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廣論奢摩他15》

雪歌仁波切 教授
2007-09-28


聞法動機

我們前面唸頌皈依跟發菩提心文,首先,皈依三寶的時候,內心要完全的信賴、寄託於三寶,來進行皈依,皈依之後要成辦三寶內心的想法,如何去成辦、如何去達成呢?就是我們內心產生菩提心,祂們內心的心意就可以說是達成了。後面還有一個菩提心,唸誦菩提心文的時候,首先是前面皈依境壇城聖眾內心的喜悅,接下來讓後面所要進行的講說跟聽聞的善根,變成圓滿菩提的一個原因,所以發菩提心就相當重要了。就發菩提心而言,積聚資糧也是靠它,作為煩惱的對治也是靠它,要懺除罪業也是靠它,所以像萬靈丹一樣有廣大效果的,所以它是非常有必要的,如此產生菩提心的動機之後來聽聞教法。

正講

我們現在進行到正式說明觀修、修法,首先在修安止的時候,有它的資糧要要先累積的,所以順緣資糧的部分要先齊備,這是第一個項目。依於安止的資糧已經齊備之後,怎麼樣子來做實修?這是第二個段落。第二個段落裡面也有加行跟正行的部分,加行的部分已經講解完畢了。

首先第一個,前面所談到這些的內容,每一個項目其實都非常重要的,因為在安止實修的前面,資糧要先齊備,資糧就是悅意之處所等等的六個項目,這六個都要齊備。資糧是作為資助的條件,如果作為資助的條件、作為幫助的順緣不齊備的話,安止就不可能成功了,完全沒指望了,所以前面資助的條件、資糧,一定要齊備,這是非常有必要的。

資助的條件、資糧已經齊備之候,依於這些資糧,正式來進行安止的實修。正式來觀修安止的時候,裡面就要分為加行、正行、結行三段來做說明。這其中加行的部分就是動機的部分,動機的部分特別談到的,就是至尊大主宗喀巴大師在加行的段落,特別強調菩提心的觀修極為重要,因為假設加行的段落,菩提心這部分沒有的話,通常這個止跟觀,世間外道也做如此的實修,可以說是一個共通的道路。

如果這個樣子講的話,我們的實修跟他(世間外道)又有什麼差別嗎?有啊!就靠加行動機、菩提心的部分來成為一個差別的,假設欠缺加行、動機菩提心這個部分,沒有小心謹慎去做一個觀修的話,後面所修的正行的段落,可能沒辦法成為大乘的法,可能也不會成為佛教的法,可能成為外道的法,這些都有可能發生的。這個危險不發生的話,就要靠菩提心的觀修,所以在前面動機的部分,一定要觀修菩提心。

所以這些危險會發生,是因為後面所做的實修,止跟觀的這些部份有共通的道路之故,所以至尊大主宗喀巴大師談到的,第347頁,「修如前說加行六法,尤應久修大菩提心。」菩提心要花一點時間常常的觀修,「又應淨修共中下士所緣自體(所緣的內容),為菩提心之支分。」這些是宗喀巴大師所談到的。

就順緣的部分,這些都齊備了,順緣資糧的部分齊備了之後,進入加行、正行的實修。加行的部分,動機觀修菩提心的部分,也都做到了之後,現在就談到,正式要說明觀修的方式。正式要說明觀修的方式,裡面又談到了,身的威儀的部分怎麼來進行,這就是我們上次解釋完畢的部分。

接下來就要到今天的段落了,正式解釋修行的次第,但是在正式解釋修行次第的時候,至尊仁波切沒有先說明大綱,他先對後面所要做說明的內容,先講出它的法源根據,法源根據是根據拉梭瓦、功德稱大師的主張來做解釋的,所以有所根據。

大綱還沒有講之前,花了一頁多的篇幅先說明,這個說明的法源根據從何而來?這些都解釋清楚了,解釋清楚了之後才開始說明大綱,再做一個討論。正式解釋修行次第裡面就分為兩項,此又分二:一.引生無過三摩地法. 二.依彼引生住心次第。我們現在就進行到這個段落。

我們如果把大綱看一看的話,引生無過等持之法,依彼能夠引生住心的次第,這兩個項目。這兩個項目裡面的第二個,依此所引發出來的住心次第,是指在修安止的時候,要經過九個段落,這是九住心。首先得到等持之後,等持本身的安住的部分、住分這個部分,要讓它不斷的加強,不斷的進步,因為進步之故,就會有不同的段落了,前後前後的段落,所以一共要經過九個段落。

九個段落裡面要經過內住、續住、安住(補住)、近住、調伏、寂靜、最極寂靜、專注一境到最後一個平等住,這樣子一共要經過九個階段的,所以是九住心的段落。九住心這個段落還沒有談到之前,應該要先產生一個無過失的等持,無過失的等持產生了之後,然後讓它更加進步,不斷的進步,這樣子才會到所謂的住心次第。所以無過失的等持產生了,才叫進入第一個次第、第二個次第、第三個次第,要不斷不斷這樣進步的。

