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廣論奢摩他09》

雪歌仁波切 教授
2007-06-01


廣論我們現在進行的段落是個別學習後面的二項波羅蜜,談到安止波羅蜜的段落。在這個段落,我們上次提到,大小乘門一切功德都是靠著觀修止觀而產生的,這裡所談到的止觀,不是正式的止觀,是安住修和思擇修配合在一起而行的。所以這裡談到的不是正式的止觀,這裡談到的止是安住修的部份,談到勝觀的部份,其實是思擇修的部份。

因為下士道的了悟、中士道的了悟、上士道的了悟,在任何一個段落都要配合安住修和思擇修二者,配合在一起實修才會產生了悟,因為二者結合實修才能產生了悟,所以安住修和思擇修就非常重要,安住修如果把它純淨,到達最頂峰就是安止,思擇修如果修到達最頂峰,就是勝觀,因此止觀就形成了。

現在要了解所討論的是安住修和思擇修的段落,把安住修、思擇修達到最高點的時候,就是正式的止觀,就能產生廣大的證悟,具有威力。如果能夠把安住修達到最好的理想,產生安止;把思擇修達到最好的理想,產生勝觀,當然一生就非常好了。這二項不要把它混雜在一起,至少我們內心要有這種了解,即安住和思擇這二個要配合一起來做實修,二者配合的話,了悟就會產生。

前面談到觀修止觀有什麼功德利益?我們應當要有這種了解,有了這種了解之後,安住修到達境界很高的時候,安止形成,所以後面才開始講安止的學習方式。應當是安止已經產生了之後,當然聖者的證悟就容易產生了,前面要先產生安止,應該是這個樣子。如果這樣子會產生一個疑問?因為在《集論》裡談到,得勝觀之後才產生安止,「何故集論說有先得勝觀未得止」,有這麼一個疑問存在了?這個問題當然至尊仁波切要回答,「此非說未得第一靜慮未到定所攝之止,是說未得第一靜慮三摩地以上之止。」上一次就談到這個段落。

初靜慮未到定,這是什麼意思?這個有必要先做一個解釋,上星期就解釋這個內容,初靜慮的近分是什麼?初靜慮的正行是什麼?這些都要先做一個解釋,上星期提到最初作意、分別理解作意、勝解作意、大遠離作意,談到這七個近分的問題,這個部分,我們要再做一個解釋。

初靜慮未到定,就是近分(靠近的部份)所攝之止。近分,分成很多種,從最初作意開始(近分作意或者是最初作意),最初、近分就是第一個準備,上次提到近分─靠近的意思,就是準備的意思,為了什麼來做準備?靠近哪一個部分呢?為正行來做準備,靠近正行的部份,所以稱之為近分(準備的部份)。一般來講安止正式得到的時候,準備的第一個就得到了,就是近分的第一個就得到了。因為安止得到的時候,就是指在準備方面,它的能力已經齊備了,能力齊備是指得到安止之後,就準備方面而言已經具有威力了,已經算是有了一個準備了。不是說已經完全齊備了,是說已經有了一分的準備,已經得到了,有這個能力了。所以安止最初得到時,稱為第一個近分,就是初業作意,就是初業行者,最初的作意,或者是第一個近分。

首先要產生沒有毛病、過患的等持,最初這個等持的時間可能很短,慢慢的延長,使這個等持的時間逐漸延長,等持逐漸延長的過程,就會經過九住心,從第一住心、第二住心慢慢延長,一直到第九住心,第九住心就是欲界專一心。到了欲界專一心的時候,還要讓這個等持繼續境界更高,就是到了第九住心(欲界專一心),後面還有什麼?後面會得到止,怎麼得到它呢?就是在欲界專一等持(第九住心)或者是欲界專一心的時候,經由第九住心再繼續實修,慢慢由第九住心之後就會產生心輕安,心輕安力量慢慢加強,會引導出身輕安,身輕安力量再加強,又引導產生身輕安之樂,由身輕安之樂慢慢又引出心輕安之樂,當心輕安之樂產生的時候,就能夠伴隨著身心輕安之樂攝持的情況之下,還能夠再產生等持的話,這個等持就稱之為安止。

