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廣論奢摩他47》

雪歌仁波切 教授
2008-10-17


聞法意樂

(國語複習)

首先調整我們的動機,皈依跟發心。透過這兩個調整動機的話,這可以說透過皈依,我們的心變成想法是正確的。透過發心,我們的想法廣大。皈依的作用,我們沒有邪的想法,變成正的想法,正的想法是什麼樣子呢?是“如法的緣起”。應該這樣說,我們心中的希求目標是解脫跟佛的果位,或者說最圓滿的,這是我們的目標。為這個目標,需要什麼樣子因緣,才可以成辦呢?因是皈依「法」,緣是皈依「佛」跟皈依「僧」。所以佛寶跟僧寶,是當我們的順緣助伴,我們自己真正取捨的修行,是法寶,這是真正的因。

具足這樣子因跟緣的話,可以成辦我們心中的目標,這種的信心,是皈依上的信心。皈依是三寶能夠救度我,或者是依靠三寶,我可以成辦目標。這意思是具足那些因跟緣的話,可以成辦這個果報,這是“如法的緣起”的想法。

所以“如法的緣起”的道理、想法,這是正確的,這是正的想法,它不是迷信,它不是一個不實在的想法,有這個皈依的心態,會變成我們的想法、意樂是正的想法,意思是在這裡。

透過皈依,我們的想法、意樂會變成正的,再來我們有“如法的緣起”的道理、想法之後,我們還想更廣大的緣起,是發菩提心。廣大的緣起是什麼呢?為證得最圓滿的果,我們要證得的話,因的時候,也需要具足無量門的因跟緣。

所以三大阿僧祇劫當中要集聚資糧,對任一個有情我們要善緣,對任一個有情不可以有惡緣。可以說我們心中有捨棄任一個眾生的話,不可能成佛的,所以我們選擇,我要成佛還是我要捨棄這個眾生。所以是要對一切眾生,想利益他的一種心態,這個意思是什麼呢?我要種下無量無邊的因,怎麼種下呢?對任一個善緣的眾生,我們不是一直做一般的利益,而是做究竟的利益,這樣子的想法,這樣子的行為,我們三大阿僧祇劫當中一直做的話,因才會圓滿,因圓滿才會變成果報圓滿,才能夠證得圓滿的果報。

所以如那麼廣的緣起道理,我們發心的話,我們的心這樣子想,我們的心變廣大了,這是發菩提心。發菩提心也可以說,最有智慧的、最如法的道理、最如法的想法,所以我們會說利根菩薩,聲聞跟獨覺小乘是鈍根,原因是在這裡,菩薩是利根。我們發起菩提心,這樣子有什麼幫助呢?我們將來能成佛,佛的果位能夠成辦,成辦佛的果位上一定有幫助的。

我們透過這兩種,皈依跟發菩提心,調整我們的意樂,我們平常需要這樣子,大家要有這種意樂。這個意樂,我們要證得佛的果位,也不是那麼容易,需要生起很多的階梯,各種的證量,慢慢比如說依止善知識、下士道、中士道、上士道、生起次第、圓滿次第,圓滿次第裡有五次第等等,我們要透過這樣子才成佛的。我們這些證量怎麼生起呢?每一個階段止修跟觀修,這兩個雙修才能夠生起這些證量,現在我們是學習止修的奢摩他這一階段。

正講

今天下午講到哪一個階段呢?善巧所緣。你們有一些新來的人,我不會認(中文)字,所以你們比較辛苦,要有耐心。我們所緣這個階段,有引佛經、根據佛經講四種所緣:「周徧所緣,淨行所緣,善巧所緣,淨惑所緣」。還有另外一個段落,引《修次中編》又講三種所緣,所以有兩個階段。根據佛經講的四種所緣裡面,前面三個部分已經講完畢,現在是第四個「淨惑所緣」。

「淨惑所緣」主要是兩種,一個是用世間道,一個是用出世間道。用世間道,連外道也能夠修的,他們有初禪、二禪、三禪、四禪等等,這種修行的方法,我們是講世間道。出世間道,修無常、四聖諦…等等,這是出世間道。出世間道的意思,主要是修對治煩惱的時候,真正能夠脫離世間輪迴。世間道的意思是,譬如外道修的初禪、二禪…,沒有辦法脫離輪迴,還是輪迴裡面一直轉,他們可能這裡修一修,然後到色界的初禪、二禪…等等,到什麼地方,還是在世間(三界)裡面,所以我們稱它世間道。

