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廣論奢摩他18》

雪歌仁波切 教授
2007-10-19


聞法動機

在《解深密經》裡面,或者聖者無著的聖典裡面,或者是慈氏父子的聖典裡面,都曾經開示了大小乘的一切功德,都是止觀的果,如此開示的。雖然現在我們學習的是廣論後面的段落,把安止跟勝觀的段落,進行聞思修。不過就聞思修學習安止跟勝觀而言,雖然一方面來講它是廣論後面的段落,不過在這個段落,我們所學習的是隨順的安止跟隨順的勝觀,但是正如前面所談到的,這是大小乘一切功德的根本之處。

今天我們是第一天在新的場所來上課(四諦佛學會),也是第一堂課,第一次上課,因此在第一次上課的時候,所上課的內容是安止跟勝觀的學習,這可以說是一個非常好的緣起。

隨順的安止、隨順的勝觀,它是大小乘一切功德的根本,經由這個學習,使大小乘的功德都增長、增廣了。就我們今天止觀的學習而言,可以說這是一個非常好的緣起。未來能夠在這個處所,由於在這個處所進行聞思修之故,將來大乘的功德,在自己的內心不斷的增長、增廣。有這麼好的一個善緣,之後,當然逐漸的就能夠證得佛果,所以就有這樣子的功德。

首先在這樣子了解之下,調整自己的動機,一方面是調整動機,一方面要了解到這是一個多麼殊勝、善好的緣起。

因為沒有椅子可以坐的緣故,所以大家可能坐起來也會有點辛苦勞累,不過盤腿而坐是代表安止的根本,這個是表示能夠把安止立下一個堅固穩定的根本、基礎,是不是非常好呢?因為一般來講,當然大小乘一切功德的基礎,是在安止跟勝觀,但是其中勝觀的基礎又在安止,而安止的基礎又在盤退而坐,所以今天大家可以說已經立定了一個堅固的基礎,多麼的好!

也許大家覺得這樣坐起來身體有點勞累,不過在身體有點勞累的時候,想一想,大小乘的功德由止觀而來,觀又要從安止而來,止的根本又要靠盤腿好好的靜坐。今天已經做的不錯了,這樣子坐是非常有意義的,這樣想一想,大概不會覺得太勞累,而且這樣坐也可以累積善根,我們如果看一看唐卡上面的佛像、畫像,大多數都是盤腿而坐。所以盤腿而坐的原因,就是因為這樣子穩定的坐著之故,內心能夠安靜下來,內心安靜下來之後,才能夠好好做分析和思惟,然後才會產生勝觀,產生勝慧。

所以應該以這個坐姿來坐的話,心很容易穩定,在心穩定下來之後要分析和思惟,就很容易來進行,這樣子坐應該有很大的好處了。我們今天也是這樣子來坐,也是比較好的,因為這樣子安靜坐下來內心穩定,之後才能夠好好進行思惟,這是附帶談到的。

如果說腳比較酸痛,或者是身體有病腳比較酸痛,這樣子坐著可能因為太過勞累之故,或者是腰酸背痛太過勞累,可能心思渙散的話,就準備椅子,就坐椅子也可以了,假設這些毛病都沒有發生,盤腿而坐比較好,這還會累積善根呢!

而且我們經常講的毗盧七支坐法,毗盧遮那佛、大日如來七支坐法,大日如來七支坐法是清淨我們身體的罪業跟蓋障,因為身體──色蘊,清淨顯現的形像就是大日如來,所以我們按照大日如來的坐姿來坐的話,當然能夠淨除身體所累積的罪障。

正講

上一次我們所談到的是「淨行所緣者」,五種淨行所緣,351頁,「由此所緣,能淨貪等增上現行」的這個部分。這是上次所談到的,這個「行」是前已行過者,這是一個過去式,是動詞的過去式,前已行過者,是什麼時候已經進行過了呢?上輩子啊!上輩子已經進行過、已經享用過了,這個貪念、瞋恨、愚痴等等,在上輩子我們的內心已經產生過了。

上輩子我們的內心產生了貪念、瞋恨、愚痴、傲慢等等,這些感受在上輩子我們已經受用過了。在上輩子已經出現的時候貪念、愚痴、瞋恨、傲慢、妄念、心思渙散等等,這些煩惱在上輩子我們的內心已經產生過了,已經進行過了,已經受用過了。之後會熏習成為一個果,這個果就是造作的等流果。

這個造作等流果的部分就稱之為「行」,就是現在所談到的「淨行」,這是已經行過的部分,前輩子已經進行過的部分,現在熏習所形成的果。因此之故,因為前面已經進行過、已經受用過了之故,現在正在持續的進行。所以可以看到現在我們這一輩子,在這一輩子的情況,有時候很容易瞋恨,很容易憤怒,傲慢之心很容易產生,貪戀之心很容易產生,愚痴之心很容易產生,妄念導致心思的渙散很容易產生,這個就是已「行」的部分,就是上輩子已經進行受用過了,累積所形成的造作等流果。

