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廣論奢摩他65》

雪歌仁波切 教授
2009-03-20


392頁倒數第四行,

故預流一來,一切能得聖道毘缽舍那所依之奢摩他,即前所說第一靜慮近分所攝正奢摩他。如是當知ㄧ切頓證諸阿羅漢,皆依前說正奢摩他而勤修習毘缽舍那證阿羅漢,

「故」是因此之故,前面的內容是得到安止之後,不修勝觀是不行的,必須要去做,引用二個經文來解釋。

引用二個經文解釋後,接下來主要的根據,又引用《讚應讚》論中讚置答云(392頁倒數第六行),此解釋上次已經講解完畢,經文引用完畢之後,就談到故預流果、一來果等等,「故」就是講原因,因為什麼原因之故,所以怎麼樣,表示前面有原因,前面的原因在哪裡呢?

前面的原因在392頁第五行,以若得前說第一靜慮未到地攝正奢摩他,縱未獲得以上靜慮及無色奢摩他,然即依彼止修習勝觀,亦能脫離一切生死繫縛而得解脫。」就是因為這個原因,這個原因(能立的原因)是《讚應讚》第二個頌文(392頁第五行),「若隨佛教行,雖未得本定(雖然未得靜慮的正行),諸魔勤看守(在諸惡魔找麻煩的情況下),而能斷三有(還是能夠斷除三有得到解脫呢!)」《讚應讚》第二個頌文就是解釋前面「以若得前說…」的句子,即依於這二個原因之故。

這二個原因所講的內容是什麼呢?得到安止之後就算沒有得到靜慮的正行,僅僅只是單獨得到安止,沒有得到靜慮的正行喔!可是靠著所得到的安止,仍然可以去修勝觀,在還沒有得到靜慮正行的情況之下,就算去修勝觀照樣得到阿羅漢的果位,而且得到聖者果位的也有。

譬如預流、一來果這些聖道的獲得者,當然要修勝觀,但是就算他沒有得到靜慮的正行、無色界的正行,僅僅只是得到安止,在此情況下照樣可以得到聖道。而且就斷除所應斷的頓悟者而言,也沒有得到靜慮的正行,可是照樣得到阿羅漢的果位,當然在得到阿羅漢果位的前面也要修勝觀,可是在修勝觀的時候,他也沒有得到靜慮的正行,只是前面得到安止之後修勝觀,一樣得到阿羅漢的果位呢!

因此之故,其中得到聖道者,譬如,「故預流一來,一切能得聖道毘缽舍那,」得到預流、一來的時候也不需要去得到靜慮的正行,照樣可以修聖道,此時也是要修勝觀,不過所修的勝觀是出世間的勝觀,在此情況下,修出世間的勝觀得到聖道,此勝觀所依的安止,也就是前面所說近分所攝的安止,也就可以了,不必得到靜慮的正行。不僅如此,就算頓證的阿羅漢,也是一樣的,並不需要得到靜慮的正行或無色界的正行,這些都不需要,僅僅靠著前面得到的安止,勤勞的去修出世間勝觀,一樣得到阿羅漢的果位。

這裡談到二個內容,392倒數第四行,一是討論預流、一來,一是討論真正的阿羅漢。首先預流和一來,得此要靠安止,透過安止達到聖道,所以聖道所要依靠之處就是安止,並不需要依靠靜慮的正行。即先得到安止之後再修勝觀,靠著勝觀的禪修就得到聖道。故預流、一來之所以能夠得到是透過安止去修勝觀而得到。

得到的方式是最初緣取補特伽羅無我修安止,一樣的道理,緣取補特伽羅無我修勝觀,如此不斷修習很長久的時間,最後即現證補特伽羅無我。所以在最初的時候也是緣取補特伽羅無我以止觀雙運而修,可是那時候有沒有現證呢?沒有現證。

如果要得到現證補特伽羅無我,一定要得到聖者位,但在資糧、加行的時候,沒有得到聖者位,所以那時候對補特伽羅無我也不會現證,在資糧、加行道的時候有沒有了悟補特伽羅無我呢?有了悟。有沒有現證呢?沒有現證。

