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廣論奢摩他66》

雪歌仁波切 教授
2009-03-27


聞法意樂

在我們學習菩提道次第而言,有一完整的了解實在是非常的重要,因此,必須學習後面止觀的部份,也是非常有必要的。為何有必要對道的整體先產生定解、要有一完整的了解呢?(因為,假設對道的總體理論沒有完整的了解)在下士道修持的前面有談到,必須要先對道的整體產生定解,因為有此必要性之故,所以首先要對道的整體有所了解,此部份不能沒有。

至尊仁波切(宗喀巴大師)在大綱談到,三士道修持的前面談到,要先對道的整體有所了解,因此就必須對菩提道次第有完整的了解,才有辦法對道的整體理論能夠產生定解,所以有必要在下士道修持的前面,先對道的整體有一個概念;如果沒有的話,沒有辦法對三士道有深入的了解,因此在三士道都還沒有修持之前,有必要先對止觀有所了解,不過這時候學習止觀,顯然不是要學得很徹底、很深入的了解,但總是要有一粗略的了解,這是非常重要的。

現在的階段先有一粗略的了解,以此方式對道的整體理論有一定解,然後就修持下士、中士、上士把道次第的實修好好的學習,最後到了上士道的部份,又還有一個止與觀,就可以更加深入產生了解,以此方式逐漸好好的學習,在內心產生菩提心、了空慧,將此當作目標,因此來進行講說與聽聞,如此好好的調整自己的動機來學習教法。

正行

上次談到作意的部份,「由了相門修粗靜相道」,此處所談到的作意,在《聲聞地》的經文談到有說六種、有說八種、有說七種,很多的解釋,如果我們用八種來解釋,大概每一項都可談到,所以可能用八種的方式比較方便。

請看395頁第五行,「何等為七?」從了相開始共有七項,如果再加上前面初修業作意,則共有八項。393頁倒數第四行,云何作意初修業者,把此當作第一項,再加上後面七項,則有八項,以此方式來解釋,每一項就都能解釋到。

首先,作意初修業者,在何時得到安止呢?即在作意初修業同時得到,但是為了得到勝觀,還沒有花力氣去進行禪修而得勝觀,此階段還是作意初修業者。勝觀有二種類型,一種僅僅只是把煩惱現前的部分斷掉,此是走粗靜相道的勝觀;另一種是為了把煩惱種子消滅掉所修的勝觀。

假設僅僅只是要把煩惱現前的部份斷掉,這種勝觀所要走的就是粗靜相道。若要進行粗靜相道把煩惱現前的部份滅掉,那從作意初修業者得到之後,接下來就要進行後面的七項,即從了相作意一直到加行究竟果作意,由此不斷的進行,所以得到安止也得到作意初修業者;但現在不進行粗靜相道,目標不是僅僅把煩惱現前的部份滅掉,即不走這樣的道路,那從了相作意一直到加行究竟果作意就不用作了。

從作意初修業者,一直到後面七個作意,這些全部都僅僅只是屬於粗靜相道,其目標就是把煩惱現前的部分斷掉。所以首先要得到作意初修業者,亦即要得到安止,得此之後,後面有二條道路可以走。因此,作意初修業者是不論走任何道路都要先得到,即目標僅僅只是要把煩惱現行的部份滅掉,為達此目標故修粗靜相道勝觀,此是屬於共通的道路(世間的道路),走此種道路前面也是有必要先得到作意初修業者。或者選擇另外一條道路即出世間的道路,目標是為了把煩惱的種子消滅掉,此是要緣取無我來禪修勝觀,但此種道路前面也是要先得作意初修業者,亦即二種道路前面都要先得作意初修業者。

得到作意初修業者,接下來就要進行了相作意、勝解作意、遠離作意…一直到加行究竟果作意,現在所談的內容是二個勝觀道路其中的一個,即目標僅僅只是放在把煩惱現前部份滅掉,這種粗靜相道的內容,這是外道、內道共通都可以作的道路,所以從作意初修業者、了相作意…一直到加行究竟果作意所談的就是這樣的道路。

