利器之輪講記 第二十五講

日常法師 (1996年5月)


偈八十四

聞寡故咸妄推測,
教【甚少】故悉生邪見,
碎裂損惱分別頭,
戮穿敵主閻魔心。

  有一種人孤陋寡聞,聽聞很少,但是自己覺得自己很有學問,遇見事情的時候,偏偏意見很多,很自信、很固執。儒家有句話:「愚而好自用,賤而好自專」,如果我們知道自己愚痴,至少不會覺得自己很了不起,所以就肯學。可是我們偏偏不會覺得自己很愚痴,還覺得很有學問,所以意見很多,還妄加判斷,覺得應該這樣、應該那樣,這樣會出很多的岔。

  「井底之蛙」講的就是這種人:有個小小的井,裡邊住著一隻青蛙。有一天來了另外一隻青蛙,牠從大海來,井蛙看見了大海的青蛙,高興地問牠打哪裡來?牠說從海洋那邊來,井蛙不曉得海洋是什麼,就問:「海洋是不是這個樣子?」牠就畫了一個小小的圈,住海洋附近的蛙說:「不是不是,比這大多了。」井底的蛙無法想通,又畫了更大的圈,問:「是不是這樣大?」我們可以想像得到住在井裏的蛙,永遠無法想像海洋有多大,可是牠心裡面就是不相信有這樣的事情。最後牠決定要去看,所以住大海附近的青蛙,就帶著井蛙到大海去看。結果井裏的蛙一看,就被嚇破了膽、死掉了。

  大家聽完了這故事,可能笑一笑就算了,很少會拿這個故事來反觀自己。最近我發現自己很少不犯這個毛病。老師說以前西藏人總覺得西藏實在是大得不得了,從來沒有想到西藏以外還有多大的世界。後來他們要到印度來,聽說印度比西藏大,他根本不能接受。到了印度以後,他還是很難接受這個事實。所以不只是佛法,世間真正有見識的人,做事情做得深遠的人,通常都有一個共同的特點,便是見多識廣,而且會不斷地精益求精。反過來,我們自己最容易得少為足,很容易把自己的見解和固執,陷在小小的圈子裏。有很多人的遠見是先天帶來,然而一般來說,我們都要靠學習。學習的過程中,我們會遭到一些超越我們想像的事物,如果我們能夠拓寬自己的心胸,自然而然會有改善。

  我們因為孤陋寡聞,然後自己還執著,而且執著的部分都是錯誤的邪見,乃至於行為也是,這就是我愛執。所有的問題都從這上面產生,但這並不是一個理論,也不是簡單說一下就可以了解、可以做得到的,這裏一個偈,一個偈,一再地重覆,實際上並不是重覆,而是真實現象就是如此,而且針對不同的情況,每一件事情的背後,都是這個我愛執,它是真正傷害我們的根本。

偈八十五

習貪瞋故詈罵彼,
習嫉妒故增損他,
碎裂損惱分別頭,
戮穿敵主閻魔心。

  貪瞋的煩惱是很強盛的等流串習,由於這樣,所以不稱我心的時候便瞋恨,對別人做的事情都不滿意,然後處處地方看別人的過失。這有很特別的一種狀態,舉一例來說,兩個人住在一起,一個人歡喜睡覺,另外一個人的習慣不一樣,這樣麻煩就來了。照理說精進用功認真努力是應該的,可是如果對方很早起來,我喜歡睡覺,還在睡覺,因為貪心很重,我們不會覺得自己這麼懶惰愛睡覺,就會對他說:「你一早起來,裝得好像有修行的樣子,其實啊…」,完全不會想到自己的懶惰睡眠是一種錯誤,乃至於會覺得別人起來了會影響自己的睡眠。當兩個人在一起的時候,由於彼此習性不一樣,常不會看到自己內心的煩惱。一般世間來說,只要我們心裡面有這樣的煩惱在,看見別人的好處、別人的成功、別人的圓滿,我們就會有嫉妒心。譬如大家一起在唸書,看見別的同學比較好的,我們就會說:「嗯!他一定是偷看了那個卷子,事先知道考題啦!」,再不然「考試的時候偷看書啦!」會用各種的方式去毀謗別人,不會覺得自己應該好好的用功。

