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廣論奢摩他44》

雪歌仁波切 教授
2008-10-10


今天講的主要是,奢摩他已經上了一年多了,這一段時間上的內容,把它濃縮的複習,抓一下大綱、內容,這樣子是為了什麼呢?為了我們有一些人想上奢摩他,但是我們沒有辦法又從頭開始上,因為已經上了一年半了,所以從新開始的話,又還一樣,也是一年半才會上得完。可能不止一年半了,有沒有兩年了?(學員:有。)大概差不多兩年了。所以我們奢摩他這個部分,今天主要是為這些想上的人為主。前面的部分,我把它濃縮的抓一下,起碼有一個基礎,不然的話,你們直接進來沒有辦法跟得上,所以今天我們的課,是為這樣子的課。

還有就是,你們兩年當中上課的那些人,也是有幫助的。你們可能好像有點散掉了,時間太長了,這些內容好像就沒有辦法濃縮的抓回來,有點太散掉了。我上的時候,我中文的字都不認識,所以有一個麻煩的地方,你們就幫我忙,有一些階段,你們幫我唸一下,然後這樣子。

奢摩他,這個課,他是一個定,我們大家都有定的心所,這是我們大家都有的。我們有心王跟心所這樣子的區分,心王指的是什麼呢?我們五蘊裡面的第五個–識蘊就是心王。五蘊裡面色蘊、受蘊、想蘊、行蘊、識蘊,識蘊是心王,(與心王)是等號的。這個心王區分的話,中觀來說可以分六個,唯識來說分八個。中觀分六個是:眼識、耳識、鼻識、舌識,身識、意識,這樣子六個。五蘊裡面的識蘊,分六個,這些都是心王。所以心王與五蘊裡的識蘊劃上等號,知道了吧?這兩個是等號的。五蘊裡面的受、想,這兩個是心所,但是不只這二個而已,心所也很多,這兩個是一個代表,心所的一個代表而已,它沒有辦法涵蓋一切的心所。

一切的心所,五蘊裡面我們分的話,受跟想以外一切的心所,是行蘊裡面的。行蘊,你們有沒有聽過不相應行?聽過吧?有不相應行,當然也有相應行嘛!不相應行這樣子講的時候,一定有相應行。所以相應行是什麼?就是受跟想以外一切的的心所,都是相應行,所以在行蘊裡面。我們講受跟想以外其他的所有的心所,它是五蘊裡面哪一個?五蘊裡面的行蘊。為什麼呢?行蘊我們分兩個,不相應行跟相應行。相應行一定是認知上面–我們要講的。相應因,你們讀過攝類學的話,知道相應因有五種相應(所緣相應、所依相應、行相相應、時間相應、質相應等),這些一定是我們要講的認知上面,所以相應行,一定是認知。

除了認知以外的法,不可說是相應行,認知我們區分的話,有心王跟心所,心王已經是識蘊裡面(第五個蘊裡面的識蘊),已經是等號了。那剩下來什麼?剩下來心所,心所裡面,受跟想已經指出來了,五蘊裡面指出來(色、受、想、行、識)這樣子的時候,受跟想已經指出來了。所以受跟想以外的心所就是在相應行裡面,知道了吧!

我們知道,心王是在五蘊哪裡?第五個識蘊。心所在哪裡?受跟想還有行蘊裡面,行蘊裡面是怎麼分呢?受跟想以外其他一切的心所,就是在行蘊裡面。為什麼行蘊裡面呢?行蘊分兩個,相應行跟不相應行。我們現在講相應行,就要講受跟想以外一切的心所,就是相應行裡面,這樣子還可以吧?

現在我們知道了,心所在哪裡?心王在哪裡?五蘊裡面我們大概已經認得出來。再來,心王跟心所,中間有什麼關係?心王在哪裡,心所就跟著,心王跟心所是跟著一起走的。好像一個家庭的樣子,一個家庭一定有一家之主,跟他的小孩,整個一個家庭的樣子。所以心王跟心所有這樣的關係,沒有心所的話,心王也活不下去,沒有心王的話,心所也沒有辦法融在一起。所以心王跟心所,一定是一起存在的。

心王跟心所中間,有什麼關係呢?相應因,有這個關係,相應因的關係。相應因是互相相應的因,心王是心所的相應因,心所是心王的相應因,就是互相這樣子依賴–心王跟心所。先這樣子講可能比較好,心王我們分出來的時候,剛剛有沒有分,眼識、耳識這樣子分?所以六識嘛!這六識,每一個都是心王哦,根識也好、耳識也好,第六個意識也好,每一個心王的助伴,一定有心所的。