安止不是欲界的心,安止得到的時候,就得到上界地所攝神識,還有得到近分,還有得到修所生慧,我們不是常講聞思修三慧,得到修所生慧是這個時候,這四者同時得到,安止得到,上界地所攝神識得到,第一近分得到,還有修慧也得到了,這四者同時發生。

之後又怎樣呢?安止得到了之後,就要在勝觀的觀修上,趕快加油努力了,因為得到安止之故,所以在安止的狀態之下,開始去分析對境,因為安住在安止的狀態之下,所以安止的所緣不會丟掉、不會失去,而且在這個情況之下,還能夠對這個對境,來進行分析,這個部分好好的學習,可是在分析對境的時候,這個能力還不能引發身心輕安之樂,就前面講到的心輕安、身輕安、身輕安樂、心輕安樂,這些都沒有產生,在安止所緣的對境不會消失的情況之下,還能夠去分析對境,這個分析對境的能力,還不能夠引出身心輕安之樂,這個段落稱為個別性相理解作意。個別性相當然就是對境個別的性質,個別的情況,把個別的性質情況,個別作一個了解,個別作一個分析,所以就稱為個別性相理解作意,這是第二個作意。

到了經由分析對境,個別性相理解作意,好好去分析對境,一邊分析,分析的威力又能夠引發產生身心輕安之樂,什麼時候身心輕安之樂產生的時候,就稱為勝解作意,這第三個。勝解的意思就是高興的意思,很高興,意思就是分析對境的時候不會勞累,還能夠引發高興,已經不會勞累了,這時候是勝解作意,勝解作意產生的時候就得到正式的勝觀。

正式止觀得到後,還要做什麼呢?要把欲界的煩惱滅掉,所以從正式的止觀得到後,才要開始把欲界的煩惱滅掉,欲界的煩惱分成上品的有三項、中品的有三項、下品的有三項,即大的有三個、中的有三個、小的有三個。這時候才開始要斷掉欲界的煩惱,開始斷欲界的煩惱當然從粗分的開始,從大的三個煩惱先斷掉,大的三個煩惱先斷掉,要經過三個無間道,三個解脫道,不過這個是屬於世間道,不是屬於出世間道,即世間道裡三個無間道,三個解脫道。要把這三個大的斷掉,這是大遠離作意,非常遠離、極為遠離作意。極為遠離作意,藏文(南)的意思是大或者相當、非常的意思,往往就是最初的意思,就是ㄧ開始(最初)把這個煩惱滅掉,所以稱為大遠離作意,就是剛開始把煩惱滅掉的意思,就是煩惱裡上品的三個,剛開始把它滅掉,所以後來的作意稱為大遠離作意。

其次是中的三個煩惱,中的三個煩惱稱為攝喜作意(攝樂作意)。攝喜作意是指前面已經把粗分的上品三個煩惱滅掉,因此這個時候當然內心就很高興、很喜悅,喜悅產生了。可是因為把三個大的煩惱滅掉之後,知道後面還有剩下其他的煩惱存在,其他的煩惱還沒有斷掉,所以還有憂慮之心。攝是集中、集攝的意思,就是內心好像收縮集攝在內心裡面,是憂慮的意思。所以是憂喜參半,喜的是前面大的三個已經斷掉了,憂慮的是,後面還有煩惱還沒有滅掉呢!所以稱攝喜作意。高興和內心收縮的憂慮參雜在一起,憂喜參半,這是把中的三個煩惱斷掉的時候,這是攝喜作意、攝喜近分,這裡還是要分三個無間道和三個解脫道。

把大的煩惱三個斷掉了,中的煩惱三個斷掉了,最後就剩下小小的三個煩惱,可是這小小的三個煩惱,小小的,所以好像沒有煩惱一樣,此時中的三個煩惱斷掉的時候,感覺不到後面還有三個小小的煩惱,因此就覺得好像煩惱已經斷掉了,那種感覺會出現,所以在那個感覺出現的時候,好像煩惱都斷掉了,這個感覺出現的時候,就要分析一下煩惱斷掉了,還是沒有斷掉?所以有一個分析的段落,這個分析的段落稱為伺察作意(觀察作意)。伺察就是分析,詳細作觀察分析,它是一個動詞,所以稱為伺察作意。伺察作意的作用就是去分析煩惱斷掉了沒有?經過伺察作意去分析,發覺原來煩惱還沒有斷掉呢!所以這個分析的過程,分析的近分,分析的作意就稱為伺察作意。