因此之故,首先要一個無過失的等持,這個要先產生,這個產生了之後要讓它再進步,進步的時候就像樓梯一樣,班級一樣,它的威力會不斷的強化,在強化的過程之中,就要經過九個階段,所以就有第二個段落,九住心了。九住心得到之後,後面安止就會成功了,就得到了一個安止。

因此第二個段落談到了,依彼引生住心次第,這個是指內心裡面安住的量、安住的程度,到達什麼樣?表示說這個安住的程度,還沒有達到安止,這是說在安止的前面,它要經過一個段落、一個段落,不斷來進步,才能夠得到安止的。因為安止不可能忽然間就得到了,突然間就成功了,不可能!所以首先有一個安住的量,這個安住的量不斷進步,到最後終於到達安止、就得到安止了。

在還沒有得到安止之前,要經過內心本身住分的威力,要不斷的強化,這強化的過程一共要經過九個邏輯,就是九個段落的意思。所以九個住心的過程,必須都要是純淨的。它前面,一定要有它的因存在,如果它沒有因的話,怎麼突然會變成一個很純淨內心的安住呢?表示它前面有一個基礎存在,這前面有一個基礎,就是無過失的等持。無過失的等持要先產生,之後讓這個無過失的等持,它安住的力量,更加純淨,威力更加增強,增強到第一個段落,增強到第二個段落,增強到第三個段落,不斷的進步,就有九住心。這樣子到徹底究竟的時候,終於得到安止了,安止成功了,所以是這樣的一個過程。

我們現在這個段落,進行到觀修安止,安止的觀修方式是什麼?表示還沒有得到安止,因為還沒有得到安止,為了要得到安止之故才進行觀修,所以講到安止的觀修方式。在觀修方面而言,實修的時候,前前後後一定有順序的,首先要得到一個無過失的等持。無過失的等持已經得到了之後,這個無過失的等持,讓它的威力要加強,讓它純粹、純淨的程度還要再加強,加強的過程中不斷的進步、進步,這樣要經過九個階段,這個九個階段已經徹底破掉了、結束了,得到了安止,安止成功了。

所以為什麼這個大綱是這樣排列的,就是首先引生無過的等持,用什麼方法,如何引生無過等持之法?無過等持產生之後,依彼、依這個無過的等持,怎麼樣子讓住心的次第又產生呢?分為兩個大綱。

第376頁,「第二.依彼引生住心次第分三. 」我們從它的大綱裡面來看,前面的第一段講,引生無過等持之法,那段的篇幅很長的,之後「第二.依彼引生住心次第」,第380頁,「由修成辦奢摩他之量」(由修成辦等持的量),到這個地方為止,我們看看篇幅就相對很短了,有沒有?由禪修之後成辦的等持已經產生了,量怎麼來解釋,你看從第376頁到第380頁,篇幅只有這個樣子。

前面這些都是非常重要的,最重要的是,有一些人一談到修安止的時候,他馬上就要開始直接學內住、續住,直接就要從這裡開始了,認為應該很快的、直接的學習九住心。但是,不是這個樣子的,因為在九住心還沒有學習的前面,應當要一個可以趣入的標準存在,資格要先得到。已經合乎資格了,你可以去學習九住心。是不是要先有一個標準、一個資格,達到了這個資格,可以去學習。這前面的資格是什麼呢?如果說你這個資格已經符合了,去修九住心,很快就絲毫沒有困難。所以表示前面還有一個資格、標準存在,就是無過等持這個部分要先產生。這個資格已經得到了,去學九住心,就很快也不會困難了。

我們如果看一下,「第二.依彼引生住心次第,」到這篇講完是在380頁,從376頁到380頁,就是只有五面而已,是講正式禪修的時候九住心的內容,就這麼簡單。可是這前面引生無過的等持呢,要從349頁到376頁,這中間將近快30頁了,相對篇幅差距就很大了,就表示前面無過失的等持,是不是非常重要?為什麼講那麼多呢,它實在是非常重要。

許多人想,現在是講安止,要修安止,當然馬上修安止,直接從內住、續住開始實修,不是這樣子嗎?不是的!因為在實修之前,應當先取得一個資格,合乎這個資格,取得這個資格之後,再去修九住心就容易多了。就表示前面的一些資格還沒有得到的話,恐怕不太能夠修,所以前面要有一個標準、要有一個資格要先得到的,這個部分非常重要,所以前面就要講無過失的等持,內容就很多了。

大家要了解,這個篇幅很長、篇幅很多,內容都是還沒有到達九住心之前、還沒有進入九住心,在它的前面,要解釋的內容是這麼多,它差不多快達到30頁,這麼長的內容,都是要解釋無過失的等持怎麼產生?它的方式是什麼?要做一個詳細的說明。所以九住心都還沒有達到,安止就根本不要講了,安止還要更加後面呢!

