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廣論奢摩他16》

雪歌仁波切 教授
2007-10-05


就得到無上佛果珍貴寶而言,在我們身口意三門裡,主要是指內心證悟的功德,逐漸增長增廣之後,到達佛陀的果位。關於這部份,在佛陀開示的典籍裡提到過,成佛的道路有資糧道、加行道、見道、修道、無學道,這些道路的功德不是講身口的功德,是講內心的功德,這些五道的功德是根據內心的功德來劃分、解釋說明的。

同樣的道理,下士、中士、上士的道路,這些道路的內容講的也是內心功德的差別。除此之外,並不是講身體語言方面的功德,也不是按照這個方式來做分類的。

因此之故,應當重視我們內心的功德,逐漸逐漸進步,之後,就會成就佛果。應該是這個樣子的。我們前面解釋很多內容,上次談到內心證悟的功德產生。總而言之,下士、中士、上士道路,一切證悟的功德要在內心產生的話,首先要依靠的是心,透過等持所得到的住分,靠著住分使勝慧的功德,逐漸增長進步,靠著止和觀這二個的能力,慢慢的使自己證悟的功德逐漸增長增廣。

在《解深密經》也談到,一切乘門的功德,由止觀而來。當然這裡講的不是正式的止觀,「止」主要是指內心安住的部份,以及不渙散,靠著這個部分使內心的功德增長增廣,之後,正式產生勝觀的功德,在止和觀雙運之下,不斷的努力之後,就得到內心地道功德增廣增長。這是《解深密經》裡所談到,我們現在所要講的是安止的學習。

安止的學習,主要是講內心的住分。要得到內心的住分,要透過等持,透過等持的實修,得到內心住分,這部份至尊仁波切在《廣論》「修止方便」做了解釋說明,透過這方面的聞思修,希望內心能夠好好的學習止觀,內心的住分能夠得到,之後,能夠得到正式的勝慧。沒有得到要使它得到,得到的要不斷的增長增廣,之後,經過下士、中士、上士的道路,地道的功德逐漸的增長、增廣,最後成就佛果,廣大利益眾生,有這種了解,產生這個動機之後來學習教法。

上次談到繫心於所緣,繫心在所緣的對境上來觀修,在此之前要做什麼?這是上次所解釋的部份。內心要得到安住,安住的等持要怎麼去成就?這是講內心住分的部份。靠著內心能夠堅固的安住,才能夠產生正式的勝慧,這都是我們所要實修的內容。

首先,要得到堅固的住分,要透過等持的觀修,在等持觀修之前,先要了解等持有什麼功德?因為先知道功德好處,內心會產生強烈的興奮欲求,追求的想法,但內心如何產生勇悍熱切追求的想法,要如何思惟才能產生呢?這是上次所講述內容。

上次主要的內容是講一切的功德,特別是內心住分的等持,以及所產生勝慧的功德,止觀雙運的功德,特別是現在討論的等持觀修,由安止(等持)的觀修,最主要的目標是希望將來能夠緣取空性,然後緣取空性來做分析,產生勝觀,為了達到這個目標之故,因此我現在來修安止,這是在正式實修安止之前,要先了解有這個功德好處,有這個目標,在這個了解之下來修安止。

前面談到「尤由依止,能生通達如所有性毘鉢舍那,速疾能斷生死根本」,特別是依於安止之故,才能夠產生緣取空性的勝觀,以緣取空性所產生的勝觀,才能夠斷除輪迴的根本。這是依於安止產生勝觀,由勝觀產生了空慧,能斷掉輪迴的根本,這是了解它的功德利益,由了解功德利益,我要來學習,那種渴求熱切興奮勇悍的想法,當然就會非常的強烈。

所以知道未來我能夠緣取空性,之後,產生勝觀,能夠斷掉輪迴的根本,這時候要實修的想法,當然非常強烈,生起勇悍的想法,興奮的欲求,在這個情況下,安住在所緣的對境上來實修,就非常好了。這是上次所談到的內容。

