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廣論奢摩他51》

雪歌仁波切 教授
2008-11-14


聞法意樂

在我們成就佛果而言,或者是說我們脫離煩惱障、所知障這個方面來講的話,那有必要依止皈依境的三寶,依止皈依境的三寶之後,來達成我們的這一個目標。如此依靠三寶之後,接著可以逐漸的脫離煩惱障、所知障,逐漸、逐漸達到佛果,這個目標如此可以達成。所以內心思惟這個目標之後,來皈依三寶的話,就稱之為大乘不共的皈依,因此這個目標的達成,那顯然就有必要依靠皈依境的三寶,依靠的方式是如何來進行的呢?就佛寶、法寶跟僧寶這三者而言,在成佛方面有一個道的次第存在,這個道次第的開示者、講說者的這位導師,講說者的導師,從導師釋迦牟尼佛一直到自己至尊上師之間,例如佛寶所開示出來的甚深廣大道的次第,這是法寶。如此的法寶,當我們進行聽聞、思惟的時候,一定要有幫助者存在,這個幫助者、助伴,就是僧寶。應當如此來依止三寶。

就我們現在這個段落而言,所學習的法寶,甚深廣大的道次第,我們現在學習到止觀的道次第這個段落。就這個段落而言,所學習的止觀的道次第,就是法寶。這個內容,大概自己一個人學習是不會了解的,應當很多人聚在一起,廣大學習,互相討論,自己的了解會越來越深入、越來越深入,逐漸的對大論裡面所談到的止的意義、觀的意義,就能夠透過聞思的學習,深入而且廣大,所以這個時候有幫助者,幫助我學習者都是僧伽,這是有必要的。之後就是前面所說的法寶在內心產生的話,那是有必要有幫助者存在呢,這是僧伽,透過僧伽的幫助,我的內心法寶才會產生,這是依止三寶的情形。因此之故,我們現在才大家聚集在一起,對後面要談到的段落,止觀這個部分,努力的去學習,這是依止僧伽的情況。之後再自己精進,把聽聞的意義做思惟,思惟的意義做觀修,那逐漸、逐漸法寶在內心就能夠產生。

如此依止皈依處三寶之後,地道不斷的升級,之後脫離煩惱、所知二障,得到佛果,究竟的目標能夠達成,如此思惟,調整自己的動機之後來聽聞教法。

正講

在我們進行到的段落而言,上次談到,現在是專住在所緣的對境上面之後,假設沉掉產生的話,應該要怎麼做?假設沒有沉掉的時候,應該要怎麼做?分成這兩個段落。這兩個段落裡面呢,現在進行到是專住安放在所緣上面,假設已經離開沉掉之後,那要怎麼樣子做?就談到這個地方。離開沉掉之後,要修等捨,這是所談到的內容。就是作行的這個方面不要做了,在作行這個方面要等捨。那引經據典來說明,在《修次第中編》裡面也談到,《修次第後編》裡面也談到,都談到這個內容。在最初的時候要警慎提防沉掉的產生,要花力氣警慎提防把它除去。可是現在如果已經做了,把沉掉也除去了,繼續要不要再花力氣來提防而把它排除掉呢?不要了,就不要做了,因為已經排除掉了嘛!

接下來就要修等捨,至尊仁波切就開示了,(「故於爾時」)這個時候「須知放緩,」就是把這個警慎提防的力氣,把它放輕鬆,「此是放緩防慎作用」在沉掉方面小心把它排除掉,這個部分的力氣不要再做了,「非是放捨持境之力。」不是把我們抓住對境的力氣把它放鬆掉,這不是的。這個時候所要破除的是什麼呢?就是等捨所要破除的是什麼呢?是作行跟勤力–花力氣。把作行跟勤力當做所要排除掉的對象。這要排除掉作行跟花力氣這個部分,那是不是經常在做,經常在進行呢?當然不是嘛!所以至尊仁波切引用了《修次第中編》跟《修次第後編》的經文談到的內容,是要討論這一點,在373頁前面數過來第三行,(「何故作行或有功用為過失耶?」),「此由於心掉(舉)則攝錄,沉則策舉,防護修習。有時沉掉俱不現起,」這樣子做、做、做,之後有時候呢,沉跟掉就完全沒有了。沉跟掉都完全沒有的情況之下,(「若仍如前」)如果還跟前面,前面就是一開始實修的時候,如果還跟前面一樣,(「防沉防掉」)要提防沉沒跟掉舉,因此「策勵而修,」如果還是像那個時候,這個樣子的話呢,「反令散亂。」剛開是修的時候呢,要提防沉沒跟掉舉,所以要花力氣,要用作行,可是做到最後,都沒有沉掉了嘛!還是那個樣子做的話,反而會內心散亂,所以這個時候,沒有沉掉的時候,又再進行作行,又再進行勤力的話,這個是要破除掉的。

