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奢摩他 16》

雪歌仁波切 教授
2008-10-27 香港


觀受是苦,如何與集諦連接?集諦,主要談業與煩惱,它們是苦的來源。那麼,何謂苦諦?情世間和器世間的輪迴,整個欲界、色界、無色界,都是苦諦的範圍。三界眾生,屬「情世間」;眾生所受用的色、聲、香、味、觸,或住的環境,這些屬「器世間」。以上的情器世間,不可以說「一切都是業!」此話怎講?

器世間而言,眾多的生命型態都可與之接觸。有些生命是苦的,而有些是樂的。生命型態的苦或樂,與情世間相關。因此,接觸器世間時,「感受到的」與「接觸到的」,每位眾生不一樣,如馬麥(世尊的馬麥之報)。馬麥碰到世尊之舌,隨即變成非常圓滿的味道;但我們的舌頭碰到馬麥,味道就很差。眾生接觸器世間時,每人的感受,差別很大。這就是器世間,這就是業障。然而,不能說「器世間本身是業障」喔!不能這樣解釋。當我們講「器世間輪迴」時,意指每位眾生接觸器世間時,都有他不同的器世間。我有我的器世間,你有你的器世間,我們每一個人的器世間,都不一樣。所以才說,這就是業!

我們往生時,會感生何種生命型態?也許是人,也許是畜生,也可能是天道眾生。人或畜生或天人,即「情世間」,這是業。情世間與環境接觸時,因為每個人的條件狀態不同,也就是「命不一樣」,所以會有不同的感受,此即「器世間」。

情器世間,是誰造的?業造的!業從哪裡來?從煩惱來。一切都是煩惱讓我們造下種種業。

那現在講「觀受是苦」,什麼意思呢?意指「應去除煩惱中『貪的對境』。一切都是煩惱,讓我們輪迴,所以根本沒有什麼好去貪著的!」煩惱,只會讓我們輪迴。它讓我們執著緊抓輪迴的圓滿,什麼也不願放棄。種種外面的色、聲、香、味、觸,我們沒辦法放棄;內心的有漏樂,或貪瞋,也沒辦法放棄,因為,我們以為它們能帶給我們快樂!以為它們是「快樂的泉源」!

例如,有貪,會有「享受」的感覺;有嗔,就像有了「保護」;至於有漏樂,更是能立刻感受到「快樂的存在」。外面的色、聲、香、味、觸,無一不是我們追求快樂的來源,我們視之為理所當然的追求。因此,在這些上頭,我們歡喜,我們執著,貪得無厭…。這就是「貪」,貪那些「有漏受」!

而觀受是苦的「受」,不是無漏樂受,而是有漏的受!因此,「觀受是苦」主要是說,輪迴的圓滿,沒什麼可執著的!如果仍執迷不悟地執著呢?這就是「集諦」!換言之,不執著輪迴的圓滿,即「斷除集諦」之意。

觀心無常,如何與滅諦連接?滅諦,意指「我們自己心的本性上,會出現滅諦,因為心的本性,唯明而唯智。」所以煩惱,無法進入到心的本性之中。正因為「心的本性」,所以,將來我們心中一定能出現滅諦。

我們如何明了心的本性?心,是無常;心,是補特伽羅無我;心,是法無我;心,沒有自性。這些道理,能解釋「心的本性」。一旦明白心的本性,日後心中定能生起「滅諦」。滅諦,不在外面,不在身體上,它在「心」上。現在,我們的心中充滿了煩惱障與所知障,一旦二障被斷除掉,還原了心唯明唯智的本性,這就是滅諦了。

了解心的本性,與滅諦,關係密切。觀心無常,就代表我們要好好了解心的本質、心原來的樣子。以後我們會知道,心的本質是清淨的,也是剎那變化的。因為心一直變化,所以,有煩惱的心,不會永遠只是煩惱!這不可能啊。因此,觀心無常,主旨在於了解心的本性、了解滅諦。

觀法無我,如何與道諦連接?證滅諦,需靠「法無我」,也就是「道諦」。觀身不淨、觀受是苦、觀心無常、觀法無我,也有較簡略的解釋,不特別與四聖諦連接來講。

先觀身體,視之為不淨,即「觀身不淨」;再細一點去看,身體會動,是因為「氣」的關係。氣在身體裡來來去去,形成身體各種的感受,此即「觀受是苦」;更細一點觀察,誰塑造這個感受?誰感受這些感受?是心。觀察心時,發現心不會定在一處,總是剎那剎那變化,確實是無常,顯而易見地故名「觀心無常」;至於心所觀的對境、想的所緣,甚至想的這個行動本身,都是法。更細微觀察,會發現心行動時,會造很多業。因為心本身是無常,不斷變化,就會造業。觀心的行為,即是「觀法無我」。以上是四念處的另一種解釋。

真正的四念處,層次比較高,不能如此粗淺解釋。否則,我們會覺得很奇怪,為什麼還沒學奢摩他之前先要修四念處?這很奇怪吧!