「第三顯示別趣世間道軌分二,一顯往粗靜相道先須獲得正奢摩他,二依奢摩他離欲之理。今初。」

作意初修業者得到近分之後,要走的道路有二個,現在不談煩惱種子滅掉的出世間道路,現在只談其中個別的一個項目,即是把煩惱現前部分滅掉的世間道路,故言別趣世間道路,此道路分成二項。但為何言各別趣世間道路呢?這是因為就鈍根而言,目前受到煩惱的傷害非常嚴重,不能等到連同煩惱種子一起滅掉之時(利根者才如此做),因為在等待煩惱種子滅掉的過程當中,煩惱現前部分的傷害都非常強烈,所以暫時沒有把煩惱現前的部份滅掉,道路上的實修都不會作得好的,因此不能等到種子滅掉,暫時眼前立刻就要先把現前的部份滅掉,此是鈍根者要作的工作,所以先把現前的部份滅掉,後面再把種子滅掉,鈍根是用此種方式。就鈍根者而言,把煩惱現前部分滅掉的觀修非常重要,因此要個別、特別的把此部分解釋說明,故稱為別。

最初先得到安止就是作意初修業者,之後就要進行二種道路。現在所談的是粗靜相道,在此之前有必要先得到一個安止,即是作意初修業者。粗靜相道的道路其入門是何時開始的呢?最初得到安止之時,還不是粗靜相道,因為在得到安止時,緣取對境、一心專住,沒有粗靜相道的觀修。因為粗靜相道要觀察一個部分是寂靜的,一個部分是粗糙的,在安止的時候並沒有這樣做。所以得到近分作意初修業者,然後,要選擇二個道路,假設是走把現前煩惱的部分斷掉的道路,就要從後面第二個作意一直修到第八個作意。從第二個作意至第八個作意全部都屬於粗靜相道,因為在這些作意裡要作的工作都是觀察下方的世界粗糙,上方的世界微細(寂靜),如此來做觀察分析,所以在安止的時候不算是粗靜相道,因為安止沒有做這樣的觀察分析。那何時才開始做如此的觀察分析呢?從第二個作意開始一直到第八個作意,都是以這種方式來進行。所以在這些作意(粗靜相道)開始之前,有必要先得到安止,此即第一個大綱,顯往粗靜相道先須獲得正奢摩他(安止),這是有必要的。

已經得到安止(作意初修業者)之後,靠著此安止就能夠把對於欲界的貪心消滅掉,即是用粗靜相道的觀修方式來消滅這些煩惱,所能滅除者是誰呢?就要看(二)依奢摩他離欲之理,依於奢摩他修粗靜相道,運用粗靜相道的觀修就能夠把對欲界的貪念之心消滅掉,因此第二個大綱就要談離欲之理,如何把貪心消滅掉。

「由了相門修粗靜相道,」用了相作意的方式修粗靜相道,有必要先得到安止(奢摩他),為何有必要呢?引經據典,如《莊嚴經論》。「了相門」相是性相,個別性相了解作意。個別來講欲界的性相是粗糙的,初靜慮天的性相是寂靜的;初靜慮天的性相是粗糙的,二靜慮天的性相是寂靜的,個別性相不一樣,欲界的性相、初靜慮天的性相、二靜慮天的性相,各自各自的性相不一樣,所以稱為個別性相。要去了解這些個別的性相是什麼?即了解下方的世界是粗糙,上方的世界性相是寂靜的,之後來進行觀修,觀修一邊是粗糙一邊是寂靜,此種粗靜相道的觀修從何時開始呢?中間經過哪些呢?就八個作意,第一個作意才剛得到安止,那時候不是粗靜相道,所以粗靜相道的開始即從了相作意(個別性相了解作意),即對於個別性相去做了解而觀修,由此開始一直到最後第八個加行究竟果作意,這個階段即是粗靜相道的觀修。

作此粗靜相道觀修者,前面要先得到一個安止,何處有此說明呢?「如《莊嚴經論》云:『由此令彼增,由增極遠行,而得根本住。』」(393頁第七行)「由此令彼增」的「此」是指先得到欲界專一心,之後會得到輕安,輕安之後會得到安止,由得到安止的這個人,他沒有把安止放下來,還讓安止增長增廣,因此靠著此安止努力去禪修而得到根本定(初靜慮的正行),因為目標放在把欲界煩惱現前的部份暫時消滅掉,能消滅此的當然是初靜慮的正行,因此在初靜慮的正行好好的去努力,那他要如何努力做呢?即在得到安止之後,把目標放在煩惱現前的部份暫時消滅,因此所要修的道路就是從了相作意一直到加行究竟作意,此部份要好好的去做禪修,最後的成效就是得到初靜慮的正行。所以《莊嚴經論》字面上看起來實際上講的,就是由了相作意觀修之後,可以把煩惱現前的部份暫時滅掉,意指這個禪修的前面要先得到一個安止。

