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廣論奢摩他48》

雪歌仁波切 教授
2008-10-31


聞法意樂

思惟利益遍滿虛空的如母有情眾生,因此之故,無論如何一定要得到所能夠獲得的果位之中圓滿的佛果珍貴寶。就能得的果位而言,能得的方法應該是完整無誤的菩提道次第,把這個道次第做一個聞思修之後,希望能夠迅速的成就佛果,如此調整自己的動機跟威儀,之後來聽聞教法。

複習

所進行到的段落,370頁「掉舉者」,現在談到掉舉的部分。我們現在進行到的段落是已經辨明清楚之後,應當要運用對治去降伏昏沉跟掉舉,假設不做的話,這也是一種毛病,對不對?如果不採取手段,這個部分的對治法門是什麼呢?是要作為,要採取手段。應該要怎麼做呢?首先應該以正知來檢查有沒有昏沉跟掉舉,檢查、已經發現了之後,就不能不管它了,應當在滅掉昏沉跟掉舉這個部分,要好好的去努力,所以應當要採取手段。內心要採取手段去對付昏沉跟掉舉的話,還是屬於內心的行為嘛,這是屬於思心所的行為。要運用什麼樣子的思心所來把昏沉跟掉舉消滅掉呢?這個部分要做一個解釋說明,我們現在進行到的段落是這裡。

368頁,大綱是在這裡「此中分二. 一.正明其思滅沉掉法. 二.明能生沉掉之因。」正明其思,之後要滅掉沉掉之方法是什麼?辨明清楚能夠產生沉掉的原因又何在?先分析一下是什麼樣子的思心所,之後如何運用它把沉掉滅除掉。要把沉掉滅除掉的話,當然要了解它的原因是什麼?所以又有第二項。這裡面我們現在談到第一項,正明思心所之後,滅掉沉掉之方法。滅掉沉掉的方法裡面,前面沉沒的部分講解完畢,現在進行到掉舉的部分。

首先要了解掉舉,如何把掉舉滅掉呢?就是要運用某一些事物,能夠達到內心向內收攝,具有這種性質的事物,當我的內心去思惟這些事物的時候,能夠導致我的心向內收回。我去作意思惟這些事物的時候,才能夠產生這些效果。所以現在談到「正明其思滅掉沉掉之法」,這個時候要運用思心所。如何去運用思心所呢?就是運用思心所去滅掉掉舉。怎麼運用思心所去滅掉掉舉呢?那就是有一些事物,當我的內心去思惟它,作意思惟它的時候,我的內心就會收攝,能夠達到這樣一個效果,那就要從這個方面來著手。因此之故,要作意思惟,能夠使內心達到向內收攝的事物。這個是因為掉舉,是指內心對於一些外境,一些事物,內心產生貪戀之心,因此追逐而去。追逐而去之後,就會形成掉舉。所以把事物的過患,它的厭惡性,過患等等好好思惟的話,我的心就會離開它,又能夠收攝回來。所以要作意思惟可厭惡的事物,以這個方式把貪戀之心排除掉的話,當然掉舉也就除掉了。

所以在課本裡談到,370頁倒數第二行,「掉舉者,由貪為門,令心追趣色聲等境,此應作意諸可厭事,能令心意向內攝錄,以此息滅掉舉無間,於先所緣應住其心。」掉舉者,由貪戀為門之故,令心能追趣色聲等等的對境,因此現在要滅掉掉舉的話,應該作意思惟諸可厭惡的事物,以這個方式能夠達到讓我的心向內收回,這樣的一個效果。在這個情況之下息滅掉舉,「無間」立刻就要,馬上於先前所緣的對境來安住其心。所以當掉舉,作意思惟可厭惡的事物之後,把掉舉滅掉了,這個時候,心不能夠再繼續思惟所厭惡的事物,應當放在前面所觀修的對境上面。