許多人想到說,我們現在是講安止,總要講到安止了吧?還沒有呢!連安止前面的九住心都還沒有!在九住心的前面還有資格要先取得,這個資格是無過失的等持,無過失的等持怎麼產生的?就要用這麼多篇幅去解釋它,這裡面所要講的,都是無過失的等持怎麼產生?它的觀修的方式是什麼?這裡面要分成三項,引生無過三摩地法.分三:一.繫心所緣先如何修.繫心於所緣的時候前面要如何觀修?二.住所緣時應如何修.已經安住於所緣的時候要如何觀修?三.住所緣後應如何修.安住了之後要如何觀修?這分成三個段落。

繫心所緣的時候,前面先要如何修呢?這裡面主要講的,就是把懈怠消除的方法。因為我們在觀修等持的時候,一定要有一個勇悍精進、興奮之心,這一定要有。通常是這個樣子,在開始觀修的時候,一種進取、興奮的想法,大概不會產生,這是第一個段落。已經開始正式實修,要有一個堅定的毅力,讓它繼續維持下去,這個部分也沒有。這兩個都是懈怠的情況。

首先要把這種懈怠的情況,做一個認識,要把這個懈怠排除掉。為了把懈怠排除掉之故,因此應當對於等持觀修的這個的方面,要有一個非常興奮、勇悍的毅力,這個要產生。如果說這種勇悍的毅力要產生的話,應該先了解懈怠本身,它是一種很大的過失。其次要了解懈怠本身,它當然可以滅掉,它確實是可以滅掉,一定可以排除掉的。

因為相信這一點,懈怠它是不好的,它也可以滅掉的,因此之故,有了這種認知之後,去修等持的時候,勇悍的毅力會非常強烈,去修它會很有興趣,很想持續,這力量會很強大。因此之故,在觀修等持的時候,有這種強烈的勇氣,相信等持會進步,禪修會修的非常好,這種內心有這種喜悅、興奮,就可以用這種喜悅、興奮去做實修了。

但是這種喜悅、興奮要去實修的前面,要先知道,在進行等持的觀修的時候,一開始有的人不想去做禪修,這種懈怠會產生,這個要先把它滅掉。就算已經正式開始了,也會不想繼續做實修,沒有辦法持續進行做觀修,這個也是懈怠,這種懈怠也是要把它滅掉。

譬如說一個食物,我們剛開始去吃它的時候,它很新鮮,啊!很興奮!覺得滋味非常好,但是一吃再吃,又給這個食物,就變成乏善可陳、陳腔濫調一樣,吃起來沒有滋味了,不想去吃它。也有這種情況,對不對?這個也是懈怠,這些懈怠,都是要把它排除掉的。

如何把這些懈怠排除掉呢?不管是在禪修之前,不想去做實修的這一種懈怠;或者是禪修之後,沒有辦法持續,沒有勇猛精進,想要使它持續的,這種懈怠。這些都要滅掉。心裡面要知道,這些懈怠都是可以滅掉的。首先內心一定要有這種相信之心,這個懈怠,一定可以滅掉,這種信心一定要有,要相信是這個樣子的。然後相信懈怠可以滅掉的話,就要知道在修等持的過程當中,懈怠它是怎麼形成阻礙的,這個方式要了解。

因此之故,要相信懈怠確實可以排除掉的,而且相信我一定可以觀修等持。我觀修等持之後,安止一定可以得到,這種勇悍、興奮之心就會產生。有這種認識的話,去觀修等持的時候,毅力非常的堅決,修的時候勇悍毅力很強烈。

如果說,一開始心裡面想著,修禪修,可能也是像食物一樣,最初很新鮮、很好奇,吃、吃之後,常常每次都是一樣的食物,就不會有興趣了。所以現在修、修,可能後面我就提不起興趣去修了。

如果一開始禪修的時候,內心總是有這種感覺、有這種想法。如果有這種想法的話,禪修的時候,一開始提不起勁,修的過程當中,又好像乏善可陳,也不想繼續持續下去。一開始有這種想法的話,就非常不好了,禪修沒有辦法持續,而且,就算持續,懶懶散散最後也很難得到等持。

所以不要有這種想法,首先要相信,前面產生的懈怠,進行當中所產生的懈怠,這些懈怠都是可以排除掉的。它造成阻礙的方式是什麼?先一個認識的了解,之後,這些懈怠是可以排除掉的,我的等持,一定可以禪修,安止,我一定可以得到,先有這種想法,禪修的時候,勇悍精進的毅力才會產生,所以怎麼把這個懈怠滅掉,就是要講滅除的方法。

這個時候等持都還沒有進行,觀修都還沒有開始,所以這個段落的題目叫做繫心所緣的前面,「先」就是前面,前面如何來做觀修?就是前面要做什麼樣子的準備?這是指還沒有觀修之前,我們先要了解什麼,就是在進行觀修的時候,首先,有一個不想觀修的想法,這是懈怠,這個懈怠,可以把它滅掉的。

