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奢摩他 15》

雪歌仁波切 教授
2008-10-27 香港


談到淨行所緣,主要是說修奢摩他之前,將貪、嗔、癡、慢、散亂…等減少,儘量把心清淨一下的意思。此處不是「斷除」之意喔。「淨行所緣」之「淨」,不是斷除,而是「減少煩惱,使其不能顯現、被壓伏」的意思。

淨行所緣,不是空性。煩惱的根源是我執,要斷除我執煩惱,它的所緣只有一個,即空性。唯有緣對境空性從「根」下手,才能斷除有境的我執。淨行所緣的「淨」,只是「壓伏」粗的煩惱,但「未斷除」煩惱。

為什麼要有淨行所緣?欠缺「淨行」,奢摩他生不起,毗缽舍那也生不起。

《廣論》云:「淨行所緣者,由此所緣能淨貪等增上現行,略有五種,謂不淨、慈愍、緣起、界別、阿那波那。緣不淨者,謂緣毛髮等三十六物名內不淨,及青瘀等名外不淨。是於內心所現不淨非可愛相,任持其心。」P351

宗大師一一說明。

先講「不淨」。何謂不淨?《聲聞地》中,不淨,有三十六,內36種,外也36種。這些都修,即能降低貪。此對境,他人和自己上,都要修。二種都修,效果比較好。

心是很奇怪的,它有慣性。這麼多的煩惱,其實一點道理都沒有,但我們的心從無始以來就習慣煩惱。所以,我們修不淨觀時,先不管對境是不是真的白骨骷髏,但我們的心就一直想對境是真的白骨骷髏,慣性力量增強後,即能去除貪著美好的念頭、將美好的色聲香味觸視為圓滿的想法。有這種作用。

如何破除表面的美好呢?就要看到其「反面的不美好」。例如,修不淨觀時,屍味那麼臭,味上的貪著就破除了;屍體膨脹生斑等,觸上的貪著也破除了;屍體的顏色很難看,屍體哪有好看的呢?於是就能破除色上的貪著。一一這樣去觀,雖然實際上的對境還沒死,但把他看成死屍,從反面的角度、一個未來一定會發生的現象去看這個對境,能發揮很大的作用,而破除我們對於色聲香味觸上的貪著。我們可以看自己哪方面的貪著比較重,就以此方式去除那方面的貪著。

問:貪著好聽的聲音方面,如何去除呢?

答:我們要想,他的聲音,不會永遠年輕好聽,將來一定會變得沙啞不清楚。聲音是一定會變化的,這是它的體性。所以,我們不可能永遠聽到美好的聲音。什麼都會變。

再者,這些聲音本身,空空的。聽了不會飽,也不會溫暖起來,沒什麼實質的作用。不過,當然你不能說聲音的顏色不漂亮、樣子不好看。總之,我們就是從另外一種角度來想,以便去除這邊過於貪著的念頭。事實上,貪心也好,嗔心也罷,都是自己用放大鏡來看好的一面或壞的一面,所以百分之九十都是自己的想法加上去的,根本上只有百分之十的真實性而已。如果我們用放大鏡來看相反的一面,就可將貪心或瞋心降低下來了。

問:淨行所緣的不淨觀,主要是觀察、思惟的成份多?

答:當然,當然。從頭到尾,五蘊整個都要觀察。

問:淨行所緣、善巧所緣、淨惑所緣,也都是觀察修?

答:都是觀察修。

問:主要還是毗缽舍那?

答:不是。為了修奢摩他,我們必須先減輕煩惱。為了減輕煩惱,所以才修這些。它們可說是修奢摩他的「前行」。昨天講過,這是引生無過三摩地之前要做的事情。若自己平常煩惱叢生,怎會有能力取出一個所緣來修無過三摩地?不可能的所以這就是一個前行。

問:在這個地方,自他兩方面都修,想的是一樣的嗎?

答:對,對。

問:自己這樣想,比如說白骨觀,觀了以後,自己覺得這樣的話,還怎麼往下修呢? 然後還有一個,他的觀法有36種嗎,每一種所用的方法是一樣的,只不過想反面的東西不一樣而已?

答:對,對,都一樣。我們說那些不淨,怎麼樣不淨呢?有內、外36種,這些都一樣。對自己、對他人上,修的都一樣。《入行論》上說,對自己要修,對他人也要修,兩邊都要修。

《廣論》云:「慈謂普緣親怨中三,等引地攝,欲與利益安樂意樂。即由慈心行相,於彼所緣任持其心,曰緣慈,是於心境俱說為慈。」P351

再來是「慈愍」。透過平等捨、知母、念恩、報恩、自他相換…等方式,生起珍愛他人甚過自己並想幫對方的一種心,這就是慈心、慈愍。我們要這樣修。

一開始要修平等捨。先觀想這裏有一個非常親近的、親愛的朋友,另一個則是毫不相干的人。接著,我們想一想,為什麼看到親愛的人會有非常親近舒服的感覺,理由何在?而看到仇人時,心裡就不舒服,完全無法接受,理由又在哪裡?這些想一想,就是觀察修,也是慈心的觀察修,事實上,整個上士道,都要這樣修。

我們今生對於親愛、怨仇、不相干等三種感受,若放在無始的時間之中,只是一剎那!就在這一剎那當中,他對我做了什麼,而讓我感受了親、怨、不相干三種關係。我為什麼會這樣?為什麼會為了短暫一剎那的小小的理由,而產生親怨不相干三種感覺呢?這樣的理由,根本不成為理由啊!