這個跟前面談到沉沒滅掉的情況也都是一樣的,前面也有談到,當沉沒滅除掉的時候,心也是要緣取前面所緣的對境。應該是在前面的段落,369頁第六行,「沉沒除已,即應無間堅持所緣而修。」對不對?當把沉沒排除掉的時候,應當立刻把心安住在前面所觀修的對境上面,這是排除沉沒的時候是這個樣子,掉舉也是一模一樣的。所以370頁倒數第二行,最後底下「以此息滅掉舉無間」,當把掉舉完全消滅掉的時候,心不能夠再去思惟可厭惡的事物了,因為掉舉已經排除掉了,所以應當「於先所緣」前面所觀修的那個所緣對境,而「應住其心。」心要專注在前面所緣想的對境,不能再去思惟可厭惡的事物哦!所以一樣的道理。

這是至尊仁波切談到的,就是掉舉怎麼樣子滅掉,接下來才引經據典來說明。引經據典要引用《修次初編》,《中觀心要論》,還有《集學論》裡面都有談過。

止息掉舉,最重要的是要作意思惟可厭離的事物,這是非常有必要的,因此必須持續,而且長久,再三作意思惟的話,掉舉當然能夠止息掉了。掉舉止息之後,立刻要回復到前面所緣想的內容,安住在上面而作觀修。這個作意思惟的時間是在什麼時候呢?是不是掉舉剛產生的時候就做呢?不是的,應當是掉舉力量強烈,持續很久,在這個情況之下,才用這種方法。就是前面所談到的,讓內心止息的時候,要作意思惟可厭惡的事物,這個並不是掉舉初發生的時候,應當是掉舉猛烈的時候,又持續很久的時候,才要這樣子做。

所以接下來談到,371頁第三行「故掉舉太猛或太延長,應暫捨正修而修厭離,極為切要。」故掉舉太過猛烈的時候,或者是太過延長的時候,應暫捨正修而修厭離,極為切要。所以這裡談到的。這裡談到掉舉太過粗猛的時候,這句話的意思是指,大概是我們前面談到過的,煩惱粗劣的時候。煩惱粗劣的意思是指,引發煩惱的對境,往往是一個小小的對境。可是僅僅只靠著一個小小的對境,卻會產生一個強烈的煩惱。譬如說,就貪念來講的話,引發我們產生貪念之心的對境當然很多種,這些對境應該有大小的差別哦,不一樣的哦。瞋恨的對境也是這個樣子,傲慢之心的對境也是這個樣子,對境本身應該有大小的差別。貪念之心來舉例子的話,例如金錢來講,對成百上千的金錢產生貪念之心,這個對境應該是一個小小的對境。對於幾萬塊、十幾萬塊,產生一個貪念之心,這個對境就比較大的對境了。可是對於幾千萬、上億,產生一個貪念之心,這個是很大的對境了。

現在產生貪念之心的時候,僅僅是靠著小小的對境。譬如說成百上千的錢,對這些錢產生貪念之心,跟對於幾千萬、上億的錢產生像那種貪念之心一樣的話,哦,那就是依於一個小小的對境,產生這麼強烈的貪念之心,這種情況之下就稱之為煩惱粗劣。一樣的道理,貪心粗劣,瞋恨粗劣,傲慢粗劣,都是指這個意思。依於一個小小的,不足輕重的、一點小小的對境,可是產生的煩惱或者貪念之心,卻很粗劣,那就是這裡所談到掉舉太猛,應該就是指這個意思了。就是我們前面所談到的,對於一個不是很重要的,一個小小的對境,可是內心對它的追逐,也非常的強烈,這個掉舉太過猛烈了。或者是時間太過久了。這個時候應當把自己的實修先暫時停一下下,作意思惟修厭離之心,前面談到「此應作意諸可厭事」嘛,所以這時候修厭離之心,這樣作意思惟就很有幫助了。

(P370)假設是「非流散時,唯由攝錄而能安住」,這不是一個小小的掉舉的情況要用的,是內心稍微渙散,小小的、一點點的掉舉,不必去作意思惟厭離。這一個大綱講解完畢了。這個大綱裡面的內容,主要是談到心向內收攝。如何達到心向內收攝呢?那要作意思惟厭惡之事物,以這樣子作意思惟厭離,當然就能夠把掉舉排除掉,心就能夠向內收攝。不過這個方法只有在掉舉力量強大、時間持續長久的情況之下,才有必要用這一個方法。

