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奢摩他 18》

雪歌仁波切 教授
2008-10-28 香港


接上一堂課。他宗錯誤定義了「緣入定空性」。他們認為,緣入定空性時,心無有所緣,亦無分析判斷,否則,即陷執著分別。宗大師糾正說,入定時,心還是要有分辨觀察的能力存在。

此時,我們應特別注意一點,所謂「分辨觀察能力的存在」,並非我們凡夫所想像的那種「分辨觀察能力」,因為,凡夫的「分辨觀察」,必是執著!

班禪大師之《知母歌集》中,母親,指的是「空正見」,而知母,意思是「大家都應認識空正見」。空正見之於成佛,猶如母親之於我們;而菩提心之於成佛,則如父親之於我們。母親是智慧,父親是方便。

《知母歌集》中談到,很多人修學空性、破除實有執之時,有一種錯誤的觀念:一方面把自己的心放著,動也不動,毫無改變,卻要另外去尋找一個實有執;千辛萬苦找到之後就說:「這個是錯誤的,它就是實有執!」於是,努力去破除它,以為這就是「實修空性」、「緣入定空性」!

這完全大錯特錯了!我們平時的心念,差不多全是實有執、執著心。放著自己的執著心不顧,卻要另外去尋找一個執著心來破除,豈不可笑?佛經中提到過很多這種情形。班禪大師於是提醒大家這個常犯的錯誤。

我們應破的,是自己平常的想法與心態。其中,大概百分之九十九都是實有執!因此,很多瑜伽修行者,略為體會空性的道理時,心裡會恐懼,有一點怕,好像感覺「什麼都沒有了」!何以如此?這是因為,「要破除的實有執」與我們「平常的想法」緊密相連在一起了!而我們平常的想法,幾乎全是實有執!

以法我執為例。我們平常面對色、聲、香、味、觸等法,會覺得這顏色多好看、樣子多漂亮、聲音多悅耳…等等,所以,我們於法上的執著,早已與我們的執著心結合在一起了。如此一來,不能說自己的執著都不去動,卻要另外在色聲香味觸上面安立實有執來破除。這是不對的。根本不需要什麼安立,無始以來,實有執的想法,我們本來就有了。一個本就存在的實有執,還需要去找嗎?!

若說:「一個色法在那裡」時,是不是已經有實有執了?一般而言,我們不會認為「一個色法在那裡」的想法是實有執,而會認為「把在那裡的色法執為實有」的想法,才是實有執。如此區分實有執或非實有執,很有問題的!事實上,我們平常的心態裡面就存在了實有執。

我們就剛好要中間,是吧?一方面,不能偏向他宗說的什麼都不要想就是空,另一方面,也不能循我們平常的執著去想,處於中間的「中觀」,才是我們需要的!宗喀巴大師破除他宗的時候,指的就是這個意思。

問:學中觀的時候,建議從下部學起,有部、經部、唯識一步一步學上去,是不是   跟這個也有關係?不看下部,直接看中觀,以為我們沒有毛病,其實一看下部   的,發現我們的心就像下部描述的實執,其實都還在。實際上都還存在。這樣   幫助我們認清不學好像挺好,已經不執著了,但實際上還是很執著?

答:下部宗所說的各種我執,比較容易辨認,但中觀應成派講的實有執,卻很難認   出來,它太微細了,一般的「量」、一般的思想,很容易誤解。甚至連中觀宗   的自續派,也都會錯認!中觀自續派認為,當一個量瞭解對境時,這個瞭解本   身,就代表「找得到」、「對境是實在的」、「它自己方面有一個存在的能力」。   若連中觀自續派都無法正確區分,唯識宗以下,就根本不必說了。因此,若我   們不學習的話,一定會像自續派以下,混淆在一起。   何謂「混淆在一起」?即如此處他宗的誤解一樣,他們認為去除實有執,就是   什麼都要去除,連想也不可以想。還有一個問題是,下部宗所辨認出來的實有   執,太粗淺。即使能去除,也只能去除這些非常粗淺的執著而已,其他更深細   的實有執,依然存在。會有這二種問題。   因此,我們一定要學習應成派的理由就在這裡。之前講的內容,就是說不要誤   解的意思。

問:仁波切,宗大師在針對這三種狀況進行破除的時候,有立出來一個…就像您講   我們應該如何觀待,還是說,他是總的來講?

答:沒有,就是這樣而已。

問:仁波切,您剛才說,我們平常的想法中,已經有實有執在了,是不是說因為我   們的俱生我執,無始以來就和名言實已經混在一起了?名言實,從始至終都受   到俱生無明的影響,而不是說這個名言實本身,就是我執?