如果把這個懈怠滅掉的話,觀修的時候才有一個渴求,想要精進努力去觀修,這種想要觀修的想法才會產生。這個時候,這種興奮喜悅,想要觀修的想法要產生的話,要先知道等持的觀修有什麼利益,這些利益內心要完全相信。之後對等持的觀修產生一個強烈的渴求,我要去觀修,這個想法產生的話,觀修前面所產生的懈怠、不想去修的這種懈怠,就可以把它排除掉,這一點一定要完全相信,懈怠它是可以除去的。

第二種懈怠是已經開始了之後,已經進行了,進行了之後,譬如今天修、明天修、後天也禪修,每天都在禪修,就覺得好像力不從心,不想做禪修了。這個似經常吃的食物,不太想去吃它的,仁波切說小時後在印度,每天吃高麗菜,所以一看到高麗菜就生氣,因為每天都吃一樣的嘛!今天吃、明天吃、後天吃,每天都吃一樣啊!所以後來看到高麗菜,不要說不想吃,心裡還是會生氣。所以今天觀修、明天觀修、後天觀修,每天都在觀修,當然後來就會產生有一點點厭惡、有一點點害怕,不想做實修,這種情況也會產生的。

所以會擔心,這種情況不是也會產生嗎?這種擔心,擔心將來不想做實修,這是對安止、禪修的一種障礙,這是懈怠,禪修進行當中的懈怠。這個懈怠也是可以除去的,這個懈怠去除要靠精進跟輕安。在觀修正在進行的當時,不想持續作觀修的這種懈怠,透過精進努力,透過輕安,就可以把它滅除掉的。因為有精進之故,所以內心都是在勇悍毅力之下來進行觀修,而且因為有輕安之故,都在身心的喜樂增長、增廣的情況下來進行觀修。因此之故,在這種情況下,就會相信,這個等持的觀修,我一定可以進行,最後的安止,我一定可以得到,這種堅定的信心相信會非常的強烈。

因此以這些方式,把懈怠滅掉了,在禪修前面的懈怠,可以把它滅掉;在禪修過程進行當中的懈怠,也可以把它滅掉。透過精進、輕安,也可以把它滅掉。在禪修進行時,因為有精進的緣故,內心興奮、勇悍的力量很強烈,有輕安的緣故,身心在喜樂之下來進行觀修,當然觀修過程當中的懈怠就可以滅掉了。這個時候相信自己一定可以做到觀修,最後的安止,一定可以達到,在這種情況、這種確信之下來進行觀修。

這個是觀修、在禪修過程當中勇悍的毅力要達到這個程度,就是已經開始禪修,禪修到最後徹底究竟,要有一個安止,這個過程,我一定可以達成,最後安止,我一定可以得到。這個想法如果在內心產生了的話,勇悍的毅力就達到標準了。

如果沒有按照前面的方式去做好一個準備,這個勇悍的毅力程度不夠,觀修的時候,力氣不是很大,這個觀修很難徹底究竟。因此要達到標準的勇悍毅力,相信從觀修到得到安止的中間,我一定可以達成,最後安止我一定可以得到,這種勇悍的毅力要怎麼樣子產生呢?就是我們前面所談到的,一開始就不想做實修,這是前面的懈怠,也可以把它滅除掉的,這一點一定要了解。禪修之後,不想繼續、持續做實修,這種懈怠,這是禪修之後的懈怠(已經開始了,禪修之後的懈怠),這個懈怠也是可以把它滅除掉的。

滅除方法,我們也要了解用什麼方式?把這個前前後後的懈怠都滅掉。相信它可以滅掉,滅掉的方法也有,這些都知道的時候,就會相信,從觀修開始到安止,我一定可以達成,這種信心也會產生,這種信心產生的話,勇悍毅力的程度,到達量了、到達一個標準了。如果不是這個樣子的話,就表示勇悍毅力的程度不夠。

我們接著要看廣論的內容「若不能滅不樂修定,樂定障品所有懈怠,」若不能滅掉,不樂修定,這是一個。樂定的障礙品,這是第二個。所有的懈怠,跟它相關的這些懈怠,如果不能夠滅掉的話,「初即於定不令趣入。」最初的階段,即於等持(定)不令趣入,導致我們不想去修等持。

在修等持的時候,一開始就不想去修等持,最初不樂修定,不想、根本不喜歡、不高興去修這個等持,這個首先就遇到了。還有就是樂定障品,讓我們喜歡修等持,會遇到許多障礙阻礙我們,阻礙我們去喜歡禪修,阻礙就是懈怠了。

或者是喜歡跟別人講話聊天,喜歡上網路看很多的新聞,這些都是世俗的雜事,這些雜事就是障礙品,讓我們喜歡修等持的這些障礙品,會導致我們一開始就不能夠趣入等持來做禪修。所以一開始讓我們不能趣入的這種類型的懈怠,假設沒有把它滅掉的話,首先我們不會去進行等持,受到這些障礙的影響,一開始就不會去進行等持的禪修。