經過伺察作意分析之後,發現煩惱還沒有斷掉,後面還有三個小的煩惱,所以又開始要努力,做最後的努力把這小的三個煩惱斷掉,最後的努力就稱為加行最後際作意。加行最後際作意有三個無間道,解脫道只有二個,因為第三個解脫道得到的時候,就是把小小的煩惱斷掉了(小的煩惱又分大中小),小的煩惱有三個,裡面的第三個,在第三個解脫道得到的時候,就是已經把小小的煩惱也斷掉,得到加行最後際作意的正行,或者說加行最後際果作意也得到了,然後初靜慮也得到了,欲界的煩惱也滅掉了。

簡略的作一個了解,就是初靜慮的正行(第一靜慮)得到的時候,一定要把欲界的煩惱斷掉,但這裡所談到的欲界的煩惱斷掉,不是像出世間的道路所談到的,連煩惱的種子,連根把它滅掉。不是的,現在所談到的斷掉,是讓它暫時不要發生,現在談到的是世間的道路,不是出世間的道路,出世間道路談到的斷掉,是連種子全部一起滅掉,這裡不是,是讓它暫時不要發生,此時就說已經斷掉了,是指這個意思。所以初靜慮得到的時候,一定是把欲界的煩惱滅掉了,但是把欲界的煩惱同時一下完全滅掉,那不可能嘛!

煩惱滅掉的前面一定有它的準備工作,前面會有它的加行準備工作,這個加行準備工作稱為近分。近分裡分成最初作意、個別性相理解作意、勝解作意,攝喜作意、大遠離作意、伺察作意、加行最後際作意,一共七個近分。就是初靜慮的正行要得到的話,前面要經過七個準備工作。假設大家對前面這七個準備工作,每一項不是很了解的話,一定要了解的就是,初靜慮正行要得到的時候,一定是把欲界的煩惱滅掉了,欲界的煩惱滅掉,前面還有一些準備工作,那個準備的工作,稱為近分,這個了解一定要有。

跟這個道理完全一模一樣,從初靜慮進入第二靜慮,進入第二靜慮之後,要得到第二靜慮的正行,得此正行的前面,還是要這些近分。這些近分就是把初靜慮的煩惱滅掉,初靜慮的煩惱滅掉也是要透過這些加行準備(近分)的工作,到時候把它滅掉了,就得到二靜慮的正行,就得到二靜慮。從二靜慮進入第三靜慮,一樣也是經過這個過程,第三靜慮進入第四靜慮也是一樣,第四靜慮進入無色界的空無邊處、識無邊處、無所有處、非想非非想處,都是按照這個過程進行。

大家應該有聽過四果的理論,也許我們要對四果,預流果、一來果、不來果、阿羅漢果作一個簡略的解釋說明。在四果裡談到阿羅漢果位,阿羅漢果是把輪迴完全徹底滅掉,已經完全脫離輪迴,解脫輪迴,就稱之為阿羅漢果。可是在阿羅漢果前面還有三個果,也用這個名稱,為什麼前面也有這個果的名稱呢?這是因為就我們欲界者而言,最重要的,非常重要的,當然是把欲界的煩惱滅掉,對我們來講欲界的煩惱影響最大,毛病最大,所以首先要把欲界的煩惱滅掉,在把欲界的煩惱滅掉的過程當中,也給它取果名,所以就有預流果、一來果、不來果,也用果這個名稱。這是因為,佛陀針對他的弟子,希望他好好努力加油,在把欲界的煩惱滅掉過程當中(還沒有完全滅掉),滅掉的過程當中也用果這個名稱,因此弟子就會努力精進,所以也用果這個名稱,所以前面就還有預流果、一來果、不來果三個果,這三個果都是指把欲界煩惱斷掉的段落,一來果、不來果都是在把欲界煩惱斷掉的段落裏,所以為什麼稱為一來、不來,來一次來什麼地方、不來什麼地方?欲界啊!是指來欲界的投生,來還是不來?用這個來做區分的。

