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廣論奢摩他05》

雪歌仁波切 教授
2007-03-30


聞法意樂

在動機方面,我們應當有菩提心的攝持來進行,這是極為重要的。不過,就菩提心的攝持這個方面而言,應當是正行時,如何進行修持的這個善根,應當要產生跟它相關的菩提心。譬如,我們的正行是要學習布施,那麼跟這個正行布施相關的前行(動機)應該要產生什麼呢?如何是菩提心的動機呢?

此時,思惟一切眾生慳吝的煩惱以及它的因(習氣),都能夠遠離消滅之故,因此我自己要得到布施波羅蜜的果位。布施到彼岸波羅蜜的果位,只有佛果才有,佛的內心所擁有的布施,就是布施到彼岸,為了要得到布施到彼岸之故,因此產生這個想法。

首先要利益眾生,使眾生脫離慳吝的煩惱以及它的因(習氣),為了達到這個目標,我先要達到布施波羅蜜,得到之後,未來,我也能夠安置一切眾生得到佛果,產生這種想法,當然是菩提心。不過跟其它的菩提心就不一樣了,菩提心有各種各類,這是一個特別的菩提心,在這個菩提心攝持之下,來進行正行的修持(布施波羅蜜的修持)。

相同的道理,我們現在每星期五下午所進行的課程(台北四諦),是後面二種波羅蜜。首先是靜慮波羅蜜的部份,正行就是這個教法的學習。一樣的道理,在學習的前面,前行的部份就要思惟,希望一切眾生能夠遠離內心散亂的煩惱,同時也把它的因(習氣)去除掉。因此之故,我先要學習靜慮波羅蜜。首先對於它的禪修方式和內容,我先要了解。要了解的話,首先應當要聽聞,依於這種動機的攝持之下,來進行正行,就是靜慮波羅蜜的學習。所以,我們要先產生這個動機來學習教法。

或許有人有這樣的想法,我們平常談到世俗菩提心時,菩提心的性相,如果按照《現觀莊嚴論》所談,「發心為利他,求正等菩提」,應當是求證圓滿的菩提,才稱之為菩提心,這是現觀莊嚴論所談到的。這些條件我們前面談的都齊備了,因為前面說為了使眾生遠離內心的散亂,這個煩惱以及它的習氣之故,因此我要先得到靜慮波羅蜜,有這樣一個想法,這個想法是不是為利他,要得到圓滿菩提的想法呢?有啊!圓滿菩提就是靜慮波羅蜜。

利他如何解釋說明呢?使眾生都脫離心思散亂以及它的因(習氣),這個想法是利他,所以,也可以說是為了利益眾生之故,因此我要得到圓滿菩提的想法,這仍然包括在裡面。所以就菩提心的性相,利他的想法各種各類,很多形態,所謂圓滿菩提當然也是各種各類,非常多的,所以為了利他而得到圓滿菩提,這句話所包括的類型沒有邊際,太多了。所以前面談到,為了使眾生遠離散亂的內心以及它的(因)習氣,要得到靜慮波羅蜜,這種想法是一種菩提心的想法。這個完全符合我們平常談到菩提心的性相,它的意義都完全符合。

前面所談到加行的動機,菩提心產生的話,和正行所進行的善行,關係就非常密切了。因為關係非常密切之故,所以所做的善根正行的部分,前面這個動機,才能夠稱之為加行。加行,是前面的準備工作,因為是這種動機之故,對後面所做的正行非常有幫助,利益非常的大,所以才稱之為加行。

如果跟正行的善行不太有關係,只是一般的想法,那麼加行和正行的關係就不是很大了,會形成沒有直接密切的關係的這個毛病,前面所談到的就不是這種情況了,大家應當要了解的。

正如前面所談到的,前面的加行和後面正行善根的實修要有密切的相關,所以應當順著自己正行的部份,所要進行的善行是什麼什麼類型,就順著那個類型,前面的加行應當要產生如何的動機。如果能夠順著這樣去做,就是在一個菩提心強烈的攝持下,這個菩提心攝持的力量就會非常的強大。

