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奢摩他 17》

雪歌仁波切 教授
2008-10-27 香港


《廣論》云:「又以此等作奢摩他所緣之時,謂於蘊等所決定相,任持其心一門而轉。」P352

這裡講的是善巧所緣。之前的淨行所緣和周遍所緣,都沒這樣子講。不過,善巧所緣和淨行所緣,都有周遍所緣。所以,不需特別講。談到「何為修奢摩他的所緣?」時,了解淨行所緣、善巧所緣、淨惑所緣三者,比較重要,不必去提周遍所緣。因為它範圍太大了,講也難講,所以宗大師就說不必特別提它。

淨行所緣,可以做為修奢摩他的所緣嗎?不行!當心處於非常雜染的階段,應先修淨行所緣。至於修奢摩他時,心已清淨,不雜染了。所以,淨行所緣不可能是奢摩他的所緣。

不像淨行所緣是心雜染階段要修的,善巧所緣,它是為了「開智慧」而修的所緣。此時,心已清淨,所以能做為修奢摩他的所緣。但這裡有個問題。因為五種善巧所緣,都屬「分析」的性質,然而,奢摩他卻是「心一境性」,這樣子,如何能成為奢摩他的所緣呢?宗喀巴大師說,我們先於善巧所緣上分析觀察,得出一個結論而生起定解時,即可將心安住在定解這個境上,一心安住,來修奢摩他。此時這個善巧所緣,就能做為奢摩他的所緣了。

問:那麼,心非常雜染的時候修淨行所緣,慢慢地將煩惱壓伏下去,此時,心處於一個相對 不那麼雜染的情況,這時候,還是以原來的所緣作為奢摩他的所緣,可以嗎?就是說,  他要修淨行所緣,比如修不淨的所緣,慢慢地壓伏了貪心後,他要修奢摩他,所以就繼 續把不淨的所緣做為奢摩他…?

答:這有點怪怪的。不淨觀本身,就是一種觀察,不可能不觀察啊!若不觀察,就不能稱為 「不淨觀」了。所以,應該是不行的。

問:就是說利用淨行所緣把煩惱降下來以後,再修善巧所緣時,要把所緣換了?

答:要換喔!淨行所緣,是一個前行。這邊宗大師,接著就選「佛像」。佛像的意思是把佛像 看成「真正的佛」的影像。

中譯文「又以此等作奢摩他所緣之時」,藏文原文沒有「又」字。「又」的意思是「再」「另外」的意思?喔,藏文沒有這個「又」字。我們比較下面,就會知道了。下面的「淨惑所緣」,中譯文「又淨惑者,…」,藏文原文這裡有「又」字,但「又以此等作奢摩他所緣之時…」,藏文原文沒有「又」字。

因為前面這個善巧所緣,是第一次講,講的是如果把這些當作奢摩他的所緣時要怎麼做,是吧?所以,不應該用「又」字。那下邊的「又淨惑者…」就可以用「又」字了,因為不僅前面有提到這些當奢摩他的所緣時該如何做,後面的淨惑所緣,也有提到該如何做,所以要有「又」字。這樣聽懂嗎?可是,我沒把握我中文的理解正不正確。「又以此等作奢摩他所緣時…」這裡有沒有那種「前面提過當奢摩他的所緣該如何做,而現在又講一種所緣,而這個所緣也應如前所述般去做。」的意思?(同學答:沒有。中文這裡的「又」字,是「接下來再說另一件事兒」的意思,而沒有「前面說過,這裡再說一次」的意思。所以,應該也可以。中文的「又」字,意思比較豐富一點。)

淨惑所緣

《廣論》云:「又淨惑者,謂唯暫傷煩惱種子及永斷種。初所緣者,謂觀欲地乃至無所有處下地粗相,上地靜相。第二所緣,謂四諦中無常等十六行,又以此等作奢摩他所緣之時,謂于諸境所現影像,隨心決定任持其心不多觀察。」P352

此處有「暫傷煩惱種子」和「永斷種子」兩種,也就是「世間道」和「出世間道」之別。世間道的入定,只能「暫傷」煩惱種子而已,出世間道的入定,則能「永斷」煩惱的種子。二者有此差別。

