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廣論奢摩他27》

雪歌仁波切 教授
2008-03-21


現在談到的段落是如何成就安止,在成就安止方面,分成兩個大綱,首先說明:一、如何生起無過失的的等持。二、以此住心生起的次第。分成這兩方面來做說明的。透過這兩種方式,就能成就安止,首先要引發無過失的等持、安止,在內心先產生,慢慢經九住心的次第,就會得到它的果,獲得安止,大綱分成兩項,通過這方面就可成就一個果,能獲得安止。一、首先生起無過失的等持,分成三項來說明:(一)在持心於所緣的前面要先怎麼做?(二)之後正在持心於所緣的時候要怎麼做?(三)已經持心於所緣之後,已經做到了,之後該怎麼做?於所緣的對象,心要維繫在上面,前面要做什麼?中間要做什麼?後面要做什麼?

現在(一)「在前面要做什麼」的段落,前面要做的就是加行法。在還沒有正式觀修緣取所緣的時候,前面要做些什麼事情?前面要做的是加行法,主要是六加行法:依止善知識段落曾經說明過了,前面談到從依止善知識開始,到最後勝觀之間,全部都需要有加行法。因此,現在在持心於所緣的對象的時候,當然也需要有加行法。這六加行法之中,首先主要要調整動機,接下來要正式觀修安止,觀修安止對我所修安止有什麼功德、利益、好處,這個也要先思惟一下,調整動機之後,思惟一下觀修的利益。之後才進入所緣的對象,正式去觀修所緣取的對象,這是正行的段落。前面因為思惟它的功德利益之故,對後面要進行的正行觀修,會產生興奮好樂之心,很想去做實修。

接下來(二)正式持心於所緣對象的時候,應該要怎麼做?持心於所緣對象這個部份,分兩個段落來做說明:就是(1)所緣對象→持心的基礎,作一個說明;之後(2)如何持心於所緣的對境。首先就(1)持心的基礎是所緣的對象,所緣的對象要分二項:○1總體說明「所緣的對象」是什麼?○2這個階段討論「持心的所緣對象」是什麼?○1總體要分三項來說明:(a)正式的說明「總體的所緣對象」是什麼?(b)何種人應觀修什麼對象?(c)所緣對象不同的名稱是什麼?

前面(a)(b)二項已講解完畢,現在講第三項(c)不同的名稱是什麼?三: 顯示所緣異門(不同的名稱)(P.355 倒4行)。現在談到所緣對象,討論了四種:(1)周徧所緣(2)淨行所緣(3)善巧所緣(4)淨惑(煩惱)所緣。對四種所緣對象,全部都是所緣,可是在很多的書裡面,講到所緣卻不用「所緣」這個名稱,而用其它的名稱。歸納起來,其它的書其實是講到,卻用不同的名稱。

「即此1影像、亦名2三摩地相、亦名3三摩地所行境界、亦名4三摩地方便、亦名5三摩地門、亦名6作意處、亦名7內分別體、亦名8光影(P.355倒3行)如是等類,當知名為所知事同分影像諸名差別。」共八個名稱,講的都是所緣,但用不同名稱,這個段落叫「顯示所緣異門(不同的名稱)」。雖然有好多不同名稱,解釋第一個即此1影像容易明白了解。前面說三:顯示所緣異門正式修等持所緣取的對象、攝持心處,就是心要攝持、要持心的對象,就在前面所討論過的,內心中所出現所緣對象的影像,稱之為影像。舉一個例子:淨行所緣所緣對象,內心貪心較重時,修不淨觀。修不淨觀,修安止所緣對境,不是不清淨的對境。為什麼不是不清淨的對境?因為它是根門識的對象,我們觀修時,不是用根門識來禪修,應該是用第六意識來作禪修。如果是用第六意識來作觀想,所緣取的對象,當然不是外在不清淨的對象。