因此之故,在《般若經》談到菩提心的類型、項目是無量無邊。如安置慳吝習氣很嚴重的眾生,到達布施波羅蜜之中;安置破損戒律的眾生,到清淨戒律的波羅蜜之中;安置憤怒嚴重的眾生,到安忍波羅蜜之中;安置懶惰的眾生,讓他到達精進波羅蜜之中;安置心思散亂的眾生,讓他到達靜慮波羅蜜之中;安置劣慧的眾生,讓他得到勝慧波羅蜜。像這些項目無量無邊,非常多,這些都把它列入菩提心的項目之中,在《般若經》裡就詳細說明了。因此之故,平常當我們在所要進行正行的善行時,是什麼的類型,順著那個方式來產生前面的加行,那種類型的菩提心就非常有必要了。

正講

我們上次進行的段落到第四項:理須雙修,止觀二者應當二項都須要觀修,能成立的原因,用比喻來說明。比喻也要配合意義來做說明,這些都講解完畢了。前面大綱談到止和觀它的本質,如何來進行一個界定,那個地方談到樂明無分別。

就樂明無分別和了空慧而言,就算一個沒有了悟空性的人(未證悟空性者),他也有樂明無分別。若是學習空性,了悟空性的人(有了空慧的人),在了空等持中,也會擁有樂明無分別,這二者都有樂明無分別,所以要做一個區分,否則不能明白清楚,這部份還要做一個說明。

了悟空性到底有沒有得到,和內心樂明無分別的產生,彼此雙方之間沒有特別的關係存在。就外道而言,內心樂明無分別的產生也會有的,就佛教內道說分別部、經部宗、唯識宗、中觀自續派沒有了悟空性,可是內心樂明無分別還是會產生。所以內心樂明無分別的產生,和了悟空性、或沒有了悟空性,彼此之間並沒有特別的關係存在。

是不是了悟空性以後,樂明無分別就產生了呢?那也不是。就學習《道次第廣論》的人來說,內心安止的產生,首先要產生造作的菩提心,造作菩提心得到後,接下來產生安止。不過根據《道次第廣論》來學習的人,什麼時候了悟空性呢?前面已經有了,在前面中間的段落(中士道)四聖諦,如果正確了悟四聖諦,當然有了悟空性。不僅如此,前面做皈依時,非常明確了知對境三寶確實存在的話,他內心也了悟空性。

前面實修皈依及中間學習四聖諦時,都有了悟空性存在,但是這樣一個道次第學習者,它的內心還沒有產生安止。假設內心還沒有產生安止,當然樂明無分別不會產生,但是在內心樂明無分別的等持,還沒有產生的前面,空性的了悟早就已經有了。所以了悟空性與否和樂明無分別的產生與否,雙方沒有特別的關係存在。

(第341頁第二行)至尊仁波切談到:「諸未趣向空性之定,亦有極多明了安樂及無分別,故應善辨二定差別」這個意思是指,沒有了悟空性,甚至可能諦實成立的執著都還有。例如自續派以下、唯識宗、經部宗、說分別部、甚至外道,也沒有了悟空性,也許還執著諦實成立。諦實不成立這樣的想法根本沒有想到過,這樣的一個人,他的內心都還有樂明無分別的等持,這種人還很多呢!所以內心樂明無分別的等持和空性並沒有相關,前面解釋過了。

安止跟這個道理也是完全一樣的。安止和了空慧彼此間也沒有特別的關係存在,是不是安止的前面一定要了空慧,了空慧的前面一定要安止嗎?都不一定,這些都沒有什麼必定的關係存在。就外道而言,也有安止,而內道的說分別部、經部宗、唯識宗和自續派也都有安止,但是他們並沒有了空慧,如果要了悟空性,必須證悟應成派究竟的見地,這些他們都沒有證悟。

了空慧產生之後就馬上產生安止嗎?也不會的。譬如以應成派而言(假設按照應成派的傳軌),了悟空性的這樣一個人,內心安止都還沒得到,這種情況也很多。

一個按照應成派方式來學習的一個人,當他學習四聖諦的時候,所學的是應成派傳軌的四聖諦,這樣的人,在學習《道次第廣論》四聖諦時,按照應成派傳軌之下的四聖諦來做了解,學習到滅諦的時候,了悟了應成派所談到的滅諦時,當然就了悟空性。或者是按照應成派的傳軌所解釋的集諦,去學習的時候,把應成派傳軌所界定的無明,明白了解,知道它是顛倒的,這時候也是了悟空性。不過是不是按照應成派的方式學習道次第,實修道次第的這樣一個人,在中士道的時候就了悟空性,他內心的安止就產生了嗎?還沒有呢!