我們修禪定,或者是修奢摩他,這些裡面哪一個是我們修的呢?第六識的這個心王,還有(第六識的這個心王–這個意識)它旁邊助伴的心所,我們用這些來修,我們修行都是用這個。我們的五根識沒有辦法修行的,我們平常修行是用內心來修,內心裡面五根識不能修的,是第六識。所以第六意識它要修,它修的時候,心王跟心所一起修,怎麼修呢?主要是,我們先從它的心所下手,然後慢慢的整個心王也可以改變。從我們的心所下手,心所裡面,將不好的把它去除,好的培養增長。我們的心所裡面,非常重要的有二個心所,是什麼呢?定跟慧。這二個心所是非常重要的。這二個心所我們本來己經有了,有定的心所,也有慧的心所。

我們讀過心類學的話,就知道五別境,五別境心所有五個:欲、勝解、念、定、慧五個,定跟慧是最後面的。這五個裡面,我現在都俱足的,五個都有,還是我好像少了一個,我少了多少,不可以這樣講,我們任一個心王都有這五個。不管眼識,耳識,鼻識…意識,不管怎麼樣,好的也好,不好的也好,都有這五個,任一個心王都有這五個。任一個心王的意思是好的心比如說菩提心、空正見也有這五個心所。還有貪,瞋這種心,也有這五別境、這五個心所。所以這五別境是什麼地方都有的。我們的我執、我愛執,這種第六識的心王,它旁邊的助伴也有這五別境,這五別境是在那裏都有。

為什麼有這個意思呢?先這樣子講,不管好的心也好,不好的心也好,它也有一個明銳的,好像能夠思考的一個特色、一個作用,這個作用是慧心所。然後想的時候,心同時有一點安住在這個境上面,可能能夠安住一秒鐘或者是二秒鐘,或者是一分鐘,不管怎麼樣,它也有能安住的作用,這就是定心所。

還有欲、勝解,憶(念)也是一樣,它是一個強跟弱的差別而已,本身就是有一個特色,有一個作用,它自己的心好像能夠朝境的方向。它善的也好,惡的也好,心會朝自己的境上面走,會走向這個境上面,有欲、勝解、憶念、定、慧,這些都有的。所以五別境呢?什麼地方都有。你們將來學《俱舍論》的話,《俱舍論》裡面就會說到,每個心王旁邊一定存在有十種心所,十種心所什麼呢?五別境跟五遍行,這十個。這十種心所,不管善的也好,惡的也好,任何一個心王,一定有五別境跟五遍行的。這樣子可以吧?

我們現在修菩提心、大悲心等等,這些方便的法也好;還有了悟無常,四聖諦,粗的、細的補持伽羅無我,粗的、細的法無我等等,這些智慧的法門、或者深見的法門也好,不管哪一個階段,非常重要是什麼?就是定跟慧的力量非常重要。定跟慧的力量比較虛弱的話,修的效果就沒有辦法出來。比如我們念皈依,沒有專心安住念的話,它的效果沒有辦法出來。雖然心有安住,但是沒有那麼清楚三寶的功德是什麼?我為什麼皈依?皈依的目標是什麼?這些完全不清楚,這樣子情況下心安住也沒有什麼效果。

定,能夠讓心安住,能夠安住的力量也要有。慧,清楚了解道理,這兩個都要有的。所以定跟慧每一個階段都非常重要,連止修也好,念皈依也好,做功課也好,修什麼方便的法門也好,深見、智慧的法門也好,每一個階段,都非常重要。修定跟慧非常重要,所以定跟慧的這個力量,我們一定要培養。

宗喀巴大師在奢摩他開頭就講,修習止觀之勝利是什麼?止觀的勝利,不管大乘、小乘的所有的功德,就是止觀的勝利?是吧?「大小二乘世出世間一切功德,皆止觀之果。」這邊講止觀的勝利,不是真正的止跟觀功德的意思哦,是隨順的止觀,好像屬於止的、屬於觀的,這樣子隨順的修行,一定要有。有這樣子修行的話,才能夠生起小乘、大乘所有的功德。所以修習止觀之勝利,是宗大師開頭特別講的,讓大家知道,定跟慧要培養是非常重要,我們一定要培養定跟慧,這是非常重要的。

