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奢摩他 20》

雪歌仁波切 教授
2008-10-28 香港


宗大師建議,所緣,選佛身比較好。此處之「佛身」,意指「佛的影像」,也就是第六識當中一個佛的身體,我們把它當所緣來修。雖然所緣是「佛的影像」,但也不必刻意去想:「現在,我在緣『佛的身體的影像』。」這樣不對喔!

宗大師引《修次下編》和《三摩地王經》來描述佛身,讓我們能好好認識。

緣佛身時,有二種方式。宗大師認為第二種方式比較好,理由有二個。一是這種對佛的信心,比較好。二是與共乘相順。

因般若乘和果金剛乘兩種,共同要有的乘,即曰「共乘」,如《廣論》。而「與共乘相順」的意思,就是「與顯教相順」。顯教除了一些戒之外,大部分都是共乘。例如,下世道之中,除了追求後世安樂以外,都是共下世道;共中世道也一樣,除了太自私的只求個人解脫的出離心之外,其他的都是共中士道。同理,顯教中除了一些戒之外,大部分都與密乘相共。所以,共乘,指的是顯教,它是密續之前,共同要修的。就像要修上世道之前,必須先修中世道,故曰共中世道,以此類推。

《廣論》云:「先求持心所緣處者。謂先當求一若畫若鑄極其善妙大師之像,數數觀視善取其相,數數修習令現於心,或由尊長善為曉喻,思所聞義令現意中求為所緣,又所緣處非是現為畫鑄等相,要令現為真佛形相。」P357

第一步,先選擇什麼樣的佛身來做為所緣。第二,緣佛身時,我們要知道佛本就存在,無所不在。第三步,不要認為佛本就存在,所以連佛像也不需要了。我們應該還是要有尊佛像在前比較好。

這個佛像要跟我們有緣。有些佛像,我們一看心裡就舒服!應該要請一尊與自己非常相應的佛像。其實,不一定是佛像,唐卡、畫的、塑的…都可以。

請了一尊相應的佛像之後,要用眼睛仔細看。想一想再看。再想一想有沒有清楚,再看。如此來回反覆看。先看頭、臉。若看的不那麼清楚,或看了又忘了,就再看一次。想一想好像又看不見了,再看。這樣努力的去取所緣,先用看的,再用聽的。

若找不到佛像或唐卡怎麼辦?只好用聽的,這也可以修。也許,有些人眼睛有問題的話,就用耳朵聽一聽再修。

「求為所緣」之「求」,即「要找」的意思。也就是,正因我們第六識當中沒有出現,所以,要努力於第六識的影像當中取出一個佛身來做為所緣,此即「求為所緣」的意思。

「令現意中」,意思是我們努力讓第六意識中展現出所緣,即一個佛身的影像要展現出來。大家可能會想:「家裏已經有佛像了,所緣已經存在了呀,為什麼我還要去求一個所緣呢?」事實,「求所緣」的「求」,指的是「第六識影像當中沒有佛的影像,所以要去求一個。」的意思。

因此,求為所緣這一段指的是:有眼睛的人用眼睛看佛像,沒有眼睛的人聽一聽佛身功德,然後透過眼睛或耳朵的方式於第六識中展現出來一個佛的身體。就這個意思。

何謂「所緣處」?所緣,是第六識當中佛的影像,而所緣處,則是佛身。這個佛身,並不是外在的佛像,而是要視之為「活生生的、真正的佛」!為什麼所緣處不是佛像?也許有人會想:「現在要修奢摩他,所以我請了一尊與我極相應的、莊嚴的佛像。因此,我修奢摩他的所緣處,就是這尊佛像。」宗大師說不是!他說我們的所緣處不可以是外在銅、銀、金等材料塑成的佛像,若是這樣,就大錯特錯了。我們修的所緣處,應該是一尊真正的、活生生的佛!當我們說請了佛像來看,或者看不見就用聽的時候,會有「誤把佛像當成所緣處」的問題。因此,宗大師提醒我們,所緣處不是外在的佛像。