因為不清淨的對象,是根門識所執取的對境,但是能觀修者不是根門識,是我們的第六意識,第六意識所要緣取的對境,當做持心之處,應該是在內心所出現的影像。就所緣的對境,讓對境的形相→影像,在我的內心裡面出現,在我的內心裡面繼續保持,不斷維持下去,這就稱為觀修。觀修時候所緣取的對境,舉這個不淨觀為例子,不是不清淨的對境,因為不清淨的對境,它是眼識所執取的對境,現在觀修是用第六意識來觀修。不清淨的對境本身,要在我的內心出現它的影像,影像繼續在我的內心保持下去,這稱之為觀修。在我的內心出現不清淨的對境,它的影像→出現的形相,即前所說心中所現所緣對境之影像,所緣對境它的影像,它的形相,用第六意識一直去專注指向於它,這稱之為觀修。

廣論裡面談到,第三: 顯示所緣異門,正定所緣攝持心處,即前所說心中所現所緣之影像,這裡面談到所緣異門的時候,心所緣取的對境,做為修等持所緣依靠之處,前面談到各種所緣的影像,我們實修觀想,所緣不是所緣的本身,而是所緣的影像,才是真正的所緣。所緣的影像用不同名稱,是同義詞,不同書用不同名稱。界定修安止所緣對象是什麼?這裡談到很多所緣,安止所緣不是字面上所說的所緣,而是那些所緣的影像。正式修持禪定,攝持你的內心,正式的所緣是所緣的影像,才是真正的所緣。這些所緣在我們第六意識裡面所出現的形相,才是禪修要緣取的對象,影像和所緣形相都是相類似的意思,所緣不是所緣,真的所緣是所緣的形相。安止的所緣,所要緣的對境,不是前面所說的那些所緣,而是前面所說那些所緣的影像。

影像就是心中所現,心中所緣取的對境,要在我內心第六意識出現一個形相,所緣在我內心出現一個影像,才是修安止的所緣。對境在我的內心第六意識出現的形相,它有很多名稱,叫影像。即此影像本身、亦名三摩地相,也可稱三摩地相、三摩地所行境界(三摩地所行方便)、三摩地門、作意處、內分別體、光影,異門是相異不同名稱,如是等類都是它的名稱。當知名為所知事同分影像諸名差別,了解前面的這些名稱都是所知的對象→對境、事,所緣的對象,內心所出現相類似(同分)的影像,諸名差別各種不同名稱,所要觀修的對象是所緣,所緣在我內心所出現相類似的影像,影像有很多不同的名稱。

二 明此處所緣者(P.356 巻15)

要說明這個段落所緣的對象,到前面把三項講解完畢,進入根本大綱的第二項。前面根本大綱第一大項,關於總說所緣的理論。在總說所緣的理論要分三項:第一項,所緣基礎是什麼→正式說明所緣對象,有什麼的理論。第二項,何人修何種所緣。第三項,了解所緣對象有什麼不同名稱,顯示所緣異門。這三項合在一起是第一大綱總說所緣的理論,總體的說明。

現在進行到第二項,界定清楚這個段落所緣的對境,明白界定清楚,前面講了很多所緣。至尊大主談到成就安止的時候,這個段落要緣取什麼對境?所緣的對境要明白界定。已說如是多種所緣,前面說了所緣對象是什麼的總體理論講了很多。今當緣何而修止耶,現在討論如何成就安止的時候,修安止要緣取什麼對象,來成就安止?答如前經說,無有限定,答覆:前面已引用佛經講解過了,並沒有固定,實修的時候不是要有一個固定的對象。須各別緣,以補特伽羅有差別故。不同的人修不同的對象。就某一個人個別情況,要觀修某一個對象,不是每一個人全部觀修同一個對象。

尤其上品貪行者等修奢摩他時,所緣各別決定。但是在個別情況下,它的所緣卻是決定的。前面總體來講禪修時緣取什麼對象是不固定的,因為每一個人情況不一樣,所修對象不一樣,不能全部都修同一個對象。可是個別情況之下,它的所緣卻是固定的。貪心比較嚴重修什麼所緣?愚癡比較嚴重修什麼所緣?瞋恨比較嚴重修什麼所緣?內心散亂修什麼所緣?貪心嚴重的修不淨觀,除了不淨觀修其它所緣都不適合。對這個貪心比較嚴重的補特伽羅,所緣是固定的。然而上品貪行者修不淨觀,鎮壓住較嚴重的煩惱,修其它所緣都不適合。貪瞋慢愚癡嚴重者,所緣固定的,修其它所緣都不恰當。各別士夫修各別所緣是固定的。