這裡宗大師引《解深密經》,還有引出來《修信大乘經》,透過這兩部經,宗大師就講,不管小乘、大乘所有的功德就是定跟慧的勝利,靠定跟慧,如果定跟慧没有修好的話,這些功德就沒有辦法得到。後面這裡,宗大師作一個總集(結論),我們唸一下:「故大小乘一切功德,皆以觀慧思擇而修及於所緣心一境性,二所成辦,非唯止修或唯觀修一分而成。」對,這是宗大師的一個結論,他前面這些引了之後,「故」然後抓出來一個結論。所以後面是講「非唯止修或唯觀修一分而成」,我們是一定要兩個一起的,止修跟觀察修是一定要的。

從依止善知識開始,任一個功德,任一個善根,一定要有這兩個,止修跟觀修一定要有,一起的,只有一個的話,就沒有辦法有效果。這兩個有這樣的關係,互相依賴。比如說,我們止的部分、止修的,是不是能真正的穩定,要靠慧的力量,它的理由,心就能夠綁在那裏。後面、旁邊的這些理由,没有那麼清楚的話,心沒有辦法綁在那裏,它還是會跑、會散亂,還會走不正確的方向。我們知道這個是不正確,這個是正確的,這些理由很清楚的話,心比較能夠綁在境上面。

止,要修得好的話,也要靠觀。觀,是我們思惟的能力。真正要深入的觀有很多層次,聞慧、思慧、修慧。所以看,修慧是不是最殊勝的慧,是吧?聞慧是最初的、然後思慧、修慧。所以這裡我們看得出來,修慧是最殊勝的,是什麼意思呢?我們真的心一直在這個境裡面,一直深入的,一直深入的修了之後,才會生起一個高的慧。不然我們的慧就非常虛弱,是假的慧,好像沒有什麼力量。所以我們真正的慧要加強,心就在這個對境上面,非常長期的,更深入的修,時間長,還一直串習、串習,然後有一個體驗,當中有覺受,或者是覺悟出來,這個就是不同的慧,這個慧是非常有力量。

慧也需要止的、止修的力量,互相是助緣,止修也要有觀修,觀修也要有止修,所以這二個是相互依賴的。這兩個修的好的話,用這樣子的定跟慧的力量–止修定的力量,觀修慧的力量,用這兩個力量,然後修什麼,馬上有成果出來。修依止善知識也好,修皈依也好,修業因果也好,修什麼樣子的法,它的效果就會馬上出來的。所以宗大師這邊,剛剛我們唸的這個階段是它的結論,我們要理解它的結論是什麼。

後面再引《解深密經》,這裡面講的是另外一種角度,止修跟觀修的勝利,什麼樣子呢?止修,是不讓我們的心散亂,跑出去。顛倒的這些境,煩惱境上面,我們不讓心跑到煩惱的境上面。觀,它有什麼作用呢?它是對治顛倒識的這個境上面。心對治煩惱,(止修)(觀修)這就是不一樣,(止修)心就不會跑到煩惱境,還有另外一個,(觀修)對治煩惱,就兩種。所以觀,對治煩惱。定,不讓我們的心跑到煩惱的境上面。觀,對治煩惱。有這樣子的二種幫助,這兩個它的作用不一樣。所以我們任一個修行,依止善知識也好,皈依也好,有没有對治跟它相反的煩惱境?有啊!依止善知識也有跟它相反的一個煩惱境,煩惱有不同的境嘛!我們不同的煩惱,當然有不同的煩惱境。

我要修依止善知識的時候,跟修不依止的過患,這種煩惱的境也有。我修下士道的,跟下士道完全相反的,也有一種煩惱,也有這個境。我修中士道,跟中士道完全相反的,非常喜歡輪迴圓滿的,這種煩惱的境也有。修上士道也一樣,所以每一個修行的階段,它有沒有一個反面的,不好的煩惱境,一定有嘛!所以每一個階段,我們要不要離開這個煩惱境?我們心要不要跑到這個對治顛倒識的境?一定要。所以這是為什麼每一個階段修止非常重要,每一個階段沒有止修的話,心就會跑到煩惱境上面。我修依止善知識的時候,我沒有止修的話,我的心就跑到跟依止善知識相反的這些煩惱境上面,會跑,就不對的。所以每一個階段,止修非常重要,沒有止修的話,馬上心就跑到那個煩惱境上,止修也是很重要。