我們如果把它作一個分段來講的話,這個大綱裡面談到什麼內容,首先對付掉舉的方法,就是作意厭離可厭離之事物,思惟厭離心,作意厭離,這樣的一個方法,可以把掉舉去除掉,這是說明方法,用這個方式是有必要的。

其次要討論,什麼時候用呢?運用這個方法的時間是在掉舉的力量很粗猛的時候,還有時間持續很久的的時候,那就運用這個方法,心放在可厭離的事物,以這個思惟,把掉舉排除掉。這第二個大綱。

之後,如果說對對境產生的掉舉,力量也不是很大,也不是持續很久,那就前面的方法不要用,用另外一個什麼方法呢?底下就談到了,「若掉舉無力,則由攝錄令住所緣。」如果掉舉很薄弱,力量小,不能用前面那種方法,用什麼方法呢?只要把心抓回來,勾召回來,心抓回來就可以了。心稍微掉舉、離開掉,馬上把它抓回來,放在前面所緣的對境上面來繼續觀修,這樣子就可以了。所以表示這是另外一種方法,就是「若掉舉無力,則由攝錄令住所緣。」這講是另外一種方法,跟前面那個方法不一樣了。這個時候只要把心抓回來,繼續安住在所緣上面,這樣子也就可以了。所以這是另外一種方法。

譬如說,好像用繩子把它抓住,把它抓回來一樣。例如說狗啦,或者是馬啦,把牠綁起來,讓牠不要跑的太遠,稍微跑出去,繩子拉一拉,把牠抓回來,這樣子就可以了。這個是指掉舉的力量不是很大,又不是持續很久,只是心稍微有一點點掉舉出去的時候,馬上就把它抓回來,這個很容易嘛!所以這是講的另外一種方法。

前面講的又是另外一種方法,所以不一樣。後面這種方法,也有出處、引經據典,在《攝波羅蜜多論》裡面談到:「若意掉舉時,以止而遮止。」佛經裡面也有談到;「心善安住。」這是掉舉的一種對治,這是《瑜伽師地論》裡面有談到的。應該是只有《瑜伽師地論》,中文寫“瑜伽釋”有沒有?注釋應該不要。《瑜伽師地論》裡面所談到的,就是佛經裡面有談到「心善安住」,《瑜伽師地論》裡面談到「心善安住」就是掉舉的一種對治。

同樣的道理,接下來的問題就是,這個方法什麼時候用呢?就像前面那個問題也談到運用的時間,前面談到讓心收攝而回,把掉舉止息掉的時候,要作意可厭惡的事物,心就能夠收攝,把掉舉止息掉。之後就討論了,什麼時候去運用它呢?這前面也有這樣的一個討論,就是當掉舉力量太強大的時候,時間又太久的時候,就是運用這種方法。同樣的道理,現在談到另外一種方法,「掉舉無力,則由攝錄令住所緣。」這個是指把心抓回來,放在所緣的對境上面,安住來做禪修,這樣就可以了。這也是把掉舉去除掉的一個方法,這個方法什麼時候用呢?底下就討論這個問題了。

「總之若心掉動,應於所緣善住其心。若沉沒時,於可欣境應善策舉。」什麼時候用這種方法呢?引用了《聲聞地》,沒有引用其他的經文。不過《聲聞地》的經文裡面卻談到兩個項目。兩個項目裡面至尊仁波切當然最重要是放在「若心掉舉」的時候,「應於所緣善住其心」。不過在《聲聞地》的經文裡面談到兩個:掉舉的時候,還有心沉沒的時候。心沉沒的時候要對於欣喜的對境來善策舉,就能夠把沉沒排除掉。所以心收攝,把心抓回來,放在所緣對境上的時候,會有這兩種效果。在《聲聞地》裡面討論了兩種情況,但是現在只重視在討論掉舉這個項目,因為這一段的意義所要討論是掉舉嘛!所以兩項裡面特別討論到掉舉這個項目,「如《聲聞地》云:『由是其心於內攝略,若已下劣或恐下劣,觀見是已,爾時隨取一種淨妙舉相,殷懃策勵慶悅其心,是名策心。』」這個是什麼時候?把心繼續抓回來的時候?沉沒的時候。怎麼做呢?就是要緣取一個可悅意的對境,而且執取的時候,花一點點的力氣去抓它,所以稱之為「策舉」。這樣子做,心抓回來,這個是在沉沒時怎麼做。但重點在底下「云何持心,謂修舉時其心掉動,或恐掉動,觀見是已,爾時還復於內攝略其心修奢摩他,是名持心。」這個是對付掉舉的時候,把心抓回來就可以了。