繫心於所緣的內容觀修,此時開始緣取對境,進行觀修的時候,所緣取的對境是什麼?又要做說明了。第二住所緣,前面是安住所緣,前面要先做什麼,這都做完了!之後,當然正式安住在所緣上,怎麼來修呢?開始做說明了,一、明心住之所緣,二、心於所緣如何安住。

首先要說明清楚,心住之所緣對象是什麼?這個了解了,心緣取對象之後,怎麼安住在上面呢?分成二項。其中第一項,總建立所緣,總體來講所緣的理論是什麼?第二項,明此處之所緣,現在個別所要緣取的對象是什麼?

第一項總體來討論所緣的對象是什麼?這又分成三項:一、正明所緣,說明所緣的對象是什麼。二、顯示何等補特伽羅應緣何境,什麼樣的實修者,應當緣取什麼樣的所緣對境。三、顯示所緣異門,異門不同的類型,所緣的對境不同的類型。

首先第一個:「如世尊言修瑜伽師有四所緣,謂周徧所緣,淨行所緣,善巧所緣,淨惑所緣。周徧所緣復有四種,謂有分別影像,無分別影像,事邊際性,所作成辦」,關於四種所緣的部份,佛陀在佛經及許多的典籍裡曾經開示過,主要是《聲聞地》,在《解深密經》講述安止的那一品也是談到這個內容。

周徧所緣又分成四種,這四種我們大略作一個解釋說明,可能籠統先講解一下,大家比較容易了解。周徧的意思,就是指週徧於任何的法,當緣取任何的法進行實修的時候,這四個情況都可以包括在裡面做解釋。緣取任何一個法,進行觀修的時候,現在所談的周徧所緣的緣取方式,都可以做解釋,在它的上面都可以形成,都可以用這個緣取的方式來做實修。

有境去緣取對境的時候,不管緣取任何一個法,現在所談到的緣取的方式,一定包括在裡面,都可以來進行這個實修,都可以在任何一個法上達成,如此來做解釋的。因此在緣取一切法來做實修,這個方式都可以包括在裡面,所以名稱上就稱為周徧所緣,當然這是籠統的解釋,大家可能不是很容易了解。

舉一個正式的例子來講,可能大家比較容易了解,譬如緣取五蘊來做觀修,把五蘊當成所緣境。之後,緣取五蘊來做觀修,也可以用有分別影像、無分別影像、事邊際性、所作成辦,在五蘊上就可以有這四個所緣對象來進行,在五蘊上可以形成這四種情況來進行,跟五蘊的情況一模一樣,徧及一切法都可以這樣做。譬如緣取補特伽羅、瓶子、柱子,緣取任何一個法,它的緣取方式,這四個項目都可以來進行,因此就稱為周徧所緣。

我們要先把書裡面內容作一個解釋說明,因為如果不看書的內容,直接作解釋說明,可能大家更糊塗、更不容易明白。我們先把書裡面字面上的意義作一個解釋,大家字面上一看就知道了,之後,再把裡面的意義歸納,再作一個解釋,那就了解了,更加深入啦!所以我們現在首先一定要先看書本裡的文字,先把書本裡的文字作一個解釋。

現在談到四種所緣,就是經和論所談到的四種所緣,四種所緣裡面,第一個周徧所緣,周徧所緣又分成四個,這四個項目至尊仁波切怎麼劃分呢?首先就能緣的心來討論,二種影像的所緣,就是有分別影像和無分別影像,周徧所緣有四個,為什麼分成有分別影像和無分別影像這二個?這是從能緣的心來討論,因此分成二種。

接著,就所緣境,安立事邊際性(351頁第二行)的所緣,就果安立所作成辦(351頁第四行最底下)的所緣。所以討論到有分別影像、無分別影像的所緣,這是從能緣者(能緣的心)來討論。討論到事邊際性,這是從所緣的對境來討論,如果討論到所作成辦,這是從果方面來討論。因此周徧所緣分成四種,這四種至尊仁波切所作分類,就分成從能緣心來討論、從所緣對境來討論、從果來討論。

