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廣論奢摩他63》

雪歌仁波切 教授
2009-03-06


聞法意樂

今天是殊勝的節慶的日子,是神變月,特別是從初一到十五,是重要的節慶,所謂的神變月是指佛陀薄伽梵跟其他的導師,進行神變方面的比賽,在那個時候佛陀薄伽梵是一切智,因此從各個方面都打敗他們,不管跟哪一位導師比賽,佛陀薄伽梵在任何方面都能夠獲得勝利。因此之故,我們現在留下來的節慶來慶祝這個慶典。在慶祝這個慶典的時候,因為是殊勝的慶典,那我們做一些什麼事情呢?以前傳統的習慣是從初一到十五號之間,一般來講當然都要廣大的積聚資糧,其次在這一段時間裡面,在寺廟裡面就是立宗,之後辯經,之後給予格西的學位。然後在念誦方面,要念很多的讚頌文,念詠佛陀的讚頌文,印度、西藏歷代有很多的大博士,寫了很多佛陀的讚頌文,在這段時間裡面,就要念誦各種各類的讚頌文,同時內心要好好的思惟一下,憶念以前佛陀在各個方面都能夠打敗其他的導師,憶念佛陀薄伽梵的偉大。現在辯經的方式也是表示那時候打敗其他導師,也是這樣的一個代表,不過我們今天在這裡,當然沒有辦法進行辯經,可是我們學習廣論教法的講說跟聽聞,學習廣論裡面內容的時候,這裡面也有辯經的味道,仔細讀一讀廣論裡面有沒有談到呢?或有謂曰:有人這樣講,之後把這個講法破除掉,這個是辯經比賽的一個味道在裡面嘛!所以也等於是慶祝,類似像慶祝神變月呢!所以心理面要感到非常的高興,而且隨喜以前佛陀薄伽梵能夠戰勝一切其他的導師,在各個方面都能夠獲得勝利,在這一點感到非常的高興,同時內心也要讚嘆佛陀薄伽梵的功德、事跡,以這個方式來慶祝,在教法的講說跟聽聞,也是慶祝這個慶典,因此我要追隨佛陀薄伽梵,正如佛陀薄伽梵斷掉一切的障礙之後,成就自他二利徹底圓滿的果位一樣,因此之故,我也要如此學習,之後證得佛果,如此調整自己的動機之後來學習教法。

正講

科判上我們進行到390頁倒數第六行,現在進行到已經獲得安止之後,接下來靠著我所得到的安止,要去走世間的道路也好,出世間的道路也好,整體來做一個說明,現在我們就在這個段落,整體說明這個段落,整體說明是指就算是要進行世間的道路也要靠得到安止,要進行出世間的道路也要靠得到安止,這一點要先做一個說明。世間的道路要靠著安止之後來進行,那就表示有這麼一位行者,走世間道路這麼一個人。其次,出世間的道路也要靠安止,那就表示有一種補特伽羅,有一種人,他得到安止之後,他就趣入出世間的道路,那又一種人,所以有兩種人。這兩種人裡面,首先說明一下,走世間道路這樣一個行者,什麼樣子?先做一個說明,課本裡面390頁倒數第六行「若得前說奢摩他作意,有幾種補特伽羅,於現法中不趣出世間道而趣世間道?」就是得到安止之後,有走世間道路的人,也有走出世間道路的人,那走世間道路的這一位行者,這個部分先做一個說明。

「如《聲聞地》云:」在《聲聞地》裡面有談到過,「問:此中幾種補特伽羅,即於現法樂往世間道非出世道?答:略有四種,一.一切外道,二.於正法中(指佛教)根性鈍劣先修止行,三. 根性雖利善跟未熟,四.一切菩薩樂當來世證大菩提非於現法(不是這輩子)。」這個是《聲聞地》裡面談到有四種,這四種情況後面至尊仁波切要做一個解釋,「外道瑜伽師」那個句子開始是講第一種,倒數第二行「又正法中佛諸弟子」講的是第二種,391頁第二行「又諸利根佛弟子眾」是第三種,第三行「又菩薩成佛」是第四種,所以每一段都有解釋。