就算勉強進行等持的禪修的話,「縱一獲得」這個獲得,不是獲得九住心,因為現在還沒有討論到九住心,這個段落是無過失的等持,就算勉強獲得無過失的等持,「亦不能相續,」相續是持續,所得到的無過失的等持,也不能夠維持下去。因此「速當退失,」很快就衰損掉了。所以一開始對等持,讓我們不喜歡去禪修它,還有這些障礙品也會導致我們,就算得到的無過失的等持,很容易就衰損掉。

前面講的這兩種情況,就是一開始不願意、不喜歡去趣入等持,這是懈怠,先了解這種情況。這些都是在繫心於所緣之前我們內心的情況,內心的情況是這種內容。在繫心於所緣之前,首先是不喜歡去禪修,這種懈怠,其次是許多的障礙品,因此之故,我們有這種的情況的話,這些全部先要把它排除掉的。

排除掉的方式應該先產生一個勇悍、喜悅的、快樂的想法,我要修這個等持。有一個很喜悅、很興奮想要去禪修,在繫心於所緣的前面,這些都先要做到的。這都是我們之前做的說明,就是要把前面的懈怠,在繫心於所緣的前面先產生的懈怠,這個懈怠先要把它滅除掉,滅除掉的方式是什麼呢?就是內心要先產生一個興奮、喜悅的想法,相信懈怠它是可以滅除掉的。

在前面的時候產生的懈怠也是可以滅除掉,後面的時候產生的懈怠也可以滅除掉,既然懈怠可以滅除掉,安止我當然可以得到,這種信心要非常的強烈。如果一個喜悅、快樂之心去禪修,這些懈怠我都可以滅掉,安止我一定可以得到,這種堅決的想法,堅決的確信產生了的話,去進行禪修的時候,勇悍毅力的量就達到了,程度就達到了。

後面要講滅除懈怠的方式是什麼?對等持來進行觀修的時候,如果沒有懈怠的話,在那種情況之下,內心勇悍毅力會非常的強烈。這個勇悍毅力,一個很強的勇悍毅力是怎麼產生的?就是相信安止一定可以得到,堅決相信安止一定可以得到,懈怠一定可以滅掉,一個確信的相信,所以後面要講的,「故滅懈怠為初切要。」最初的段落滅除懈怠是非常重要的。

但怎麼把懈怠滅除掉呢?「若能獲得身心輕安,喜樂增廣,晝夜行善能無疲厭,懈怠盡除。」如果得到身心輕安的話,在做善行實修的時候,就很喜樂的情況下來進行,不會疲累的。因此之故,在實修、禪修的過程當中,不想持續去做禪修這種懈怠,前面講的兩種懈怠,這些懈怠,完全可以滅掉的,在得到輕安的時候,會把這些懈怠完全可以滅掉。

但是輕安當然不是立刻就產生,輕安也有它的原因,所以「然生輕安,須於能生輕安之因妙三摩地(無過的三摩地),恆發精進。」輕安是持續禪修而產生,當然也要精進做禪修,精進做禪修之後,會修到一個身心非常熟練,身心非常熟練才會產生輕安,表示前面先要有一個精進,所以要恆發精進。

「然生精進,須於正定具足恆常猛利希欲,」精進之所以產生是因為對禪定的觀修,有一個強烈的渴求之心、欲求之心。因為有強烈的欲求之故,所以去修禪定的時候,進行禪修的時候,就非常勇猛精進。因為勇猛精進之故,再三修、精進、常常修,變得非常熟練。因為熟練之故才產生身心的輕安,所以前面要有一個強力的欲求之心。

「欲樂之因,」欲求之心從何而來的呢?「須由觀見正定功德生堅信心,故應先思正定功德,數修信心。」欲求之心是從了解等持的功德而來的,因為了解等持的功德,內心產生非常欽慕之心,相信等持真的好,我要得到,這種信心非常的強烈。

相信等持有這些功德,這種信心非常的強烈之後,就會產生一個欲求,就是我要得到,有這種強烈的欲求,我一定要得到,當然就精進努力去禪修,再三修,就會變成身心很熟練。身心很熟練的時候就產生輕安,輕安之後就會等持、安止就會得到了。

我們現在講的段落,還沒有產生輕安,輕安還沒有得到,這是在繫心於所緣的前面,觀修還沒有開始之前。這個段落不是說我們已經得到了,是在還沒有觀修,還沒有禪修之前,我們要先了解這些內容的,了解什麼內容?了解如果我只得到輕安的話,可以把懈怠完全的滅除掉,懈怠盡除。

如果產生輕安的話,可以把懈怠完全的滅掉,而且禪定的果,安止也可以得到,這個一定要先了解。如果了解這一點的話,內心去修等持的時候,相信我可以直接做實修,最後的果,安止我也可以得到,這種信心,相信之信非常強烈。在相信之下來進行觀修的話,在觀修的當時,觀修的過程當中,當時勇悍的毅力就可以存在了,這個勇悍的毅力就可以達到一個標準,就會合乎標準的。