接下來,破他宗說法。

《廣論》云:「有說置像於前目睹而修,智軍論師善為破之,以三摩地非於根識而修,要於意識而修。妙三摩地親所緣境,即是意識親所緣境,須於意境攝持心故。又如前說是緣實境之總義,或影像故。」P357-358

他宗主張修奢摩他時,眼睛應盯著佛像修。智軍論師破除曰:「我們修的是第六識,而不是眼識。」宗大師認為所言甚是,並補充說這是「共相」、「總義」,即攝類學中的「義共相」。

《廣論》云:「影像亦有粗細二分,有說先緣粗分,待彼堅固次緣細分,自心亦覺粗分易現起故,應先從粗像為所緣境。」P358

宗大師接著提出一個問題:「緣佛身時,要緣粗的來修?還是緣細的來修?哪種方式好?」宗大師說,一開始不須細細地緣,如眼睛如何、眉毛如何…等,這些細節,一開始不用想。應先緣粗分的,然後再緣細的部分。這種方式比較好。以上為「粗細」所代表的意思。

《廣論》云:「尤為要者,如下說乃至未得如欲定時,不可多遷異類所緣修三摩地。若換眾多異類所緣修三摩地,反成修止最大障礙。故於修定堪資定量之瑜伽師地論及三編修次等,皆說初修定時,依一所緣而修,未說遷變眾多所緣。聖勇論師於修靜慮時顯此義云:『應於一所緣,堅固其意志,若轉多所緣,意為煩惱擾。』道炬論云:『隨於一所緣,令意住善境。』」P358

初修時,當內心還未生起想要的三摩地之前,不應更換所緣。

問:修奢摩他時,先觀為佛像,接著求為所緣…每天都是同樣的做法。那麼,第一天與第二天的求為所緣,可能稍稍會有差別。這樣,算不算更換所緣?

答:應該說,所緣佛像的大小、顏色、樣子、坐姿、手印…等,不可以換。再者,修奢摩他,意指「為了證得奢摩他」之意,並不是光「止修」而已。也就是,我們為了證得奢摩他,很認真的找了一個具足五種功德的環境來修奢摩他,為了成就奢摩他而閉關修行。此時,不可以任意更換所緣,此即「不可以換」的意思。

平常家裏的功課,不是為了這種目標而修嘛,所以沒關係。事實上,我們一定要換很多所緣啊!我要唸功德之本頌、大威德金剛、綠度母等,當然要換,不換不行嘛!

但現在這邊講的是,為了證得奢摩他的證量,特別挪出一段時間來閉關,為期六個月或者一年,這樣修的時候,所緣不可任意更換。是這種意思。

問:這是佛像不可以換的意思。那麼,建立影像時,因為是在第六意識中建立的,所以呢,可能今天建立的影像和明天或後天所建立的影像,無法全然一致…。

答:當然一開始,影像一定無法完全相同。但是,愈修,它會愈來愈清楚。因此,初期影像無法一致,是必然的現象。那我們現在講的變換所緣,並不是這種情形。而是說,他所緣的佛像大小顏色坐姿等,不能任意更換。

宗大師認為,任意更換所緣,將會形成障礙。他依無著菩薩的《瑜伽師地論》、蓮花戒大師的《修次》三編、聖勇論師、阿底峽尊者的《道炬論》等做為自己邏輯的立論根據。

《廣論》云:「說『於一』言是指定詞,故先應緣一所緣境,待得止已後乃緣多。修次初編云:『若時已能攝其作意,爾時乃能廣緣蘊處界等差別。如解深密等說瑜伽師緣十八空等,眾多差別所緣。』」P358

宗大師接著把「初期不可任意更換所緣」當理由,去成立「所緣不可以有很多」的主張。所謂「很多」,是不是說可以二個、三個佛像一起緣?不可以。剛開始,就是要從一尊佛像開始緣。不過,若已經獲得奢摩他證量之後,就可以有很多的所緣了。以上根據《修次初編》和《解深密經》而說。