世間道跟出世間道,兩種是不是都淨除煩惱呢?是。但是淨除煩惱的方式不一樣,一個是(出世間道)從根,從它的種子斷除掉煩惱,從根的因、種子斷除掉煩惱。世間道,它不是從種子,不是從它的根斷除掉煩惱,它只是暫時去除煩惱而已。比如說一個用世間道對治欲界煩惱的話,欲界的煩惱暫時去除,然後投生在色界初禪,將來他還會再掉到欲界,所以他去除欲界的煩惱是一種暫時的角度。

「淨惑所緣」分兩種,這兩種都有修奢摩他,世間道也好,出世間道也好,都修奢摩他。修奢摩他的所緣,淨惑的角度,淨除煩惱的角度來說,是分兩種,用世間道淨除煩惱、跟用出世間道淨除煩惱兩種。所以兩個「淨惑所緣」的意思,是從淨除煩惱的角度分兩種。

到這裡四種所緣講完了,後面宗大師說:「又以此等作奢摩他所緣之時,謂於諸境所現影像,隨心決定任持其心不多觀察。」剛剛前面講的這些所緣,主要是後面的三個:淨行所緣、善巧所緣、淨惑所緣。總共有十二個所緣,講五個淨行所緣、五個善巧所緣、二個淨惑所緣。這十二個所緣,有沒有人修奢摩他的時候,把它當修行的所緣?有。宗喀巴大師說:「又以此等作奢摩他所緣之時」,所以也有修奢摩他的時候,把它當所緣的,也有修習十二個所緣。不會像前面講的這樣子,宗喀巴大師也說,有的地方講善巧所緣,特別觀察蘊、界、處、緣起、處跟非處,這些是觀察的一種修行。

前面講的時候,沒有講初期修奢摩他的人,初期修奢摩他是他還沒有生起奢摩他的證量。有的是已經生起奢摩他之後,又修奢摩他,也有嘛!有的還沒有生起奢摩他,為生起奢摩他初期修奢摩他,也有這種。所以宗大師後面講的是,如果有人把前面的十二個所緣,初期修奢摩他把它當為所緣,生起奢摩他的證量,初期修奢摩他的時候,怎麼樣比較好呢?不多觀察比較好。那些可不可以當所緣?可以,但是那個時候,不可以多作觀察。

這些不觀察是什麼呢?首先當然要觀察一下,我們先要了解嘛,了解了之後,我們生起定解,這個結論或是這個法不要繼續觀察,心一直安住在這個法上面,所以不多觀察,有這個意思。宗大師這裡為什麼特別這樣子講呢?你們等一下會知道,後面是講宗大師的建議,初期修奢摩他的時候,佛像把它當所緣,這是最好的,它有很多的殊勝,這是宗大師的建議。但是不可以說修奢摩他的時候,其他的完全不可以當所緣,沒有這個意思,所以宗大師這裡特別說,如果你們把它當所緣修奢摩他的話,怎麼修?宗大師這裡開示一下。

根據佛經這一段已經講完畢了,現在我們講《修次中編》這個階段,「《修次中編》說三種所緣。」三種所緣是什麼呢?「¹十二分教」這是一個,然後蘊等等「²或緣蘊等總攝諸法」這是一個,然後佛像一個「³或於見聞諸佛聖像」,總共三個,這是《修次中編》裡面講的。

首先第一個是「十二分教」,我們把整個經教當所緣然後修的話,這個境太多了,是吧?經教太多了,我們的心,面對那麼多經教的時候,怎麼把心收攝回來呢?,我們把整個經教分三個階段:「十二分教,一切皆是¹隨順²趣向³臨入真如,總攝一切安住其心。」這裡解釋一下,一切皆是隨順趣向臨入真如,是吧?一個隨順真如,一個趣向真如,一個臨入真如,共三個。

