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廣論奢摩他69》

雪歌仁波切 教授
2009-06-19


聞法意樂

我們現在已經得到八種閒暇、十種圓滿的人身寶,而且也能夠聽到並學習至尊仁波切完整正確無誤開示成佛次第道路的《菩提道次第廣論》與《密咒道次第廣論》。能遇到此教法,且又具足十八個條件的睱滿人身寶,此人身寶能夠發揮偉大的功效,具有能力去取得心要(佛法的精華),因此,應當努力的做聞思修,使自己的這輩子、下輩子、每一輩子都能發揮很大的功效,現在應當要這樣去努力。

《菩提道次第廣論》是在《密咒道次第廣論》的前面不能欠缺,這部份應當好好的學習完,之後,才能好好的去學習《密咒道次第廣論》,這是非常有必要。因此,才有這樣的學習方式,我們現在是簡略的學習《菩提道次第廣論》裡面止與觀的部分,將來把廣論的內容做一個廣大完整的學習,如此做的話,能夠使這輩子、下輩子發揮很大的功效、意義,好好的思惟,調整自己的動機,來學習教教法。

複習

至尊仁波切所開示安止的實修,首先,說明安止是如何產生的(得到)?再進一步說明已經得到安止之後,要運用它去作什麼樣的實修?共分成這二個段落說明。

首先,第一個安止是如何產生的(得到)?此部分已經講解完畢,接下來就談到已經得到安止,要如何運用安止去修行?現在進行到此段落。一般而言,已經得到安止之後,接下來所要走的道路,有一種是世間的道路,即先修世間的勝觀,之後,在世間的道路上不斷的晉升、進步。其次(另一種是),先修出世間的勝觀,得到之後,走出世間的道路,有這二種類型。

二種世出世間的道路,對我們來講只是前、後學習的差別而已,總之,ㄧ定要學習。為什麼呢?因為欠缺出世間道路,不能解脫輪迴,也不會得到一切智的佛果,所以一定要學習。世間的道路,即觀察下方的世界粗糙,上方的世界是寂靜,如此再三分析之後,好好的觀修之後,以此觀修方式使下方世界的煩惱暫時不會產生,此種觀修方式幫助很大,可見世間的道路實在是非常有必要。

除了根器非常銳利的特別者,因為無明的部份對他的修行,不會立刻形成很大的傷害,不會產生障礙。而且很粗分、力量很強大的煩惱也沒有,這種人可直接修出世間道路。但是像我們現在來講,就是修世間道路的鈍根者,此處別趣世間道軌所講的就是世間道路如何修行的內容。

得到安止之後,怎麼走世間道路?首先,要先得到一個安止。欲界之補特伽羅修行之後得到安止時,此行者所擁有的心就不是欲界的心,那屬於何者之心呢?是初靜慮之心。但是要了解,初靜慮心程度的高低又有很多種,就初靜慮的心來說最純粹的、品質最好的,當然是初靜慮正行之心。但在未到達此(初靜慮正行)標準之前,當然還有很多屬於初靜慮之心,這部份就稱為近分。

而近分又還有很多種,因此談到六種作意,關於作意的部份上次談到六種作意、七種作意、八種作意。六種作意都是屬於近分,從了相作意一直到加行究竟作意,共有六個。後面又有一個加行究竟果作意,即已經得到果了(已達正行的標準、量)。

但是,到達加行究竟果作意又有二種,有時達此也並未達其標準,所以也不一定是得到加行究竟果作意之時,就同時得到初靜慮的正行,因為有利根、鈍根之別。所以,有些人得到加行究竟果作意的同時也得到了正行的心;有些人得到加行究竟果作意的時候還沒有達到初靜慮正行的標準。

初靜慮正行得到時,即等於由下方的世界的心到達上方世界的心,由初靜慮到達二靜慮也是跟此趣入的方式一模一樣。到達二靜慮之後,其中最純粹、品質最好的心,當然是二靜慮的正行,但並不是馬上就能夠得到此心,在此之前又有很多不是那麼好,屬於近分的六種作意,之後,得到第七個作意(加行究竟果作意)時,就得到第二靜慮的正行,此即是從初靜慮之心到二靜慮的心。