再者,無始以來,今生親愛之人,過去曾當過多少回的仇人啊?我不應過於貪著這種親近的關係。而仇人,也許當過我的父母親不知多少回了?所以,我也不應過於仇恨他。至於,不相干的路人甲呢?無始以來,也許他曾是我親近的家人,現在不應對他不理不睬,視為無關者啊。總之,親中怨三者都要好好觀修,建立起平等捨的想法。所以,平等捨,主要是暫時去除「親中怨三者不平等的對待」,去除貪瞋,使之平等。 不過,也不能老停留在平等捨,還要往上走才行。從知母、念恩往上走,以及自他相換。這個就是慈愍。

問:《廣論》講「等引地攝」,就是您講的平等捨的意思?

答:對,對。 《廣論》云:「緣緣起者,謂唯依三世緣起之法,生唯法果,除法更無實作業者,實受果者,即於是義任持其心。」P351

再來是「緣起」。緣起,能開智慧。面對一個對境、法,我們不斷地思惟分析,因是什麼?有多少因?緣是什麼?有多少緣?這個法是如何產生的?有何影響?…,這樣分析與觀察,將能開展智慧;不這樣分析,面對對境,只能無明!

緣起,帶有分析的意味。若不分析緣起,我們會以萬法是大自在天創造出來的,佛菩薩會給我加持,我都不必想這些因緣,只要好好祈求佛菩薩就好了…,這就是無明。都不思考,就像把眼睛閉起來,什麼都不管,這就是貪嗔癡的「癡」!去除了這種無明,智慧即能開展出來。

《廣論》云:「緣界差別者,謂各別分析地水火風空識六界,即緣此界任持其心。」P351

再來是「界差別」。界,,可以分十八界,或二十一。藏文中,有善惡,即「有記」,無善惡,就是「無記」。例如,十八界之中,無記的有多少?有記的有多少?兩種都有的有多少?這是一種歸納的方式。

分類方式,種類繁多。此時,我們會發現自己這個也不懂,那個也不懂,什麼都不懂!慢心,自然會降下來。這只是打個比喻而已,不是說降低慢心非要這樣修不可。慢心降下來,可以有很多境,很多所緣,都能把慢心降下來。

《廣論》云:「緣可那波那者,謂於出入息,由數觀門住心不散。」P351

再來是心不散亂,即「阿那波那」。心一直安住於氣息的進與出,即阿那波那。呼吸熟練,能幫助我們心不散亂。它是一個無記法,所以,心較容易安住於其上。善法,比較難安住;惡法,根本不必安住,不能修的!

總之,要心安住,以無記法來修,較容易辦到。阿那波那,不是善,只是無記。

問:界差別的作用,主要是幫助我們降下慢心?

答:對。

問:前面不淨觀,主要是幫助我們降貪心?

答:對。剛剛沒這樣連接嗎?不淨就是減少貪,慈愍減少嗔,緣起減少癡,界差別 減少慢,阿那巴那減少散亂。就這五個。

此處,有些要區分清楚。四念處之觀身不淨,與此處之不淨,有差別。《辨中邊論》將四念處之「觀身不淨」解釋成「修苦諦」,「觀受是苦」是「修集諦」,「觀心無常」則是「修滅諦」,「觀法無我」則是「修道諦」。因此,四念處,也是修四聖諦,以上為《辨中邊論》的說法。

一般而言,四念處,是資糧道要修的內容。換言之,四念處的證量,必須到資糧道才會有。資糧道之前,無四念處之證量,但訓練是可以的,可以隨順的修。由此可知,資糧道,並不容易證得。

資糧道時,止觀雙修都圓滿了,於四聖諦上,特別是念和慧的力量,大為增加。換言之,為了增長念和慧,必須修四念處。一般而言,四念處的解釋,好像簡略了些,這不對喔。常常聽到有人說:「我現在修四念處了。」或說:「觀身不淨,我已經修好了。」、「不只修觀受是苦,還已經觀到受是苦了囉!」、「我已經觀到心是無常了。」…等這些話,實在不可以隨便這樣講!

觀身不淨,真正的標準是「五蘊上,內心完全沒有一丁點渴求的感覺」,這才達到修苦諦的量。必須透過實修「無常、苦、空、無我」苦諦四行相,才能徹底生起「五蘊完全不可靠」的感覺。四行相沒修圓滿,只達到「內外36種不淨」的程度,此「不渴求之心」,量不夠圓滿。

再者,現在有沒有講「達到奢摩他」?沒有。有沒有毗缽舍那?沒有。有沒有止觀雙修?也沒有。真正的四念處呢?資糧道才會有。也就是說,具備止觀雙運的能力之後,才能觀身不淨。因此,觀身不淨的標準,不那麼容易達到。

簡單來說,一般外面講的「觀身不淨」,宗喀巴大師把它們放在什麼位置呢?即修奢摩他的前行的前行的前行的前行!這點大家要清楚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