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廣論奢摩他58》

雪歌仁波切 教授
2009-01-16


聞法意樂

現在我們來聞思至尊仁波切所寫的廣論下冊止觀這個部分,這個部分的意義困難當然是有點困難,但是不管能不能好好去了解它的意義,總之因為聞思之故,會累積廣大的善根,累積廣大的福報。譬如說我們讀誦佛經的時候,對佛經的意義往往也不能夠了解,但是無論如何,因為讀誦佛經之故,卻能夠累積廣大的福報,跟這個情況一模一樣。所以至尊仁波切所開示的教法內容,就等同於佛經,原因何在呢?因為至尊大主不是一位普通的凡夫俗子,他可以說是導師佛陀的代表,或者說其實就是佛本身,與佛無二差別。就一位成佛者而言,他所開示的教法,那當然等同於佛經,因此閱讀學習之故,累積廣大的福報,那就不用說了。

大家有些人遠道而來,有些人可能妥善的了解內容意義,有些人可能不太了解,但是不管如何,可以說在十方諸佛菩薩的跟前,對祂們所開示的教法,我們進行講說跟聽聞,那當然完全是滿足諸佛菩薩的心願,因為滿足了諸佛菩薩的心願之故,當然可以誠懇的來進行祈請,祈請什麼呢?祈請自己所追求的心願都能夠圓滿達成。那我們所要追求的是什麼呢?解脫跟一切智的果位,究竟的安樂,究竟的佛果希望能夠得到。在沒有得到之前,暫時上面來講,那希望這輩子也好,下輩子也好,希望一切都能夠非常的美滿,思惟這個心願來聽聞教法。

正講

上一次談到的段落,在科判上380頁,由修成辦安止的量分三,「修」的意思當然是指經過了九住心,這個要分成三項的,所謂的「由修成辦」就是前面已經修完了,前面修什麼呢?前面修九住心。修完了九住心之後,要達到一個效果,就是要形成安止,要成辦出安止,那就表示前面已經修過了九住心。那九住心的前面還要修一個無過失的等持,以無過失的等持已經得到了,這個做為基礎,在這個基礎之下,按照順序又修了九住心。然後九住心又修完了,它的成果是什麼呢?它的成果就應該要得到安止,應該要成辦出安止。所以有沒有得到安止,這個部分的討論要分成三項,「一. 顯示奢摩他成與未成界限. 二. 顯示依奢摩他趣總道軌. 三.顯示別趣世間道軌.」分成這三項,其中的第一項,奢摩他是安止,安止到底成功了還是沒有成功?它的分界限在什麼地方?分成兩項,「一.顯示正義. 二.有作意相及斷疑.」這其中第一個要講的,就是安止有成功還是沒有成功?它的分界限在什麼地方?總是要有一個標準嘛!就是安止是果,我前面九住心修完了,那總是要有一個成效,它的成效就是我安止已經得到了。

得到安止是透過九住心,修、修、修,最後修完了,等到第九住心也結束了,之後得到一個身心輕安,在身心輕安之樂的攝持之下,又得到一個等持,那個就稱之為安止。所以首先要得到身心輕安之樂,然後在這個身心輕安之樂的攝持之下,還能夠再形成一個等持,那才能夠稱之為安止。那就表示要得到身心輕安之樂,可是身心輕安之樂的前面,那要有身輕安跟心輕安,身輕安跟心輕安這二者的產生,當然是身輕安開始,然後心輕安,然後才有身心輕安之樂,我們上次就談到這個段落。

在詞句上面,我們上次談到的是382頁倒數第三行,「又能障碍樂斷煩惱,煩惱品攝內身粗重。若勤功用斷煩惱時,其身重等不堪能性,皆得遣除,身獲輕利,名身堪能。」名身堪能就稱之為身輕安,上次談就到這個地方,這是界定身輕安是什麼性質,這個說明完畢了。