我的心不讓它跑到煩惱境上,只有這樣子,會有效果出來嗎?不會!還需對治煩惱,對治煩惱才會有效果出來,只是心沒有跑到煩惱對境,這樣子沒有辦法有效果出來,我還要對治煩惱。要對治煩惱,另外一個方法就是增長我們正確的智慧,這個想法要對治煩惱,正面的這些智慧,這個正確的想法要增長,所以這兩個是靠什麼呢?觀。所以觀就是對治煩惱,才會有效果出來。所以剛剛我們講兩個嘛!比如說,(止修)不讓我們的心跑到這個煩惱境,然後(觀修)對治這些煩惱,透過這兩個,才能夠有效果出來。

宗大師講的,後面引《解深密經》,主要講的是什麼呢?我們修每一個階段,一定要有止修,它有什麼幫助?觀修,對我們有什麼幫助?我們都要理解。這是第一個科判。

再來第二個科判,「第二顯示此二攝一切定。」此二指的就是止修跟觀修,止修跟觀修這兩個能夠攝一切的定,是什麼意思呢?一切的修行,只有修這兩個,沒有其他的修,不管密乘的生起次第、圓滿次第,講得非常神奇,那些的定也好,我們顯教裡面從依止善知識,下士道,中士道,上士道這些修行,怎麼修,我們講各種的修行,但是真正的來說,只有講止修跟觀修,沒有其他的,只有止修跟觀修。

我們每一個修的目標是什麼?我們要成就各種各的,也是靠這個止修跟觀修,因為每一個能夠成就,是靠各種各的修行。各種各的修行,都含攝到止修跟觀修。所以止修跟觀修,它可以含攝一切的修行,也可以成辦一切的成就,各種各的成就。所以我們可以理解兩個道理,一個止修跟觀修這兩個可以攝一切的修行,這是一個。第二個:可以成辦一切的成就,有這個道理。所以第二個科判裡面,宗大師講的重點就是這個。所以這裡面,宗大師的結論,「故欲求定者,不能尋求無邊差別。應求一切等持總聚止觀二品,一切時中恆應修學。」所以宗大師後面講「一切時中恆應修學」,它是多麼重要。你們時時刻刻都一定要注重這個,宗大師就強調這邊。所以宗大師第二個科判的結論在哪裡?我們要抓到。

為什麼時時刻刻我們要注重這個呢?我們心裡追求各種各的成就,我們一定有,是吧?可能有的人想要長壽,有的人想生意好,有的人想各種各的,有的人想下一生要不墮三惡道,或者是趕快成佛。我們有各種各的不同追求,當然各種各的追求,一定有修行的方法。這些修行是也是含攝到止修跟觀修,所以止修跟觀修這兩個,我們沒有做好的話,任一個修行,没有辦法如理的修行,沒有辦法成辦我們自己的成就,所以中間我們就要抓它的重點。

一切時中我們怎麼做呢?例如:我們都要上班,怎麼做呢?我們看宗大師在依止善知識那一個階段,下座的時候,他有沒有說(p46)密護根門、正知而行…。這些都是止修跟觀修的一種。連下座也有止修跟觀修的方法,也是可以修的。所以止修與觀修,你們不要想一定只有上座,沒有下座,也是有下座的,因為任一個法修的時候,上座與下座兩種角度我們要修嘛,是吧?任一個法我們修的時候,一定有上座、下座,二十四個小時都要修。所以止修跟觀修這兩個,我們一定也有上座可以修的,上座大家應該都知道了,上座可以修止修,下座也可以修的。止修跟觀修下座的時候也要修的,下座的時候怎麼修呢?我們講密護根門、正知而行、飲食知量、精勤修習悎寤瑜伽。四個裡面前面的二個,主要是下座的時候,止修跟觀修怎麼修?所以可以說,一切時中都可以修的。

後面《修次下編》跟《修次中編》,這些就引用而已。宗大師有的時候先引經典然後講結論,有的時候他先講結論然後引經典。所以這邊,先講結論然後引用這些經典。

然後再來,止跟觀的自性,止跟觀雖然是我們要雙修,沒有雙修的話,任一個成就沒有辦法成辦,任一個修行沒有辦法如理的修行。但是,這個止跟觀,我們一定要清楚,止是什麼樣子?觀是什麼樣子?我們這些不清楚的話,修的時候,就沒有辦法正確。所以止是什麼樣子?它的自性是什麼?觀,它的自性是什麼?也要清楚。所以後面第三個階段,就講止跟觀的自性。