前面數過來第三行,「何故作行或有功用(有功用就是花力氣)為過失耶?」一直到「非是放捨持境之力。」這四行要講的是作行跟有功用它的毛病在什麼地方,因為作行跟有功用會形成毛病,因為它會形成毛病之故,所以應當要把它破除掉,那破除就是要觀修等捨。為什麼要討論到觀修等捨?因為要破除作行跟有功用。為什麼要破除掉作行跟有功用?當然要先講一下它有什麼毛病?它有什麼不好?才要把它破除掉嘛!所以「何故作行或有功用」這個地方就要說明。要先說明一下要破除的對象它有什麼毛病,有毛病之故,才說要把它破除掉呢。但是要再深入解釋一下,所謂把「不做行」修等捨的意思,「此是放緩防慎作用」,不是說執取對境的力量把它放鬆掉,這是深入的再做一個說明。

「何故作行或有功用為過失耶?」一直到底下「若仍如前防沉防掉策勵而修,」這是第一段,這個是認明所應破,認明所要破除的是什麼。 之後再過來就引經據典,後面那個「反令散亂。如修次後二編云」一直到「其心便散動。」為止,這個是毛病。就是前面已經談到所破,可是這個所破我如果不把它破掉的話,繼續下去會怎麼樣?我現在把它留著,繼續做下去會怎麼樣?會有這個毛病呢!所以就「反令散亂」會有這個毛病產生,引經據典來說明了。如果那個所破,我不把它排除掉,繼續繼續下去,「反令散亂」這個毛病就會出現,這是第二段。

「故於爾時須知放緩,此是放緩防慎作用,非是放捨持境之力。」這是進一步的說明,誤解會產生。就是前面談到應該要「放緩」,放緩的時候,連持對境的力量也放鬆掉了,那這個不對了。所以要進一步的說明,把這個誤解也要去除掉。要說我要放緩、放鬆的是防慎的作用,這個要放鬆,但不是把持對境的力量也放鬆掉,這是進一步的排除一個誤解。

前面第二個段落應該是「故於爾時須知放緩」,到這裡為止;「反令散亂」一直到「須知放緩」。 之後「此是放緩防慎作用,非是放捨持境之力,」是第三個段落了,這個分成三項。這裡也討論完畢了。

討論完畢,已經了解了之後,就要說明「故修等捨,非是一切無沉掉時,乃是摧伏沉掉力(勢力)時,若未摧伏沉掉勢力(則)無等捨故。」那就要進一步的說明什麼時候觀修等捨呢?不是說隨時都在修等捨,是沉沒跟掉舉,它有一個力量,會產生、會出現、會跑來。有這麼一個力量存在,現在把這個力量壓住,把它摧伏掉,這個時候就要修等捨。意思是指,假設生出沉掉的力量,它產生出來的力量,假設沒有消滅掉,這個時候不能修等捨。這個時候如果修等捨的話,那沉掉就產生了,沉掉產生就會傷害我們。所以修的時間應該是把它的力量摧伏掉,消滅掉之後,這個時候是修等捨的時候。

那就是前面談到的要修等捨、要修等捨,就再三強調了,到底「修等捨」是什麼意思呢?所以再做一個解釋說明,373頁倒數第六行「云何為捨?」那什麼叫做捨呢?「答.捨總有三 .」總體、總體,經常談到「捨」這個字的時候,在三個環境,三個段落裡面談到捨,(「一受捨. 二.無量捨. 三.行捨.」)一個是感受裡面談到捨,一個是修四無量心的時候又談到捨,第三個是作行的時候又談到捨。我們現在說修等捨,在什麼地方、什麼架構裡面談到的呢?在行捨這個段落,所以現在談到捨,是行捨,作行的等捨(「此是行捨。」)。

