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廣論奢摩他19》

雪歌仁波切 教授
2007-10-26


聞法動機

思惟利益遍滿虛空的有情眾生之故,因此所得的果位之中,圓滿的佛果珍貴寶,不論如何一定要努力去得到。在我們現在這一個段落裡面,難以遇到的是大乘顯密二者完全齊備的教法,這是非常難以遇到的;其次非常難以得到的是具足八種有暇十種圓滿的人身寶,也非常難以得到。因此在這個時候,每一天、每一分、每一秒都不要浪費掉,應當努力去學習,最重要是無論如何要得到圓滿的佛果。這種想法,應當每天在內心產生,產生之後,還要使它不斷的增長、增廣,未來究竟的果位,圓滿菩提佛果的根本,就是靠這個了。

首先要先產生菩提心是極為重要的,不僅菩提心要產生,而且在得到圓滿菩提的這個方面,最主要的實修是止觀雙運,以這個做為根本。在菩提心產生的前面,隨順於止觀雙運的實修,也是有必要的。以這方式讓菩提心沒有產生能夠使它產生,最為主要是我們現在就止觀雙運進行聞思修,讓菩提心沒有產生的,使它產生,已經產生的,還能夠依於這個道路的學習,能夠去得到圓滿的菩提佛果,產生這種動機之後來學習教法。

正講

現在我們學習到的段落講安止,這個部分先講到「所緣」,安止的時候所緣取的對象,所緣的部分。我們學習安止的時候,首先要產生無過失的等持,這個等持產生了之後,運用無過失的等持,慢慢的來實修安止,透過九住心的方式,逐漸的做實修,最後就會得到安止了,安止就得到成就了。

首先要產生無過失的等持,這無過失的等持要產生之前,要做什麼樣子的準備呢?首先要了解自己的個性方面,每一個人的個性不一樣,上輩子看他在煩惱方面,什麼方面的煩惱串習的力量比較深重、比較強烈沉重,因此由這個助緣之故,這輩子在個性方面的煩惱,有一些人貪戀之心比較嚴重,有些人瞋恨之心比較嚴重,有些傲慢之心比較嚴重,有些人是妄念紛飛、很會胡思亂想,這是表示自己個性裡面,煩惱方面比較嚴重的部分,這個部分要先把它做一個調整改變了。

首先有一個「淨行所緣」,上次就講到這個段落,在「淨行所緣」裡面,上一次提到的是「慈心觀」的部分已經講完畢了,現在講到「緣起」的部分。

「緣緣起者,謂唯依三世緣起之法,生唯法果。除法更無實作業者,實受果者,即於是義任持其心。」

「緣緣起者,」緣取緣起者,第一個緣是動詞;第二個緣是名詞,就是所緣取的理論,這是所緣的對象,緣取這個緣起來做觀修。這裡所談到的緣起,一般來講是粗分的緣起。甚深空性方面的緣起,大概不是這個內容,是指粗分的緣起。粗分的緣起是什麼?例如十二緣起、十二分支的緣起。或者說就這輩子來講,這輩子的緣起情況也很多,譬如說由因當然要產生果,可是因形成之後,果不是立刻馬上出現,往往過了幾年之後,果出現了。十年,二十年,甚至三十年、四十年之後,果逐漸慢慢出現了,這是緣起。

所以緣起的情況也很多,就這輩子來講,但緣起當然不是只有這輩子,還有配合下輩子來講,就有十二緣起的內容,這些類型的緣起,都是屬於粗分的緣起。把這些緣起的理論,如果內心再三想,再三思惟,慢慢這個愚痴就會逐漸的減少,能夠把愚痴的毛病去除掉的。

針對前面談到的,上輩子愚痴串習的比較嚴重,這輩子自己個性裡面愚痴的程度嚴重的話,在這種情況要把它做一個改善的話,對緣起的內容仔細思惟,很有幫助的。

我們就一般的情況來講,一個人年紀越來越大,慢慢會變的越來越愚笨,腦袋就比較不太靈光了,然後很多事情一下子就忘記了,很多事情發生沒有多久一下就忘記,這種情況大致上都是對於緣起的理論沒有好好思惟,會產生這個毛病的。

我們如果注意看一下,廟裡面譬如說有的年紀很老的喇嘛,年紀很老的師父,有老年癡呆症這種情況,幾乎非常少,一般都是因為在年紀小小,很年輕的時候,仔細的思惟,讀很多的經論,腦袋經常運作,所以把這個愚痴的毛病減到很少,所以到了年紀老的時候,也不會老年癡呆症了。

一般我們的情況裡面,很多人到了老的時候,就有老年癡呆症出現。所以在年紀輕的時候,把緣起的理論,還有經論裡面的道理,好好的分析,好好的思惟,能夠把愚痴這個毛病,把它去除掉,這有很大的幫助的。

這個是指好好的思惟一下緣起的理論,佛經的道理,就好的方面去學習,才有這個幫助的。如果就煩惱的方面去學習的話,沒有這個幫助了。譬如我要怎麼樣的妄語去騙他,他才會上當,怎麼去傷害他,這是壞的方面。壞的方面花很多心思去思惟,將來只會變得更笨,讓自己的愚笨越來越嚴重,除此之外這方面的思惟,不會讓自己的愚笨減少,只是變的更加愚笨而已。

