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廣論奢摩他10》

雪歌仁波切 教授
2007-06-08


聞法意樂

“為利眾生祈願成佛果”頌文中提到,所得果之中,究竟佛果、無上之果位,色身、法身二者雙運;身和意二者雙運;等至與後得二者雙運。有沒有這樣的果位,果位如何而來?在有學道位時透過止觀雙運的禪修,在究竟時得到這樣的果位,等至本智和後得本智完全合在一起。在等至本智階段,也能應用後得位的本智,在後得位的本智同時,亦是等至本智。身和意雙運,法身與色身結合在一起,其有如此的功德,得到的原因根本而言,即是靠止觀雙運的等持,才能得到這樣的果位。等至與後得同時在一起,身體與心意雙運,自利法身和利他化身同時存在,成就如此之身,主要即是學止觀雙運的等持。

因此在其中,當然安止的學習要在前面,之後才會產生勝觀,在安止的實修上,當然首先要了解實修的方式,要了解的話,首先要聽聞,因此之故,我要專心的來聽聞。關於安止學習的內容,調整自己的動機之後來聽聞教法。

正講

我們進行的段落,在止觀學習的次第,次第決定的裡面談到,初機的學者,在開始學習的時候,先成就安止,之後修勝觀而得到勝觀。但是,假設止和觀都得到的人,當然他可以靠著修觀去成就安止,這是什麼情況?(345頁第10行)「何故集論說有先得勝觀而未得止,彼應依觀而勤修止耶?」為何是依勝觀勤修來成就安止呢?問到這一個問題,集論中有談到這種情況,這個問題,我們用比較容易明瞭的方式來說。

「答:此非說未得第一靜慮未到定所攝之止,是說未得第一靜慮三摩地以上之止。」

我們談論僧寶主要以聲聞乘入道行者來討論,入道行者主要分成二十類,即二十僧。佛陀之眷屬、僧眾所做的分類,二十僧裡主要有四種果位:预流果、一來果、不還果、阿羅漢果。

談到四果內容,就會談到我們現在所談的問題,由透過勝觀而成就安止能說明這四種果位,是指聲聞行者入道者,當然經過資糧道、加行道,這時以集聚廣大資糧為主,到見道位,要對見道位所應斷之煩惱,依靠對治法去對治它,要斷掉煩惱將正開始,即開始對治煩惱將它斷掉,此時稱為見斷煩惱,見道位要斷的煩惱即遍計煩惱類型。

到了修道位,也有修道位所應斷之煩惱,這是屬於俱生煩惱的類型。在見道位時,所應斷之煩惱,以對治遍計所執,將它斷掉。這樣一直的斷掉、斷掉、、、到最後的十六剎那道類智時,即得到預流果位。

到了修道位,又有修道位所要斷的煩惱,這時是屬於俱生的煩惱,逐漸、逐漸的斷掉,最後得到究竟的果位,那是阿羅漢果,把投生在輪迴的因全部斷掉。輪迴的因,即三界的煩惱全部斷掉;欲界、色界、無色界的煩惱全部都斷掉。欲界一個,色界四個,無色界四個,所以稱三界九地。

三界九地所有煩惱全部斷掉了,能得阿羅漢果位,此時將俱生煩惱在修道位時全斷掉。欲界煩惱修道位所斷分九個;色界四個地方,初靜慮天、二靜慮天、三靜慮天、四靜慮天,每一個天都有九個煩惱,九乘四等於三十六個;無色界又分四個天,每一個天修道煩惱又分九項,九乘四等於三十六個;共八十一個煩惱。三界九地共八十一個煩惱全斷時,因有八十一個煩惱之故,用對治法門將煩惱斷掉,即無間道;徹底斷掉即解脫道。無間道八十一個,解脫道八十一個,這些全部斷掉,即得究竟果位、阿羅漢果,中間要經過一來果、不還果,皆屬於修道階段。在見到位時,把見道所應斷之煩惱全部滅掉,即得到預流果,所以預流果列在見道位,後面一來果、不還果、阿羅漢果,屬於修道位,乃是把修道所應斷之煩惱斷掉,所得到之果位,故後面又列了三個果位。

