會以為這四種所緣是起修奢摩他的修行者可選擇的多種所緣之一。其實這是不對的。佛經裡,並沒有特別明指它們是奢摩他的所緣,事實上,這些都是我們入定時的所緣。佛陀只是要告訴我們入定時的所緣有哪些而已。

例如淨惑所緣。淨惑所緣,旨在「斷除煩惱」。而斷除煩惱,僅發生於高級的止觀雙運境界中。是在什麼時候?雖然淨惑所緣,亦分世間與出世間,但世間道的淨惑所緣,僅能壓伏煩惱,然而,它仍屬止觀雙修的高級境界。出世間道之見道與修道的止觀雙運,境界高很多,但這類極高級的層次,也有淨惑所緣。由此可知,它並非是起修奢摩他時才能選擇的所緣,其他三者,也是如此。

這裡大家一定要搞清楚,千萬不能以為此四所緣為初級止修的所緣,否則,將不解何以宗大師要於此處列出那麼多種所緣的道理。佛經講的角度很廣,讓大家都能理解。先有這種認識,接下去看,才較容易懂。

周遍所緣

周遍所緣,包含了一切的所緣,而淨行所緣、善巧所緣和淨惑所緣,都是「個別的所緣」。例如淨行所緣。我們會說這個杯子是某某的淨行所緣,那朵花是某某的淨行所緣等,它是一種「個別性」的所緣。但周遍所緣則不同,它不具「個別性」,而是每一個法上、所緣上,都有的所緣。換言之,淨行所緣有周遍所緣,善巧所緣也有周遍所緣,淨惑所緣也一樣,此即稱為「周遍」的原因所在。

周遍所緣有四,即「有分別影像、無分別影像、事邊際性、所作成辦」。後二者,前面已講解過了。宗喀巴大師將此四項劃分為三項來解釋。有分別影像和無分別影像,歸為一類;事邊際性為一類,所作成辦性也劃為一類,共三類。《廣論》云:「就能緣心立二影像」,意指從能緣心的角度,可以安立「有分別影像及無分別影像」二種。又云:「就所緣境立事邊際」及「就果安立所作成辦」這兩句,即知宗大師分三項進行講解。這樣比較清楚了吧?不然可能很不解四項如何變成三項了。

這是宗喀巴大師厲害之處。宗喀巴大師很明確地說,從「能緣心」,可安立兩種影像;從「所緣境」,可安立事邊際;從「果」的角度,則可安立所作成辦。這些大家要知道。

就能緣心立二影像

何謂「能緣心」?即奢摩他與毗缽舍那二個。這點很清楚。對境同樣是「空性」,奢摩他緣此對境空性時,此空性影像,將變成「無分別影像」;若以毗缽舍那來緣,則成為「有分別影像」。要注意一點,有分別影像及無分別影像,不是「影像有無分別」之意,而是「有境面對此對境有無分別」的意思。此時,雖然奢摩他與毗缽舍那,二者共同的所緣境都是空性,但奢摩他是緣「無分別影像」,但毗缽舍那緣則是「有分別影像」。這主要是從「有境」的角度來區分,其所緣境,則完全相同。這一點大家要記清楚。

由此可見,有分別影像及無分別影像,是周遍的。因為每一個法上,既有有分別的影像,也有無分別的影像。以奢摩他去緣,即是「無分別影像」,以毗缽舍那去緣,則成為「有分別影像」。所以任一法上,都有此二影像,故曰「周遍」。

大家也要了解「影像」的意義。之前講過,修止觀時,第六意識會把「第六意識中的印象」當成所緣,然而,「第六意識中的印象」並不是真實的。例如,「第六意識印象中的空性」不是真正的空性,「第六意識印象中的佛像」也不是真的佛像,「第六意識印象中的佛」也不是真正的佛…等。實修時,將「第六意識中的印象」當「所緣」來修,其稱為「影像」的理由即在此。

宗大師將「影像」做了詳細的區分。影像,分為「有分別影像」和「無分別影像」。區分後,宗大師進一步解釋二種影像的所緣。此二影像的所緣,宗大師說並不包括「周遍所緣」,它們都是淨行所緣、善巧所緣、淨惑所緣的影像。一如《廣論》云:「又此影像為何所緣之影像耶?謂是五種淨行所緣、五種善巧所緣,二種淨惑所緣之影像…」 。於此,我們還能看出這些所緣的數量,分別是五種淨行所緣、五種善巧所緣和二種淨惑所緣。這些內容之後都會一一具體說明。至於此處之二種影像,是什麼的影像呢?即三種所緣的影像。以上「就能緣心立二影像」,已講解完畢。