答:對,沒有錯。

戊二、顯示何等補特伽羅應緣何事

「顯示何等補特伽羅應緣何事」,講的內容是,淨行所緣、善巧所緣、淨惑所緣三種所緣,個別適合哪類補特伽羅來修。以下即針對這三種所緣,分別解說,故分三個段落來談。

一開始,到354頁倒數最後一行,講的是淨行所緣;而善巧所緣,則從354頁最後一行開始到355頁第三行;淨惑所緣,是從355頁第三行到355頁第八行。就這三個段落,至於引用的經論則是《頡隸伐多問經》與《聲聞地》。

淨行所緣

《廣論》云:「顯示何等補特伽羅應緣何事,若貪增上,乃至尋思增上補特伽羅,如聲聞地引頡隷伐多問經云:『頡隷伐多,若有比丘勤修觀行,是瑜伽師若唯有貪行,應於不淨而安住其心…』」P354

宗喀巴大師辨別出三種補特伽羅適合以淨行所緣來修。哪三種呢?第一、貪等五增上者。第二、等分行者。第三、薄塵行者。

貪等五增上者,意指煩惱之生起,猛利而長時。等分行者,等分,即「普通一般」之意,也就是他的煩惱雖強,但時間不長。而薄塵行者,則指時間短如剎那,一生起後,立刻消失。總之,此三者的煩惱力量都很大,但時間上,則有短中長三類之別。

煩惱增上,可分一個煩惱增上、二個煩惱增上、三個…等,而宗大師這裡是說,我們屬於五個煩惱增上的階段。肯定的是,只要是貪等五增上者,為了減少煩惱,都必須修淨行所緣。我們即屬此類補特伽羅。

問:順序如何?

答:宗大師沒特別講,我不太清楚。

宗大師在這邊是說,若是貪等五增上者,煩惱強度大時間長,影響太大,人的心很難調過來,因此,為了修奢摩他,必須修淨行所緣,將人的習慣個性糾正過來,才能修奢摩他。但等分行者與薄塵行者,心的狀況尚可,毋需特別調整,於修奢摩他的影響,也不是太大,因此,沒特別要求他非要修淨行所緣不可。本身他自己喜歡什麼境,都可以選來修。

問:是不是只有對於增上的補特伽羅來講,淨行所緣才是必須要做的前行?

答:對,沒有錯。

問:如果是等分或薄塵行者,「於前所緣隨樂攝心,無須決定。」其所緣,即上一 課所講的全部的所緣?

答:對,全部都可以。 問:但他也可以選淨行所緣?

答:對,對。

問:「於前所緣」不是指不淨觀那些?還是……不是五個嗎?

答:指所有的。包括善巧所緣等,還有《修次中編》講的三種所緣,總之,所有的所緣,自己喜歡什麼就選什麼來修。但宗大師建議,修的時候,選佛像比較好。不過,這只是宗大師個人的建議,並不代表我們不能去修別的所緣。

  貪等五增上者應修的所緣,宗大師引《頡隷伐多問經》與《聲聞地》為根據。

  《廣論》云:「聲聞地云:『等分行者,隨其所樂精勤修習,唯為住心非為淨行,如等分行者,薄塵行者,當知亦爾。』」P354

至於,第二種跟第三種補特伽羅,宗大師一併解釋。等分行者與薄塵行者,其所緣之境,「隨其所樂」即可。宗大師引《聲聞地》後,自己再說一次:「故於所緣定應勤學,若是等分或是薄塵補特伽羅,於前所緣隨樂攝心,無須決定。」P354

接著,宗大師說明此三種補特伽羅的前世來源有何差異,故形成今生之別。

《廣論》云:「貪等五增上者,謂先餘生中於貪等五,已修已習已多修習,故於下品貪等五境,亦生猛利長時貪等。等分行者,謂先餘生中於貪等五,不修不習不多修習,然於彼法未見過患,未能厭壞,故於彼境無有猛利長時貪等,然貪等五非全不生。薄塵行者,謂先餘生中於貪等五不修習等,見過患等,故於眾多美妙上品可愛境等貪等徐起,於中下境全不生起。」P354

宗喀吧大師接著說:「又增上貪等經極長時,等分行者,非極長時,薄塵行者,速證心住。」P354增上者,煩惱的時間特別長;等分者,不太長;薄塵者,煩惱一下子就沒了。此為一種概略的說明。以上,適合修淨行所緣的補特伽羅,說明完畢。

問:剛才講的好像不是指煩惱,最後一句「速證心住」是不是生起三摩地?

答:他主要是講「心馬上就會變回成原來的情況」,並不是三摩地的意思。

問:可是您看最後一句「速證心住」?

答:心住,意指「回到原來的位置」。

問:是祛除煩惱的意思?

答:不是。原來的位置,指的是「未生起煩惱的狀態」。速證心住,意指「馬上回 到未生煩惱的位置安住」的意思。

問:仁波切,這個上品貪等五境、中品還有下品,您能具體解釋一下嗎?

