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廣論奢摩他61》

雪歌仁波切 教授
2009-02-20


聞法意樂

今天我們可以說在台灣之外,跟在台灣之內,能夠直接面對面的講說教法跟聽聞教法,好像親自見面一樣,這應該是第一次的講座是這樣子來進行的。平常我們唸誦四無量心的時候,希望一切眾生能夠具足安樂,以及安樂的原因,那個時候總是感覺到並沒有看到眾生,眾生好像在虛空之中,在天空之中,好像跟我沒有任何關係,因為也看不到嘛!所謂的眾生,只是我嘴巴上念一念,內心裡面想一想,但實際上呢,好像跟一切的眾生都沒有關係,因為沒有面對面直接的看到。

不過現在,我們剛剛唸誦諸佛正法眾中尊,直至菩提我皈依,以我講說(或者是聽聞)教法的功德,為利眾生願成佛。還有我們平常唸誦四無量心的時候,希望一切眾生能夠具足安樂,以及安樂的原因。這個時候感覺上好像眾生不是那麼樣子的遙遠,以前感覺眾生好像跟我沒有關係,不能夠面對面,可是現在感覺上,即使很遙遠,也能夠面對面,好像有一個關係存在,這種感受會非常的強烈,這是因為透過SKYPE的幫助,可能對這個方面感受強烈,應該產生一些幫助的。因此利益眾生的時候,遍滿虛空的眾生,好像沒有遠近親疏的差別,即使再怎麼遙遠,也感覺到很近,好像有這種感覺產生,所以在這個方面,應該有產生一些幫助的。

而且大家可以這樣子想一想,就是利益遍滿虛空眾生的時候,感覺上好像能夠直接的跟眾生好像很親密的感覺,這種想法應該是很強烈的。大家現在在台灣聽聞廣論,應該上師是非常遙遠,好像是看不到一樣,應該很遙遠的,可是現在透過SKYPE的幫助,好像面對面親自見到一樣,好像沒有這個距離存在一樣,有這種感受出現了。那一樣的道理,唸誦發心利益眾生的時候,好像跟眾生沒有遙遠的距離,應該有這種很強烈的感覺出現的。所以在我們唸誦發心的時候,心理面思惟,利益遍滿虛空像老母親一樣的眾生,這時候應該感覺很強烈,好像跟眾生沒有距離,好像很踏實,能夠面對面去幫助它一樣的。而且唸誦皈依文皈依上師的時候,好像上師也不是在很遙遠,根本都沒看到,好像不是這個樣子,好像面對面的。因此想一想,皈依十方諸佛菩薩的時候,好像面對十方諸佛菩薩,好像沒有距離,很靠近一樣,這種感受應該要產生。因此心理面如此思惟,向上面而言,皈依十方諸佛菩薩,向下面而言,希望利益遍滿虛空無邊無際的有情眾生,好像能夠直接面對面,能夠發揮效果一樣,心理面產生這個動機,思惟動機之後來聽聞教法。

正講

我們進行到的段落,提出兩個問題來破除對方的主張,觀於提出的這兩個問題,是在387頁倒數第五行,「為由觀慧正見決定,次於其上無分別住耶?」這是問對方的第一個問題,提出問題來破除對方的主張。「抑不思擇無分別住耶?」這是問對方的第二個問題,不思擇的情況之下而安住。問了對方兩個問題之後,這兩個問題要各別做回答,「初者」就是問對方第一個問題「為由觀慧正見決定,次於其上無分別住耶?」,馬上就回答說「初者」就是根據這個問題來做答覆,「吾等亦許如此即是空三摩地。」如果你這樣講的話,這個主張跟我們一樣,我也認為這是安住在空性的等持之中,「若汝許此,」如果你也是這樣主張的話,「則應分別有無實性見解二類,若有彼見補特伽羅,次住見上修無分別,是修甚深空三摩地。若無彼見補特伽羅,唯不分別而修,則非修習甚深空性。理應如是分別宣說,不應宣說凡無思惟一切癡修皆是無緣,或於無相或於空性修靜慮師。」這是第一個問題的答案,就是自宗問對方兩個問題,第一個問題自宗也提出了答案。

再過來那個是第二個問題的答案,「若謂」就是我們剛剛談到的,「抑不思擇無分別住耶?」這個問題問對方,「若謂無論有無了悟…」答案就在這個地方,「若無彼見補特伽羅,唯不分別而修,則非修習甚深空性。理應如是分別宣說,不應宣說凡無思惟一切癡修皆是無緣,或於無相或於空性修靜慮師。若謂無論有無了悟空性正見,但若心無分別,全不思擇,一切止修皆是空定,則前所引《聲聞地》說奢摩他品諸三摩地,雖非所欲亦應許為空三摩地,由彼定時除念正知勢力微時,略起觀察。餘時全不略起分別,謂此是此非,」就到這個地方,「餘時全不略起分別,謂此是此非,」這些分別,全部都沒有呢!這是第二個問題的答覆。