假設把欲界的煩惱都滅掉,當然不可能來欲界,因為沒有欲界的煩惱,在一來果的時候,是指把欲界的煩惱已經斷掉六項(六品),就是大的三項、中的三項,六項已經斷掉了,這時候得到一來果。一來果就是再來一次,再來輪迴一次,還沒有完全把煩惱滅掉,大的三個滅掉,中的三個也滅掉,不過字看起來一來,再來一次。我們大家都還要再來一次,不只一次,大家都還要再來,但是不能說在輪迴裡還要再來的人就稱為一來果,不是啊!一來是說來一次二次,已經非常靠近不來了,這時候才稱為一來,因為他已經把六項煩惱已經滅掉了,已經非常靠近不來了。

前面還有預流果,預流果這個流怎麼解釋呢?解脫道的續流。我們要得到解脫果位的時候,當然有一個能夠得到解脫果的道路,這個道路的續流,已經參與其中,這個「預」是參加,已經參加在這個裡面,已經走到解脫道這個道路上面去了,入於解脫道的續流中,所以稱之為預流果。

如果想要進入解脫道的續流,要怎麼做?要做什麼呢?首先要把進入解脫道的阻礙斷掉,所以把進入解脫道的障礙,當作所應斷把它滅掉,進入解脫道的所應斷是什麼呢?三纏缚。這是指上面應該得到解脫的果,現在把我擋住,把我緊緊的綁住在輪迴裡,讓我不能夠上去,所以纏住了,把我綁住了,所以叫做三種纏缚,這三種纏缚是哪三個呢?壞見、戒禁取和煩惱(懷)疑,因為這三種纏缚把我們纏住綁在輪迴裡面,向上不能得到解脫的果,這三種纏缚為什麼有這種力量把我們束缚在輪迴裡呢?

阿闍黎世親的《俱舍論》如此解釋,首先壞見,對解脫道不想去,不願意去,不願去學習,不願去走入解脫道,具有這種影響力。戒禁取是引導我們走入錯誤的道路,應當有一個解脫的道路、解脫的果位,不是讓我們走到這個道路,走到錯誤的道路去了,這是戒禁取。煩惱(懷)疑是指就算所走的道路沒有錯誤,內心也產生懷疑、疑心重重之故,所以內心很緊張,疑心生暗鬼,不能做實修,不會努力做實修,因此不會得到果位。這是三種纏缚。

首先壞見讓我們不會想走解脫的道路,戒禁取會讓我們走入錯誤的道路,煩惱(懷)疑會讓我們即使走在沒有錯誤的道路,也是疑心重重,因為疑心重重,內心緊張,不可能盡力去做實修。因為在懷疑裡面,不會盡力做實修,當然就不會得到果位,這是三者的毛病,把這三個列入所應斷,這是進入解脫道主要的阻礙。所以如果把這三者斷掉的話,就會進入解脫道的續流當中,應該說這三者什麼時候斷除掉,就在那時候得到預流果,因為已經走到解脫的道路去了。

或許有這麼一個疑問?壞見會讓我們不想去得到解脫的果位,因此擋住我們、讓我們不能進入解脫的道路裡面,為什麼會這個樣子呢?它是怎麼發揮威力,造成這樣的後果呢?我們就要好好的分析一下,首先談到我們會得到解脫果位,什麼叫做解脫?解脫是指脫離什麼呢?就是脫離輪迴的因和輪迴的果,這就稱之為解脫。輪迴的因是什麼?我執無明。輪迴的根本是無明,如果要脫離輪迴,要脫離輪迴的因和果,要了解輪迴的因(無明),我執無明要把它滅掉,就會脫離我執,得到解脫,所以首先要對我執有一些了解,之後才有辦法脫離我執,脫離我執就脫離輪迴的因。

在經教乘門裡談到,如何把老死滅掉,生如果沒有,就沒有老死,怎樣把生滅掉呢?再往前面有,再往前推推推,最後是要把無明滅掉。假設無明不能滅掉,後面的每一項都會產生,就仍然還要在輪迴裡,如果我要脫離輪迴,就要把最上面的根本我執無明,要把它滅掉,我要先脫離我執無明,所以脫離我執,就稱為得到解脫了,這是解脫的內容。