二靜慮之心進入三靜慮之心也是一模一樣的方式,到了加行究竟果作意時,有些人就得到非常純粹、品質很高,三靜慮正行的心。然後由三靜慮進入第四靜慮,又是一模一樣的方式,又由此進入空無邊處、識無邊處,再到達無所有處,由此再往上就到達有頂天,以此方式不斷不斷的升級,此內容即此處所說別趣世間道軌,顯示由安止得到之後,如何在世間的道路上,升級、進步的情形。

由初靜慮進入第二靜慮要經過六種作意,到第七個作意會進入二靜慮天(得到二靜慮正行),可是在六種正行之前,仍然要得到一個安止。譬如一位欲界的補特伽羅,現在是欲界的心,之後,要先得到安止,由此才進入六種作意,然後再得到最後的加行究竟果作意,此時就得到初靜慮的正行。

得此初靜慮正行的行者,接下來要進入二靜慮天,要得到二靜慮正行,還是跟前面一樣,要先得到一個安止,可是此位初靜慮正行的行者,內心不是已經有一個安止了嗎?此是初靜慮地所攝的安止,但是他現在要到二靜慮地,所以要先得到二靜慮地所攝的安止,得此之後,再進入六種作意,之後,又得到第七個作意(加行究竟果作意),此時即得到二靜慮的正行,從二靜慮以後都是一樣的方式。

此處都一直提到六種作意,有人會產生疑問,如此安止就不列在作意之中?假設依照八種作意的理論來說,最初先要得到安止就已經是作意了,前面說要先得到一個安止,安止得到之後才得到六種作意,六種作意之後又得到第七個就是正行了,若如是說,豈不是得到安止之後才得到作意嗎?可見安止不是作意,也許會有此疑問?如果以八種作意來解釋,也要把安止了解為作意。譬如初靜慮要進步到二靜慮時,要先得到一個二靜慮地所攝之安止,再來得到六種作意,之後再得到第七個作意,即得到二靜慮果(正行),此時的安止不要把它當成不是安止,此時的安止也是屬於二靜慮地所攝,也是屬於二靜慮地的近分。

由此來看即可了解,安止是有很多種類型,如欲界的行者要進步到初靜慮,要先得到一個安止,之後,要進步到二靜慮的正行也要得到一個安止,進入第三靜慮天又要得到一個安止,所以往上每個階段都要再得到安止,即表示有很多種類型的安止。

(392頁第五行)「以若得前說第一靜慮未到地攝正奢摩他,縱未獲得以上靜慮及無色奢摩他,然即依彼止,修習勝觀,亦能脫離一切生死繫縛而得解脫。」此是說明出世間的勝觀是不能欠缺的分支,而世間道路的勝觀,有、沒有都可以,並非不可欠缺的項目。為何出世間的道路是不可欠缺呢?其能立因有二項,現在所講的即是其中的第一項。如果安止已經得到之後,譬如欲界的行者,如果得到近分(初靜慮天近分所攝的安止),就可以直接修出世間的道路,在修出世間的道路之前並非所有全部的安止都要得到,故此處言「縱未獲得以上(上層世界靜慮天安止、無色界的安止)」這些不需要得到,只要得到初靜慮近分(未到地)所攝的安止即可修出世間的道路了。此處談到靜慮及無色界奢摩他,即表示安止有非常多。

一個欲界的補特伽羅,首先,要想辦法讓自己的內心變成不是欲界的心,何時可以變成不是欲界的心呢?得到初靜慮地近分所攝的安止即是,可以直接去修出世間的道路,並不需要得到上層所有安止,從此句即可了解安止有很多種。由此看看我們的腦袋是不是大部分都沒有用到,現在所談那麼多的內容,都是我們內心的能力,內心有辦法得到這麼多能力,其實表示這些能力都存在,但是我們都還沒有用到。

前面談到得到安止之後,走世間道路的情形。總之,一定要先得到安止,即一位欲界的補特伽羅想要得到初靜慮的正行,前面一定要先得到一個安止,接下來得到六種作意,再來得到最後的果,就得到初靜慮的心。假設要從初靜慮進入二靜慮,一樣的方式,也是要先得到一個安止,接下來得到六種作意,再來得到最後的果(加行究竟果作意),此時就得到二靜慮的正行,是這樣一段一段逐漸進步提升。