那這兩個問題的答覆,問了兩個問題,兩個問題各別做答覆,這是要破除對方,破除對方什麼呢?因為對方有一個主張,在387頁倒數第六行,對方提到「若有無分別即空三摩地。」這對方這樣子講,如果有無分別的話,就是進入空性的三摩地。因此之故,對方的主張是,安止本身應當是沒有無分別存在,這對方的主張,因為假設有無分別存在的話,那就變成進入空性的三摩地之中。「若有無分別即空三摩地」安止本身應該是沒有無分別,假設有無分別的話,那就會變成緣取三摩地的等持,就會變成這個樣子。因為對方有這個主張之故,所以自宗就問他,問了兩個問題,問題就是所緣甚深無分別者,怎麼樣呢?是第一個?還是第二個?第一個又怎麼樣呢?第二個又怎麼樣呢?就做了答覆,這是要破除對方的主張。

我們上一堂課談到這個問題的時候,大家說這個地方並不是非常明白了解–對它的意義,顯然是這個樣子,因此我們把這個內容再做一些解釋說明,希望能夠明白了解這一段的內容。首先我們要分析一下對方的主張,到底在主張什麼?這個我們來先分析一下,對方的主張是觀修無分別的話,那就是觀修空性,這是同樣的意思。說觀修無分別,那就是觀修空性。因此才有這樣的主張:「若有無分別即空三摩地」,就是假設觀修的時候,如果有無分別存在的話,這個就會變成空性的三摩地,就會變成觀修空性呢!變成這樣的一個主張。

對這個主張,我們來分析一下,對方的主張是不是有這麼一個問題呢,就是在觀修空性的時候,會變成說不了解空性的意義,仍然可以觀修空性。因為對方的主張是修無分別的話,那就是觀修空性。那現在可能要先問對方,要先釐清楚一下 “觀修無分別,就是觀修空性”這句話的意思是指有沒有把空性做一個徹底的決定、明白了解,對空性本身有徹底明白決斷的了解,到底有還是沒有?在有或者是沒有的情況下來觀修空性,就分成這兩種情況,因此現在問對方,你所謂的無分別就是觀修空性的話,那你的主張到底是對空性的本身,有進行一個決斷的認識,沒有決斷的認識之下來進行觀修嗎?所以就有兩個問題了。就是對見地有一個決斷的認識而修空性,對於見地沒有決斷的認識而修空性,就問了這兩個問題,就這兩種情況,以這個方式來破除對方。

因為在對方的主張,觀修空性會變成即使對於空性不明白不了解,對於空性的見地沒有決斷的了解,仍然可以觀修空性。但實際上我們了解,不明白空性是不可能觀修空性的,應該是這個樣子。但是如果安照對方的主張,他內心的想法會變成即使對空性的問題沒有徹底決斷的了解之下,也會變成觀修空性,對方的主張會變成這樣一個毛病。所以現在要跟對方指出來,說你的主張裡面會變成對於空性本身沒有做抉擇分析的情況之下,它仍然可以觀修空性呢!這樣來指出對方會有這個問題存在。

在對方會認為對空性沒有徹底通達了解,對空性的意義也不是明白了解的情況之下,這個人也可以觀修空性。但是要想一想,對方為什麼會有這種主張?原因何在?因為在對方的看法裡面,當內心不做任何思惟的時候,沒有分別妄念,沒有任何思惟的時候,這個就是觀修空性,為什麼呢?內心不思惟過去的法、現在的法、未來的法;或者是不思惟這個法是什麼、那個法是什麼;不思惟自跟他。當這些分別心、分別妄念都沒有產生的時候,分別心沒有產生、沒有妄念的時候是指,諦實成立的執著所執取的對境,現在內心都不趣入於它,沒有妄念、沒有去思惟的時候,這個就是空性了,這是觀修空性。因此之故,對於空性的意義不明白,沒有關係,反正不作思惟就是觀修空性了嘛!因此把沒有分別心,沒有妄念,不作思惟,把這個當做是觀修空性呢!這是對方的主張,有這樣一個想法,對方的想法應該是這個樣子的。