宗大師在《緣起讚》裡面說,寂天菩薩在《入行論》的第九品開頭也說,佛的一切聖教,為了讓眾生了解般若,或者是空性,有的是間接的,有的是直接的。間接的有兩種,一個是隨順,一個是趣向。隨順的意思是,祂講的這些方便的法門。趣向是什麼呢?祂沒有講那麼究竟的見解、空性的道理,比較粗的見解,比如說能取所取二空、唯識空性的見解;毗婆沙宗跟經部宗的補特伽羅無我的見解;還有中觀自續派的見解。這些是一個趣向,趣向哪一個方向呢?它是趣向到真正究竟的空性上。真正的「臨入真如」呢?真如指的是空性,臨入真如是開始直接就是真正究竟的空性。所以佛的經教我們可以分三種,有的是講隨順,這是講方便的法們;有的是趣向,雖然有講智慧方面,但是沒有講到那麼究竟的智慧,這是趣向;講出真正究竟的智慧,這是臨入。所以整個經教把它收攝的話,共這三種。

這樣子分出來,我們把整個經教歸類,心有點收回來了。面對經教的時候,心不會散掉,有點收攝回來,這些也是修奢摩他的時候,我們所緣的做法,把它收攝回來。這也是一種修的方式,這是能說的佛經,這樣子也可以取所緣。

現在所說的佛經內容,我們面對這個法,變成散掉了,法太多了,佛經裡面講的內容也是散開的很多,這些內容,把它收攝回來的話,怎麼收攝回來呢?比如說,一切的有為法,收攝到五蘊「或緣蘊等總攝諸法」;也有不管有為法、無為法,一切的法收攝到十二處、十八界。這樣修行的方法,五蘊、十二處、十八界也可以取出來,當修奢摩他的所緣。宗喀巴大師後面有講,這是《對法集論》的口訣,「此即對法論之教授」就是剛剛講的,第二個蘊等等我們把它當所緣,這是《對法集論》的一個教授。「其於蘊等住心之法,謂先了知一切有為五蘊所攝,次於五蘊漸攝有為,即緣五蘊任持其心。譬如觀擇而修,能生觀慧。如是攝略而修,亦引生勝三摩地,攝心所緣而不流散,此即對法論之教授」

比如說我們面對這間房子,喔!這裡有很多各種的顏色,各種的樣子,亂七八糟很多東西,那個時候心一定會散掉,面對境太多的時候,心一定會散掉,怎麼樣把心收攝回來呢?這些境把它歸類一下,這裡面有的是木頭做的,有的是塑膠做的,分類的話沒有多少,幾種而已,所以我們把它分類這幾種的話,歸類的時候,心有點收攝回來。

我們皈依境也是這樣子,皈依境一看,好像太多了,然後分類一下,這是三皈依,這是皈依上師,這是皈依本尊,這是皈依佛,這是皈依法,這是皈依僧,分類的話,心能夠有點安住,是吧?沒有這樣分類,直接看那麼多佛菩薩,看皈依境的時候,心好像有一點散亂了。歸類的時候,心有點收攝回來,像這一樣的道理。

這邊第一種也好,第二種也好,境歸類的時候,有一種收攝回來,根據佛經裡面講的,哪一種比較相應呢?佛經裡面講的事邊際所緣,跟這邊講的第一種、第二種相類似的,因為這邊講第一跟第二,也是事邊際所緣裡面,世俗諦上面的事邊際所緣。勝義諦上面有事邊際所緣,世俗諦上面也有事邊際所緣,今天下午我們有講嘛。所以《修次中編》裡面講的,第一跟第二,前面的這兩個所緣,根據佛經來說,是事邊際性所緣。你們記得嗎?周徧所緣裡面有四個,四個裡面我們講第三個,是吧?事邊際性所緣。

第三個,是佛像「或於見聞諸佛聖像安住其心」,這裡清楚吧?我們第一個科判(明住心之所緣)裡面講的,主要是這兩個,根據佛經(四種所緣),根據《修次中編》講(三種所緣)。為什麼宗大師講那麼多?我們今天下午有講,因為宗喀巴大師的廣論,是以前在西藏其他教派沒有寫的一本書,創造一個新的(菩提道)次第,修行的一種次第。所寫的這本書,大家看的時候,要有相信、可靠的感覺。所以他寫的時候,如果比較簡略的,主要講的根據沒有講那麼廣大的話,人家有點不信,所以講修奢摩他的時候,這些所緣佛經裡面這樣子講,論典裡面這樣子講,他認為哪一個對我們比較重要,我們取的是哪一個比較恰當,這樣子講出來,大家心裡覺得,這個比較可靠,會有這種想法。所以宗喀巴大師為什麼引那麼多經典,原因是在這裡。