先得到安止,再得到六種作意(看395頁)即了相、勝解、遠離、攝樂、觀察、加行究竟作意,此六種作意得到後就得到果(加行究竟果作意亦即得靜慮的正行)。得到靜慮正行之前的六種作意要發揮何等作用呢?後面會詳細解釋,以下先簡略說明:

第一個了相作意,此是個別性相了解作意,至此已經得到安止了,因此進入了相作意時就不是只有安止了,此時已經開始做檢查分析,是隨順的勝觀,但還未得到勝觀。更加進步之後即進入勝解作意,此時就得到正式的勝觀,此時即能止觀雙運禪修,接著不斷讓止觀雙運的力量愈來愈強,如此才能把下方世界的煩惱逐漸的斷除,譬如由欲界要進步到初靜慮天,就能夠以止觀雙運的力量把欲界的煩惱逐漸的滅除,如此就要再把欲界的煩惱分成九種:上品(上上品、上中品、上下品)、中品(中上品、中中品、中下品)、下品(下上品、下中品、下下品),故由上上品一直到下下品逐漸的去對治,此即是遠離作意,由此逐一的去對付煩惱,逐漸的全部滅掉,所以經過遠離作意、攝樂作意、觀察作意、加行究竟作意這四個作意把前面談到由上上品到下下品煩惱的部份,逐一滅掉,到最後全部滅掉即是加行究竟果作意,因此,一定要靠勝觀,只有靠安止不行的,所以安止得到之後,接下來就要得到了相作意(隨順的勝觀),勝解作意就是正式的勝觀,由此就有止觀雙運,在止觀雙運之下,逐漸的就能夠滅掉一一的煩惱,到最後全部滅掉,即加行究竟果作意。如果是欲界行者,此時就得到初靜慮的正行。後面的情況是一模一樣的,初靜慮天到二靜慮天、二靜慮天到三靜慮天、三靜慮天到四靜慮天,由四靜慮天進入空無邊處、識無邊處、無所有處、有頂天都是一樣的方式,此即是六種作意的內容。前面所談的內容,根本之處即在於要先得到安止,由欲界進入初靜慮天,初靜慮天進入第二靜慮天,第二靜慮進入第三靜慮都是一樣的,無論如何,前面一定要先得到一個安止。最先得到的安止如果不將之列入近分(了相作意)–此是對方的主張,此主張有毛病,因此,自宗要將之破除。對方為何會形成此主張(毛病)?即對於(393頁)《聲聞地》的引文,「云何作意初修業者,謂專注於一緣勤修作意。」產生錯誤的理解,因此,把最初的安止列在近分(作意)中,現在提出二個能立因(道理)來破除。

(394頁第四行)「若如是計極不應理」,如果對方主張,最初產生的安止列入近分(作意),此種想法不合道理。下文舉出原因說明,為何對方的主張不合道理,原因有二項,上次解釋完第一項,「以若未得正奢摩他,必不能生初靜慮之近分,未得近分定不能得奢摩他故,了相作意是觀察修,由修習此,若先未得正奢摩他不能新生故。」以上是第一個道理。

接下來是第二個道理,又如先引《本地分》說,欲界心一境性無諸輕安,《解深密經》等說,未得輕安即不得止。故未得近分即未能得正奢摩他。此段是說明,欲界的心識最高級、最上等的是第九住心(欲界心一境性)。首先,得到安止之前,要先產生無過失的等持,得此之後,接著修九住心,由此一步一步慢慢生起,到最後九住心才得到安止。

在九住心過程中最後得到的心是第九住心,此即欲界最高級、最上等、最好的心,然此最高級的心尚未得身心輕安樂,由此之故,當然也未得安止。因此《本地分》引用《解深密經》之經文,欲界心一境性(第九住心)的時候,還未得身心輕安之樂,未得此當然就沒有得到安止。此句話主要要說明的是:安止並非欲界的心識(欲界的心識並無安止),因為欲界的心識最高級、最好的,都還沒有得到安止。