不過就諦實成立的分別心不進行思惟的時候,跟把諦實成立的分別心分析把它破除掉,這是兩件事情囉!因為諦實成立的這些法,我們透過原因去分析,然後了解它的實相是空性;跟我諦實成立的執著想法,內心不作任何思惟,這是兩件事情的。現在所謂的破除諦實成立的妄念、分別心,是指對於諦實成立的這些法,把它的實相做一個分析,透過原因去了解,之後了解知道它是空性,以這個方式來破除;跟沒有產生這個分別妄念,這是兩件不同的事情囉。所以沒有產生妄念是說,根本就不思惟,根本就不去想它。根本不思惟、不去想它,並不是把它破除掉,所以“不作思惟、不去想它,就是觀修空性”這恐怕不能夠這樣做解釋的,為什麼呢?譬如說“病沒有痛”跟“沒有病”這是兩回事情了,因為病現在不痛,那不是說病已經完全治好了沒有病嘛!病現在並沒有痛,並不代表說病已經治好了,完全沒有病了,這還是兩回事。

現在對方是指無分別妄念的情況之下,就是不作思惟的情況之下,這個是觀修空性,這個是用無遮的方式來進行的。因此跟破除諦實成立的執著,這個破除,那是兩件完全不一樣的事情。現在對方把無遮,就是沒有分別妄念這樣一個情況,把它混淆在一起,錯亂了!把它認為這個就是觀修空性,把它混淆成為把諦實成立的執著已經破除掉了,這妄念執著沒有產生,那把它錯亂混淆成已經把它破掉了,這對方所形成的錯亂。

總之,有一些病(如肝炎)我們總是打一些免疫的預防針。就如現在我沒有生這個病,也沒有打(預防)針,那並不代表說將來都永遠不會生這個病;但是現在有一些預防針,打了之後以後都永遠不會產生這個病的。所以現在沒有病,並不代表將來沒有病,將來還是會發生;但是如果我打了這個預防針,讓這個病永遠都不會發生的話呢,現在當然兩邊都沒有病,但是兩個人情況不一樣,一個已經有打預防針了,以後都永遠不會生病;一個是沒有打針,可是將來可能會生病。所以雖然看起來兩個人都沒有病,但是情況不一樣的。

這個諦實成立的問題,也是這個樣子,“現在破除諦實成立”跟“我諦實成立的執著現在沒有產生”沒有分別心,沒有分別妄念嘛,因為現在腦袋什麼都不想嘛。所以“現在腦袋什麼都不想” 跟“透過原因分析把諦實成立已經破除掉了”,這兩件事情是完全不一樣的。對方主張的空性是什麼意思呢?空性是不是諦實成立的這種類型的妄念,現在都沒有想,都無,這個就是空性。如果這樣講,有這種想法的話,這是對方的主張,是這個意思。這樣子講有沒有明白一點?

然後看後面的段落,「故諸能引正奢摩他妙三摩地。《解深密經》說緣無分別影像,」《聲聞地》也有談到,所以《解深密經》裡面有談到,就是成就安止的時候,這個諸等持,也能夠緣取無分別妄念的影像,這是在《解深密經》談到的。前面談到「故諸能引正奢摩他妙三摩地。《解深密經》說緣無分別影像。」這兩個句子要合在一起,能夠引出正奢摩他的妙三摩地,實際上是要緣無分別的影像,這個主張說法是《解深密經》裡面所談到的。

前面談到的破除對方,對方談到安止本身是沒有無分別的,但是現在告訴對方說,不是的!就算是安止本身,也存在無分別的,不是像你所主張的它是沒有無分別的,為什麼呢?因為《解深密經》裡面談過了,《解深密經》裡面有開示說安止的時候它緣取無分別的影像,這個已經講過了。這裡面談到無分別的影像,無分別是有境,就是修安止那時候的有境,安止本身;然後那個影像是對境,這無分別影像就是有境跟對境的關係。

不管修安止也好,修勝觀也好,首先當然不可能直接現證對境,所以在修止也好,修觀的時候也好,對境本身會先成為一個影像而出現,之後先緣取這個影像來做觀修,因為還不能夠現證對境嘛!所以修安止的時候,緣取的是無分別影像;修勝觀的時候,緣取的是伴隨有分別影像來進行的。因為最初最初修的時候,當然沒瓣法現證對境,所以先緣取一個對境的影像來禪修,所以才稱之為影像,影像是這個意思了。

這個部分,《解深密經》談到的內容,我們上一次有提到過了,是不是?就是安止可以緣取無分別影像來進行,340頁第一行,「《解深密經》云:是尊,幾是奢摩他所緣?告曰一種,謂無分別影像。」所以無分別影像是奢摩他的所緣,又問佛陀「幾是毗缽舍那所緣?告曰一種,謂有分別影像。幾是俱所緣?告曰有二,謂事邊際所作成辦。」對不對?所以這裡面就很明白直接指出來,奢摩他、安止的所緣是無分別影像,毗缽舍那、勝觀的所緣是有分別影像。這《解深密經》裡面已經明白講過了,所以我們現在這裡所談到的「《解深密經》說緣無分別影像」就前面已經討論過了,就剛剛340頁《解深密經》的經文裡面就已經直接談過了。

