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廣論奢摩他59》

雪歌仁波切 教授
2009-02-06


我們上次講到384頁這個地方,現在談到安止的時候,就科判而言,進行到的段落380頁「一. 顯示奢摩他成與未成界限. 二. 顯示依奢摩他趣總道軌. 三.顯示別趣世間道軌.」現在在第一個段落,安止到底已經成功了不成功,這個部分說明分成兩項:「一.顯示正義」就是本文、正文說明。「二.有作意相及斷疑.」現在在本文這個段落,「顯示正義」這個段落,那到底安止得到沒有得到呢?它的界限在什麼地方呢?就是於緣善的對境,專一的等持先得到之後(這一個無過失的等持得到之後),還要再產生心輕安,之後還要再產生身輕安,之後又要產生身輕安之樂,然後又要產生心輕安之樂。這兩種樂最初產生的時候,力量都很強大的,之後還要再使它的力量逐漸減少、逐漸減少,到跟這個等持要相隨順,對等持能夠發揮幫助的這種安樂,這個時候才是在等持所攝持下的,對這個等持有所幫助的這種身心輕安的樂,不是剛開始那個樣子,因為力量比較薄弱的,對等持能夠發揮幫助的,它所幫助的那個等持,就給它取了一個名字,就是安止。雖然安止得到的一個界限,分水嶺是從這裡來判定的,就是要跟這個等持相隨順的,對等持能夠發揮幫助的,這兩種安樂它幫助的那個等持,就把它稱之為安止,界限要從這裡來談的。

這個說法要用《聲聞地》來做支持,所以才有384頁《聲聞地》的經文,就是能立因要用《聲聞地》的經文來做說明,身心輕安之樂產生的時候,不是最初的那個樣子,就是最初的那個樣子要破掉,力量要逐漸的減弱減弱,減弱到要跟等持相隨順,對等持能夠發揮幫助,這時候的等持,就把它取名字叫做安止,這個時候才算正式得到安止。倒數第四行「如是生已」這個時候產生的等持,「或名得奢摩他,」這個時候才把它取名字稱之為得到安止,「或名有作意,使得墮在」墮在就是列於、屬於「有作意數。」

「或名有作意」這個要看前面,這個名詞是《經莊嚴論》裡面的句子,在381頁第六行,「《莊嚴經論》云:由習無作行,次獲得圓滿,身心妙輕安,名為有作意。」這個用的是《經莊嚴論》裡面的名詞,所以這裡又談到了,384頁倒數第四行「如是生已或名得奢摩他,或名有作意,」有作意的意思就是得到作意的意思。

所以輕安之樂要先產生,不過產生的輕安之樂,所謂得到安止的時候那個輕安之樂,不是一產生輕安之樂那個時候的等持,輕安之樂力量要慢慢減少減少,到最後產生跟這個等持相隨順的輕安之樂,就是說對等持有幫助,跟等持相隨順的輕安之樂,在這個輕安之樂的伴隨攝持之下的等持,那個等持才能夠給它取名字稱之為安止,是這個樣子來講的。

這樣子的安止是什麼情況?384頁倒數第四行「以得第一靜慮近分所攝正奢摩他,乃得定地最下作意故。」這是說初靜慮近分所攝的安止,得到第一靜慮近分所攝的安止,才算是「使得墮在」列在「乃得定地最下作意故」才算是得到等至地的最小最小作意,「最下作意」就是最小的作意,最低的、最尾巴的作意的意思。這裡經常用到作意,但是這個作意,不是我們五遍行心所裡面的作意。我們這裡再三談到作意、作意,但是這個作意,不是五遍行裡面的作意。這個作意就是內心作意思惟的意思,講的是內心的情形,內心現在處在什麼情況。