一項一項每一個段落做說明,「外道瑜伽師一切得如前說奢摩他者,」這個句子在《聲聞地》裡面講的非常簡略,《聲聞地》裡面講「略有四種,一.一切外道」可是一切外道這個字,至尊仁波切就做了一個解釋,他說在外道的瑜伽師之中,一切得到如同我們前面所說的安止(奢摩他),得到安止這樣一個外道,一切外道的話,當然不能解釋成所有的外道,不一定說所有的外道都修安止,沒有說所有的外道全部都得到安止,所有的外道全部都禪修瑜伽,也沒有這樣講,所以前面說一切的外道,這意思應該是指外道的瑜伽師裡面,凡是得到前面所說的安止的那種瑜伽師,那他們幹嘛呢?他們得到安止之後,可是「然於無我無觀察慧觀擇而修,」如果說修出世間的道路,這個「然於無我無觀察慧觀擇而修」是指出世間的道路要修的話,要這個樣子修,可是他們沒有。所以如果走的是出世間的道路,那必須對於無我要用觀察慧觀擇而修,這個就變成出世間的道路,有必要這樣子做。可是他們沒有,他們對於無我沒有用觀察慧觀擇而修,為什麼沒有這樣子修呢?因為「彼於無我不信解故,」這是原因,「故」是講原因,為什麼他們不這樣做呢?得到安止,他們為什麼不用觀察慧去修無我?因為不信解,因為不喜歡,因為於無我用觀察慧觀擇而修,要去觀修無我,可是外道主張有我,我是成立的,所以對於無我的這些教法,不信解,不喜歡,所以也不會去修無我,原因是因為對於無我這個部分不信解,不喜歡之故。

在不喜歡的情況之下,得到安止之後,那他們做什麼呢?「或唯修此無分別止,」這些外道的瑜伽師,已經得到安止的瑜伽師裡面,「或」就是有一些,有一些單獨只有修無分別的止,就是專一安放在所緣的對境上面,一心完全沒影散亂,只有修這樣一個止而已,一種。或者是還有另外一種,修勝觀,但不修無我的勝觀,「或更進修粗靜相道毗缽舍那,」毗缽舍那是勝觀,他更進一步的去修勝觀,但不是修無我的勝觀,那他修什麼勝觀?修粗靜相道,就是第二種。「故唯能往世間之道。」所以外道裡面就有兩種情形,因此之故,故就是因此,這兩種道路呢,都是只能走世間的道路。僅僅止是修無分別的止,也是世間的道路,修粗靜相道,也是世間的道路,所已用那個「故」,故只有純粹都是世間的道路。

這一個能修者是誰呢?外道瑜伽師裡面,一切得到安止的瑜伽師,他修的道路呢,要嘛只有單獨修專一不散亂的安止,或只是更進一步的修勝觀的話,只有修粗靜相道,因此之故,這兩種道路都是屬於世間的道路,所已得到一個結論「故」,不管走哪一條道路,都只是世間的道路。這是第一種類型。

第二種類型,要看一下《聲聞地》裡面的「二.於正法中根性鈍劣先修止行」在正法裡面,以前學過安止,但是根性遲鈍,鈍根者的意思,這個部分至尊仁波切怎麼解釋呢?「又正法中佛諸弟子,」正法就是指佛法,因為前面第一項講的是外道,第二項開始講的是佛法,正法的意思就是指佛法、佛教,在佛教的弟子裡面,「若是鈍根」假設他是一個鈍根,於安止「於奢摩他先多修習,故不樂修於無我義觀慧思擇,或雖樂修,然不能了真無我義(不能真正的了悟的意義),故於現法亦唯能往世間之道(因此之故這一輩子只能往世間的道路),以唯修住分,或唯能修粗靜行相毗缽舍那故。」在佛陀的教法裡面,佛教徒,以前修安止的時候只有修安住修,在安止方面只有修專一安住,「於奢摩他先多修習」就是以前修安止,只有修安住修,專一安住來修,只有修這個樣子,而且在這個部分的觀修,串習的非常強烈,「先多修習」就是串習的非常強烈,在安住修的這個部分,再三加強、再三加強,只有安止的這個部分的安住修,非常的重視,特別的加強,只有靠這這個方式來禪修,串習的很強烈,但是他又是一個鈍根,這一個當做我們要談的有法,就是主體。

那這個有法,這個主體,他僅僅只有走世間的道路,為什麼呢?後面就列出了兩個原因,「故不樂修於無我義觀慧思擇」第一個原因是這樣子一個鈍根者,用觀察慧去修無我這個部分的分析,要分析要做觀修,這個部分他不喜歡。第二個就算他喜歡的話,可是對無我的意義,他也沒有辦法了解,「或雖樂修,然不能了真無我義」他也沒有辦法了解無我的意義,沒有能力去了解,要嘛不喜歡,不喜歡用觀慧去思擇分析無我到底是什麼來做觀修。要嘛就算想要做,但是無我的意義很深奧沒有辦法了解,所以沒有辦法做。在這種情況之下,因為這兩種原因,「故於現法亦唯能往世間之道」他只能走在世間的道路上。確實是這個樣子,對不對?我們看內道佛教徒裡面,類型很多種,有一種弟子僅僅只是喜歡作課誦,僅僅只是喜歡參加法會,要觀修空性呢,沒有!不喜歡。對於積集資糧的活動興致沖沖,很喜歡;要禪修,要分析空性的意義,不喜歡。那有一種喜歡做觀修也只是喜歡修安止的部分,就是對於分析思辨的這些思惟,他還是不喜歡。