《廣論》云:「如是初得攝心所緣之量…。」P358

初修時,所緣,不可以換也不可以多,那麼,我們要求、要找、要取的這個求為所緣,如何才算取到呢?何為應有之量?此即「如是初得攝心所緣之量」的意思。

有人說,取到了一個非常清楚的佛身,才算是找到求為所緣之量。宗大師駁斥說不是,只要內心形成一個粗略的形像,就算取到了所緣。

《廣論》云:「謂先次第明瞭攀緣一頭二臂,身體餘分及二足相,其後思惟身之總體。心中若能現起半分粗大支分,縱無光明應知喜足,於彼攝心。此中道理,若以此許猶不為足而不持心,欲求明顯數數攀緣,所緣雖可略為顯了,然非僅不得妙三摩地令心安住,且障得定。又若所緣雖不明顯,然於半分所緣持心,亦能速得妙三摩地,次令明顯其明易成,此出智軍論師教授,極為重要。」P358

首先,從頭開始,往下觀手、身體、腳,慢慢形成一個粗略的形像。頭也有了,手也有了,身體也有了,腳也有了,這樣就算找到、取到了所緣。「找到」的標準不在於眼睛有多大、眉毛有幾根…,而是只要粗略地在第六識出現,就算「找到」了所緣,能算是「量」了。

問:原來這麼容易啊!

答:容易啊!哈哈哈。

宗大師認為,若能達成上述標準,應該要滿足,讓心安住在境上,能持續多久,就多久。千萬不能因為影像不清楚就以為還沒找到或取到所緣,心就一直往裡鑽,想把佛像的每個細節都看的一清二楚。其實,這是奢摩他上面的一種障礙。因為心愈細,就會愈散亂。「一心想要清楚」,心就散亂了,所以它是個障礙。這是從負面的角度來談,即《廣論》云:「此中道理,若以此許猶不為足而不持心,欲求明顯數數攀緣,所緣雖可略為顯了,然非僅不得妙三摩地令心安住,且障得定」。

第二點,若從正面的角度看,當我們粗略的所緣找到後,心馬上就滿足而安住在所緣上,很容成就奢摩他的證量,很容易生起三摩地。即《廣論》云:「又若所緣雖不明顯,然於半分所緣持心,亦能速得妙三摩地,次令明顯其明易成。」

此處,宗大師以正反兩個理由,來成立「所緣之量」的標準。其根據為智軍論師的主張,《廣論》云:「此出智軍論師教授,極為重要。」

以上,乃「初得攝心所緣之量」的段落內容。

《廣論》云:「又所緣境顯現之理,雖有二種四句之說,然由補特伽羅種性別故,種種無定行相現顯有難有易,即已現中有明不明,此二復有堅不堅固。」P359

取到所緣時,所緣顯現的情形,因人而異,各有不同。有些人,所緣比較容易在第六識中出現,有些人,則不容出現;所緣即使出現了,有些顯現得很清楚,有些並不清楚;有些比較穩定,有些不穩定。顯現得不清楚之中,也有穩定的和不穩定的二種。總之,顯現的情形,有很多種,無法肯定的說一定會如何。總之,所緣找到之後,清不清楚?穩不穩定?完全是個人問題,無有定論。

《廣論》云:「若修密咒天瑜伽時,天之行相定須明顯,乃至未能明顯之時,須修多種明顯方便。此中佛相若極難現,於前隨一所緣持心,以此主要在得止故。又緣像修,若像不現任持心者,不能成辦所樂之義,故須行相現而持心。」P359

有些人,之前並無顯教奢摩他的基礎,而是直接入密續。他進入密續之後,才開始在密續中修奢摩他。宗大師說,這也可以,不一定非要修顯教的方式不可,密續中也能修奢摩他。

然而,若要於密續中修奢摩他,所緣的顯現一定要清楚而穩定,因為密乘的要求比較高。若是顯教,所緣不一定要很清晰,能有概略的樣子就可以了,而且,顯教修奢摩他時,也不要求非有佛像不可。然而,宗大師是建議有佛像比較好,但不硬性規定非有不可。宗大師說,若有人緣佛身而難以生起奢摩他證量,即可選擇過去所用過的所緣之一來修。