最初得到安止的時候,首先,最初的安止就算是初靜慮正行,這裡談到第一靜慮就是初靜慮。初靜慮是正行,正行的準備加行的部分,就稱之為近分,這個就算是安止了。所以最初得到安止的時候,這裡談到「或名有作意」這時候就把它取名字叫做安止,叫做作意,就是得到安止的的意思。最初得到安止是在什麼時候呢?得到安止的時候,已經離開了欲界的心,欲界的心很粗糙,安止就是細分的心,離開了欲界的心,比較細分的心,就得到安止。但最初得到安止的時候,又不能算是初靜慮的心,最初得到安止的時候,離初靜慮的心還有一段距離,因為初靜慮的心是屬於正行,所以最初得到安止的時候,程度還沒有那麼高級,還不到達這個程度,那要算是初靜慮前面的段落,所以「近分」,近分就是靠近初靜慮,還不到初靜慮,但是已經靠近了,初靜慮準備的部分,近分的部分。初靜慮準備的部分都算是安止,所以這個安止,初靜慮近分的時候,都用作意這個名詞,但這個名詞不是我們談到的五遍行的作意。

初靜慮的近分有七個,我們前面不是講過了嗎,有沒有?初學者的作意,然後個別性相理解作意,勝解作意,大遠離作意…,有沒有?前面有七個作意嘛!這個都是初靜慮的近分,這初靜慮的近分在那個時候呢,最初得到安止是屬於初靜慮近分的那個時候,就是安止了,所以還不到初靜慮哦,初靜慮很高級了嘛,那沒有那麼高級,在近分的那個段落就有安止了,這個時候用作意,是指內心的一個情形,內心的什麼情形呢?就是緣取這個對境之後,內心是不是處在等至的情形之下來做決定的,是,或者不是。

等至這裡有翻做等引,「乃得定地最下作意」那個「定」是等引地,「得定地」就是等引地的意思。我們這裡用得定地,可是前面卻翻做等引地,在什麼地方就翻做等引地?382頁第三行「然仍說非是等引地,而不立為等引地者」因為什麼什麼原因不立為等引地嘛,對不對?

所以正式得到安止的時候,才要列入等引地呢!用作意,就是指內心的一個情況,什麼情況呢?就是緣取對境之後,內心有沒有處在等引的狀態來做決定的,那這個等引地是什麼意思呢?上次有解釋過了,等引就是上界地所攝,就稱之為等引地,上界地就是上二界–色界無色界,如果是上二界地所攝的話,就是等引地。如果不是上二界地所攝的話,就不是等引地。就是在382頁的地方有談到了嘛,對不對?

另外還有,為什麼稱之為等引地呢?上次大家也問了這個問題,在384頁最後一行,《聲聞地》裡面就有討論過了,底下「言定地者,」那個定地,就是等引地,前面翻做等引地了嘛,是不是?定地、等引地的意思是「是上二界地之異名。」就是不同的名稱而已,指的就是上二界地。上二界地所攝,就稱之為等引地,不是上二界地所攝,就不是等引地,它就是一個不同的名詞而已。

得到安止的時候,最低最低程度的安止(就是安止最初得到的時候,最低程度的安止),那就是初靜慮地所攝的近分,那個時候就算是安止了,不能說不是,引用的能立因,能夠成立的引文,用「如《聲聞地》云:『從是已後,其初發業修瑜伽師名有作意,』前面談到所得到安止就叫做「有作意」,『始得墮在有作意數。』就算是得到作意了。『何以故?由此最初獲得色界定地(色界等引地)所攝少作意故,』所攝的最少、最小的作意之故,因為得到色界地所攝的最小的作意。

最初得到安止的時候,那個時候是新得到安止嘛,最初得到安止嘛,新的一個安止,新的安止的時候,那時候在色界跟無色界裡面,這個時候心大概不能列入無色界,因為還沒有那麼高嘛!所以就列在色界,列在色界的話,色界裡面又初靜慮、二靜慮、三靜慮、四靜慮,又有這麼多分,這麼多類型,那當然也不會是很高級的,所以就是初靜慮。初靜慮裡面又有初靜慮的正行,初靜慮的近分,因為還不到正行,也沒有那麼高級,那就比較低一點,那就近分了。所以初靜慮近分得到的時候,就算是得到了安止,這個時候就算是得到了作意,所以就把它稱之為有作意(「由此因緣名有作意。」)。