如果是鈍根的話,很難了解無我的意義,無我的意義要做很多的思惟,這很難了解,所以現在要討論的,是這樣一個有法,這樣一個主體,就是像這樣子的一個鈍根的弟子,那這種鈍根的弟子,他只能走世間的道路。因為不樂觀修無我的意義,或者只是喜歡也不能了解,因此他只能走世間的道路,那走世間的道路到底怎麼修呢,就跟前面一樣了,391頁第一行「以唯修住分」如果他這種人,鈍根弟子走世間道路的話,他就只有修住分,他就只有修安止住分的部分,好好的做一個觀修。或者說只有修粗靜相道的勝觀,也會這樣子修。所以修的話,不會修出世間的道路,只有修世間的道路。那修世間的道路怎麼修呢?只有修安止住分的部分,或者修粗靜相道的部分,只用這種方式來做禪修,那這兩種都是世間的道路,以這個方式來做的。

這個句子如果要解釋的話,「正法中佛諸弟子,若是鈍根」於奢摩他先多修習」做為有法,就是於奢摩他先多修習之鈍根,這個做為有法、主詞。然後立宗,立宗就是「故於現法亦唯能往世間之道」應該是於現法,現法是這輩子,應該是於這輩子只能走世間的道路。再過來能立因、原因,「以」就是因為,「以唯修住分,或唯能修粗靜行相毗缽舍那故」因為他只有修住分,或者只有修粗靜相道的勝觀,這都是世間的道路。因此之故,以這個能立因,去成立他的這輩子只能走世間的道路,之後「以唯修住分,或唯能修粗靜行相毗缽舍那故」這個當能立因,那麼又說應該是不能修其它的道路,除了這二者之外,那他不能修出世間的道路嗎?應該是不能修其它的道路,就除了這二種方式之外,這個有法本身,應該是不能修其它的道路,為什麼呢?因為「不樂修於無我義觀慧思擇,或雖樂修,然不能了真無我義」之故,以這個來做為前面原因的支持,所以除了修住分或修粗靜相道之外,他沒有辦法修出世間的道路。沒有辦法修出世間的道路的原因何在?要嘛對於無我意義的觀慧思擇,他不喜歡,鈍根嘛!不能真正的了知無我的意義。所以前面那個不樂修或者是沒有能力,來支持他只能修住分或者是粗靜相道。以只能修住分或粗靜相道來成立出他這輩子只能走世間的道路。

第三種人是什麼樣子呢?看《聲聞地》裡面所談到的「三. 根性雖利善跟未熟」,至尊仁波切字面上做一個解釋,391頁第二行「又諸利根佛弟子眾,雖能悟解真無我義,」那個「根性雖利」意思是指利根佛弟子了悟無我的意義,「善跟未熟」的意思是「若諦現觀善根未熟,」諦現觀的善根還沒有成熟,這樣做解釋。《聲聞地》的經文裡面,利根什麼意思呢?未成熟又是什麼意思呢?利根是他已經證悟了無我的意義,未成熟是指諦現觀(諦現智)的善根他還沒有成熟。所以內道裡面利根的弟子,對於無我的意義,很通徹的了解,但是對於無我的意義,又還沒有得到現證,這種人做為有法。在現證的部分,我們地道裡面有談到,資糧道、加行道、見道、修道、無學道,一共有五個道路,五個道路裡面在見道的時候開始,對於無我的意義,會得到一個現證,此外在前面的資糧跟加行這二者,對無我的意義,都還沒有得到現證。現在這裡所談到的,就是還沒有證悟見道位的人,因為他還沒有得到見道位,因為從得到見道位開始,那就是屬於出世間的道路,還沒有得到見道位的話,前面就是資糧跟加行,資糧跟加行的話,是屬於世間的道路,世間道路的段落,對無我的意義,了悟當然有了悟,只是還沒有現證,在這個時候,還不能屬於出世間的道路,只能是屬於世間的道路。所以現在就在世間的道路上面,正在進行觀修的這樣一個人,來做為有法。可見這裡談到世間的道路指的是什麼呢?並不是指他是在輪迴裡面流轉的道路,不是這個意思,是指把凡跟聖做一個相對的比較而言,可見這裡談到的世間道,跟前面就不太一樣了。