該如何「暫傷煩惱種子」?要修何種所緣才行呢?若以「觀欲地乃至無所有處下地粗相,上地靜相」為所緣,即能暫傷煩惱種子。那麼,該如何「永斷煩惱種子」?要修何種所緣呢?應以「四諦中無常等十六行」(即四諦十六行相)為所緣,而修出世間道。

無論出世間道或世間道,這些都能作為奢摩他的所緣。可是,應如前所述,必須先觀察,然後得一結論,並生定解,此時,再以此為所緣來修奢摩他。所以,要先觀察四諦十六行相,或下地粗相上地靜相,等到觀察的結果定解出現時,再以此為所緣,修奢摩他。這裡跟前面善巧所緣的道理相同,所以才會用了個「又」字。

以上,佛經所說的四種所緣,講解完畢了。

問:在淨惑所緣和善巧所緣之中,最後都有「定相」。善巧所緣中用的是「所決定相」,如觀 無常等。此處四諦十六行相,也觀無常,為什麼它的決定就變成了「所現影像」呢?

答:前面也是影像啊!全部都是影像。所謂「定相」,意指「得到結論」、「內心決定」的意思。 但所緣,還是影像。

接著,宗大師引《修次中編》來說三種所緣。

《廣論》云:「謂十二分教,一切皆是隨順趣向臨入真如,總攝一切安住其心。」P352

第一個所緣指的是,我們要學要讀的經論,太多了,因此面對浩瀚如海的經論,心不免散亂,這也想學,那也想學,該從何處下手?…,心一定會散亂的!宗大師歸納說,一切的佛經及論典,本身都是為了「去除煩惱,帶到真如。」這個目的而說。為了帶到真如,整個大藏經的經論,可簡單歸納為三類:隨順真如、趣向真如、直接帶到真如(臨入真如)。如此歸類,我們的心就不易散亂。

隨順真如 → 趣向真如 → 臨入真如

再者,如是分類能形成一個次第,亦即先「隨順真如」而「趣向真如」而「臨入真如」。有了這種次第,面對浩瀚的經論,心不會散亂,我們將不再疑惑哪個該先學了。「心不會散亂」的意思是,面對經論的內容,心不會散亂。

以學習道次第為例。下、中、上三士道學好了之後,再去看其他的經論時,一看即知這部該放下士道、那部該屬中士道…,心中的次第,能幫助我們進行分類。同理,這邊講的也是「次第」與「歸納」。否則,面對這麼多的經論,心會亂,無法穩定。有了次第,也懂歸納,心就能穩定下來了。因此,次第與歸納,即是一種所緣。這也是《修次中編》提到的第一個所緣。

何謂「隨順」、「趣向」、「臨入」?隨順,意指無常、業因果等道理;趣向,則指毗婆沙宗、經部宗、唯識宗、中觀自續派的空性見解,他們的空性的道理,就是趣向真如;臨入,則指中觀應成派的空性見地。

《廣論》云:「或緣蘊等總攝諸法」P352

第二種所緣,乃之前提到「五蘊含攝一切有為法」、「十二處與十八界,含攝一切法。」、「四聖諦含攝一切所應知法」。此即《修次中編》的第二種所緣。

《廣論》云:「或於見聞諸佛像聖像安住其心」P352

第三種所緣,就是我們看到佛像,或聽到佛的功德,結果會於我們心中形成一個佛的影像。這個就是第三種所緣。

其中,第二種所緣,即「五蘊攝一切有為法、十二處十八界所攝的一切法」這些所緣,即「阿毗達磨的口訣、教授」,故宗大師云:「對法論之教授」。以上,《修次中編》的三種所緣,講解完畢。

問:《修次中編》說的這三種所緣,前二者,是從「所緣境」的角度來講,可以理解為周遍所緣中用所緣境安立的那個盡所有性?

答:對,沒有錯。

問:第三種所緣,若緣的是佛像,似乎不能歸入盡所有性。周遍所緣中是說,用所緣境來安立的話,安立兩種,即盡所有性和如所有性。若對照《修次中編》這邊所說的三種所緣來看,前兩種可以歸入盡所有性,但第三種所緣緣佛像,就不可以歸入盡所有性了?