前面談到去除沉沒的話要作意思惟,讓心能夠很興奮、很高興,去作意思惟這種對境,這也是一種方法。但這種對境,當內心有掉舉產生的時候,可不可以作意思惟這種對境呢?不可以的!因為當思惟這種對境,心產生興奮、高興的時候,這是心向外渙散的一個原因。當掉舉產生的時候,就不能夠思惟這種對境了,這有所差別,所以後面又再補充說明了「心掉動時,不應作意淨可欣境,以是向外流散因故。」,當心掉動的時候,不應作意清淨、可欣喜的對境,因為這是向外流散的一個主要原因。

有一些對境,譬如說三寶的功德,自己具足八種有睱、十種圓滿的這些功德,把這些功德的部分,好好的思惟一下,作意思惟,以為這樣思惟的話,我可以把掉舉滅掉,有這樣子的一個想法,這是非常有可能的,內心也有這種想法。不過,當有這種想法的時候,作意思惟的對境本身,思惟這個對境會讓我產生振奮,產生喜悅,這種情況,往往會變成掉舉跟渙散的一個原因,其實不能夠滅掉這一個掉舉。所以至尊仁波切特別補充說明了,說使內心振奮的對境,譬如說思惟三寶的功德,自己暇滿齊備的功德,這種對境,當我去作意思惟它的時候,它會達到一個效果,就是讓我的內心很高舉、很振奮,這種情況之下,其實反而會變成掉舉的原因。思惟這種對境的時候,它的效果在什麼地方呢?它是把沉沒能夠消除掉,這個時候運用這種對境。但是運用這種對境,不能夠滅掉掉舉。我們第一個大綱講解完畢了。

接下來講解第二個大綱,前面談到的是把掉舉滅掉的方法,第一種方法,第二種方法都講解完畢,這一點應當要好好的了解,應該大家了解了吧?第一種方法,是讓內心能夠向內收攝,要思惟可厭惡的事物,就能夠達到這個效果。第二種方式,是把心抓回來之後,繼續放在所緣取的對境上面。具有這兩種方法,就可以把掉舉排除掉。所以運用這兩種方式,把掉舉排除掉,就是這個段落的大綱,這個都講解完畢了。接下來講解第二段。

「第二. 明能生沉掉之因者。」這是第二個大綱,要分析清楚沉掉產生的原因是什麼樣子,引用《本地分》的經文做說明,《本地分》說什麼是沉沒的行相呢?「何等沉相?謂1不守根門,2食不知量,3初夜後夜不勤修行覺寤加行(覺寤,是醒著,不勤修行醒著時候的加行),4不正知住,5是癡行性。6耽著睡眠,7無巧便慧,8–11懈怠俱行欲勤心觀(四項),12不曾修習正奢摩他,13於奢摩他未為純善,一向思惟奢摩他相(指偏向一方,偏頗的思惟奢摩他),14其心昏闇,15於所緣境不樂攀緣。」這裡面一共有十五個項目,這是在《本地分》裡面所談到的。

後面要做一個補充說明,就是「沉沒相者,應知是說沉沒之因,」前面《本地分》裡面講「何等沉相?」沉沒的行相,那個行相是什麼意思呢?至尊仁波切說,行相要把它了解成是原因,就是要說沉沒的原因。行相當做徵兆,或者是本質,或者是原因,有這幾個意思。這裡當作原因來做解釋,因為在三解脫門裡面,那個無相解脫門,相,也是指原因。三解脫門裡面談到,在原因的段落,諦實不能夠成立,就把他稱之為無相。果的時候諦實不能夠成立,稱之為無願求。本質而言諦實不能夠成立,就稱之為空。所以本質為空,原因的時候無相,果的時候無願求,這稱之為三解脫門(空解脫門、無相解脫門、無願解脫門)。