從能緣心來安立怎麼做解釋?第一項從能緣心來討論,就安立二種影像的所緣,初、是毘鉢舍那所緣,二、是奢摩他所緣,毘鉢舍那是勝觀,奢摩他是安止,首先勝觀所緣取的對象,稱為有分別影像所緣;安止所緣取的對象,稱為無分別影像所緣,這二項就是以有分別影像、無分別影像,來做區分的,這個區分不是從對境來討論,是從有境方面來討論。從有境緣取對境的方式,在此情況下稱為有分別影像、無分別影像,所以是從有境緣取的方式來做討論。

除此之外,不是從對境來做討論,為什麼不是從對境來做討論呢?一切萬法都是勝觀所緣取的對境,一切萬法都是安止所緣取的對境,譬如空性是不是安止所緣取的對境?是啊!是不是勝觀所緣取的對境?是啊!無常是不是安止所緣取的對境?也是啊!是不是勝觀所緣取的對境?仍然是啊!因為應當是止觀雙運配合之下來進行禪修,這是非常重要的。

因此,一切萬法既是安止所緣取的對境,亦是勝觀所緣取的對境,可見能不能說這個對境是安止所緣取的對境,這個對境是勝觀所緣取的對境,不能這樣討論。因為一切萬法也是安止所緣取的對境,也是勝觀所緣取的對境。可見前面談到這個分類,分成安止所緣對境、勝觀所緣對境,這不是從對境來討論的。因為一切的對境也是安止的對境,也是勝觀的對境,所以不能從對境上來討論,這是安止的對境,這是勝觀的對境。

不過安止所緣取的對境和勝觀所緣取的對境,應當有所差別才對嘛!應該不太一樣,應該有所分別,這個分別應該從有境來做分別,不應該從對境上來做分別,一切對境既是安止的所緣對境,也是勝觀所緣的對境。當緣取對境的時候,能緣的心本身伴隨著檢查分析的方式來緣取的時候,在此情況下稱為勝觀所緣的對境。如果緣取對境的時候,能緣的心沒有伴隨著檢查分析,沒有做任何的檢查分析,直接緣取安住在上面,這時候的所緣對境稱為安止所緣的對境。

這裡談到,初、是有分別影像,是勝觀所緣,二、是奢摩他所緣,是無分別影像,是安止所緣的對象。伴隨著檢查分析來做分析的時候,這時候所緣的對象稱為有分別影像。假設不伴隨檢查分析,直接緣取對境來觀修這是修安止,此稱為無分別影像的所緣,這時候的所緣是按照有境來做分類的,不是根據對境來做分類,這個差別要了解。

安止所緣、勝觀所緣的對境都是同一個對境,在同一個對境,怎麼會分安止所緣的對境和勝觀所緣的對境呢?可以啊!就是當緣取對境的時候,緣取的方式伴隨著檢查分析來進行緣取的話,對境就稱為有分別影像。假設緣取對境的時候,沒有做檢查分析,直接安住,以這種緣取的方式來進行,這個對境就稱為無分別影像所緣,這是從能緣的心來討論。

這裡討論到有分別影像和無分別影像,所講是有分別和無分別。有分別,這裡不要把它解釋成諦實執著的妄念,不是的,這是屬於壞的妄念,藏文有時候都有很多的涵義,藏音「南巴豆巴」就是「南豆」,有好幾個不同的意思,但無論如何「南豆」的意思,就是對它的行相作一個分析,如果這句話從壞的、不好的方面來講的話,稱為妄念;如果對這個行相做一個分析,從好的方面來講的話,就是檢查分析,都是同一個字。