後面說明原因,若不爾者,為什麼各別情況之下,修各別所緣是固定的?譬如貪心的力量強大,一定修不淨觀。若不爾者,縱或能得奢摩他相應三摩地,然不能得實三摩地。若不久修淨行所緣,尚說不得正奢摩他,況全棄捨淨行所緣。各別士夫修各別所緣對象是固定的。若不這樣子做,雖然安止可得相隨順的等持,也不能得真正的安止。不能得到的原因?就算修淨行所緣,都要經很久的時間,如果不能花長久功夫在淨行所緣上,那不能夠得到安止,聲聞地裡面有講過了,若把淨行所緣丟掉了,就更沒機會得安止了。

某一個人個別情況是固定,一定要這麼做的,譬如貪心力量比較嚴重,當然所緣一定是不淨觀,這個是確定的,若不這樣子做,不可能得到正式的安止,只可能得到安止前面相隨順的等持,就算得到,也可能衰損,也不會更加進步。如果等持不能進步,不能變成安止,所以安止根本得不到。不這樣子做,不能得到安止的原因?聲聞地裡面講到,各別士夫修各別所緣,在淨行所緣的段落,首先要前面裡(前行)修淨行所緣,要花很長期時間,把內心煩惱全部鎮壓住,之後才進入正式實修安止的方便,實修才能得到正式的安止,必定要這樣子做,淨行所緣要花很長期時間。現在淨行所緣都不做,成就安止更沒希望了,內心煩惱不能壓伏住,如何得到安止更加不可能了。

若不久修淨行所緣,尚說不得正奢摩他,況全棄捨淨行所緣。沒有長久修淨行所緣上,安止不可能得到。(P.353第2行)又淨行所緣上品貪行等易除貪等,貪心比較嚴重透過淨行所緣,比較容易去除貪念之心。因此之故,依此易(容易,但沒講快速)得勝三摩地,靠著這個方式易得殊勝的安止、等持,容易得到。前面講容易後面又講要長久,前後並不相違背,因為講容易,並沒講快速,容易和困難相違背的,說容易就不會困難,容易和長久並沒有相違背,說容易可能要非常長久。

多尋思者(妄念多,胡思亂想),尤應修(出入)息。(P.356第4行)

前面舉修淨行所緣,貪心力量強大者,修不淨觀。

瞋恨之心力量強大者,修慈心觀。

愚癡之心嚴重者,修緣起觀。

傲慢之心嚴重者,修界分別觀。

心思散亂胡思亂想比較嚴重者,修數息(出入)觀。(P.351 第7~12行)

修數息(出入)觀,一心專住鼻孔氣息的出入,一心專住所緣緣在對境。緣在氣息出和入,心易變成無記,比較不會胡思亂想,對境本身是無記的對境。所緣對象是善,易引發胡思亂想,想到它的美好,會想很多;所緣對境如果是不善,內心會產生不悅意、不高興的很多念頭;所緣對象如果是無記,心比較容易安住在上面,心比較容易趣入於無記。緣取鼻孔氣息出入的時候,對象是無記的對象,心很容易安住,容易平穩下來,這是第一個原因。

第二個原因,「氣」是我們命所依靠處,能不能活命就靠「氣」,「氣」和性命密切相關。心專住在「氣」上,這是我的命,跟我很靠近、息息相關,心比較能安住在上面,有這個好處。心專住在上面的同時,首先氣息的出入是自然的,自然的呼吸,自然的出入,心也容易達到自然平穩,不疾不徐,修出入息的時候,也不必特別造作讓氣息很快或很慢。氣息自然的出入,心放在上面,心續自然趣入之故,心也自然達到平衡。經教乘門沒有談到,密咒乘門有談到心和氣同時趣入,當心放在出入息上面的時候,平穩出入的時候,心也容易穩定下來,「氣平穩,心也平衡。」