  同樣的,把這個事例放大一點,剛才是一個人對一個人,現在是以一個團體、一個家族、一個村莊,不同的團體彼此間互相產生排拒嫉妒的心理,總希望別人不成功、不順利,希望看見別人的不順。所以老師舉一個在西藏很流行的故事說明:有兩家人,一家很有錢,一家很窮,藏人的貧富是看所擁有的牲口多少,有錢人家養了好多犛牛,窮人家只有一條母牛。當窮人家的母牛生小牛的時候,有錢人家的主婦,晚上便睡不著覺,她想:對面生了一條小牛了,會越不好。她自己家有這麼多的家產,她都看不見,而人家只有一條母牛生了一條小牛,她竟然煩惱到晚上都睡不著覺。我們聽了會覺得很好笑,可是如果我們仔細看自己,我們也會這樣。在這種情況之下,由於嫉妒而引起的瞋惱,是十惡業當中最嚴重的一種,如果有這種心情,做什麼事情都會不順利,都會做不好。乃至於現在有一種觀念,認為嫉妒會策發自己的競爭;瞋恚會有推動自己的力量,這實在是這個時代的大邪見。我們拿這個力量便想盡辦法去制伏對方,引起爭論,這是非常錯誤的。

  校長在這個地方也特別提起一件事情,譬如在學校對比較好的同學,就給他獎勵,本來這獎勵是為了鼓勵同學、策勵人努力向上,但是由於煩惱重,尤其是嫉妒心強,所以弄到後來大家爭名奪利,偏偏智慧又不夠,傲慢心就變大,於是產生了苦惱。本來學佛是為了認識煩惱、降伏煩惱,結果現在給他獎勵反而引發增長了煩惱。碰到這種情況,我們要懂得善巧。後來校長對考得很好的人,也沒什麼獎勵,最多發一條卡達,再不然說一聲很好,大家來鼓掌。同樣的,對壞的人,校長也不說什麼,避免引起不必要的煩惱。實際上還有一件事情我們該做的,就是在學校裏,的確有同學條件很好,平常也很用功,考試考得好;可是也有的是平常並不很用功,可是運氣好,到時候考得很好。這兩種同學我們應該怎麼辦呢?對好的同學我們應該告訴他:你平常很用功、考得也很好,可是我們要曉得,來這裡不是單單為了考試,學習這件事情也不是三年、五年的事,而是長遠的、一輩子的,乃至於生生世世的,靠著學習不斷地提升,所以現在這樣很好,應該努力保持這種狀態並且更好。對於碰運氣的學生,便要告訴他,不要因為碰運氣而沾沾自喜,應該真正的好好努力,才是我們的正規狀態。所以在辯經院裡,有很多人一直要校長獎勵考好的人,校長一直沒答應,主要原因就是這個。

  我們來這裡學習調伏煩惱,當然要先經過認識煩惱,進一步要靠著同學互相切磋琢磨增上,千萬不要因為這種習氣,在同學之間互爭高下。會有這種狀態,是無始以來本來就這樣,對境一定是業和習氣的煩惱等流現起,所以我們才要學。可是當我們學的時候,假定自己覺得洋洋得意,我比你強,則完全是扭曲、顛倒了,這就大大的不可以!所以這一點非常重要,我們應該特別注意、時時注意:「我愛執,你這傢伙,你這個真正的大敵人又來了!」

偈八十六

不行習學輕廣聞,
不依於師蔑經教,
碎裂損惱分別頭,
戮穿敵主閻魔心。

  學習應該要認真地學,可是偏偏有很多人不好好的學,也不好好的聽聞。自己不學也就罷了,還去毀謗認真學習的人,毀謗去聽聞佛法的人。真正修行的人會尊重對方,乃至於歡喜對方,只有不了解的人會產生前述的狀態。乃至於還有一些人會告訴去聽經的人:「好好的聽法,聽完了不要提問題,因為我們提的問題都是有分別心,這種分別心都是煩惱、都是妄想,不要去管它。」類似這些奇奇怪怪的狀態,用種種的方式,自己並不了解自己的錯誤,還要莫名其妙的去批評別人,這都不對。其實如果真能照著無垢的教授去學習,得到的結果都是圓滿的,但是我們往往會誤解,自己不好好的照著所學到的教授淨化自己,反而去觀別人的過。所以,對我們現在來說,真正重要的,就是把我們所學到的、所聽到的思辨清楚,用在自己身心上改善我們自己。而會產生這種問題的時候,又是我愛執在作祟了。