那這個作行的等捨,「此捨自性」,引用了聖者無著的「如《聲聞地》云(裡面有談到):『云何為捨?』這個捨,是行捨裡面的捨,『謂於所緣心無污染,』污染是煩惱,所緣來修無煩惱的時候,(『心平等性,』)心安住在平等性的時候,(『於止觀品』)對於止觀要修的內容,『調柔正直任運轉性,』能夠非常的柔順,自然的趣入,『及調柔心有堪能性,』這個時候調柔的心也都能夠堪能,『令心隨與任運作用。』」心呢,自然的就能夠趣入所修的對境,這個時候就是我們這裡所談到的,作行方面的等捨,因為《聲聞地》裡面的詞句,非常明白的解釋清楚了,所以至尊仁波切就沒有再把這個經文內容做一個解釋。

「謂得此(行)捨時(來)修三摩地(等持)」的時候,「於無沉掉捨現前時,」在沒有沉掉的時候,等捨現前的時候,(「當住不發太過功用。」)就會安住在不必發太過功用,不必花力氣,(「此所緣像.」)這種所緣的行相了。那了解這一點之後就會發現,得到這個「行捨」還真的有點不太容易呢!不是立刻就能夠得到的了,為什麼呢?因為要靠前面談到的。前面談到呢,有時沉掉俱不現起,有沒有?前面談到呢,把沉跟掉再三克服之後,到了某一個適當的時候呢,沉掉都不會產生。這個沉掉不產生,而且已經得到把握了,這麼一個適當時機的時候,如果還要用功用去克服它,這是一個毛病嘛!所以這個時侯才要修等捨,才能夠有這個等捨。可見那個時侯才有等捨,就是沉掉都沒有產生的時候,才有等捨。我們現在呢,大概就等於是幾乎沒有,因為都是在沉跟掉之中,要到沉跟掉都沒有了,不會產生,這種把握已經得到的時候,才有等捨,可見這個不容易哦!所以「謂得此捨」是得到這樣一個等捨,那個時候不必花太大的力氣,就能夠安住了。

《聲聞地》裡面討論到等捨的本質是什麼呢,《聲聞地》的經文裡面談到,「如《聲聞地》云:云何為捨?謂於所緣心無污染,(心平等性,)」這個時候是「於止觀品調柔正直」,為什麼談到止觀品呢?這個「於所緣」是指首先修安止、勝觀的時候,有一個止觀的所緣。不過就算是還沒有得到止觀,甚至沒有得到安止之前,我們現在是學習「無過失的等持」。現在目標是產生一個無過失的等持,這時候止也沒有得到,當然也沒有安止的所緣。我們現在是學、是要產無過失的等持。無過失等持的時候,當然也有一個所緣。現在無過失的等持要產生的時候,要專注在一個所緣上面,透過這個所緣,有一個無過失等持產生的所緣,專注在上面,將來逐漸、逐漸就九住心產生了。透過九住心,不斷進步、進步,之後就得到安止,那個時候還有一個安止的所緣。

所以現在沒有安止的所緣,因為沒有安止嘛!這個時候沒有安止的所緣,這個時候把它稱為止觀品,這是屬於安止類型的所緣嘛!因為現在無過失等持的時候,還有一個所緣,這是安止類型的所緣,專注在上面之後,慢慢產生九住心。九住心進步、進步,之後就得到安止,那個時候就有安止的對境。現在是屬於安止方面的,就是止觀方面的,所以這裡談到止觀品,是指這個意思。就我們現在而言,連這個所緣也還沒有,我們現在是在尋找所緣,不是說我到印度去請了一個唐卡,就說我有一個安止的所緣。不是的!因為我們前面解釋過了,所緣的意思是指在我的第六意識,內心的第六意識裡面所出現的對境,才算是我觀修的所緣,並不是說外在有一個物品,這個就是我觀修的所緣,對不對?不是這個意思嘛!不是說有一個物品當做所緣,所緣是指在我第六意識裡面所出現的那個對象,才是我觀修的所緣。那現在我們沒有,我們現在還在尋找了。

那這個所緣,要俱足五個特色哦!五個特色就是《聲聞地》裡面所談到的,首先「心無染污,心平等性」,第一個是心無染污的心平等性;之後「調柔正直」;然後「任運轉性」;之後是「調柔心」;然後「有堪能性」。 應該是「無染污的平等性」;然後是「正直」;「任運轉」;之後「調柔心」;然後「有堪能性」這個是有堪能性而「令心隨與任運作用。」應該是這五個條件。我們現在連一個所緣都沒有,所以當然這這五個條件就談不上了,那當然也還沒有等捨嘛!現在也還沒有所謂的等捨。