這個段落所談到的是內心樂明無分別的等持。內容所要了解的,就是安止跟樂明無分別等持,彼此之間的關係。內心樂明無分別的等持跟安止大概也非常類似。

首先是就無分別等持而言,無分別等持不一定就是安止。因為在無分別的等持之下,他可能欠缺安樂,也欠缺明晰,這種情況有。可是如果說樂和明的等持已經齊備的話,差不多可以講就是一種安止了。所以,不需要了悟空性,內心樂明無分別的等持也可以產生的。

首先,因為樂明之故,都會引發身、心二者方面的喜樂。就算是我們內心樂、明、無分別的等持,這三者都沒有產生,可是在前面我們的內心有時候會稍微穩定,停留一下下,如果能夠有一點點安住的話,不是身心喜樂也可以產生嗎 ? 這個喜樂當然比不上樂明無分別那個樣子,但是類似稍微有一點產生,那也有的,這是因為內心稍微有一點點產生安住之故。

在這種情況下產生,他也不需要了悟空性啊!因為了悟空性很辛苦、很困難,沒有那麼容易。比如說,身心都非常勞累、疲乏、辛苦,在那個時候如果能讓內心自然的停留一下下,安住一下下,還不是一樣能夠引發出身心有一些些喜樂嗎 ? 所以在這個時候,就會感覺到好像有好好的休息了一下下。所以從至尊仁波切所說的這一段談到內容,我們就要了解,當內心稍微有一點點停留安住的時候,我們會產生身心的喜樂,這好像有好好的休息一下下呢!是可以這樣做到的。

但是我們大多數人都不了解這一點,所以在身心俱疲、勞累的時候,還要想更多,思慮更多,製造更多的麻煩,更多的痛苦。因此,應當像至尊仁波切前面所談到的,在身心俱疲、勞累情況之下,應當暫時放下,什麼都不要去想,讓心好好的安住一下(徹底放下)。這個時候,當然不能說引出正式的內心樂明無分別的等持,這當然是很困難,不過類似相隨順的一些樂明總是可以得到的。這個時候,會得到一個非常好的休息,這個就容易做到了吧!不能說是太困難了吧!

所以一般講樂明無分別的產生,當然不需要了悟空性。如果像我們前面這樣子,很簡單的來攝持一下自己的內心,不要去追逐外在的對境,在好好的攝心之下,必能引發身心的喜樂,能夠使勞累去除掉。這個部分更不需要了悟空性了,大多數人不了解這一點,反而在身心俱疲的情況下,還要增加更多的憂慮和煩惱,讓這已經俱疲的身心還更加勞累,這個真是笨蛋,這方法是完全錯誤的,這點要好好了解的。

我們要講到第341頁倒數第5行。如《修次中篇》云:「唯觀離止如風中燭,瑜珈師心於境散亂不能堅住,不生明了智慧光明,故當雙修。」

《大般涅槃經》也這樣談到。至尊仁波切前面談到“止”跟“觀”二者都需要,原因何在呢?解釋之後支持的論證何在?先引用《修次中篇》,再引用一個支持的經文就是《大般涅槃經》。

這裡談到「唯觀離止如風中燭」,若只有修勝觀,沒有修安止,就如風中的燭。這時,瑜珈行者的內心對於對境是散亂的,不能夠堅穩的安住,所以,「不生明了智慧光明」用這個作比喻來解釋。只有修勝觀,沒有修安止這樣的一個項目的話,那麼他智慧光明的力量,不能夠很穩定的去照亮對境。好像風中的蠟燭一樣,在風的吹動之下,搖擺不定,對境當然不會明晰出現的。所以止跟觀都需要,只有止一個項目也不行,只有觀一個項目也不行,兩者力量均等同時的來運作。

大家也許有聽過,有了解;也許有人沒有聽過,不了解,如果不了解的話,現在就做一個解釋。如果以前聽過、了解的,就等於大家再回憶一下,能夠加強自己的認識。

一般來講,我們是在欲界裡面。欲界上面是色界,色界有四禪天。之後,無色界有四空天,這是輪迴的三界。安住在輪迴三界裡面的有情眾生,他們內心想法,各種各類,無量無邊,太多了。在三界九地中,欲界算一個地;色界算四個地;無色界算四個地,一共有九個地,所以我們說三界九地是這樣子來算的。