三解脫門裡面談到那個無相的相,相把它解釋成原因,所以跟現在這裡也是一樣的解釋,就是把行相當原因來做解釋。當原因來做解釋的意思是,果要出現的時候,前面一定要有一個前兆會先出現。譬如說要下雨,雨還沒有下來之前,即將要下雨,天空雲朵一定會聚集,之後就下雨了。所以天空雲朵聚集這個部分,就是顯現出來的一個徵兆,顯現出來的一個行相,這是一個前兆,所以這個前兆把它稱之為行相。就是果要形成、要出現之前,應當可以看到一些前兆、一些徵兆,那個就是原因段落的徵兆。所以原因段落那個徵兆,把它稱之為行相,所以把相解釋成原因,應當可以這樣做了解。

後面再補充說「懈怠俱行者通勤心觀。」「懈怠俱」俱,是全部在一起。「懈怠俱行」通「欲勤心觀」,懈怠要貫穿在欲勤心觀這幾個項目。其中「何等沉相?」首先談到「不守根門」不守護根門,我們前面談到守護根門那個部分,在這裡討論過很多了,首先要使我們的五根,不要去遇到讓我產生貪瞋癡的對境。讓根門不要去遇到這種對境,這個段落叫「防護根門」。但是假設根門已經遇到了對境–讓我產生貪瞋癡的對境,已經遇到了。可是我遇到了之後,我還能夠讓我的內心不要產生貪瞋癡,這個時候稱之為守護。所以防護跟守護不一樣了,防護是使根門不要去遇到對境,稱之為防護。守護是根門已經遇到對境了,可是我也使我的內心,不要產生貪瞋癡,這稱之為守護。

現在這裡講的是「不守根門」,那就表示根門已經遇到對境了,遇到對境之後,在我們前面解釋裡面有談到,遇到是遇到了,可是我可以使我的內心不要產生貪瞋癡,可是沒有做,還是讓我的內心產生貪瞋癡,這種情況稱之為不守根門。遇到對境,可是我的內心又產生貪瞋癡,如果是這種情況之下的話,當然它的主要原因是愚昧無知。所以遇到貪瞋癡的對境,這是因為我內心愚昧,使我的根門也遇到這一個對境。遇到對境的情況之下,應當內心無論如何也不要產生貪瞋癡,但是,還是不能夠做到,內心還是產生了貪瞋癡。因為這種愚昧無知之故,所以這種情況之下,當然內心的愚癡愚昧會越來越嚴重,越來越嚴重。由這個愚昧之故,當然煩惱也會越來越強烈,越來越強烈。當這個煩惱越來越強烈,以後修安止的時候,那沉沒就會很嚴重,當然是沉沒的一個原因,有這麼一個毛病存在,所以把它列在這裡,這是「不守根門」的意思。

再過來飲食知量,這裡談到「食不知量」,飲食不知量,譬如說食物吃很多的話,就很容易昏暗,內心容易陷入昏暗。食物多的話,身心都會很容易麤重,身心麤重當然容易昏沉、睡眠、黑暗,這些都會發生,所以會發生沉沒,這個當然也是一個毛病,這第二個。

再過來,夜的初分後分不勤修行覺寤的加行。在加行上面的實修,當然要好好的努力。這裡不努力,就是夜的初分、夜的後分,應當要好好的把這些加行努力做一個實修,不要睡眠的。但是現在這裡談到,「不勤修行」就是沒有這樣子去精勤實修就睡眠了,夜的初分也睡眠,夜的後分也睡眠,睡眠會越來越多。人類的睡眠是非常奇怪的,睡少的時候,好像睡眠會越來越少。問題是覺得好像不夠,要再睡,再睡、再睡,睡眠就會越來越多、越來越多。所以夜的初分、後分都睡了,發現還不夠,還越來越多嘛!所以慢慢當然沉沒就會越加嚴重,這也是一個毛病。

還有一項,再其次是「不正知住」,不正知而住的話,這我們前面有談過了,應該正知而行,這是下座的時候,應當要做到的–正知而行。現在這個部分沒有做,所以不正知而住,這是一個毛病。