現在正在進行的部分,就稱之為「淨行所緣」,好了,這一些煩惱都要把它清淨掉,為了要把它淨化之故,當然所緣的對境就不一樣了。因為前面已經進行過、已經受用過的部分,要把它淨化掉的話,所緣的對境就很多了,不過那麼多的對境裡面,我們這裡主要所要談到的是,把貪心淨化掉要緣取的是什麼?之後把瞋恚淨化掉,把愚痴淨化掉,還有傲慢之心淨化掉,還有妄念導致的渙散,主要講這五種。

一般來講,煩惱當然各種各類非常的多,把一個一個的煩惱淨化掉,應當都要一個一個的所緣,應該要很多種,但是這麼多裡面,這裡談到是就主要的來講,最主要就這五種。

我們要看課本,「淨行所緣者,由此所緣,能淨貪等增上現行。」這個「等」是集攝的概略詞,集攝概略詞就是貪等等,等等還有什麼?還有四個。只有舉一個來做說明,所以概略只講一個,由一個來概略其他,後面應該是生氣、就是瞋恚,還有愚痴、傲慢之心,還有妄念的渙散,所以用「由此所緣」,能夠清淨貪、還有其他四個等等的增上現行,增上現行的意思就是指力量強大的意思。我們這個書裡面談到增上現行都是指力量強大,就是清淨力量強大的貪心,力量強大的瞋恚,力量強大的愚痴,力量強大的傲慢,力量強大的妄念的渙散。

如果要把它清淨掉的話,「由此所緣」能夠清淨這幾個項目的話,這個所緣是什麼呢?所以「略有五種,」底下這五種,就是按上面這個來排列的,(謂不淨,慈愍,緣起,界別,阿那波那。)如果要把比較強烈的貪念之心淨化掉的話,要修不淨觀;把比較強烈的瞋恚之心淨化掉的話,所緣要緣慈愍(慈心),修慈心觀;把比較強烈的愚痴之心要淨化掉的話,要修緣起觀;如果想要把比較強烈的傲慢之心淨化掉的話,要修界差別(界差別觀)。「界」,一項一項是什麼?分別就是差別,每一項一項是什麼?這是界的差別;如果要把強烈的妄念渙散淨化掉的話,(要修阿那波那),這個阿那波那是數息觀,氣的呼跟吸,氣息的呼出去跟吸進來,要做這個禪修。

廣論在這個段落,接下來就是一項一項分開,每一項個別來做說明。所以底下就講了,「緣不淨者,」不淨觀開始,一項一項來做詳細的說明,這個是講:如果貪念之心比較強烈的話,想要把這一種情況淨化掉,要怎麼做呢?要「緣不淨者,」緣不淨來做觀想,叫做修不淨觀,緣取不淨來進行觀修。

對我們而言,這個部分還更加重要呢!重要原因是因為我們在欲界的緣故,欲界的補特伽羅貪欲之心都比較強烈,所以就稱之為欲界。講欲界的眾生、欲界的補特伽羅,就表示了這個涵義,表示欲界的眾生貪欲之心比較強烈,既然比較強烈,前面談到了,要把它淨化怎麼做呢?所以這裡就談到了緣不淨來進行觀修。

一般來講,在我們修安止之前,應當先內心裡面的什麼煩惱力量比較強大,這個煩惱的力量要先把它壓下來,假設這個部分都還沒有做到,就直接去修安止的話,這個安止不能修得好,這個安止的實修也不能夠進入道路之中。所以首先要分析一下,自己的個性之中,什麼類型的煩惱比較強烈,然後把那個類型的煩惱,要先好好的做一個調整改變,先把它壓伏下來,因此之故,才會把「淨行所緣」放在最前面。

我們現在討論「淨行所緣」,當然我們前面已經談到了「周徧所緣」,不過「周徧所緣」不是正式禪修的開始。因為「周徧所緣」是遍及一切的實修都要用到的,不是說正式禪修的開始,正式禪修的開始在什麼地方呢?正式禪修的開始在「淨行所緣」,但是為什麼把它放在最前面呢?就是我們前面談到的,因為就每一個人而言,內心的煩惱,它的個性上面都有一些煩惱,某些類型的煩惱比較強烈,假設這個部分不調整改變,進入安止的話,這個安止就不能修好了,安止的實修也不會進入道路之中的。

為了讓安止的實修能夠好,安止能夠進入道路之中,前面,要先把自己的個性調整一下,個性之中看看什麼煩惱力量強大,先把這個煩惱力量先把它壓下來,好好的調整,這樣子後面的禪修才會產生效果,所以要把「淨行所緣」放在最前面是這個原因的。

其中「淨行所緣」放到最前面,到底要修什麼呢?因為我們是欲界眾生的緣故,當然個性裡面貪欲之心就比較強烈了,所以又把貪欲之心放到前面來說明。

「緣不淨者,」緣取不清淨的行相來做觀修,「謂緣毛髮等三十六物,」謂緣毛髮等等三十六種事物來做觀修,「名內不淨,」是內在的不清淨的觀修方式。以「及青瘀等名外不淨。」這個是指貪欲之心比較強烈的情況之下,當然要把它去除掉,這是一個煩惱,不好嘛,所以這個方式就要修不淨觀了,既然是不淨觀,這是一個禪修的話,當然有它所緣取的對境,這緣取的對境,是不清淨的行相,那裡的不清淨的行相呢?自跟他。