三界九地之煩惱,每一階段都各有九項,如此用方法把它滅掉,滅掉之情況,又分成二種:“所斷頓時者”和“所斷漸次者”所應斷的部分,如何斷掉?頓時者,全部一起斷掉;漸次者,逐漸、逐漸斷掉。其中所斷漸次者,才會有預流果、一來果、不還果之次第,四果之次第全部都會有,故談到四果次第即針對所斷漸次者。但如果所斷頓時者,中間沒有一來果、不還果,即不能談四果的理論,因為它是頓時一起全部斷掉。所以,若是所斷頓時者,即無此討論。

所以討論四果是針對漸次者。針對所斷漸次者,應是如何斷掉?首先最初先斷掉欲界九個,之後斷掉初靜慮天九個煩惱,二靜慮天九個煩惱,三靜慮天九個煩惱,四靜慮天九個煩惱;再來無色界處,四個處所:空無邊處九個煩惱,識無邊處九個煩惱,無所有處九個煩惱,最後有頂天又九個煩惱。如此,由下界九個煩惱斷掉,又往上界九個煩惱斷掉,再往上界九個煩惱斷掉,…一段一段上去,按照次第來,故叫做所斷漸次者。

如果按照這樣漸次順序來,中間一來果、不還果,這個名稱在何處取名?在漸斷煩惱裡討論到,欲界煩惱有九個,大的三個也斷掉,中的三個也斷掉,此時即為一來果。若在把最後小的三個也滅掉,則欲界煩惱全滅,此時即是不還果。

這是欲界煩惱全滅掉之後,再進一步滅掉色界、無色界的煩惱。色界煩惱四個天處,每處有九個;無色界四個天處,每處有九個。可是後面色界、無色界的煩惱斷掉時,並未再取果位名稱,前面談到果位名稱,一來果、不還果之果位名稱,主要在斷掉欲界煩惱時而安立的,欲界煩惱有九個,把六個滅掉,即得一來果。把欲界煩惱九個都滅掉了,稱之為不還果。之後再開始斷色界、無色界的煩惱。這樣逐步上去,到了無色界的最後煩惱,有頂天的煩惱又分九個,大中小各三個。小的煩惱有三個,到了最後小小煩惱,中間要經過八十一個無間道,八十一個解脫道。

最後有頂天小小煩惱斷掉時,得到第八十一個解脫道,即得到阿羅漢果位。以上是關於一來果、不還果、阿羅漢果之果位,於何處階段得到之果位理論。

欲界煩惱斷掉時,即有果位之名稱:一來果、不還果。

為何在欲界煩惱斷掉時,有果位名稱?因為我們是屬於欲界者,在欲界眾生中,對我們傷害威力最大的,是欲界的煩惱。所以我們主要對付的也是欲界的煩惱。因此要快點、比較快滅掉的,也是欲界的煩惱,當然是以欲界煩惱為主。

因此佛陀開示,把欲界煩惱滅掉時,滅掉六個,即得一個果位名稱(一來果),滅掉九個,又得一個果位名稱(不還果),即是一來果和不還果。這即表示欲界煩惱要趕快滅掉,這個比較主要,要以此為主,因此佛陀做如此開示。到了後面色界、無色界的煩惱也是要斷掉,可是卻沒有果位名稱,前面才有果位名稱,為何如此?因為我們是欲界者,而欲界煩惱是比較快要斷掉的,要以此為主,因此欲界煩惱斷掉時取果位名稱。

將欲界煩惱斷掉之方式,須經無間道及解脫道,如何進行?通常安住在補特伽羅無我,現證它,主要運用補特伽羅無我之勝慧,專一安住在補特伽無我之意義上,透過如此安住能將煩惱、連同煩惱之習氣(種子)一起滅除,透過這種方式,欲界九個煩惱,色界、無色界每一段落九個煩惱皆是如此。

這裡所說將欲界、色界、無色界之煩惱斷掉是連種子一起斷掉,不是指暫伏現行,將煩惱現行斷掉,是指連種子一起滅掉。由此角度,所以談到八十一個無間道,八十一個解脫道,這是連種子一起滅掉。