一般來講屬於煩惱方面的思惟,就這個方面而言,首先煩惱本身並不是穩定而存在的,因此對於煩惱方面,由煩惱而引發的思惟,跟對境事物的實際情況並不相隨順的,所以這個方面的思惟,如果想的很多,思惟、思慮的很多的話,由於這種力量推動的助緣之故,其實這種思惟方式,對自己不會產生幫助的,而且它會跟煩惱一樣,這一方面的思惟,其實也很容易丟掉,很容易忘記。

除此之外,不是煩惱方面的思惟,是順著事物實際的情況,仔細做分析,這個方面如果常常去學習,常常練習的話,對事物實際情況的了解,當然越來越多。因為它是順著事物實際情況之故,所以容易很堅定,比較容易穩定保留在內心之中,也不容易失去它,不容易把它忘記。

舉例子來講,如果一個人,總是講謊話,或者說這個人的個性裡面,貪念之心比較沉重,瞋恨之心比較沉重,所以他的內心念頭、想法,都是想這一方面的事情。如果一個人,總是在講妄語,總是在欺騙別人,一直都在講謊話,謊話都是假的嘛,所以逐漸的,有時候後他講過的謊話,講完他馬上就忘記了。因為都是假的,講過馬上就忘記了,所以他的個性也會變成這個樣子,不容易穩定。

貪戀、瞋恨等等這些心思,都是不穩定的,這是因為就對境而言,也是不穩定之故,慢慢逐漸的串習久了,個性也就不容易穩定,不容易很堅定的留在內心,容易把它忘記,很容易丟掉。因此之故,如果很容易忘記,很容易失去它,不容易保留下來,分析的能力就逐漸的減弱,沒有辦法進行分析。因為忘記了嘛,所以沒有辦法進行分析思惟,當然愚笨就越來越沉重。

相反的,所思惟的內容,是順著事物真實的情形的話,這個方面學習的越多,串習的越多,力道就越強烈。因此會累積很多好的習氣,靠著這個加持的力量,它的力道之故,容易保留在內心裡面不容易忘失。不容易忘失之下,就容易進行分析,容易分析的情況之下,分析的力量越來越強烈,越來就越聰明。

不僅如此,思惟緣起的內容,也會讓我們的聰明的力量越來越聰明,為什麼會讓我們越來越聰明呢?因為內心可以思惟的道路很多,因此之故,聰明的內心的力量越來越強大,越來越聰明,所以把它稱之為世俗廣大道次第,用這個名詞。為什麼把它稱為世俗諦,世俗方面的廣大道次第呢?因為這個樣子,如果我們對緣起,因緣聚集所形成的這種緣起的理論,如果再三思惟的話,所知,了解的內容,所知道的了解的內容,就變得非常的廣大,因為所知道的內容,了解的內容,變得非常廣大的話,這個人的心胸就會變得非常的開闊。

舉個例子而言,譬如說大家下課之後騎車回家,如果到半路上剛好就遇到堵車,遇到堵車的時候,內心就非常的憤怒,非常的生氣,為什麼呢?因為沒有其他的辦法,沒有其他的方法。(仁波切開示改為開車)開車,我們比較高級一點,不要騎摩托車(大家大笑),開車好了,開車回去堵車的時候,就非常的憤怒、生氣的時候,怎麼辨呢?沒有辦法,只好生氣,為什麼?因為你又不能把你的車子背著走,你也不可能飛在天空飛回家裡去,所以這時候當然就非常的生氣。非常生氣的情況之下,如果靜下心來想一想,剛剛我上課的時候講的什麼?講緣起的理論。這個時候,前面只有覺得無路可通,因為沒有路,全部堵車了嘛!內心只有憤怒、生氣,想把車子擺在這裡,除此之外,沒有其他的方法了。

如果我把緣起的理論好好想一想的話,前面的想法先放下來,這個時候產生其他的想法,為什麼呢?我們用緣起的理論來分析看看,首先,我來的時間不對了,現在下班的時間,為何我剛好這個時間到路上來呢?這是我來的時間不對了。其次,可能還有其他的道路可以走,但是我不知道。其實,堵車是堵車,如果我知道別的道路的話,我就不會留在這裡了,啊!這個是因為我不了解,我不知道。其次還有一個情形是,別人跟我一樣,大家工作都非常忙碌,當然這個時候大家都出來了,所以當然堵車。

很多原因造成這種情形,把很多原因好好的想一想,哦!現在會在這裡,困在這裡,這是由諸多因素所造成的,這個時候想一想,心胸就會非常的廣大,因為想到很多的因素形成這樣一個局面嘛!

前面無法可想,只會在那裡乾生氣,非常憤怒,內心鑽牛角尖,這種情況會立刻改善。內心的思惟好像被堵住了,好像無路可通,鑽牛角尖,這種情形會改善掉。這個時候內心想一想,啊!原來是這麼多因素所造成的,為什麼我這個時候要出來在馬路上呢?哦,想一想,笑一笑,內心完全放輕鬆。

前面是非常憤怒生氣,好像沒有什麼思緒,好像被堵住了,那種緊張煩悶的心情,立刻就可以放輕鬆。堵,是沒有辦法開很快,但是慢慢開,笑一笑,慢慢開,想一想,各種的因素想一想,這個時候內心就會很輕鬆的。為什麼這個時候內心可以輕鬆?因為把緣起的理論好好的思惟一下,把自我的內心開闊,心情放輕鬆,不會像前面一樣,憤怒和生氣了。