此段有二個重點,一是密乘中,所緣一定要清楚,但顯教不需清楚。二是顯教中,不一定要以緣佛身來做為所緣。若緣佛身有困難的話,可以用其他所緣來替代。

《廣論》云:「又緣總身像時,若身一分極其明顯可緣彼分,若彼復沒仍緣總像,若欲修黃而現為紅顯色不定,或欲修坐而現為立形色不定,或欲修一而現為二數量不定,或欲修大而現為小形體不定,則定不可隨逐而轉,唯應於前根本所緣為所緣境。」P359

若以緣佛身為修奢摩他的所緣,得到所緣之後,不可任意更換。獲得奢摩他證量的這個目標還未實現之前,必須安住在同一個所緣上來修。修的時候,有時身體比較清楚,有時臉清楚…,此時,我們要抓緊這個所緣境,若臉清楚,就繼續觀想臉,不要跑去其他的境上。要這樣修喔。

但是,如果修的時候,我們換了另一尊佛身,顏色、樣子、坐姿、手印都換了,數量也由一個變兩個、三個…,而且佛像一下子坐這裡,一下子又換到那裡…,宗大師說,不可以這樣修!修的時候,如果臉比較清楚,就抓住這個所緣來修,可以;若身體概略的樣子比較清楚,安住在這上面,也可以。如果顏色、大小、手印、數量、樣子都不一定而修,這樣就太糟糕了!

這裡就四個嘛,顯色不定、形色不定、數量不定、形體不定,當這些障礙出現時,我們還想說:「這是佛!那也是佛!這麼多的佛,太好了,我都可以觀想!」這樣是不可以的喔!這樣修,根本不可能生起奢摩他!

我們應維持安住在一開始所找到的、取到的所緣境上來修,其間,都不應更換所緣,要安住在同一個境上修,直到生起奢摩他為止。

問答

問題一:災難時,出家人可以將常住物變賣救濟災民嗎?災民受用,有罪嗎?

答:可以變賣。災民沒有罪。

問題二:我們是增上煩惱的眾生,如何進行淨行所緣的修行?

答:這個…已經講過了,哈哈哈。

問題三:攝類學的「同體相屬」是不是同一體性?

答:完全一樣的。

問題四:進入初禪要觀欲界煩惱過患,初禪才可修成。那麼修無想定的人,什麼都不想,是不是可以跳過初禪,直接進入無想定?

答:不行。

問:怎麼能修成無想定?

答:初禪的靜慮定,先要得未到地定,有很多次第的,透過這樣子才會初禪的靜慮定,第一靜慮。無想定,是四禪裏面的其中一個,所以前面一定要有初禪、二禪、三禪都要經過,然後才可以到「無想定」。

問題五:心王能照見心所,靜者受心所影響,這個心王是不是如來藏?

答:心王上有如來藏,心王本身不可以說是如來藏。

問題六:學攝類、廣論與那些實修本尊法、誦經、持咒、放生這些做善業的關係,如何更合理的安排他們的位置?

答:我們學習這些經教與道次第,與誦經、放生、持咒、義工等,有什麼關係呢?它們是「福德」與「智慧」的關係,二者互為助伴,輾轉增長。會修的人就要這樣做。

何謂輾轉增長?我們學習,道理懂了、開智慧後,誦經時,即可思惟經典 的內容、佛菩薩的功德、三寶的功德…。如果這些道理都不懂,只是心裡有一種安全的、不求不行、尋找依靠的感覺而已,但內心卻沒有一個真正信心生起,用這種心情誦經、皈依等,效果不好。

放生,也是一樣。必須先清楚放生的儀軌與內容、該以何動機來放生、如何更有意義…等,我們不學習,就不會做。再者,學習後再累積福德資糧的話,所學的,不會與心不相干!不會學了半天,心還是硬硬的。累積了福德,可讓心漸漸柔軟,能真正吸收佛法的道理。否則,欠缺福德,所學習的法,無法幫助自己的心。

問題七:學習攝類,學習的這個層面和實修的關係?