了悟的情形是如何呢?參雜(伴隨)著義總去了悟它,伴隨著義總是指心裡想著是這個樣子、是那個樣子,以內心所想到的是這個樣子為主,以這個當作主要所了悟的內容,因為內心的了悟是伴隨著義總之故,所以在禪修的時候一樣也是伴隨著義總。(想法伴隨著義總,禪修的時候當然也是伴隨著義總)在此情況下,觀修當然沒有得到現證,之後要經過長久的觀修,資糧道、加行道時間要很久,在此情況下修勝觀,不斷的禪修最後總有一天得到現證補特伽羅無我。

在現證補特伽羅無我的時候,就得到聖者的道路,因此預流、一來就是以這種方式最後得到聖道,此種方式就是先得到安止,然後透過安止修勝觀,勝觀之後就得到聖者道,是以這種方式來進行,所以在得到聖道的時候,內心有沒有得到靜慮的正行呢?沒有。

因為現在所談到的有法,是指預流和一來,預流和一來有沒有斷掉欲界的煩惱呢?沒有。為什麼呢?一來還要再來欲界投生一次,表示欲界的煩惱沒有斷掉,假設欲界的煩惱都斷掉的話,就不用再來欲界了。一來是比預流更高階級、證悟還要更高,如果一來沒有把欲界的煩惱斷掉,預流就不用講了,當然沒有把欲界的煩惱斷掉,連欲界煩惱現前的部分都沒有斷掉,因為欲界的煩惱沒有斷掉之故,就表示沒有得到靜慮的正行,得到靜慮的正行,欲界的煩惱就斷掉了,可是在沒有得到靜慮正行的情況下,竟然得到聖者道,怎麼得到呢?

得到聖者道前面要修勝觀,怎麼去修勝觀呢?靠安止。僅僅靠著安止一樣得到聖者道。先得到安止,透過安止修勝觀,透過勝觀再三修、再三修,最後一樣得到聖者的道路。所以就算沒有得到靜慮的正行,可是一樣得到聖者的道路,這是預流和一來的情況。

這裡只有談到預流、一來,沒有談到不來,為什麼呢?因為不來已斷掉欲界的煩惱,所以靜慮的正行已經得到了,這個現在這裡沒有討論。因為現在的重點是放在就算沒有得到靜慮的正行,照樣可以得到聖者道。只要靠著安止的禪修,就算沒有得到靜慮的正行,照樣得到聖者的道路,也就是很高的證悟照樣可以得到,見道、修道、無學道等等高高的證悟一樣可以得到。

這個部分是要說明解釋,假設沒有得到靜慮的正行,沒有關係,也不重要。所以在《讚應讚》談到(倒數第五行),雖未得本定(靜慮的正行),在諸魔找麻煩的情況之下,一樣脫離三有輪迴,所以有一個「雖」,就算沒有得到靜慮的正行,也不怎麼樣,照樣可以得到聖者道。

前面第一個原因中至尊仁波切談到(第六行),「縱未獲得以上靜慮及無色奢摩他,然即依彼止,修習勝觀,亦能脫離一切生死繫縛而得解脫。」是不是有加「縱未」,即就算沒有得到靜慮的正行不重要,也不怎麼樣,照樣可以得到解脫、得到聖者道。在沒有得到靜慮的正行,得到安止的情況之下,一樣可以得到聖者道啊!例子就是預流和一來,一樣可以得到無學道的果位,那就是頓證(頓時)的阿羅漢。