若是等分補特伽羅,或是薄塵補特伽羅,於前所說諸所緣中,隨意所樂作所緣處。(P.356 第5行)若是貪念之心比較嚴重,妄念之心比較嚴重,是什麼情況?各別情況講解完畢了。但是有一種煩惱都平均的,沒有哪一種特別嚴重,或者煩惱都很薄弱的,若是等分(煩惱平均)薄塵(煩惱薄弱),喜好所緣對境都可以拿來作實修。

又修次第中下二編(蓮花戒論師作),依於《現在諸佛現住三摩地經》及《三摩地王經》,說緣佛像修三摩地。覺賢論師說多所緣,如云:「止略有二,謂向內緣得及向外緣得。內緣有二,謂緣全身及依身法,緣身又三,謂即緣身為天形像、緣骨鏁等不淨行相、緣骨杖等三昧耶相。緣依身法又有五種,謂緣息緣細相緣空點緣光支緣喜樂。向外緣者亦有二種,謂殊勝平庸,殊勝又二,謂緣佛身語。」(P.356第6~10行)

覺賢論師說「安止所緣可分為二種:(一)向內所緣而得到的安止、緣取內在對象而得到的安止(二)向外所緣而得到的安止、緣取外在對象而得到的安止。」向內緣可分二種:(一)緣取全身、(二)緣取依靠在身體上面的法→依身法。向內所緣緣取身體又分三種:(一)緣取身體為天尊形象、(二)緣取骨鏁等不淨行相、(三)緣骨杖等行相。

向內所緣緣取依靠在身體上面的法→依身法,有五種:(一)緣息、緣取氣息的出入,(二)緣取細微形相、(三)緣空點(明點)、(四)緣光支(光亮的分支)、(五)緣喜樂(快樂)。

向外緣分殊勝和普通二種,殊勝又分(一)緣佛身→緣佛像、(二)緣佛語。修次第中下二編(蓮花戒論師作),說緣佛像修三摩地,緣取佛陀身體修三摩地。現在去緣取佛身觀修,是在《廣論》下士、中士共通的道路修心已經結束了,淨行所緣已觀修過了,貪心嚴重、瞋恨之心嚴重、愚癡之心嚴重等,已壓伏了力量強大的煩惱,把這個當前提,這個已經達到的情況,現在去緣取佛身觀修當然可以,這是第一個原因。

其次第二個原因,現在《廣論》這個段落是要引入密咒乘的道路,止觀方面產生造作的覺受之下,先觀想佛陀身體的形相,止觀只要產生造作的覺受,接著要引密咒乘門,觀想佛身形相,將來進入密咒乘門,觀想本尊的形相,會有很大的幫助。現在修安止,緣取的對象以佛身為例,前面共通道路修過了,將來進入密咒乘的道路,觀想佛身,對將來實修有很大幫助。佛身的觀想,本身也是殊勝的,引了《修次中、下編》、覺賢論師提到是向外緣的殊勝者、佛尊阿底峽《道炬論釋》也引用到了。前面已引經據典作了說明,根據教言開示,緣取佛像來作觀修。

緣取佛像來作觀修,它的必要性、原因、特色作說明。

其緣佛身攝持心者,(1)隨念諸佛故能引生無邊福德,(2)若佛身相明顯堅固,可作禮拜供養發願等,積集資糧之田及悔除防護等淨障之田,故此所緣最為殊勝。(3)又如《三摩地王經》說,臨命終時隨念諸佛不退失等功德,(4)若修咒道於本尊瑜伽尤為殊勝,有如是等眾多義利。…(P.356 倒數2行)

某一人緣取佛身作觀想,攝持心者,它的功德利益如下:

(1)隨念諸佛,故能引生無邊福德。

(2)觀想佛身明顯堅固,作頂禮、作供養、發願,是福德田的對象,懺悔罪障也可當對象,以這個來作觀修,當然最殊勝了。

(3)又如《三摩地王經》說,好好觀修將來死亡臨命終時,隨念諸佛,憶念清晰的好處、不退失等功德。

(4)若修咒道於本尊瑜伽,好好觀想,實修密咒乘門,觀想本尊瑜伽更有幫助。

共引用了四個特色。

【必要性解釋】:

(1) 隨念諸佛,佛有多少福德,隨念它也會得到相類似的福德。持心在佛身上面,佛的福德類似的部份,我也可以得到。對善行,我作隨喜的話,對方善行的善根相類似部份,我都可以得到。隨念也是這種情形,隨念像隨喜對方善業,可以得到許多的福報。順著隨念的對境,對境的善根功德,我也可以得到相類似的部份,隨念佛身也可以得到無量無邊的福德。

(2) 緣取佛像來作觀想,觀想佛像明晰、堅固,如果這樣作到的話,在所觀想的佛身前面,來集聚資糧、懺除罪障,威力非常強大。所緣對境觀想的清晰,堅固穩定,所進行集資淨罪威力非常強大。在前面放好佛像,內心緣取觀想這個佛像。觀想清晰,內心非常堅決確定就是佛親自本身,作獻供養,是供養佛的福德;來懺罪,等於在佛前懺罪,威力就非常強大。若不是這樣做,僅僅只是唸誦七支供養(七支分)的詞句,威力不是那麼強大了。緣取佛像努力觀想佛身明晰,集資淨障上更加有必要性。

(3) 引用《三摩地王經》說,死亡臨命終時,隨念諸佛,憶念之力不衰損,緣取佛像,心裡面堅決確定,佛本身親自降臨。長久觀修,一方面得到安止,就算沒得正式安止,經常緣取佛身觀修,也會得到很廣大的利益。未來臨命終時,很自然就會清晰地回想起來佛陀,活著的時候,再三觀想佛觀想清楚,內心產生定解,就是佛本身親自降臨。這樣修了很久,透過長久觀修之故,心緣取對境,得到佛陀加持了。依於這些助緣之故,加持和助緣的幫助,在臨命終時,自然就會很容易回想起來,就會想念起來佛陀,宛如親自見到佛陀降臨一樣,這就是真正的破瓦牽識法。在臨命終的時候,自然想到上師、佛陀,彷彿之中,如佛親自降臨,跟上師親自示現一樣,這時得到上師、佛陀的加持、攝受、迎接,投生在淨土,都有非常大的幫助,這方面的利益非常廣大。它的好處,到了臨命終時,內心會自然想到佛陀,思惟不會衰損,這方面有很大的幫助。

這裡不要誤會,其緣佛身攝持心者,這個項目緣取佛身,不是我們放一尊佛像,內心來緣取這一尊佛像來作實修,不是指這個意思。當然必定要有佛像,心緣取佛像之後,內心要產生定解,確定真真實實就是佛陀本身,佛陀親自降臨,緣取佛陀親自本身來作觀修,應該指這個意思。在這種情況下來觀修安止,這個意義是前面所引《修次中、下編》所講的來觀修安止,當然也靠一尊佛像,我先去緣取這一尊佛像,不是把衪土木石頭做成的一尊佛像,我緣取來作觀修,這樣就錯了。當我緣取佛像時,內心緣取它的時候,心中要堅決確定,這是佛陀本身親自降臨,我是緣取佛陀親自本身來作實修。如果這樣子去修,把佛陀行相觀想很清晰,內心很堅固,沒有動搖,宛如拜見佛陀,好像佛陀親自降臨一樣,因此親自從佛陀得到加持。這裡談到許多功德利益,談到幾個必要性,這些功德利益才會產生。

如果我把它當成一件物品,是一尊佛像,我去緣取它的話,那怎麼會有這些功德利益?現在談的不是指物品的佛像,而是我去緣取這尊佛像之後,我的內心要去把它當作佛陀親自本身降臨,我是緣取佛陀來作觀修。因此之故,還會得到一個利益,我把衪觀修清楚、清晰的話,將來臨命終時,就會想念起佛陀,好像親自拜見佛陀,佛陀親自降臨,賜給我加持,自然接引到淨土之中,所以才會有這個利益。真的像字面上所寫,其緣佛身攝持心者,直接把它當佛像作解釋,怎麼會有這些加持力呢?這是緣取佛像來作觀修,但是要把它視同佛陀親自本身來作觀修。我們要觀佛像,要把它觀成活著的佛,因為我們過去沒有看過真正的佛,譬如我們要觀釋迦牟尼佛,世尊唐卡就有很多種,選一尊相應的,觀成活著的佛。觀根本上師、仁波切或法王為佛來作觀修也可以。