在《入菩薩行論》裡面就討論到了,緣取自己身體不清淨的形像來進行觀修,這是緣取自己不清淨的部分來做觀修的,這個想一想應當知道是非常重要的。當然不淨觀緣自他均有,《入菩薩行論》裡面就特別談論到了緣取自己,自己身體裡面不清淨的情況,好好的做一個觀修。能夠把自己的身體,我們有這個貪欲的執著,從這個來做觀修,所貪的對境,要修不淨觀,主要是所貪的對境。對於所貪的對境,修一修不清淨的形像之後,對它產生貪念之心,引發我們對它貪念的原因就不會存在。我們對自己的身體都有貪念執著,修不淨觀之後,禪修的力量強大,對其他讓我產生貪念之心的對境,再個別的來修不淨觀,這些都非常有必要的。

就不淨觀的禪修而言,可以分成這裡所談到的,外在的不淨觀,內在的不淨觀。內在的不淨觀是說,緣取身體的毛髮等等一共三十六個項目;外在的不淨觀是指,這個青瘀,是指死亡的時候,我們死亡的時候,身體慢慢流出黃色的水,身體慢慢浮腫,慢慢爛掉,所以這個青瘀,就是浮腫、爛掉了,這樣一個形像。

大概死亡三天之後,身體的水分慢慢流出來,然後就慢慢爛掉,顏色變成青瘀,很難看啦,對不對?所以把那個又再做一個不淨觀的觀修,又三十六項,這是出自《聲聞地》。仁波切說這三十六項,內容很多,以前看過,仁波切說他現在記得不是很清楚,要去查一下《聲聞地》裡面才能知道每一項是什麼?以後有興趣要了解的話,再來每一項、每一項都列出來,這是在《聲聞地》裡面所談到的。

這樣子把內在的三十六項、外在的三十六項,每一項、每一項不清淨的形像緣取來做觀想,要適用在自己這樣子的一個情況,它的內外兩種情況這樣的來觀修。首先要了解,貪欲之心是自己內心的一個毛病,既然它是毛病就是不好的,所以我要把它滅掉,把它消滅掉的話,那應當有一個觀修,對貪念之心消滅掉有幫助的觀修,透過這個觀修,我可以逐漸把我的貪欲之心把它滅掉。

實際上,我們實際上的情形,清淨也好,不清淨也好,或者它只是名言也好,我們總是認為身體是清淨的,但是現在不管清淨、不清淨,可是我們的內心現在主要是貪念之心很嚴重,我們現在要把貪念之心減少下來,為了要達到這個目的之故,因此我們才要做這個禪修。貪念之心要滅掉的原因是在我們的禪修上面,它會造成很大的傷害,貪念之心是不好的,在我們禪修的時候,他都要造成很大的傷害的,所以我要特別針對貪念,要把這個貪念之心把它逐漸減少,把它滅掉,在這個方面能夠發揮有作用、發揮功效的禪修,就是不淨觀。

實際的情形是如何呢?實相是如何?怎麼樣子?這個不重要了,重要是透過這個禪修,我可以達到目的,把我的貪念之心減下來,把它消除掉。譬如說白骨觀,觀想整個大地都充滿白骨,整個大地不會充滿白骨嘛!可是透過這個禪修的話,對我們卻有很大的幫助。

或者是在密宗裡面所談到的觀修,眾生是本尊,眾生不是本尊嘛!但是我觀想眾生是本尊之故,對我的禪修會有很大的幫助。或者是所依的器物世界,所依的世間是無量宮,它實際上不是無量宮,可是我做了這個觀想之故,這樣子禪修的話,對我就會有很大的幫助。因此之故,實際的情況不管它如何,也可能不是個這樣子,但是現在我的目標是放在把我的貪念之心滅掉,這是重點。所以,為了達到這個目標之故,我修整個大地充滿白骨,這當然很有幫助嘛!

還有觀修自己的身體,貪欲對象的身體,內外的不淨,透過這個禪修,因此,我的貪念之心就逐漸的減少,這個就有很大的幫助了,而且因為貪念之心去除掉之故,我的內心本身不斷的進步,當然慢慢的功德證悟,增長、增廣了。因此當內心逐漸進步之後,實際的情形是如何,好好的能夠做一個思惟。然後思惟一下它的原因,慢慢的透過禪修,貪念之心當然逐漸的減少。

「於內心所現不淨非可愛相」不清淨的行相,「任持其心。」這個持是維持,所以任持其心就是盡量的串習,不斷的觀修,透過持續不斷的觀修,貪念之心一定會逐漸減少的。

不僅如此,在《入行論》的第八品裡面談到,對於我所貪戀的對象,對方的身體外、內不清淨的部分,緣取來做觀想。更進一步的,不僅如此,如果我把對方的內心,仔細的做一個分析的話,發現也是非常可怕的,仔細分析看看,都完全不好的,我為什麼會對它產生貪戀之心呢?所以貪戀之心的基礎、理由也不會存在的。