宗大師後面,真正取所緣,佛像是比較好,他會取這個所緣。後面宗大師講,那些不同的所緣,有什麼目標,有什麼作用,講這個部分。先講「淨行所緣」,它有什麼作用,淨行所緣,宗喀巴大師說易得勝三摩地,這是他的作用(P353/L2「又,淨行所緣,上品貪行等易除貪等,依此易得勝三摩地,故是殊勝所緣」)。所以這是殊勝所緣。淨行所緣是什麼呢?前面有五個嘛!不淨觀…等等,這前面的五個所緣,宗大師說這是殊勝所緣,為什麼它是殊勝呢?把這些當所緣,我們修的話,比較容易得到三摩地。

「善巧所緣」它有什麼作用呢?你們知道它會增長智慧,是吧?特別有什麼樣子智慧呢?對哪一個上面有幫助呢?對了解無我,補特伽羅無我跟法無我,這些上面有幫助。這些「善巧所緣」我們把它當所緣修的話,會對這些幫助了解。還有毗缽舍那可以很容易生起,這樣子的緣故,「極善奢摩他所緣」,這是它的作用。它有什麼作用,知道了吧。「能破離彼諸法之補特伽羅我,隨順引生通達無我毗缽舍那,故是極善奢摩他所緣。」

修「淨惑所緣」它有什麼作用呢?它有對治煩惱上面的作用,它沒有特別針對什麼煩惱,它是總的煩惱。「淨行所緣」針對不同煩惱。所以修「淨惑所緣」,它的作用是什麼呢?「能總對治一切煩惱,故義極大。」

再來另外一個,是「周徧所緣」「徧滿所緣」,它有什麼作用呢?宗大師說這個「周徧所緣」,沒有跟前面那些所緣另外區分(跟前面那些所緣,沒有區分成另外一個),所以它也沒有另外特別的作用,它是含攝到前面的三個裡面。「離前所緣非更別有,故當依殊勝奢摩他所緣修三摩地。」

然後宗大師說什麼?「有緣塊石草木等物而修定者,自顯未達妙三摩地所緣建立。」所以我們需要什麼目標?我們自己要什麼?自己要會選所緣,不可以自己缺什麼,我要什麼,自己都不清楚,隨便選一個所緣,不行。所以看自己現在要的是什麼?我缺的是什麼?從這樣子配合我們要取的所緣。

後面宗大師說,前面有些根據經論,有的人隨便講,你們念一下:「又有說於所緣住心,皆是著相,遂以不繫所緣無依而住,謂修空性。此是未解修空之相。」所以宗喀巴大師說,其他的一些把它當所緣,這是沒有什麼意義的。後面是破除他宗的一些想法,這個部分我們不需要特別講。(自己看「……故於住心之所緣,應當善巧。」)

宗大師這些破除了之後,我們一定要根據大經大論,我們要了解怎麼修這些奢摩他,一定要善巧,我們一定要了解這些。不然的話,他宗誤解沒有根據,沒有大經大論亂講,這樣子亂修。所以宗大師一直破除,破除了之後,宗大師說,我們一定要好好學習大經大論,修奢摩他怎麼修的方法,一定要好好根據大經大論,要好好學習,這個意思。

第一個科判已經講完畢,再第二,「顯示何等補特伽羅應緣何事。」哪一種人取哪一個所緣比較好呢?這個意思。首先講「淨行所緣」,淨行所緣非常重要,因為大家心散亂主要是煩惱,以前過去煩惱的習氣很重,所以心一直散亂,修奢摩他或者修個三摩地的時候呢?都沒有辦法心靜下來,所以先自己不好的習慣,把它改一下,這是非常重要。比如說,○1這邊有五種煩惱都很強;○2還有是五種煩惱都比較輕;○3還有是沒有什麼煩惱,煩惱非常少的,共有三種人。