「如是能障樂斷煩惱,煩惱品攝內心粗重,若勤功用斷煩惱時,愛樂運轉攀緣善境,不堪能性皆得遣除,心於所緣運轉無滯,名心堪能。」這個是心輕安,上次界定了身輕安是什麼,現在要解釋心輕安。內心要斷掉煩惱,可是在斷掉煩惱的前面,首先讓我們的心不想去做這件事情,這個是指加行的段落。加行的段落就是內心要去斷除煩惱的時候,在進行斷除煩惱工作的前面。正行是斷掉煩惱的事情嘛!正在斷除煩惱。但前面要一個加行的段落,前面那個加行的段落就是我想要去斷煩惱,我喜歡去做這件事情,但是在前面要斷煩惱這件事情,首先就不喜歡,首先讓我的內心不喜歡去做這件事情,這是加行的段落。

然後反面,心朝向煩惱的部分,很喜歡!所以「能障樂斷煩惱」這是加行的段落,很快樂的想去斷掉煩惱,可是讓我不喜歡這樣子去做,然後「煩惱品攝內心粗重」之後心朝向於喜歡煩惱,反面的部分,斷煩惱反面的部分是煩惱,喜歡朝向斷煩惱的這個部分,有這樣的一個作用,這個是心粗重在加行的段落所發揮的一個作用。

後面談到的是正行的段落,「若勤功用斷煩惱時」就是花力氣要把煩惱斷滅掉的時候,這個就是正行的段落,心專注在善的緣「愛樂運轉攀緣善境」,攀緣善境是心已經安放在善的所緣。心有沒有放在善的所緣上面?有,已經專注在善的所緣上面,應當專注在善的所緣上面,就斷掉煩惱,應該很高興,很喜悅。但是現在心粗重,讓我導致,放是放在善的所緣上面,可是不是很喜歡,不想去做,不喜歡了,有這個毛病,這是正行的時候所發生的毛病。

所以就有兩個毛病,這個「不堪能性皆得遣除」,遣除就是排除掉了,排除掉前面談到的兩個毛病,就是要去斷掉煩惱的時候,在加行的段落讓我不想要這樣子去做;在正行的段落,正在做的時候,又讓我不高興,不喜歡,這個都是心粗重所形成的障碍。前面加行的時候形成一個障碍,後面正行,正在做的時候,又形成一個障碍,這兩種障碍都完全遣除掉了,都完全排除掉了,這個時候「心於所緣運轉無滯」無阻礙,把這兩種障碍都排除掉了。加行的時候,對斷掉煩惱應該要很喜歡的,造成一個障碍,心喜歡朝向煩惱的這一個部分;正行的部分,緣取善的所緣來斷掉煩惱的時候,應該高興喜歡的,又阻礙讓我不喜歡,這些阻礙完全遣除掉之後,那心會怎樣呢?「心於所緣運轉」就沒有阻礙,無礙了,朝向善的所緣,專注在上面,所以能夠無礙而趣入,這個時候把它取一個名字,就叫做心輕安,心堪能性就是心輕安。

前面談到了一個「如是」,如是就是如同前面身輕安的討論裡面也是分成兩個段落來討論的,就是加行的的段落,正行的的段落。同樣的道理,心輕安的部分,一樣的,也是分成加行的的段落怎麼樣子,正行的的段落怎麼樣子,兩個部分來討論。

後面又談到,第382頁最後一行,「如安慧論師云:」安慧論師談到的,這前面身心輕安的解釋,首先引用了無著的《集論》,382頁倒數第六行,聖者無著寫的《集論》句子就很短,「如《集論》云:云何輕安?謂止息身心粗重,身心堪能性,除遣一切障碍為業。」這個就稱之為身心輕安。這很簡略,這是聖者無著《集論》裡面所談到的,就短短的一個句子,只有幾個字。所以至尊仁波切就要做一個說明了,這個說明又分成兩段,就是簡略的說明跟詳細的說明。

簡略的說明就是「身心粗重者,謂其身心,於修善行,無有堪能隨所欲轉,能對治此身心輕安者,由離身心二種粗重,則其身心於善事轉極有堪能。」這地方是身心粗重者,身心輕安合在一起做一個解釋。之後底下「又能障碍」這個地方就是各別各別分開,一個詳細的解釋,這個解釋完畢了。這都是至尊仁波切所做的解釋,就是首先《集論》的引文講完了,很簡略嘛!所以至尊仁波切做了一個解釋,簡略的解釋,又詳細的做了一個解釋。可是詳細解釋完畢之後,就要說明,我這個解釋是有根據的,不是我自己杜撰,信口胡說杜撰出來,都完全不是,完全是有根據的,根據誰呢?根據安慧論師的解釋。