(「謂得前說第九住心及諸輕安,由此增長彼三摩地,依此引發根本靜慮。」)經文之意為前說第九住心(欲界專一心)得到輕安,由此輕安增長增廣,就得到初靜慮的正行,根本靜慮即初靜慮的正行就會得到。又從第九心乃至未得作意時,(說名作意初修業者。)」「又」是指能得的方式是什麼?能得的方式是指前面所說的:先得到一個安止,得到安止之後就修粗靜相道,按照此次第逐漸的觀修,如此就能依此引發根本靜慮,就能靠著粗靜相道的觀修而得到初靜慮的正行,所以在《經莊嚴論》的經文也談到「而得根本住」就是由此而得到初靜慮的正行。

「又從第九心」開始,詳細作說明,得到安止的時候亦即是作意初修業者,從得到安止作意初修業者之後一直到未得作意時,此「作意」又如何解釋呢?要從了相作意開始來解釋,即八個作意中第二個開始才算作意,所以從第九心得到之後,一直到得到作意開始即第二個作意,這中間都取名為作意初修業者。

此處的第九心並非第九住心,前面談到修等持要修九住心,最後一個是第九住心。但這裡所談的是由第九而得到的心,這個第九心恐怕也不是第九心,譯為九心者比較好,譬如功德是對境,擁有功德者謂功德者。又從九心者乃至未得作意時,此九心者是指安止,而安止為何稱為九心者?因為他得到第九心,從第一住心到第九住心他都已經得到了,所以他擁有這九種心的功德能力,之後他就是得到安止,靠著九住心的禪修,一直到第九住心都得到了,然後也得到安止,得到安止的心就成為九心者,九心者是此意。

從九心者一直到未得作意時,此作意要如何解釋呢?作意有不同的解釋方式,假設以八個作意的理論方式來算,從第二個作意開始,即個別性相理解作意(了相作意),如果是從第二個作意開始的話,作意的解釋方式不一樣,其解釋方式是指:內心作意思惟下方的世界是粗糙,上方的世界是寂靜。如果以此方式解釋作意,則得到安止之時,沒有這個能力,還沒有這樣做,所以在九心者得到安止的時候(九心者),此時它的內心還不能去作意思惟,一邊是粗糙,一邊是寂靜,還沒有這個能力。但是後面到了第二個了相作意的時候,就可以如此作意了,中間有一段距離,所以九心者安止得到之後,而個別性相理解作意的部分還沒有得到,這中間的階段稱為作意初修業者。

前面有談到安止也用九心去取名,現在所談的也是如此。故393頁第八行,謂得前說第九住心,應當也是九心者,即得到前面所說的安止(九心者)還有伴隨著輕安,之後,這個已經得到了,可是乃至未得作意,此「作意」要解釋成作意思惟一邊是粗糙,一邊是寂靜,能如此作意是從了相作意開始,所以乃至未得作意是指未得了相作意,這中間都稱為作意初修業者。

(「從得作意,為淨煩惱修習了相作意時,名淨煩惱初修業者。」)從得作意開始為了淨煩惱故,就要觀修了相作意,此時才名為淨煩惱初修業者。從得作意之「作意」要解釋成作意初修業者,即從前面的安止得到的時候,一直到未得了相作意之間。這個已經得到了,得此之時,為了清淨煩惱,要開始修了相作意,清淨煩惱要解釋成煩惱現前的部份暫時斷掉,不是連種子一起斷掉,目標是為了把煩惱現前的部份暫時滅掉故修粗靜相道。

修粗靜相道最初的道路是什麼呢?假設現在得到作意初修業者,已經得到作意了,目標放在要清淨煩惱,此是指煩惱現前的部份暫時消滅掉,故要修粗靜相道。粗靜相道最初是何時開始呢?即要修了相作意時(個別性相的了解作意)。當修此作意(了相作意)時又取名為「淨煩惱初修業者」。前面的「作意初修業者」是初修業者,此了相作意亦是初修業者,不過此是是指淨(消滅)煩惱而言他是開始了。

393頁,由了相門修粗靜相道,須得前說的安止。此是引用《莊嚴經論》談到由第九住心之後會得到一個安止,得此安止之時,即是第一個作意,所以稱為作意初修業者。經文談到前面要先得到一個安止。此部分在381頁第六行也有談到,「《莊嚴經論》云:『由習無作行,次獲得圓滿,身心妙輕安,名為有作意。』」得到輕安後,在輕安攝持下的等持即是安止,因此安止又稱為作意,「此說作意即奢摩他(安止)」。所以作意也稱安止,安止也用作意這個名稱。《莊嚴經論》之意是指透過九住心的禪修,得到之後還要再得到輕安,在輕安攝持之下所得到的殊勝等持即是安止,並名為作意。此作意即指作意初修業者,即最初得到的作意。