「如前論云」《聲聞地》談到「云何捨相?」捨的相是什麼?捨相是指「謂由所緣令(於)心上捨,及於所緣不發所有太精進。」而且於這個所緣呢,不發太精進。這一個所緣,捨的相是什麼?如果大家學攝類學的地方會談到,所緣的相是什麼?譬如說我們現在討論的是無過失的等持,無過失的等持在產生的時候而言,當然無過失的等持要產生的話,要緣取一個所緣,這個所緣應當是在第六意識上所出現的那個對象,才能夠當做無過失等持產生的一個所緣嘛。這個所緣,譬如說,假設是佛身的影像,佛身的影像就是佛像在第六意識出現,這個是佛身的影像。如果說佛身的影像在內心產生的話,這樣子來討論,把祂當做等捨對境的話,那應該怎麼樣子來做呢?這個時候所謂等捨的意思,是指安住的時候不花任何的力氣,不要花太精進的力氣,所以《聲聞地》裡面談到「及於所緣不發所有太精進」對這個所緣的對象,不必花太大的力氣去抓住它,這個是等捨的意思。

大家學攝類學的時候就有談到過,感受之對象,來進行領受,領受這個字的意思是對於感受的對境來進行的。想之對境,就稱之為相。所以有這麼一個句子了。譬如說,就瓶子來講,執瓶眼識,執取瓶子眼睛的神識來講的話,這是一個心王,眼睛的神識是心王嘛!所以有一個執瓶眼識,那執瓶眼識心王產生的時候,當然有五個心所–五遍行一起的,就是受、想、思、觸、作意。那這個五遍行跟心王本身,這六個呢,所緣取的對境都是一樣的,都是緣取瓶子。緣取瓶子的時候,它所緣對境一樣,行相一樣,質一樣等等,一共有五種相應。(所緣、所依、行相、時間、質)在這種五種相應之下,它們所緣的對境都是一樣的,但就算所緣的對境都是瓶子,它各自各自一定有不同的作用,因為不同不同的作用之故,心所一個一個各自各自不相同。

譬如說就感受而言,感受它跟心王–眼睛的神識,當然一樣,都是緣取瓶子,可是它不僅僅只是緣取瓶子,而是這個瓶子能夠給我帶來痛苦,能夠給我帶來快樂,有這個特色存在嘛!這個特色,誰能夠去感受到它呢?就是這個受,受心所的作用,它能夠去領受到這個部分。還有就想而言,當然它也跟眼睛的神識一樣,是緣取瓶子,可是緣取瓶子的時候,它還能夠有它不同的對象哦,因為這一個瓶子本身,一定有它不同於柱子,不同於什麼,不同於別的法,一定有這些特性存在,這些特性就是當做「想」,它所緣的對象,所以這個做為想的對境。那一樣的道理,這個行捨它是怎麼樣子來解釋呢?它不僅僅像無過失的等持一樣,去緣取佛身影像,行捨當然也是緣取它,可是後面還有一個它的不共作用的部分,就是在《聲聞地》裡面所談到的「云何捨相?」就是指「謂由所緣令(於)心上捨,及(而且)於所緣不發(不必花)所有太精進(的力量)。」

(仁波切問:這裡清楚嗎?完全不清楚?)了不了解?有問題可以提出來。以下仁波切中文說明:比如說,我們自己看到一個人,或者想到一個人,想到這個人的時候呢,那我心所緣的就是這個人,這個時候我的心呢,也有心王,也有心所,是同時的。這個心所裡面,跟隨每一個心王有五遍行,剛剛我們講的,就是受、想、思、觸、作意這些。所以這裡面,首先比較簡單來說,就是講這個受跟想來說,我想到這個人,我看這個人的時候,我的心王呢,旁邊一定有受跟想的這個心所,是吧!所以受跟想的這個心所,心王跟這些心所,是不是緣這個人?是。所以呢,這我們就會說這個心王跟心所呢,相應因。相應因的意思就是所緣也是相應,上面的行相也相應等等,有這種相應。