前面憤怒和生氣的情形是因為現在堵車,堵在這裡,自己煩躁不安,這種情形自己不能夠接受,因為不知道很多因素所造成的,現在把緣起的理論想一想,分析一下,哦!有這麼多因素所造成的,所以這麼多因素所造成的這種情況,現在自己可以接受了,那麼多因素所造成的嘛!這個就是因為思惟一下緣起的理論,對我們的內心有幫助,什麼幫助呢?讓我們的內心非常開闊,因為了解很多的條件情況所造成的,所以內心就非常的開闊。

這就表示思惟緣起的理論,讓我們內心可以走的路很多,開了很多內心可以走的道路,內心的思惟會變得非常的多,變得非常的開闊,這個是緣起的理論一個很大的幫助。在內心可以思惟的方向、角度多的情況之下,這個人的內心就很容易開闊,內心不會鑽牛角尖,所以這個方面是很有幫助的。

前面談到世俗廣大道次第,這個部分跟我們現在講到的有什麼關係呢?緣起的部分呢?這個要稍微說明一下,這樣子來了解的,我們談到廣大道次第,這句話裡面所談到的廣大道次第,主要的實修是菩提心。菩提心的部分主要是指追求利他這種想法,內心有個想法,熱切去追求利他,在利他方面立下一個誓言,就是內心全部放在純粹利益廣大的眾生,產生這種想法,立下一個堅定的誓言,這種想法,這是菩提心的一個主要的部分。

為了利益其他遍滿虛空的眾生,我對利益眾生,有一個利他的想法,利他的事情,我去做的時候,要知道這個果,是因為我利益眾生,遍滿虛空的眾生,有這種利他的想法,利他的行為之故。所以將來果、成效,其實是對我有所幫助,成效方面是由此我可以得到圓滿的菩提。

假設說我們今天只是利益一個人的話,這個善根,它的效果只有一個,假設我緣想的是遍滿虛空一切的眾生,廣大無比啊!這種利他的想法,所進行的善根,因為是跟遍滿虛空的眾生有關係之故,以這個作為因,當然它所產生的善根的果就非常廣大,這個果的部分,靠著這個果,將來我們才可以得到圓滿的菩提。

因此先了解自己,自己如果要得到無上佛果,有這種追求的想法的話,要靠什麼?要靠遍滿虛空的眾生啊!不是說靠一個人、兩個人啦!得到圓滿的佛果,要依靠遍滿虛空的眾生,這是因緣和合緣起的理論,對這一點有了明白的了解,能深刻的了解之後,才會付諸自己的內心深處,身口意三門,完全的奉獻於眾生,想要去利益遍滿虛空的眾生,這種想法才會產生。假設對緣起的理論都不知道的話,要利益遍滿虛空的眾生,這種廣大的心胸不可能產生的,對緣起的理論不了解的話。

為什麼有這麼一個開闊的胸襟說要利益遍滿虛空的眾生呢?這種想法的產生就是因為了解了緣起的理論,要得到究竟圓滿的菩提,要靠遍滿虛空的眾生,對這種緣起的理論,已經了解了,知道了,所以這種開闊的胸襟才會產生的。

總而言之,圓滿的菩提而言,是一切功德都完全聚集,而且功德都已經究竟圓滿,這是圓滿的果嘛!如果要成就圓滿的果,它的因必須也是要圓滿的,而且因不可能只有一個、兩個,一定要是無邊、廣大的因,以這個圓滿的因作為基礎,才能得到一個圓滿的果、究竟的果。

因的部分,要圓滿的因,又要無邊廣大(的因),必須是什麼呢?一定要跟遍滿虛空的眾生有關,才能夠累積形成無邊的因,圓滿的因。除此之外,不可能形成一個無邊的因跟圓滿的因的,如果跟遍滿虛空的眾生沒有關係,那不可能。現在所要得到的,靠著這個圓滿的因之故,將來會得到圓滿的果,這個就是緣起的理論嘛!所以很深刻的了解到這一點,明白通達了這一點之後,付諸行動而做實踐,這種實踐者是誰呢?就是菩薩!所通達的這個內容,產生這種了解,這種心,就是菩提心。

因此這個方面的實踐、實修,就把他稱之為世俗廣大道次第,世俗就是緣起理論,我們談到世俗的時候,由因生果,這緣起的理論稱之為世俗。談到勝義的話是指無自性方面的情形,這個方面的解釋說明,稱之為勝義。如果說由因產生果,由因緣條件產生果,這個方面的討論,就是世俗的道次第。

果是圓滿的果,它的因必須是什麼?因必須是圓滿的、無邊的因,因此由這個因,才能夠產生一個圓滿的果,這個方面的解釋當然是屬於世俗的部分,所以這個方面的實踐就稱之為世俗廣大道次第。

接下來是對內心的我慢之心嚴重者,想要把我慢降伏,就要必須要「緣取界差別者」,「緣」是動詞,界差別,是對象,所緣的內容,就十八界的差別了,差別是各別的情況,主要應該是講精進的學習者,因為精進的學習者,博通三藏典籍之後,內心總是產生我的學問非常好,傲慢之心就產生了嘛!所以傲慢之心產生的情況之下,怎麼把傲慢之心降伏下來呢?有一個方法呢!你就緣取界差別來思惟,傲慢之心就會降伏下來。

界差別的內容非常複雜,主要是在《俱舍論》裡面談到的,十八界的內容裡面,對很多的部分都有解釋,解釋的非常的多。譬如說十八界裡面,「十八界」主要就是十八界的內容。「差別」,各別各別的情況。這十八界裡面,有漏的是那幾項。有漏失的是那幾項;無漏失的是那些項目。有妄念分別的是那些項目;沒有妄念分別的是那些項目。有依靠處的是那些項目;無依靠處的是那些項目。無記的是那些項目;有記的又是那些項目。

這些內容,差別的分析起來,內容非常的多,如果要把這些內容,計算一下下,每種情況來計算,分析了解的話,只會一個頭兩個大,很頭痛的問題啊!所以把界差別想一想,緣起界差別的內容來思惟一下,想一想就會發現原來我不知道的還很多咧!如果說是大博士的話,應該是人家問了一個什麼問題,馬上脫口而出,立刻給他答覆,因為我是大博士嘛!