就作意初修業者而言,是指已經超出欲界的心,因為在前面修九住心之時,由第一住心…一直到第九住心,到第九住心為止都還是屬於欲界的心,過了第九住心,靠著第九住心所得到的果就得到安止,此安止不屬於欲界的心,是上界地所攝心之中最初(最前面)的心,才剛得到。所以這個作意就是不同的內容,這是作意最初得到的時候,所以稱為作意初修業者,已經超出欲界的心,他才剛得到呢!初修業是這個意思。

後面又有一個淨煩惱初修業者,此是指清淨煩惱從此開始,因為在安止得到的時候,得到作意初修業者,有沒有去清淨煩惱、滅掉煩惱呢?沒有啊!那時候還沒有開始。因為由得到作意初修業者之後到底要走滅除煩惱現前部分或走滅除煩惱種子的道路,都還沒有開始呢!所以只是作意初修業者。現在是指已經走上滅除煩惱現前的部份的道路,已經開始要去滅掉煩惱(現前的部份),此時即稱為淨煩惱的初修業者,即已經開始去作滅掉煩惱的部份,此是由何時開始的呢?從了相作意就已經開始去做這個工作(滅掉煩惱現前的部份),故取名為淨煩惱初修業者,是從第二個了相作意才開始,所以也稱為初修業者。

所謂作意初修業者,是從最初得到安止之後有二條道路可以選,其中如果是走把煩惱現前的部份暫時消滅掉,就要修了相作意。所以就了相作意要清淨煩惱而言他是初學者,故是淨煩惱初修業者(了相作意)。所以初學者就有二種情況,一是作意之中最早的得到者(初學者),一者是清淨煩惱方面來講最初的初學者。

(「故修了相是先已得作意。」)總之,要先得到作意初修業者,然後才會得到淨煩惱的初修業者,所以了相作意雖然是(淨煩惱)初修業者,不過在他的前面還有一個初修業者,那個就是作意初修業者,意即在了相作意得到之前有必要先得到安止,因為得到安止之後才開始去修了相作意。

宗大師所開示的這些內容引經據典有根據,393頁倒數第四行,引用《聲聞地》《第四瑜伽卷首》這二部都是聖者無著所開示。「如《聲聞地》云:『云何作意初修業者?謂專注一緣勤修作意,乃至未得所作作意,未能觸證心一境性,是名作意初修業者。』這是第一種初修業者。「云何淨煩惱初修業者?謂已證得所修作意,於諸煩惱欲淨其心,發起攝受正勤修習了相作意。』」已證得所修作意是指前面的初作意修業者已經得到之後才作的。《聲聞地》的經文談到二種作意初修業者,第一個云何作意初修業者?另一個是云何淨煩惱的初修業者?因此共界定二種初修業者,首先要得到的是作意初修業者,之後才觀修淨煩惱作意初修業者(即進行了相作意之觀修)。二種初修業者,作意初修業者要在前面才會得到淨煩惱初修業者(才開始修了相作意)。總而言之,修了相作意去清淨煩惱的淨煩惱作意初修業者,前面也是要先得到一個安止(的人),才可以去進行。

「《第四瑜伽卷首》亦說已得作意,次修世間及出世間離欲道故。又先具足如前所說正奢摩他,次修世間及出世間毘缽舍那,第四瑜伽卷首「亦說已得作意,」是指已得作意初修業者得到安止之後,才修世間及出世間的離欲道路。修世間道路是指粗靜相道,把煩惱現前的部份暫時滅掉的道路,或者是修出世間的道路,把煩惱的種子根本都滅掉的道路,即是得到作意初修業者(得到安止)之後,就有此二條道路可以選擇。若修世間道路,把煩惱現前的部份暫時滅掉,即從了相作意開始修習。無論如何,二種道路的前面都要得到作意初修業者(即得到安止)。

在《第四瑜伽卷首》談到修世間道路及出世間道路,二個道路前面都要先得到作意,所以亦說已得作意,都要先得到作意(安止),就世間道路而言,前面也要先得到安止(作意)。世間道路的前面即指了相作意(淨煩惱初修業)的前面要先得到安止,即表示作意初修業者在前面,此即是《第四瑜伽卷首》的經文為何能夠當為能立因的原因。