注意分析一下對方的內心,我所貪戀的那個對象,他的內心是什麼呢?他的內心都是充滿很多煩惱的,都是在損害別人利益自己,愛我執都非常嚴重啊!所以實際上都是要傷害我,不顧惜於我,對我只會有傷害,沒有任何利益的。

因此之故,這樣的一個我所貪著的一個對境,實際上他是這樣的一個人,仔細想一想,我對他的貪戀之心也會去除掉的。

就一個凡夫俗子的內心,我們如果仔細分析看看的話,實在對他也不值得產生貪戀之心,貪戀之心也可以去除掉的。所以在《入行論》第八品裡面談到,跟凡夫俗子來往,自己只會不斷退步,到最後只會到無間地獄,沒有什麼地方可以去,這是因為凡夫俗子的內心,都充滿了自私自利,傷害別人,愛我執非常嚴重,凡夫俗子都是這個樣子。

所以想一想,我對他產生貪戀執著,那沒有道理嘛!為什麼我要去貪愛他呢?沒有道理嘛!所以把這個部分想一想,對我們的貪戀之心的去除,也有很大幫助了。

不僅如此,再進一步來想一想,對方非常愛我,對方不會傷害我,這樣的一個情況,我們把這個的情況做一個分析,所謂的對方愛我、不會傷害我,這個部分我們如果把它做一個分析的話,對方對我的貪戀之心,其實是由我這裡來得到利益,因此之故才會愛我,才會對我有所貪戀,不是因為要真正的幫助我,對我有所利益,而對我產生貪愛的,把這個情況仔細做分析看看,能夠了解的。

對方所以貪戀於我,是因為可以從我這裡得到利益而言,並不是純粹的要來利益於我的,如果要從我這裡得到利益的話,其實就是傷害於我嘛!我們仔細去分析看看,就是我吃虧、我受到傷害,他從我這裡得到利益嘛!因此不是真正的想要幫助我,不是真正的利益於我,而對我產生貪愛。仔細分析對方的情況,確實是這樣子的,是他自己可以得到利益,從這個角度而言。

如果說他現在愛我,對我的貪戀,是因為他自己可以得到利益的話,這個等於是一種欺騙於我了,為什麼呢?因為實際上外表做出來的樣子,是來對我有所幫助,要利益於我、愛我,但他內心其實是希望自己得到利益,能夠從我這裡得到利益,所以表裡不如一,就是欺騙嘛!所以把對方的行為仔細分析看看,分析一下,其實對我都沒有什麼利益的,其實只是對我一種傷害,我們這樣子分析看看,也可以來了解的。

或者說再進一步來想一想,從自己的內心來做分析,其實自己也很明白,譬如說對方對我有貪戀之心,對方愛我,但是如果我們仔細想一想,分析一下我自己的內心,我自己的內心也是很壞的,因為自己的內心裡面充滿了煩惱,都是自私自利愛我執,都為了自己得到利益去傷害別人,讓別人吃虧,這樣一個內心,值不值得對方去愛呢?我們想一想,自己的內心是不是充滿了煩惱?自己反省一下,就能夠很切身體驗確實知道的,所以想一想,這樣的內心,為什麼值得他去愛,不可能嘛!

所以讓他引發貪愛的基礎也不存在了,讓他產生貪戀之心的基礎根本就沒有嘛!所以從對方,我們把對方分析想一想,把自己這邊分析想一想,都是這個樣子的。《入行論》第八品裡面談到的,不僅從身體不淨觀來做一個分析,從內心的部分來做一個分析,也非常有幫助的,這是不淨觀的禪修方式,能夠讓貪欲的執著減弱下來,對這個方面很有幫助的。但是禪修是配合階段性的必要性來討論的,就在貪心強烈,要把貪心,針對這個部分做調伏而做的觀修,不是說經常持續做的一種觀修方式,這個就不是了。

就眾生的貪戀之心,我們仔細分析看看,首先眾生都有離苦得樂的感受存在,有了這種離苦得樂的感受之後,當然就要追求,要達成這個目標,所以有一個期望,期望完全都沒有痛苦,期望能夠得到圓滿的快樂。

首先有一個離苦得樂的感受,之後有一個無苦之樂的一個目標要去達成,可是,有這種種思惟,接下來要去進行離苦得樂,我要去達成這個的目標的時候,進行的時候,辨明的方式錯誤,把痛苦執著為快樂,對於痛苦的認識也錯誤,對於快樂的認識也錯誤,在這個錯誤之下去了解什麼叫做解脫的道路,這個了解也錯誤,因此在進行的當中,就會產生了貪念跟瞋恨,眾生都是這個樣子。所以把貪念跟瞋恨在內心產生的情況想一想,自他眾生充滿貪念跟瞋恨,眾生都非常可憐,自他眾生都是一樣的,都是如此。

實際上就內心的基礎而言,最根本的基礎,是離苦得樂的感受,眾生全部都有,既然有這種感受存在,當然要去追求,要去達成。要去達成一個沒有痛苦,純粹只有快樂,有這麼一個目標存在的。有了這個目標之後,我要去達成它,要去達成它的時候,就要辨明清楚,界定清楚,要得到的快樂是什麼?要排除掉的痛苦是什麼?在那個時候錯誤了,對於苦跟樂的了解錯誤了。