就前面談到的,把這樣的一個人當做主體,當做主詞,當做有法,說他是走世間的道路,是因為諦現證的善根沒有成熟,因此之故「則於現法亦不能生諸出世間無漏聖道,」在這輩子還沒有證悟無漏聖道,還沒有證悟到見道位,就是這輩子出世間的無漏聖者的道路他還不能夠產生,出世間的無漏聖者的道路就是初地見道位。這樣一個人呢,他這輩子還沒有能力去得到見道位,因此就說他只是走世間的道路,但意思並不是說他沒有能力去修無我的勝觀,不是指這個意思的。不是說他沒有辦法去修無我的勝觀,不是指這個意思,是指他這輩子沒有證悟到,沒有辦法現證無我,得到聖者位,這輩子還沒有這個能力,因此從這個角度來看,他走的是世間的道路,不是出世間的道路,是這樣子講的。現在把世間的道路跟出世間的道路,分成兩種類型,我們先這樣子做一個解釋了。出世間的道路,分成兩種類型,就是觀修無我的意義,從得到見道位開始,觀修無我的意義之後,現證無我,現證空性,之後就得到見道位,從見道位開始,那變成出世間的道路,如果把見道位開始當做出世間的道路的話,那現在談到的這個有法,第三種人,顯然沒有,因為他沒有得到見道位,沒有現證無我,這個顯然沒有,因為這個部分他沒有之故,因此就把他說成是走世間的道路,所以這裡「故名唯往世間道,」有沒有?有一個「名」字,前面都沒有講「名」,是不是?前面都沒有談到「名」,只有這裡講,前面第一種講「故唯能往世間之道」(390頁倒數第二行),第二種人是(391頁第一行)「故於現法亦唯能往世間之道」,都沒有用「名」這個字,只有第三種人「故名唯往世間道」用「名」這個字。前面那兩種都很肯定說它就是世間道,現在這裡是說可以把他稱之為世間道,所以這種人雖然是利根,可是對無我的意義還沒有了悟,就是還沒有現證(「非緣無我不能修習毗缽舍那。」),在沒有現證的情況之下,他是不是修出世間的道路?當然是修出世間的道路是沒有錯,問題是他沒有證得無我的意義,沒有得到現證,因此之故,在沒有得到現證的情況之下,把它稱之為他走的是世間的道,可見這裡談到的世間道,是把它界定在哪裡呢?凡夫跟聖者對照之下的世間道,因為凡夫跟聖者比較之下,這兩種分類裡面凡夫的道路,把它稱之為世間的道路,聖者的道路呢,把它稱之為出世間的道路。這個是世間道路的一種解釋,就是得到見道位開始,稱之為出世間的道路,沒有得到見道位的話,前面資糧跟加行,也算是世間的道路,在這種情況之下把它稱之為世間道,就是指這第三種人,是這種意思的。

除此之外,有一種解釋是,世間的道路解釋成在輪迴裡面的繼續流轉流轉的那種道路,就稱之為世間的道路。這兩種裡面呢,現在這裡解釋的世間道,是指凡夫跟聖者對照之下那個凡夫的道路,把它稱之為世間的道路,見道位以上,把它稱之為出世間的道路。這個人還沒有得到見道位,沒有現證無我,在這種情況之下,「故名」,就把它稱之為他只是走在世間的道路,還沒有走到出世間的道路,對不對?所以就算他是資糧跟加行,可是也不是出世間的道路,因為他還沒有得到聖者位,這是從凡夫跟聖者這兩種類型來比較的,來討論的。假設說是從脫離世間、脫離輪迴的道路而言,有一種是在輪迴裡面流轉的道路,世間的道路,脫離輪迴的道路才稱之為出世間的道路,如果是這種角度來看的話,那資糧跟加行都是屬於出世間的道路,因為透過這個道路可以脫離輪迴,脫離世間嘛!所以如果是這種角度來看的話,資糧跟加行道,也是屬於出世間的道路。但是我們這裡,是用凡夫跟聖者對照之下來看的話,那它是屬於世間的道路。

出世間的道路,我們把它用兩種方式來做解釋,會比較明瞭的,就是在輪迴裡面繼續的流轉流轉,沒有脫離輪迴的世間,這樣的一種道路,這個是世間的道路,但就算是這種道路,也還沒有進入到資糧跟加行,它還是世間的道路,因為它是在輪迴裡面流轉的道路。離開了這個之後,已經進入了資糧跟加行道之後,又是一個世間的道路,因為它是屬於凡夫,凡夫異生的道路,是脫離輪迴得到解脫的道路,可是還是稱之為凡夫世間的道路,因為還沒有得到聖者位嘛!因此之故,解脫輪迴跟輪迴流轉這兩種類型裡面,這個是未入道者,這樣的一個世間道路,解脫輪迴跟在輪迴裡面流轉,這兩種類型裡面的世間道路,是指未入道者,這個範圍就要比較小。凡夫跟聖者兩相對照底下的這一個未入道者,指的是凡夫。凡聖兩種對照之下,那個世間道指的是凡夫。所以首先未入道者是世間的凡夫,輪迴裡面不斷流轉的,但是就算已經入道者,在凡聖之中,他還是屬於凡夫,例如進入資糧跟加行,這是已經入道者哦,在資糧跟加行哦,可是他還是屬於世間的道路,那就有分成這兩種類型了,在凡聖之下的區分裡面,他是世間的道路,已經入道者。在解脫跟輪迴裡面流轉的道路而言,裡面的世間道路呢,是未入道者,所以未入道者那個部分,範圍比較小。