(4) 第四個特色,若修咒乘道路,對於本尊天的瑜伽,尤為殊勝。這全指的是未來,因為現在修止觀時,安止的段落,緣取佛身來作觀想,未來要進入咒乘道路,要觀想本尊天,對觀想的幫助會很大。現在《廣論》講止觀禪修講止,主要所緣是佛身,將來要引入咒乘道路實修,這樣的禪修方式,將來咒乘道路實修做為準備,將來會有很大幫助。

有如是等眾多義利,字面上講只有四種利益好處,不祗四種,還有很多。

…又此勝利及思佛之法,廣如《現在諸佛現住三摩地經》所明。又如《修次下編》所說,定應了知,因恐文繁,茲不俱錄。故求所緣既能成就勝三摩地,餘諸勝事兼能獲得,如是乃為方便善巧。(P.357第2行)又此勝利(利益)及思佛之法(觀修佛身),詳細的方法如《現在諸佛現住三摩地經》內明白做了說明,又如《修次下編》也明白做了說明。在觀想佛身上,有什麼功德好處,但要如何觀修,在我的心中,能夠出現佛身行相明晰,這種禪修方式,佛經、《修次下編》也說了,可以自己去看,就會明白的。至尊仁波切引用經文,要講的都是關鍵重點,精華的部份摘錄出來,作個說明。其它有些方面是很容易自己去看而明白了解的,文句繁多的,就不摘錄在這裡了。

在緣取佛身來修安止,一方面也可以成就安止,一方面又有許多必要性、殊勝特色。前面引用了四項,這四個項目引用了《現住三摩地經》、《修次下編》作為來源根據,這樣的解釋說明,總是有來源根據。故求所緣既能成就勝三摩地,所追求的所緣對象→佛身,能成就殊勝三摩地(安止)。餘諸勝事兼能獲得,如是乃為方便善巧。有很多必要性,附帶很多利益,也能夠去達成。修安止的時候,要有安止的所緣→所緣佛身,去應用所緣作實修,一方面也成就等持,很多必要性又能達成。用這個所緣來作實修,乃為方便善巧。

蓮花戒《修次中下編》、《道炬論》提到佛身作為所緣對境,來作實修安止,解釋這種實修方便善巧。我們現在這個段落,直接緣取佛身作實修非常困難,原因是共通的中、下士的道路,這些我們都還沒有完整學習完畢,就菩提心部份,還沒作觀修,現在煩惱力量強烈,貪念之心力量也強烈、瞋念之心的力量也強烈、愚癡之心的力量也強烈,這些都還沒有鍛練過,現在直接緣取佛身作為所緣的觀修,當然是比較困難。

現在我們這個階段,不要去觀修安止比較好一點,因為造作菩提心沒有產生之前,去修安止都沒什麼好處,這是第一個重點。第二個,現在觀修的時候,就算沒有得到安止,在內心的穩定穩固不讓它搖動,這方面的觀修可以做,這是有必要的。雖然沒有得到安止,但可以隨順類似等持,先作準備,這方面可以來作的。我們現在把中下士道路完整學習完畢而已,都有點困難,在這些道路沒有完整學習完畢之前,不能好好修安止,隨順類似安止的等持也不修,這是太可惜了。因為隨順安止的等持稍為作一點禪修,對中下士道路的學習有很大幫助,不能正式實修安止,隨順類似安止的等持修一修很有必要。

隨順類似安止的等持實修,前面談到淨行所緣,這一部份好好實修有很大幫助,直接緣取佛身作觀想有點困難,應該對淨行所緣花多一點時間來作禪修,內心很容易穩定,之後好好學習教法。隨順類似的等持我得到了,內心很容易穩定,我直接去修安止,其實危險比較大,利益又很小,因為造作菩提心覺受都沒有產生,去修安止都沒有好處的。所以至尊仁波切開示教法的時候,把安止禪修放在菩提心後面,這是有原因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