我們是第一種人,煩惱多,什麼煩惱都很強的,我們取的所緣是什麼呢?五種所緣都要修。五種都修,現在是哪一階段呢?也是前行喔!什麼的前行?根本不用說奢摩他的前行,這是肯定的,奢摩他之前九住心,九住心之前無過三摩地,無過三摩地之前的前行。無過三摩地之前的前行也是有,無過三摩地之前我們先取一個所緣,在這個所緣上面一直修,這邊宗大師講的是取佛像,把佛像當所緣,修無過三摩地,然後生起無過三摩地。這個之前的前行喔!這個之前我們先要修淨行所緣,淨行所緣修好了之後,人的習氣有點變好了,人的個性已經變了,這個變了之後,才選佛像比較恰當。

我們現在有辦法選佛像,是吧?我們的心,好像佛像觀想不出來,看到、想到其他的,都一直想到其他的,這是為什麼?就是我們沒有修淨行所緣,前面淨行所緣沒有修好,那就沒有辦法修了,所以淨行所緣是我們第一個要修的。現在有很多修閉關的,雖然講觀身不淨,觀受是苦,觀心無常,觀法無我,我們有這樣子說啦,這沒有錯。但是修的時候,沒有那麼標準的修習。我聽一般外面沒有像這些論典比較正確標準的修行,正確標準的修行也不是那麼容易的。因為我們說觀身不淨,應該苦諦的道理要清楚,真正修的話,苦諦的道理要很清楚。觀受是苦,能夠修集諦的道理非常圓滿,這個法,這個道理,能夠修觀受是苦的道理,和整個集諦的道理都要連接。能夠修觀心無常,這裡面心的本性,包括心的世俗諦本性、心的勝義諦本性,透過這樣子,我們要配合滅諦的道理都圓滿。觀法無我,是跟道諦的道理連接來修。

真正講觀身不淨,觀受是苦,觀心無常,觀法無我,這樣修的話,修四聖諦的道理非常圓滿,要能夠修到四聖諦圓滿。這樣子的話,是真正的標準,修道的一個標準。我常常聽外面一些修行的方法,沒有那麼標準,是比較簡單的方式、善巧的方式。

所以觀身不淨這個內容,一般外面講的修行方法,它是比較簡單一點,一般外面講的觀身不淨,不是講四念住,不是講苦諦,它只是一個去除「出入」的貪心而已。這邊我們有沒有講,淨行所緣裡面的第一個是不淨觀,是吧?所以第一個不淨觀,跟外面講的觀身不淨差不多。我現在跟你們講的是,觀身不淨跟「四念住」法連在一起是不對的,但是外面一般講的觀身不淨是可以連在一起,因為它是比較簡單的修行方法。一般「四念住」裡面講的觀身不淨不是那麼簡單的,真的要達到標準的話,不是那麼容易的。這邊講淨行所緣裡的不淨觀跟外面一般講的不淨觀可以連在一起,一樣的。

不淨觀是為修奢摩他前面、前面的一個前行。還有這裡淨行所緣第五個阿那波那―數息觀,這個也是一樣,是前行、前行、前行的一個前行。所以這些事我們要清楚,以宗喀巴大師的標準次第來說,哪一個階段我們要清楚,但是也不可以說,這些是前行,所以也沒有什麼了不起,不可以!什麼也沒有修,我們從頭到尾都要修,也是我們要修的。這個數息觀也好,不淨觀也好,我們都要認真的修,還是要修。但是我們要理解,它是哪一個階段,哪一個階梯,這是我們要清楚的,宗喀巴大師把它分為哪一個階段我們要清楚。

透過這樣子,自己平常不好的習慣,這種心態,非常有出入的這種心態,把它改一下,這是一個前行。這個之後,我們真正的緣取佛像,佛像的意思是,我們心能安住的話,同時集聚資糧,它有很多功德。所以宗喀巴大師這裡有講,有多少功德,有四種殊勝等等。他這裡提出來四種殊勝,他說…等等有很多的功德,這是後面我們會看得到。