稱之為有作意,就算是很多種作意裡面,得到最低最低的,也不能說不是嘛,就算是了嘛!所以就要列在「有作意數」裡面,就算是得到了作意。但是大家要了解,所謂的安止,安止很多種,不是說只有一種,好像一得到安止,就得到全部的安止。因為安止裡面就有二界,就是色界跟無色界,所以不是全部都一樣的。首先得到的當然不會是無色界,所以得到的是色界;色界初靜慮的時候,得到初靜慮的安止,也沒有得到二靜慮地;那得到二靜慮地的安止,也沒有得到三靜慮地;得到三靜慮地,也沒有得到四靜慮地。所以不一樣,每一個安止,每一個階段、每一個階段,都不一樣。就近分而言,每一個靜慮、每一個靜慮,又有它的近分,各自各自又不同。所以不是說得到一個,就全部都得到了,那就差很多了。

最初得到的時候,當然是最低程度的那個部分,所以不是無色界,是色界;色界裡面四個靜慮當然也是初靜慮;初靜慮裡面又有正行跟近分,也不是正行是近分。所以近分得到的時候,這是最小的作意,「所攝少作意故」嘛!由此最初獲得色界跟無色界裡面的色界,色界裡面的是初靜慮,初靜慮裡面正行跟近分是近分,近分的時候,最小的作意,那個已經算是安止了。

再過來第二項「第二分二。」第二個科判就是「有作意相及斷疑」,分二的話,那就「有作意相」也要講一下,「斷疑」也要講一下,就分成兩項了。「初. 有作意相」這個相,是徵兆,有作意的徵兆是什麼?有作意的時候就算是得到安止了,前面都把得到安止稱為有作意嘛!擁有作意就得到安止。那得到安止有什麼徵兆?「具何相狀」具何徵兆?「能令自他了知是為已得作意?」具足這些徵兆之後,自己從這個徵兆可以知道,自己得到安止;別人也可以從這個徵兆知道,他得到安止。那這個徵兆到底是什麼?這個要說明一下,「為由獲得如是作意,」那這些徵兆,就是得到這樣子的一個作意,就表示他得到了安止。那「如是作意」是什麼樣子的作意?後面要講了,「則得色地所攝少分定心,身心輕安心一境性,」色界地所攝的少分的心,還有色界地所攝的身輕安,色界地所攝的心輕安,色界地所攝的心一境性,這一共四個了。「有力能修粗靜相道,或諦相道淨治煩惱,」那個「淨治煩惱」是第五項。

所以從什麼徵兆可以知道,自己也知道,別人也知道呢?那就是色界地所攝的少分的心,色界地所攝的少分的身輕安,色界地所攝的少分的心輕安,色界地所攝的少分的心一境性,這是四個了,要得到這四項。

再過來是「淨治煩惱」,淨治煩惱是這樣子講,我們前面有談到初靜慮是正行,前面要有七個近分,七個近分裡面第一個是最初作意,第二個是個別性相理解作意,之後勝解作意,大遠離作意,…這一共有七項。在得到第二個個別性相理解作意的時候,就稱之為清淨煩惱的近分,這裡就談到「淨治煩惱」嘛!從這裡開始「淨治煩惱」方面就具有這個能力,所以「有力能修粗靜相道」,或者說也會得到「諦相道」,具有「淨治煩惱」的威力,這個是第五個徵兆。

這裡面修粗靜相道,或者是諦相道,在修粗靜相道跟諦相道方面,具有能力能夠淨治煩惱,就是擁有能力的意思了,能夠淨治煩惱。在淨治煩惱方面,具有能力的意思。有力,具有力量,淨治煩惱方面具有力量,這個是第五個特色。

這個部分要解釋一下,粗靜相道或者是諦相道,都是世間道。稱之為世間道的情形是這個樣子,把輪迴的世間分成兩種類型,一個是不好的,一個是好的。去觀修這個不好的,我討厭它,我要到好的那個地方去,這樣子觀修,所以稱之為粗靜相道。一邊是粗糙的,是不好的;一邊是寂靜,是功德,是好的。因此我要往好的,寂靜那個地方去;我不要到粗糙的,不好的地方去。這樣子再三觀修、再三觀修。譬如說觀修欲界地,它是不好的,是有毛病的,是討厭的;初靜慮天是好的,是寂靜的,我要去追求。這樣子再三觀修、再三觀修,這種觀修的方式,就稱之為「粗靜相道」,這世間的道路,不能夠脫離輪迴的世間。因為把世間分成兩種情況,那邊我要丟掉,我要選擇這邊,那不是還在輪迴裡面嗎?再三觀修、再三觀修呢,仍然還在輪迴裡面,所以是屬於世間的道路。