但是,是否當把所應斷斷掉,一定非要將種子一起滅掉?那倒不是如此。若種子未滅之前,難道需一直等待,而不能滅掉煩惱嗎?那倒不一定。故又分成二種類型:若煩惱種子未滅之前,也不必等到種子滅掉,才能把煩惱滅掉,在種子還留著還沒滅掉前,亦可先滅掉煩惱,可逐漸、逐漸來進行。又有一種,煩惱種子未滅前,亦未滅掉煩惱,一直等到種子和煩惱一起滅掉。

此二名稱如何分:(1)種子未滅前不滅煩惱,一直到種子和煩惱一起滅掉,稱“勝觀為主行持者”,但(2)另一種,不等種子滅掉才滅煩惱者,即種子未滅前,先把煩惱現行暫時滅掉(壓伏),然後再等到後面,再把種子滅掉,這種類型之人,稱為“安止為主行持者”。

此二種類型之行持者,又是如何形成?有一種行者,內心煩惱比較大;又有一種人,內心煩惱力量較為薄弱;各種類型的人皆有。內心煩惱威力強大者,對他造成之傷害較大,若是這種人,要等到種子滅掉,再一起滅煩惱,那表示這種煩惱威力強大,對其造成之傷害較大、亦多,非常危險,所以此類人,不需等煩惱和種子一起斷掉、一起發生,前面即應將煩惱現行之部分先滅掉比較重要,之後再滅種子,應由此方法好好努力,以此為主。

故若欲滅煩惱現行之方法,則應趕快運用世間道較為容易產生,不會有太大困難。因此先依世間道路令煩惱暫時壓伏,不會現前,此種人即不必等到最後煩惱和種子一起滅除、斷掉。另一種人,煩惱力量較弱,表示煩惱對其心續所造成之傷害不會很嚴重,就不用那麼忙碌及緊張,一直等到種子滅掉時連煩惱一起滅掉。

此二種類型,首先“勝觀為主行者”為何取此名稱?乃因其內心煩惱較為薄弱,此類行者如何做實修?以運用無我現證慧為主,只運用無我了慧滅掉煩惱,不運用世間道路滅掉煩惱,以只運用無我了慧為主滅掉煩惱,故稱為“勝觀為主行持者”。其次,不能等到種子滅掉才滅掉煩惱者,前面要靠世間道路先滅掉煩惱現行,此類行者,與前面純粹依無我了慧之行者相較,其勝慧較不強,故他以安止為主,先依世間道路滅掉煩惱現行,故稱為“安止為主行持者”。

現在所談修道位所要斷之內容,指聲聞入道者在修道位之內容來討論。已經得到預流果位才進入修道位,在修道位所應斷,八十一個無間道,八十一個解脫道,都是指種子和煩惱一起滅掉。在此基礎上討論,有八十一個無間道,八十一個解脫道,種子和煩惱一起滅掉。

從前面所說,將煩惱滅掉有二種類型,其中有一種依世間道路先把煩惱滅掉,種子之後再滅。如此,即不能說種子和所應斷煩惱同時滅掉。若是種子未滅前而先滅掉煩惱,後面再滅掉種子,還是需要八十一個無間道,八十一個解脫道。因為就滅掉種子而言,世間道不能滅掉種子,只能暫伏,因此在最後滅掉種子還是需要八十一個無間道,八十一個解脫道。

總之,在此我們要了解,要滅掉煩惱,亦有世間道路可運用。也可以不必靠世間道路,靠安樂道將煩惱和種子一起滅掉。這些內容皆是聲聞的修道位段落來討論的,對此部分,應有一個粗略了解。

在前面斷欲界煩惱時,欲界煩惱九個,斷掉時也會形成九個無間道,九個解脫道,此時是指斷煩惱及其種子,同時斷滅掉,這是一種情況。另一種情況,先斷掉煩惱,之後再斷種子。故煩惱滅掉有此二種情況,欲界九個煩惱滅掉時,亦是此二種類型,此時一來果、不還果如何安排?若滅掉欲界九個煩惱,即是不還果。