首先,淨行所緣非常重要,我們這個要清楚一下。再來,他說善巧所緣的話,又講哪一種補特伽羅選哪一個善巧所緣。但是我們現在,善巧所緣可以說有點遙遠,有一段距離,我們沒有到這個位置。還有淨惑所緣,我們也還沒有到那個位置。所以這些先跳過去好了。

第三個科判,「顯示所緣異門。」這個是什麼呢?有很多跟所緣不一樣的名字,但一樣的意思。宗喀巴大師把這些引出來,因為有的時候,我們一些用的名字不了解時,沒有辦法了解這個法的內容,用這個名字時,就卡住了,沒有辦法了解。所以宗大師跟我們講一下,「所緣」就佛典裡面用的時候,有各種各(不同)的辭的方式。特別我們要理解的是「影像」,影像這個是非常重要,我們要理解影像是什麼意思?我們以前講過了,你們上過課的就講的這些。

「影像」是什麼意思呢?我們修的時候,是不是用五根識修的?不是嘛!修奢摩他不是用五根識修。用五根識修的話,不用影像,直接看到這個境修就好了,看到的這個境直接修就好了,所以不是用五根識修的。我們用什麼修呢?用第六識修的。用第六識修的時候,它是眼睛閉了之後也可以修的,是吧?眼睛閉了之後,我們看一看,修的時候是真正的那個境嗎?不是,我們第六識當中有一個印象(義共相),我們修的那個印象,所以這是影像的意思,我們修的是影像。

我們取所緣佛像的時候,也是佛像的影像,我們緣第六識當中顯現出來的這個境(佛像的影像),把他當所緣,然後心一直安住這個上面,這個是影像嘛。所以修奢摩他的時候,所緣是影像,這邊講影像跟所緣是一。

我們也不可以說,我是第六識修的,所以我眼睛都不要張開,一直不看,也不可以這樣想。五根識也可以把它當助伴,看一看這個佛像,這個釋迦牟尼佛像多莊嚴啊!用眼睛好好的看,看的同時第六識也是一直跟著走嘛!一直跟著它嘛!然後後面慢慢好像不管它了,不管眼睛了,不管它了。眼睛看的時候,第六識跟著它嘛!跟著它的時候,我們跟隨第六識,我們就不管眼睛了,就不理它了,它前面有幫助,後面不理它了,我們跟隨第六識,然後一直修,所以五根識它是一個助伴。

(p350)整理一下,第一個是正明所緣,這個科判裡面,根據佛經跟《修次中編》解釋幾個所緣。第二個科判,這些所緣裡面,我們是什麼樣子的人,選什麼樣子所緣比較恰當,這裡要清楚,我們是要選什麼樣子所緣的人呢?我們是要選淨行所緣的人,我們這樣子了解,是吧?第三個階段所緣異門,宗大師讓我們了解,所緣是第六識當中的義共相,我們要了解這個,或者可以說,佛典裡面用的各種各種(不同)的辭―所緣,這個要了解,不然的話,我們常常會誤解。總建立所緣這三個科判我們已經講完了。

現在到第二(p356)「明此處所緣」這個階段,這個意思是什麼呢?我們要明確的了解,我們現在要取什麼樣子所緣,這個意思。「此處所緣」的意思是,我們現在選出來是哪一個所緣,讓我們明確的了解,這個意思。這裡面宗大師講的:「二.明此處所緣者。已說如是多種所緣,今當緣何而修止耶?答如前經說,無有限定,需各別緣,以補特伽羅有差別故。尤其上品貪行者等修奢摩他時,所緣個別決定。」這裡你們看一看應該知道,內容講一下,這邊是像前面的經教,我們沒有特別的一個所緣,一定要選什麼樣子的所緣,沒有特別固定一定要選一個。如果我們貪瞋癡等等煩惱習氣比較重的話,一定要選哪一個所緣,是我們先要修的,這一定是固定的,一般沒有什麼固定。但是這個人他煩惱比較強的話,這個淨行所緣一定要修的,這個意思。所以我們現在淨行所緣一定要修的,這裡面有這個意思。

