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廣論奢摩他67》

雪歌仁波切 教授
2009-06-05


(國語複習)

看科判,336頁第五行,此中分六:①修習止觀之勝利,②顯示此二攝一切定,③止觀自性,④理須雙修,⑤次第決定,⑥各別學法。

①修習止觀之勝利,②顯示此二攝一切定,此二科判說明止、觀非常重要,但此二科判說明其重要性的方式不一樣。一修習止觀之勝利,是從修習之止觀之後會有什麼果報、功德,或者說一切的功德從止觀產生,以此方式說明止觀是多麼的重要。

二顯示此二攝一切定,此並不是從因果來說明,而是從修行來說明,一切修行的方法就是止觀而已,除了止觀以外沒有什麼修行(入定),一切的定都攝在止觀裡,一切的修行都是修止觀,(整個一切修行的方法都攝在止觀裡)。譬如攝類學談到關係有二種,一者因果關係,一者同體關係,所以第一個(修習止觀之勝利)是講因果關係,第二個(顯示此二攝一切定)是講同體關係。

修習止觀之勝利,此中要理解是說明修止觀之勝利,並沒有說止觀之勝利,修止觀是什麼意思呢?並不一定是真正的止觀,心不散亂的定也是修止,觀察修也是修觀,所以觀察修不是觀但還是修觀,因此修觀與觀有區別,修止與止有區別。觀察修的範圍大,觀的範圍小;止修的範圍大,止的範圍小。

所以修止觀之勝利不是講止觀之勝利,是講修止觀之勝利。以菩提道次第的角度來說,從依止善知識到菩提心的階段,整個的證量靠觀察修與止修,每一個階段都是,要生起依止善知識的證量,要生起下士道的證量、要生起中士道的證量、要生起提心的證量,每一個階段一定要靠止修觀察修配合而修才能夠生得起。但是道次第修行次第來說,生起菩提心的證量有沒有生起止的證量?沒有。有沒有生起觀的證量?也沒有。止與觀是放在後面,我們生起菩提心之後,才要生起止與觀的證量。所以止與觀還沒有生起,但是前面每一個階段要不要止修與觀察修呢?要。所以止修與觀察修的範圍很大,觀與止的範圍比較小。

此科判的重點:宗大師首先即說,大小二乘世出世間一切功德,皆止觀之果。此處好像說大乘的功德、小乘的功德、世間的功德、出世間的功德,一切都是從止觀而來,然宗大師後面說明不可以直接說是止觀之理,而是修止修觀之理。譬如喝茶,一是要拿出來,一是不可以動、動就放不到嘴巴裡,二個都要,不可以偏掉、亂,所以要有慧也要有不亂(定),二者都要。意即大大小小一切的功德,都是前面須要慧、定的力量,亦即觀察修、止修的結果。

後面宗大師先引《解深密經》,引完之後,有問,若謂止觀,豈非…?宗大師回答是為了去除我們的疑問。我們的心裡會想:奇怪!大小乘出世間世間一切的功德都是止觀之理的話,那譬如止觀是菩堤道次第最後才講,那前面那些怎麼會變成止觀勝利之理呢?會有此疑問。所以宗大師就解釋說明,止觀之理是修止修觀之理,不是直接止觀之理,這一段即是去除我們的疑惑。

另外宗大師又引《修信大乘經》證明他的解釋是對的。《修信大乘經》所說的無散亂心、正思法義。無散亂心與止的範圍有大小,止是不散亂心,不散亂心不一定是止;正思法義範圍比較大,觀的範圍比較小,所以宗大師引《修信大乘經》證明他的解釋是對的,理由即在此。

接著又再引《解深密經》,前面引的是就總的角度,第二次所引的是從別的角度。後面宗大師又言等等,佛經講的很多止觀,有時候直接用止觀的名義,有的時候沒有用止觀的名義,但實際上都是止觀的勝利。餘未說止觀名者。凡說靜慮般若勝利,其義同故,應知皆是止觀勝利。(337頁第七行)