這樣子解釋了,就是在凡夫跟聖者這兩種類型裡面的世間道,這個的範圍要比較大一點。之後解脫跟輪迴流轉的道路裡面的世間道呢,這個世間道範圍要比較小一點點,因為凡是解脫跟輪迴流轉道路裡面的凡夫道,一定是凡夫跟聖者兩種分類裡面的世間的道路,一定要這個樣子。可是凡夫跟聖者分類裡面的世間的道路,那就不一定是解脫跟輪迴流轉裡面的世間道,不一並哦,舉例而言,譬如說資糧跟加行是凡聖兩種分類裡面的世間的道路,可是他就不是解脫跟輪迴流轉裡面的世間道路,就不是嘛!所以凡聖分類裡面那個比較大,解脫跟輪迴流轉那個部分範圍就比較小。

因此資糧道跟加行道而言,從某一個角度來看,可以說它是世間的道路,但是從另外一個角度來看,又可以說它是出世間的道路,因此就變成第三種類型跟第四種類型,所以第三種類型會把它稱之為「故名唯往世間道」會加一個「名」,因此之故把它稱為他是走在世間的道路呢!

然後第四個應該也是「故」,「故於現法唯“名”往世間道」應該也是要加一個「名」,並不是他不能證悟無我的意義,那也要加一個「名」,「故於現法唯名往世間道」第四個也是這樣子。

在解脫跟輪迴這兩種類型的世間道路裡面,把解脫當做出世間的道路,把輪迴當做世間的道路。在解脫跟輪迴這種類型裡面的世間道路來講的話,從凡夫跟聖者兩種類型去看它的話,那百分之買肯定是世間的道路,因此不必說把它稱之為世間的道路,它很肯定的是世間的道路,所以第一種類型跟第二種類型,都很明白的談到「故唯能往世間之道」,都直接講了它就是世間的道路。我們休息一下。

第四種類型,看《聲聞地》裡面的經文談到「一切菩薩樂當來世證大菩提非於現法」不是在這輩子呢!不過這個字面上的內容不要產生誤會,這個菩薩他不樂來世證得佛果,是不是這個意思呢?不是的!那個「樂」好像熱切去追求,我喜歡這輩子成佛,我喜歡下輩子成佛,我不喜歡這輩子成佛,不是這個意思,字面上雖然是這樣的一個文字,但是解釋要看一下,至尊仁波切是怎麼做解釋,在391頁第三行「又菩薩成佛,雖一生補處亦必來世,」所以前面「菩薩樂當來世證大菩提」應該這樣做解釋,菩薩要成就佛果的時候,「一生補處」就是這輩子是最後一世,下輩子成就佛果的那種菩薩,他也是還要停留這一輩子,「一生補處」就是在這一輩子上面停留一輩子,他也是要等到下輩子才會成佛的那種菩薩,是指這個意思。

這個把他當做有法,當做主題,那這樣的一種人來當做第四種類型,不過這個說法要成佛的話,現在是當做最後一輩子,下輩子才會成佛,這個解釋底下會談到,在第六行「非無著菩薩自許如是」就是前面談到的菩薩成佛,一生補處亦必等來世才會成佛,這種說法「非無著菩薩自許如是」不是他自己的主張,往前面那一行「此順小乘教成佛道理」所以這裡談到的是小乘的主張,是《俱舍論》裡面所談到的主張,但不是無著菩薩自己的主張,在《俱舍論》,小乘的書裡面談到的類型,說成佛的話,怎麼樣子成就佛果呢?要經過三個無數劫,廣大的累積資糧,資糧道走完了之後進入加行道,從加行道的煖位開始,就是在下一輩子成佛之前,下一輩子從加行道的煖位開始,加行道、見道、修道、無學道這四道呢,在一座上面就完成了,這種說法就是小乘的主張,小乘成佛的道理這樣做解釋的。所以要經過三個無數劫成佛,可是三個無數劫都在資糧道,最後那一輩子「雖一生補處亦必來世,於最後有從加行道四道俱生,」最後來世的那個時候,從加行道的煖位開始,之後四道同時俱生,一起產生,就是加行、見道、修道、無學道,然後證得佛果。所以在成佛的那一輩子的前面,要經過三個無數劫,都在資糧道喔,這小乘解釋成佛的方式是這樣成佛的。