他們所緣相應因的意思是什麼?就是這個心王也是緣這個人,這些心所–受跟想,也是緣這個人,是吧!但是受心所跟想心所這兩個,它們也有各個的,另外一些不同的緣。比如說,受心所它自己特別的緣是什麼?不止這個人而已,遇到這個人之後,這上面有給我快樂,或者給我什麼樣子的一個感覺,這個功能部分呢,受心所它會領受,這一部分它就會抓著。想心所呢,它是不是緣這個人?沒有錯!但是它自己也有另外部分的緣,是這個人跟其他的人,有什麼不同?它會區分的。所以想它會有是這個人,是那個人;這是壞,這是好;這是什麼樣子的;這是學佛的,這是不學佛的;這是什麼派。這樣子一個區分的,就是想。所以想心所呢,它也有緣這個人,但是緣這個人上面,有一些跟其它不相同的部分,它就會抓著。也有緣這個人,還有這個人跟其他的人不相同的特色,它就會緣這個特色。

這些受心所跟想心所,跟心王緣(同)一個地方,是吧!緣這個人,但是它們自己也有各個的、另外一個緣的部分。跟心王,跟大家一起的,也有緣的一個部分。所以「緣」有兩個,它緣的時候,有自己特色緣的方式,還有緣這個人也沒有錯,就有兩種特色。現在是一樣的道理,我們修奢摩他,修止修的時候,緣這個佛像,我的心王也好,這些心所也好,都一起緣這個佛像,緣第六意識佛身體的影像,整個心王心所都緣這個,但是那些心所,它們各個有沒有特色的一種緣?也有。是吧?比如說,剛剛講的是行捨,這個心所來說,他自己有沒有一個特別的緣呢?也有。那什麼樣子緣呢?這很難講出來的,它不可以說直接講佛像,不可以講。這個佛像上面有一個特色,好像它跟自己有關係了,這個行捨心所本身有關係,它也不會那麼抓著,也不會那麼放的,就好像剛剛好的一種,緣上面也有這樣一種特色。所以佛像上面有這種功能,是它的緣。 (不清楚?哈!哈!哈!到這裡就不清楚了!哈!哈!哈!)

剛剛我們講想心所的緣,這個人也是它的緣,還有這個人跟其它不相同的一個特色,也是它的緣。所以不相同的特色,這個也沒有辦法舉出來另外一個東西,是吧!也是這個人上面。所以像這一類的,比如說剛剛講,行捨它的緣呢,它個別的緣不可以說這個佛像,佛像是它的緣沒有錯,但是它個別的緣呢,就是這個佛像上面有一種特色,一種……講不出來,哈!哈!…(以上仁波切中文開示)

就前面舉的那個例子而言,譬如說緣取佛身的影像,佛身的影像就是在我們第六意識裡面出現的一個佛的形像,這個當修無過失等持所緣的對境。可是,一樣的,我們現在在這個對境上面也要修等捨,那這個時候就要先認明清楚,「云何捨相」就是認明清楚,等捨的對象到底是什麼?等捨的對象,就像前面我們講的那五個心所一樣了,能不能把佛身的影像,當做我們行捨的對象呢?不可以的!當然也可以說它是行捨的對象,但是呢,共通所緣,它跟心王一起共通緣佛身的影像,但是行捨的所緣對象,應當還有一個不共的部分,對不對?就像我們剛剛前面講的,想心所它緣的對象,當然也是指眼睛所看到的這個人,想心所緣取這個人,當然都一樣是這個人,可是想心所能夠去分辨清楚,這個人跟別的人有什麼不同,把這個不同的特色抓住,這個是想心所的作用。所以它不僅僅只是緣取這個人,它有一個它不共的特色所在。

那一樣的道理,這個行捨也有一個它不共所緣的對境,首先它當然也去緣取佛身的影像,可是在佛身的影像上面,還有一個性質,有一個能力,有一個特色。就是我緣取這個性質之後,它會讓我的內心變得很輕鬆,讓我的內心造成等捨,很輕鬆,這個部分才是行捨所要緣的對象。所以捨相就是指等捨所要緣取的對境,它的相是指對境。

「謂由所緣」這個所緣就是等捨的所緣,就是捨相的相,靠著這個所緣,靠著這個對境的話,能夠讓我的心達到等捨。靠著這個所緣,能夠讓我不必花太大的力氣,這個所緣就是行捨的對象,是不是這個樣子?了解了嗎?了解了嘛哦。啊?