「豆巴」就是觀察分析的動作,這個字本身就比較麻煩了,從好的方面也可以解釋,從壞的方面也可以解釋,「南巴豆巴」如果從壞的方面解釋,就是很多的妄念,但是不管從好的方面解釋,從壞的方面解釋,總之,一定是做一些分別判斷。譬如把它判斷成這是好的、這是不好的,就是把它的行相作一個分析,這是「是」、這「不是」,這是「好的」、這是「壞的」。

假設從壞的方面來看,我們會說它所進行的判斷分析都是錯誤的,這種情況之下把它列入壞的,這就是妄念。從好的方面來看,所做的分析是很純淨正確的分析,如果是一個很正確的分析,內心的了知就會不斷的進步。但是不管好的也好、壞的也好,共通的特色都是分析。

譬如我對壞的方面分析,這是我的同黨(同一派),那是對方(敵對的那方),那不是把行相分成二種,這是一個錯誤的分析,這是顛倒錯亂的了解,是受到無明控制影響而進行的分類。因為從萬法實相的情況來看,並沒有固定不變的敵對的那一方(我瞋恨的對境)存在,也不會有我固定不變的親友(貪戀的對象),沒有嘛!從實相來看是沒有嘛!可是在我受到煩惱的控制下,我自然就會進行這種分類、分析,這種分類、分析是屬於壞的,我們就稱之為妄念。

但是如果從好的方面來講,是對於對境作一個正確的檢查分析,還是稱為「南巴豆巴」,所以這個就比較麻煩了,從好的方面也可以解釋,從壞的方面也可以解釋。可是這裡不要把它解釋成「諦實執著」,是指對於對境作一個正確的分析,伴隨著這種分析來進行的時候,這是勝觀所緣的對境,這是有分別影像,是伴隨著分析來進行的。

中國話講到分別心也是一樣的情況,一般我們討論分別心,主要是指壞的、不好的,但是在好的方面也有分別的,譬如佛也開示這是善的、這應當要學習的,這是不善的、這是壞的、這是應當要丟掉的,佛不是也做這樣一個分別一個開示嗎?從佛所開示的內容看不是也有分別,佛當然也有分別,佛也進行分析,且把它分析得很清楚,但這種對於對境的分別,不是受煩惱顛倒錯亂的控制而進行的,是把實際的情況區分清楚,做一個解釋說明,這就是好的方面。

現在這個段落也是這個樣子的,這個段落講的是順著實際的情形,來做一個檢查分析,做一個分類,這是從好的方面來說。所以這是屬於好的分別,這是有分別的情況之下,勝觀的所緣對境,這是前面談到的有分別、無分別解釋完畢。

再過來還有一個就是「影像」,有分別影像的所緣對境,無分別影像的所緣對境,為什麼稱為影像呢?前面有分別、無分別解釋完畢了,為什麼又稱為影像呢?當修安止和修勝觀的時候,緣取對境來進行觀修,所緣的對境,不是根門識所緣的對境。假設是緣取根門識所緣的對境來修安止和修勝觀的話,等於是修根門識,所以安止和勝觀進行觀修所緣的對境,不是根門識所緣取的對境。如果順著根門識緣取對境,而止和觀也緣取這個對境觀修,那不是等於修根門識了嗎?沒有意義嘛!如果這樣的話,止觀所緣的對境到底是什麼呢?這個所緣的對境不是根門識所緣的對境,那是什麼呢?

譬如以佛像為例,首先佛像是根門識所緣的對境,根門識緣取對境後,這個對境在我們的內心也會出現一個影像,之後,再緣取內心所出現的影像,作為所緣的對境來修安止、修勝觀,所以在我們內心所出現的對境,不是正式的對境,正式的對境應該是根門識所緣的對境,根門識所緣的佛像,那是正式的對境,真正的對象。可是在根門識看到了之後,緣取這個佛像之後,在我們內心也會出現這個佛像的影像,之後,我緣取內心所出現這個行相,專ㄧ安住在上面的話,是修安止,對它來進行分析是修勝觀。