大家了解的,安慧論師是世親的大弟子,比起阿闍黎世親而言,《俱舍論》比老師還更加利害呢!安慧論師的事蹟經常都在聞法功德利益的地方會討論到,因為安慧論師的前一輩子是一隻鴿子。在聞法利益會談到,安慧論師原來前輩子是動物道裡面的一隻鴿子,動物道鴿子的身體。可是到了這一世,就是鴿子的下一輩子,成為安慧論師,在俱舍方面,比自己的老師還要更加利害呢!為甚麼呢?因為聞法的功德利益多麼大、多麼大,就在那個地方會談到安慧論師的事蹟。因此現在特別引用安慧論師的經文,來說明這個解釋不是自己胡思亂想想出來的,是完全都有根據的,所以對聖者無著所寫的《集論》裡面的內容,就要引用安慧論師的說法來做一個解釋。

看安慧論師的句子裡面談到『身堪能者,謂於身所作事輕利生起。』很輕便,很靈活,這身堪能,『心堪能者,謂趣正思惟,令心適悅輕利之因心所有法,由此相應於所緣境無滯運轉,故名為心堪能性。』在行善行的時候,不管是要坐著,或者是是要站著,譬如說坐,要持續坐很久,也不會辛苦勞累,身體好像很輕便,很靈活,輕飄飄的感覺。心輕安的時候,心要緣取這個善行進行的時候,也不會很阻滯不會勞累,好像輕飄飄的一樣,這個稱之為心堪能性,或者是心輕安。假設能夠具足心輕安的話,「由此相應」由此能夠具足心輕安的話,那「於所緣境」對這個所緣對境,就能夠無礙而趣入「無滯運轉」無礙而趣入於這個所緣對境,因此之故,這個時候內心就把它稱之為心堪能性,也就是心輕安的意思。

看這個詞句的內容,跟前面至尊仁波切解釋的詞句,非常的近似,很靠近、很靠近,詞句字面上,安慧論師的經文,跟前面至尊仁波切所解釋的文字,看起來內容都很類似的,所以是完全有根據的。這是身輕安跟心輕安,解釋完畢了。

之後談到「總略應知,若得輕安,於斷煩惱起功用欲,如行難行,恆常畏怯身心難轉不堪能性皆得遣除,」都排除掉了。「身心最極調柔隨轉。」總之得到身輕安,得到心輕安的話,在加行的段落,我想要去行善,想要去斷煩惱,這個時候不想要去做這種毛病,阻礙會排除掉,變得很有興趣,很有智慧想要去做,加行的段落。正行的時候,正在做的時候,那種阻礙、不堪能性,這些都完全排除掉了,因此「於斷煩惱起功用欲」加行的段落。之後「如行」正在進行的時候,正行的段落,這些身心難以運轉不堪能性全部都排除掉了。所以在加行跟正行,這些粗重的阻礙都排除掉,因此能夠很順利的,很靈活的去進行它,因此之故「身心最極調柔隨轉」這個是指身跟心都很容易指揮,加行正行的時候,身心很容易隨意指揮,指揮它來進行,很容易指揮的,不是說不能夠指揮,所以身心很容易隨轉,很容易指揮來進行,這稱之為輕安。

關於界定身心輕安的這個部分,前面也有談到,在界定上的時候,是身的堪能跟心的堪能,不過這個部分主要要放在身心的不堪能性,完全離開掉了。在身體方面不堪能的部分,一切都完全離開了,這樣子所達到的身的堪能,才能夠稱之為身輕安。心的堪能性裡面,一樣的,心的堪能性那程度大大小小,高低也很多種嘛!現在心的堪能性要到達完整的,到達已經很圓滿完整的,那意思是指不堪能的部分,一切不堪能的毛病,全部都排除掉了,這種情況之下的心堪能,那就達到最大,最完整,這個時候的心堪能,才能夠稱之為心輕安。所以不能夠直接從「堪能」,就把它界定成為「輕安」。