在前面離苦得樂這個感受,眾生都有,這個沒有錯誤,之後要確定要達到一個目標,就是痛苦完全去除掉,得到快樂,把這個當作要達到的目標,這個也沒有錯誤,但是接下來什麼是痛苦?什麼是快樂?我要排除掉什麼?我要追求什麼才是快樂。我要排除掉什麼?什麼是痛苦?這個時候認識錯誤,認識錯誤的話,進行的方法當然錯誤,因此之故貪念瞋恨就出現了。

所以就基礎的部分,離苦得樂的感受,跟所期望的目標,沒有痛苦,只有快樂,這些都是正確的,這些都沒有錯誤的,這是實際的情形。但是要達成這個目標的時候,違背了,跟實際情形不符合的,對於苦跟樂的了解錯誤了,因此用的方法也錯誤了,所以眾生才會非常的可憐。眾生的情況都是這樣子的,分析一下自己的內心,也都是這樣子,貪念瞋恨的情況都是這樣子,所以在這種情況之下,看一看眾生,有這種情形,在這個情形之下,我對眾生的貪念之心,當然要把它滅掉。

為了要把內心的貪念之心去掉之故,我才進行這個觀修,目標是設在這裡,來進行這個觀修,不是說平常持續的觀修,如果說平常持續這樣做觀修的話,可能對悲心還造成傷害的,有這種危險的存在。

這個是貪心,為了把貪欲之心淨化之故,在這個階段之下,要修不淨觀,白骨觀等等,或者是按照《入行論》裡面所講的內容來做觀修,《入行論》裡面所談到的,跟凡庸之人在一起,常久陪伴,沒有用處啊!不應該跟凡夫俗子經常的來往,這是指貪欲之心的對境,因為貪欲之心的對境,他的內心也非常的頑劣,非常糟糕,所以經常來往自己只會吃虧,受到嚴重的傷害。把這些內容思惟、想一想,貪欲之心當然就逐漸減少了,這個是表示,貪欲之心強烈,要把它去除掉,在這個階段裡面,所要做的禪修。

如果把貪欲之心去除掉之後,把它壓下來,或者說淨化掉之後,就不必再做這個觀修了,可是,有時候是這樣子,貪戀之心降下來之後,其實他的內心,仔細分析發現他的內心瞋恨之心力量很強大,人有時候非常奇怪的,表面上看起來好像這個毛病沒有了,其實還有別的毛病。

所以外表上看起來好像是一個好的行者,譬如說有一種人是這個樣子的,就是喜歡追逐、慌亂的追逐,常常要新的車子,新的房子,新的這個東西,新的那個東西,很盲目的去追逐,這是貪戀之心嚴重。

有一些人看起來少欲知足,都安貧樂道,完全不會去追逐這些新奇時髦的東西,我們看起來,這個人好像實修非常好,他少欲知足。那是因為你不常跟他在一起,如果你在跟他接近久……喔,這個人禪修非常好,他安貧樂道,少欲知足,可是你稍微跟他在接觸在一起,你就會發現,他是很容易發脾氣,稍微一點點意見不合,馬上勃然大怒,這樣一個人,就表示他瞋恨之心很嚴重。

為了把這種瞋恚之心淨化掉之故,所以接下來要修慈心觀,我們現在是在欲界,就欲界眾生而言,普遍的狀況都是貪欲之心很強烈,所以首先是把貪欲之心降伏下來,但是就算把貪欲之心降伏下來,不是說沒有煩惱了,接下來有些情況瞋恚之心脾氣很大啊,針對脾氣很大要修什麼呢?接下來就要講了,要修慈心觀。

講一個事記,色拉寺有很多康村,大家去過的人就非常了解了,不然的話你們問這位師父,他待了很久,他就完全知道了,大顯師父,他在色拉寺康村,就非常熟悉。這色拉寺的康村,裡面有一個叫做洛巴康村,洛巴是南方的意思,應該是西藏的南方來講,因為色拉寺的康村是按照不同的區域來分,這個康村,那個康村。洛巴康村,大概就是南方的人,集中在這樣的一個康村裡面。

洛巴康村的人看起來少欲知足,看起來實修非常好,不會盲目的追逐,少欲知足,外表看起來,這些人好像禪修都滿不錯的,可是如果你跟他們來往的時候,會發現他的個性、脾氣大的很呢!所以從沒有貪欲之心的毛病,少欲知足來看,這是一個優點,這當然是一個功德,看起來,好像有這樣一個功德,是實修非常好了。

雖然內心沒有貪戀的毛病,可是當他們跟別人來往的時候,總是覺得自己高人一等,自己都比較厲害,根本不必靠其他者。自己都是對的,不必靠其他者,自己高人一等。所以只要語言上一句兩句差異,跟他不一樣,有差別的時候,馬上發脾氣,好像火上添油一樣,脾氣大的很呢!所以在色拉寺康村裡面,如果大家有時候一言不和,對方要發脾氣的時候,就要告訴他說,你不是洛巴康村的僧人囉!(學員大笑)