不僅如此,後面還要引用《聲聞地》的兩個經文來做說明,「《聲聞地》亦云:」這首先第一個,「『彼於爾時成無分別影像所緣,即於如是所緣影像,一向一趣安住正念,不復觀察,不復思擇,不極思擇,不徧尋思,不徧伺察。』止觀二中於奢摩他,作是說故。」在解釋安止跟解釋勝觀裡面,解釋安止的部分是這樣來做解釋的,就是《聲聞地》裡面有談到,在修安止的時候要緣取無分別影像,為什麼要緣取無分別影像呢?因為緣取無分別影像來修安止的時候,能夠安住在正念之中,之後「不復觀察,不復思擇,不極思擇,不徧尋思,不徧伺察。」所以這個是沒有妄念、無分別的,在《聲聞地》裡面已經非常明白,字面都已經很明白開示了呢!所以像你前面的主張,說安止不能夠伴隨無分別,那就不對了,《聲聞地》已經很明白開示了,安止本身是緣無分別影像,它根本就「不復觀察,不復思擇,不極思擇…」這些分別思惟都不存在。所以前面引用了《解深密經》裡面佛陀曾經開示過的,就算是安止本身都緣取無分別,然後在無著菩薩的《聲聞地》裡面也提到,安止本身也是緣取無分別,而且很詳細很明白的說明了呢!

「《聲聞地》又云:」這第二個經文,就《聲聞地》引用了兩個段落,「《聲聞地》又云:『又若汝心雖得寂止,由失念故及由串習(“由失念及由不串習故”)諸相尋思,隨煩惱等諸過失故,如鏡中面所緣影像數現在前,隨所生起,即更當修不念作意,謂先所見諸過患相增上力故,即於如是所緣影像,由所修習不念作意,除遣散滅,當令畢竟不現在前。』」第二個經文談到,修安止正在觀修的時候,可能會產生忘失所緣對境,或者「謂先所見諸過患相增上力故」是妄念紛飛,胡思亂想,妄念紛飛執的取這個行相。要嘛是忘失,要嘛是執取這個行相,執取表相,妄念紛飛,要嘛是隨煩惱心現前,這些毛病都可能出現,是不是?由失念之故,由串習諸表相的尋思,還有隨煩惱的妄念紛飛,這個時候要立刻要察覺自己有這個毛病,就是有很多的執取行相的妄念念頭,還有隨煩惱,或者是忘記所修的對境,馬上察覺之後,不要被這些毛病所控制,這個時候把執取行相、妄念紛飛、隨煩惱等等,這些作意都要把它去除掉,讓這些分別心去除掉。在把分別心去除掉的情況之下,好好的來修止。所以這裡面已經很明白的談到,修安止的時候是無分別妄念的,把這些思惟作意的分別妄念去除掉之後來修安止,那不是講修安止就是無分別了嗎?這講的非常明白了,在《聲聞地》裡面。休息十分鐘。

把《聲聞地》的第二個引文,我們好好的來看一下,「又若汝心雖得寂止」寂止之心雖然得到了,寂止之心意思就是指不是正式的安止,是隨順的安止。現在要討論的是已經得到安止之後這些毛病不會出現,但是還沒有得到安止的情況之下,正在修安止,跟安止相隨順的等持已經得到的情況之下。所以如果你雖然得到跟安止相隨順的心,在那個時候當然就有很多的毛病出現,對不對?如果得到安止之後就沒有毛病了嘛!所以得到跟安止相隨順的心,不是正式的安止,就是修、修、修,可是都還沒有得到安止,在沒有得到的情況下,可是已經有跟安止相隨順的等持,類似的等持,這些已經得到了,不過這種等持會產生底下的情況,就是由失念之故,這是忘失對境,忘記了、忘失,第一個。後面一個是不串習之故。

「由失念及由不串習故」因為現在沒有得到正式的安止,不過是相隨順的等持嘛,所以在相隨順的等持的情況之下,會不會忘失對境?心離開這個對境,會不會發生?會啊!這第一個了。所以這裡是兩個,還有一個就是不串習的過失之故,因為忘失對境失念的毛病之故,以及不串習,那個(廣論)要加一個“不”,不串習之故,不串習就是有時候修安止,修、修、修有時候又不修了,是不是?沒有常常做實修的意思。譬如說大家有時候來聽課,有時候沒有來聽課,這個毛病不可以,這是一個毛病,這是不串習之故,要串習啊!(張老師邊翻譯邊大笑)就是每次都要來、每次都要來。

因為忘失,還有因為沒有經常串習,就是再三實修、再三實修,也沒有這樣子做之故,因此就會產生底下三個毛病,第一個就是諸相;還有分別妄念;隨煩惱這三個。諸相是第一個毛病;尋思是第二個毛病,尋思就是分別心;再過來隨煩惱。這三個毛病,這樣了解嗎?