頓證的阿羅漢在斷除煩惱時,是頓時斷掉所應斷的煩惱,由此得到阿羅漢果位的類型。稱頓時者,是指把欲界的煩惱九種、色界的煩惱九種、無色界的煩惱九種,同時斷除掉的。在欲界煩惱的上品上品、色界煩惱的上品上品、無色界煩惱的上品上品,三種一起斷掉。欲界煩惱裡上品的中品、色界煩惱上品的中品、無色界煩惱裡上品的中品,一起同時斷掉。欲界煩惱裡上品的下品、色界煩惱裡上品的下品、無色界煩惱裡上品的下品,一起同時斷掉。再過來一樣的,中品裡的上品、中品裡的中品、中品裡的下品,下品裡的上品、下品裡的中品、下品裡的下品,都是一樣的方式,欲界、色界、無色界,三界同樣的類型一起斷掉。在斷除所應斷的部份,是頓時發生的,這是應斷頓時阿羅漢的類型。即在斷掉欲界煩惱的同時,也把色界、無色界的煩惱一起斷掉,因為三界煩惱都斷除,故稱為阿羅漢果(即滅敵)。

要得到靜慮的正行,就要把欲界的煩惱斷掉,可是頓時的阿羅漢在欲界煩惱斷掉的同時,就得到阿羅漢的果位,因為欲界煩惱斷掉的時候三界的煩惱都同時斷掉,三界煩惱都斷掉就是阿羅漢(阿羅漢是滅敵,把三界煩惱的仇敵都消滅掉了),所以在欲界煩惱斷掉的同時,三界的煩惱也都斷掉,因此一定得到阿羅漢的果位。可是在得到阿羅漢的果位的時候,有沒有得到(靜慮)正行呢?還沒有,因為欲界的煩惱要斷掉後才會得到正行,可是在欲界煩惱斷掉的同時,他已經得到阿羅漢果位了。所以在得到阿羅漢的果位時,還沒有得到正行,因為煩惱才剛滅掉,在滅掉那個時候已經得到果位了,後面才要得到正行,所以還沒有得到正行,即表示在得到阿羅漢果位的時候,靜慮的正行也還沒有得到呢!這是頓時阿羅漢斷除所應斷的情況。

所以在欲界、色界、無色界煩惱同時斷除的時候,得到阿羅漢的果位,(而)欲界的煩惱斷掉之後才會得到(靜慮)正行,因此可以肯定他在得到阿羅漢的果位的時候,還沒有得到正行。如果沒有得到靜慮的正行,那他如何得到阿羅漢果位呢?就靠著前面所談到的安止去修勝觀,再修、再修,讓所修的勝觀能夠成為三界煩惱的正對治,透過此正對治把三界的煩惱同時滅掉,因此就得到阿羅漢的果位,故稱為頓時者。滅掉欲界煩惱的時候,後面才要產生靜慮正行,還沒有得到呢!可是阿羅漢的果位已經得到了,是這樣的一個情況。

這裡沒有談到漸次者,只有談到頓時的阿羅漢,沒有談到漸次的阿羅漢,因為漸次的阿羅漢要先把欲界的煩惱斷掉,經過一段時間又把色界的煩惱斷掉,又經過一段時間,慢慢又把無色界煩惱斷掉,最後才得到阿羅漢的果位,他是一步一步來的,按照漸次漸次去作的,這種稱為漸次阿羅漢,現在所談的是頓時阿羅漢。

漸次阿羅漢把欲界的煩惱斷掉之後,要證得阿羅漢的果位,中間要經過很長的時間,因為欲界的煩惱斷掉,又經長久時間再斷掉色界的煩惱,又要很久很久再把無色界的煩惱斷掉。表示把欲界煩惱斷掉之後,在得到阿羅漢果位中間要經過很長的時間。在經過很長久的時間,把欲界的煩惱斷掉之後,當然會得到靜慮的正行,然後靠著靜慮正行禪修去得到阿羅漢的果位,所以這裡只有談到頓時(頓證)的阿羅漢。

證悟阿羅漢果有二種情況,一者是靠著靜慮的正行得到之後,透過靜慮的正行禪修得到阿羅漢果位,這是漸次者。另一種沒有得到靜慮的正行,僅僅靠著安止禪修而得到阿羅漢的果位,這是頓時者。

倒數第三行,「如是當知」,如此應當要了解什麼什麼情況,這是附帶說明的意思,不是主要的內容。附帶說明預流的情況如何?一來的情況如何?斷除所應斷的頓時阿羅漢情況如何?附帶說明一下這些情況,應當要如此來了解。