如果要問到十八界的內容,有沒有辦法人家問了馬上就回答呢?其實非常困難,問到十八界的內容,都是要敲敲腦袋,要想很久才有辦法做答覆的,所以這個時候想一想,對於自己說是一個大博士這種傲慢之心,大概就很容易降伏下來。這是如果傲慢之心要降伏的話,緣取界差別。仁波切問:有沒有人學過《俱舍論》?(…哦,利害哦!)(仁波切與學員大笑;均沒有學)這個問題是…所以你們就有人回答,沒有學過(仁波切與學員大笑)。

我們要補充一下,前面的課文還沒有唸到(351頁到數第四行),這是補充。「緣緣起者,謂唯依三世緣起之法,生唯法果(他的所生、所產生的,唯有、僅有這個法的果)。除法更無實作業者(除了這個法之外,並無其他另外的造作者),實受果者(也沒有其他的受果者),即於是義任持其心。(這是緣起的思惟了)」。

這緣起的思惟,要這樣來了解的,就是三世一切緣起之法是什麼?這個因一定產生這個果,不會產生另外一個其他的一個果。如果就我們這個果去分析它的原因的話,一定是這個原因,不是由其他原因而來。所以除了這個果的因之外,不可能有其他的造作者。

這個因所成熟出來的這個果之外,不會再成熟出其他的果,所以對於此因生此果,一定要有一個非常明確、肯定,對於這個因,產生這種果,明白的肯定。就果方面而言,這個果的產生,一定是由此因而產生,不是由其他原因造作出來的。這個因所生出來的果,就是此果,不會生出其他的果的。

假設脫離這個範圍,去思考其他方面的話,都跟實際的情形不相隨順。譬如說造做了這個因之後,應當產生這個果,現在不是,產生另外一個其他的果,就跟實際情形不符合。

或者說現在這個果而言,應當有一個此因而產生,不是由此因而產生,由另外一個其他的造作的因而產生,就跟實際的情況不符合。如果跟實際的情況(實相)不符合的話,這個方面的思惟,越多分析的話,只會使煩惱增長、增廣,只會使自己變得更加的愚笨。

除此之外這種思惟不會使內心更加聰明的,這我們前面有解釋過的了,所以要使內心更加聰明的話,應當是符合實際情形這個方面的思惟分析越多的話,對聰明方面才有幫助。所以對於緣起的對境,這個部分應當要有一個無誤正確的了解。所謂的「緣緣起」者,這不是說隨便馬馬虎虎的思惟,把各種的法全部納在思惟,這不對的。各種法許多方面有時候是跟實際的情況相符合,有時候是跟實際的情況不相符合,所以不能馬馬虎虎隨便做一個思惟。譬如我們前面所談到的,許多煩惱方面的思惟,只會讓自己更加愚笨,應當是此因生此果,這個方面給它做一個明白的確定。

「緣界差別者,謂個別分析地水火風空識六界,即緣取此界任持其心。」

這個是緣取界差別的部分,除此之外,就慢心嚴重者而言,慢心的產生有很多的方式。譬如有時候依於自己學問很大產生慢心,依於自己實修方面很大也產生傲慢之心,所以要看自己在哪一個方面產生傲慢之心。自己學問好而產生傲慢,實修好而產生傲慢,看自己在哪一個方面產生傲慢之心,把這個方面想一想,譬如說比自己學問更加好的,比自己實修更加殊勝的,從那個人,那個方面去想一想,對自己傲慢之心降伏很有幫助了。

我們現在這裡談到的界差別是指降伏傲慢之心,這裡的傲慢之心主要是指博通,廣博多聞,學問非常好,從這個方面來討論的,從這個方面來講,在這個方面所產生的傲慢之心,就由緣取界差別能夠把這種傲慢之心降伏下來,這是就這個方面來討論的。

其次是妄念紛飛的情況,如果妄念紛飛,內心的妄念紛飛非常嚴重的話,應該怎麼辦呢?應該緣取自己的出入息來數息(數息觀)緣阿那波那者,謂於出入息,由數觀門住心不散。」這種種情況是指我們前面討論的項目,都是指個性裡面,某一種煩惱特別嚴重,有時候這一個人貪瞋痴等等,各各方面的煩惱也不是特別嚴重,可是他的內心有一種情況就是完全不能夠穩定的,內心不能夠安住的,妄念、思緒非常紛亂,思緒很混亂,胡思亂想,內心完全不能夠安住,妄念紛飛,內心特別渙散,這種情況之下,怎麼去產生幫助呢?