緣取這個對象之後,「謂由所緣」所緣就是對象,緣取這個對象。譬如說佛身影像上面某一個特色,某一個性質,緣取這個性質之後,造成我的內心能夠形成等捨,「於所緣」,緣取這個所緣的特色、特性之後,會造成我的內心不必花太大的力氣,那這個特色,這個性質,就稱之為等捨的對象。

(以下仁波切繼續中文講述)應該這樣子問,可能有的時候不要回答,問就是回答,所以我想就問你們,可能就回答你們,(哈!哈!哈!…)比如說,我們苦受,樂受,捨受,那這個「受」它的緣是什麼?苦受的緣是什麼?啊?(學員…)不是。一個人吃到蘋果,苦受;一個人吃到蘋果,樂受。那這個蘋果不一樣嗎?一樣啊!但是苦受的緣是什麼?就是蘋果上面有一個苦的性質嘛,跟他遇到的時候,他有一個感覺;那一個人他遇到這個,就樂受,生起一個樂受,那個時候就蘋果上有一個能感受這個樂,能生這個樂受的一種能量,一個性質,這就是他的緣,是吧?所以不可以說蘋果就把它分:這是苦受的緣,這是樂受的緣。那捨受的緣是什麼呢?也不可以說蘋果,是吧?捨受的緣是連它上面,也有一種,就有一種給我們反應一個捨受的功能,這是捨受的緣。那現在一樣,行捨的緣是什麼呢?也不可以說這個佛像,不可以說!這個佛像上面有一個功能,是吧?所以我們要這樣子區分。這樣子有沒有清楚?有一點點?(哈!哈!哈!…)(以上仁波切中文講述)

「如前論云」,《聲聞地》談到「云何捨相?」那個捨,要把它當作等捨的對境的那個捨,譬如我們說樂受,感受不是分成三種嗎?一個是快樂的感受,對不對?快樂的感受是主體,可是它對境也有一個樂,那個樂是對境;還有這個苦受,苦受是主體,有一個苦的感受,可是它那個感受對境也叫做痛苦嘛!所以痛苦有的時候講的是對境。那一樣的道理,現在講到等捨的時候,內心本身處在等捨的狀態之中,可是這個等捨也有一個它的對境,那個對境「云何捨相」那個捨,是指做為等捨的對境的捨,那這個捨的對境的這個捨它的相是什麼意思呢?是什麼呢?底下就做了一個解釋。藏文有一點麻煩,因為講相的時候,有時候講原因,有時候又講它的本質,現在這裡是講它的本質。所以談到相的時候,意思都不太一樣,要看上下文,這裡談的意思是指它的本質。現在講做為等捨對境的那個捨,它的相,就是它的本質是什麼意思呢?底下就講了,舉了這兩個「謂由所緣令心上捨,及於所緣不發所有太精進。」

之後是時間,373頁倒數第二行,我們前面已經解釋了本質,就是自性,倒數第四行,此捨自性是什麼,就是等捨的本質是什麼,用《聲聞地》講解完畢了。倒數第三行,「此所緣相」這第二個段落,就是等捨的時候,它所緣的對境是什麼,這個也有解釋完畢了。現在講第三個,「修捨之時,」這第三個段落了,修等捨的時間是什麼,「亦如彼云:」又是引用了《聲聞地》,《聲聞地》裡面談到了「云何捨時」,修等捨是在什麼時候呢??(「謂止觀品」)就是止觀品當做所緣,對於止觀的所緣,心已經沒有沉根掉的時候。心緣取止觀所緣的對象,在那個時候,內心已經沒有沉,沒有掉的那個時候,「所有沉掉心已解脫。」解脫就是離開了,對於止觀的對象,內心已經離開了沉沒跟掉舉的那個時候,就是修等捨的時候。這個句子在前面就已經講的非常明白了,前面的那個部分,至尊仁波切談到,就再前面數過來第四行,他已經經講的很明白了「有時沉掉俱不現起」,那個是說沉跟掉都完全沒有產生的這種把握已經很確定了,這樣一個適當的時機,那個時候就是修等捨時候。印度的論典《聲聞地》裡面也談到了,但印度的論典《聲聞地》裡面的詞句比較平鋪直敘,就沒有像至尊仁波切在前面第四行那裡講的那麼明確。但是這個時間,什麼時候修等捨的時間,如果要比較清楚明白的話,詞句就前面第四行那裡,至尊仁波切用的詞句比較清楚,比較明白的。