「汝心雖得寂止」跟安止相隨順的心,就是沒有得到安止,又後面那個失念–失去憶念跟不串習,這得到安止就不會發生了,但現在沒有得到安止,跟安止相隨順的內心,安止相隨順的等持,在修這個等持的時候,也會發生這個情況。就是失念、忘失對境;還有由不串習,沒有再三禪修、再三禪修,因此,那個“故”應該放在這裡,“由失念及由不串習故”因此之故,就會導致緣取「諸相」,就是對行相的執著,原因是因為對境,心趣入對境的時候,對境不是白色啦,紅色啦,它的表相是不是各種各類?所以這些各種各類的表相,當然在我的內心會出現,所以這個「相」是表相,對境的表相–諸相;再過來「尋思」,就是分別妄念,各種各類的分別妄念,腦袋裡面胡思亂想;再過來是「隨煩惱」,所以這是不是有三項?執取表相,分別妄念跟隨煩惱,一共有三個。

因為這三個情況之故,因為這些過失之故,「如鏡中面所緣影像數現在前,隨所生起,即更當修不念作意。」因為這三個影像之故,所以首先是會成為顯現,會把門打開,之後會進行緣取。當這些行相出現的時候,應當這樣做,首先是「影像數現在前」這第一個,這裡應該有談到三個。一個是影像顯現出來,「數現在前」講的是前面那個「諸相」,「諸相」的部分是「數現在前」,因為在我的腦袋裡面,這個對境的表相啦,行相啦,再三再三出現,這是第一個毛病,第一個影像應該會數現在前。

第二個應該是開啟大門,這裡好像沒有談到。三個是:顯現出來,開啟大門跟進行緣取。這分別是前面三個毛病導致的後果,一個是「顯現出來」,是指「諸相」。再過來那個「尋思」會變成「開啟大門」,開啟大門的意思就是指,好像我把我的心識,內心心識打開之後,我的心跑出去,跑到很多的對境去,那個是不是叫做分別妄念?胡思亂想有沒有?胡思亂想的意思是我好像把我的內心之門打開之後,這個心全部跑到外面去,跑到別的對境去,心思已經完全散亂掉了,所以這時候才會胡思亂想嘛!是不是?所以胡思亂想用的句子就是打開大門。一個是數現在前,一個是打開大門,一個是進行緣取。進行緣取就是散亂隨煩惱,因為隨煩惱的時候,內心一定會緣取它的對境。譬如說貪念之心的對境,瞋恨之心的對境。隨煩惱的產生,就是內心會耽著於這些貪念之心的對境,瞋恨之心的對境,緣取它之後,內心本身變成一個貪心,瞋恨之心,是不是?所以它進行緣取。

所以第一個諸相數現在前,第二個妄念的尋思把內心的大門打開,妄念的尋思非常的多,第三個是進行緣取,這是隨煩惱,隨煩惱的時候會進行緣取。當這些全部都出現的時候,應該怎麼做呢?應該把前面我們談過的過患,這前面都有解釋過這些過患,「謂先所見諸過患相增上力故」要連到這裡,就是好好的想一想以前學習過的這些毛病的過失,我們前面談到三個過失嘛,就是緣取各種的表相,還有分別妄念很多,還有內心的煩惱很多。這三個毛病,是怎麼樣子來的呢?就是當修安止,得到一個相隨順的等持的時候,在禪修的時候,這三個毛病也要出現,這三個毛病會出現的原因就是前面由失憶念之故,跟由不串習之故,沒有經長串習,因為這兩個情況之故,所以就會導致會去執取對境的表相,還有內心很多的分別妄念,還有內心會有很多的隨煩惱。那這三種的特色,它的情況像是什麼樣子?第一個是表相就會「數現在前」在我內心再三出現、再三出現;(第二個)分別妄念的部分好像把我的心打開一樣,心思跑出去,蜂擁而出,胡思亂想想的非常多,會這樣一個情況;第三個隨煩惱,是再三的作意緣取,就是貪心的時候會耽著貪心的對境,瞋恨之心會耽著瞋恨之心的對境,會再三緣取、再三緣取。