那個「諦相道」也是這個意思,也是世間道的意思,所以這裡用一個選擇辭嘛,修粗靜相道或者是修諦相道,用「或」選擇辭,就是都是世間道路的意思。「諦相道」是伴隨諦執,對於諦執或者是我執,不去對付它,沒有去對付它,因為沒有去對付諦執,所以仍然跟諦執、我執伴隨的情況之下,去禪修這個道路,這樣一個道路,就是「諦相道」。諦執還伴隨著,那當然是世間的道路,不能離開輪迴的世間,所以這是世間的道路,沒有去對付諦執,沒有去對付我執嘛!用「粗靜相道」也好,用「諦相道」也好,來做禪修,這都是修世間道路。世間的道路裡面又分很多種,因為世間的道路來講的話,就我們剛剛談到的,把世間的道路分成兩邊的類型,一邊我要丟掉,一邊我要選擇。就算是這種方式來進行的,又分很多種,色界的時候,初靜慮地有它的近分跟正行,二靜慮地也有它的近分跟正行,三靜慮地也有它的近分跟正行,到四靜慮地又有它的近分跟正行;之後到了無色界的時候,空無邊處又有近分跟正行,識無邊處又有近分跟正行,無所有處又有近分跟正行,有頂天又有近分跟正行。那就高低分太多種了,所以分很多的。

但是這些實修不管怎麼做,都不像我們禪修的目標,是說把我執還有煩惱的種子,連根全部都拔滅掉。這些世間道路不是這個樣子,不是把煩惱連根本–種子那個部分都拔滅掉,不是這個樣子,所以它是世間的道路。在世間的道路裡面,要到具有能力能夠淨治煩惱,這裡談到淨治煩惱,都是具有能力暫時把他壓住,這裡只有淨治嘛,不是說把煩惱連種子一起拔滅掉,不是的!是說能夠具有能力把這個煩惱暫時壓住。那什麼時候具有能力把這個煩惱暫時壓住呢?當得到安止的時候,要從第二個作意開始。

淨治煩惱,要從什麼時候才開始呢?第二個作意開始,才有力量去淨治煩惱,這裡淨治煩惱都是把煩惱壓住,讓它不要出現,不是說連根把它拔滅掉,不是的!到了第二個作意的時候,第二個作意就是個別性相理解作意,那個時候就有能力,就能夠去淨治煩惱,從這個時候才開始。為什麼呢?原因是這樣子,因為最初得到安止的時候,要淨治煩惱,要開始的時候,應該是觀察上面一層它是功德,它是好的,是寂靜的;底下是我不要的,我討厭的,因此往上面去追逐,這樣子的話,才有辦法把下分、底下底下的煩惱淨治掉。可是最初得到安止的時候,沒有做這種區分,因為最初得到安止的時候,七個近分裡面第一個就算是安止,就是最初作意,那個時候就是安止了。不過得到那個安止的時候,是心專一安住在所緣的對境上面,這個時候它還不會區分上面跟底下哪邊比較好,哪邊比較壞,這個時候都還沒開始呢!可是它已經能夠發揮威力去幫助第二個,就是個別性相理解作意。個別性相理解作意它有能力去淨治煩惱,它能夠去淨治煩惱,淨治煩惱的開始是從第二個作意開始。可是它這個能力怎麼來的呢?當然要靠第一個作意給它,所以在得到第一個作意的時候,就能夠幫助第二個作意,具有這個能力。

雖然第一個作意–最初作意,還沒有開始去淨治煩惱,還沒有開始,因為它是心專一安住,還不會區分上下哪邊好哪邊壞,沒有這樣子區分,它是專一安住而已,可是它能夠幫助第二個作意,能夠發揮去淨治煩惱的作用,所以才把它列入這個徵兆,這個徵兆裡面就列了這個項目。