故有兩種狀況:一種是六個煩惱滅掉時,是煩惱連同種子一起滅掉,若是此種方式同時,稱為一來果。若是滅掉九個即稱不還果,此是將煩惱和種子一起減掉。但若是先滅掉煩惱,後面再等待滅掉種子,若是此種狀況,當他先滅掉六個煩惱,種子尚未減,同樣稱為 “一來果”。若滅掉九個煩惱,種子未減同樣稱為“不還果”。可見煩惱滅掉即此二種情況,由此可知“安止為主行持者”之一來果、不還果,與 “勝觀為主行持者” 之一來果、不還果,就形成此種名稱。

故集論中討論的即是這個問題。「何故集論說有先得勝觀而未得止」,這個止,指的是什麼?指的是“安止為主行持者”的不來果,此人內心中的安止,所討論到的主題是指這樣一個人。

後面至尊仁波切談到「此復是說證四諦已,次依此觀,而修第一靜慮以上之止。」此即是說“安止為主行持者”得到不還果位同時也得到初靜慮的正行。我們上次談到初靜慮的正行,還有它的近分的部分 ,不還果是如何得到的呢?按照世間之道可分初靜慮的近分及初靜慮的正行。按此道路不斷觀修之後,就把一切煩惱斷掉,前面所講欲界煩惱斷掉即得到不還果,所以他是靠著世間之道觀修,斷掉欲界九個煩惱而得到不還果位。

得到初靜慮及正行,前面還有初靜慮的近分。(p.395第4行)“諸瑜伽師由七作意,方能獲得離欲界欲”「了相作意、勝解作意、遠離作意、攝樂作意、伺察(觀察)作意、加行究竟、加行究竟果作意」。按此次第一個、一個上來,最後,就把欲界煩惱斷掉,此即是依照世間道路。就在欲界煩惱斷掉的同時,即得到初靜慮的正行,此時已到色界,這種人即是“安止為主行持者”之聲聞行者。他到達修道位如何進行?即是將欲界煩惱斷掉的同時即得到不來果,同時亦得到初靜慮正行,亦即得到初靜慮所攝之安止。

不還果要依靠前面的果位,當然也要靠前面的預流果,所以後面果位的得到,都要依靠前面的果位的得到。此處所言得到不還果乃指“安止為主行持者”,當得到不還果須依靠前面之預流果,而預流果能否依世間道路而得?不能!因為預流果之得到,須靠前面見道位的階段,需觀修“補特伽羅無我”再經過第十六剎那的最後,在道類智時得到見道位果位。

此時斷掉補特伽羅我執,證悟人無我之時,只有靠勝觀為主,安樂道為主,不能以世間道為主,所以得到預流果位,定靠勝觀。修安止道路,不能靠世間道,一定要觀修補特伽羅無我,此時“安止為主行持者”得到預流果位時,一定純粹只有靠著勝觀無我勝慧,不能靠世間道路,表示前面「集論說有先得勝觀而未得止」,此時的勝觀即預流果位。

因為“安止為主行持者” 得到預流果位一定靠勝觀無我勝慧,見道位觀修補特伽羅無我,得到無我慧,故說“先得勝觀而未得到止”,這個止,是指“安止為主行持者”,(不還果位時的安止,此時安止力量很強,但勝慧力量不強,)因此這個行者勝慧的力量,應是在前面預流果時才有勝慧力量,故說「先得勝觀而未得止」。

此時勝慧力量很強,安止力量不夠,還要追求後面不還果的安止,因此才會有此問題,“先得勝觀而未得到止”是得到預流果的勝觀,靠此勝觀,得到預流果之後,還要去追求後面不還果的安止。

不過預流果位時,難道沒有止嗎?他是靠勝觀去觀修補特伽羅無我,不是也得到止嗎?因為在見道位得到之前,前面早已有止觀雙運之實修,在加行道即有止觀雙運之實修,聲聞乘的資糧道、加行道,在何時由資糧道跳至加行道,即緣取補特伽羅無我的意義,安住在此上面,何時得到止觀雙運之時,此時即進入加行道。

所以進入加行道之時,止觀雙運之證悟就產生,所以在見道位前面,當然亦有止觀雙運之實修,可是安止力量的強弱大小,就有很多類型,勝觀裡力量強弱的大小,就有很多類型。

所以談到“先得勝觀而未得止” 先得勝觀而後再追求止,此意義大家即可了解,先得勝觀指的是已得預流果位,亦即是緣補特伽羅無我之勝慧而得到預流果位,此種“安止為主行持者”得到預流果位之後,才要去追求不還果位。