因此之故,止和觀所緣的對象,不是正式的對象,不是根門識所緣的對象,是根門識緣取這個對象之後,在我的第六意識上面所形成的一個行相,這個所形成的行相,才是我修止和觀所要緣取的對境,所以止觀所緣取的對境,是在我第六意識上所出現的行相,因此之故,把它稱之為影像。

影像的意思就是指不是真正事物的本身,只是事物的一個行相而已,事物的行相顯現出來。同樣的道理,修止和觀所緣取的對象,不是根門識所緣取正式的事物,是根門識緣取這個對象之後,對象的行相在我的第六意識上顯現出一個行相,之後,我再緣取這個行相,來修止和觀,因此之故所修的對象就稱為影像。

看書本至尊仁波切所談到的,言影像者,為什麼稱為影像呢?因為「非實所緣自相」,不是真正去緣取所緣的對象自己本身,「唯是內心所現彼相」,在修止和觀的時候,言影像者,不是緣取根門識所緣的對象本身,那是緣取什麼呢?緣取內心所現的彼相,就是正式的內相本身,在我們第六意識上所出現的行相,是第六意識上所出現的顯分,緣取這個顯分來進行止和觀的觀修,進行觀修是緣取在第六意識上面,所呈現出來的對境本身顯現出來的行相,是對境顯分的部份,靠著這個部分來進行觀修。

因此,不是緣取根門識所緣的對境本身來進行觀修,一般而言,緣取根門識所緣對境來做觀修,那是觀修根門識,在未成就佛果之前,根門識不會增長進步,成就佛果的時候,根門識才有增長進步,在沒有成就佛果之前,根門識不會有任何進步的,但是第六意識可以進步。

第六意識的進步透過止觀的禪修,會不斷的進步,因此,我們現在是從第六意識來進行觀修,觀修的時候,觀修的對象是在第六意識所出現的顯分(出現的行相那個部份),不是緣取根門識所緣的對境本身,不是的,所以是「唯是內心所現彼相」,彼:就是根門識所緣的東西,根門識所緣的對境在自己內心(第六意識)所出現的行相,「由緣彼相」就是第六意識顯分的部份,「正思擇時」,緣取第六意識的顯分,進行分別思擇,因為有進行分析、分別思擇之故,把它稱為有分別影像;如果心緣取第六意識所出現的顯分,緣取它來進行觀修的時候,假設不伴隨分析、思擇,直接安住在上面,就稱為無分別影像。

以緣取導師佛像進行觀修為例來說明,上面也可以安立有分別影像,無分別影像,怎麼安立呢?緣取導師佛像,不過不是緣取根門識所看到的導師佛像,是導師佛像在第六意識上所出現的行相,緣取第六意識上所出現的導師行相來進行觀修。假設伴隨著分析檢查來進行觀修,此時稱為有分別影像;緣取第六意識所出現的導師的行相,之後,緣取祂來進行禪修的時候,不伴隨檢查分析,專一安住在上面,沒有任何的分別,這時候稱為無分別影像。所以在佛像上可以安立有分別影像所緣對境、無分別影像所緣對境。

同樣的道理,一切萬法都可以如此安立,分成這二種對象來進行,因此就稱為周徧所緣。這是緣取一切萬法都可以來進行。其次就觀修者自己(觀修本身)而言,有境本身進行觀修的方式不是用有分別的方式,就是用無分別的方式來進行觀修,不可能超出這二者之外,所以一切的觀修都包括在這個分類裡面,因此名為周徧所緣。這裡要了解的是,什麼是有分別?什麼是無分別?為何名為周徧?原因何在?這個內容,我們要了解。

就影像這個字的意思而言:不是緣取根門識對境來做觀修,是靠第六意識來進行觀修,靠著第六意識上所出現的行相(顯分)這個部份,來進行觀修。一般而言,我們追逐根門識的對境而去,這個習慣很強烈,力量很強大。所以耳朵稍微聽到一些內容,腦袋開始想很多很多,追逐而去,眼睛看到一些影像之後,開始追逐而去,就想很多很多。可見我們的內心本身追逐根門識的對境,這種習慣非常強烈,這是心思渙散的主因,這是心思追逐根門識對境而去,導致心思嚴重的渙散。