最初最初得到安止,這個時候他才能夠感受得到,就是欲界的心有什麼毛病,上二界的心有什麼功德、什麼好處,這個時候內心非常的明白清楚,能夠做這麼一個分析。因為得到安止的時候,這樣子的內心它就有一個能力,因為得到安止了嘛!這個時候他就能夠去分析,內心很很清楚很明白,能夠去分析,欲界(色界?)的心多麼的好,得到欲界(色界?)的心的話,內心多麼的快樂,如果得到正行的心,那多麼快樂,多麼的好,而且也可以感受得到,這時候才開始有這個能力。就最初得到安止的時候,開始有這個能力。而且這個時候,他也能夠去分析,分析出欲界有什麼毛病,對這個毛病感受也很強烈;他也能夠去分析,上界地有什麼功德、什麼好處,他也可以分析得到,而且也可以感受得到。所以得到安止之後,才有能力,才有辦法去進行這些好壞的分別,能夠把它區分清楚,才有這個能力。所以這裡談到,有能力能夠去淨治煩惱嘛!開始淨治煩惱,是從第二個作意開始,但第一個作意的時候,他內心很寂靜,所以他能夠去分析,也具足這個能力。

「內暫持心身心輕安疾疾生起。」就是等持在內心的情況之下,迅速迅速就能夠產生身輕安心輕安,這第六個徵兆。之後「欲等五蓋多不現行,」這第七個,欲等五蓋大多數不會出現的。「欲等五蓋」第一個欲求之心,對於貪欲的希求、追求之心,貪戀貪欲;第二個是傷害之心;第三個是沉睡跟昏暗,這算一個;第四個是掉舉跟後悔,算第四個;再過來是疑慮,懷疑之心,疑慮之心,這第五個,這五個是五蓋。

第一個,對於貪欲的希求追求之心;第二個,傷害之心;第三個,是睡眠跟昏暗,合在一起;第四個,是掉舉跟後悔,也合在一起;第五個,是懷疑、疑慮之心。這個大部分都不會出現,「多不現行」就是大部分都不會產生,這是第七個。

再過來是第八個,「從定起時」入定了,然後出定之後,「亦有少分身心輕安隨順而轉。」還伴著一些一些的身輕安跟心輕安。就算已經下座了,已經出定了,身輕安也還有一點點,心輕安也還有一點點,都還存在呢!這第八個徵兆。

支持的根據,《聲聞地》引用了三個經文,「如《聲聞地》云:得此作意初修業者,」這是第一個作意,初修業作意就是最初作意,第一個作意。「有是相狀,」初靜慮的近分裡面的第一個,就叫初修業作意,就算是安止了、已經得到了安止了嘛,它雖然是第一個近分,就算是安止了。所以初修業的時候「有是相狀」就有這樣一個徵兆了。「謂已得色界少分定心,」這是前面談到的第一個,「已得少分身心輕安心一境性,」已得少分的身輕安、心輕安,這是第二跟第三。還有「心一境性」這第四個。「有力有能善修淨惑所緣加行,」在淨治煩惱上面,已經具有能力了,這第五個。再過來「其心相續滋潤而轉,為奢摩他之所攝護。」這講的就是後面那幾個特色,不過後面那幾個特色呢,更清楚的,就底下又一個經文了,這講的是第六個。

「又云:於內正住暫持其心,身心輕安疾疾生起,」這是第六個。再過來「不極為諸身粗重性之所逼惱,不極數起諸蓋現行。」「不極數起諸蓋現行」就是第七個。「欲等五蓋多不現行」嘛!再過來「又云:雖從定起出外經行,」的時候,仍然要伴隨少分的輕安,身心輕安(「而有少分輕安」),「餘勢」剩餘的力量還在,「隨身心轉。如是等類,當之是名有作意者清淨相狀。」這是第八個徵兆,有沒有?對不對?第八個「從定起時亦有少分身心輕安隨順而轉」嘛!如果這些都是有作意者清淨的徵兆,就表示他是一個有作意者,就得到作意的人,就得到安止的人,就有這些徵兆。

得到前面談到的這些徵兆,就算是已經得到正式的安止,已經得到合乎性相的安止,正式的安止之後,再透過觀修,觀修的情況之下,這個安止的道路,要到達最為純淨,最極純淨,那就很容易進行了。意思就是,假設沒有得到這些徵兆的話,那表示不是得到正式的安止。在沒有得到正式的安止之下,再三觀修、再三觀修,不會更加進步、更加進步,只會毛病越來越嚴重、越來越嚴重。毛病越來越嚴重,就是昏沉越來越嚴重,掉舉越來越嚴重,這個安止的道路沒有辦法達到究竟,沒有辦法達到純淨嘛!原因就是因為他還沒有得到這些徵兆,沒有得到一個純正的安止。