這裡一共談到了四項,就是「不守(護)根門」,「(飲)食不知量」,還有夜的初分後分不勤修瑜伽,「初夜後夜不勤修行覺寤加行」,還有不正知而行「不正知住」,這一個,我們前面有談過,下座的時候是不是要修四個?前面剛好談過,今天早上還談過的,就是實修要分成上座下座,下座的時候要靠四資糧。四個資糧就是要守護根門;要正知而行;要飲食知量;夜的初分後分要勤修瑜伽,還有睡眠時應該要如何而做。這四項嘛!現在這裡談到,剛好就是四項的反面:沒有守護根門,飲食又不知量,夜的初分後分又不勤修瑜伽,而且又不正知而行。剛好是四項的反面,就是下座的時候要做四種資糧,現在是它的反面了。

我們談到的下座四種資糧,是止跟觀成就的原因,這四個項目是安止成就的原因,也是勝觀成就的原因。所以推理得知,它的反面,既是安止的障礙,也是勝觀的障礙。所以這四者的反面,同時會障礙這二者,因為障礙二者之故,所以這四者,既是沉沒的原因,也是掉舉的原因。這四個項目都是這個樣子了。

371頁倒數第一行,接下來又談到了,「又前論云:『何等掉相(掉舉的行相是什麼)?謂不守根等四,如前廣說,』」所以這四個項目而言,它既是沉沒的原因,也是掉舉的原因。雖然談到不守根門等等四個項目,它也是沉的原因,也是掉的原因,不過就其為沉的原因跟掉的原因的那個部分,應該不太相同的。就是沉沒原因的那個部分而言,會障礙勝觀;就作為掉舉的那個原因而言,會障礙安止。所以不守根門這四個項目而言,當然它也是沉的原因,也是掉的原因,不過作為沉的原因的那個部分,跟作為掉的原因的那個部分,應當有一點點不太相同。不相同的原因,就是在於作為沉的原因的那個部分,會障礙勝觀的產生;作為掉的原因的那個部分,會障礙安止的形成。這是四個項目,不過這四個項目是共通的,就是通於沉沒跟掉舉二者的原因。

後面還有十一項,是不共的原因,就是沉沒(有)自己不共的原因。然後掉舉也是一樣的,又談到四個共通的,所以後面談到「何等掉相?謂不守根等四,如前廣說」,「如前」的意思就是這四個是共通的。所以接下來也會談到掉舉不共的原因,從第五項開始,一共加起來也是一樣,有十五項。

沉沒,前面四個都是共通的,接下來從第五項開始,才是不共的。所以後面要談到,第五項開始,不共的部分,其中四個共通的裡面談到「不正知而行」,不正知而行的話,我們前面已經談到很多正知而行應該要怎麼做。如果一個人正知而行的話,經常都在觀察分析正知而行的話,前面有說過,他的勝慧會不斷的進步。因此反面是如果不正知而行的話,勝慧,聰明的力量不會增加,只會不斷、不斷的衰損,在不斷、不斷的衰損之下,當然沉沒很容易產生了,所以不正知而行是沉沒產生的一個原因。這四個講解完畢。

再過來,「是癡行性」愚癡而行,譬如說內心的邪見,邪見在內心繼續不斷的存在,使它長久、長久的存在,這個愚癡會越來越嚴重、越來越嚴重,這當然很容易產生沉沒。

「耽著睡眠」就是很好睡眠,我們前面有談到過,就是不要睡太濃厚。(不要)太沉睡、太濃厚的方法有很多,做光亮的想法,做起床的想法,以這些方式,都讓我們的睡眠,不會太沉重,還有吉祥臥姿等等,這些都讓我們的睡眠,不會太沉重的一些方式。但是現在不做,因此耽著睡眠,就會像豬一樣,明天要起床這種想法也不存在,如果這個樣子的話,耽著於睡眠的話,睡眠會越來越沉重,睡眠越沉重的話,當然這是沉沒產生的一個原因。

「無巧便慧」就是不知道方法,方法是指,怎麼樣子把沉沒排除掉方法是什麼?沉沒產生的原因是什麼?不知道!把它去除掉方法是什麼?也不知道!這些方法都不知道。「無巧便慧」就是都不知道這些方法,如果這些方法不知道的話,當然沉沒很容易產生,沉沒產生了也不會把它排除掉,因為根本就不知道嘛!所以這個是「無巧便慧」。