善巧所緣

《廣論》云:「善巧所緣亦有五種,謂善巧蘊、界、處緣起及處非處。蘊謂色等五蘊。蘊善巧者,謂能了知除蘊更無我及我所。界謂眼等十八界。界善巧者,謂知諸界從自種生,即知因緣。處謂眼等十二處。處善巧者,謂知內六處為六識增上緣,知外六處為所緣緣,知無間滅意為等無間緣。緣起謂十二有支。緣起善巧者,謂知緣起是無常性、苦性、無我性。處非處者,謂從善業生可愛果是名為處,從不善業生可愛果是名非處。處非處善巧者,即如是知。此即善巧緣起。其中差別,此是了知各別之因。又以此等作奢摩他所緣之時,謂於蘊等所決定相,任持其心一門而轉。」P351-352

再來是「善巧所緣」。善巧所緣分五,即蘊、界、處、緣起、處非處。善巧所緣之「善巧」,意指「開智慧」,故善巧所緣就是開智慧的所緣。

第一、蘊

第一個講「蘊」,即五蘊,而五蘊,是我們的「所依」。「五蘊上善巧」,意思是「在五蘊上找『我在哪裡?』、『這個能依的我,是否存在?』、『與五蘊是一還是異?如何存在的?』」如此於五蘊上觀察分析,即能開智慧。開什麼樣的智慧?開「無我」的智慧。

第二、界

  《廣論》云:「界善巧者,謂知諸界從自種生,即知因緣。」P351 再來是「界」。該如何在十八界上開智慧呢?界,有一點點「體性」的意思。比如說,界的所緣境有六,所依根有六,能緣識有六,講這些六個六個,即「歸納」的意思。例如所緣境有六,意指所有的色法、所有的所緣境,歸納起來的話,就是六個。歸納時,會依其性質、體性來進行分類,所以,界,有體性的意思。

以種子為例。「自己的種子,從這裏生」這是什麼意思?比如說,色法的「近取因」是什麼?或其「前續」是什麼?種子指的就是這種意思,大家不要誤解了。宗喀巴大師講的「種子」,意思是「它的材料」、「它是怎麼做的」、「什麼樣的東西變成這個?」,也就是「近取因」的意思。

以地、水、火、風為例來說明這張木桌子。這張木桌子,屬地水火風之中的哪個體性?屬「地」的體性。因為我們從木桌子的材料、源頭來辨別,就看到了地的體性。是這樣子分類的。所以,十八界的界,就是體性的意思,一種分辨上的依據。這部分要善巧、要開智慧的話,就必須從十八界的角度,把所有的法,歸納一番。

問:開什麼智慧? 答:不然的話,自己笨笨的!不知道這是要吃的,這是要聞的,這是要看的…,什麼都不知道!哈哈哈。所以,這是要看的,就是色;要聽的,就是聲,以此類推。當我們能將萬法區分為所緣、所依、能緣時,這些法屬哪一類?屬哪種材料?是色法?還是心法?…,我們能一一判斷歸納,就這個意思。如果它是心,該把它放在所緣境上?還是心法上?該放在所依這一類嗎?…,就這樣分類歸納。能分析整理的愈廣愈細,智慧就開啦!就像宗大師這樣講,我們才會歸納。也像前幾年我們講的「名相」。能講「第六識的那個境的名相」時,就很清楚地歸納出來了它是什麼樣的東西?材料是什麼?…。能講出來,就開了智慧。沒有智慧的話,連奢摩他的所緣是什麼都不知道的。以為在家裏請了一尊佛像,就有了奢摩他的所緣。宗大師說:「沒有!這還沒取到所緣。」這樣講的時候,我們就會越來越清楚,知道什麼是什麼,什麼不是什麼。開智慧,就是這個意思。所以宗大師才說,我們的所緣,不是佛像,而是「佛像的影像」。這樣一講,就很清楚了。不是嗎?

第三、處

接著是「處」。如何在十二處上開智慧呢?十二處,即指外面的所緣境有六,以及內在的所依根有六,總共十二個,即十二處。十二處,是六個能緣識的「因」。這樣講,有什麼幫助?彼此之間,有何關聯?…。學這些,也會開智慧。

總之,五蘊、十二處、十八界,是與我們的身體、我們這個補特伽羅、我們的生活特別相關的東西,不論有錢沒錢、有名無名,它們跟每個人都有切身的關係存在。因此,任何人都應搞懂自己的五蘊、十二處、十八界,這個很重要。因為呢,輪迴的是蘊處界,如何脫離輪迴也是蘊處界。

對於一位修行人、想脫離輪迴的人來說,他必須好好瞭解五蘊、十二處、十八界這些是我們本來就一直在輪迴裡面用的東西,「這些本身是什麼東西?」、「可不可以用它們來脫離輪迴?有沒有幫助?」、「我對輪迴上的這些,是否認識清楚?」如果不清楚這些打從我們一生出到往生之間都很有關的東西,就傷腦筋了。所以不管什麼樣的眾生,都與五蘊、十二處、十八界有關係。佛經裡一直講五蘊、十二處、十八界的原因,就在這裏!不然,根本不用講這些啊!