所以實修的時候,前面談到過,要收攝根門,即指此意。收攝根門的意思,是指不要追逐根門識的對境而去,要收攝根門,收攝根門之後要做什麼?要緣取第六意識上所出現的行相,緣取此行相來進行觀修,所以稱為影像。

討論到影像時,要了解的內容即收攝根門非常重要,為何收攝根門非常重要呢?因我們的習慣很強烈,一直追逐根門識的對境而去,由此內心的妄念紛飛非常嚴重,現在要把這個停下來不要這樣做,應該好好的重視第六意識,運用第六意識好好的進行觀修四諦十六行相的涵義是什麼?菩提心的涵義是什麼?或者在第六意識出現導師的行相,再緣取此相來進行觀修。總而言之,要靠第六意識所出現的對境來進行觀修,不要追逐根門識的對境而迄。這是這裡所談到影像的時候要了解這些內容。

不過在討論影像時,當然不是指根門識所緣對境事物自己本身,影像應該是對境事物在第六意識所出現的行相,緣取這個行相來進行觀修。不是緣取對境事物自己本身,如果這樣講,那是什麼對境事物,在我們第六意識所出現的行相,當作這裡所稱為的影像呢?一般而言,一切萬法在我們內心所出現的行相,都當做影像來做實修,當然也是可以的。如果按照這裏所談的周徧的話,一切對境在我們內心第六意識出現一個行相,緣取這個行相來做觀修,當然也稱為影像,一切萬法的行相都可以。

不過至尊仁波切進一步來做說明,課本351頁,「又此影像為何所緣之影像耶」,這裡所講的影像,是什麼所緣對境的影像呢?謂是五種,此即350頁倒數第四行「如世尊言,修瑜伽師有四所緣,謂周徧所緣,(後面就是三種所緣),淨行所緣,善巧所緣,淨惑所緣。」這就是這三種所緣對境,這很多種,它在第六意識所出現的行相,來當做影像。

351頁第一行「又此影像為何所緣之影像耶?」是什麼對境的影像呢?「五種淨行所緣,五種善巧所緣,二種淨惑所緣之影像」這三種對境類型就很多了,總之,淨行所緣,善巧所緣,淨惑所緣,這三種對境裏面各各有好幾項,這些對境在第六意識上所出現的行相,緣取這個行相來做觀修,所以這些對境在第六意識上所出現的行相,才是我們這裡所討論的影像。當然一般講影像的話,一切萬法在第六意識所出現行相都可以,不過這裡特別指出很具體的例子,實際上禪修時所用的三種類型,就是淨行所緣,善巧所緣,淨惑所緣,這些對境在第六意識所出現的行相,才是這裡所講的影像。

從能緣有境來討論,分為有分別影像所緣和無分別影像所緣,這討論完畢了。再來講第二種,就所緣境來安立事邊際性的所緣,周徧所緣有四種,有分別影像所緣、無分別影像所緣,第三種事邊際性所緣,這是這裡所要談的。至尊仁波切把「周徧所緣」分成三種情況,第一種從能緣者的角度來討論,第二種從所緣的對境來討論,就是四種所緣對象的第三種事邊際性所緣對象。

至尊仁波波切從所緣的對境來分類,從所緣對境來討論事邊際性的話,怎麼來說明呢?所緣的對境有什麼情況呢?在每一個所緣的對境上都有如所有性、盡所有性。就所知的萬法,就每一個所知上面,它自己本身都有二諦的性質。這是月稱菩薩《入中論》所言「就萬事萬物,以名言心進行施設是世俗諦,以究竟抉擇的心去安立是勝義諦」,萬事萬物就是一切所知,每一個所知的上面,假設我用名言抉擇的心去看它的話,會了知世俗諦的部份;用勝義抉擇的心去看它的話,就會了解它勝義諦的部份。