此段落的科判,開示往粗靜相道也是要先得到一個安止,至此已經說明完畢粗靜相道前面要先得到一個安止。粗靜相道是由了相作意開始,了相作意是淨煩惱的初修業者,所以粗靜相道開始的前面也要先得到安止,至此為止已經很明白解釋說明完畢。可是後面《第四瑜伽卷首》又引了一段經文,跟這個詞句相關的部份,宗大師又解釋說明,《第四瑜伽卷首》說到世間道、出世間道之前都要先得到一個安止,再修世間道或出世間的這種禪修方式,要如何做?而且以世間道路斷除煩惱,斷除的方式又是如何進行呢?

「又先具足如前所說正奢摩他,次修世間及出世間毘缽舍那,暫伏永斷煩惱之理,於餘對法論中未見明顯如此廣說。」在對法論裡都沒有詳細解釋說明,亦即只有《聲聞地》詳細說明解釋,因此就有必要把《聲聞地》深入好好學習,這是非常有必要的。

「故昔善巧大小對法諸先覺等,於此先修專住一緣正奢摩他及依此故,暫伏永斷煩惱之理皆未能顯。」都沒有詳細說明,聖者無著之後的解釋者很多博士,也都沒有詳細解釋說明,意指除了《聲聞地》之外可能沒有其他的書籍可以參考了。所以(要了解)粗靜相道將煩惱現前的部分斷掉的方式,應該要非常重視《聲聞地》這本書。

在文字上談到,以前善巧大小對法的諸前輩聖者,對此(於此先修專住一緣正奢摩他),依靠此方式來暫伏煩惱與永斷煩惱的道理也都沒有明顯的說明,所以《聲聞地》好好的學習是非常有必要;假設沒有好好了解會如何呢?對《聲聞地》沒有好好學習會產生誤解,產生什麼誤解呢?把了相作意當作最初的作意,將其當成最初的近分,認為前面不需要安止了,就了相作意而言是勝觀,因為了相作意並不是像最初作意(安止)專ㄧ安住在對境上的樣子。因為了相作意要觀修下方的世界是粗糙的,上方的世界是寂靜的。因此如果討論七個作意,第一個是了相作意,如果它當成靜慮最初得到的第一個近分,所以在它前面用得到近分,會產生這種誤解。

看394頁第三行,「若未善解聲聞地義,便覺靜慮無色最下之道,是初靜慮之近分,於彼說有六種作意,初是了相。故起誤解謂初生近分攝心,即了相作意(就會想最初得到的近分就是了相作意)。」

我們是鈍根,從鈍根的角度來講,應該要重視的是世間的道路,即把煩惱現前的部份暫時把它消滅掉,這個恐怕是當務之急,因為要等著用出世間的道路把煩惱連同種子斷掉,中間會吃很大的虧,所以恐怕要先重視世間的道路,先把煩惱現前的部分斷掉;但就算要走此道路,前面也是要先得到安止,在未得到安止的情況下,沒有辦法來進行粗靜相道的禪修,沒有辦法觀察一邊粗糙,一邊寂靜,沒有辦法做此動作。

先要得到一個安止,得到安止之後,靠著這個安止,可以進行觀修下方的世界是粗糙,上方的世界是寂靜,因為靠著安止所發揮的威力,在安止的威力下就可以來進行觀察和分析,觀修一個特別的勝觀,以此方式能夠把煩惱現前的部份暫時消滅掉,所以基本上還是有必要要先得到一個安止。但是得到安止之後,修粗靜相道暫時消滅煩惱現前的部份,在此之前要先對菩提心產生一個定解,假設對菩提心沒有產生定解,沒有認識的話,恐怕也是不行,因為如果沒有菩提心的話,那做這樣的禪修,可能變成真的確實的外道,因為沒有菩提心去修粗靜相道,去觀察下方的世界是粗糙的,初靜慮天是寂靜的,會把初靜慮天當成是真的寂靜的地方,二靜慮天、三靜慮天當作更好,當作究竟所要得到的果位,如此去努力,那就變成真的是外道啦!那這樣子不行,所以在前面要先學習菩提心,對菩提心產生一個認識,此是非常有必要的。

因此在廣論的次序,還沒有談到禪修安止的前面,就先講菩提心,菩提心的前面先講了出離心,出離心的前面講下士道的禪修,有這樣的過程(次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