在前面的句子有談到,383頁第三行「身心難轉不堪能性皆得遣除」所以要這個「不堪能性皆得遣除」。前面雖然談到身堪能性、心堪能性,不過重點都是放在不堪能性的部分都完全遣除掉了。譬如說就堪能來講,往往我們都包括堪能、不堪能,都混雜在一起了。譬如說聽課,前面呢,堪能性大概只有十分鐘,可能好一點十五分鐘,然後,後面的三十分鐘,都是不堪能性,那就表示堪能、不堪能都混在一起,兩種都有嘛!不過現在呢,堪能的意思是指,堪能的量要達到最大,它的不堪能這個毛病,一點糝雜在裡面,全部都沒有。要這樣子的堪能,那就非常圓滿完整了,那這種非常圓滿完整的堪能,才能夠把它稱之為輕安。所以這理才會談到「不堪能性皆得遣除」,在不堪能性的部分,都已經沒有糝雜了,一切都已經排除掉了。所以不是只有說達到堪能性,當然也是達到堪能性,但其中不堪能性的部分,都完全排除掉了,這個時候才能把它界定為輕安。

如是身心堪能要到達圓滿,「如是身心圓滿堪能,」堪能已經圓滿的時候,「是從初得三摩地時,便有微劣少分現起,次漸增長,至於最後而成輕安,(而且)心一境性妙奢摩他(也能夠得到)。又初(期)微時難可覺了,後乃易知(容易知道)。」在開始做禪修的時候,其實身心堪能的部分,一點小小微弱的也有產生,不過此後使它的力量越來越強大,到完整的時候,很圓滿的時候,當然那就很容易知道了,就很容易察覺到的。當我們在做禪修的時候,譬如說禪修打坐半個小時或者一個小時,其實在禪修的時候,身堪能性,心堪能性,或者說身心輕安相類似的部分,一點小小的,薄弱的也都有,也都有產生,不過因為它還很薄弱,也不容易察覺得到,說有嘛?有!不能說沒有,但是很薄弱,所以也不容易察覺得到,不過等我們的禪修,越來越進步、越來越進步,首先產生無過失的等持,慢慢按照九住心的次第,逐漸的得到、得到,慢慢的進步,這個禪修越來越好。原來身堪能的部分,心堪能的部分,最先除非詳細去察覺,不然不知道,因為太薄弱了,沒辦法知道,但是它會越來越壯大,越來越進步,越來越擴充、擴充,到以後越來越強烈,那就很容易知道的。所以在最開始的時候,禪修說沒有呢,不是的,有的!但是很薄弱,小小的部分而已,身心的輕安,身心的堪能性,都有,但是還很薄弱。

有時候有些人在這裡就誤會了,錯亂了,他以為自己得到身心輕安,有一些人稍微做一點點禪修,身心泰然、安適,就說:欸!我得到身心輕安了,我得到安止了,其實不是呢!因為我們這裡有談到,身心輕安要它的不堪能性的部分都完全排除掉喔。所得到的部分,如果糝雜一些不堪能性在裡面,那不能得到身心輕安,身心的堪能性要到達圓滿,一切的不堪能全部都排除掉。所以最初的時候很難知道,不容易察覺,不過到後面,就越來越強烈、越來越強烈,就很容易察覺了。

如果要去詳細的觀察分析,之後才知道有身心輕安的話,那就表示這個身心輕安還沒有到達它完整的量,因此也不是正式的身心輕安。有人認為呢,有人錯誤了,把這個誤會成為是身心輕安,其實不是,因為如果要找才找得到,說有身心輕安,那這一個還不算是,很困難知道嘛!就表示它還很薄弱。正式的身心輕安已經到達完整圓滿的話,那威力非常強大,不用找也知道,立刻自然的就會知道的,根本就不用仔細的去觀察分析。要透過仔細觀察分析,找、找、找,才找得到的,那這個還不能算是身心輕安。就是它薄弱的部分,類似的部分,有是有,但是不能算是身心輕安,還不是正式的呢!很多人在這裡誤會了,把它認定是身心輕安,其實不是,有這麼一個差別存在的。

後面用根據,支持的經文,用《聲聞地》的經文,講了兩段,首先是細分細分的時候,薄弱薄弱的時候,這個還不容易察覺,不容易察覺的時候,就表示身心輕安本身還沒有到達很完整,那這樣還不能算是正式的身心輕安,用一個引文。再過來是這個身心輕安要到達很大的時候,很強烈的時候,那就很圓滿了,那個時候才算是正式的身心輕安。正式的身心輕安就是安止成就的時候,那個時候所會有的身心輕安,那個身心輕安要是完整的那個樣子,這個是引文第二個。