所以就對境(所知)而言,每一個所知,每一個法上面,它自己的本質,一定分成粗的面貌、細的面貌,粗的情況是什麼?細的情況是什麼?細分的情況是勝義諦的理論、粗分的情況是世俗諦的理論,所以每一個對境都有二諦的理論,這就稱為事邊際性。事就是萬事萬物,亦即《入中論》所言:「假設以名言抉擇心去看的話,會看到粗分(世俗諦)的情況,假設用究竟勝義抉擇的心去看,會看到細分的情況,這是勝義諦的部份。」

關於二諦的理論、二諦的性質徧一切所知,一切萬法之上都可以討論二諦,因此之故,它的名稱就稱為周徧所緣。因為在每一個所知上面,都有二諦的理論,二諦的理論徧一切所知上面,所以稱為周徧所緣。這裡最主要講的就是二諦的理論,廣論所談到二諦理論的部份是,就所緣境立事邊際,「事」是實有法,就是萬事萬物,「此有二種,如云唯爾更無餘事,是盡所有事邊際性,如云實爾非住餘性,是如所有事邊際性」。就是如所有事邊際性和盡所有事邊際性,事邊際性就是一切實有法的某一個性質,盡所有的性質和如所有的性質,這是二諦的理論。

每一個所知上,一定有如所有的性質、盡所有的性質,在實有法上面全部都有,二諦的理論徧及一切所知,一切萬法之上,所以就稱為周徧所緣,就是這裡所說的事邊際性。

就一切的所知每一項上都有二諦的理論存在,就世俗諦的理論稱為盡所有性事邊際性,「如云唯爾更無餘事」,唯爾,僅僅就是這個樣子,再沒有其他的實有法,唯爾更無餘事是指,譬如依於善業生出快樂的果,依於不善業生出痛苦的果,依於集諦生出苦諦,依於道諦生出滅諦,關於這方面的理論,都是盡所有事邊際性。

盡所有事:即是好的、是壞的,是這樣子、不是那個樣子,唯爾更無餘事,唯爾這個樣子,不是另外一個其他的情況。因此之故,譬如說一切所知,可以包括在十八界來討論,或包括在十二處來討論,或一切有為法可以包括在五蘊來討論,或者四聖諦可以包括輪迴和涅槃的萬法,這種說法即是世俗諦的理論。

世俗諦的理論即是說此是因,由此因生此果,此是所應斷、此是所應取,它就是這個樣子,非常肯定決斷的理論。此即是因,此即是果,此是所應取,此是所應斷,這方面的討論即是世俗諦的理論,也就是盡所有事邊際性。總而言之,在名言上所進行的這些肯定決斷,這是好的、壞的事,或者不是,名言上所進行的肯定,唯爾更無餘事,很肯定是這個樣子,不是其他的情況了,此即稱為盡所有事邊際性。這是名言上所進行的決斷,這是屬於世俗諦的理論。

譬如舉例來說,就瓶子來討論關於世俗諦的理論,瓶子是色法並不是非色法,它也不是非瓶子,這是盡所有事邊際性,這是在名言上所作的一個決斷。但是如果就瓶子去討論,它的顯現是什麼樣子?實相是什麼樣子?從究竟實相來分析,它顯現的情況跟實際上的情況又不一樣,如果從這方面來討論分析,就變成「如云實爾,非住餘性」它實際上是這個樣子,不是其他的性質,這方面的討論,就是如所有事邊際性。

如所有事邊際性這部份是指不是從顯像的部份來討論,是要看細分實相的部份,這是屬於勝義諦的理論。也就是「如云實爾,非住餘性」,實際上是這個樣子,它的實相是這個樣子,非住餘性,不是其他的性質。所以這二個討論就不太一樣了。