如果有這種情況的話,那要破除掉,怎麼樣破除掉呢?「謂先所見諸過患相增上力故」就是當執取表相的時候,分別妄念的時候,隨煩惱出現的時候,因為前面都已經學過了,它們的過患是什麼,這個前面已經了解知道了。要把這個部分再三加強、再三加強,再三再三的思惟之後,了解它的過患,再三的把它思惟之後,「由所修習不念作意,除遣散滅」不念作意,就是把作意思惟這些表相、妄念紛飛、還有隨煩惱,這些內心去想它,還有作意這些,全部都要把它消滅掉,把它消滅掉之後,就會變成也沒有妄念,也沒有去作意。在這個時後呢,就要安住在完全沒分別妄念的情況之下來修安止,「當令畢竟不現在前」的時候,就是無分別妄念嘛,所以修安止一定就是緣這個無分別來修,這《聲聞地》裡面講的很明白清楚,緣的是無分別。

「此亦是於修止時說。」就是現在討論到的部分,止跟觀兩項裡面,現在引《聲聞地》的兩項經文,都是在討論安止而已,裡面討論到安止都是要無分別呢!假設要討論勝觀的話,勝觀都是要伴隨分析思惟的。所以現在討論到無分別的時候,都只是在討論安止的段落來講的。因此「諸定量論」諸合乎標準的、共認標準的大論,「皆說修奢摩他時,不觀察修,唯安住修,故許一切不分別修,皆是修空,實為智者所應笑處,」嘲笑之處,就是可笑之處,這樣子來講解的。

所以修安止,其實是在無分別妄念的情形下來做觀修,這個「諸定量論」裡面都這樣的談到過的,所以修奢摩他、修安止的時候,不必做分別思惟,僅僅只是內心在無分別、無妄念的情況之下來安住而修。這個「諸定量論」就前面談到的《解深密經》、《聲聞地》等等,很多共認的標準的書裡面,都這樣子開示,因此之故無分別修。(「唯安住修」)後面有一個「故」,「故」是以前面當原因,諸定量的論點裡面都談到,修安止本身就是沒有觀察分析,沒有妄念,僅僅只是安住而修,因此之故那個「故」,這是對方的主張,如果主張沒有分別妄念的時候就是修空性的話,那這一個實在是智者所應當覺得非常可笑呢!意思就是指,一切的安止都是無分別妄念,在《解深密經》跟《聲聞地》裡面談到的,一切修安止本身就已經是無分別妄念。所以有分別妄念心,這不能當做是修安止,大論裡面都這樣子開示了。如果說不分別修都是修空的話,那就是所有的安止都是觀修空性,如果主張所有的安止都是觀修空性的話,那實在是非常可笑,這不就是一件可笑的事情嗎?

尤其是說,特別特別、更怎麼樣,「尤其說修不念作意皆是修空《聲聞地》文善為破除。」特別是講,沒有憶念、不作意,「不念作意」那個念是憶念。在觀修的時候,內心沒有憶念,然後不作意,這樣子就是觀修空性的話,內心沒有任何思惟,這樣子就是觀修空性的話,《聲聞地》裡面已經很妥善的把它破除掉了。這個「《聲聞地》文善為破除」就是前面第二個引文,388頁第五行「《聲聞地》又云」那個引文,第二個引文裡面已經談到,已經很明白的開示了,修安止本身就是在沒有憶念、都不作意的情況之下來修安止。那沒有憶念、不作意來禪修,這個是修安止,不是修空性,把這個當做是修空性的話,《聲聞地》前面的經文裡面已經很妥善的破除掉這個主張了。

「又《修次第初編》」這裡有一個「又」,又就是還要再引論點來做說眀,又的意思就是指前面已經有引用過了,所以才會再「又」,前面已經引用了是《解深密經》,這是佛陀所開示的。之後《聲聞地》引用了兩個引文,這是聖者無著所開示的。接下來「又」還要再引書,所以「又」是這個意思。又還要再引《修次第初編》,是聖者無著之後的大博士蓮花戒所寫的。之後還要引用般若波羅密多口訣《慧度教授論》,是祥諦巴所寫的。之後還有一個「又」,(倒數第二行)「又《寶雲經》」有沒有?所以兩個又的意思是,又再引用論典,然後又再引用經,前面已經講了《解深密經》一個引文,然後《聲聞地》兩個引文,所以又再引用論典,又再引用佛經來做解釋。