如果有三界九地的話,那麼在三界九地之中,用什麼樣子的心,去修道路是最好的呢?什麼是最理想的情況呢?我們來好好的想一想。三界九地最好的心、實修道路的心是什麼呢?一般來講,用欲界的心來做道路上的實修,其實不好;用無色界有頂天最微細的心去禪修道路呢,也不好,沒有什麼用處,原因何在呢?在禪修道路上面比較適當的心,讓內心的證悟能夠產生,應該用什麼的心去做呢?

那就是用,從初靜慮天開始到有頂天之前,這樣子的一個心是比較好的,為什麼呢?我們首先給它做一個分析看看。以欲界的心而言,就勝觀來講,當然不是正式的勝觀,但算是相隨順的勝觀,它雖然分析觀察力量很強,可是,內心的安止其實根本就沒有,這是一個毛病。

從欲界的心開始往上面、往上面,就越來越微細,最後到有頂天時,心太微細了。因此在有頂天的時候,心專一不動,安住在對境之上,這個安止的力量,太過強大了,所以它沒有辦法進行分析,因此勝觀的力量幾乎沒有、分析的力量幾乎沒有,這是一個嚴重的毛病。所以,前面跟後面不適合來做道路上的禪修。中間比較適合做禪修道路的心。從初靜慮天、二靜慮天、三靜慮天到四靜慮天,這是色界;再往上面無色界的第一個就是空無邊處的心、識無邊處的心跟無所有處的心,這七個是禪修的道路上要運用的心,最好的心。

可見,只有修一個止也不行,因為止的力量太強;只有修一個觀,這個也不行,因為觀的力量太強,一定要二者同時並進,二種都有來作為觀修。

《大般涅槃經》云:「聲聞不見如來種性」,「以(因為)定力強故,慧力劣故。」「菩薩雖見而不明顯(菩薩雖然見到如來種性,但不是很明晰),」,因為「慧力強故,定力劣故(定力薄弱之故)。」,「唯有如來遍見一切,」因為「止觀等故。」「由止力故如無風燭,諸分別風不動心故;由觀力故永斷一切諸惡見網,不為他破。」

前面我們先引用了《修次中篇》的經文來做解釋。《修次中篇》所根據的經文來源是什麼呢?是《大般涅槃經》。所以再把《大般涅槃經》做一個解釋。《大般涅槃經》裡面的內容是說,聲聞、菩薩跟佛做一個比較的話。就佛而言,當然祂是無量無邊的功德,沒有任何的毛病,在比較之下,就會發現聲聞跟菩薩都還有毛病,無論如何他們都還不是佛。凡不是佛,當然總是有一點毛病存在,這是一定會有的。

可是當我們去看的時候,會發現聲聞是多麼的好,當然是沒有毛病的嘛,菩薩更不要講了,更是沒有任何毛病,這是從我們的角度去看。現在並不是從我們的角度去看,現在是把三者併在一起來做討論,將聲聞、菩薩跟佛三者併在一起來做討論。如果把佛、菩薩和聲聞三者併在一起來做討論、分析時,發現聲聞和獨覺是有毛病,菩薩也是有,到佛就沒有毛病了。原因何在呢?我們是從這個地方去了解,原來,止跟觀要均等,這是非常重要的。如果止跟觀沒有均等,會有這樣子的毛病存在,這個可以從經文上了解。

我們在了解經文之前,整體的概念我們先要有一個了解。如果不知道這個背景,就這樣去討論的話,我們會想,哇,聲聞多麼的好,菩薩就更不用講了,得到菩薩的果位,多麼的好,那樣根本就沒有毛病存在呀!這是我們的想法,我們現在不是要討論這個問題。現在要討論的是止觀雙運是多麼重要的一個問題,因此是把三者併在一起來做討論。不是我們去看聲聞、菩薩怎麼樣,而是把佛、菩薩和聲聞併在一起去討論,我們就可以看出來止觀二者的力量均等多麼的重要,是要做這個討論。