答:對。

問:如果這樣的話,豈不是周遍所緣中說的「就所緣境安立」就不能周遍了嗎?

答:我沒聽清楚,你說什麼呢?

問:周遍所緣中是就所緣境安立兩種盡所有性和如所有性,而且說這種分法,周遍一切所緣。 這邊《修次中編》說,緣佛像為所緣來修奢摩他,緣佛像這個所緣,不能歸入到盡所有性中,顯然也不能歸入到如所有性。這樣的話,豈不是前面那種盡所有性和如所有性的分類就不周遍了嗎?

答:不是。緣佛像時,事邊際中,二諦都有啊

問:緣佛像的時候有歸納嗎?

答:有啊。

問:緣佛像的時候不是就把他顯現出來就可以了嗎?

答:不是,我們緣佛像的時候,也應想佛的功德,若同時能歸納分類這些功德,心往內整理收攝,不往外去緣,如此一來,心就不會散亂了。若無進行分類的動作,東想西想,心一定會亂。

問:您的意思就是說緣佛像的時候,就思惟佛三十二相八十隨形好?

答:對。思惟、歸納佛的身語意功德,心就不會散亂。佛無邊的功德,如何歸納分類?通通 可攝入「身語意」之中,如此一來,就變成盡所有性,或周遍所緣了。

問:那如果就是個別個別的想他的三十二相八十種隨行好,會如何?

答:心不容易靜下來。 以上,宗喀巴大師說明了佛經中的四種所緣和《修次中編》的三種所緣之後,接著講這些所緣的作用。講述時,宗大師會按「次第」,先講淨行所緣的作用,再來是善巧所緣與淨惑所緣,最後才講周遍所緣。不過,如前所述,宗大師並不特別講周遍所緣,此處講到作用時,也是如此。

有此次第的理由在於,正修時,也是這種次第!宗大師即按實修的次第來說明這三種「所緣的作用」。

淨行所緣的作用

何謂淨行所緣的作用?修淨行所緣,能立刻壓伏雜染的煩惱,它有此作用。煩惱被厭伏後,心比較清淨,所以容易證得奢摩他,故宗大師云:「故是殊勝所緣」。殊勝所緣,意思是「於奢摩他的獲得上,它是幫助極大的一種所緣。」「故」,即「依此極易證得奢摩他」之意,因此之故,此所緣是一種「殊勝所緣」。

問:書上說「依此易得勝三摩地」,但剛才您不是講它還不是三摩地所緣,它是在所緣之前?

答:對。「依此易得勝三摩地」之「此」,指的不是「淨行所緣」,而是指「壓伏了煩惱的狀態 或情況」的意思。也就是,依靠「壓伏了煩惱」,非常容易得到「勝三摩地」,即奢摩他。

善巧所緣的作用

我們看五蘊這些善巧所緣,都與「無我」有關係,是吧?因此,善巧所緣,能幫助「緣無我的毗缽舍那」,也有助於生起毗缽舍那的證量。因此,這是一個很好的奢摩他所緣。何謂「奢摩他所緣」?意指「已經證得奢摩他之後的所緣」。換言之,緣無我而證得奢摩他的話,極有助於緣無我的毗缽舍那的生起。它有這種作用。

淨惑所緣的作用

何謂淨惑所緣的作用?淨惑所緣,乃屬出世間道的所緣,因此,它能對治所有的煩惱。此即淨惑所緣的作用。

以我們現在的程度,離善巧所緣,極為遙遠,淨惑所緣呢,就更別提了!我們連世間道都不修,而出世間道,卻都是見道以上的事情!因此,離我們實在非常遙遠。那現在,我們該修什麼?應修「淨行所緣」。

宗喀巴大師說,一定要知道自己的目標,並清楚每一個所緣的作用,以及哪些所緣有助於自己的目標。這些都清楚了之後,我們會知道自己要的是什麼,此時,再選擇適合的所緣來修。這種了解,很重要。所以宗大師才說:「故當依殊勝奢摩他所緣修三摩地。」