(以下仁波切中文講述)去年,還是前年,有一個洛巴康村的格西,來色拉寺的中心,他來學素菜,我們一看到他的時候,就會感覺到講話比較少,好像比較獨立這種個性,有點比較單獨的,比較孤僻是吧。就是這種的一個,他的那種行為,也可以說可能這個,沒有貪心的這個,自己好像不想接觸他人,所以自己覺得好像比較孤獨,人家跟他講話或是一點點不(好)相處的時候,馬上發脾氣,因為他覺得我自己孤獨,我自己沒有什麼靠別人,未來也不需要靠別人,我現在那麼孤獨,那繼續就走這條路吧!(仁波切與大家大笑),可能有這樣子一個感覺吧,所以這種人比較容易發脾氣,沒有貪的,就這種人,所以有一點好像我們眾生很可能沒有貪,沒有瞋,就沒有什麼意思(大家大笑),所以一定有一個,要有這些。(以上仁波切中文講述)

如果沒有貪欲之心的話,可能瞋恨之心也會嚴重,所以仔細看看是不是貪戀之心可能也有一些幫助呢!就是,我們把貪戀之心滅掉之後,有時候就會看到瞋恨之心會很嚴重;或者說這樣講,分析看看,可能因為貪戀之心存在的緣故,貪戀之心可能造成瞋恨的力量不會這麼嚴重,當沒有(貪欲)的時候,好像就很容易發脾氣,變成他的瞋恨之心又比較嚴重。當瞋恨之心很嚴重的時候,當然這也是一個毛病了,也要把它去除掉。淨化掉要靠什麼方式呢?要靠著對眾生觀想產生慈心,以這個方式把瞋恨之心去除掉。

但是內心要產生慈心,如何來做觀修呢?首先要有一個基礎,這個基礎應該以等捨,要先以平等心來做為一個基礎,平等心是指要先想一想眾生跟我離苦得樂都一樣,眾生跟我一樣,想要得到快樂,這一樣的嘛,眾生跟我一樣,想要去除痛苦,這個都是一樣的。所以先平等看待一切的眾生,先已經能夠平等看待一切眾生之後,再進一步的對眾生來修慈心觀,這種所產生的慈心是不參雜污垢的慈心。

除此之外,一般我們慈心,自自然然的對自己的親人好友就會產生慈心,對仇敵不會產生慈心,這個就比較有點雜質了。如果說內心能夠安住於平等,對眾生都平等對待,眾生離苦得樂都一樣,先把它安住在平等之後,再產生的慈心就非常的純淨。

廣論裡面談到,(351頁)「慈謂普緣親怨中三.」慈心謂普遍緣取親人,仇敵,怨是仇敵、怨敵,中間陌生者三,三者,「等引地攝,」平等而引,是平等對待這三者,「地」是指基楚,在這個攝持之下來修慈心,就是「等引地攝」是指心平等對待眾生,在這個方式做為基礎之下,來緣取,普緣親中怨三(者)來修慈心。這個「地」地是根基,基礎的意思,以這個做為基礎,是要普遍緣取親怨中三者,平等對待他們,把這個當做基礎之後,「欲以利益安樂(的)意樂。」來修這個慈心,以緣取親怨中做為基礎。

一般來講,以自己來做例子,都有離苦得樂的想法,都有這種期望,我們的內心都有如渴求飲,都有一個很強烈的期望,這個感受自己都非常強烈的。就自己的感受而言,無論如何,快樂的部分都覺得不夠,不管得到多少,還需要;痛苦的部分,不要說大的痛苦,小的痛苦也不要,不要說小的痛苦,連名字都不想要聽到的。

譬如說聽到人家罵我們小偷,壞蛋,不好聽的聲音的時候,僅僅只是聽到,我們都不高興,都會生氣,連聽都不想要聽到的。譬如說自己得到菩薩的戒律,密咒乘的戒律,其實這些戒律都很難守護嘛,但是別人說你沒有守好的時候,就忿怒發脾氣了,但實際上是不是這個樣子?實際上也是啊!因為這很難守到,不能夠守到,很困難守到的,所以實際上情況確實是這個樣子。就算實際上情況是這個樣子,但是還是不要聽到。

我們都是很會裝模作樣,做出很好的樣子,別人一講的時候,實際上雖然沒有做到,可是別人一講,還是要生氣,所以得到菩薩的戒律,其實也沒有好好的守護戒律,得到密咒乘的戒律,其實也沒有好好的守護這個戒律,實際上是這個樣子。雖然實際上是這個樣子,但是不能去說,別人說了,說你守的不好,就憤怒發脾氣。所以,痛苦的話連名字都不想要聽到,實際上的情況就算是這個樣子,連這個名稱都不想要聽到,我們的情況都是這個樣子。就快樂而言,絲毫都覺得不夠,不管得到多少,都不夠;就痛苦而言,連名字都不要聽到的。

仔細想一想自己是這個樣子的話,其他眾生一定也是這個樣子,從自己來想一想,別人,敵人也是這個樣子,中等、中間者也是這個樣子,跟自己完全一模一樣,所以緣取這些,要平等對待這三者。對於緣取眾生之中,親人、怨敵、中等者,平等對待這三者,把三者都當作平等,就是離苦得樂這個部分,離苦得樂的期望,這一點都完全一模一樣,都平等,把他們當作平等之後,接下來再產生慈心,這個慈心是正式的慈心,這很純淨的慈心,要以這個方式來觀修慈心,這個是瞋恨之心強烈的話做這個觀修。