首先是引用《修次第初編》裡面談到,「又《修次第初編》云:『奢摩他自性者,唯是心一境性,故此即是一切奢摩他總相。』(還有)《慧度教授論》云:『應當遠離種種心相意言,修奢摩他。』」後面那個「意言」,至尊仁波切做了一個解釋,「意言者謂分別此是此等。」謂分別這個東西就是這個東西等等,這種思惟的心,就是心相的意言,這個應當要遠離,《慧度教授論》裡面談到應當要遠離嘛!這裡所引用出來的,《聲聞地》、《修次第初編》、《慧度教授論》等等,這裡面所引用的,都是前面談到的「諸定量論」,就是它是了義的論典,大家共通都可以承認的論典,我引用它來做一個說明,引用這些大家都共通承認的,當做權威性的論典,還有佛經,我引用來做一個說明。所以在《修次第初編》裡面有談到,「故此即是一切奢摩他總相」安止必定都是無分別的。還有《慧度教授論》裡面也有談到,「心相意言」種種的所顯緣取之後內心去給它做一個說明,這些要捨棄掉。就是內心緣取一個對境之後,「應當遠離種種心相」內心緣慮、緣取某一種對境,之後內心會去思惟它,這個是什麼,那個是什麼,那個思惟稱之為心相的意言,意言就是內心裡面去詮釋、去說明它,這個部分要把它去除掉。就是分別妄念心,這個部分要把它去除掉,這就是修奢摩他,這就是修安止,那意思就是修安止的時候,內心是沒有分別心存在的。

這個引用完畢之後,又引用了《寶雲經》,前面談到的《寶雲經》也這樣說明過了,「又《寶雲經》說奢摩他是心一境性,」心緣取一個對境之後專一安住。這個《寶雲經》的經文,就在我們剛剛看的《解深密經》的經文前面,339頁第三行「寶雲經說義同深密」《寶雲經》經文的意義跟《解深密經》一樣「如云」底下是《寶雲經》的經文,「奢摩他者謂心一境性,毗缽舍那者謂正觀察。」是不是這樣講?所以奢摩他–安止的時候是心專一安住在對境上,根本就沒有分別妄念,可是毗缽舍那–勝觀的時候要做觀察分析,要做很多的分析,這《寶雲經》的經文裡面談到了,所以在388頁倒數第二行「《寶雲經》說奢摩他是心一境性」這個都已經開示過了,「已引如是眾多經論,」也就是這個問題根本就不用再討論了,已經講太多了,因為經論裡面早就已經詳細的說明了,就是先《解深密經》,之後論典就是《聲聞地》,引用了兩個經文,《修次第初編》跟《慧度教授論》都有講到了,之後又引用了《寶雲經》,又講到了,現在引用的經論裡面,都已經談的太明白、太清楚了,所以這個問題其實也根本不用再談了,你這個主張是完全都不可以的,這經論裡面太多地方都談到過了,所以「已引如是眾多經論,曾經多次說奢摩他全無分別。」這已經講太多了,「曾經多次」就是經論裡面已經講太多了,根本我都不用再講了呢!

後面那個「故」的意思是成立出一個結論,就是對方的主張已經破掉了,對方的主張說修安止的時候是不伴隨無分別,不是的,修安止是伴隨無分別的。然後用經論來做為根據之後,要成立出一個主張,把對方的主張破除掉之後,要成立出我的結論,「故」是這個結論。「故無分別略有兩種,」內心沒有分別妄念其實有兩種情況存在的,「謂修空無分別及於空性全未悟解諸無分別,」修空無分別呢,緣取空性之後內心沒有分別念頭;一種呢,對空性根本都完全不了解,也沒有去思惟空性,在這個情況之下,內心完全沒有分別念頭。那這個沒有分別念頭不就有這兩種嗎?是不是有這兩種?譬如說不生病,現在沒有病,所謂現在沒有病,其實有兩種情況,就我們剛剛談到的,就是現在沒有病,並不保證將來不會生病,將來還是會生病;可是有一種是,他已經打了預防針,以後肯定不會生病的,他現在也是沒有病。所以現在看起來都沒有生病,不過卻有這兩種差別存在。一樣的,現在內心都沒有分別念頭的情況也是有兩種,一種是根本也不了解,但是內心完全沒有思惟,無分別念頭,這個時候是無分別;一種是緣取空性,專一安住在空性上面,那也是無分別嘛!都是無分別,可是要把它分清楚有這兩種。

前面談到破除對方,「故不應執凡有一切安樂明顯無分別者,皆是修空。」這是樂明無念,禪修覺受出現的時候,不應該執著凡是有這個樂,還有這個明,還有無分別妄念呢,這種情況都是修空性,「此等乃是略示方隅,」這前面談到的內容,都只是簡略的做了一個說明,這是指對方的主張,「不應執」那個「應執」就是對方的主張,對方的主張認為在樂明無分別妄念的時候,那個無分別妄念就是修空性。如果是修安止的話,應該不是這個樣子,沒有這個項目的,假設有這個無分別的話,那就變成修空性了,這是對方的主張。所以不應該這個樣子哦,不應該認為內心沒有分別妄念的時候,這個就是修空性了。