止的這個部分,先引《解深密經》,引了之後,宗大師自己講的好像有點長,但是沒有辦法,還是長嘛,就是沒有那麼短(學員笑…)。《解深密經》引完了之後:「義謂隨所定解十二分教中,五蘊等義為所緣境。由念正知,令能緣心於所緣境,相續安住而不散亂。故心於境能任運住,若時生起身心輕安所有喜樂,此三摩地即奢摩他。」這邊是講念跟正知。主要是透過這個念跟正知,心一直安住在境上面。這個境,任一個,各種各的都有。這裡講「十二分教中」,講各種各的,就是什麼樣的境都可以,比如依止善知識這一階段也有境,每一個階段都有不同的境嘛!所以什麼樣無所謂,就一個境上面,透過念跟正知,心長期的安住這樣子。

當初,身體一定會受不了,我們的心也受不了,然後慢慢一個個習慣後,就好像心輕安,身輕安,這些會產生,這樣子之後,心安住在那邊,都不會怎麼累,我們的心跟身都不會勞累,這樣子的一種定,就可以說是真正的止,止的自性是這樣子。這個時候不需要一定要了解空性,這些是不一定的,因為連外道也可以有止的證量可以產生。不需要通達諸法真實,是什麼意思?就是不需要了解空性,這個意思。

再來,觀,這個解釋的時候,支那和尚特別沒有辦法承認經的內容。

剛剛有兩個問題,我想大眾中間回答,可能對大家有幫助。第一個問題是:五別境這些心所:欲、勝解、念、定、慧,慧與勝解有何差別?有人這樣子問。勝解它的作用是歡喜,慧它的作用是觀察。這兩個作用不一樣。如果勝解是歡喜的話,欲與勝解有什麼差別?欲是追求,心就朝這個方向,一直追求這個境,這種就是欲。勝解,它只是歡喜,歡喜跟追求又不一樣。我們區分一下,欲,是追求這個境;勝解,是歡喜。憶念,它的作用是別忘這個境,不會忘這個境。定,是心不管一秒鐘、兩秒鐘,好像有一點點安住在那個(境)上面,就是這種作用。慧,它會分析,粗的分析,細的分析,本身有一個分析的作用,這就是慧。所以它的這些作用,各種各的心所就有各種各的不一樣的作用。

另外一個問題:這些有沒有前後的次第?應該不可以說有前後的次第,這些剛剛我們有講相應因,有五種相應,五種相應裡面,一個是時間上面的,是吧?我們講○1所緣相應,○2行相相應,○3所依相應,○4時間相應,○5質相應,這些都是同時的,也沒有一個是前一個是後。

另外一個問題,止觀修的時候,我們道次第裡面,放在最後面,從另一種角度看的話,它好像是一個非常高的修行的感覺,因為它是放在最後面。另外一種,這裡剛剛說了,所有的小乘的、大乘的功德,都是止修跟觀修的勝利。所以前面先要有止修跟觀修,才會生得起從依止善知識到…,所有的功德才會生得起。所以好像有一點矛盾的感覺?我們要理解,不是有矛盾。現在所有的功德是止修跟觀修的勝利,這個意思是,它是隨順的,或者是隨順的止或者是培養這個定。另外一種,觀的話,是隨順的觀或者是培養我們的觀察修。所以培養我們的止,心就安住一個境上面,比較能夠連續,這樣子一個定力的培養,還有觀察的這種慧的培養,這兩個一定要有。所有的我們的功德,一定前面需要有這兩個雙修,才可以成辦。所以一切的大小乘功德,是止修跟觀修的勝利的意思,是隨順止跟隨順觀,就這個意思。廣論裡面放在後面,這個止跟觀的意思,不是隨順的止跟觀,是真正的止跟觀。我們不需要首先有真正的止跟觀,然後才可以修依止善知識,修這些下士道、中士道…等等,不是這樣子。

因為真正的止跟觀修,這是要小心,不可以馬上隨便修。因為真正的止跟觀,它的能力非常強。它的能力非常強,有什麼樣子呢?比如我們馬上就會有神通..等等,如果有這樣子的話,我們自己的意樂,都沒有到非常好的,我們心沒有一個非常好、圓滿的意樂之前,我們有這些神通的話,會造很大的惡業。有神通的話,我們想騙人,我們想做各種各種的(自利)事情,有這個神通的話,對我們只有傷害,没有好處。

首先,我們要圓滿自己的意樂,圓滿的意樂是生起菩提心,就是圓滿的意樂。我們没有生起菩提心的話,修止跟觀,就没有好處,所以宗喀巴大師為什麼(止觀)放在廣論後面,原因是在這裡。但是不代表我們不要培養定跟慧,不是這個意思哦!還是要培養自己的定跟慧,這個非常重要!宗大師剛剛有講嘛!一切時中要止修、觀修,是吧?這是什麼意思?一切時中要培養我們的定跟慧,就這個意思,所以我們要分得清楚。