就勝觀與等持二者而言,在聲聞的階段,等持的力量非常強大,相對的,勝慧的力量就很薄弱,這是因為在聲聞的階段,眼睛所看到的目標都是自己個人的利益,而且以可以完全達到這個目標為目的,這目標是個人脫離輪迴得到解脫。為了追求並達成這目標,它需要有非常強烈的安止力量。除此之外,為了其他眾生的利益,也要產生悲心,要將救度眾生當成是自己的責任。眾生是無量無邊的,要透過無量無邊的方式去思惟,去利益眾生,這一方面若沒有做到,那麼勝慧的力量會是薄弱的。聲聞的勝慧力量是薄弱的,但等持的力量比較大,會有這個毛病,這是止觀不平均的毛病。

這裡並不討論聲聞有沒有止觀,這不是討論的重點。重點是我們從聲聞的情況去了解止與觀兩者的力量要均等。聲聞了悟空性時,沒有用無量正理門去了悟空性,不是用無量無邊的邏輯推理去了悟的,所以看不到自己也可以成佛的這一點,這是因為等持的力量強,勝觀的力量較弱之故。所以說「聲聞不見如來種性」。

聲聞只一味追求自己脫離輪迴,並沒有追求利益眾生的佛果位,因為這兩個原因當然不會看到自己能夠成就佛果。因此,我們前面先解釋意義,後面解釋詞句。

「以定力強,故慧力劣故」等持的力量非常強大,為什麼呢?如我們前面的分析,因為聲聞完全以自己脫離輪迴的痛苦當作目標,且一味追求這目標,並沒有思惟其他眾生的事情,僅僅只趣入自利的目標去修等持,當然等持的力量是很大的。但是他沒有透過無量無邊的邏輯推理做思惟,因為悲心的力量薄弱,雖然了悟空性,但勝慧的力量是薄弱的。有了這兩個原因,所以導致「聲聞不見如來種性」,沒有看見自己可以成佛,不了解自己內心存有佛的種性(成佛的力量存在)。

這裏要說明的是,聲聞僅僅追求自己利益,對利益其他眾生而言,如利他的色身及自利的法身二者(法色二身雙運),根本就沒有用心去思惟,是否存在如來種性?因為等持的力量太強大了,根本就沒想過,也沒有以無量無邊的邏輯推理了悟空性,因而沒能力見到如來種性。

或者大家有這麼一個疑問存在?見到自己能夠成就佛果,跟無邊理門了悟空性二者有什麼關係呢?可能有這個想法,月稱菩薩在《入中論》的根本頌裡面,解釋到大乘利根種性趣入道路實修的方式是什麼?

《入中論》的自釋裡,談到鈍根的大乘種性,入道實修的方式是什麼?討論他們的次第如何?在《入中論》根本頌文裡面談到,利根大乘種性先產生悲心,之後以無量理門了悟空性,之後產生菩提心。

《入中論》自釋裡面談到的是鈍根大乘種性的話,先觀修悲心產生菩提心,之後以無量理門來了悟空性。如果是大乘利根種性的話,在菩提心產生的前面,就已經透過無量理門去了悟空性,這是月稱菩薩在《入中論》根本頌文中如此開示的。

為什麼是這樣的次第呢?這是就利根大乘種性來講,如果說沒有看到自己能成就佛果菩提,這一點還沒看到,不明白的話,他不會趣入道路之中,因此不會允諾我要發起菩提心,我要進入道路來做實修,這種允諾,這種誓言他不會做的。就利根的大乘種性而言,他都是進行詳細的分析,先進行一個詳細的分析之後,發現自己能夠成佛,能夠得到菩提,這一點已經完全明白了解了,才會立下一個誓言,我要成佛,我要趣入道路來做實修,他才會做這樣一個允諾。

對一個利根行者而言,發起菩提心的前面,他就已經了悟空性了,而且不是只有了悟空性,還是透過無邊理門去了悟空性的。假設不經過這個方式,他不會看到自己能夠成就圓滿的菩提,沒有看到自己能得到圓滿菩提,當然不可能發誓說我要追求圓滿菩提嘛!因為根本就沒有看到,所以不可能產生菩提心。