首先,「如《聲聞地》云:『先發如是正加行時,』最初一開始,正式做實修的時候,那就表示那個時候還沒有得到安止,才剛開始實修的時候,『若心輕安若身輕安,』這個時候也有心輕安也有身輕安,『身心調柔微細而轉,難可覺了。』那時候都有呢!身心也調柔、柔細呢!「難可覺了」可是不容易察覺啊,那就表示它還很薄弱,其實這個不算是正式的身心輕安。「又云:」底下那個時候「又云:」,那就是說,前面是指在初修的時候也有,但是還很薄弱,那不是正式的身心輕安。

「又云:」那個就是正式的身心輕安了,『即前所有心一境性,身心輕安漸更增長,由此因果輾轉道理,而能引發強盛易了(很強大的,很容易察覺的,自然就知道的)心一境性身心輕安。』這個就是身心輕安已經到了完整了,圓滿了,很容易察覺的,立刻就自然會知道的,不必特別分析也知道的,這個就是安止的那個時候的身心輕安。

所以在禪修上面,為了追求現法,現世,眼前的快樂而做禪修,這種情況也有,追逐眼前的快樂就是指,也沒有去想到下輩子的快樂,也沒有想到未來、未來很久之後要成就佛果,這些都沒有想到,就是在現在目前,垂手可得,劍及履及,馬上就可以得到的快樂,為了這個目標而去追求的,這樣來禪修也有。這個垂手可得的安樂,就是身心輕安的安樂,就是這裡所談到的了。所以著重在眼前,馬上就可以得到的快樂,追求這個目標而做禪修,這樣子來做禪修的也有呢!很多外道是這個樣子,追求禪定的快樂,因此很努力去做禪修,這個也有。

不要說外道,就算是在聲聞獨覺裡面,追求眼前的快樂,禪定的快樂而去禪修,這個當然也有啦。所以當我們在最初禪修的時候,身心輕安所產生的快樂,這個部分可能也要稍微了解一下下,這不是沒有呀!是有的。因為了解身心輕安所帶來的快樂,這個是禪修之後,所發揮的成效,一個果嘛!這一個雖然是很薄弱,但也是身心輕安嘛!這個也非常好嘛!感覺上也很快樂嘛!把這個當做一個追求的目標,稍微認識一下下,欸!知道這個還不錯呢!因此產生一個興奮,想要去做禪修,在這個方面也應該會有一些幫助,所以這個部分的了解,也是滿有幫助的。我們休息一下。

身心輕安要身心的堪能性到達圓滿,這樣才能算是輕安,所以身堪能的性質到達圓滿,算是身輕安;心堪能的性質到達圓滿,算是心輕安。因為已經到達圓滿了,所以它的力量就強大,力量強大當然很容易會察覺,在察覺上絲毫都不會困難,因此之故,就會有它的前兆出現,所以接下來要講「將發如是眾相緣滿易了輕安,所有前相,」這「前相」是前兆,它一定前面會有徵兆會出現的,前兆是什麼呢?「謂勤修定補特伽羅,」正在修等持觀修的這麼一位補特伽羅,「於其頂上似重而起,然其重相非不安樂。」有這麼一個前兆,就是修身心輕安二者裡面,當然心輕安先產生,那它的前兆是什麼?就是觀修等持這麼一個人,當它正在觀修等持的時候,心安住在對境上面,感到有一點重重的,但是這個不是不快樂的沉重,是在快樂的性質之下,有一點點沉重的感覺。

其重相非不安樂「此生無間,即能遠離(就能夠離開)障碍樂斷諸煩惱品心粗重性,即先生起能對治彼心輕安性。」這「如《聲聞地》云:」裡面有談到,這是支持的根據,「若於爾時不久當起強盛易了心一境性身心輕安,所有前相,」強盛易了就是力量很強大,那就很容易察覺,不是說不容易察覺,它的所有前兆「於其頂上似重而起」腦袋覺得有點沉重,「非損惱相,」但不是損惱的感覺,「此起無間」就在這種感覺出現之後,「能障樂斷諸煩惱品心粗重性皆得除滅,」心粗重性就沒有了,「能對治彼心調柔性心輕安性皆得生起。」因為前兆要先產生,前兆的意思就在前面嘛!所以「於其頂上似重而起」非煩惱相,「此起無間」就是然後,前兆先產生,前兆產生之後,後面「心粗重性」就能夠除滅掉,然後它的對治品「心輕安性」就產生了。