假設撇開前面所言,若一個人根本連止觀都沒有,連安止都未得,他先實修、實修、實修…,之後先得勝觀,而後由勝觀再去成就安止,說集論中有談到此種情況,而此種解釋完全錯誤。那是對我們前面所言內容意義完全不清楚,以為集論中所言,可先得到勝觀,然後再努力、努力、努力…,透過勝觀再得到安止,這就完全錯誤了,這是對經義完全錯亂的理解。現在這裡《集論》所言,先得勝觀之後再追求安止,其內容需依前面所解釋的內容去了解。

所以至尊仁波切所言(345頁11行)「此復是說證四諦已,」這是說現證,現證四諦要配合預流果位。「次依此觀,而修第一靜慮以上之止。」第一靜慮以上之止,這是指不還果位,「本地分云:『又已如實善知從苦至道,』苦集滅道四聖諦,如實善知即現證。『然未能得初靜慮等,於此無間住心,』未得初靜慮等,於此繼續安住。『更不擇法,』不做勝慧分析,『是依增上慧(勝觀)而修增上心(安止)。』」此時是透過勝觀而修安止,這是《集論》中所言。

首先,「又已如實善知從苦至道,」這是得到預流果位,此時亦有安止,但安止力量不夠大,不夠大的意思是指,「然未能得初靜慮等,於此無間住心,」初靜慮以上的安止尚未得到,所以預流果位的止,還比不上初靜慮以上的止,所以要透過勝慧而修後面的安止。這是至尊仁波切對集論內容所做的解釋,解釋時引用《本地分》。「是依增上慧而修增上心。」增上心即指安止,即是以勝觀而追求安止,意思一樣。所以在集論裡面談到的內容,《本地分》也有談到。

又討論一件事情「又為便於立言說故,於九住心通說為止,思擇等四通說名觀。」為方便言說討論之故,將九住心說為止,四種思擇等等皆說為觀。這是就止觀的意義,前面已做簡略之說明,另還要做些補充,其它書中說安止時,還要一些方法,即是九住心,九住心亦用安止的名稱,還有四種思擇(在338頁),這是聖無著的說法,即:正思擇,最極思擇,周徧尋思,周徧伺察這四項,又稱之為觀。

「然真實止觀如下所說,」不過真實止觀,如下才要講。此即指九住心不是真正的止,四種思擇也非真正的觀。但是因為九住心是修安止的方法,四種思擇是修勝觀的方法。所以在講修安止的方法做解釋時,把修安止的方法亦稱之為止,把修觀的方法─四種思擇,也取名為觀。有些書中亦如是談到,所以這表示其非真正的止觀。真正的止觀為何?後面才要開始講解,總而言之「要生輕安乃可安立。」止觀要從產生身心輕安之樂才能開始算。

仁波切開示說,前面所開示這些內容,是因為廣論中的詞句,有些地方並未講得非常清楚,所以只好前面談了許多內容做為補充,但是做了這麼多補充,大家可能更不了解,可能只把廣論上的句子做些字面上解釋,大家還比較容易了解,所以前面所講內容,不明白的可以發問。

問題(一)請問仁波切,請問四個果和五道之間的關係,可否再做說明?前面聽到見道位和預流果有何關係?資糧位和加行位之關係?五道和四果如何連接之間的關係?

回答:資糧道和加行道並未安立果位名稱,所以沒有四個果的問題。四個果位需要見道位、修道位、無學位時,這是聖者的果位,因此得到果位者稱為僧寶、聖者。前面是凡夫,沒有果位的問題。可見四個果位的討論,應是在見道位、修道位、無學道。

現在我們所討論以聲聞道為主來做說明,聲聞道中聖者的果位即聲聞的見道位,聲聞的修道位,聲聞的無學位。在聲聞見道位時,需將見道所應斷的煩惱完全滅掉,最後會得到解脫道。見道所應斷會得到八個無間道、八個解脫道,共十六個。到最後第十六剎那的解脫道,那是道類智,苦集滅道的道,道類智產生的同時得到預流果,同時發生。