如果把解脫的內容詳細分析做一個了解的話,要得到解脫一定要放棄我執,一定要把我執丟掉,可是我們的內心如果有強烈壞見的時候,當然要把我執丟掉的時候,內心會產生強烈的害怕、恐懼,為什麼呢?因為這個我執我們已經保管這麼久了(更正一下,我執把我們保管太久了),在內心有一個我執存在,已經陪伴我這麼久了,一直保有這個我執,一直保有它,保有它,已經擁有這麼久了,已經保管這麼久了,現在要把我執丟掉了,不要它,要把它丟掉,這時候內心不能夠忍受,會捨不得啊!已經保管這麼久了,現在要把它丟掉,心裡面會覺得很害怕,這個我不能丟掉,已經這麼久了,陪伴這麼久了,在我心裡常常想我啊!我啊!想了這麼久,所以這個我執已經太久了,現在要把這個我執丟掉、不要它,不能保管,內心就會很害怕,不能忍受,很恐懼,為什麼會有這種反應,這種想法呢?這是壞見之故。

有了這個壞見之後,就讓我們不會想要去得到解脫,不能夠忍受我要得到解脫,因為得到解脫就要把我執丟掉,我執丟掉就不能夠忍受,因為已經陪伴太久,已經保管太久了。更正一下,我執把我們保管太久了,因為從無始輪迴以來,我執製造我們在輪迴裡,所以我執已經把我們保管太久了。假設把我執丟掉,會覺得好像沒有一個保護者、保管者,來保管我一樣,因此自己會覺得恐懼、害怕。恐懼害怕的話,就不能夠接受了,因此就不會想要去得到解脫,不會想要去學習,或許有人會想,為什麼會不想去得到解脫呢?或不要去追求解脫呢?這是因為對解脫的內容,還沒有做一個詳細的分析,因此才會這種想法。

把解脫的內容做一個詳細的分析。解脫的意思,是指脫離輪迴的因,我們要分析一下輪迴的因是什麼?輪迴的因就是我執。我執,是我的保管者,把我保管如此久,無始輪迴以來都有我執存在,因為有我執之故,我才在輪迴裡一直流轉,現在要把這個保管者我執丟掉,內心會覺得非常奇怪,內心會非常不舒服。因為好像沒有一個保護者、保管者一樣,內心會非常恐慌害怕,這種想法就是壞見。因此就捨不得把它丟掉,捨不得離開,不能夠忍受,所以就不想要去做,不想要去得到解脫,這個就是壞見。

因此把壞見、戒禁取、煩惱(懷)疑,這三者斷除掉,肯定進入解脫道之中。因為把不想追求解脫,走入錯誤的道路,還有即使沒有走在錯誤的道路,但是也不能夠完全發揮全力,努力去做實修,這些毛病全部都丟掉,這些都是阻礙,把這些毛病都滅掉了,徹底把這些毛病都滅掉,就會完全進入解脫道裡面。已經進入解脫道裡面,肯定就一定會得到果,百分之百肯定會得到果位,這種把握已經完全形成,也就表示已經走在解脫的道路上,一定會得到解脫的,這時候當然就是預流果。已經走在解脫的道路裡,所以什麼時候得到解脫,得到預流果呢?應該是把壞見、戒禁取、煩惱(懷)疑這三者完全滅掉的時候,就得到預流果。

預流果什麼時候得到呢?在資糧道、加行道、見道、修道、無學道五道裡的見道位的時候會得到預流果,見道位是什麼時候呢?解脫時有忍智十六剎那,忍智十六剎那的第十六個剎那,第十六項是道類智,道類智的時候就得到這個果位。

預流果得到之後,在後面逐漸進步,就要得到羅漢果,這中間要經過長久的時間努力做實修。因為我們前面談到解脫,解脫是解脫輪迴,解脫輪迴就是要把輪迴的煩惱全部滅掉,輪迴煩惱全部都要滅掉就是三界煩惱都要滅掉。所以欲界的煩惱要滅掉,色界的煩惱要滅掉,無色界的煩惱也要滅掉,可見這個不是立刻就達成了,這要一段時間達成,不是說立刻全部就滅掉。

就我們欲界眾生而言,現在對我們傷害迫害力最強大,就是欲界煩惱。色界煩惱和無色界煩惱對我們現在來講,力量沒有那麼強大,當然我們現在還沒有得到解脫,但是就算還沒有得到解脫的同時,我們要對付的目標,主要也是以欲界的煩惱為主。因此在得到預流果的時候,為了追求得到解脫,這個時候在內心所受到最大的傷害是欲界的煩惱,因此這個時候要斷掉欲界的煩惱為主。