所以要先產生心輕安,383頁倒數第五行,至尊仁波切在這裡有談到「即先生起能對治彼心輕安性」有沒有?先產生心輕安,沒有說身輕安嘛!《聲聞地》的經文裡面,倒數第三行也談到「對治彼心調柔性心輕安性皆得生起」也沒有談到身輕安,所以在兩種輕安裡面,心輕安先得到,之後才得到身輕安,這個要先了解一下。首先要產生前兆,前面的徵兆,前兆產生完畢了,心輕安。心輕安產生了,後面才出現身輕安。

再其次,383頁倒數第二行,(「次依內心調柔輕安生起力故,有能引發身輕安因風入身中,由此風大徧全身分,」)其次,接下來的意思,次依內心的調柔輕安生起的威力之故,有能引發身輕安的因,因就是風,要趣入於身體之中,氣在身體裡面游動得意思,由此風大徧及全身每一個部分之故,「身粗重性皆得遠離,諸能對治身粗重性,身輕安性即能生起。」這個也是因為「此亦由其調柔風力,徧一切身狀似滿溢。」這個地方要談到,因為身心同轉之故,心安住在什麼地方,氣也一起同時趣入那個地方。

所以前面先得到心輕安,由心輕安的力量之故,會引發…身輕安產生的原因就是要靠氣了。因為心輕安之故,引發了身輕安的原因。身輕安的原因是要靠氣,所以氣就能夠入於身體之中,就能夠在身體裡面游動來往,之後逐漸的風大會徧及全身每一個部分,這個時候會把身粗重的部分把它排除掉,因此就得到了身輕安。所以身輕安是因為氣徧及全身,身輕安的感受應該是徧及整個身體的,因為「風大徧全身分」身體的每一個部分,所以「身粗重性皆得遠離」。身輕安應該不是說身體的某一個部分有輕安,不是的,整個身體都在輕安之中。這個意思是指不堪能的部分、不快樂的部分排除掉,整個身體都在輕安之中,這個時候是身輕安。

所以靠著心輕安的威力,產生了身輕安,這個都已經很清楚明白了解了,在383頁倒數第二行「次依內心調柔輕安生起力故,有能引發身輕安」這個支持的根據,後面《聲聞地》的文字內容也很容易明白了解的,跟前面談到的一樣,《聲聞地》內容的文字,跟前面解釋的內容都完全一樣的,(「如《聲聞地》云:『由此生故有能隨順起身輕安,諸風大種來入身中,由此大種於身轉時,能障樂斷諸煩惱品身粗重性,皆得遣除。能對治彼身輕安性,徧滿身中狀如滿溢。』」)這也談到,由心輕安會引發出身輕安,這個部分就明白了解了。

那身輕安它的本質是什麼?要做一個界定,在384頁的第三行「此身輕安謂極悅意內身觸塵,非心所法,」如安慧論師談到的(「安慧論師云:『歡喜攝持身內妙觸,應當了知是身輕安。契經中說,意歡喜時身輕安故。』」),輕安列在十一個善法裡面(十一個善心所),這裡談到「非心所法」這個是身輕安,所以談到「此身輕安」嘛!對不對?身輕安不列在心所裡面,心所裡面有列了一個輕安,那是心輕安。身輕安本身不是心所,它是什麼呢?它是「極悅意內身觸塵」是屬於觸覺的一種,身體很悅意的那種,內在的身體的觸覺的那一種,不是列入心所法。《俱舍》裡面談到善法有十項,但是《俱舍總集》,就是《上俱舍》裡面談到善法卻是十一項,這裡面都有列輕安。這個心輕安是列在十一善法裡面的輕安,但是十一善法的輕安,並不一定指的是心輕安,所以十一善法的輕安,範圍比較大,那心輕安當然是範圍比較小了。心所法裡面談到的輕安,它是一個比較大的範圍。