這個段落主要內容是什麼呢?透過安止要修勝觀,而勝觀又分成二種,一種是不是不能沒有,缺少了也沒有關係。一種是不能沒有,缺少了就完蛋。所以得到安止要修勝觀,有一種是粗靜相道的觀修,這僅僅只是把煩惱現前的部份滅掉而已,也有這種粗靜相道的勝觀,這是第一種勝觀類型。這種就是不是不能欠缺的,沒有也沒有什麼關係。

第二種,是把煩惱的種子一起全部都消滅掉,這是無我真實性的勝觀,這個不能欠缺,不能沒有,為什麼呢?講了二個能立的原因,這二個能立因解釋完畢,這是上星期談到的。又以《讚應讚》為其法源根據,這也都講完了,講完了之後,就附帶說明一下,這種情況也應當了解,因此預流一來還有頓證的阿羅漢,他們的情況也是這樣子,「如是當知」,就是應當要知道呢!「應當要知道」是要說明什麼呢?

假設沒有得到正行的話,一樣得到聖者的道路,一樣得到無學道阿羅漢果位,照樣可以得到啊!就表示二種勝觀的第二種,緣取無我真實義的勝觀不能欠缺,把煩惱種子消滅掉的勝觀,不能欠缺、不能沒有,這是這個段落最主要的內容。之後「如是當知」預流、一來、阿羅漢的情況是附帶說明的。

前面談到斷掉煩惱現前的部份、斷掉煩惱的種子,斷的方式談到這二種類型,可能有些人就有疑問存在。對於斷的情況不是非常了解,所以就提出問題,因此在此作一個說明。

斷掉煩惱現前的部份但種子的部分還沒有斷掉,此處所談斷掉現前的部份是以粗靜相道的禪修方式,把煩惱顯露出來現前的部分斷掉,因為沒有觀修無我的意義,此部分沒有證悟,僅僅只有修粗靜相道,但是靠著粗靜相道就可以把煩惱浮現出來的(現前)部份斷掉。譬如悅意的對境,可愛、美好的對境,對此對境會產生貪念之心,為了對治此貪念之心可修不淨觀,不斷修此不淨觀到最後貪心不會產生,遇到悅意、可愛的對境貪心也是不會產生。

為什麼遇到悅意的對境,貪心也能夠不產生呢?就是靠著前面修的不淨觀,就可以達到此效果。所以貪心不會出現,現前的部分已經消滅掉了,但不是連根本滅掉,因為沒有修無我的意義,那是怎麼斷除貪心現前的部份呢?去觀修貪心有何毛病過失?是不好的?貪心的對境雖是悅意可愛,但是不如我(對治)貪心的思惟之下,那樣的悅意可愛,因為我超越了、做了(對貪心的)非理作意,其實不是那個樣子呢!所以不是如此的悅意可愛,去修不淨觀,不斷再修再修,貪心不會產生,說斷好像斷掉了,因為現前的部分根本就不會出現了。

有人談到貪心沒有產生,譬如,我睡著了貪心也沒出現,或是我一個人在深山,沒有碰到任何悅意的對境,貪心也沒有產生,斷是不是這個意思呢?這個好像不能稱之為斷,只能說那個時候沒有貪心,不能說斷,因為這種情況好像是把貪念之心跳過去了,暫時把它忽視、跳過去,只是那時候沒有產生,此時不能稱為斷。

談到斷一定要靠對治,按照前面所講的例子而言,要用什麼方式去對治它呢?對治的方式就是去想貪念之心等等的煩惱是不好的,它是有毛病的、是粗糙的,所以稱為粗靜相道。

總體來講,欲界的煩惱都是粗糙的、不好的,欲界的心也是粗糙的,特別是欲界的心,當煩惱出現干擾內心的時候,內心都是很混濁、粗糙的、是粗分的、毛病很多,這些情況想一想,再看、再看、再觀察,所以比起欲界的內心而言,色界初靜慮天內心就非常柔和,沒有那麼粗糙,而且也有靜慮的正行,有此等持的住分,跟欲界的心比較起來,色界的心就非常好可以說是寂靜的,所以是粗靜相道。