答:學習經教與道次第時,應了解二者之關係。道次第,大多是經論的「結論」,因此未詳釋各種理由。也因此,我們就算學了再多年,結論依舊是宗大師的結論,永遠無法成為我們自己的東西。如果能學習結論背後的理由或道理,漸漸地,我們心裡能真正建立起這些道理,自己能思考,如此一來,道次第,才會成為自己的道次第。這就是必須學習經教的原因所在。

若能清楚攝類學、心類學這與道次第的關係,就容易聽懂它們與修行上的關係了。

問題八:修次中編提到,自他相換,要透過空性的智慧來修,它比七因果的修持更穩固、更殊勝?

答:當然。一般而言,七因果的修行,屬廣行法門,自他相換,則是加持派。七因果教授,乃彌勒菩薩、無著菩薩一一傳承下來的;而自他相換教授, 則由文殊菩薩直接傳給寂天菩薩。現在我們看,中間已經有很多階梯了,但傳承的源頭,乃文殊菩薩以天人示現直接傳給寂天菩薩,此即稱之為「加持」。加持,是在一種非常特殊的情況當中本尊傳給我們,這種傳承,即稱為「加持派」。因此,自他相換教授,從文殊菩薩而來,它是屬於極利根、極有智慧且具空性見的人,才能修的法。寂天菩薩於《入行論》中,不斷用空性的道理來講自他相換。我們無法修自他換,主要是放不下我愛執。然而,我們並不清楚我愛執其實沒有自性,它不是真實的存在,只是我們的一種習慣性的想法罷了!一旦明白了我愛執的本質,很容易就能放下,否則,永遠也放不下我愛執。

再者,自他相換,是我們對無邊眾生的一種利他的態度與想法,從這個角度去做的話,因一旦種下去,而對象又是無邊的眾生,因「緣起之理」的緣故,反而會讓自己一切圓滿。它是極廣、極微細的緣起之理,完全依賴其他者,並與空性密切相關。因此,他者有多少,自己就有多少。七因果教授,沒有談到空性與緣起的道理,因此,沒有空正見,也能修七因果。

問題九:對於有家庭的在家人,如何學習對早日成佛是最有用的?

答:目前來說,最快速的成佛方法,就是宗大師的菩提道次第和密宗道次第。無論在家出家,這條路,最快。在家人來說,平常的貪瞋癡煩惱和行為,都不改變,然後妄談迅速成佛,實緣木求魚!因此,煩惱和行為這些,必須改變,但不一定要受出家戒。

問題十:風水和卜卦,與學佛的關係?

答:不能因為「業決定」,所以不看醫生;因為業決定,所以不要吃飯。業決定,這點沒有錯,但看醫生,也與業有關。房子風水問題,也與業有關。風水,並不自外於業果道理。業果,涵蓋了一切。卜卦,也是業果。只是當我們看不清楚時,就請教一下佛菩薩能不能回答 我們的疑問。有佛菩薩加持,卜卦的回答會比較準,但有時也會不準。此與求問者自身的業果有關。有時,動機不純正,佛菩薩也不讓問。也有這種情形。

問題十一:曾聽過,供養上師的功德同供養諸佛的功德,怎麼解釋?

答:這裡講的是一位非常如理依止善知識的人。所以,首先,要看看供養者 是什麼樣的人。若此供養者本身是一個非常清淨依止善知識的修行者, 這樣的一個人,如理清淨地對自己的上師修依止善知識,此即供養上師 最殊勝的方式。當然上師必須具足條件。對這位修行者而言,上師即代 表一切佛菩薩,而且這位上師是佛菩薩為他準備的化身,特別配合他的 根器,能與他相應的一個化現。因此我禮拜、供養上師,一方面佛菩薩 供養到了,一方面我們也有聽佛菩薩的話,功德自然不同。

問題十二:供養上師的一條狗,功德比供養當地所有僧眾的功德都大嗎?