因此之故,利根的大乘種性,在菩提心產生的前面,他已經透過無量無邊的理門去了悟空性,原因何在?因為菩提心產生的前面,他先看到原來我自己可以成佛,我要成就佛果菩提,已經了解了。了解之後,他會立下一個誓言,我要成就佛果菩提。之後,才會去進入成佛的道路作實修,因為他要事先作一個分析,利根行者是這個樣子。如果要看到自己可以成就佛果菩提,要了解這一點的話,前面他要透過無邊理門去了悟空性,這是他在前面要先做的。所以就利根大乘種性而言,菩提心的產生,他的前面已經了悟空性了。這是月稱菩薩在《入中論》根本頌裡面所談到的。

見到自己能夠得到圓滿菩提前面,先要用無邊理門了悟空性,為什麼?原因何在?這是因為我能得到圓滿菩提,怎麼去得到圓滿菩提呢?這不是靠身體。首先,我能夠得到圓滿菩提不是靠外面,不是靠外面某某人得到圓滿菩提,某某人把圓滿菩提給我,不是靠別人來的。而是說:「我得到圓滿菩提」。可見是由我去得到它,我可以得到圓滿菩提。

那就要先來分析我自己。我怎麼去得到圓滿菩提?進一步來分析我自己,不是分析外面,而是分析我自己。「我」就是身心二者,是不是靠身體去得到圓滿菩提呢?也不是。所以身材的魁梧、大小、強弱如何,跟得到圓滿菩提有沒有關係?沒有關係。我們再分析,想一想就發現,喔!原來是靠內心,跟身體沒什麼關係。可是再分析一下內心之後,內心的想法各種各類,這裡面煩惱的心能不能得到圓滿菩提呢?不可能,這一點也非常明白確定。所以能夠得到圓滿菩提的是靠內心,而在這麼多種內心裡面,我們仔細去分析,什麼內心可以得到圓滿菩提呢?了空慧--了悟空性、證悟空性的這一個心,這個心可以去得到圓滿菩提。

我們再分析一下,證悟空性這樣一個心。聲聞、獨覺了空慧的那個心是很小的,這個心也不能夠看到自己可以得到圓滿的菩提,那麼自己可以得到圓滿菩提是靠什麼心去看到?就是要靠無邊理門去了悟空性,這種了空慧的心能夠得到圓滿菩提,為什麼呢?我們仔細去分析一下,透過無量無邊的邏輯推理之門去了悟空性。

這個了空慧能不能得到圓滿菩提呢?我們仔細分析一下,它的威力非常強大,為什麼呢?因為這樣一個透過無邊理門了悟空性的內心,它能夠成為煩惱的對治,把煩惱障滅掉。它能夠成為所知障的對治,把所知障滅掉。喔!這個時候我們知道,原來它的能力非常的大。

由無邊理門證悟空性的這個了空慧而言,靠著它可以得到圓滿的菩提,這個時候就會知道、就會明白,了解經由了空慧可以得到圓滿菩提。可見要看到自己可以得到圓滿菩提,這個了知的前面應當是要透過無邊理門去了悟空性,之後才可以看到我可以得到圓滿菩提。

把聲聞、獨覺內心的了空慧,我們拿來做一個仔細的分析,能不能用它來得到圓滿菩提呢?沒有辦法,為什麼呢?可以這麼講,聲聞、獨覺內心所得到的了空慧有一點奇怪,它看的方向只有看一個,而不是無量無邊全部都看的。所以了空慧是得到了,可是不是透過無量無邊理門去了悟空性的方式,所以就算是了空慧,但,聲聞獨覺內心的了空慧可以說很呆板,有點呆滯,等於只有看一個方向,其他都不會看。我們可以這樣來講,這個了空慧,不具備威力來斷掉所知障,可是卻是具有斷掉煩惱障的威力,他也明白自己有這個力量。

分析一下自己的了空慧,也發現這個了空慧有威力可以斷掉煩惱,但是不知道要去斷掉所知障。而且,這個了空慧本身,也沒有威力可以去斷掉所知障,也不知道要去斷掉所知障哪!因此對於遮蓋所知、遮蓋萬法的這個部分要把它去除掉,這個部分根本不知道,他沒有這種威力,也根本不知道。這是聲聞、獨覺內心的了空慧的情況。

就大乘種性而言,他的了空慧是由無量理門而證悟空性的,這個了空慧,我們如果仔細分析一下,發現它有威力可以斷掉煩惱障,也有威力可以斷掉所知障。分析一下,就知道這個了空慧有這樣的威力,為什麼呢?因為它是由無邊理門去了悟空性的,所以這時會知道一切眾生內心的想法是無量無邊,以悲心做為支持的力量,去思惟眾生內心的想法是無量無邊。