我們解釋了心輕安,之後身輕安,接下來就要談到身輕安之樂,由身輕安要產生身輕安之樂。所以首先要得到心輕安,然後靠著心輕安的威力,產生身輕安,透過身輕安的力量之故,得到身輕安之樂,再由身輕安之樂,還要再能夠引出心輕安之樂,那就有身心輕安之樂。這兩個都要有,在兩個都齊備的情況之下,身心輕安之樂的攝持之下,然後還要再能夠產生一個等持。就是透過身心輕安之樂的幫助,之後還能夠產生一個等持,那個等持才能夠稱之為安止。可見有這個次第存在,對不對?所以心輕安的產生講解完畢,身輕安的產生講解完畢。

接下來要由身輕安,怎麼去引發出一個身輕安之樂?「此身輕安」後面要談到身輕安產生的身輕安之樂,之後產生心輕安之樂,384頁第四行「此身輕安最初生時,由風力故身中現起最極安樂,由此因緣心中喜樂轉更勝妙,」由風的力量之故,「身中現起最極安樂」這個是身輕安樂。在身輕安產生的時候,接下來靠著風的力量,風大種的力量之故,身體會現起很大的快樂,這個講的是身輕安之樂。「由此因緣」靠著身輕安之樂的原故,也會影響到內心,「心中喜樂轉更勝妙」這個講的是心輕安之樂。

接下來「輕安初勢漸趣微細,然非輕安一切永盡,是初強盛太動其心,彼漸退已,」身心的輕安之樂產生的時候,「是初」最初的時候,「強盛太動其心」,力量很強大,因此很容易搖動它的內心。身心輕安之樂最初產生的時候,力量很大,身心都處在很快樂的狀態之中,這個對於等持的產生,當然是一種障礙,所以搖動其心。「是初強盛太動其心」會搖動他的內心,等持不容易產生。「彼漸退已」太過強盛的這個部分,會逐漸的減退,所以前面談到了「輕安初勢漸趣微細」這講到最初身心輕安之樂的力量,就慢慢的進入微細,不過微細的意思,不是說「輕安一切永盡」不是說輕安完全就都沒有了,還有輕安存在,只不過它的力量沒有像一開始這麼強大,因為一開始這麼強大的時候,內心會搖動,不容易產生等持。所以一開始力量強大的時候,慢慢減弱、慢慢減弱,不是減弱到沒有,還有呢!減弱到什麼程度呢?「如影隨形有妙輕安」這個時候好像影子一樣,很薄的,如隨形的影子一樣,「有妙輕安」這個是很薄的輕安,比較薄的輕安,這個時候薄的輕安對「無諸散動與三摩地隨順而起。」那這個時候的輕安,就能夠幫助三摩地產生。在前面,最初產生的身心輕安之樂,會搖動內心,不容易幫助等持產生,然後它的力量會逐漸減弱,到很薄的輕安的時候,它就會「與三摩地隨順而起」就能夠幫助等持的產生。

前面談到「是初強盛太動其心」初,是身輕安之樂產生的時候,這個時候身輕安之樂太過強盛,身輕安的樂呢,那個快樂的力量很強大,因此搖動他的內心,搖動他的內心之故,這種身輕安之樂,這麼強盛的樂呢,可不可以持續下去呢?不可以,這樣子的話,等持的產生是一種障礙。「彼漸退已」所以它就逐漸的減少,這個是身輕安之樂就要逐漸的減少。身輕安之樂跟心輕安之樂產生的時候,那時候的覺受,都是喜吱吱,非常快樂的,快樂的力量很強大,因為前面談過了「身輕安最初生時,由風力故身中現起最極安樂」這個是身輕安之樂,對不對?所以那時候安樂的力量非常強大,「由此因緣心中喜樂轉更勝妙」內心的喜樂,力量也很強大,這是心身輕安之樂。