得到正式的安止之後,要到達究竟、清淨很容易,是因為得到安止的情況之下,安止本身對身心輕安會有很大的幫助,因為已經得到安止了,所以進入安止的情況之下,會讓身心輕安發揮增長,不斷不斷的增長,只要身心輕安增長的話,身心輕安增長的力量,就會讓這個安止的力量更加強大、更加強大,這二者是彼此相輔相成的。因為在相輔相成的的情況之下,所以如果得到正式的安止之後,要把這個安止達到徹底究竟,達到究竟,達到純淨的話,那就很容易了,這是因為雙方面互相幫助,相輔相成之故,所以底下就談到這個情形,「由得具足如是相狀」就是這些徵兆都得到了,前面談到幾個徵兆。這「作意力故,」這種作意力就是安止,靠著它的力量之故,因此「奢摩他道極易清淨,」安止的道路就很容易變成最為純淨,就達到究竟的意思。底下講它的原因,「謂由奢摩他心一境性」得到安止的時候「心一境性」心專一安住在對境上面,「住定之後,速能引起身心輕安。」身心輕安轉增,輕安的力量越來越強大,當「輕安轉增」的時候,「如彼輕安增長之量,便增爾許心一境性妙奢摩他(妙安止),」身心輕安的力量更加強大的話,內心的「心一境性」安止的力量就更加強大,所以「互相輾轉能增長故。」彼此互相助益,互相幫助,相輔相成,這是根據《聲聞地》談到的。

「如《聲聞地》云:如如增長身心輕安,」「如如」就是有多少,身心的輕安程度到達多少,「如是如是」就如同它的程度,「於所緣境心一境性」就有力量多麼強大,「轉得增長。」 「如如增長心一境性」「心一境性」專注的力量有多大,跟那個力量一樣的,(「如是如是轉復增長身心輕安。」)身心輕安就轉復增長這麼多。所以「心一境性及以輕安,如是二法輾轉相依輾轉相屬。」互相依賴,輾轉相依靠,互相輔助了。

那就是說,這些徵兆得到的時候,是正式的安止,正式的安止產生之後,讓這個安止要到究竟,要到達純淨,那就很容易了,所以「奢摩他道極易清淨」有一個容易嘛!比較容易了。那沒有得到這些徵兆得到的話,表示不是一個正式的安止,不是正式安止的話,那就是毛病還會越來越嚴重。

要做一個區分,就是這裡只有談到身心輕安,沒有談到身心輕安之樂。要把身輕安,心輕安,還有身輕安之樂,心輕安之樂,這個都要分開,所以身心輕安是一個範圍,然後身心輕安之樂是另外一個範圍,這兩個不一樣,要把它區分清楚。我們這裡都只有談到身心輕安,沒有談到身心輕安之樂哦,沒有談到。「如如增長身心輕安」是講身心輕安,「如是如是於所緣境心一境性轉得增長」對不對?這講身心輕安,沒有講身心輕安之樂。「如如增長心一境性,如是如是轉復增長身心輕安」也只有講身心輕安,沒有講身心輕安之樂,對不對?沒有談到嘛!所以「心一境性及以輕安,如是二法輾轉相依輾轉相屬」。

身心輕安之樂的情況,我們前面有談到過了,就是輕安之樂最初產生的時候,力量很大,這是輕安之樂。力量很大之故,它會對等持有妨礙,有傷害,之後要讓這個樂的力量,快樂的、安樂的力量,慢慢的減少、減弱,減弱到最後,慢慢的跟這個等持要相隨順,這個力量要比較薄弱之後,快樂的力量要薄弱到跟等持相隨順,在這個力量比較薄弱的樂攝持之下的等持,這個把它稱之為安止。所以這裡談到的,都是身心輕安要不斷的增長、增長,但是不能增長身心輕安之樂。前面不是講了嗎,輕安之樂一開始產生的時候,力量很強大,對等持是一種傷害,現在如果再增加身心輕安之樂,那不是又有傷害了嗎?所以沒有增加身心輕安之樂,但是要增長身心輕安。