因此,非常肯定,安止至少要在初靜慮的心識才會有,初靜慮的心識最低者為近分,而近分即有安止。由此能破除對方主張初靜慮近分即是了相作意,因為得到安止即是初靜慮的近分。了解此意義,再讀文字內容,就比較容易了解了。

「又如先引《本地分》說,欲界心一境性無諸輕安,《解深密經》等說,未得輕安即不得止。」

《本地分》說欲界心一境性還沒有輕安,引用《解深密經》等等很多佛經都有談到,沒有輕安當然沒有得到安止。欲界的心最高級的是心一境性,此時並無輕安,當然也就沒有得到安止。因此,可以了解安止並不屬於欲界的心,意即表示欲界的心沒有安止,沒有得到安止就沒有得到近分。但是對方主張第一個近分就已經是了相作意,而了相作意之時不會得到安止。若如此的話,即表示在此(了相作意)之前須有近分(安止)存在,由此可證明了相作意不是第一個近分,因為欲界的心識沒有安止,當然也沒有近分。

如果,初靜慮的第一個近分是了相作意,而了相作意又無安止,因此,安止應該在前面先得到,如此的話應該就先有近分,即可證明第一個近分不會是了相作意。

根據前面的主張可知,「故初近分六作意之最初者,是修近分所攝毘缽舍那之首,非初近分之最初,其前尚有近分所攝奢摩他故。」如果,了相作意不是第一個近分(前面舉出二個道理證明其非第一個近分),為什麼六種作意的理論的第一個是了相作意?七種作意理論的第一個還是了相作意,它都是第一個,為什麼呢?六種作意或七種作意第一個都是了相作意,因為它是修近分所攝毘缽舍那之首(勝觀的開始),在了相作意之前有得到安止,但它是一個單純的安止,不是止觀雙運的安止,是已經得到安止,由此之後開始有六種作意,六種作意第一個開始是了相作意(屬於相隨順的勝觀),依此而有勝解作意(正式的勝觀),從了相作意開始即有(隨順的)止觀雙運,因此,了相作意是勝觀最初開始的項目,意即是修近分所攝毘缽舍那之首,但不能說是近分的第一個。

此處所談的近分是指初靜慮所攝的近分,而初靜慮所攝近分的第一個不是了相作意,而近分所攝的勝觀第一個是了相作意,因為了相作意的時候勝觀才開始。若是說近分,那在了相作意之前仍然有靜慮所攝的近分(安止)。由此因可了解,近分的第一個不是了相作意,因為在了相作意之前還有一個近分所攝的安止,因此,如果說近分的第一個就不是了相作意,但是,如果說近分所攝勝觀開始的第一個即是了相作意。

「未得初近分所攝三摩地前,一切等持,皆是欲界心一境性。」得到近分所攝三摩地(等持),此時已經是安止,此是欲界的等持,但在此之前還有一個欲界的等持,由此欲界等持更加進步,之後,得到近分所攝得等持,此即非欲界之等持,是初靜慮所攝之等持,也就變成安止了。因此,在初靜慮所攝等持之前當然也有等持,但是屬於欲界所攝的等持(即前所說初靜慮近分所攝三摩地–等持之前還有等持,欲界要先得到無過失的等持、九住心,這些等持都是屬於欲界的心識),此欲界心識的等持,更加進步一直到初靜慮近分所攝的等持,即變成安止,所以假設沒有初靜慮的等持,前面的這些等持都只能列入欲界,且最高級的就是欲界的心一境性,這時候都不是上界地的等持,只能算是欲界的等持,那就不能算是安止啦!因為不是初靜慮近分所攝持。

「若依諸大教典之義,得奢摩他者亦極稀少,況云能得毘缽舍那。」從這些大論典仔細分析對方的主張,可知其連安止都沒有得到,更遑論得到勝觀,因為對於何時能得安止都不知道,而且把安止當成欲界心即可得到,就把安止看得太容易得到。

(394倒數第五行)「未得初近分所攝三摩地前,一切等持,皆是欲界心一境性。「故」若依諸大教典之義,得奢摩他者亦極稀少,況云能得毘缽舍那。」

「若依諸大教典之義」之前請加「故」字,表示由前面的道理,可以得此結論之故。如果依照這些大教典來看,對方連奢摩他都沒有得到,那毘缽舍那根本就不用講了。因為對方的主張把安止放在欲界的心識就可得到,安止應該是上界近分才能得到,並非欲界即能得到,若以此說法來看,安止也太容易得到了。所以,如果這樣的修行應該是沒有得到安止,這恐怕是他宗誤解了。對方說以這種禪修方式於欲界心就得到安止,然由此種理論看來表示還沒有得到安止,至尊仁波切前面做了很多分析證明沒有得到,故言得到安止者少之又少,得到勝觀就更不用說啦!