答:這是怎麼樣的心態呢?「照顧上師」這顆心,是一個非常重要的心態。 我打這條狗,上師會傷心;我給它食物,上師會歡喜。雖然食物是給狗 吃的,但我能供養到上師,讓上師歡喜。這裡是從這個角度講的,不能 說狗比其他僧眾好。

問題十三:杯子,是杯子的反體,杯子的反體,不是杯子。第二句容易理解,因為 杯子的反體是義共相,杯子作為實有法和義共相是不相等的。但前面一 句「杯子是杯子的反體」怎麼理解?

答:「跟杯子一」和「不是跟杯子一」。杯子,是「跟杯子一」。「跟杯子一」, 不是跟杯子一。現在我們講,杯子,是跟杯子一,但是,跟杯子一,是 不是杯子?不是。「跟杯子一」這樣子講,是反體。這是另外一個比較 相類似的。

你說「杯子是杯子的反體」,你聽得懂。現在是講我用「跟杯子一」來 取代反體。所以,杯子是跟杯子一,跟杯子一,不是杯子。這是相類似 的。相類似本身就懂,但是把「反體」套上去,就有問題了,是吧?

「杯子的反體」真正指出來的話,它是第六識分別心當中…「是杯子」 這個想法的對境,這個想法的同時的一個對境。「是…」這個想法同時的一個對境,這就是反體,反體是這個意思。是杯子,所以是杯子,若問什麼是杯子?杯子是杯子。那個時侯,舉出來就是杯子。所以杯子是杯子的反體的意思在這裏。反體是義共相,這是什麼樣的義共相?哪一個分別心的義共相?「是杯子」這種分別心的義共相。那麼,是杯子這個分別心的義共相,是什麼樣子呢?確認杯子這個道理,就是反體,這個道理就是他的一個想法,所以這就是義共相、杯子的反體。

若問什麼是杯子?你分別心當中有想「是杯子」,這個就是反體。所以我們在第二個階段會問:「當你分別心想是杯子的時候,舉出來什麼東西?」就是杯子!所以杯子就是杯子的反體。

但是,分別心當中「是杯子」這部分,是不是杯子?不是。這個是什麼?「什麼」指的就是杯子。杯子是杯子,「是杯子」這個,不是杯子,二者不同。

問題十四:有沒有相當於趣入境跟顯現境的關係?

答:有一點這樣子。但不可以馬上這樣子講。

問題十五:趣入境跟顯現境,能不能這樣理解,就是對於分別心來說,心是有五遍行,思作意受想處,前面的思就是心動向的對鏡,是不是動向的對鏡,就是我們的趣入境。後邊的思作意受想處得出來的判別,就是我們的顯現境,可以這麼理解嗎?

答:不可以這樣理解。因為心所和心王是相應因,所以相應因的時候呢,他的緣,還有形相,都是相應。緣也要相應,形相也要相應。形相相應的意思是「趣入境相應」的意思。

但是,趣入境相應是沒有錯,但是趣入境是…例如,這個杯子很貴,我心想這杯子很貴,心王也想這杯子很貴,我的心所也想這杯子很貴,心王心所兩邊都想杯子很貴這個道理。它們都有緣這個杯子,形相是很貴,所以,是很貴,指的是形相。因此,「是很貴」都有思作意受想處這樣子的趣入。但是「是很貴」這個時候,他的感受部分主要是以「受」為主。「這杯子是很貴」這個道理上,有一個感受,也有一個確認的,也有一個「別把它忘了」的部分。這些事情是誰在做呢?這些是心所在做。可能你就是誤解了這個道理。例如,我們會說心王是總,心所是別,他的境是特別個別的,可能你就在這裡誤解了。「特別的境」,並不是「真正的所緣跟形相不一樣」的意思,而是「它的作用不一樣」的意思。這裡不要搞混了。例如,這個杯子是很貴,這個裏面有「確認」的部分,也有「給我們感受」的部分,也有「別忘了」這個的部分。總之就有很多,那麼,這些是誰做呢?是心所做的。心王沒有這樣子。心王就只是整體的想法而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