還有,我們一般人,修止這個意思是“培養我們的定”,這個部分就不會想修止,我們一般不會這樣子想。宗大師說,一切時中我們要修止,是吧?宗大師修止這個定位,連下座的時候,培養我們的憶念跟正知。比如說憶念就是培養定,正知培養慧。所以,這樣子下座的時候,宗大師把憶念跟正知範圍定位為修止跟觀,有這個意思。我們一般不會這樣子想,這要搞清楚,修止好像一定要安安靜靜的,沒有聲音的,在一個房間裡面,好像就這種修行的感覺,我們就是這樣子想,這是不一樣的哦,這是我們要清楚的。

我們一般這樣子認為修止,宗大師講的修止,應該是真正的止,我們要修的話,就是後面的奢摩他。修後面奢摩他的話,我們自己認定的修止,也沒有到宗大師講的那種,先當基礎的這種修止也不會修,平常憶念、正知這些也不會培養。然後在房間閉關,真正為成就奢摩他的這個證量,我們修的方式跟宗大師講的修的方式,這個定位,也是差得滿大的,所以我們也沒有到那個,也沒有到這邊,什麼都不是。

宗大師所講的修止,是非常嚴格的,我們這一兩年就一直學奢摩他,這裡面就看得出來,宗大師講的要求很高,他指出來這個昏沈跟掉舉,他指出來的昏沈很細很細。他修奢摩他的定位,真的要求非常高,好像我們修的是昏沈(學員笑!),我們不是修奢摩他。我們在房間裡修止的時候,自己認為是真正的開始修奢摩他,我們自己應該這樣認為吧?實際上不是,實際上宗大師他的標準,我們從那邊看的話,變成我們是修昏沉。

所以,我們修的好像就有問題!一個問題,平常我們也不會培養,這個也是我們的認定有錯。我們認定的修止,上座的修止非常敏銳,非常清楚。我們認出來的定位,有這樣子的話,我們下座的時候,憶念跟正知這些也是修止,這樣子屬於修止的範圍,好像有通這個道理。平常我們自己的認定,修止是什麼都不想,有一點點睡覺的樣子,我們認定這樣子的話,平常的修憶念跟正知,這兩個好像不屬於修止的範圍,這是我們的認定有問題,我們自己認為的定位有問題。所以我們自己要清楚,我們自己修止的認定是非常奇怪的,對平常修行上面也没有幫助,為修證得奢摩他上面也没有幫助。它是對什麼有幫助呢?我們自己認定的這種修止,對什麼有幫助呢?可能增加昏沈(學員笑!),有可能下輩子就墮到畜牲道,有可能就到無想天,兩個其中一個。所以我們自己認定的修止,有這些問題。

再來,觀的自性(二.毗缽舍那自性.),引出來《解深密經》「即前經云」,指的就是《解深密經》。一樣,講止的自性是引《解深密經》。現在觀的自性講的時候,也是引《解深密經》。《解深密經》引完了之後,宗大師說,這裡面,觀的定義講出來,好像沒有辦法分開,修觀的話,不要思考或者是不要修慧,沒有辦法這樣子講,一定是直接指出來,觀就是一個慧。

這樣指出來之故,支那和尚無法接受這段的經文,他完全無法接受。所以引這部經之後,宗大師說:「此經宣說毘缽舍那是觀察慧,最極明顯無可抵賴,傳說支那堪布見已謗云,『此是經否不得而知.』用足毀踏。」所以支那和尚(支那堪布)沒有辦法接受這一段句子,因為太明顯了,它講這個是觀察慧,其他經可能解釋為另外一種,也就可以嘛!這太明顯了,沒有辦法解釋嘛!他覺得這部經不是佛講的,所以他無法接受。「因彼妄計一切分別皆執實相,要棄觀慧全不作意,乃為修習甚深法義,不順此經故用足毀踏。」

然後再引了很多,各種各的經,跟《解深密經》的道理一樣,先是《寶雲經》,還有《莊嚴經論》,《莊嚴經論》引了二個階段,兩種,再來引《菩薩地》,第四個,然後再來《修次中編》,再來《般若波羅密多教授論》,再來又《解深密經》,這些裡面的內容都一樣的。宗大師他引很多的經,是為什麼呢?因為支那堪布的種種教導,很多人相應、很多人喜歡,因為比較容易做嘛!所以宗大師要引很多的經,就比較有利。