為何對方說有得到安止,而宗大師說沒有呢?原因即是:「未得近分所攝三摩地前,一切等持,皆是欲界心一境性。」初近分所攝的等持才能算是安止,假設沒有初近分所攝的等持都不是安止,那只是欲界心識所攝的等持(欲界心識所攝等持最高級的即心一境性),這還不算安止,但是對方卻將之視為得到安止,如此就把安止看成太容易得到,其實這種說法沒有辦法相信。根據很多教典引證,他宗的說法不可相信,由他宗的說法來看,不只安止沒有得到,勝觀更不用講了根本就沒有得到。

問:得到了相作意即得隨順的觀,此時可以說是止觀雙運嗎?還是要到勝解作意時才可說是止觀雙運?斷煩惱是進入無間道及解脫道,那不是要到見道位嗎?而遠離作意之前就已經在斷煩惱,可是又還沒有進入見道位?

答:此科判為第三顯示別趣世間道軌,而第二顯示依奢摩他趣總道軌,總道軌是講不管世間道或出世間道,都一定要先有奢摩他。我們要理解,首先,生起奢摩他的時候,還沒有確定要用在世間道或出世間道。若以究竟來說,依靠奢摩他修出世間的毘缽舍那是必不可少、一定要修。世間道的勝觀,就看個人的(情況),煩惱比較粗,常常受到干擾,就要想辦法用世間道暫時不讓它現行,此世間道的方法沒有辦法究竟滅掉煩惱,來世還會生起,所以真正究竟的一定要用出世間道。

假如我們不要受到(煩惱現行)干擾的話,用世間道比較快(此是因出世間道又深又廣,不是那麼容易做到),我們眼前就可以看到欲界很多問題,所以,用世間的方式修比較容易。

世間的方式,宗大師說看個人(的情況決定用不用),他並沒有說非常重要,他所講的毘缽舍那,整個都是出世間的,世間道講的不多只有幾頁而已。世間道的毘缽舍那(勝觀)是從勝解作意開始,而了相作意只是相隨順的勝觀,但還是要說修勝觀,因為修並不是一定生起,為了生起而修也是修勝觀,所以了相作意也是屬於修勝觀(初近分所攝勝觀),到勝解作意時就真正生起毘缽舍那(真正的勝觀)。

也就是說從了相作意開始,即確認其進入世間道,前面奢摩他時還未確定,一進入了相作意即是修粗靜行相之道。了相作意即是個別性相了解作意,個別就是透過無量的理由分析下界粗糙,上界寂靜,故此時是觀。因此了相作意之時,一直不斷的去思惟欲界的很多問題及初禪的種種好處,剛開始的時候,要訓練不讓前面的奢摩他不見,且觀察的力量也要同時存在。到後來在奢摩他的時候觀的力量也愈來愈強,到後來真正的勝觀就產生,此即是勝解作意。

接著,更進一步培養止觀雙運的修行,待此力量愈來愈強大,就是遠離作意。由此就開始壓伏欲界上品的三個煩惱,此時也有用到無間道、解脫道的名字,但這並不是出世間道的資糧道、加行道、見道階段的無間道、解脫道及非彼二根本定。故所用的名字雖然一樣,但是實際上完全不一樣,因為一個是究竟斷除煩惱的方法,一個只是(暫時)壓伏煩惱不讓它現行,而且不讓它現行的煩惱也不是一切的煩惱,只是很粗的煩惱不讓它現行,欲界的煩惱仍舊存在,譬如,我執及常法的執著這些細的煩惱都還在。世間道是連外道都有修,外道主張有(常一自在)的我,因此,一個主張常一自在的欲界行者也可以生起初禪的根本靜慮,雖然已經壓伏欲界粗的煩惱,但是,欲界細的煩惱還是會現行,譬如常法的執著心、我執也會生起(現行),只是色聲香味觸等比較粗的煩惱不現行而已,所以出世間道的斷煩惱與世間道的壓伏煩惱差別很大。所以,遠離作意時壓伏欲界上品的三個煩惱,也是壓伏非常粗的欲界煩惱,可是那時候也一樣用無間道、解脫道、非彼二根本定的名字,但是它對治的方式只是暫時壓伏(且所壓伏的煩惱也不是整體、也不是種子,只是非常粗的煩惱暫時不讓它現行而已),因此運用對治的時候稱為無間道,壓伏的時候就稱為解脫道,所以名字雖然一樣,但是是屬於世間道。