大乘不是這樣的解釋,成佛固然是經過三個無數劫,可是在大乘的解釋裡面,資糧道跟加行道要花掉一個無數劫的時間,之後不清淨的七個地又要花一個無數劫的時間,清淨的三個地又花一個無數劫的時間,所以經過三個無數劫的時間成就佛果,這是大乘的解釋。但現在這裡談到的是按照小乘的說法來解釋的。如果按照小乘的說法來解釋,一生補處的這位菩薩,那意思就是指他在資糧道嘛!「菩薩成佛,雖一生補處」就是他還在資糧道的段落,等到他的下一世,就到加行道的煖位,煖位開始那個時候必定成就佛果。如果下世成佛的這樣一個人,現在這一輩子他一生補處還沒有成佛,那這輩子在什麼段落呢?當然在資糧道的段落。所以這樣的一位資糧道的人做為有法,那這種資糧道的人就跟前面第三個類型一樣了,也可以說他是出世間道,也可以說他是世間的道路,為什麼說他是世間的道路?因為他是資糧道位者嘛!他還在資糧道上面來做禪修的一個人,所以跟前面第三個段落的解釋一樣了,他也是屬於世間的道路,但是這個世間的道路,不是指輪迴世間跟解脫世間這樣的一個世間的道路,不是指那個世間的道路,是指凡夫跟聖者兩個對照之下凡夫部分的世間道路。

看一下至尊仁波切解釋文字的內容,「又菩薩成佛,雖一生補處亦必來世,」一生補處的話,就這輩子還沒有得到聖者位,「亦必來世」就是來世才要成佛,那這輩子就還是一個凡夫,還是在資糧道,「於最後有從加行道四道俱生,」最後有,就是最後那一輩子,成佛的那一輩子,他「從加行道四道俱生」加行道、見道、修道、無學道四道,就在那一輩子就會得到,「於一生補處時聖道不起,」在他這一生補處的時候,成佛前面的那一輩子,「聖道不起」這個時候當然沒有得到聖者位,因為聖者位下輩子才會得到,下輩子得到聖者位的時候,下輩子就成佛。所以在一生補處的時候,最後那一輩子的時候,成佛之前的那一輩子,那「聖道不起」當然沒有證得聖者位。

把那個「又菩薩成佛,雖一生補處」,「一生補處」當做有法,「亦必來世,於最後有從加行道四道俱生,於一生補處時聖道不起」這個當做能立因,聖道不起之故,所以呢,「故“名”於現法唯往世間道,」加上一個「名」把他稱為,這是所立宗。就是「菩薩成佛,雖一生補處」應可以把他稱之為「現法唯往世間道」,因為前面「加行道四道俱生,於一生補處時聖道不起」之故。所以前面「聖道不起」那一段,當能立因,後面「現法唯往世間道」這個當所立宗,這樣做解釋的。要加一個「名」,「故名於現法唯往世間道」,加上一個「名」的意思就是指可以把它稱之為是世間道,因為他還沒得到聖者位,要下一輩子才聖者位,然後「四道俱生」,所以這一輩子還在資糧道,沒有得到聖者位,是不是可以把它稱之為是世間道?可以呀!可以把它名為是世間道的意思就是指,也可以把它名為是出世間道的路,所以第三種類型跟第四種類型都是一樣的,也可以把它稱之為是世間道,也可以把它稱之為出世間道,所以「非未通達真無我義。」不是指這個人還沒有證悟無我的意義哦,他已經過三個無數劫廣大的累積資糧,下一輩子即將成佛,這樣的一個人,那不能說他這輩子沒有證悟無我的意義嘛!

《聲聞地》裡面的內容有談到,「一切菩薩樂當來世證大菩提非於現法」那這樣的說明,不是聖者無著的主張,所以至尊仁波切在後面要去除疑問,因為有人會這樣子想:《聲聞地》裡面所寫的,是聖者無著的主張嗎?大概是他的主張哦,應該是這個樣子。不是的!後面至尊仁波切就要去除疑問,說這不是聖者無著的主張,「如《俱舍論》云:『佛麟喻菩提,依邊定一坐,前順解脫分。』」現在談到第四種類型,是順著小乘主張成佛的道理來做說明,不是聖者無著他自己的主張。(「此順小乘教成佛道理,非無著菩薩自許如是。」)

前面的四種類型都修安止,修安止的四種補特伽羅,那這四種類型講解完畢。這四種類型的人都在觀修安止,這裡面外道也有,內道也有,四種類型裡面第一種是外道,後面那三種是內道,內道裡面未入道者也有,已經入道者也有,即將成佛者也有,不過即將成佛的這一部分的說明是屬於隨順於小乘的主張,這並不是大乘的主張。總之,歸納起來就是一切的這四種類型的人都要觀修安止,觀修安止都是他的基礎,外道也需要,內道也需要;內道裡面未入道者也需要,已入道者也需要。全部都需要安止,因此之故,「由是」就是由前面所談到的道理,「外道修粗靜相道伏煩惱現行,內佛弟子修無我義斷煩惱根本,」把煩惱斷掉,連根本都斷掉,「皆須先得如前所說奢摩他定(安止)。故前所說此奢摩他,是內外道諸瑜伽師伏斷煩惱所依根本。」所以實在是非常的重要。