透由無量無邊理門去了悟空性之後,也能夠同時去了知一切的所知。譬如說一個法不了知或是被遮蓋起來,這個蓋障也都能夠把它去除掉的。所以由無邊的理門去了悟空性的時候,這個了空慧具有這樣的威力。

大乘種性由無量理門了悟空性的時候,分析一下這個了空慧,它有什麼樣的威力呢?它有威力可以斷掉煩惱障,有威力可以斷掉所知障的,這個時候就可以了解,原來這種了空慧具有這樣的威力。那就很明白了,我運用這個了空慧,我可以得到圓滿菩提,就會明白到這一點。

聲聞、獨覺不會看到,了空慧不能得到圓滿的菩提,因為他不是由無邊理門去了悟空性,所以他的了空慧好像只能看一個方向,不能看其他的方向。這個了空慧沒有威力去斷掉所知障,也不知道要去斷掉所知障。所以這裡才會說“聲聞不見如來種性”,為什麼呢?就是我們前面所解釋到的內容。

菩薩的情況是什麼樣子呢?「菩薩雖見而不明顯,慧力強故,定力劣故。」菩薩看到自己可以得到圓滿菩提,為什麼?因為有無量理門了悟空性。他內心已經由無量無邊的邏輯推理去了悟空性。因此之故,這種了空慧分析一下,可知道,我可以得到圓滿菩提,所以菩薩可以看到自己有可以成佛的如來種性存在,但是不明晰。不明晰的原因是什麼呢?

就菩薩而言,他會熱切的渴求成就佛果,可是他的毛病在什麼地方呢?毛病就是底下講的,雖然看到,可是不明晰,不明晰的原因毛病在什麼地方呢?慧力強故,定力劣故,就是勝慧的力量很強大,跟勝慧的力量比較起來,等持的力量很薄弱。這不是說菩薩的等持力量很差勁,不能這樣解釋。這句話看起來好像,菩薩的禪定力量很糟糕,不是的。跟菩薩勝慧的威力比較起來,菩薩他的等持力量比不上勝慧的威力。如果跟聲聞比較,菩薩等持的威力還強過他太多了呢!可是,就菩薩自己內心勝慧的力量跟等持的力量,這二者比較,等持力量遠遠比不上勝慧的力量。

這兩個原因,一個是勝慧的威力很強大,等持的力量薄弱。等持的力量較薄弱,不是說跟別人比,他較差勁,而是跟菩薩自己內心的勝慧比較,這兩者是勝慧的威力很強大,等持的威力很薄弱,應該是這樣比較的。不是說他跟聲聞比較起來,他的定力還很薄弱,不是這個意思的。

為什麼菩薩內心勝慧的力量強大,等持力量薄弱呢?這是因為他純粹都在思惟利益眾生,對這一點非常熱心的去追求,把救渡眾生當作自己的責任。一切眾生內心的想法是什麼?他的痛苦是什麼?他的快樂是什麼?仔細分析,仔細去了解,仔細的去利益他,要做這個,要做那個,分析的非常多,所以勝慧的力量較強大,在這樣的情況下,他的等持的力量就很薄弱。

如果說把菩薩等持的威力跟聲聞比較看看,菩薩等持力量還強大得不得了呢!這是說,菩薩將自己內心的勝慧和等持比較,他等持的力量還是太薄弱了。如果這樣講的話,心續之中勝慧的力量非常強大,等持的威力也非常強大,此二者力量是完全均等的,那是誰呢?只有佛啊!所以如來遍見一切,為什麼?因為止觀均等之故,這個等,是均等、完全平等,只有佛是等(至)後(得)一味。

等至位跟後得位完全一味合和,毫無差別,只有佛才能夠做到這個樣子。「等跟後」的等,是等至位根本定;後是後得位,等後一味雙運,只有佛才能夠達得到。所以,等持是指等至的階段;勝慧是指後得位的階段;止觀均等的止,是指等至位;觀是指後得位;止觀等故,是指在等至的階段跟後得的階段二者已經混在一起了,本質上毫無差別,所以叫「等後一味雙運」。這只有佛才做得到,這是佛的特色,這是菩薩做不到的,這一點,你要了解彼此之間之差別。