(「懈怠俱行欲勤心觀」)懈怠俱通欲勤心觀,這個欲求之心,勤是精進,心跟觀是指尋思跟伺察,這四個項目都是有必要的,但是在懶惰懈怠的情況之下來進行的話,那就會發現是無聊的一種行為。就是這個欲勤心觀,只有在跟懶惰糊在一起才有用的,這是有必要的,是要用的,欲求之心也要有,精進之心也要有,尋思跟伺察都要有。但是不能夠跟懈怠陪伴在一起,這裡跟「懈怠俱行」嘛!就是「欲勤心觀」四者跟「懈怠」陪伴在一起。跟懈怠陪伴在一起,一下就不能用了,就非常無聊,沒有意思了。所以這裡談到,可是這四個跟懈怠經常陪伴在一起,這樣子就有四項了。

再過來,底下那個項目「不曾修習正奢摩他」應該是“串習安止”,奢摩他是安止嘛,對不對?串習安止的時候,我們前面有談到過,止跟觀二者都要平均的發展。這裡談到「串習安止」的意思,就是非常重視安止,如果花太多強烈的力量,花在安止上面的話,這是沉沒產生的一個原因。因為止跟觀二者要平均平均的發展,所以假設沒有重視這一點,花很多力氣,一直在強化、花很多力氣只有在安止這個項目的話,這個也是沉沒產生的一個原因。所以底下應該是“串習安止”、“串習奢摩他”。這是第十二項。

再後面算一項,「於奢摩他未為純善,一向(片面)思惟奢摩他(的行)相」就是奢摩他的安止要具足兩個條件,我們前面都有談過了,第一個就是心要專一的安放在對境上面,這是安止;這個安放本身要有有力的明分,這個條件也要齊備,這樣才算是純熟。「奢摩他未為純善」未為純熟,這樣才算是通達純熟,現在沒有這個樣子,只有一個片面的條件。譬如說僅僅只有專一的安放,但是有力的明分不齊備的話,就只有片面,那個「一向」就是片面,只有一個條件,這樣子來修安止的話,這個不可以,這樣的話,也是一個毛病,沉沒也會產生的了。

「其心昏闇」內心經常都在昏闇、昏闇,昏睡、昏睡,內心都在暗沉沉的狀態之中,這個也不對。

「於所緣境不樂攀緣」心不是很專注在所緣對境上面。在所緣對象上面,心要安放在上面。譬如說,對於安止的功德,內心思惟起來,非常的高興、快樂,因此心很自然的容易放在對境上面。現在這些沒有了,對於功德的部分,安止的功德等等,內心也沒有一個高興、喜悅之心,因此「不樂攀緣」。心就不會很快樂想要去安放在對境上面。

這一共有十五個項目。這是引用經文《本地分》談到了,後面這一個詞句都已經明白來做說明了。但是至尊仁波切擔心,可能會不會有些異議?我們看起來不是很明晰,可能也不太會解釋,可能這樣一個問題。這些部分,至尊仁波切提出來,再做一個明白的解釋,所以底下講了,「沉沒相者」,沉沒相就是《本地分》一開始講何等為沉沒的行相,這個沉沒行相的「相」,應知是說沉沒之因,所以那個「相」,應該把它解釋成為原因,這樣子來做一個解釋。

「懈怠俱行者」,這句話要「通勤心觀」,因為在《本地分》的經文裡面只有提到「懈怠俱行」於「欲」,對不對?(按:廣論中已經把勤心觀加上去了)再過來「勤心觀」就沒有了,上下都不知道怎麼兜在一起了。至尊仁波切說,這句話是這個樣子的,陪伴著懈怠的欲求之心,陪伴著懈怠的精進,陪伴著懈怠的心,陪伴著懈怠的觀。所以懈怠俱行,要通。經文裡面只有談到「欲」,對不對?要貫穿在「勤心觀」,這三項都要貫穿,這是一個補充說明。

「又前論云」就是前面《本地分》談到的,前面談到沉沒的原因講解完畢了,現在要講掉舉的原因也是引用《本地分》。「何等掉相?」何等是掉舉的行相?這個行相還是跟前面一樣,要當作原因來做解釋,「謂不守根等四,如前廣說,」謂不守根門等等的四個項目,「如前廣說」就是我們前面談到過了,這四個項目是共通的原因,也是沉沒產生的原因,也是掉舉產生的原因,這個都已經講解完畢了,跟前面都一樣,「如前廣說」。