首先安住在離苦得樂這些都完全平等,先要觀修等捨。觀修等捨,只是當作一個根基,在這個基礎之下,要產生慈心,怎麼產生慈心呢?你們要這樣子想,等捨之心之下,是指自他一切眾生都希望離苦得樂,這個期望要讓他達成。我們想一想自己,我有一個離苦得樂的想法,我期望要去達成我這一個目標,所以跟自己期望要達成目標一樣,他的目標也要去達成,我們要這樣的去想。

如果我有一個離苦得樂的期望,我所要追求的快樂,是我的目標,我的快樂要去達成。同樣的道理,他要得到的快樂,這個目標也要去達成。還有我要離開痛苦,所以我的痛苦,我想要把他排除掉,要去除掉。想一想,他也有痛苦,他的痛苦,我也要去把他排除掉,希望他的痛苦也能夠排除掉,這個目標也要能夠達成它,離開痛苦這個目標也要達成,要產生這種想法,以這個方式來做觀修。

在自他都要離苦得樂這個部分都一樣,做為基礎,這個是等捨。等捨接下來要想達成目標的部分,不僅說我的目標,離苦得樂的目標要達成,他離苦得樂的目標也要達成,這樣子來做觀修的話,這個是修慈心觀。

在修慈心觀的時候,名稱上怎麼樣子來講,我們看看這裡,修不淨觀,修慈心觀,修緣起觀,修界差別觀,跟修出入息。我們發現,這裡面會發生一個問題的,就是這裡談到的,修什麼觀,修什麼觀。這裡面談到修慈心觀,慈心應該是屬於對境,怎麼會是緣取的對象呢?慈謂普緣什麼?慈心觀好像是緣取慈心,來當做我的對境而修禪修嘛,是不是這個意思?

可是我們一般談到慈心的話,慈心是有境,是我內心產生慈心,我的內心產生慈心,在我的內心產生希望他能夠離苦得樂這種想法,這才稱之為慈心。所以是我內心所產生的慈心,這是有境的部分,怎麼會變成所緣的對境來禪修呢?所以發生這個問題了,至尊仁波切就回答了,在廣論裡面所談到的,「欲以利益安樂意樂。」「普緣親中怨三,等引地攝,」完全平等來做為一個基礎,在這個基礎攝持之下,想要給他利益安樂,這樣一個想法,這種想法就是慈心的行相,「即由慈心行相,於彼所緣任持其心,名曰緣慈,」於彼所緣,在這個情況下,繼續的觀修,這個是緣慈心來做觀修。

但是前面談到,緣慈心來做觀修,一般來講慈心是有境,不是所緣的對境,怎麼會變成緣慈心來做觀修,就很奇怪了,所以回答「是於心境俱說為慈。」這個是指,對境也可以稱之為慈,有境本身也可以稱之為慈,這廣論裡面講的非常明白清楚了。一般來講,當我前面所談到了,緣取親怨中三等之後,希望給他利益安樂這種想法,這個是慈心,當然這個是有境產生慈心是沒有錯了,不過不僅如此,在這個產生慈心的情況之下,他所涉及的那個對境本身也把他稱之為慈。

譬如舉仇敵做例子來講,我希望離苦得樂,敵人他也希望離苦得樂,跟我完全一模一樣。好了,現在以這個做為基礎,前面談到「等引地攝」,以這個做為根基之後,正如我的快樂,希望要得到,我要去達成,因此之故,敵人他的快樂,這個目標,我也要給他快樂,給他去達成。我要遠離痛苦,這個目標,我也要達成,一樣的道理,他的痛苦也要把他去除掉,把他排除掉,這個目標,也要去達成。

這個是在慈心對境之下的敵人,慈心這個差別,內心的慈心之下,所涉及的對境,所以這個對境,也把他稱之為慈。所以有境本身也可以稱之為慈,對境本身也可以稱之為慈。前面談到的,就仇敵而言,跟我一樣要離苦得樂,一模一樣的想法之故,所以他的痛苦我也要把他去除掉,他的快樂我也要去達成,這個固然是我們內心的想法,這是我們內心的慈心,所以有境來講,當然也稱之為慈心。

但是在我產生慈心的情況之下,這個對境就有點點不太一樣了,因為他是慈心所涉及的對象,慈心所涉及的仇敵嘛,慈心所涉及的對象,所以這慈心所涉及的對象本身,這個仇敵本身,雖然是對境,也把它稱之為慈。所以這裡談到「心境俱說為慈」,心是有境,境是對境,所以有境的心也稱之為慈,對境部分也稱之為慈。在這裡主要的慈心觀指的慈,主要是指對境。

這一個部分的差別要了解的,首先我們要講禪修,禪修的時候,我們把禪修的對象分成好幾種類型,譬如說我們觀修無常,觀修四聖諦,觀修空性也有,或者我們說修出離心,修慈心,修悲心,修菩提心,我們都這樣講。如果就對境的情況而言,有時候是講對境實際的情形是什麼?緣取對境實際的情形來做觀修,譬如說無常,四聖諦,或者是空性等等。