第二顯示此二攝一切定,也是根據《解深密經》,此段說明一切的定(修行)都攝在修止觀裡。中文之意,有了解一個就什麼都了解(舉一反三)好像一通百通也可以。顯示此二攝一切定,即指有很多入定的修行(意指三摩地有很多種),那麼多種的三摩地,要一個一個去了解的話,太多了沒有辦法。所以整個總體的修行的方法了解的話,整個都可以了解,就如剛剛所說一通百通或舉一反三的作用。所以直接學止觀是對的,不用三摩地一個一個的學習。

《解深密經》引完後,337頁第十行,故欲求定者,不能尋求無邊差別,應求一切等持總聚止觀二品,一切時中恆應修習。止觀有此作用,一了解這個,整個都可以理解,所以直接學止觀是對的。接著又引蓮花戒《修次下編》《修次中編》。

此二科判是說明止觀非常重要的理由。為什麼宗大師要講止觀?為什麼我們要學止觀?所根據的理由何在?即此二科判。此二者如此重要的話,那此二者的體性到底為何呢?止觀的自性即開始說明此。

首先說明止(奢摩他)的自性,接著說明觀(毘缽舍那)的自性。前面是根據《解深密經》,引完後宗大師就解釋。此重點是:什麼時候是真正生起止呢?身心輕安之後就有一個非常穩定的定力,那時候才算生起止。身心輕安是從何時開始呢?其生起次第為心輕安→身輕安→身輕安樂→心輕安樂,開始生起輕安樂的時候並不那麼穩定,好像心還會有樂的部份,比較高的時候還會影響,後面再讓樂的部份比較穩定,不會干擾定力,能夠幫助定心所的時候,即是生起奢摩他(止),此是身輕安樂。

心輕安樂之前要先有九住心的階段,才會生起心輕安。心輕安之前(九住心)要有精進、努力,努力精進很順的感覺即是心輕安,先有努力入定的情況,到後來不用努力的情況下,能夠非常順的一直入定,即是心輕安。所以前面先要有精進的部份,精進的前面要有正知的幫助,由此就會有如理入定的精進,所以前面要有正知的力量。

正知的前面要有正念(憶念)的力量,透由正念(憶念)、正知的幫助生起如理入定的一種精進,精進之後就有心輕安,所以九住心為何有九個層次,就如剛剛所講,先要有精進、正知、正念的階段,正念之前要有聞慧思慧的力量支持它,才會有正念,所以心裡要培養聞慧、思慧、正念、正知、精進後面就會生起心輕安,因為有此過程的緣故,因此有九住心的次第,又由此生起奢摩他。

338頁第三行,義謂隨所定解十二分教中,五蘊等義為所緣境,由念正知令能緣心於所緣境,相續安住而不散亂。故心於境能任運住,若時生起身心輕安所有喜樂,此三摩地即奢摩他。所以那時候的三摩地就可以稱為奢摩他,這之前有沒有三摩地?有,但是不可以稱為奢摩他。即這裡所講的由念與正知,令能緣心於所緣境,就是我們用念與正知令我們的心於所緣境上能夠可以精進,即有正念、正知、再來精進後面才有心輕安、身輕安、身輕安樂、心輕安樂,由此生起的三摩地就可以稱為奢摩他。

二毘缽舍那的自性,此階段宗大師又引《解深密經》說明毘缽舍那的自性,特別指陳支那堪布的主張完全不對,且又加以反駁,破除其主張。此經宣說毘缽舍那是觀察慧,宗大師由此開始(破除),並解釋經文中比較難懂的字句。止與觀的自性根據《解深密經》已經講完了。

經有了義不了義之分,如果是不了義的話我們就不需要認同它,此經是了義的,止觀的自性是引了義經,因為後代的祖師們都跟隨它而有各種解釋,如《寶雲經》,彌勒佛的解釋,無著菩薩《菩薩地》,蓮花戒《修次第中編》、祥帝巴《般若波羅蜜多教授論》也都如此解釋,故可知《解深密經》是了義經。