所以把欲界煩惱斷掉的中間又有二個果位,又取了二個名字,就是一來果、不還(來)果,這二個都是在把欲界煩惱斷掉的段落裡,得到不來果的時候,就把欲界的煩惱完全滅掉,不會再來欲界了。所以初靜慮得到的時候,就得到不來果,因為什麼時候把欲界的煩惱都滅掉的時候,就是得到初靜慮的正行。既然得到初靜慮的正行,就是把欲界的煩惱都滅掉的時候,所以那個時候就是不來果。

我們前面講了許多內容,近分還有正行,這個部分的內容解釋很多了,這裡面談到哪一項要和哪一項合在一起,這個部份要好好了解,欲界煩惱斷掉的時候,就是加行最後際果作意,初靜慮正行得到了,加行最後際果作意也得到了,初靜慮的正行也得到了,這是同時發生。現在談到的是果位的問題,就是阿羅漢果、一來果、不來果和預流果的問題,這裡談到把欲界的煩惱滅掉,就得到不來果。得到不來果就是得到初靜慮的正行,也就是把欲界的煩惱滅掉了,這也是同時,這個也要了解。

這裡面的內容,麻煩很多,所以就大家所能夠了解的內容,仁波切做一個簡略的解釋。因為這些內容很多,要詳細的解釋,鐵定是暈頭轉向。這裡一來果和不來果是把欲界的六個煩惱滅掉的話,就來一次(一來果);把九個煩惱都滅掉就不來了(不來果),這是果位的過程。可是把六個滅掉,九個滅掉,滅掉的方式又有二種,就是依靠世間的道路(暫時)把它滅掉、或依靠出世間的道路把它滅掉,有這二種。如果依靠出世間的道路把它滅掉的話,必須用無我了慧,現證無我了慧,沒有我、無我,運用現證無我了慧,最後把煩惱滅掉。但是也可以用世間的道路把這些煩惱滅掉,不必運用現證無我了慧,也可以把欲界煩惱滅掉。外道要得到初靜慮的正行,前面也都有止觀觀修的道路,透過這個道路也可以把欲界的煩惱滅掉,也有這個方法。總之要了解的是,欲界的煩惱分成九個,六個斷掉一來(一來果),九個斷掉了不來(不來果),斷掉的時候,怎麼斷掉的呢?有靠出世間的道路,必須用現證無我了慧把煩惱滅掉,或者靠另外一個世間道路也可以把欲界的煩惱滅掉。

為什麼有這個世間的道路?用世間的道路暫時把煩惱斷滅掉,這是怎樣一個情況,為何有這個道路呢?就是依於世間的道路也可以得到一來果、不來果,把欲界的煩惱暫時不生,把它斷滅,這個也有,為什麼呢?這是因為就行者的類型來看,有些行者的類型,他的欲界煩惱很強烈,力量非常強大。因此他特別去看欲界煩惱的毛病、過失,再三看再三看,因此內心總是想要快點把欲界的煩惱滅掉。如果針對這種情況,要把煩惱的種子也滅掉,要等待很久,因為要把煩惱的種子滅掉,只有靠出世間道,這樣做的話要等待很久的時間,只有出世間道可以將種子滅掉,世間道路不行,不能滅掉種子的部分。

如果針對這種類型,要把種子也滅掉,不是要等待非常久的時間嗎?所以暫時不要這樣做,暫時不要求把種子滅掉,眼前只要求它暫時不要產生。如果要讓煩惱暫時不要產生,而不是要把種子滅掉,世間的道路就比較快了。目標不是放在讓種子滅掉,只是暫時不生,這時候當然就用世間道路。這就是針對某些類型,欲界煩惱力量很強烈、毛病很大,影響很大,針對這種情況,現在不要求把種子滅掉。因為要發很長久的時間,所以先讓煩惱暫時不會產生,不會產生之後,慢慢的以後逐漸再把種子滅掉,針對這種情況,因此就有了世間的道路。