就所緣境立事邊際

何謂「就所緣境立事邊際」?即勝義諦、世俗諦二諦,因此,有「如所有性事邊際」及「盡所有性事邊際」。

※ 盡所有性事邊際 該如何理解「如所有性事邊際」呢?如所有性,意指「萬法究竟的體性」。究竟呢,一定是到「邊際」了,這容易理解。那麼,該如何解釋「盡所有性事邊際」呢?《廣論》提到,萬法包括了十二處、十八界,而一切有為法,最後都攝於五蘊,這樣就到「邊際」了。

邊際,即「最後」的意思。換言之,一切有為法,分析到最後,只剩五蘊;而一切有為法及無為法,整理到最後,即十八界、十二處。

大家要注意一點,《廣論》云:「於五蘊攝諸有為」,意思是一切有為法可含攝到五蘊,但沒包括無為法喔。無為法,是十二處、十八界裏含攝的。何以五蘊中不包括無為法?五蘊,乃色、受、想、行、識蘊,它們都是「因緣聚集」,因此之故,五蘊必定是有為法,而非無為法。然而,十八界、十二處之中,不僅有無為法,也有有為法,所以,一切萬法都可含攝到十八界、十二處之中。

《廣論》云:「四聖諦盡攝所應知事」,何謂「所應知事」?即「欲求解脫者應該瞭解之事」,而此事,除四聖諦外,別無他法。確實如此啊!欲求解脫者,「應斷」與「如何斷」的即苦諦與集諦;「應證」與「如何證」則是滅諦與道諦。故四聖諦含攝「所應知事」。在這裡,我們一定要清楚「所應知事,是『誰』的所應知事?」它是「欲求解脫者」的所應知事;而一位欲求解脫者該知道的事,通通在「四聖諦」裡。此即,最邊際,最後也只有這個。

宗大師整理這個部分,於實修奢摩他,助益甚大。若不然,對境亂亂的,有境的心也是一團散亂。因為有境跟著散亂的對境而修,也只能是散亂啊!因此,必須先將對境好好整理歸納,找到它的「邊際」!整理的過程中,心也能慢慢收攝回來,不再散亂。可見以「事邊際」為「所緣」,作用極顯著,不僅有助於修奢摩他,而且能讓心清楚「所修的法」屬何種類別,區分清楚了,修毗缽舍那時,幫助會很大。

※ 如所有性事邊際

如所有性,講的是「法,究竟如何存在?如何產生?存在的方式是什麼?…」。萬法,表面上,雖有各式各樣的存在方式,但一直往內分析尋找其源頭,最終發現:「法,竟然完全沒有自性!全然依賴其他的因緣而存在!」這就找到了,找到的最後「邊際」、「法究竟的實相」。此時,心會以這種方式收攝回來,於修毗缽舍那而言,也很有幫助。由此可見,如所有性事邊際,於修奢摩他及修毗缽舍那二者,都有幫助。

此外,事邊際的所緣,不能只解釋為「二諦」,這並不足夠。例如,就世俗諦而言,有一種修行的方法,它是把世俗諦做一番整理,而整理到最後會得到一個結論,這種整理的方法、修行方法,就叫做「盡所有性事邊際」,而不是說「世俗諦本身是事邊際」的意思。

問:以盡所有性而言,是不是說整理後的範圍,會攝入世俗諦的內容?

答:對。這裏有「內心經由整理而找到最終確定的結論,之後,心就不會散亂。」的意思,而不是說「最終的結論就是事邊際」。比方說,我們沒有講五蘊是事邊際喔,而是「五蘊,含攝到一切的有為法。」這個才是事邊際。這裡一定要區分。五蘊是不是事邊際?不是。我們內心在修的時候,思維「五 蘊可以涵攝到一切有為法」這個道理,內心依此而收攝回來,這個才是事邊際,即「事邊際的所緣」。千萬不能說五蘊本身是事邊際,不可以說十八界、十二處本身是事邊際。分析整理到最後,會形成一種有助於內心安住的「能力」,而且此結論,乃由前面的內容收攝整理而成,此即「事邊際」。

問:面對外在的世界,通過整理、歸納、分類得到了如所有性和盡所有性二種真理。這樣一 個認識,不可能再會有比其更深入的真理。這樣去理解事邊際,可不可行?