《般若波羅蜜多教授論》所引文句也有些疑問,如言止的所緣境有如所有性也有盡所有性,觀的所緣境有如所有性也有盡所有性。如此也有一些疑問,一般我們會想觀的所緣境是如所有性,止的所緣境應該沒有如所有性,所以宗大師為我們解惑,不可以如此解釋,《般若波羅蜜多教授論》的解釋是對的,止的所緣境二個都有,觀的所緣境也是二個都有。

因為根據《解深密經》云「世尊,幾是奢摩他所緣,告曰一種,謂無分別影像。幾是毘缽舍那所緣,告曰一種,謂有分別影像。幾是俱所緣,告曰有二,謂事邊際所作成辦。」所以變成二個的所緣是什麼?就是事邊際與所作成辦,事邊際就是如所有性與盡所有性,因此如所有性與盡所有性二個都是止的所緣,也都是觀的所緣。事邊際就是一切的事物、一切的法的體性,就有二個即世俗諦與勝義諦的體性。事邊際就是一切的事物(法)一直分辨最後就變成二個,世俗諦的體性與勝義諦的體性。也可以說任一個法的體性分辨出來就是世俗諦的體性與勝義諦的體性,所以事邊際就是二諦。

接著又反駁支那堪布認定的止觀是非常奇怪:有說內心無分別住,無明了相說名為止,有明了力說名為觀,此不應理。(此是他宗的說法,宗大師後加以反駁)止觀自性的重點大概是這樣。

第四理須雙修。講完止觀自性,修者如果只修一個就不對,二個都要修,故言理須雙修。此處先引《修次中編》後引《月燈經》,有時候先引經後引論,有時候又先引論再引經,這些都是有意思的。譬如有時先引經後引論,是因為此經是了義的意思。先引論後引經是表明此論是有根據的意思。引文前後的方式要了解其不同的意義。

引用不了義經是為了去除他宗承認不了義的主張,譬如跟唯識辯論也會從他的立場來辯,你也承認解深密經,也承認世尊其它的經,對他來說二邊都可以引用,不了義的解深密經也可以,了義的其他經也可以,對方二個都承認的話,就都可以引用,但是引用並不代表我都承認,辯論的時候都可以引用。實際上不了義經是沒有什麼理由,有時候自己安慰可以用,如念什麼經典有什麼功德,就引用一些經典,此即是以不了義經安慰自己。

問:這堂課是上「止」,一般人提到止就想到打坐,仁波切您會鼓勵我們打坐嗎?
您香港所講的奢摩他手抄稿已經整理的差不多了,那打坐的時候要不要配合您的手抄稿呢?

答:當然會鼓勵打坐,因為宗大師的奢摩他已經讀完了,讀完了比較不會偏向。沒有讀完比較會有偏向的危險。現在我們知道真正的奢摩他定義在哪裡?真正的九住心定義在哪裡?真正的毘缽舍那定義在哪裡?這些有一點知道了。不然我們打坐的時候沒有什麼九住心,但是自己幾天之後就覺得已經是第三住心了…很快第九天就變成九住心了,第十天就生起奢摩他了,現在讀過了就知道沒有辦法第九天就變成九住心了。

所以宗大師正確的奢摩他的定義、九住心的定義,我們學好了,自己會知道,實際上什麼都不會,但是自己認為自己定力非常好,定力的程度在哪裡都一直亂想。如我們平常講菩薩,我們都沒有一個是菩薩,但都講是菩薩。就九住心,外面有很多用很簡單的解釋。現在這些讀完了,自己不會那麼亂認定,自認我是怎麼樣,我到哪裡了,起碼我們會正確(的了解),不會有這種錯的認定。