根本不知道自己要的是什麼,也不搞清楚哪種所緣有助於哪種目標,也有人這樣修奢摩他。故宗大師說:「有緣塊石草木等物而修定者,自顯未達妙三摩地所緣建立。」P353這種人,什麼都不知道,實在還沒準備好啊。

接著破他宗說法。前面,宗喀巴大師已引經據典地詳述奢摩他的所緣。但有些人,完全沒有經論上的依據,卻擺出一副極殊勝的修行的樣子說:「修奢摩他時,應該什麼都不要想!這才是修奢摩他最殊勝的方法。」宗大師接著要破除的就是這種錯誤想法。

宗喀巴大師破除時,會先從經論出發。他一開頭即引述佛經中說了多少個所緣,論典中又怎麼說,而對方主張「修奢摩他時什麼都不要想」的觀點,於經典中沒有,論典中也見不到,由此得知,這是一種多麼無憑無據的修行啊?宗大師有這種意思。

他宗認為,修奢摩他時,什麼都不要想,如果想的話,就執著了,而成了分別心。他們的理由是「只要想東西,就是分別;判斷是或不是,就開始分別了。」所以,什麼都不能想。如果什麼都不想時,腦袋就空空了,這種空空的時刻,就是空性。此即他宗觀點。

宗喀巴大師反駁云:「此是未解修空之現相」。他宗的想法,顯示出他們完全不懂如何緣空性而修。宗大師以邏輯進行辯論:「按你們的說法『什麼都不想就是無分別』的話,會有自相矛盾的問題喔。首先,你承不承認當時有認知?若說當時沒有認知,那麼,你說修空性,到底是誰在修空性啊?若承許有認知,而認知,一定會有所知,因為沒有所知就無法安立認知。只要有所知,就一定會想!有想,就會有分別!所以你說什麼都沒想是無分別,並不正確!前後矛盾了。」「是故彼說不應正理」。

接著,宗喀巴大師又以另一種邏輯再次破除他宗說法。《廣論》云:「又是否修空,須觀是否安住通達實性之見而修,非觀於境有無分別,下當廣說。」P353宗喀巴大師說,緣或修空性時,有沒有修到空性,是從「究竟實相的見上是否如理修到」的角度來判定,而不是從「我什麼都沒想,即是空性;有想的話,即成實有、執著。」來決定。宗大師在此不詳述,以後才會詳細講解。這是第二個段落。

再以邏輯進行第三回破除。「又說安住無所緣者,彼必先念『我當持心,必令於境全不流散。』次持其心,是則緣於唯心所緣,持心不散,言無所緣與自心相違。」P353宗大師說,若你如是主張,會與你自己的感受相違喔。先不談什麼邏輯好了,光從自己的感受上,就會發現矛盾啦!當你告訴自己:「什麼都不要想」之時,有沒有心?有沒有「想」呢?答案實在顯而易見,充滿矛盾啊!

最後,宗大師總結:「故明修定諸大教典,說多種所緣,義如前說,故於住心之所緣,應當善巧。」P353意思是,像你這樣解釋、這樣修,一定會走偏,肯定不如法。「故」宗大師前面提到兩點,一是引佛經及《修次中編》來說明所緣,並詳釋其作用。能如理去做,才是如法、正確的修行。所以,宗大師勉勵我們應好好學習經論,確認目標,認識所緣,選擇適當的所緣,這些都很重要,必須好好了解才行。他希望大家能有信心,所以說,他宗說法毫無道理,大家應該像我說的跟隨經論學習,才是最好的方式。就這個意思。

《廣論》云:「又修次論說,奢摩他所緣無定,道炬論說隨一所緣者,義謂不須定拘一種所緣差別,非說凡事皆作所緣。」P353宗大師提醒我們,雖然應跟隨經論好好學習,但是我們學習經論時,又往往斷章取義,抓住短短的一句,就亂解釋一通,這是不行的!必須整體通盤理解才好。例如,《修次論》中說「所緣不定」,而《道炬論》又說「隨一所緣」,所以,我們就妄下結論以為隨便什麼都可以當所緣。這樣是不行的。

那麼,該如何解釋才對?經論中,提到很多正確的、該修的所緣,我們從中選擇來修即可,而不是非哪一個不可,但也不是隨便可以亂修的意思。這點要清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