但是出離心、慈心、悲心、菩提心這個部分,講的是有境的內心。有境內心禪修的意思,修慈心、悲心、菩提心的意思是指,我的內心要生出出離心、慈心、悲心、菩提心。透過這個禪修,出離心、慈心、悲心、菩提心的部分,要在我的內心產生,這種禪修也有的。

觀修苦諦的時候,不是說我的內心要產生苦諦嘛,對不對?所以透過觀修,讓我的內心很痛苦,這個人就笨蛋了!為什麼我們說觀修苦諦呢?觀修苦諦的意思,或者觀修無常呢?這個意思是指,針對這個對境的觀修,我要去了解對境實際的情形是什麼?苦諦的內容是什麼?集諦的內容是什麼?無常的內容是什麼?透過這個觀修,我對這些內容,能夠有深入的了解,而不是說透過這個觀修,苦諦在我的內心產生,我的內心產生痛苦,不是這個意思的。

觀修慈心、悲心,觀修出離心的時候,是說我的內心要產生這個情形,我的內心要產生出離心、產生慈心等等,可見當我們做禪修的時候,涉對境的時候,觀修的方式不太一樣,針對緣取對象來做禪修的時候,有一些觀修方式是指我的內心要產生,要在我的內心產生;有的觀修是指不是說要在我的內心產生,而是對於我所觀想的對境、對象本身,我去思惟它實際的情形是什麼?而有一個正確的了解。所以所謂的觀修,應當有這兩種情況。

我們現在所謂的止跟觀的禪修,應當是指緣取對境,了解對境的情形,而不是說在我的心中,不是說對境在我的心產生,不是這個樣子的。

我們現在講的是安止,安止是指緣取一個對境,之後心很專一,安住在這個對境之上來做禪修,而不是說我的心要產生,對境要在我的內心產生,不是這個意思的。這兩種情況的差別要好好做一個了解的。

現在問題就在這裡,慈心做為對境就會發生問題了,因為我們現在講的段落是修安止,修安止應該是說在外面放一個對象,在我的內心專一緣取這個對象,心很專一的安住在上面來修安止,應該是這個樣子,這是安止的段落。如果這樣講的話就發生問題了,這裡所要談到的問題就是慈心,不是在外面的一個對象嘛!現在修安止的段落,意思是指在外面選擇一個對境,在外面的一個對象,我的心專一的安住在上面都不動搖,這樣來修安止。我們明白的了解,慈心不是在外面,慈心是指自己內心的情況,應該慈心是指內心,怎麼會當做一個所緣的對境來做禪修?就會發生這個問題。

這個問題,至尊大主、宗喀巴大師的解釋,有境本身,對境本身,都可以稱之為慈,但是現在修止的段落,慈心觀所緣的慈,不是指有境的內心,有境的慈心。是講對境之慈,對境怎麼可以當慈心呢?對境為什麼可以當慈呢?所以這裡就要解釋這個問題了。

首先,這個是對境之慈,是指對境本身也用慈這個名稱,它不是真正的慈心,是對境本身也可以用慈這個名稱。就像我們前面解釋,譬如說配合仇敵來做說明的話,因為是慈心所涉及的對象,這樣的一個對象,也可以用慈這個名稱,所以現在緣慈心觀的時候,是指對境的慈。

對境的慈,譬如說我們現在修慈心的時候,所涉及的那個對象,因為他是慈心所涉及的對象,所以這個對境也把它稱之為慈。這個對境為什麼可以稱之為慈呢?我們就舉一個例子做說明,仁波切說,譬如這位孔師兄,假設仁波切對他非常憤怒生氣的時候,還有大顯法師對他修慈心觀的時候,假設對象都是同一個人,是不是同一個人?當然是同一個人,都是孔師兄,都是同一個人。仁波切對他非常憤怒、非常生氣,可是大顯法師對他非常的慈祥、慈愛,兩個人所涉及的對象是不是同一個人?是同一個人,當然都是同一個人,可是行相不一樣。

仁波切去看他的時候,對待他的時候,是非常憤怒生氣的,這表示他看出來的孔師兄的行相,是看成他七成八成都是壞蛋,很多的毛病,就超過他的量了,本身缺點只有一點點,所以我把他看成很多了,七成八成都是毛病,因此非常生氣嘛,是在這種情況之下的孔師兄。

但是大顯法師去看他的時候,是在非常愛愍、悅意的行相,對他產生一個慈愛之心,非常愛愍、悅意的行相之下的孔先生,以這個方式、在這樣一個行相的一個孔師兄,對他產生一個慈愛之心,對不對?

這種情況之下,當然可以把他稱之為對境的慈,用這個名稱也是可以的,因此之故,這個對境的慈,就要注意了,至尊仁波切所做的解釋,應該不是孔師兄這麼一個名稱,應該是非常愛你,悅意之下的孔師兄,這個才是慈心所觀修的對象。這個對象可不可以稱之為慈呢?當然可以稱之為慈,所以也用慈這個名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