接下來一個結論,是總結了「如是引發無過三摩地法,」如是引發無過三摩地法,要看我們最前面這個大綱,在349頁「此又分二. 一.引生無過三摩地法. 二. 依彼引生住心次第」九住心怎麼樣子產生,先產生一個無過失的等持,以無過失的等持怎麼產生九住心。所以引生無過三摩地法裡面,「初又分三.」繫心所緣的前面要怎麼做,安住在所緣上的時候應該怎麼做,住於所緣之後應該要怎麼做,對不對?這三項我們都解釋完畢了。現在進行到的段落到安住所緣之後應該要怎麼做。安住所緣應該要怎麼做,裡面又分成兩項,就是沉掉產生的時候,「有沉掉時應如何修」,365頁「住所緣後應如何修」,又分成兩項「一.有沉掉時應如何修. 二. 離沉掉時應如何修. 」現在談到的就是第二項,離開沉掉的時後應該怎麼做。

離開沉掉的時後,就是應該要修等捨嘛,所以把這個等捨做一個詳細的解釋,這個也講完了。到這裡為止,就把引發無過三摩地法講解完畢了,對不對?所以「如是引發無過三摩地法,」如是就是如同前面所講的這些內容,全部都是說明引發無過三摩地的方法是什麼,已經講解完畢了。

一直到這個段落,引發無過失三摩地的方式是怎麼怎麼做呢,以經詳細詳細做了解釋,這篇幅非常長,這裡面還引經據典,引用了很多的根據。就是很多的經論裡面都談到了,做為根據的經論很多,所談到的內容都很多,顯然要說明的就是這些內容,都有一個實修次第存在。所以前面談到的這些內容,最後結論的時候要特別做一個說明,前面所談到的內容,都有實修的次第在裡面。這些都不是我個人自己杜撰的呢!至尊仁波切要講,這些不是我自己發明,我自己創造出來的,都有根據的。所以「如是引發無過三摩地法,是依」彌勒怙主「慈尊辨中邊(分別)論,」裡面來討論的。

總之,最主要的根據是《辨中邊分別論》,底下要開始要引用《辨中邊分別論》的經文,然後《辨中邊分別論》的經文裡面又引申出去很多的佛經,很多的論典。所以這內容裡面引用了很多的經論,但主要的根據是《辨中邊分別論》,然後再加上其它的經論,所以接下來就要把《辨中邊分別論》裡面的句子就引用在底下了,說呢「如云:『依住堪能性,能成一切義,由滅五過失,勤修八斷行。懈怠忘聖言,及沉沒掉舉,不作行作行,是為五過失。即所依能依,及所因能果,不忘其所緣,覺了沉與掉,為斷而作行,滅時正直轉。』」這是《辨中邊論》的經文。

引用了《辨中邊論》的詞句,如果說把這個詞句的內容,一個字一個字,詞句的內容作一個詳細的了解的話,那就明白了,就會明白至尊仁波切果然是根據這些內容。就是由這些內容去說明無過失的等持是怎麼產生,然後講了這麼多的內容,就這前面的篇幅已經非常多了嘛!所以才特別引用這個詞句,然後把這個詞句的內容,如果明白了解的話,就會知道,前面這麼多討論的內容,果然都是根據《辨中邊論》的經文而來的,所以有必要把這個詞句的內容,作一個明白的解釋,所以至尊仁波切就做了一個明白的解釋。

底下開始把內容作一個講解,374頁第二行「其依住者」這裡開始,其依住者,就是經文的一開始的「依住堪能性」。從「其依住者」開始,一直到倒數第四行「廣說如前」,到這裡為止,全部都是解釋經文的內容,《辨中邊論》經文的內容。

之後要把經文的句子,一項一項來解釋,首先是「其依住者,謂(是指)為除障品發勤精進,依此而住(所以依住呢,依此而住),於此能生心堪能性勝三摩地。」心達到堪能的殊勝的等持,「此能成辦勝神通等一切義利,」所以經文說「依住」,「堪能性」,「能成一切義」這就三項了。怎麼解釋呢?「依住者,謂為除障品發勤精進,依此而住」,之後就達到了心堪能。心堪能的話,能夠成辦殊勝的神通等等一切的義利。這三個句子,這樣做解釋的了。