答:宗大師在「廣」的地方,應該講的很清楚。剛才說到,前世我們跟隨這些煩惱   很長一段時間,經常長時地串習。再者,對於不應計較的小事情上,非常計較。   還有,沒什麼好貪的事物,我們卻生起強烈的貪。這些貪煩惱,為期甚長,這   就是它們的過患。

問:這是屬於下品煩惱?

答:這是增上。

問:這是屬於下品煩惱、中品煩惱、還是上品煩惱?這是屬於下品貪等五境、中品   貪等五境還是上品貪等五境?

答:你是說煩惱的大小,是嗎?

問:不是。他說這個貪分上品、中品和下品,增上貪者,屬於最下品的貪,修行的   時間很長很重。這個等分的,屬於中品或對於以上品略會有貪,對下品全然不   顧。薄塵者,根本對於下品境界全不生起,只可愛上品境界略有徐起……

答:本身這裡,「等分」,意指「對境」與「貪」相等。小小的對境不應貪的,有境   卻生起強烈的貪,此即上品貪;貪了該貪的,沒辦法了,這就是等分;面對一   個很大的、不可能不貪的對境,他卻不屑一顧的樣子,貪很微弱,此即下品貪。

【眾人回應:廣論上是對境分上品、中品、下品,而你問的是貪的上品、中品、下品,這三個上中下正好是反的。如果對下品貪境都起貪,那你是上品貪煩惱,一般人都看不上眼的,我還特看上,那我是上品貪;如果對天界特希求,那我是貪上品對境,對於世間的我都不貪(只貪天上,是貪上品對境)。】

問:從「對境」的角度,講是上品,若從「補特伽羅有境」的角度講,分為增上、   等分、薄塵三種。看此補特伽羅他是增上的貪、等分的貪、薄塵的貪三種嗎?   所謂增上貪,就是小小的對境,他卻非常貪,等分的貪,就像世間說的貪一樣,   而薄塵呢,對中下的不貪。是這樣嗎?

答:對,就是這樣子。

問:他對上品貪的對境就比較貪,舉個例子,還是定義?

答:一般來說,講的是一個比例嘛!就從世間大部分人的角度來講的。一大筆錢,   不可能不貪。少少幾個錢,他卻那麼執著,這是境是下品,貪是增上。

  宗大師說,強烈貪心的這種個性習慣,一定要改變。但此處,他特別提到一點,等分與薄塵,時間不長,因此對於修奢摩他,沒什麼影響,所以,不必特別要求修什麼所緣才行。

善巧所緣 與 淨惑所緣

善巧所緣,宗大師沒特別說什麼。淨行所緣,根據《頡隸伐多問經》,善巧所緣,也引這部經,沒多解釋。我們可推論得知,對我們而言,真正重要的是「淨行所緣」。我們還未達善巧所緣與淨惑所緣的層次,故宗大師不多說,只引一下經,概略說說而已。

淨惑所緣,也是如此,只引了《頡隸伐多問經》而已。淨惑所緣,主要有二個,即世間道的淨惑方式跟出世間道的淨惑方式。宗大師引經後,略為描述一下,因為我們還沒到這些修的階段。

或問:「修奢摩他,為什麼要這些所緣?淨行所緣、善巧所緣、淨惑所緣,大多是觀察修的方式,它們怎麼會是奢摩他的所緣呢?」應該會有這種疑問吧。宗大師接著做了解答。

《廣論》云:「此諸所緣,通於毘缽舍那思擇修習,及奢摩他安住修習二種所緣,非唯奢摩他之所緣。然因有是新修奢摩他之所緣,有是奢摩他生已勝進所緣,故於修止所緣中說。」P355

第一,這些所緣,不單是修奢摩他的所緣,也是修毘缽舍那的所緣。第二個道理是,有些所緣,乃初修奢摩他時,為了生起奢摩他證量而被拿來當做所緣的,有些所緣,則不宜用於初修階段,必須是生起了奢摩他之後,才能拿來當做所緣。因此,奢摩他的所緣,可分初修及已證奢摩他之後二種,故說一切都是奢摩他的所緣。

問:您剛才講生起了奢摩他之後再所緣,這個再所緣是觀嗎?

答:可以說,觀的所緣,就是之前生起奢摩他之後的所緣,可以這樣說。

問:他生起了奢摩他之後,他可以再修奢摩他啊?

答:修毘鉢舍那時,一定已有奢摩他嘛!那個時候,心的入定,已經不會散亂了,   觀察的同時,也不會散亂。換言之,觀察的同時,也可以修奢摩他。觀察的同   時也可以修奢摩他的意思是,不能說他沒有觀察,他還是有觀察的,只是觀察   的同時,心不會散亂。心不會散亂這個部分,就是奢摩他,因此,修毗缽舍那   的所緣,還是可以說是奢摩他的所緣。

問:止觀雙運?

答:對。所以,前面把它當奢摩他的範圍來解釋,原因即在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