我們修的時候就如宗大師所說,修奢摩他之前,前行需要什麼?這也非常重要,譬如前行要具備什麼資糧?資糧具備了,首先我心中有沒有哪一種煩惱比較強,要如何減少這些煩惱,修淨行所緣等等這些前行。

再來就是我們最相應、信心最強的對境(佛、菩薩的像),不是在外面,是我們第六識的所緣境當中能夠出現,會認真的做,平常不知道所緣境是什麼樣子,都不是那麼清楚,平常外面我們講很多修止觀的所緣境,有時候會執著自己的身體、自己的感受,這種所緣不見得是清靜的,這裡面就有很多的貪,心就跟煩惱一起修的感覺。所以宗大師說以我們非常清淨的信心生起的所緣境,抓取來(當)第六識的所緣境,這個可以是奢摩他的所緣境,這些現在我們會了,學宗大師奢摩他學好之後,有這樣的次第,有這種修行,這樣走的話後面會有一個非常清淨非常正確的奢摩他。

不然我們修奢摩他的時候,前面整個奢摩他等等這些定義都不懂,然後就亂認,前面該要具備的前行,也沒有準備好,還有首先要修的淨行所緣等等,這些也沒有修好,後面奢摩他真正的所緣境,去找的時候也不是那麼正確,這些等等有很多的問題,所以學好了之後,修奢摩他,已經有正確的了解,此正確的了解是非常珍貴的,所以應該是還更要加油去做,因此我一定會努力要修。

因為我們已經知道了,知道了就盡量訓練去做,這是非常必要的。這樣的話就會幫助(我們知道)平常其它的修行的時候,我的心是多散亂,就會(產生)反感。一般我們沒有修奢摩他、沒有訓練,自己一天的心多亂也不知不覺。我們開始有一點修,或開始有一點訓練後就會非常反感,好像我前幾分鐘心非常散亂,對於自己一天中,心的散亂會覺得反感,這樣非常反感的話,一定會對治它,一定會想怎樣可以不散亂,怎樣可以比較平靜,就會一直努力的做,這樣修行就會進步。

平常做功課也好,不管哪一個階段,不散亂一定會有很大的幫助,所以這樣訓練,相信自己做功課或是身語上面遵守業因果、持戒等等方面的幫助一定會很大,這樣也會有成就感,有幫助改變的話就會有成就感,就會歡喜,歡喜當然就還會更進一步認真的修行。

但是你們也是要搞清楚,聞思你們還沒有圓滿,聞思一定要一直打基礎,上面修的部份盡量作一下,但是聞思還是一定要打(基礎)。很多以前的祖師,到十地菩薩他們也不滿足於他們的聞思,一直看、一直聽、一直學。我們是凡夫就更不用說了,所以聞思,特別是我們現在不懂佛法的人(跟這些高量者比較我們是完全不懂的人),所以我們要記得聞思一定要一直打基礎。修學這個(打坐)也是要做的,當然這二件一起做就非常有意義。

這就是宗大師說我們為了什麼而聞?為了什麼而思?此即謂修。所以聞的人或是思的人,修的部份是一定要去做,不然的話,又是一種缺點,就是我們所講的慢慢的養成一種壞的習慣,我沒有聽過的想聽,我聽過的不想聽。聽過的不想聽,當然就不想思考當然也不想修,這種毛病出現的話,就非常不好的,後面聽什麼法肯定不會思考、肯定不會修,因為他的心究竟的目標就是聽到就可以了,就夠了,了解就可以了,這種毛病就造成將來什麼法都不會改變他的心。

所以後面修的部份奢摩他等等講完了、學好了,然後就要去學習、訓練心如何不散亂,把聞思菩提道次第的內容四聖諦、十二緣起、菩提心等等內容,能夠可以在不散亂的情況下修得來,這樣做的話,我們就可以達成如宗大師所說的目標。聞思之後不是沒有修,我們要開始修,這是非常必要的。所以奢摩他講完之後,盡量訓練心如何不散亂,這是非常必要的。