前面講的都是針對某一種煩惱,有什麼幫助,什麼方法,但現在這種情況不是針對他哪一種煩惱特別嚴重,而是說他的內心非常渙散,妄念紛飛非常嚴重,這個時候對他有幫助的方式,就是注意自己呼吸出入的氣息了,「由數觀門住心不散」,對於出入的呼吸安住在上面去數它,以這個方式就能夠產生幫助的。

這裡談到緣取氣息的出入來做觀修的話,一般書裡面都談到“命者即是氣”,命就是呼吸的氣,所以人的命到底在還是不在?有命還是沒命?這個靠氣,要看這個氣,到底是還在?還是斷掉了?氣斷掉了?還是沒有斷?來做決定的。

如果就密咒乘方面來講的話,我們任何的心識,不管是哪一種心識,一定要依靠在它所騎乘的氣上面,可見氣跟心識,關係非常的密切。但這裡所講的內容當然不是,顯然不是就密咒乘方面來做討論的。但是就算是在顯教乘門,裡面也是談到了,命者即是氣,就表示呼吸非常重要了。所以一個人到底死了?還是沒有死?就看他氣在?還是不在?而做決定的。哦,可見我們呼吸的氣息多麼的重要,因為生命非常重要嘛!所以生命靠呼吸的氣息,呼吸的氣息當然非常的重要了。

如果說心安放在呼吸的氣息,這個氣息的出跟入,假設氣斷掉了,就死亡了,所以把這個方面好好的思惟,想一想,我知道氣多麼的重要,知道氣這麼樣子的重要之故。所以心安放在呼吸的氣息上面,就比較容易了,心比較容易穩定下來,因為知道呼吸的氣息這麼重要嘛!它是我們的性命之故嘛!

所以心裡面想到,這個氣息多麼的重要,它就是我的命,這個時候有了這種了解的時候,心要放在氣息上面的話,就容易多了。因為我們都有我執之故,而且氣就是自己的命,所以要把心停留、安住在氣息上面,就容易多了,比較容易做到的,心識就比較不容易渙散。

把前面心思胡思亂想,很散亂的這個情況,比較容易達成一個改變。就是這個人個性妄念多,思緒很混亂,完全不能夠穩住,心都不能夠完全靜下來,這種個性很容易得到改善。就是緣取自己呼吸的出入,緣取氣息的出入而來做觀修,很容易產生效果,把這種胡思亂想的個性能做一個妥善的改變。

就這個部分而言,有時候緣取身體的感受,同樣的緣取自己的身體來做分析,也是可以的,也達到同樣的效果的。這是因為我們對自己的身體都有貪愛之心,所以緣取身體,或者是緣取身體的感受,心都很容易安住在上面,就跟前面所討論到的緣取自己呼吸氣息的出入一樣的效果的。這是因為我們都有我執之故,所以心裡面都會想到我的身體,我的感受怎麼樣?所以知道氣息非常重要,心容易安住在上面。

因為我執之故,重視我的身體,我的感受,所以心放在、安住在我的身體,安住在感受上面,很容易的。因此之故,透過這個方式,把內心妄念紛飛,胡思亂想,這個毛病降伏、調伏、改變,就有很大的幫助了,這是同樣的效果的。

到這裡為止,五種淨行所緣講解完畢,到這個地方,前面談到五種淨行所緣,再後面要講的也有五種,「善巧所緣亦有五種。」這五種是「蘊,界,處,緣起及處非處。」這五個項目,這個是屬於善巧所緣。

第一個是蘊,這裡談到善巧所緣裡面緣取蘊,主要是分析五蘊跟我的關係是什麼?把這個方面做一個詳細的分析。平常我們總是認為,離開五蘊之外,不是五蘊,另外還有一個我存在,我們都有這種執著,但是實際上這種執著裡面,所執著的我並沒有,實際上的情形並不是這個樣子。

五蘊跟我的關係是什麼?把這個部分好好的做一個分析,好好的做一個了解,經過分析了解之後,會知道離開五蘊之外,不是五蘊,還有另外一個我,這個我原來根本就沒有,實際上並不存在,就會得到這種了解,這就善巧了。

首先至尊仁波切談到了:「蘊謂色等五蘊,蘊善巧者,謂能了知除蘊更無我及我所」蘊善巧者是指,謂能了知,能夠通達除了五蘊之外,離開五蘊之外,並沒有我以及我所,這種了解就是很通達了。

五蘊跟我這個方面的思惟,可以從兩方面來講的,就是不屬於五蘊這個範圍,離開五蘊之外,還有一個我及我所,這個是沒有的,這一方面的了解。這個了解是要分析,我跟五蘊的關係,這個分析可以從無我跟無我所兩個方面的思惟都有的。首先是不屬於五蘊,離開五蘊之外,或者說根本就不必靠五蘊,自己就能夠單獨存在,獨立存在的那個我,根本就沒有,這個方面的思惟是思惟無我。另外就是五蘊當作是一個獨立的我的一個受用物,能受用者是我,所受用事物是五蘊。所以認為五蘊本身是一個,不需要依靠五蘊能夠獨立存在的我,這個我的受用之物,這種情形沒有的,它不是一個獨立存在的我的受用之物,這個方面的思惟就是無我所。所以把五蘊跟我彼此之間的關係是什麼樣子?仔細分析,在無我跟無我所這兩個思惟都有。