因此得到安止,是指具足前面所談到的這些徵兆,擁有那些徵兆的等持,才算是正式的安止,如果已經得到的話,那再努力做觀修,觀修有多麼勤快,那就很容易變得很純淨,這個原因已經詳細的做了一個說明,後面的「總之」這裡是簡略的再提綱挈領,做一個簡略的說明,因為前面都詳細說明過了,所以後面簡略說。

「總之若心得堪能者,」如果禪修之後心得到堪能的時候,「風心同轉,」因為心跟氣都往同一個對象去,心堪能的話,心氣往同一個對象去之故,當然氣容易堪能「故風亦堪能,」所以氣就堪能,氣堪能的情況之下,(「爾時其身,便起微妙殊勝輕安。」)就會使身體得到特別的輕安,(「此若生起,心上便生勝三摩地,」)如果身體得到特別的輕安的話,就會幫助內心,使心就會產生特別的等持。「復由此故,」因為內心有特別的等持之故,那就表示說心很堪能,在這個情況之下,因為心氣同轉之故,所已氣又更加堪能,氣更加堪能,當然就使身體又產生更加特別的輕安。所以會這樣子旋轉、旋轉的,彼此互相幫助的,所以「其風成辦殊勝堪能,故能引發身心輕安,仍如前說。」「仍如前說」的意思就是「總之若心得堪能者」這個部分,是不斷循環的,更加進步、更加進步的,不斷的增長、增長,身心互相的影響之下,不斷的往上面增長。這個段落講解完畢。

再過來第二個段落斷除疑問,這個地方的大綱,前面是「顯示正義」講完了嘛(P380),再過來第二個是「有作意相及斷疑」。這個「有作意相及斷疑」裡面又要分兩項,第一個是「有作意相」,就是有作意的徵兆是什麼?這第一個講解完畢了。再過來斷疑,就現在第二項,所以「第二斷疑者。」是這個意思了。

「第二斷疑者。」講的內容「如是前說第九心時,不須策勵勤加功用,心任運轉趣三摩地無諸分別,又盡滅除微細沉沒,具明顯力。又如前身輕安時說,由其風大堪能力故,能與(給)身心勝妙安樂。此三摩地又如前於相狀時說,貪欲等蓋諸隨煩惱多不現行(都不會產生),雖從定起(也)不離輕安。若生具此功德之定,於五道中立為何道?」就有這麼一個問題,所以就要做回答了。這個問題是,得到安止時,當然就是已得到欲界專一心的後面了,第九住心是欲界專一心嘛,在第九住心欲界專一心之後,就要得到了。在欲界專一心那個時候,在憶念跟正知上面,不需要花很大的力氣,「不須策勵勤加功用」。而且沒有這個分別心「心任運轉趣三摩地無諸分別」進入等持的時候沒有分別心。而且在前面,當然掉舉的毛病就沒有了,連後面細分的沉沒的毛病就也沒有呢!還有具有力的明分,前面也談過了,有力是指心放在對境上的時候,具有力量,有力道,內心識本身放在對境上面的時候,具有力量。心識本身也很清澈、很清晰,這個明晰也要存在,所以這有力的明分,這個都齊備。

得到這種等持的時候,由這個等持會引發身心輕安,這第九住心的時候得到這樣一個等持嘛!由這個等持會引發身心輕安,由身心輕安又引發身心輕安之樂,這樣子的身心輕安之樂的樂呢,安樂又還要力量逐漸逐漸的減少,因為力量大的話會有毛病,如果這個安樂力量很大的時候,會對於這個貪欲產生希求等等,就煩惱蓋障會出現的。所以這個安樂要減少,因為安樂減少之故,使貪欲等五種隨煩惱又不會產生,就得到這樣的功德了。在這種情況之下,五種隨煩惱不產生,這個把握也得到,所以這時候身心輕安之樂力量當然逐漸減少,但不是說沒有,一定要伴隨身心輕安之樂,仍然是有的,只不過它力量沒有這麼強烈,但是有,不能說沒有。這樣子的身心輕安,不僅僅在入定的時候才有,就算下座了 ,出定之後,身心輕安之樂仍然相隨順的,還要伴隨有一些些呢!不能說完全沒有,下座之後還有一些存在呢!這都是前面談到的徵兆,我們前面都解釋過了。