因此再三觀修、再三觀修之後欲界的煩惱不會產生,是不是連根本都不會產生,連種子都一起滅掉呢?不是的。因為煩惱的根本是我執,要把我執滅掉,要修無我的意義,除了無我意義之外,其它的方式都不能把它滅掉。現在並沒有修無我的意義,可是貪心還是沒有出現、沒有產生,那是暫時沒有產生,目前的情況之下沒有產生,不是連根本(種子)一起都把它滅掉,所以它的情況就類似在中間地帶(現在沒有出現,連根本一起滅掉也沒有,不是這個樣子),(只是)暫時現在沒有產生,所以是把煩惱現前的部分斷掉。

接著看後面的內容,倒數第二行,「故若身中未得前說奢摩他定,必不得生緣如所有或盡所有毘缽舍那真實證德(即勝觀證悟不會產生),」前面已經談到勝觀有二種,即依於安止之後當然要修勝觀,而所修的勝觀有二種,就是僅僅只是把煩惱現行部分斷掉滅掉的勝觀,還有連煩惱種子根本一起究竟斷掉,這是證悟無我真實義的勝觀,這二種勝觀前面已經解釋說明。

故若(但是)假設前面安止的部分沒有得到的話,什麼勝觀都得不到,即緣如所有或緣盡所有所產生的勝觀全部都不會得到,緣如所有是指證無我真實義的勝觀,緣盡所有的勝觀可以說是屬於粗靜相道勝觀的類型,「后當廣說。」後面才要詳細的解釋,因為毘缽舍那是勝觀的部份,後面專門討論勝觀,在那個段落才要解釋說明。

(粗靜相道是世俗諦,但不可以說世俗諦是粗靜相道。)

392頁倒數第一行,「故修無上瑜伽觀行師,雖不必生緣所有粗靜行相毘缽舍那,及彼所引正奢摩他(安止),然必須生一正奢摩他。」那是一定的,這是談到粗靜相道的勝觀,因為它是非必不可少,不是一個必不可少的條件,沒有也可以的。

雖不必生緣所有粗靜行相毘缽舍那(粗靜相道的勝觀),不一定要有,沒有也可以,及彼(粗靜相道)所引正安止(奢摩他),沒有也可以。粗靜相道勝觀所引出的安止,舉例而言就如前面所言二靜慮地所攝的安止,這是粗靜相道所引出來的安止,因為首先要得到初靜慮地的近分(廣論所說的安止),在還沒有得到初靜慮正行的時候,要先觀欲界的煩惱是粗糙的,初靜慮(上面的天)是寂靜的、是好的,由此再三觀修的情況下,運用對治去對治煩惱,再三對付、再三對付,此對付的力量即是初靜慮的近分(未到定),透過初靜慮的未到定(近分)(安止)當作一個力量,再去觀修欲界不好,初靜慮地是好的,由此再三觀修會得到初靜慮的正行。

但得到初靜慮的正行後,是不是準備要去得到二靜慮的正行?為了得此正行是不是要去修安止?也是一樣的,把初靜慮地當成不好的,二靜慮地當作好的,然後逐漸產生二靜慮的近分,用二靜慮的近分,就如同前面觀修的方式,再三去對付,初靜慮不好,二靜慮好,那時不是也有一個安止嗎?此安止是由粗靜相道的觀修之後所引發的安止,所以在此安止得到的前面已經先修過粗靜相道,由粗靜相道的勝觀才引發出此安止,即此所談到的。

假設一位修無上瑜伽乘門的禪修者,就算沒有產生粗靜相道勝觀,也沒有產生粗靜相道勝觀所引生的安止,但是必須生一正奢摩他。但是無論如何他的內心一定要產生一個安止,這是一定要有的。