「此等乃是略示方隅」就是前面的安止本身,應該是有無分別存在的,那原因就是我們前面引用了很多經文、論典,都已經明白做了一個說明,「略示方隅」就是舉其一端,僅僅只是舉例來做一個說明,沒有很詳細深入的說明,因為詳細深入的說明,前面引用的經文再講的話那太多了,所以沒有辦法很詳細的講,只是舉其一端簡略的講,「應善策勵了知」就是指假設想要好好了解的話,就這個問題呢,我們前面只是很簡略的做一個說明,舉其一端而已哦,如果想要深入好好明白了解的話,應當把慈氏彌勒所做的開示,還有聖者無著所做的開示,把它們的書很深入的去學習了解,「應善策勵了知慈尊及無著等所解,修止觀法。」就他們所開示的修止修觀的這些書籍,好好的深入去做研究,這是應該要做到的。

我們前面只是很簡略的講,沒有辦法詳細的講,假設對修止的這些內容,不學習慈氏彌勒跟無著所開示的書,沒有深入去學習的話,那會有什麼毛病嗎?「若不爾者,」就會有這些毛病,就是像你所產生這些毛病,就是如此產生的了,「若不爾者」就是如果沒有好好學習一下慈氏彌勒跟無著的書呢,會變成這個毛病,就是沒有得到安止「尚未得止,便於少分無分別定,」就是如果不好好深入去研究經論的話,會有一個毛病,就像前面所談到的對方的主張,內心已經得到無分別的等持,無分別的等持有!是有得到了,但是不要說安止還沒有得到,那是先得到一個無分別的等持的時候,把它誤會成勝觀,不僅把它誤會成勝觀,還把它誤會成空性的勝觀,是在觀修空性呢!這個時候,其實不要說空性的勝觀沒有得到,連勝觀都沒有得到,不要說勝觀沒得到,連安止都沒得到呢!現在只是一個無分別的等持得到而已嘛!連安止都沒有得到,可是竟然把它誤會成為觀修空性的勝觀,那這個就是太離譜了,哪裡會得到呢?因為觀修空性的勝觀產生之前,修空性之前,前面要先得到勝觀,要得到勝觀之前,前面要先得到安止,那現在只是無分別的等持而已,這個時候連安止都還沒有得到呢!可是就在這個時候,卻要把這個無分別無妄念的等持,把它誤會成為說我是在觀修空性呢,這是空性的勝觀。因為這個緣故,產生了傲慢之心,在這個傲慢之心之下,認為自己修持非常好了,因此就按照這個禪修方式,過掉自己的一輩子,在這個修持的過程當中,是自欺欺人,為什麼?因為自己這樣的觀修,認為我的禪修是很高級,已經是空性的勝觀了,已經是觀修空性了,這是自己欺騙自己,之後跟別人講解開示的時候,講解禪修方式的時候,又跟他講這種禪修方式,那不是騙了別人嗎?所已變成一個自欺欺人的弘法者,自己實修的時候呢,也是騙了自己了,跟別人開示的時候,也是騙了其他的人了,之後這樣去教導佛法的話,那變成一個自欺欺人的弘法者,變成這個樣子呢!

所以「若不爾者,」如果沒有深入去學習慈尊跟無著所開示的典籍,那就會變成這個樣子,沒有得到安止,但是已經得到一點點的無分別定,就是無分別的等持,內心不做思惟這種等持得到了,(「誤為能斷三有根本毗缽舍那。」)之後把它誤解成為能夠斷掉三有根本的毗缽舍那,就是把它誤解成為空性的勝觀呢,空性的勝觀能夠斷掉三有的根本嘛!把它當作是空性的勝觀了,「於此起慢,」對自己,我正在修空性的勝觀呢!產生一個強勝的傲慢之心,「謂修無緣,」謂修無所緣取,我是在修空性呢!這樣子「空度時日,」就是在這種禪修之下過掉一生,過掉一輩子,「定欺自他。」這個會變成欺騙自己跟欺騙他人,「定欺自他」的意思是指自己禪修的時候也是這樣子修,說我是在修空性的勝觀,我修無所緣取的空性呢!欺騙自己;欺他的時候是跟別人講,修法也是這樣子修,那也是欺騙他人了。所以這會變成自欺欺人的,這個時候的誤解,應該是把諦實成立透過原因分析,把它破除掉,破除掉之後,安住在諦實成立為空的空性之中,專一安住而禪修,這才是空性嘛!現在不是,只是不做任何思惟,就叫做緣取空性,這樣也欺騙了自己,也欺騙了其他人。我們今天講述到這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