問:了解走出世間道是最究竟,如果已經得到安止,並決定要走出世間道,那還要不要走了相作意等七個作意?

答:了相作意是世間道才會用,出世間道完全沒有用。所以,生起奢摩他之後,就要選擇走世間道或出世間道。世間道是從了相作意開始,所以了相作意、勝解作意、遠離作意、攝樂作意、觀察作意、加行究竟作意、加行究竟果作意,這些名稱只有世間道才用,出世間道完全沒有用。

可能你們會想了相作意是隨順勝觀,勝解作意是真正的勝觀,此中所謂隨順勝觀是指相隨順世間道的勝觀,勝解作意真正的勝觀是指世間的勝觀,不是出世間的勝觀。所以,並不是修出世間道也要修了相作意、勝解作意。

因此,了相作意一定是世間道,了相就是指下界、上界個別的性相(即粗靜行相),這一定是世間道,所以,出世間道不可以用這些。(修出世間道沒有用這些名字,但是也用這些相隨順的出世間道勝觀),生起出世間的毘缽舍那(勝觀)的時候,就同時進入加行道。加行道修無我、空性,要現證無我與空性,才能夠對治煩惱。所以,雖然已經生起勝觀,但因為義共相還在,所了解的空性,並不是那麼清淨、完整,還是存有很多自己的意思,所以,還要把自己的意思清淨,要如水溶入水,對境實相是什麼,有境就是什麼,唯有現證無我、空性,才會有此種水溶入水的情況。已經去除了自己的意思(義共相),現證空性、無我,此即是見道,「見」是完全清楚法的實相是什麼,好像親自看見,沒有自己的意思存在。所以見道開始就對治煩惱,然後斷煩惱的種子。

一個行者要不要修了相作意?端視個人的情況,譬如,住在寺廟或山洞,也不會有什麼打擾,心裏也不會有很粗的煩惱,這樣不修也可以,就直接修出世間道。出世間道的勝觀還未生起,還是有很多出世間的法可以用,如出離心、菩提心、空性,聞思修這些法,也是可以壓伏煩惱,也可以做到不讓粗的煩惱現行,不是一定要修了相作意。所以,還是看個人的狀況而定,有時候受煩惱嚴重的干擾,世間道是比較簡單一點。譬如,外面有很多禪修是屬於世間道,跟道次第比較好像那邊(世間道)比較容易。有沒有問題?

問:外道藉由修定就可得神通,此是屬於奢摩他的定嗎?

答:對啊!奢摩他的定加上世間道的勝觀。

問:我們不一定要修世間道,譬如修出離心、菩提心、無常等道次第,回想以前學習道次第的過程,好像也是否定一者,成立另一者,此類似觀下為粗上為寂靜的方法,那我們是否可以靠著修中士道以前的法,壓伏欲界的煩惱,只靠著修道次第能不能發揮那樣的作用?因為我們修的時候,會看現世的不好,把目標放在來世,以及只追求人天果報不好,應該要追求解脫,只解脫不好,應該要追求成佛,類似這樣,也是藉由否定一者成立另一者,這個跟走世間粗靜相道是不是類似?