其次,這裡要說明、要了解的是,因為成就佛果時,有一個特色存在,就是等後一味雙運。等至階段跟後得階段完全同一味的,毫無差別,雙運結合在一起。

所以我們現在禪修的時候,止觀應該二者同時進行,二者力量要均等。成就佛果的時候止觀的力量就均等了,這是佛果位的特色。也就是將來要達到的目標--佛果的目標,佛果、祂是等後一味之故。所以我現在在禪修的時候,等至階段修安止;後得階段修勝觀、慧觀的時候,這二者的力量我要同時進行,也要把二者的力量弄成均等,這樣子去做禪修。因為將來所要得到的果位就是這個樣子,我們要了解現在實修的時候,二者的力量要均等。

《大般湼槃經》的經文講解了前面那一段,後面還有一段。前面這個段落,只有談止跟觀的差別。止就像沒有風吹動的蠟燭,沒有風去動搖它,這個部分就像安止一樣。可是燈(蠟燭)本身要非常的明亮,這個部分是觀。可見二者的性質不同,威力也不一樣。就勝觀而言,這個燈(蠟燭)要非常明亮,造成它不明亮的原因是什麼呢?造成它不明亮的,就是這些見地啦!煩惱啦!這些都應該要斷掉,這個部分是什麼?前面階段沒有說明,接下來就要說明了。

前面只有講到止跟觀的不同。一個像燈沒有風去搖動它,這是止。一個是燈本身非常明亮,這是觀。但是為什麼造成它不明亮呢?造成它不明亮就是一些煩惱嘛!煩惱這一部分要滅掉,燈才會非常明亮。後面就講了:「由止力故,如無風燭,諸分別風不動心故。由觀力故,永斷一切諸惡見網,不為他破。」這裏談到造成燈不明亮,勝觀不明亮的部分是煩惱,這個煩惱要滅掉。

由勝觀的威力可以徹底斷掉一切惡見,這個是指能夠斷掉煩惱。一般煩惱分為,見地煩惱跟非見地煩惱。要斷掉這二者比較困難,也就是要很勞累,才能夠把它斷掉,是見地煩惱這個部分。

斷掉見地煩惱當然屬於勝慧。屬於勝慧的原因是,它是透過原因的思惟,所產生出來的了解。在煩惱中我們可以這樣講,見地的煩惱是非常聰明的煩惱;非見地的煩惱就不是啦,因為非見地的煩惱,它不是透過原因的思惟而產生的煩惱,所以說它是沒有靠山的煩惱,既然沒有靠山,要把它滅掉就比較容易,可以作這樣說明的。

依於見地的煩惱之後,才會產生非見地的煩惱,假設把把見地的煩惱滅掉,當然非見地的煩惱就滅掉了。所以我們這裡只有談到,「由勝觀的力量之故,永斷一切諸惡見網」就是指,透過勝觀的力量,把見地的煩惱滅掉。這裡其實要講的是,如果把見地煩惱滅掉的話,靠著見地煩惱所產生的非見地煩惱,當然也就滅掉了。

支持的論證何在呢?引用一部佛經《月燈經》來作證明。《月燈經》裡談到:「由止力無動,由觀故如山。心無散亂,安住所緣,是修止迹。」這個心是無散亂的,安住在所緣的對象上,是修止迹。迹,就是成效、效果,這是修安止的效果。修安止的效果是心沒有散亂,可以安住在所緣的對境。

「證無我義,斷我見等一切惡見,敵不能動猶如山王」,像須彌山王一樣,「是修觀迹」,這個是修勝觀的成效,這個迹是成效,一件事情做完之後的效果。「故於此二應知差別。」這裡要說明的是二者的效果。修安止有什麼效果?修勝觀有什麼效果?效果各自不同,把個別的效果作一個說明。

在安止的時候煩惱好像沒有了,只是暫時把它壓住,煩惱都沒有出現,但不是徹底滅掉,所以還不是很堅固,這是因為煩惱產生的泉源,也就是色(身)的來源(根本之處)還沒滅掉。用什麼方式把煩惱滅掉?要靠勝觀。勝觀把煩惱的泉源、來源之處,無明徹底滅掉,這個時候,煩惱當然都不會出現了,因為根本(無明)都滅掉了,這個時候,才說堅固穩定如山王一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