或許大家看到這裡的時候,不是談到「若能獲得身心輕安,喜樂增廣,晝夜行善能無疲厭,」一般來講,不是應當禪修很久才會產生輕安的嗎?為什麼在這裡來講呢?是啊!現在這不是說已經得到了輕安,是說在前面,要先對整體有一個了解,為什麼要對整體有一個了解呢?因為我先了解,有了了解之後,我的內心會勇氣百倍,我知道一切的懈怠都可以滅掉,而且我有能力持續做實修,禪定的果,安止我一定可以得到,先有這種了解,產生一個勇氣,在這個勇悍的勇氣之下去進行禪修。所以這個不是說已經得到了,在得到之前,要先有一個這樣的了解。

「此等次第,」我們前面談到的內容有次第存在,這個次第首先有信心,之後產生一個企圖、欲求的想法,之後精進,之後去得到一個輕安,有一個順序存在,「修者觀之極顯決定,」禪修的人去看的話,就知道這個次第是存在的,非常明確的,有這四個次第存在,「故應認為最勝重要。」所以要了解這是最殊勝關鍵的重點。

這是按照前面講的四個項目,它有次第存在,按照四個次第,可以把懈怠完全滅掉,所以應當當作是一個最為殊勝的關鍵重點,這個根據是什麼呢?有根據呀!就是至尊仁波切後面引經據典來說明,說前面兩個有來源出處的,來源出處就是《辨中邊分別論》裡面談到的,「《辨中邊論》云:即所依能依,及所因能果。」所依:所依之處。能依:是能依者,能依者依靠在所依之處的上面。然後,所因跟能果,「所依謂欲勤所依故,能依謂勤或名精進,欲因謂信深忍功德,勤果謂輕安。」「所依」之處是欲求。「能依」靠的是安住在欲求上面的精進,以精進去安住在欲求上,強烈的去追求。「所因」是二者的因,就是所依跟能依的因,這二者的因就是信心。「能果」是這二者的果,就是欲求跟精進的果。欲求跟精進的果就是輕安,所以這是四個項目、四個次第。這是前面做的說明,後面引經據典,講它的來源出處。

這都是在繫心於所緣的前面要做的準備,繫心於所緣前面要準備的是,當我去做觀修的時候,勇悍毅力要非常的強烈,這當然非常有必要。可是勇悍的毅力如何產生呢?就要先知道懈怠完完全全可以滅掉,安止一定可以達成。靠著這個認識、這個了解。其次安止得到了之後,有什麼好處嗎?有啊!安止之後很多功德利益,這個功德利益也要了解,這兩個了解。

在這兩個了解之下,勇悍毅力會非常的強烈,所以再說明一下安止的功德、等持的功德是什麼?這個都有必要要了解了,所以現在才會談到:「此中所說正定功德,」現在談到的段落是等持或者是安止,這裡所要談到的安止的功德是什麼?底下就要說明了,「謂由獲得奢摩他已,現法樂住身心喜樂。」因為得到安止之故,則現法、這一輩子安樂而住,身心都在安樂之中,放眼看去,現前可以看到它的情況,得到安止的話,內心也很快樂,身體也很快樂,身心都在快樂當中的,這個是首先的功德利益了。

「及由獲得身心輕安,於善所緣心如欲轉。」因為身心輕安已經得到之故,對於善所緣進行實修的時候,不會勞累。在中間禪修的過程當中,「心如欲轉」是隨心所欲,對安住在善所緣對境上面來做實修的時候,隨心所欲,中間不必停下來吃飯,不想吃飯的,會繼續,不想停下來,因為不會勞累嘛!所以繼續做實修啊!這個是安止的功德了。能夠乘心如願,對善的所緣,隨心所欲的不斷的去做實修,不會勞累的,這是第一個功德。

「又由息滅於顛倒境散亂無主,」因此之故「則諸惡行皆不得生。」其次是因為得到安止之故,當我們進行善行實修的時候,散亂就可以排除掉,平常如果沒有得到安止,做任何善行實修,都是一邊做禪修、一邊在胡思亂想,都在散亂之中,在這種情況之下,所做的善行實修,力量很薄弱,利益也很薄弱。所以《入菩薩行論》裡面談到了,課誦或者是禪修等等,在散亂之下來進行的話,是不可以的。

散亂之下來進行的話,利益也很薄弱,在《入菩薩行論》裡面談到了。如果在禪修的時候已經得到安止了,在安止的情況之下進行實修的時候,這個實修本身沒有妄念的散亂,沒有妄念的散亂的話,禪修的威力、利益將會非常的強大,這是一個功德利益。其次,「隨所修善皆有強力。」因為沒有散亂的緣故。「又止為能依,」依靠安止之故,「能引神通變化等德。」當我去利益眾生的時候,要有許多神通變化的威力,這些神通變化的威力,也是要靠著安止就可以得到的。