這種訓練,我相信不只我們這邊參加的人,還有很多華人很喜歡打坐、禪修,這種訓練又可以結很多的善緣,其他很多的人也會想這樣的訓練,其他一群人一起來訓練的話,又可以慢慢從禪修角度引導到道次第。

密續裡有說心的本性,我們去認識它,自己能夠可以住在心的本性的位置,什麼都通了,所有的境也都出現了,不是我們要找每一個境去學習,而是找心的本性,然後愈來愈認識心的本性,然後心就能夠住在它本性的位置,對境的實相自然就出現了,它不會亂,有這種解釋啦!

一樣的道理,禪修的時候,雖然沒有去除現世的執著、去除輪迴圓滿的執著、去除我愛執的執著,這些沒有特別去除,但是我們一直跟心的清靜本性愈來愈接近的時候,好像在自然的情況下,就去除了現世的執著、去除輪迴圓滿的執著、去除我愛執的執著,應該也可以如此解釋。禪修的時候,現世的執著、輪迴圓滿的執著、我愛執的執著這些都是跟因果、緣起的法理不符合的事情、亂的想法,如果把心本身錯亂的想法停掉,愈來愈接近心的本性,就能夠坐在心的位置,然後這種不符合、亂的想法,自然就沒有了,跟因果緣起符合的想法自自然然就會出現、且自然接受,我們的心不會被錯亂的想法拉著走,心有它自己一個唯明唯知的本性,當這個位置愈來愈穩定,愈來愈跟它接近,這些錯亂的現世的執著、輪迴圓滿的執著、我愛執的執著(此即是下士、中士、上士道負面的錯亂的想法),自然而然就去除。但是我們這裡就會敎禪修的時候,怎麼自然而然的能夠可以去除這些(負面的錯亂的想法),這樣我覺得也可以把一些比較喜歡禪修的人帶進道次第法的學習。

問:既然可以自然而然的去除這些執著,那為什麼我們還要修道次第?

答:這就是剛剛我們講的不了義,就是讓眾生有一個方法可以帶得進來,為什麼要禪修?為什麼這些錯誤的想法可以自然而然的去除,這是我們的目標?自然而然去除錯誤的想法,這應該是大家公認的目標,而能不能「自然而然去除」這是問題,他們的希望也好、我們的希望也好,去除這種錯亂的想法是大家的希望,他們的希望可能比較快自然而然去除,這是他們的目標。我們也是希望自然而然去除,但是會不會自然而然去除,這是要看啊!(…自然而然的方法,沒有這種方法,那宗大師不用講那麼多)我們有公認的目標,即修禪定的時候,錯亂的想法自然而然消滅,所有的緣起、因果又是自然而然出現,就什麼都了解了、都通了、開悟了,這不是那麼容易自然而然的,但也是有一點點隨順的作用,有一點幫助,起碼不生起錯誤的執著,這也是一個好處。

問:三大寺裡都學習五部大論、辯經,有沒有禪修?

答:沒有,因為這是看,(有沒有)要不要,這是二回事,本身這個環境沒有什麼散亂的所緣,所以就自然而然不散亂,也就是二十四小時都在用功,沒有什麼散亂,所以也沒有什麼必要。我們的生活就很複雜,面對學會、回到家裡又面對家庭,又要進佛堂又要做功課,這樣心裡就有很多散亂,所以沒有自然而然不散亂的環境,這就是不一樣的。當然三大寺就是有一點重視聞思的情況,沒有錯。

剛剛講心的禪修,國外也是有很多喜歡禪修的人,禪修的目標大家公認的是消滅所有錯亂煩惱的心,此目標能不能達成(禪修幾天出來,有沒有達成),出來面對境的時候有沒有改變,如果沒有改變的話,那禪修還是有缺(失),缺是指對治方面生起智慧如何能夠對治煩惱境,這些都是要做的。