剛剛也有引《解深密經》不是嗎?是吧?還有《集論》(聖無著所著),《集論》沒有特別引出來。這個之後,宗大師的解釋,為什麼奢摩他的名稱,為什麼毗缽舍那的名稱,從這個名稱的解釋,我們這裡唸一下,……,這邊引了那麼多經,裡面呢?我們要理解是他破除支那和尚;也有的人認為,觀,馬上就要想空性,這個是不對的。因為觀的對境不止勝義諦,世俗諦也是觀的對境。所以觀,他的境世俗諦、勝義諦都有,這個我們要清楚。

所以這裡面,宗大師說,觀,不一定了解空性,止,不一定不了解空性。止,也有了解空性的止。觀,也有不了解空性之觀。所以止跟觀,這兩個不是從對境的角度分的,它是有境上面分的。對境,比如說空性上面,也有止,也有觀。世俗諦的對境上面,比如說,放一個佛像我們把它當對境,修止也可以,修觀也可以。所以世俗諦的佛像來說,也可以修止,也可以修觀。勝義諦的空性來說,也可以修止,也可以修觀。所以止跟觀不是從對境的角度分的哦!這裡宗大師有這些解釋。後面引出來:(P340)「集論於事邊際,開說如所有性及盡所有性之二。寂靜論師如前所說止觀皆能俱緣如所有性盡所有性。是故止觀非就所緣境相而分,旣有通達空性之止,亦有不達空性之觀。若能止心於外境轉,住內所緣即說名止,增上觀照即名勝觀」。

這邊有二個內容,前面這個階段,講了悟空性的止也存在,是吧?「是故止觀非就所緣境相而分」,所以,「既有通達空性之止」,也有通達空性的止。「也有不通達空性之觀」。所以這一個階段有這個內容。另外,止跟觀的名字從這裡解釋,看一下:「若能止心於外境轉,住內所緣即說名止,增上觀照即名勝觀。」說明這個止是什麼?說明這個勝觀是什麼?為什麼稱這個名字的理由講出來。這裡觀,是觀察到非常深入的道理,就觀察到,就這個意思。它是什麼呢?這個慧,先聞慧,再來思慧,再來修慧,修慧的後面,才會達到這個觀,所以這個觀,它看得到的東西,了解的道理,非常非常殊勝。殊勝的意思是跟其他不一樣,跟聞慧、跟思慧、跟修慧,跟一般的慧不一樣,已經超過了這些階段,就這個意思。殊勝的意思是超過(聞慧、思慧、一般的修慧)的了解,超過的了解意思是,前面的這些階段,了解的非常淺。聞慧、思慧、一般的修慧,這個過程了解非常淺。觀的時候,它是比那些階段超過的一種了解,超過的一種觀察。所以是勝觀,就這個意思,殊勝有這個意思。

聞、思、修這些,聞的時候,好像這個東西是從別人了解,從別人開始,或者從書上看到,這樣子的一種理解,這就是聞慧。

思慧的時候,這些道理,在我們的腦筋裡面,自己還一直研究的樣子,內容裡面還更深入的思惟。還更深入思惟的時候,是配合自己的理由,應該可以說,用的理由不是別人講的,現在思惟的時候,用的理由是自己的,自己找到的理由。那個時候可以說這個慧,有一點變成自己的,以前的聞慧,好像不是自己的東西,是別人東西的樣子。所以思慧之後,變成我自己好像有發現到一種道理,確實就是這個樣子,不是從別人聽到、書上看到,開始聽到這樣子而已,就是自己有發現到這個道理,有深入的思惟之後,找到很多的理由,然後確實是有這個道理,所以這個是思慧。

思慧的後面,會生起定解,我們平常講定解,這個是思慧之後才會生起。所以思慧之後,這個定解,法王平常講這個定解之後,就會增加信心,真的相信。真的相信了之後,這個道理確實就是這樣子,我們心能夠接受它。能夠接受,我們就會歡喜,不止是接受,還更歡喜。歡喜之後,又會希求。希求,然後修的話,我們心跟這個境,比較容易串習,我們心會喜歡,我的心、想法跟這個道理一模一樣。我不會想得那麼亂,完全不符合道理的這些想法。因為我們已經定解了,已經歡喜、又希求了,這個之後,我們心非常容易跟這個道理結合、串習。一直想串習,一直想結合。一直想結合,這個時候開始修,修的當中,也有另外一個、真正的、新的感受,當中也會找到很多各種各的理由。以前聞慧的、思慧的時候,沒有發現到的,現在我們自己的心跟這個境結合的、一個長期的串習當中,會找到各種各的理由。所以透過這樣子,又會生起一種慧,又增長智慧,又開智慧,所以又開一些智慧,這個就稱它修慧。