這些前面講解過了之後,就會發生一個疑問,喔!如果這樣子的話,那這個人證悟很高囉?他是一個很高手、高竿的人囉?那這樣,他是五道裡面是哪一道呢?就馬上問了一個問題,「具此功德之定」前面談到這些功德聽起來,喔!很厲害,那他證悟很高囉?那他五道裡面到底是在哪一道呢?就問了這麼一個問題,所以回答了,「答:若生如是妙三摩地,昔及現在總有多人立為入大乘道,尤由隨順生輕安風,一切身中安樂充滿,依此身心起大調適。此又具足無諸分別最極明顯二種殊勝,故許為無上瑜伽中備諸徳相圓滿次第微妙瑜伽。」這個是對方的,就有人會這樣子想,有人會這樣子講。這個會談到,前面談到這些徵兆,聽起來好像很厲害,那這個人是五道裡面哪一道?所以有很多人認為,以前跟現在都有很多人認為,談到有這麼一些功德,有這麼情況的話,這個人可能是正式的圓滿次第,這是很具足徳相的圓滿次第,以前到現在都有很多人有這種想法。所以有很多人都有這種主張,我們可能也會這樣子想,這個人是不是已經得到圓滿次第了呢?所以這裡才要把這個疑問斷除掉,至尊仁波切在這裡要做一個說明了,所以這段的科判叫做「第二斷疑者」要斷除這個疑問。

在前面還談到入於大乘道,這個也是不對的,「總有多人立為入大乘道」這個是指,如果安住在前面談到,具有這麼多功德的等持裡面,安住在這個等持的本質上面的時候,連列入大乘道都還不算,還不算是列入大乘道呢!所以「總有多人立為入大乘道」有沒有?還不能列入入大乘道,為什麼呢?因為進入大乘道路的話,要從進入大乘道路的根本–菩提心來做決定,菩提心有跟沒有來做決定,不是說這種類型的等持有跟沒有來做決定,不是這個樣子的。所以前面談到總體方面,有多人立為進入大乘的道路,這總體上面來講了,這個不是的。因為進入大乘的道路要靠菩提心來做決定,不是靠等持,擁有這樣的一個等持來進入大乘道路,不是的!

底下「尤」是個別,個別而言,把它認為是圓滿次第的證悟,這更加錯誤。所以擁有這種等持,總體上,把它認為他是進入大乘的道路,這個不對啦!個別而言,把它列為是圓滿次第的證悟,那也不對。不對的原因,特別是底下講了「然依」但是根據「慈尊無著等諸大教典及中觀修次第等,明顯開示修定次第,定量諸論而觀察之(而檢查分析的話),此三摩地(前面的這種等持)尚未能入小乘之道,何況大乘。」不要說大乘,連小乘都還算不進去呢!那大乘就不用講了。

《聲聞地》有談到,「《聲聞地》說,即修根本第一靜慮(初靜慮)觀粗靜相諸世間道,皆依此定而引發故。」因為修世間的道路,就是由這個地方開始。那這裡談到彌勒慈尊跟無著的書,因為現在講安止是講廣大道次第嘛!廣大道次第呢,它的根本典籍當然主要就是由慈氏彌勒到無著,這講的都是廣大道次第的內容,所以主要根據,當然是根據這個書來講。從這個書裡面來做分析的話,它裡面談到等持的部分,從裡面談到這些內容來做一個檢查分析的話,那前面談到具有這些功德的這個等持,不要說列入大乘的道路,連小乘道路都還不能算呢!那這樣子一個道路,只能算是修粗靜相的世間道,由此定而引發。所以這個只能說修世間的道路,還是屬於世間的道路,不能脫離輪迴。不要說列在大乘,不能算列在大乘,連列在小乘都不能算,因為它不能脫離輪迴嘛!這種道路只是世間輪迴,繼續輪迴的一個道路。所以世間的道路,靠這個等持可以成辦,就粗靜相道的禪修,可以靠這個等持來做一個開始,來成辦,所以還不列在小乘的道路。我們今天講述到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