於五蘊、十二處、十八界善巧而能開智慧的話,我們就會懂得如何將它們運用於修行上,如此一來,幫助很大的。所以,我們多認識它們一點,才會懂得用啊!就這個意思。

問:不太明白「處善巧者,謂知內六處為六識增上緣,知外六處為所緣緣,知無間滅意為等無間緣。」這一段。

答:不清楚嗎?這裡要瞭解的是,外面的六個所緣境,是第六識的所緣緣;前面六個所依根,則是它的增上緣。本身增上緣和所緣緣,是俱生緣。「我們想看這本書的想法」就是我看書的眼識的等無間緣。心裡想看書而開始看這本書,一看的時候,眼識隨即生起。此眼識的等無間緣是什麼?就是「想看這本書的心」。然而,想看書的這個心,一看的時候,這個心就消失了。(有人回答:這是「無間滅意」。)就這個意思。奇怪的是,這個心有「幫助看書」的力量,可是一看了書,這個心就消失不見了,此即「等無間緣」的意思。增上緣,指的是「主要的緣」。例如,外在的六境,顯現到六根,然後六識才出現。這就像「過關卡」似的,一關一關過。因此,若六根沒有顯現,六識就無法出現。所以,誰掌管六識的出現?六根會管,故稱之為「增上緣」。咦,「增上緣」中文字面上是什麼意思啊?藏文字面來說,「主上緣」的意思比較接近。增上緣的增字,若有「主」的涵意,就可以用,不然,不達意。

問:剛才提到無間滅意,想看書的那個念頭,是不是「作意心所」?

答:作意心所,是想看書的心之後有一個心就趣入進去了,所以還不是。

第四、緣起

「緣起」,指的是「十二緣起」,也是「輪迴」的意思。剛剛我們講五蘊、十二處、十八界,都是每一位眾生身上有的東西,所以自己要多多認識。寬廣一點來說,從前世到今生,怎麼來的?以後怎麼去?這就是十二緣起。學習十二緣起,能開這個方面的智慧,因此,將十二緣起當做我們的所緣。

特別是十二緣起這個部分,它是無常、苦、空、無我,這也要瞭解。瞭解的意思是什麼呢?例如我們這個輪迴,它是「諸行無常」。一般的「無常」,意指「它是剎那壞滅」;但此處諸行無常的「無常」,重點不是指「刹那壞滅」,而是指「最後一定會結束、消滅」之意。這點一定要瞭解!不然的話,我們生死輪迴是因果,成佛也是因果,我們會因此覺得好像這二個因果是一樣的。其實並不相同。修行上的菩提心、空正見這種因與果,和我執、煩惱和業的因與果,完全不一樣。一個是越來越增長的果,一個是一定會結束、消滅的果。應如是理解「諸行無常」的無常。

還有,談到「苦」,它不只是最後結束消滅而已,甚至還存在時,也都是苦。

再來是「空、無我」。直接講「無我」也可以。將「實有」這個部分,整個去除掉的話,會徹底認識到輪迴上到底是什麼樣的法、什麼才是輪迴的真面貌。

第五、處非處

接著,談「處非處」。十二緣起中,什麼是善和善果的十二緣起?什麼是惡和惡果的十二緣起?十二緣起中,好的,也有不好的。但是再好,也是有漏的好,並不是究竟的好。因此,要能分辨十二緣起中的善惡之別。此即「處非處」。

《廣論》云:「此即善巧緣起。其中差別,此是了知各別之因。」P352

何謂了知個別之因?就是「知道什麼是惡果的因以及什麼是善果的因」的意思。

問:善巧所緣,剛剛仁波切解釋是說,處非處。實際上第五個是第四個緣起的那個「別」(仁波切回對,所以這樣說是對的?對。還有,別,是「分支」的意思?是),而不是說整個善巧所緣,是淨行所緣當中緣起的那個別?(不懂問題!)

答:不是。現在是講善巧所緣,和淨行所緣沒有關係。淨行所緣,沒有特別講十二緣起,只是講一般開智慧上面而已。

宗喀巴大師說,善巧所緣五,修奢摩他時,也可以將五個善巧所緣當「所緣」。可是,把它們當所緣時,必須理解到「它是一個觀察、思惟、思考的道理,最後得到一個結論、定解出現的時候,就要在這個所緣上修奢摩他。」

問:思惟之後,產生一個瞭解或定解,是感覺或認識上嗎?

答:本身就是「瞭解一個道理」,真的好像取到一個道理、一個結論的樣子。就像有人請了佛像,就以為他懂了、「取到」所緣了。若真懂了,我們第六識可以馬上抓住它(意謂了解道理或得到結論),此時才叫「取到」所緣。

問:這個所緣,比如說善巧所緣「蘊」的時候,這個所緣不是蘊本身,而是在蘊上觀察之後,產生定解的那個道理?

答:對。下面這些都是一樣的,如十二處、十八界、緣起這些,都是這個意思。

問:前面淨行所緣也可以作為奢摩他所緣?

答:有點困難。淨行所緣,沒有一個固定的境,再者,它位於心雜染的一個階段。也就是,當心仍處於極雜染的情況之下,應修淨行所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