然後這個科判當中,宗喀巴大師引了一些《修次中編》《修次下編》等等,後面《道炬論釋》引完了之後,我們看一下,有沒有觀想佛像的道理?有吧?這裡唸一下,他講出來四種功德,「其緣佛身攝持心者。隨念諸佛能引生無邊福德,若佛身相明顯堅固,可做禮拜供養發願等,積集資糧之田及悔除防護等淨障之田,故此所緣最為殊勝。又如《三摩地王經》說,臨命終時隨念諸佛不退失等功德,若修咒道於本尊瑜伽尤為殊勝,有如是等眾多義利。」

這裡我分一下,一個是會增長我們的福德。還有是我們平常拜佛也好,供佛也好,佛菩薩面前發願也好,還有是觀想這些資糧田面前懺悔等等,這樣子做的時候,我們對佛像上修三摩地,或選佛像的所緣,然後一直修定的話,我們對佛菩薩像上面,信心會增加,信心增加是什麼呢?我們修這個所緣佛像的時候,我們不是看佛像是一個像,我們是把祂看成,祂是真的佛存在的樣子。所以我們把佛像看成真正的,一尊活的佛在我們的面前,這樣子修嘛!這樣子活的一尊佛的影像,影像的意思是第六識當中,我們觀想,它是真正的一尊活的佛,在我們的面前存在,一直這樣子修。一直這樣子修的結果,我們對祂,對這尊佛像,我們平常在佛堂裡面,信心一直增長,對祂好像真正的佛的這種看法,一直這樣子的看法,一直增長,在祂的面前我們所做的功課,或者是禮拜、或者是供養這些事,它的效果一直會出現,所以這是第二個,是吧?

講第三個,像《三摩地王經》當中所說的一樣,我們這樣子串習的結果,連我們臨終的時候,也自然會看到佛菩薩,有這種作用,這是第三個。特別將來我們修密咒的生起次第、圓滿次第上面,也幫助相當的大。因為宗喀巴大師的《菩提道次第》,主要是讓我們修什麼樣的次第呢?主要是連接密續的生起次第、圓滿次第。所以我們修奢摩他跟毗缽舍那的這個階段,要能夠跟密續連接是非常需要的,這是最快速成佛的一個方法。所以我們修奢摩他的時候,對境這個佛像把祂當所緣的話,這時候世尊祂不是那麼複雜,是吧?祂的佛像,我們觀想的話,不是那麼的複雜,這樣子修了之後,將來這些本尊,這些佛菩薩比較容易觀想,它是一個訓練。還有是真正佛菩薩的這種想法,也有訓練這種觀想的方法,所以有這些好處。

所以這裡說等等,不止這樣子,還有很多殊勝功德。在這個科判當中,我們主要要了解的是,宗喀巴大師建議我們,取佛像把它當所緣。再來,宗喀巴大師引《修次下編》,然後說什麼樣子的佛像,或者是對佛像,我們要怎麼樣子觀想,這些引出來。現在已經確定了,我們的所緣是佛像,佛像當所緣的話,對祂怎麼觀想呢?後面開始引文,宗喀巴大師也說,我們不可以當這是一張畫,做出來的一尊佛像,不可以這樣子想。要把祂看成真正的一尊活的佛,是吧?所以我們要這樣子修。

然後再來,我們修這個的時候呢?不可以先觀想特別細的部分,先比較粗的觀想。不可以這樣想,我現在不清楚,所以一定要非常(清楚)祂的眼睛怎樣,祂的眼睛裡面有沒有黑黑的,有沒有白色,不用這樣子想,先想粗的就可以了,所以我們不可以有這樣的要求。特別重要的,我們的所緣不可以改變,所緣佛像的樣子不可以今天先想白色的,明天想黃色的,不可以這樣子。或者是今天想大的,明天想小一點的,不可以這樣子。祂一定同一尊佛像,還沒有生起奢摩他之前,一定不可以換,這個境不可以換。但是這個之前,前行可以換囉,這個之前我們是前行,淨行所緣的時候,這個我們一定要換,我們所有的煩惱要對治嘛,所以一定是不同的境,一定要不同的境。整個人的習慣改了,比較靜下來,然後我們真正的、認真的為生起奢摩他,我們選一尊比較莊嚴的佛像,這裡也說我們要選比較莊嚴的佛像。