「尤由依止,能生通達如所有性毗缽舍那,」尤是特別,特別是依靠安止,能生通達如所有性的毗缽舍那(勝觀)。特別是了空慧,通達如所有性就是了空慧,如所有性是空性,尤其在得到了空慧這個部分,安止會有很大的幫助。透過安止之故,對如所有性能夠了悟的這種了空慧,當然就很容易產生。「速疾能斷生死根本。」速疾能斷輪迴的根本,因此有了了空慧,當然就能很快把輪迴的根本滅掉。

諸如此類,前面所談到的很多的功德,要把這些功德再三思惟,內心好好的觀修,把這裡面所談到的項目、這些功德,再三觀修,因為觀修之故,了解了這些功德,對安止的禪修,勇悍的毅力就會產生了。

因此對前面所講的這些功德要先了解,「若能思惟此諸功德,則於修定增長勇悍,」對這些功德,好好的了解,內心再三思惟、反覆思惟,好好做一下觀修,一個堅定的信心,在禪修的時候,勇悍毅力就會非常的強烈。

「生勇悍故恆樂修定,」因為勇悍毅力很強烈之故,勇悍毅力是屬於自己的內心,不會有外面的人偷走它。因為勇悍毅力之故,去實修的時候,很喜歡,很快樂去修禪定。「極易獲得勝三摩地,」因為禪修的時候很高興、很快樂,勇悍毅力很強烈,實修之後,當然它後面的果、安止很容易得到。「得已不失能數修習。」而且安止得到了之後,等持得到了之後,也不容易丟掉的。

如果內心有了勇悍毅力,已經得到勇悍毅力的話,對自己的等持的禪修有一個很大的鼓動、鼓勵的作用,在這個強力鼓勵之下,當然等持很容易得到,安止很容易得到,而且等持得到了也不容易退失的。我們前面不是講了嗎?假設沒有勇悍毅力的話,一開始不想做禪修,就算禪修之後偶而得到等持,等持很容易丟掉的,這是因為沒有勇悍毅力之故。內心如果有了勇悍毅力的話,開始禪修的時候很喜悅、很快樂的作禪修,修的時候能夠持續,所產生的等持也不會退失的。

更正一下,我們前面談到的是,內心如果有了勇悍毅力的話,自己的等持禪修,自己就可以鼓勵自己,因為這個勇悍毅力會鼓勵自己不斷的作禪修,不必靠別人鼓勵,不必靠外在來鼓勵我自己,因為自己內心已經有勇悍毅力,自己就可以鼓勵自己持續的作實修。

前面談到了安止,對於如所有性,所有法如所有實相的了悟的勝觀,這方面有很大的幫助,原因何在呢?一般來講,如果得到安止的話,當然安止的時候把內心的散亂都去除掉了,內心如果散亂去除掉的話,我們內心的思緒就像箭的尖端一樣。因為內心散亂去除掉了,所以內心所有思惟的思緒,全部集中在一個焦點上面,這個時候思惟勝慧的威力很強大,勝慧的威力會增長、增廣,勝慧的威力增長、增廣,要去分析對境的實相,分析的力道就很足夠了,因為內心的思緒全部集中在一個地方的緣故,所以當然會有幫助的,這是第一個原因。

其次,我們內心的煩惱粗分、細分很多,在粗分的煩惱──妄念的覆蓋之下,我們內心的根本無明部分,想要把它辨明清楚,就非常困難了。把內心的根本無明要辨明清楚很困難,是因為內心裡面的煩惱粗分、細分很多,細分之中最微細的就是無明的部分,會被粗糙的煩惱把它蓋住,所以當我們去看、分析,粗分的煩惱分析到了,把它辨明清楚了,在它覆蓋底下,細分的煩惱我們還看不到!沒有辦法把它辨明清楚。

我們想想,內心的無明,微細的這個部分,不容易辨明清楚。我們想一想,因為它不容易辨明清楚之故,所以才有四部宗義。四部宗義都是對於無明的界定,辨明的內容,解釋不一樣。分成四部宗義,有小乘、有大乘,大乘裡面有唯識、有中觀,中觀還有自續、應成,他們對於無明的界定都不一樣的。

對於無明的界定,就會對涉及到實相的鑑定,對於實相的界定也不一樣,就表示說要把它辨明清楚,多麼的困難。對於它的辨明清楚進行很困難,就是因為它在粗分煩惱的覆蓋之下。假設得到安止的話,內心這些粗分散亂全部滅掉了,粗分的妄念滅掉了,止息掉了,這個時候要去了解細分的內容,把細分的部分分辨清楚,就容易多了,就有一個很好的機會了。

一來,對細分的煩惱的這個部分─無明的這個部分,要把它辨明清楚比較容易進行了,如果得到安止的話。其次,在安止之下要去分析無明它所執取的方式,它如何進行執取?如何來進行執取的、執著的,這個時候要進行分析當然也容易多了。假設根本沒有得到安止的話,這些都沒有辦法進行,很困難的。因此得到安止的話,對於了空慧當然就有很大的幫助。