答:有點不一樣。下士道、中士道、上士道這些都是有關聯,有前面的基礎,才會有上面。世間道跟出世間道不是關聯的,出世間道之前並不一定要世間道。

世間道的修行方法是否定下界粗糙,成立上界寂靜。下士、中士不可以說否定,是指下士道不夠好、不夠圓滿,還要更多,是這個意思,不是不要的意思。譬如,我已經修中士、上士道,還是要來世的暇滿人身,但是只有這個不夠圓滿,我要解脫。我要解脫也不夠圓滿,眾生也要解脫。所以,前面還是要,但是不夠圓滿的看法。而世間道來說好像有一點否定,這個完全不要,到了另一個地方,又不要這個,又要往上去,所以它下面並不是基礎,這點不一樣。

問:成就奢摩他一定是離開欲界心的狀態,如此說來,不要受到欲的影響好像變得很重要,如果我們的心沒變法從欲界往上調整,根本就不算在可以修的行列裡面,如果我們的心沒有從欲界離開,就不能成就止,更不用說往上的東西?

答:我們是欲界的人,但是我們的心沒有現行(種子)的部份有很多,如初禪、二禪、三禪、四禪很多,要讓這些生起,第一個就是奢摩他,此奢摩他不屬於欲界,但我們人還是欲界,我們可以讓細的種子現行、發芽,然後運用,此即是奢摩他。那時候欲界的心是不是同時存在?還在,不可以說(人)欲界的心都不存在,但此欲界之人以前只有欲界心(種子)現行,上界心的種子都不現行、發芽。現在上界的心就生起,那時候的三摩地(等持)就不屬於欲界,因為欲界現行的心最高的、最好的就是欲界心一境性。所以,我們先要理解,已經生起奢摩他的人,他心中還是有很多欲界的心,他將來可能生到有頂天的根本定,那時候他心中還是有無所有處、識無邊處、空無邊處所攝的根本定、四禪、三禪、二禪、初禪根本靜慮、欲界的心都還在。現在科學說我們的頭腦還沒有用的還很多,即心裏的種子有很多,只有用了一部份,其他部分都沒有用到,沒有用到表示心的種子都可以發芽、現行,我們可以使用,以前可以用現在當然可以用,以前只用一邊,現在修行的結果全部都可以用。那就不能說達到有頂天的時候,欲界的心就不在,所有的心都在。譬如,睡覺時細的心也在,細的心出現,不能說粗的心不在,粗、細的心都在,欲界裡粗細的心都在,同樣的,達到有頂天的行者其內心也有有頂天的心(細),也有欲界的心(粗),所有的心都存在。

問:行者粗細的心都在,如果他修到二禪、三禪,那他的煩惱是不是已經壓伏了?

答:對。雖已經壓伏煩惱,但是欲界人的心還是在,欲界細的煩惱還在,欲界的感覺也都在(如不是很嚴重的情緒都還在)。

問:佛有沒有欲界的心?

答:欲界的心,不可以說完全都是不好的,我們修了以後,可以用在好的地方,欲界心是有點粗的狀態,粗的狀態也可以用在好的地方,細的狀態也可以用在好的地方,粗細各有其好處。粗細不一定從煩惱的角度來看,譬如,我粗略的看空性,或仔細的看空性,二者都是好的,所以粗細與好壞不可看成相等。

欲界的心、色界的心、無色界的心佛都有,不管世間或出世間任一個心,一定有欲界、色界、無色界的心。

生起奢摩他進入出世間的勝觀(緣空性的毘缽舍那),這是屬於初禪近分所攝。(你們前面可能沒有好好看。按:在廣論392頁,第65講)預流、一來、頓證阿羅漢,此三者所修的是初靜慮–近分所攝的毘缽舍那,他們沒有修世間的毘缽舍那,此三種類型的行者完全走出世間道路,他們是依靠奢摩他修現證空性的毘缽舍那,此現證空性的毘缽舍那跟前面的奢摩他一樣還是屬於初近分所攝,現證空性的毘缽舍那也有初近分所攝。

我們的心可以分成三界所攝,色界、無色界所攝的我們現在還沒有用,欲界所攝已經有用了,用的地方不對就是煩惱,用的地方對就如佛、菩薩一樣,他們的心也是一樣分三塊,欲界所攝、色界所攝、無色界所攝,「所攝」不代表是世間道,這個要區分。世間道與欲界所攝、色界所攝、無色界所攝不可以等於,出世間道的根本定也是欲界所攝、色界所攝、無色界所攝。看你們的表情好像不是很清楚,沒有關係先聽,慢慢再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