後面有沒有講,不可以改變,不可以換來換去,是吧?這個你們念一下(p358)「尤為要者,謂如下說乃至未得如欲定時,不可多遷異類所緣修三摩地。若換眾多異類所緣修三摩地,反成修止最大障礙。」對,到這裡,所以我們要清楚,這是宗喀巴大師的警告。

剛剛這個下面,有沒有找到所緣的量?定義?這裡唸一下,「如是初得攝心所緣之量,謂先次第明了攀緣一頭二臂,身體餘分及二足相,其後思惟身之總體。心中若能現起半分粗大支分,縱無光明應知喜足,於彼攝心。」「於彼攝心」,所以我們是不可以要求太高,好像我要非常清楚,不可以這樣子想。但是我們「粗」的意思是“什麼都不清楚”嗎?不可以這樣子。好像一個樣子,連頭也不清楚,連祂的手啊!什麼也不清楚,這也不對的。所以大概一個,粗略的要清楚一下,「粗」的意思是,好像不可以連頭也不清楚,不是這樣子。「粗略」怎麼樣呢?先祂的頭開始,然後手,慢慢這樣子;先祂的臉嘛,慢慢這樣子。所以這裡「粗」的意思是祂的臉怎麼樣,大概就可以了,不是毛髮一根一根怎麼樣子,不是那麼清楚,祂臉什麼樣子,然後手什麼樣子,大概就可以了。

這樣子找到的話,這是「初得攝心所緣之量」,「得」是什麼意思呢?我已經有佛像了,這不需要得到,這本來就得到,是吧?不是這個意思。得到是我第六識當中有沒有得到。我面前就有佛像,這是我的佛像,已經有得到。現在這邊講得到,是我的第六識當中有沒有這樣子一個所緣影像。沒有問你家裡有沒有所緣?不是,是你第六識當中有沒有所緣,是這個意思。所以你現在有沒有得到一個所緣的量,是什麼呢?就是不需要要求那麼高,它是比較粗的,大概樣子就可以滿足。

後面有講,有時候祂的顏色,祂的樣子,祂的量,還有祂的大小等等,這些心裡面好像一直不同的出現的話,這是不對的。我們心這樣子冒出來,各種各種境的時候,我們心不可以跟著這些境哦,一定要維持在前面取到的這個境為主。不可以又冒出來另外一尊佛像,又冒出來另外一尊佛菩薩,我的心跟隨、心緣在那尊佛像,不可以緣在其他的佛上面,不可以!所以祂的顏色不可以變,其他的樣子也不可以多或少。這裡有講嘛,我們心不可以緣這些,其他一定會出現,初期嘛!所以修緣釋迦摩尼佛的時候,一定會冒出來旁邊一些其他佛菩薩,或者旁邊其他臉出來。那個時候心不可以緣在其他,不可以跟隨那些所緣上面。這裡我們第二個科判,已經講完畢了。

剛剛有講嘛,第二個科判裡面,主要是透過兩種特色,一個是安住,一個是明晰,非常有精神的樣子。本身是清楚也不夠,還要有一個抓的力量。比如說,我們眼睛看得清楚,(還要)敏銳嗎?這兩個都要的。所以主要是這兩種特色,這裡是講如何安住,如何安住是透過兩個特色安住,我們這裡唸一下就好了,「此中所修妙三摩地具二殊勝,一.令心明顯具明顯分,二.專注所緣無有分別具安住分」對,有兩個。「專注所緣無有分別具安住分」?現在是什麼?第一個是什麼?(學員:令心明顯具明顯分)第二個是「專注所緣無有分別具安住分」?這裡沒有藏文的意思。

比如說,從內心的力量,有的時候看得很清楚,但是心沒有力量,我們沒有力量給它。清楚跟有沒有力量給它,是另外一回事。現在是又清楚,我們又一直給它心的力量。這個力量的意思,非常有精神的,力量的意思是,它的觀察有力量,非常有力,是吧?心非常有力的這種力量,所以心對它非常清楚,非常有精神,也沒有跑到其他的境,第二個是安住,沒有跑到其他的境就是安住,還有對這個境上面,又清楚,又給它非常的力量。後面破除他宗的時候應該會很清楚這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