其次「界謂眼等十八界。界善巧者,謂知諸界從自種生,即知因緣。」前面講的是五蘊,再過來是界,界講的是十八界,十八界首先是眼界、耳界、鼻界、舌界、身界、還有意界,這就六個了;之後再加上對境,對象的部分,就是色處界(或者說色界)、聲處界、香處界、味處界、觸處界、再加上一個法處界,就是對象的部分,對境的部分,這又六個了;之後又加上神識,神識就是眼神識的界、耳神識的界、鼻神識的界、舌神識的界、身神識的界、一直到意神識的界,這樣又六個,所以加起來一共是十八個,所以稱之為十八界。

十八界的說法裡面,「界謂眼等十八界」,講到十八界的時候,我們講到神識的部分只有眼、耳、鼻、舌、聲、意,所以神識只有講到六個,因此不是以唯識宗的標準來討論的,應該是以中觀應成派的標準來做討論,因為中觀應成派的看法符合實相,實際的情況,真實的情況。因為符合真實的情況之故,所以討論到神識的時候,只有講到六個,沒有講到八個(八識)。所以十八界的計算裡面,神識的部分,只有講到六個,沒有講到八個。因此之故,《般若經》裡面討論到神識的時候,也只有講到六個,沒有講到八個。

我們如果注意一下,看看唸誦的《心經》,《心經》唸一下,裡面講到神識的部分,也只有講到六個,沒有講到八個。一樣的道理,這十八界裡面,也是這樣算的。所以講神識的部分只有講六個,沒有講到八個,這個是十八界。

其次,界善巧者,善巧是說,「知諸界從自種而生」,這個十八界裡面,十八個項目,從自己的自種而生,自己的種性,自己的自性,自己的類型而產生。

我們一般談到十八界的時候,好像說十八界是一個我可以依靠之處,因此之故,透過可以依靠的十八界,有一個我可以成立,所以自己的這個我他是可以成立、可以存在的,為什麼?因為他有十八界做為他的依靠嘛!依靠在這個十八界之上,好像有一個我他是可以成立、可以存在的,就產生這種執著。

因此之故,要把這個十八界做一個分析,分析一下這個十八界之後發現,原來認為靠著十八界,有一個我可以成立、可以存在,這種執著就可以排除掉,所以才要緣十八界來做分析。

一般來講,十八界是不是我的依靠之處?是啊!當然是啊!不過它就僅僅只是依靠之處,不是說依於這個十八界,卻可以製造出一個可以成立的我,這就不對了,這個想法,這個執著不對,所以透過這個分析,可以把這個執著去除掉。

所以說十八界是不是我的依靠之處?是啊!可以說是依靠之處,但這不是說依靠十八界可以製造出一個可以成立的我,就不對了。所以廣論裡面談到「謂知諸界從自種而生」,這十八界每個項目當然都是類型不一樣,因此有它不同類型,由各自的種子而產生,所以「即知因緣」嘛!由它的因緣而產生。

譬如說由眼界的種子生出眼,耳界的種子生出耳,鼻界的種子生出鼻…。這個界就稱之為自性的意思。這樣講,由眼的自性生出眼,由耳的自性生出耳…。這個界有時候當作種性,當作自性。譬如我們說有佛的種性,因為有這個種性之故,才能夠成就佛果,所以成就佛果,就是靠有佛的種性,這個種性就把它稱之為界,或者這裡談到種,就是它的因素的意思,或者它的自性。所以眼界靠著眼的自性,靠著它的種子,它的原因、因緣,因此而生出眼睛。耳也是靠著它的自性,靠著它的種子,因此生出耳朵。所以在講,是它的來源的部分,眼界當然由它的泉源,由它的來源,做為它的因緣,因此它才能夠產生出來。

透過這些十八界,從十八界的分析,可以知道各個項目有它的因緣。除此之外,不可能有一個我他是可以成立的,十八界並沒有這個能力。依靠這個十八界生出一個我,這個我是可以成立的,沒有這種情況的。所以十八界的分析,主要是要配合無我,跟無我有非常相關的。

我們一般談到界,在佛法裡面常常談到如來的界,有沒有?或者稱之為界如來藏,有沒有常常談到這個?界如來藏,談到界如來藏的時候,或者是如來的界,那個界怎麼解釋?那個界要解釋成種性了。所以剛剛仁波切問了這個問題,因為不知道界如來藏的部分到底中文怎麼翻譯,不過上次有人問過我(翻譯者),從來沒有聽過這個名詞,他非常奇怪呀!

上次有一個人問我說(翻譯者),為什麼從來沒有聽過界如來藏,你是怎麼翻,從哪裡來?從哪裡翻的?我說沒有啊!書就是這樣講界如來藏,他說不對,從來只有聽到如來藏,沒有聽到界如來藏,有沒有(翻譯者問學員)?是不是這樣子?(大家交談討論…)

(仁波切親自以中文答)藏文就是有這樣子。

(翻譯者)不是!藏文裡面都是講界如來藏,就是界如來藏,界如來藏的這個界怎麼解釋呢,那個界就是種性的意思。所以如來藏,是成佛的種性。所以成佛的種性,那個種性的部分把它稱之為如來藏。可是那個界怎麼解釋,界就是解釋成種性,種性的意思也是自性的意思。所以這裡談到說眼界,眼界的意思就是指眼的自性,所以眼界的自性是指眼睛它本身,眼睛它本身的自性這個方面來講的。

但這裡的自性,跟我們常常談到的,自性可以成立的那個自性不一樣,不是這個意思,這個是從世俗的方面來講,從世俗諦,世俗的方面來講。有一個自性從世俗的方面來講,自性而言的,不是指自性可以成立的那個自性。所以這個種性,界,是指這個意思的。在世俗方面都有嘛!有這個自性嘛!