答:可以。

問:而且,在整理的過程中,內心還要逐漸收攝回來…。

答:這個也要做。這就像平常家裡,東西亂七八糟的,對於修奢摩他,有影響的!哈哈。所 以,把它們整理擺好,有利於修奢摩他。因為剛剛前面有講嘛,面對散亂的境,好好進行整理,於內心收攝上,有幫助。又如佛堂裏供奉的佛像,其中哪些是佛?哪些是菩薩?哪些是上師?都應歸納整理好。若是散亂地放在一起,就不能成為修奢摩他的對境了。

問:除了整理、歸納、分類的這個過程之外,這個過程上,還需要一種力量?

答:它有一點好像…對境那邊有幫助。對境那邊歸納之後,對我們的心,有幫助。

問:咱們搞科學不也是這樣?把自然界先分類…以此來比擬「對境」的整理、歸納、分類…

答:那種時候,有沒有身心輕安樂?哈哈哈…(同學笑答沒有。)

問:所謂如所有性、盡所有性的事邊際,就是把對境經過整理形成含攝範圍最廣的幾個分類或概念。然而,僅僅這幾個概念本身如五蘊,它還不是事邊際,而是說這個概念以及它的含攝關係連起來,才是事邊際,例如五蘊攝諸一切有為法。

答:是。就是要這樣去瞭解。

就果安立所作成辦

「就果安立所作成辦」這個所緣,和前幾天講到的「滅盡定」,差不多。

《廣論》云:「就果安立所作成辦,謂於如是所緣影像,由奢摩他、毗缽舍那,作意所緣,若修若習若多修習,遠離粗重而得轉依。」P351

這個所緣,是什麼樣子呢?「離開粗重」的快樂,即此處所指的所緣。也就是把「遠離粗重而得轉依」當做所緣。這個所緣,如何產生的?之前談到,先有止,後有觀,經過非常漫長的止觀修行後,會有什麼結果呢?我們將能對治各種煩惱,粗細都能處理。然而,此修行的過程有很多不同的階段,而每個階段都有各自要遠離的粗重,別別不同。

特別要注意的是,這裡不是說遠離「一切的」粗重,而是每一階段所應遠離的粗重。例如,初地、二地、三地…等不同的階段,應遠離的粗重,都不一樣。此處,中譯文似乎沒有表達出「遠離各自不同階段的粗重」的意思,但藏文原文中,卻明確地寫出「遠離每一階段各自的粗重」,所以,這裡不是「遠離一切的粗重」的意思喔,大家不要誤解了。遠離一切的粗重,唯佛能之。阿羅漢也有粗重啊,可見這裏是說「遠離各自的粗重」。

粗重,有多種。修止觀時,每一階段所去除的煩惱(粗重),都不同。當如實去除每一階段的煩惱,即能遠離此層次的粗重,而生起此階段才有的「樂」。接著,再把這種樂當成所緣,享受此樂,就像「滅盡定」那樣享受,此即「緣『所作成辦』」之意。因此,所作成辦,是一種果報。它是止觀雙修後,所形成的樂;之後,再把它當所緣來修,即「緣所作成辦」。

問:這裏講的所作成辦和淨行所緣、善巧所緣、淨惑所緣,緣的應該不是相同的東西吧?

答:完全不一樣。但是,所作成辦,為什麼會是周遍所緣呢?這就與淨行所緣、善巧所緣和 淨惑所緣有關係了。修淨行所緣、善巧所緣和淨惑所緣的結果,最後都會形成一個「所 作成辦」。因此,就把它列入「周遍所緣」的範圍。換言之,每一個所緣上,都有「所作 成辦」,這也是為什麼把它放在周遍所緣的原因。

問:兩種的周遍意思不一樣,前面以能緣心安立的周遍和以所緣境安立的周遍與這裏講的所 作成辦的周遍的含義,不一樣?

答:不一樣。因為這邊講的是從「將來會有」的角度講。例如,佛,將來可周遍到每一個眾 生上,就是從這種角度來談周遍。

問:這個周遍的意思是,不管修行者以任何所緣去修習,只要獲得身心輕安樂、得到了奢摩 他,就會有這個所作成辦。

答:對。

此段落說明,對境它有一個成就或快樂或予樂,它是一個可以希求的對境的話,心呢也就比較容易安住在對境上,就這個意思。以上周遍所緣的內容,講解完畢。

問:剛才講的「遠離粗重而得轉依」的依,是不是所作成辦的那個樂?

答:是。

問:「若修若習若多修習」中,一般講修習,就是習的意思,那後面為什麼還要加個「多修習」?

答:即串習與多串習,後者,強調「多」的意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