總之,修無上瑜伽乘實修者而言,有二種勝觀,第一種類型的勝觀是屬於非必不可少的項目,沒有也沒有什麼關係(即二靜慮地以上的安止,沒有也沒有什麼關係)。二靜慮地以上的安止指的就是由粗靜相道的勝觀所成就的安止,這個部分沒有也沒有什關係。粗靜相道的勝觀沒有都沒什麼關係,那由粗靜相道所引發的安止當然就更不用啦!可是無論如何,他的內心裡面一定要有安止,一定也要有勝觀。

這二個項目首先要得到安止,由此安止去得到勝觀,所以前面一定要得到一個安止,那安止在何時產生呢?作為一個無上瑜伽的禪修者,最初得到安止是在何時呢?然必須生一正奢摩他,他的內心一定要有一個安止,此安止最初在何時得到呢?

「初生之時,亦是生起圓滿二次第中初次第時生。」最初次第是生起次第,這裡談到二個次第,我們經常談到圓滿次第有五個次第、六個次第、四個次第,計算方式有很多種,那時候所談五個次第、六個次第都是在圓滿次第裡面。現在這裡的次第不是這個樣子,是指生起次第、圓滿次第二個次第,在此二個次第裡,首先當然是生起次第,故是在生圓二個次第裡,首先生起次第的時候得到的。

至尊仁波切開示的菩提道次第和咒乘次第,以此方式來引導所調伏眾。就菩提道次第來講,先產生造作菩提心,產生造作菩提心之後,修安止和勝觀,假設得到具足性相的安止和勝觀當然最好,得到之後即可趣入密咒乘門;假設沒有得到止和觀,也可以趣入密咒乘門,亦即趣入密咒乘門之後,生起止和觀,二種情況都可以的。

「故修無上瑜伽觀行師」,此處要討論的是如果進入密咒乘門之後,才產生止和觀的話,他的安止是何時得到?故修無上瑜伽觀行師的前面是談到在還未進入密咒乘門,是如何得到安止?所調伏眾有的是進入密咒乘門後來成辦安止,有的是未進入密咒乘門,在前面就成辦安止了,都可以。因為所調伏眾各種類型很多,有的進入密咒乘門得到安止比較容易,有的還未進入密咒乘門之前先得到安止比較容易,所以有各種不同的類型。

「第二顯示依奢摩他趣總體道軌」,解釋說明依於安止之後所走的總體道路,講解完畢。393頁第一行,做一個歸納,「總應先生正奢摩他,」總而言之,應該先產生一個正確的安止,之後,就按照這個正確的安止,「次「即依彼(依靠正確的安止)或由粗靜行相毘缽舍那(或走粗靜相道的勝觀),漸進諸道乃至有頂(天),」這是一種類型。

總之,歸納來講,先得到安止,得到安止之後修勝觀就二種,一種是走粗靜相道的道路,此會經過一級一級不斷的進步到達有頂天的方式,另一種方式是,「或由無我真實行相毘缽舍那,」或者是得到安止之後不修粗靜相道,直接立刻緣取無我真實義修勝觀,靠著這個勝觀的道路,就會得到「漸行五道而趣解脫,」經過五道之後慢慢就得到解脫「或一切智,」的佛果。

得到安止之後,總體的趣入道路就這二種類型,一是粗靜相道(世間的道路)一直走會到有頂天,一是不必走粗靜相道,直接緣取無我真實義修勝觀,此會走入解脫及一切智的佛果。這「是佛教的總印所印(總綱、總體的印章)。故隨修何種瑜伽皆不應違越,」不管是走哪一種瑜伽的道路,得到一個共通的安止是不可避免,絕對不能少的。所以一者是佛教中的總印,一者是得到安止後共通的走世間(粗靜相道)的道路,可是佛教裡有一種跟世間不共的道路,只有佛教才有的,即出世間的道路,靠著這個道路可以脫離輪迴得到解脫,這是不共的。

佛教總體裡談到這個次第有這樣(不同)的類型,可依不同的方式走,但是無論如何不管選擇哪一條道路,安止都不能夠欠缺。就算是鈍根者修粗靜相道的勝觀或修無我真實義的勝觀都不能夠欠缺安止,但是,假設以利根來講,因為煩惱力量損害不是很大,不必再修粗靜相道,就算在此情況下還是要修安止。所以隨修何種瑜伽皆不應違越,都不能超過它,不能沒有它的意思,「是謂總顯依奢摩他趣上道軌。」此段落是總體說明依靠安止趣上道路。