禪修的時候,我們的目標是去除錯亂的想法,希望自然而然消滅錯亂的想法,但是還是沒有啊!所以要考慮繼續這樣一直修,真的能夠成就嗎?要考慮啊!如果沒有辦法成就那就缺了嘛!缺就是沒有學道次第啊!所以有這個希望,但沒有辦法達成那就要考慮。我們當然也有這種希望,如果能夠達成那我們也不用學,也不想學那麼多。

問:三大寺沒有注重禪修,是因為環境沒有雜亂,所以不需要禪修,但是後代很多的弟子禪修的過程會有非常多輕安的變化,就需要有上師來指點輕安的種種變化,如果他自己沒有禪修就沒有很多輕安變化的過程的經驗,那要如何去指點這些禪修的弟子?

答:修這些身心輕安,我們看宗大師的解釋,真正用以前無著等等解釋的論典,用這些根據,真正的修奢摩他解釋的,沒有一個正確,非常少啦!宗大師常常談到此。所以你剛剛說外面說輕安有很多過程、怎麼變化、然後怎麼引導,我不曉得引導到哪裡?因為根據真正正確的無著等等所說的,宗大師就覺得這些都不清不楚,正確的解釋好像都沒有那麼好,好像就放在那裡,所以宗大師就覺得這是修奢摩他階段很大錯誤的一條路,所以宗大師講的時候就特別引用無著所講的《聲聞地》、蓮花戒大師的,他就常常談到,我們一定要根據這樣解釋,要這樣修,不可以亂講亂修。所以相信那時候就有這種情況了,那現在肯定有嘛!肯定有這種自己在山洞裡修一修,沒有一個指導,然後在自己感受上就用很多自己的解釋,這樣解釋之後,引導別人也是一樣用這種解釋,這樣會有很多危險的地方。

我們現在是把宗大師、無著所講的書當老師、當為引導來修,這是最好的,不需要一個人在山洞禪修,然後他的感受再講給我們聽,不需要這樣子。在三大寺裡面,修的人沒有特別掛一個名字我在這裡(禪修房)禪修,但是每天做功課心不散亂,定力滿強的也滿多的,做功課的時候二、三個小時,一坐上去好像沒有呼吸,像這樣的修行人也有。我以前馬頭明王閉關的時候,我是西藏仁波切裡面最年輕的,仁波切坐的位置高一點,下面寺廟的和尚最老的就從我的下面開始坐,其中有位格西名為圖登搭希,我就常常跟他一起,因為閉關就是仁波切然後接著就是老和尚,這個老和尚一坐上去(一入定)不知道他有沒有呼吸,我跟他坐過幾次,最清楚大概起碼有四次,我們閉關大概一個月,每天早上三點(起床),一坐大概二個多小時,中午休息一下下,晚上大概八點就結束。還有一位樓嘎(老師)也是這樣子…(有些出家眾往生圓寂時,入定時間長的也滿多的)這些就看得出來前面一定有修嘛!不然怎麼會突然入定那麼久,所以這些並沒有特別寫我有禪修,但是平常一定有這樣的訓練、學習。

問:…

答:就是沒有什麼特別,不同程度的人都可以閉關的,但是程度不一樣當然閉關的效果就不一樣,起碼是避開複雜的平常的生活,中間精進努力的過程,就看自己學的東西多少,平常修的證量多高,這一定會有影響。閉關平常沒有什麼年紀的差別(限制),十幾歲、二十幾歲、三十幾歲即所有的人都可以。

上下密院,我好像常常聽到先去下密院然後再去上密院,不是這樣的意思,上下密院是地方的意思,沒有上下的意思,不是學習的次第,不是這個地方比較高所以稱為上密院,這個地方比較低所以稱為下密院。這二個密院的等級都一樣,去哪裡都一樣,就是考完格西以後學習密續的地方,一般學習密續是一年的時間,學習顯教的時間就十七、八年比較長的時間,所以顯教一了解,密續就沒有什麼特別要學習,就比較容易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