聞慧、思慧、修慧,好像聞慧這個基礎,然後思慧,它有點過濾聞慧的東西。然後思慧,它把聞慧裡面的這些東西過濾,變成抓出來非常好的一些東西。然後修慧?又過濾思慧的這些東西,還更發現到一些精要,這是修慧。所以修慧也不需要一定要到勝觀–毗缽舍那,還不需要到那個階段。

這個修慧,還有很多的層次,勝觀也是修慧裡面的一部份。修慧當初不是勝觀,但是後面,它的境界愈來愈高的時候,就會變成勝觀,就會變成我們現在講的這個觀。那個時候,又比以前的智慧還更超越的,所以這邊講殊勝,這個勝觀,這個勝,是比前面的這些層次,非常超越的一種觀察到的力量,就這個意思,所以是勝觀。

止觀我們藏文應該是“止勝”,我們是講“喜ㄏㄚˋ”ㄏㄚˋ,就是殊勝這個勝,藏文的名字是止勝,不是止觀。沒有關係,我們平常用止觀嘛,從藏文的角度,不會說止觀,就說止勝。這樣子有好處是,馬上知道這個是勝觀,就知道這個意思。一般講觀的時候,和觀察修連在一起的樣子,是吧?和觀察修連在一起,所以比較容易誤解,比較容易混淆。藏文非常清楚,它就是一般的“觀察”跟現在這邊講的“勝觀”。宗大師這邊講,說明什麼是勝觀,意思是什麼?我們藏文一直用勝觀,所以宗大師為什麼用勝觀的原因在哪裡?說明什麼是止,這個名字的解釋是什麼?我們從這裡總結來說,為什麼用這個名字?宗大師有這個解釋,「若能止心於外境轉,住內所緣即說名止,」對,這是止的說明。然後「增上觀照即名勝觀。」就是勝觀。這裡宗大師解釋,什麼是止?什麼是勝觀?解釋在這裡。所以這一個科判裡面,最主要是這兩個解釋名詞,剛剛這一階段抓一下,也可以。

 然後破除別人的、他宗的說法,「有說內心無分別住,無明了相說名為止,有明了力說明為觀,此不應理。」這是別人的說法,他宗的說法,反駁他宗的說法,這些不是那麼重要。

還有別人的說法,(P341/L1)「故說一切明了安樂無分別定,皆證真性全無確證。諸證空性妙三摩地,雖有明樂無所分別,諸未趣向空性之定,亦有極多明了安樂及無分別,故應善辦二定差別」。反駁了他宗之後,宗大師作一個結論,是什麼呢?因為很多人有誤解,什麼樣子誤解呢?就是無分別的這種「明了安樂」,「明了安樂」無所分別,這樣子的“無分別定”,是跟了解空性的這個“觀”,持空性的觀,好像分不清楚。實際上是他還沒有到了解空性的觀,但是他自己認為我已經到了悟空性了,或者是我現在已經修了空性了。無分別跟修空性不一樣,因為我們的心不散亂跟破除這個散亂的想法不一樣嘛!心不散亂跟散亂的執著,我們破除這個執著,不一樣,所以無分別只是心沒有散亂。「明了安樂」這個是止–奢摩他的階段就可以產生,不需要了解空性。但是無分別跟破除執著,混在一起,這個不可以,不是等號。破除執著,破除實有,這是了解空性。破除散亂的執著跟不散亂,這個不一樣。不散亂不代表破除散亂的實有執,這是不一樣哦,所以這裡有很多誤解。宗大師將它分清楚,我們也一定要分得清楚,「故應善辨二定差別」,一定要好好的分開,這是一個結論,反駁了之後(下)一個結論。我們要理解這個部分。這樣子可以吧?

剛剛前面,到我們還沒有唸的之前,這就是反駁他宗的說法,後面是宗大師(下)的一個結論,又給我們開示,這是第三個科判。

第四個科判,一定要雙修,是吧?這個理由必須雙修,好像時間不行,(今天下午繼續可以吧?我們就下午繼續。)就是科判裡面,重要的我們抓到就可以。剛剛這樣子會不會太慢?(學員:不會。)還可以嗎?(學員:可以。)好,我們就先到這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