總之,在繫心於所緣的前面,應當要做的是什麼呢?就是對想要進行等持的觀修,對於這個觀修,要有一個興奮的勇悍毅力,這個要先產生,這是前面要達成的。前面這個已經達成之後,當然就進入禪修,就會繫心於所緣,繫心在所緣上的時候,又要做什麼呢?這是第二段,「第二.住所緣時應如何修」前面勇悍毅力已經產生了,當然就進入等持的觀修了,進入等持觀修的時候,當然心於所緣上面已經在進行了。

在進行的時候應該怎麼做呢?就是「一.明心住之所緣 .」「明」要說明清楚繫心所緣的對象它有什麼內容。「二.心於所緣如何安住。」心怎麼繫念在這個所緣上面?給它做一個區分,怎麼把心安住在對境上面?這個做一個解釋。首先分為兩個段落來做說明,初又分二:一.總建立所緣.所緣的內容總體做一個說明。首先整體的理論來講的話,佛經裡面所談到的,所緣取的內容,所緣取的對象。總建立所緣,總體所緣的理論,這個部分是根據佛經來講,佛陀、薄伽梵在佛經裡面開示的,這一部分先做一個分析說明。

整體所緣,佛經裡面怎麼談到的?做一個說明。之後「二.明此處之所緣。」此處所緣是《菩提道炬論》裡面所談到的,這是指為了要得到安止之故,得到安止作為為目標,在這個情況之下,你要緣取什麼樣的對象呢?這個部分來做一個說明,根據《菩提道炬論》裡面來講的。分成兩個段落,總體跟個別的理論。

這個段落所要進行的,初又分三:總體的理論裡面一.正明所緣.二.顯示何等補特伽羅應緣何境.三.顯示所緣異門。異門就是各種不同的類型。首先「正明所緣」,正式明白的來說明所緣,「如世尊言.」如世尊、薄伽梵曾經開示過「修瑜伽師有四種所緣.」四種所緣就是「周徧所緣,淨行所緣,善巧所緣,淨惑所緣。」

其中周徧所緣,復有四種,又分成四種。不過談到周徧所緣,「周徧」就是周徧一切萬法,徧一切萬法。徧一切萬法的話,為什麼它會週遍一切萬法呢?我們可以這樣做解釋,譬如說以手錶來做例子的話,當我們緣取手錶去分析的時候,緣取手錶世俗法的方面,或者是緣取手錶實相的方面。從世俗方面來進行緣取,從實相的方面來進行緣取,都可以這樣來進行。

一樣的道理,每一個法,配合一切的萬法,都從它的世俗的方面來進行緣取,從勝義的方面來進行緣取,都涉及它的世俗方面的理論,還有它的勝義方面的理論,這個就徧及一切的法。所以,以這個方式來進行緣取的話,是遍及一切萬法都可以用的,這叫週徧所緣。

而且就一個對境而言,也可以安止來進行緣取,也可以用勝觀來進行緣取。在一個對境上面,這種安止緣取的方式,跟勝觀所緣取的方式,當然二者不相同。可是在對境上面,這兩種形相都存在的,在一個對境上面,用安止的方式來進行緣取,這種所緣取的情形,在對境上面應該是存在。就是安止的話,不進行任何的分析,不進行任何分析的這種情況,在對境上面當然有,這是安止所緣取的情形。

其次,勝觀所緣取的情形,是分析之下所緣取到的情形,這個情形在對境上面也有。所以,安止進行緣取的這種情況在對境上面也有,勝觀以分析的方式來進行緣取,這種緣取的情形對境上面也存在。因此之故,在一切萬法上面這兩種情形都存在的,所以稱之為周徧所緣,是因為這個緣故。就是安止所緣取的情形跟勝觀所緣取的情形,在對境上都存在的,對境上面都會有的,所以把它稱之為周徧所緣。

「復有四種.謂有分別影像,無分別影像,」因此這裡談到叫做「有分別影像,無分別影像,」分別,就是妄念,在有妄念之下去緣取的影像,無妄念之下去緣取的影像,講的就是安止跟勝觀。止的時候沒有分別妄念,觀的時候以分別妄念去緣取它,所以講的是這兩種情形,是指安止所緣的情形,在對境上面存在,也有。勝觀所緣的情形,在對境上面存在,也有,所以把它稱之為周徧所緣。

在一一的法上面都存在二諦的情形,這存在二諦的情況就把它稱之為「事邊際性.所作成辦。」這個「事」,是實有法,每一個法,稱之為事、實有法,這是事邊際性。這前面談到過了,一一的法上面都有二諦,都存在有二諦的情況的。一一的法上面所存在二諦的情況,都可以當做所緣的對象,進行緣取而來做觀修,這是前面所談到的,就是有分別影像,跟無分別影像。因此之故可以知道,每一個法上面都存在有二諦,每一個法存在有二諦的這個性質就把它稱之為「事邊際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