「又大小乘諸瑜伽師亦皆須修此三摩地,即大乘中若顯密乘諸瑜伽師,一切皆須修奢摩他,故此奢摩他是一切修觀行者,共所行道最要根本。」共通都要走的道路,是最重要的一個根本。因此安止的這個部分,也不能說只有外道修,也不能說只有內道修;也不能說只有共通乘門修,也不能說只有密咒乘門修,也不能說只有顯教乘門修,為什麼?因為全部都要修,每一個走道路的人,凡是只要修道,要進步的話,這一切道路的基礎就是安止,這一點一定要了解的,就是第六行那個「由是」由前面我們談到的這幾個道理,四種類型的講解,由前面的道理,就可以了解後面這一點,歸納出來的意思,可以了解到「共所行道」,此奢摩他是一切修觀的行者共通要行的道路,是最為根本的部分,這個意義就可以了解的。

底下又有一些疑問,就是觀於密咒乘門的情況,密咒乘門的階段,難道也是這個樣子嗎?所以又有疑問存在,就前面談到大乘跟小乘,大乘裡面顯教跟密咒乘門,那這些全部都要靠這個等持安止,做為道路進步的一個基礎,因此它是非常重要,前面就這樣開示了「此奢摩他是一切修觀行者,共所行道最要根本」,把這個做了一個說明。那前面至尊仁波切「此奢摩他」是怎樣一個奢摩他呢?就前面談了很多的內容,就這樣的一個安止、等持,這些的內容就解釋了,解釋的是「共所行道最要根本」,這樣解釋之後,那是不是就有這麼一個疑問存在呢?前面所談到的這些安止的內容,密咒乘門的時候,恐怕大概不是這個樣子吧?密咒乘門的禪修,應該有一些特別之處,可能不是這個樣子吧?就這樣提出來了,就有一個疑問,所以要把這個疑問去除掉。

「又咒教所說奢摩他,唯除少分所緣差別,謂緣形像或緣三昧耶相,或緣種子字等,及除少份生定方便差別而外,」這個顯教乘門修安止跟密咒乘門大概一點點小小的差別總是會有的,就是這裡談到的「謂緣形像或緣三昧耶相」。首先觀修空性,空性之中出現種子字,由種子字轉變成為法器,那個「或緣三昧耶相」是法器,代表性質的法器,再由法器轉變成為本尊身。就是緣取本尊身的形象,這一種方式;還有緣取前面法器的形象,一種方式;或者更往前面還有一個種子字,緣取種子字來做觀修,又有一種方式。這個只是所緣對境有所差別,「唯除少分所緣差別」少分對象有所差別嘛,這個部分在顯教乘門裡面就沒有談到了。緣取種子字、法器、本尊身,這個顯教乘門沒有談到,不過這個僅僅只是所緣對境有所差別而已。其次產生禪定等持的方法,也許有一些差別,「及除少份生定方便差別」這個有一點點的差別,譬如說觀修脈輪,心安住在什麼地方?因為心氣同轉之故,所以心專住在脈輪上面,粗分的氣收攝,當然粗分的心就會收攝,妄念減少,容易產生禪定,這個是一些禪修的方式不一樣而已,除此之外,整體都是一樣的。

整體的方式是什麼?《辨中邊分別論》裡面談到的,「其斷懈怠等三摩地五種過失,即能對治依止正念(憶念)及正知等。」那個「等」就是八斷行,憶念正知等等八斷行。所以要斷掉的是五種過失,然後對治是八斷行,這個做好了之後,就會逐漸的得到九住心,慢慢的把五種毛病斷除掉,用什麼去斷除五種毛病?用八斷行,憶念正知等等的八斷行。這樣把毛病斷除掉之後,當然逐漸的就得到九住心了(「其次獲得第九住心,」),這都是《辨中邊分別論》裡面所談到的。到了得到九住心之後,從九住心那個時後,先產生心輕安,身輕安,然後得到身輕安之樂,心輕安之樂。身輕安之樂跟心輕安之樂的時後,這個樂本身的力量都很強大,樂的力量強大的時後,對等持都會造成傷害,所以這時後要運用對治,讓這個樂逐漸逐漸的減少,到這個樂變成對等持有所幫助,不會造成妨害,適當的情況之下,在這種適當的身心輕安之樂的攝持之下,去得到這個安止,這樣的一個過程是共通的軌則,一切皆共「從此引發妙輕安等,一切皆共。」這些都是共通的軌則,顯教乘門也是如此,密咒乘門也是如此。這個部分,《辨中邊分別論》裡面所談到的,這個共通的軌則,這個部分,顯乘、密咒乘門沒有差別的,這個都是需要的,因此這樣子的一個三摩地(安止)的內容,那範圍很廣大(「此三摩地極其寬廣,」)。