再其次,「5是貪行性,」第五項,如果我們對照前面看的話就容易了解了,前面談到「是癡行性」,愚癡不斷的持續下去,那就很容易產生沉沒。對照這裡,現在貪心不斷持續下去,當然掉舉也很容易產生嘛!掉舉是屬於貪心的類型,貪心是指內心不斷再三、再三指向這個對境,捨不得離開它,繼續繼續的下去,那就貪念之心強烈,當然掉舉就很容易產生,所以這是「是貪行性」。

「6不寂靜性」於睡眠,不寂靜,不喜歡,這個跟前面也是對照而言的,前面談到「耽著睡眠」,現在談到對於睡眠不喜歡,內心不寂靜。有些人是好動兒,日夜都活蹦亂跳,不太喜歡睡覺,跟前面那個完全相反。前面是很喜歡睡覺,精神耗弱,昏昏沉沉,都很喜歡睡覺,這是沉沒產生的原因。假設相反的,不太喜歡睡覺,白天晚上都活蹦亂跳的,像好動兒一樣,這個就很容易產生掉舉。

再過來「7無厭離心」,跟前面就沒有對照了。「8無巧便慧」跟前面一樣,前面不是「無巧便慧」嗎?所以對於掉舉產生的原因是什麼也不知道,對於掉舉產生的時候,把它消滅掉方法是什麼也不知道,當然掉舉很容易產生,沒辦法消滅掉。所以「無巧便慧」就是對這些不知道,這跟前面也是一樣的。

「太舉俱行」是太過急躁,「9–12太舉俱行欲等如前」,「欲等如前」就是欲勤心觀,就是欲求,精進,還有尋思跟伺察。「太舉」是太過急躁,在太過急躁的情況之下,而貫穿欲求等等四個項目,跟前面一樣。所以如果太過急躁,來進行欲求等等四個項目的話,很容易產生掉舉。

「13不曾修舉」這個是精進,不串習精進的意思。不串習精進的意思是指,對精進如果不串習的話,掉舉很容易產生。就是緣取一個對境,應當安住在上面精進而做。精進應當安住在上面,這個安住應當繼續、繼續,不斷的持續,這是精進。持續下去是一種精進,這個不喜歡做,掉舉很容易產生。譬如說,我們這裡上課,有人今天來聽了一堂課,過了兩三天又沒有來,過幾天又到別的地方去聽課,又可能一個禮拜,兩個禮拜,三個禮拜之後來了。之後又不見了,又到別的地方,去了好幾個地方,過了一個月之後又來了,那就表示說,心,在一個對象上面安住,應該要繼續串習下去、串習下去,可是沒有這樣進行串習。所以不串習精進的話,這個掉舉很容易產生。

「14於舉未善唯一向修」這個要跟前面對照一下,前面是談到「12串習安止」,就是只有專注在安止這個項目,太過強烈了。現在這個部分是不串習親近,就是不繼續維持下去。再其次是「13於奢摩他未為純善,一向思惟奢摩他相」這個是「於舉未善唯一向修」,就是前面談到的情況是只有偏於一個部分,就是心只有專一安住,這個部分很重視,但是對於有力的明分,根本就丟掉也不做,這個是沉沒很容易產生。現在完全相反了,專一安住這個部分不做,心只有偏向於某一個部分,就是有力明分這個部分,很重視這裡。如果只有有力明分這個分支,專一安住這個分支沒有,掉舉很容易產生。所以「於舉未善唯一向修」只有偏向某一個方面–有力明分,掉舉很容易產生了。這第十四個項目。

「15由其隨一隨順掉法,親里尋等動亂其心。」這第十五個項目。這個是對自己的父母家人,親朋好友等等,想太多了,管太多了,他今天又幹嘛了,這一天又幹嘛了,又做了什麼事,所以在禪修的時候,一下又想這個人,那個人又怎麼樣,他做了什麼事,想太多了,管太多了,當然掉舉很容易產生嘛!我們講述到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