但是有一種類型,就是欲界的煩惱力量不是很強大,因此發揮的迫害力,影響也不是很大,這種人就不必緊張了,他也不必這麼忙碌了,時間可以比較久一點,慢慢來了,所以他就希望把煩惱和種子同時一起滅掉,如果這樣要靠出世間道路。當然就靠出世間道路而言,不管是誰都要依靠出世間的道路,靠出世間的道路,是因為世間的道路不能把種子滅掉,能夠把種子滅掉的部分只有出世間的道路。但就算是把種子和煩惱一起滅掉,還是分成二種情況,就是在把種子和煩惱完全斷滅之前,假設前面他的煩惱力量很強烈,影響力很大的時候,要等到最後把煩惱和種子全部一起滅掉,要很長久的時間,所以現在前面先做到暫時讓煩惱不要產生,因此就形成世間的道路。

有一種類型,是欲界的煩惱迫害力沒有這麼強大,因此他要讓煩惱和種子一起滅掉,此時就要靠出世間的道路,最後把種子煩惱全部一起滅掉。總之就形成了二種道路了,當然最後是要把種子和煩惱全部一起滅掉,這是出世間的道路。但前面還有一項,讓煩惱暫時不要發生,所以也有這個幫助,這是世間的道路。因此之故就由世間的道路,在煩惱滅掉的時候就有一來果、不來果這個部分。

例如以病人為例,有時候在前面暫時不用止痛藥,讓他止痛。一定要等到治病的藥來,他痛苦得不能忍受,這中間不能夠忍受,因為非常疼痛,所以暫時要用止痛藥,但是最後治療這個病,當然有治病的藥,最後當然一定要靠治病的藥。同樣的道理,不管任何人,最後一定要追求把煩惱連同它的種子全部都滅掉,這不得不做,一定要做。要把煩惱連同種子全部滅掉一定靠無我了慧(現證無我了慧),但是要把種子連同煩惱全部滅掉,要很久的時間,所以在這個前面,有一個類似止痛藥的部分,就是指不管在什麼時候都受到欲界煩惱強烈的迫害、傷害,針對這個部分可能要先把欲界煩惱滅掉,類似像止痛藥一樣,因此就有世間的道路可以運用。這種情況是靠世間的道路得到一來果、不來果。

但是有些病人還不是痛苦到不能忍受的程度,這時候他不必靠止痛藥,他慢慢吃治療的藥,逐漸就把病治好了,不必靠止痛藥,因為傷害的程度沒有那麼強烈,還沒有不能夠承受,這種情況他不必靠世間的道路,因為他要把煩惱連同它的種子一起滅掉,這個當然要靠出世間的道路,這時候純粹只有靠出世間的道路去做實修,把煩惱連同種子完全滅掉,所以這時候靠出世間的道路得到一來果、不來果。

課本345頁倒數第四行,「此非說未得第一靜慮未到定所攝之止」這裡談到的是初靜慮正行所攝的安止;初靜慮近分所攝的安止。這個部分講的是,依於出世間的道路。如果依於出世間的道路得到不來果的情況,初靜慮的正行所攝的近分,這時候所講的是初靜慮近分所攝的安止。如果依於世間的道路得到不來果,初靜慮的正行得到了,不來果也得到了,欲界的煩惱也完全滅掉了,這三者是同時發生的。這前面有提到過了。

在初靜慮正行的前面或者得到不來果的前面,當然還有一段路。這前面止觀有沒有?有啊!前面都有止觀,因為不來果的前面,或者初靜慮正行的前面,還有一來果、也有預流果,他們的內心裡都有止觀雙運的證悟,因為有止觀雙運的證悟故,當然有止存在。前面還談到最初作意(七個近分的第一個)得到的時候,就得到止,可見安止已經得到了。所以在預流果、一來果、不來果,止觀雙運的證悟都有產生,得到這個果位,這是因為前面都有近分存在之故。如果有得到安止,就是近分的開始,已經得到安止。他有近分的話,當然前面就有安止存在了,這時候正行都沒有得到。因為預流果、一來果都不是正行,得到不來果的時候才是得到正行。初靜慮的正行是不來果,前面預流果、一來果都不是正行。