到了修道位時,修道所應斷有八十一個煩惱。修道位斷八十一個煩惱時,或者煩惱連種子一起滅掉;或者沒有一起滅掉,先靠世間道路進行,先滅煩惱如此也有。總而言之,最後一定要把種子滅掉,所以在種子滅掉時,產生八十一個無間道,八十一解脫道。所以最後在滅掉第八十一個煩惱,得到第八十一解脫道時,得到阿羅漢果位。

關於色界無色界的部分,就沒有一來果、不還果的名稱,所言皆是在欲界煩惱斷掉時才有果位名稱。所以在欲界煩惱斷掉時,此處指種子和煩惱一起斷掉來做討論。所以把欲界煩惱和種子一起斷掉,斷掉六個得到解脫道時,即得到一來果,九個斷掉得到解脫道時,即得到不還果。總之,預流果是指見道位,一來果和不還果是指修道位的段落。

問題(二)能否請仁波切說明煩惱、煩惱的種子和煩惱的習氣三者如何分判?

回答:習氣不屬於心識的本質,但是煩惱就屬於心識的本質。心識又是什麼?首先要擁有對境,同時思惟此對境正在進行活動,即表示應是現前的部分才稱之為心識。就是我們內心會進行一些思惟,此時會涉及某些對境,所以也有對境,也在進行思惟,此時才稱之為心識。所以心識是指現前正在進行活動。

如此而言,種子和習氣都非如此,所以都不是心識的本質。但種子和習氣又是什麼?二者力量大小不同,種子力量比較大,習氣力量較薄弱,其力量大小強弱如何區分?種子力量要大到能生出後面的果,所以稱之為種子,能引發後面的果之故。

譬如:稻米的種子表示能生出稻米,蘋果的種子表示能生出蘋果。所以煩惱的種子,表示後面的果,煩惱馬上要產生,才稱之為種子。因為後面的果,馬上要出現,其具有如此之能力、威力。

習氣即不然,其後面不會馬上生出煩惱,無此能力,力量薄弱,所以煩惱的習氣,即是指和煩惱有些類似,而力量薄弱的小小毛病,這種能力、力量稱之為習氣。

舉例:阿羅漢沒有煩惱,也不會再長出煩惱,所以煩惱的種子也沒有。不能說阿羅漢有煩惱和種子,但是阿羅漢有煩惱的習氣,如何看出?阿羅漢煩惱已滅亦無種子,煩惱不會出現,可是阿羅漢有時會唱歌、跳舞,但這唱歌、跳舞,首先不是貪戀之心,因為貪戀之心煩惱已滅,貪戀種子亦滅,後面煩惱不會再生。但是它還是會唱歌、跳舞,此時不屬貪戀之心的範圍,可是屬於以前貪戀心所留下之習氣,此小小毛病稱之為習氣。

但此習氣不會再生出煩惱,故不能稱為種子,所以阿羅漢煩惱沒有,煩惱的種子亦然,但煩惱的習氣有。不過,這是把種子和習氣區分成兩項來做解釋,但一般而言,種子本身亦是習氣,有時一起稱之為習氣,有時將此二意思混在一起。若分成兩項,種子是種子,習氣是習氣,這又是另外一個問題。

有時二者不分,情況不同。若種子就是習氣,則是將習氣分成兩個,因習氣力量有大有小,習氣力量大者,稱為種子,習氣力量薄弱者,稱之為習氣。

所以書中有時言及種子和習氣時,有“總”與“別”。若把習氣分為二,力量大稱種子,力量小稱習氣。此時其中力量薄弱之習氣,即是非種子的習氣,它不是種子,因為力量很薄弱。但是若依力量大小,分為二種習氣,此時所談之習氣,即是指一種能量。

就此而言,種子是一種能量,習氣也是一種能量,不過「就是依能量大小而區分,力量大者稱為種子,力量較小稱為習氣,此種情況是將二者一起討論,由力量強弱而分。」

仁波切說:這個部分在上週《入行論》第九品講得很清楚,其中也有提到習氣與種子的區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