譬如就瓶子,這是瓶子,它是一個色法,它不是非瓶子,它也不是非色法,這種討論就是「唯爾,更無餘事」它是瓶子,不是非瓶子,所以唯爾更無餘事。

但現在不是討論瓶子的顯像,顯像上瓶子顯現為一個我恆常成立,好像看起來顯現是這個樣子,不過在實相上它是自性涅槃,是空性,所以「實爾,非住餘性」實際上的情況是這個樣子,實相上是這個樣子,不是屬於其他的性質,不是像它顯現出來的性質,這是從如所有事邊際性來討論,就變成二種了,盡所有事邊際性和如所有事邊際性。

譬如唯爾更無餘事,這是瓶子不是非瓶子,實爾非住餘性,實相上是自性涅槃是空性,非住餘性,不是它顯像的樣子。這二種說法不一樣,一個是盡所有事邊際性,一個是如所有事邊際性,這二者就不同了。

就一切萬法,五蘊、十二處、十八界、四諦都可以包括,進行這種分類都是由名言的心來進行,這個分類就是唯爾更無餘事,是盡所有事邊際性,這是名言上所作的分類。但假設就每一個法自己的實相,前面的這些分類,它的實相上只有一味,因為萬法都是空性,就證悟空性(了空的心)而言,萬法都是一味,在了空的心去了知萬法,不會分成這是所應取,那是所應捨,這是苦諦,那是集諦,在了空心上面不會進行這種分類。在了空心上不會分這是五蘊的部份,這是十二處的部份,那是十八界的部份。因為五蘊也好,十二處也好,十八界也好,這一切全部都是空性,就了空的內心而言,了悟到它空性的部份,這一切在空性上完全都是一味的。所以不能夠再把它分成這是五蘊,這是十二處,這是十八界,這是應取應捨,沒有這樣一個分類了,這是從實相上(空性方面)來討論,

從空性實相上會成立它沒有自性存在,從它實相上而言自性不能成立,不能夠把它指出來,這是從空性來討論,如果這樣就會變成實爾非住餘性。

其盡所有性者,謂如於五蘊攝諸有為,譬如一切有為法都可以包括在五蘊裡,或者一切萬法都可以包括在十八界及十二處,四諦盡攝一切所應知事,這是應該取的你要知道,這是應該捨的你應當要知道,所以應取、應捨都應當要知道的,應取、應捨都包括在四諦裡。一個解脫者而言,這些都應當知道的,一切應捨都包括在苦諦、集諦裡面,一切應取都包括在道諦、滅諦裡,就解脫者而言,這一定要知道。所以取捨也好、涅盤也好,包括在裡面,就解脫者而言這是所應知事,應當要知道的,因此唯爾更無餘事,沒有其他者。

所以有為法包括在五蘊,之外沒有其他者,或者萬法包括在十二處,之外沒有其他者,包括在十八界,之外沒有其他者,或者除了四聖諦之外,就沒有其它應取、應捨要知道的事情,所以說唯爾更無餘事,因此這是從名言上來進行分類,這部份稱為唯爾更無餘事,是盡所有事邊際性。

如所有性是指前面討論到的有為法分成五蘊,或者一切所知,一切萬法,一切所緣而言,就它們而言進行分類,分成五蘊、十二處、十八界,這是名言上的分類。作完這個分類後,再仔細分析它的實相,一切有為法的實相上不能再說有五蘊了。因為一切有為法,五蘊、十二處、十八界,實相的部份就是空性,空性的部份是一樣的,所以在一切萬法上分成十二處、十八界,這個分類是名言心上來進行的。

名言上進行分類的每一個法,從它的實相上來看都是一味,空性,所以萬法就算分成四聖諦(包括應取、應捨),就實際上而言,應取、應捨都是空性,空性這部份是一味,不能用手指頭指出來這是應取、這是應捨,因為它是空性,所以稱為實爾非住餘性。

實爾非住餘性,是如所有性,謂彼所緣,實性真如,理所成義,是指用邏輯推理分析到最後一定可以成立它的真如性,它的空性,(實性是真實性,真如是它的空性),所以稱為實爾非住餘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