這個要談到三十七菩提分,三十七菩提分裡面有四念住,四正斷,四神足,五根,五力,七菩提分跟八正道。這個「依住」是指四正斷,安住於四正斷的意思。安住於四正斷上面「為除障品發勤精進」,就是四正斷。在除障品方面發勤精進,安住在四正斷裡面,把四正斷精進的去做的話,「依此而住」如果這樣做到的話,就能夠產生神足通。神足等等心堪能的等持就能夠產生,令心堪能的等持產生了,是「此能生心堪能性勝三摩地」指的是神足。如果神足得到了之後,接下來就會齊備許多的神通,因為有了神通之故,所以能成一切義,一切事情都能夠達成。

經文裡面談到了依此而安住,住在它的上面,住在它那裡的意思。這個是指如果得到等持的話,能夠達成很多的目標,很多事情都能夠達成。因此神通所安住的處所,或者說神通的原因,就是由等持而產生,所以等持被稱之為神足。這裡不是談到嗎?「是神變之足或是所依,故說『能成一切義。』」有沒有?是神變之足嘛,或是所依。所以神變之足或是神變所依靠的處所,就是等持。因為靠著等持,能夠產生很多神通的功德,這些神通那麼多的功德,就依靠在這個地方,所以是所依,依靠在這個地方。或者說像是它的腳一樣,這是個比喻了。就是由它這裡,由等持。因此之故,等持非常的奇特,因為靠著它可以產生很多神通的功德,所以神變之足就是等持,是指這個意思。神變之足我們講神足,就指的是等持。

如此奇特的 神足,就是等持,它要怎麼樣子產生呢?接下來就後面的句子「云何能生此三摩地?」就是這樣子的神足,這一個等持三摩地怎麼樣子產生的呢?「謂為斷除五過失,勤修八(斷)行,從此因(而產)生。」所以經文裡面談到,373頁倒數第一行「由滅五過失,勤修八斷行」就這兩個句子,就解釋說明了,這是講原因的部分。五過失斷除掉之故,要勤修八斷行,就能夠產生三摩地。所以三摩地要產生的話,它的因是要把五種過失斷掉,要勤修八斷行。

之後就要詳細說明了,五種過失是什麼?八行又是什麼?每一項每一項要講。先講五種過失,底下就一個頌文「懈怠忘聖言,及沉沒掉舉,不作行作行,是為五過失。」這一個頌文四個句子,是講五種過失。接下來的句子就詳細說明了「五過失者,為加行時懈怠為過,」懈怠是一種過失。底下是講原因,懈怠是一種過失,因為「於三摩地不加行故。」那個故,就是講原因,懈怠本身是一種過失,因為對於修等持不會努力去做,不加行之故,所以第一個毛病:懈怠。

第二個(「勤修定時忘失教授是其過失,」)勤修等持的時候,忘失教授是一個過失,所以忘失是第二個過失。為什麼呢?因為「若忘所緣心於所緣不能定故。」如果把所緣的對境都丟掉了,那心在所緣上不能安住,這第二個毛病。

「已住定時沉掉為過,」第三個,已經安住在對境上面的時候,沉沒跟掉舉是一個毛病,為什麼?底下講原因,因為「彼二令心無堪能故。」因為沉跟掉會讓內心不能夠堪能,所以它是一種毛病,這第三個。

第四個「沉掉生時不作功用是其過失,」不作行,前面經文裡面談到不作行嘛,所以不作行–不作功用,就是不花力氣去把它消滅掉。沉沒跟掉舉產生的時候不花力氣去把它消滅掉,不作行,這是一個毛病,為什麼?底下講原因,因為「以此不能滅二過故。」因為如果不花力氣的話,不作行的話呢,那就不能滅除沉跟掉嘛!這當然是一種毛病,所以不作功用是一個毛病,這第四個。

再過來第五個毛病,「離沉掉時行思是過,」就是作行,離開沉掉的時候,作行本身是一種過失哦,這裡沒有講它的原因了。還有「修次等說沉掉二過合一為五,若各分別是六過失。」裡面談到沉掉產生的時候,不作功用是其過失,裡面又談到沉沒跟掉舉了,所以把沉沒跟掉舉合起來算是一個毛病的話,那過失就五個,把沉跟掉單獨分開,算成兩個毛病的話,那就變成六個,也有這種說法。

後面第五個「離沉掉時行思是過,」作行的思惟是一種過失,沒有特別舉出它能成立的因,因為前面第四項,沉掉產生的時候,不作功用是一種過失嘛!所以它的反面,沒有沉掉的時候又作功用,那當然是一種過失,所以第五個就沒有特別講它的原因。我們這一座講述到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