「第三顯示別趣世間道軌」即說明粗靜相道的方式,此是指鈍根類型者,就像我們這個樣子,鈍根類型者目前的情況是受煩惱干擾傷害很嚴重,在此情況下迫不及待要趕快解除現在的危害,即現在煩惱現前傷害的部份一定要先解決,此部分的方法即粗靜相道,所以馬上先講解粗靜相道。

前面談到勝觀分成二種,安止之後要走的道路就二種,一種是必不可少的分支,緣取無我真實義而修的勝觀;一種是非必不可少的分支,沒有也沒有關係,此是世間的道路,粗靜相道的禪修方式。現在馬上要先講解此段落,第三顯示別趣世間道路的軌則,為何馬上要講這段呢?因為像我們這種類型的鈍根者來講,目前的情況是受到煩惱的傷害很嚴重、很強烈,所以要先解決這個問題,不能再等到證悟無我真實義(空性),那要等很久,因為是鈍根。所以在無我真實義沒有證悟前,先把煩惱傷害的部份減少,如何做呢?就是粗靜相道的方式,所以馬上就講解粗靜相道的實修方式。

(「第三顯示別趣世間道軌分二,一顯往粗靜相道先須獲得正奢摩他,二依奢摩他離欲之理。今初。)

顯示別趣世間道路軌則分成二項,首先要說明往粗靜相道禪修要先得到一個安止,第二個段落要講依於此安止,離開貪欲的道理何在?首先解釋第一項,得到安止的時候,還沒有得到粗靜相道的勝觀,因為安止是專一安住在一個對境之上,所以安住在一個對境上的等持已經得到了,但這個顯然不是粗靜相道,因為看粗靜相道這個名詞上就有粗、靜這二個對境,所以不是緣取一個對境,要緣取二個對境,不僅緣取二個對境,而且就粗糙的對境來講,為何是粗糙的、不好的?原因何在?要分析。然後一個對境是寂靜的、是好的、是快樂的,為什麼?原因何在?還要作分析。所以不只是專一安住在對境上面,因此這不是安止,還要深入的做分析,如果要深入做分析,這是勝觀,只有勝觀才能夠深入的做分析,所以粗靜相道是屬於深入分析性質的勝觀。因此前面要先得到安止,原因何在呢?所以第一項先做說明,要修粗靜相道前面要先得到一個安止。

「今初,」為何粗靜相道的禪修前面要先得到一個安止,「由了相門修粗靜相道,須得前說正奢摩他,」了相是什麼意思呢?要先說明,不解釋的話這句就看不懂,為何用了相這個名稱呢?解釋說明請看395頁第四行,「《聲聞地》云:『為離欲界欲勤修觀行,諸瑜伽師由七作意,方能獲得離欲界欲(離開欲界的貪欲之心)。何等為七,謂了相、勝解、遠離、攝樂、觀察、加行究竟、加行究竟果作意。』」第一個了相、第二個勝解、第三個遠離、第四個攝樂、第五個觀察、第六個加行究竟、第七個加行究竟果作意,共有此七種作意。

從了相開始前面六個是屬於淨(消滅)煩惱的實修,是屬於近分的部份,最後的加行究竟果作意是屬於正行。作意的理論有說七種作意、有說六種作意、有說八種作意,有不同的說法。假設談到六種作意,即排除加行究竟果作意,只有前面六個;但有時談到七種作意,就是把最後加行究竟果作意加進去;但有時又說八種作意,即這七個都還未產生之前,還有一個初修業者作意,再加上這個就變成八個。

總之,靜慮分成正行和近分(靠近的部份)(未到定),以近分、正行來解釋的話,加行究竟果作意當作正行,加行究竟果作意的前面全部都是屬於近分,這個要先了解,之後再來解釋前面393頁的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