  止觀在加行道的時候可以得到,現證人無我的勝觀在加行道可以得到,然

後會進入見道位。見道位有十六剎那,見道位的十六剎那也都有止觀存在,之後就是預流果的段落,然後就到一來果了,這些都還不是正行,但是都有止觀雙運,就是前面講的這些過程,這時候都有止觀雙運的心。加行道有止觀,見道位十六剎那也有止觀雙運的證悟,還有預流果、一來果的部分,這些都不是初靜慮正行,但這時候止觀雙運的心識,是不是欲界地所攝心識呢?不是。前面講過這不是欲界地,所以不是欲界地所攝心識,可是這時候止觀雙運的心是不是上界地所攝的神識呢?也不是,因為都還沒有到達初靜慮的正行,所以也不能說是上界地所攝的神識,但也不是欲界地所攝的神識,已經超出去了,所以這時候稱之為近分地所攝。因為上界地正行也沒有得到,所以這時候的止觀,就算沒有得到上界地的正行,但這時候止觀的證悟,都把它歸納在近分地所攝,不能說是欲界地所攝心識,所以是近分地所攝。

前面所說的預流果、一來果的部份,這時候不是欲界地所攝,也不是上界地所攝,因為都還沒有得到正行。必須不來果得到的時候,才得到初靜慮的正行。前面加行道也有止觀雙運的證悟,預流果也有止觀雙運的證悟,一來果也都有,這時候也不是上界地所攝的心識,那是什麼呢?因為它是要得到初靜慮的正行所做準備方法的段落,是屬於近分地所攝。這裡談到未到定所攝之止,未到定就是近分,近分地所攝之止。還有在見道位有現證四諦,四諦有無常十六行相,這是見道位的現證,這個時候現證的心,是止觀雙運的心,所以這個也是近分地所攝的勝觀。對於四聖諦的內容現證的勝慧,這個現證的勝慧,在得到不來果的證悟之前,預流果、一來果的段落,當然都有人無我的了悟,還有四聖諦的內容,他都有了悟的勝慧存在,這些了悟的勝慧,就把它列入近分地所攝的勝觀。這是這裡所談到近分地所攝的觀。

  因此在不來果的段落。不來果的段落就得到正行的功德,但是不來果的正行的功德,是要靠前面的預流果、一來果,靠著這個部分得到的。所以在預流果、一來果所得到的功德是初靜慮近分所攝的功德,靠著初靜慮近分所攝的功德所產生的勝觀,才會得到初靜慮正行的功德。

如果有不明白的地方,可以提出來:

問題一:滅煩惱有世間和出世間的方法,什麼是世間的方法?

回答:

世間道路的意思,是透過這個道路的觀修,再次還要在輪迴裡面,不能夠完全脫離,所以稱為世間的道路。譬如把欲界的很多煩惱,再三的思惟作觀修,這樣我到初靜慮天就非常好,有很多功德好處,再三思惟,這樣觀修,欲界的煩惱會逐漸減少,最後讓它暫時不會產生。可是靠著這個方式不能整個脫離輪迴,因為還對輪迴產生貪念,貪念初靜慮天,仍然要投生在初靜慮天。所以離開輪迴的一個部份,還是要投入輪迴的另一個部份,因此是世間的道路沒有脫離輪迴。

問題二:這裡提到證到世第一法,我們知道四諦有十六行相,四諦十六行相在哪裡可以證呢?

回答:

什麼時候可以現證四諦十六行相,我們或者這樣解釋,把中觀當做上宗義,還有下宗義,我們把先它分成二種,下宗義又根據俱舍來分上、下俱舍,上俱舍就是俱舍總集,還有下俱舍,這二派的主張也不一樣,所以就有不同派系的主張。見道位有見道位的十六剎那,十六剎那怎麼區分呢?按照苦集滅道來區分,苦集滅道每一樣都有四項,共有十六項,所以是十六剎那,苦裡面有苦法忍、苦法智、苦類忍、苦類智,法忍、法智、類忍、類智四項,所以苦有四項,集也四項、滅也四項、道也四項。

  下俱舍的主張認為,道諦的四項,法忍、法智、類忍、類智,在道類忍的時候得到現證四諦十六行相,這是下俱舍的解釋。

  俱舍總集的解釋不一樣,也是苦集滅道,可是在道諦的四個證悟裡,法忍、法智、類忍、類智,不管哪一項產生,都是現證四諦十六行相。可是上宗義的主張是得到見道位的同時現證四諦十六行相,所以有三種不同的主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