不僅如此,安止的產生要靠九住心,依於九住心的方式,最後逐漸的產生安止,可是在九住心的前面,還要靠一個無過失等持,所以我們看前面的大綱,大家還記得的話,前面先講引發無過失等持之理,再過來靠無過失等持引發住心次第,是不是分成這兩項?這兩項裡面,就算是前面無過失等持部份的內容,也是顯教跟密咒乘門共通的,所以那個部分談到引發無過失的等持方法的部分,也是顯密共通的,也不是顯教乘門而已,顯密共通的,這個要看第一個大綱,無過失的等持要結束的時候,349頁,「引生無過三摩地法」那個部分結束的地方就有談到,應該在374頁倒數第二行「此乃一切以念正知遠離沉掉修三摩地心一境性共同教授」有沒有?前面談到「故廣抉擇」,這個是引生無過三摩地,怎麼樣去引生無過三摩地,這是靠憶念跟正知遠離沉掉,修三摩地心一境性共同的教授,這是共同的教授哦!「不應執此」是性相乘門個別的法,不能把無過三摩地這個部分觀修,當做是「相乘」就是性相乘門個別的法,就是顯教乘門需要,密咒乘門不需要,不能這麼想「非咒所須」,因為「無上瑜伽續中」也談到「是所共故」。

所以連無過失等持那個部分,都還是顯密共通的,之後「如三補止初章第二品」這個地方是能立因,用經文來支持,當能立因。我們今天的講述到此。有什麼問題可以提出來。

問:剛才在四類補特伽羅當中的最後一類,那宗大師說「非未通達真無我義」這裡的通達指的是現證嗎?

答:(無中文翻譯)

問:那如果這樣子的話,第三項跟第四項的差別只是在大小乘宗義主張裡 面再做解釋,是嗎?就是它跟第三類、第四類補特伽羅的差別裡面,是不是大小乘的差別?

答:第三項跟第四項的差別,或者是可以這樣子講的,因為第四項裡面談到的就是菩薩成佛,所以講的是大乘,因此講的是大乘資糧道,第四項講的是大乘資糧道呢,那我們就可以了解,第三項應該就是講小乘的資糧道跟加行道,小乘的資糧道跟加行道是世間的道路嘛,這樣子來講的話,也是合理的呢!

問:我想請問一下,就是剛剛那個《俱舍論》,那三句看不太懂,請仁波切解釋一下,就是「佛麟喻菩提,依邊定一坐,前順解脫分。」

答:那個《俱舍論》裡面談到的,第一個是佛,其次麟喻菩提,「麟喻」是騏麟喻(獨覺)。佛是第一個;「麟喻」是指獨覺,獨覺的類型裡面,像騏麟一樣的獨覺,所以叫騏麟喻,用騏麟來做比喻,所以騏麟喻的獨覺。「菩提」是得到自己的菩提,成就佛果的話,得到佛的菩提,成就獨覺的話,得到獨覺的菩提。所以他們要得到菩提的時候,怎麼得到提呢?「依邊定一坐」,依邊呢,邊邊是第四靜慮的正行,就是最後就得到第四靜慮,就在第四靜慮的那個時候,四靜慮的正行那個時候,那就是禪定的邊邊,「一坐」就在那一坐裡面,得到他的菩提的。

「前順解脫分」,在那個前面,「順解脫分」是資糧道,假設是騏麟喻獨覺的話,要經過一百劫累積資糧,在的資糧道裡面,假設是導師佛陀的話,在祂的前面順解脫分,要經過三個無數劫累積資糧,當做祂的資糧道,之 後在祂成就菩提的時候,就在第四靜慮的邊邊,第四靜慮正行的那個時候,一坐裡面,一坐就是同時得到的意思,就是加行道的煖位,後面的四個道路同時得到,一坐裡面就得到,同時就得到,可是在得到自己的菩提的前面,那就有「順解脫分」資糧道,獨覺要一百劫,如果是導師佛果的話,前面要經過三個無數劫。

但是這裡面沒有談到聲聞,因為聲聞裡面有談到二十僧伽,二十種類型的僧伽,聲聞裡面從預流果、一來果、不來果,到最後羅漢果,這每一個階段裡面,經常有談到四向四住,即使是預流果裡面,都還有好幾種類型,有的還要投生七次呢,來七次的,這種類型很多,因此之故,就聲聞而言,就算是得到聲聞的聖者果位之後,都還要再投生好幾次,這種類型都還有很多,各種各類類型很多,因此在聲聞裡面,不能講從加行道的煖位到成就自己的菩提之間,一坐就得到,沒有這種說法,但是獨覺跟成佛,就跟他們不一樣,獨覺跟得到究竟的佛果的話,那就是加行道的煖位到無學道,這可以一坐之中就得到,所以這裡才講佛跟麟喻的獨覺,沒有講聲聞,因為聲聞就算得到預流果聖者之後,投生好幾次,都還有很多呢!很多種類型。不過現在談到這整個的說法呢,都是《俱舍論》裡面的主張,是屬於小乘的宗義。我們今天的講述到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