譬如說眼界而言,有一個眼睛、眼它自己的性質之外,不是另外一個色法嘛!眼跟另外一個色法,其他的事物都不一樣,對不對?所以有它自己的性質存在嘛!

世俗方面,各個法都有它自己的性質存在。不會說它是另外一個法,不會嘛!可是我們一般談到的自性成立,就不是這個意思了,一般我們談到自性成立的意思,是指自己方面可以成立,自己這個方面就可以成立的,自性就可以成立的。這種想法不對的,因為如果把這裡談到的這個眼界,這個界解釋成自性可以成立,自己方面可以成立的話,完全不對,因為講萬法無自性嘛!

萬法無自性的意思是指無自性而成立,自己方面而成立這個部分都完全沒有的。所以我們現在認為萬法自性可以成立,自己方面可以成立,而靠著這個部分,在它的上面依靠的這個我,也可以成立,自己方面也可以成立,這種想法就完全不對了。

所以眼界的意思是指,這個界是指世俗方面的自性,它有一個世俗方面的自性,這個是有的。如果我跳過了這個範圍,眼界是眼的自性,眼睛它有一個它自己的特性存在嘛!可是我跳過了這個範圍,去認為說它的自性可以成立的,它自己就可以成立,它是本然就可以存在的,它自己方面就可以成立了,這個想法就錯誤了。

而且依靠自性可以成立之故,所以在它上面所依靠的這個我,所依靠的這個我本身,也是自性可以成立,自己方面也可以成立,這種想法完全不對。那就透過這個方面來做一個說明,認為有一個我,他是自己方面可以成立,自己可以存在的,這個想法不對。

不過在世俗方面,世俗方面的自性,當然要說它是有的,所以廣論裡面才會談到,352頁,「謂知諸界從自種生,」從自己的種子而言,「即知因緣。」這個部分就是它的因緣,就是它自性的部分,它主要的性質部分。各個法都由它自己主要的性質,就自己的種子這個方面而產生。如果認為說,跳過了這個範圍,超出這個範圍之外,認為它自己本來就有,它自己方面就可以成立,這個想法就不對了。

或者這樣子來了解,我們常常談到欲界,有沒有?它有世間界(世界),有沒有?這個界也可以把它解釋成處所,依靠的處所。因為欲界的有情眾生所依靠的處所,所以稱之為欲界。色界身體的眾生,它所依靠的處所,所以把它稱之為色界。

一樣的道理,成佛的時候所要依靠的處所,就是界嘛!如來藏!對不對?因為要成佛的話,一定要有一個基礎,才會成佛。如果無眾生也就成佛,絕對不可能,對不對?所以一定要有一個依靠的處所,要有一個依靠處,我靠著這個依靠處來成就佛果,那個依靠的處所,就是成佛的能力,就是如來藏。靠著如來藏,我才可以成就佛果,這個成佛的能力──如來藏本身,就是成佛要依靠之處,要依靠這裡才能夠成就佛果,所以把那個依靠處稱之為界,也可以這樣做解釋。就好像是欲界,或者是色界,一樣的道理。

所以欲界的有情眾生,他所依靠的處所,就稱之為欲界。色界生命的有情眾生,他所依靠的處所,不是稱之為色界嗎?一樣的道理。所以依靠的處所,或者是所依靠,所依或者是來源,界都有這個意義,這個字本身有這個意義。或者說從自性而來,解釋成自性,自性就是它的來源、泉源之處,所從而來的那個部分稱之為自性,講的是它的來源,界,也有這個意思。所以講”界””如來藏”那個界要如此來了解。

再其次講「處,謂眼等十二處。」十二處是指眼睛等等的十二處,我們看前面講眼界、耳界…眼耳鼻舌身意,眼界、耳界、鼻界、舌界、身界到意界這六個界,之後對境部分是色界、聲界、香界、味界、觸界到法界,這十二個。現在把”界”那個字拿掉,把它換成”處”,就變成眼處、耳處、鼻處、舌處、身處到意處,對境部分本來是色界、聲界…,把界拿掉變成色處、聲處、香處、味處、觸處到法處,這就十二個了,這稱之為十二處。

所以把那個字改變一下,用”處”這個名稱,前面是用”界”,把界拿掉,現在用處這個名稱,可是意思不一樣,雖然是這十二個項目,界跟處這兩個字的差別,解釋不一樣,現在就處來講的話,講眼處的時候是什麼意思呢?是講它跟果的關係,從果的關係來解釋,把它稱之為眼處。果是什麼?果是眼識。所以從它跟它所要產生的果-眼識的關係來講,把它稱之為眼處。

講眼界的時候不是跟果的關係,是眼睛自己個別不同的自性,所以講眼界、耳界、鼻界、舌界、身界到意界,眼耳鼻舌身意都是指自己個別的自性,自己跟其他者都不一樣的,有它各別的自性,從這個方面來講,從這個方面去討論的時候用界這個名稱。可是講處的時候意思不一樣,譬如講眼處的時候是指它跟果的關係來討論的,果是什麼?果是眼識嘛!

處這個字的意思是生而增廣,生是能夠生出什麼?能夠生出眼識,生能夠生而增廣出眼識。所以就眼處而言,它跟眼識這個部分,生而增廣眼識,它扮演一個什麼角色,發揮什麼功能呢?那是就增上緣來講,眼處是指眼根,它在生而增長眼識這個方面,有什麼功能呢?有啊!它是一個助緣,什麼助緣?增上緣!