身輕安之樂跟心身輕安之樂最初產生的時候,那個安樂的力量都很強大,這個對於等持的產生,是一個障礙,所以「是初強盛太動其心」那就表示等持不容易產生了,內心都在搖動之中。因為處在非常快樂的狀態裡面,所以首先身輕安之樂力量強大,「太動」搖動他的內心,他就慢慢的減損減損,「如影隨形」後面有妙輕安之樂,那個「妙」是薄,比較薄的,像薄紗一樣,薄薄的,前面那個「強盛」是粗糙,粗跟薄相對的。剛開始的時候很粗糙,就是很強烈的身輕安之樂,後面比較薄的身輕安之樂,這個時候「無諸散動」就沒有散動,這個時候「與三摩地隨順而起」是對於等持的產生有所幫助,「隨順」就是有幫助的意思。

「心踴躍性亦漸退減,」就是前面談到心輕安之樂的時候,「由此因緣心中喜樂轉更勝妙」這個是心輕安之樂最初產生的時候,那個快樂的力量也很強烈,這個時候心很快樂,很奮耀的性質也慢慢減退了。慢慢的減退之後,「心於所緣堅固而住,」心對於所緣的對境堅固而住,「遠離喜動不寂靜性」喜歡快樂的搖動,不能夠寂靜的搖動完全排除掉了,這個時候就得到一個安止,正式的安止如此得到,「乃為獲得正奢摩他。」這是純正的安止。所以在心輕安的力量慢慢減薄的時候,對於所緣的對境堅固而住,然後「喜動不寂靜性」這些全部排除掉,這時候得到了安止。

不過這裡談到,384頁第七行,我們剛剛就唸過了「心踴躍性亦漸退減,心於所緣堅固而住,遠離喜動不寂靜性乃為獲得正奢摩他。」(喜動:大喜而動)大的喜悅,因為這個大的喜悅,大喜是指前面的心輕安之樂剛產生的時候,那個時候的喜悅,非常強烈,很強烈的悅的干擾之下,會讓心搖動,因此導致內心不能夠專一安住,這種不寂靜性排除掉了,但是不能夠遠離喜,如果遠離喜的話,那心輕安之樂就沒有了,安止是在身心輕安之樂攝持之下的等持,對不對?所以喜不能離開,沒有喜就沒有身心輕安之樂了嘛!所以遠離大的喜悅導致的搖動,這種不寂靜性應該要去除掉的。

這個成立的根據在《聲聞地》裡面有談到,「云:『彼初起時,令心踴躍令心悅豫,歡喜俱行令心喜樂,所緣境界於心中現,從此已後彼初所起輕安勢力漸漸舒緩,有妙輕安隨身而轉,心踴躍性漸次退減,由奢摩他所攝持故,心於所緣相寂靜轉。』」這裡面所談到的內容,「心踴躍性漸次減退減由奢摩他所攝持故,」這個部分談到的,就是喜悅逐漸逐漸的減損,是指內心踴躍性漸次減退轉,這個是指大的喜悅漸次的減少,不是指喜悅都完全排除掉,所以前面至尊仁波切的解釋才會談到,遠離大的喜悅的搖動。

有一個問題,我們要補充的解釋一下,382頁,上次有談到這個部分,就是安止沒有產生之前,修九住心之後,到達第九住心的時候,能夠不必花大的力氣,很自然的,而且很持續的就安住在等持之中,這個是第九住心的時候,就有這個力量了。所以這個等持那非常好了,這個殊勝的等持不必花什麼力氣,又很自然的就能夠安住在等持裡面,喔,那這個實在是非常好了,有人就把這種等持,列入等引地呢!382頁,上次是不是談到這個內容?所以這裡很多人有一個問題,在382頁第二行「於欲地中雖有如此勝三摩地」就是第九住心,這麼殊勝的等持,能夠很自然的安住,不必花力氣的,欸,那這個很殊勝了,「然仍說是非等引地,而不立為等引地者」等引地就是上界地,上二界地稱之為等引地,所以這個殊勝的等持,是不是等引地呢?不能列入等引地,就是不能列入上界地的意思。等引地跟上二界地是一個同義辭。所以「非等引地」不列入等引地,就是不能列入上界地,不能列入上二界地呢,那就是它只能列入欲界地嘛!所以「於欲地中雖有如此勝三摩地」這還是講在欲界地。所以等引地,就是上二界地,上界地的意思。或者用這個名詞「與止相應定」與安止相應的等持,如果有與安止相應的等持的話,那就列入等引地,如果沒有跟止相對應的等持的話,那就不能列入等引地。我們今天講述到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