如果講色處的話,那它跟它的果─眼識又有什麼關係?有啊!因為色處本身它是生而增廣,對不對?生而增廣出什麼?生而增廣出它的果,果是眼識啊!色處它是怎麼生而增廣出眼識?有啊!它是所緣緣。就色本身被稱之為色處,是因為對照於它的果-眼識方面來給它取這個名稱,所以就它的果-眼識而言,色處本身就它的果-眼識而言,它是一個能生者,能生者它是扮演一個什麼角色?有啊!它是所緣緣嘛!

所以講色處的時候,是講色跟它的果而言,如果講色界的話,那不是講它跟果的關係,是講色它自己本身,本身自己的自性,跟其他者都不一樣的自性,從這個部分來講的。

講處的時候不是講自己個別的自性,是從果這個方面來講的。譬如說就色處而言,講到色處的時候,不是講它自己個別的自性。譬如講界,不是這個意思。或者說它也不是講它所依靠之處,譬如說眼根,也不是指這個部分而言。而是指它自己個別,有它自己的自性。更正一下,講到界這個時候是指它自己個別不同的自性,講處的時候是講它自己本身跟果有什麼關係,從這個方面來討論的。所以就色來講的話,當然你可以說它是色界,它也是色處。譬如就眼睛來講,你也可以說它是眼界,當然它也是眼處。

什麼時候用界,什麼時候用處,為什麼用兩個不同的字?它的意思不一樣。

一般我們的說法是這個樣子的,就是所依靠的處所是六根,所要緣取的對境是六塵,靠著這兩個項目產生什麼呢?產生能依者,能依者就是六種神識,所以加起來一共是十八個。這裡面所依,就是所要依靠的處所,就是六種根門。所緣是指所要緣取的對象,這就指對境,對境就是色生香味觸法六塵,靠著六根六塵之後生出來是六種神識,這六種神識就是能依靠者,依靠在上面的能依靠者,所以是六種神識,這就是十八個。這十八個項目,如果就因跟果來講的話,是指靠著六根,靠著所依靠之處的六根,還有所緣取之處的六塵,靠著這兩個項目之後,生出果就是六個神識,這是所生,所生生出六種神識。

這其中六個根們的部分是屬於增上緣,六塵的部分是屬於所緣緣,靠著這些項目生出來的是能依者,能依靠者,能依靠者就是六種神識。所以這裡面屬於因的部分,六根跟六塵是屬於因,它是能生因,因為它能夠產生,能夠生出來的。它的所生出來的是什麼?所生出來的就是六種神識,這六種神識是能依靠者,它是被生出來的,因此不能夠列入處,因為處的意思是生長出來的意思,生長的意思。

這六種神識不是能生者,它是被生出來的,它不是能生者,所以它不列在十二處裡面。十二處是表示呢,處是生而增廣的意思,誰能夠生而增廣?只有六根跟六塵。因為靠著六根跟六塵,它是一個能生者,生出六種神識嘛!所以講十二處的時候,就是講六根跟六塵,六種神識不包括在裡面的。

如果我們把它一項一項單獨配合起來的話,靠著所依眼根,以及所緣色塵,由這兩個項目作為能生,生出什麼呢?生出眼睛的神識。靠著所依的耳根,以及所緣聲音,靠著這兩個項目作為能生,生出什麼呢?生出能依靠者的耳識。這樣子一項一項來配合眼耳鼻舌身意處,這個就是十二處的情況了。

怎麼把它生出來,生的情形是什麼樣子呢?這裡面六根是作為增上緣,六塵是作為所緣緣。不過在依靠這個十二處作為能生,生出所生六種神識的同時,我們又會產生一種想法,就是生出一個我,我自己方面可以成立。當然正如這個神識它是依靠六根跟六塵,所以神識靠這個十二處。當然我也是依靠在這個十二處上面,但是不是說我依靠在這個十二處上面,就有一個自己方面成立的我,就說我可以成立,那就不是這個樣子了。

我可以依靠在十二處上面,但不是依靠十二處來做為原因,就認為有一個我可以成立,我自己方面可以成立,就完全不對了。這個跟我們前面十八界的討論完全一模一樣的,就是我依靠在這個十八界,當然也有,但是不是說依靠之故,就有一個自己,我自己方面可以成立的,就不對了。

所以不能越過了這個範圍,不能越過了這個標準,當然我是依靠在十二處上面,但是不能跳出這個範圍,認為依靠之故,因此它就自己方面可以成立。這樣來了解的,六根是做為增上緣,六塵是做為所緣緣,生出六種神識。不能跳出這個範圍之外,正如這個情況一樣,神識依靠在六根、跟六塵上面,我依靠在六根跟六塵上面,因此之故,就有一個我可以成立,它自己方面可以成立的,或者說它是諦實成立,自己方面可以成立,不能得出這個結論,不能因為依靠在六根跟六塵上面,就得出這個結論,不行的。

這裡主要講的是無我意義的討論,關於處這個方面的分析,主要也是要配合無我的意義來做討論的。我們看內容裡面談到「處,謂眼等十二處。處善巧者,謂知內六處為六識增上緣,知外六處(色生香味觸法)為所緣緣,」「知無間滅意為等無間緣。」後面部分我們下次再做解釋,今天講述到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