偈八十七

不說法藏自虛編,
未習淨相多訶責,
碎裂損惱分別頭,
戮穿敵主閻魔心。

  真正的修學佛法,最重要的是什麼?是依止善知識,聽聞佛法。可是有一些人不喜歡、不去依止上師,也不去聽聞佛法,還要去毀謗。這種情況因為中國有尊師的傳統文化,所以問題不大,對西藏也不會。校長特別提及好像西方人這種現象比較普遍。西方人認為自己頭腦很好,要的東西書上都有,可以自己看,不必依止上師。校長說,如果碰見這種人,不要去強調一定要依止師長,只要告訴他:「你可以自己去看一看書,不過兩者比較之下,如果你能夠有機會跟善知識或上師學,透過上師教你的,效果會不太一樣,而且這樣做對你的利益也會更好。」

  還有一種現象:有些人能說善道,但是不一定依照著經典的原意解釋,這叫「依文解義,三世佛冤」。假定平常我們自己看書,這一點很難解除,因為我們自己已經有基本的知識概念,會透過我們所理解的去看經典,那個時候會依文解義在所難免,所以要特別小心。但是如果我們是講說的話,則必須按照著三藏經律論當中的原意,絕不可以違背。當自己要想註解的時候,只能加很少的一部分,而且要很認真的思考。平常要講經,一定要講論,論都是佛菩薩透過自己的聽聞修證經驗,再把很濃縮的精華部分,教導知識不夠的人。所以「經」跟「律」是佛親口講的,「論」就是經過了這樣如理的稀釋以後而講的。因此我們講經說法的時候,一定不能違背這個原則去講。自己要講的時候,事先應該有充分的準備,好好的參考,講完了以後,回去還要思惟一下剛才講的,看看什麼地方有錯,如果有跟經文的原文不太相同的時候,下次還要跟大家補充說明。

  我有一個很深的印象,三十多年以前我剛出家,有一位大德就告訴我:「古人之書不可不讀,今人之書不可讀。」古時大德的著作不可以不讀,換句話說,要好好的讀,而現在人的書則不要讀。所謂「古人」、「今人」,不是一千年以前的人就叫「古人」,或十年之內的叫「今人」,而是說作者經過了跟隨師長,有修有證,這個修證的量要達到一定的標準,不會出岔的。他把自己修證的經驗表達出來再解釋給周圍的人,便叫「古人」。反過來,憑藉自己看了一點書便道聽塗說,也許文筆很美,寫了很多東西,這就叫「今人」。所以我們真正跟人家講說的時候,要非常小心。但是現在的西方人通常不大習慣這一套,所以校長到西方講經的時候,本來他都是拿著經論講,可是西方人覺得不喜歡,希望校長最好不要看書,不要照著經典講。校長說當他碰見這種情況,就叫別人錄音,然後他就很認真地講,講完了以後,回去很認真地把錄音帶聽完,看看有沒有跟經論上講的有所出入。如果講錯,下一次去的時候一定提出來,對大家說上次自己講的內容跟經論比對有錯。這裡有一點要說明:如果是內涵上解釋錯誤,那是一點都不能允許的,可是表達的詞意也許有點小小的問題,那麼可以不必管它,這個原則非常重要。當然如果自己學習得非常好,學問也淵博,記性也好,而且還有修證,這個情況之下就不會有這些錯誤,所以關於前面這幾個特點要特別的注意。

  還有一種人,不會看別人的好處,所看見的都是錯誤,別人有一點點的錯誤都看得很清楚。那麼這是什麼原因呢?佛法的東西本來是淨化自己的內心,一般人多從外面的事相、物質上著眼,追求外面的物質,欠缺反觀內心的力量,所以看不到別人的優點。當然並不是要我們不管是非、好壞、盲目的、無條件的去看別人,我們總要懂得從內心上去注意,還要辨別外面的事相,最好這兩樣東西都相稱。這有一個基本的原則,比如說對於寫的人,我們不曉得他是凡夫還是佛,因為以凡夫的眼光去看,根本看不見。既然這樣,我們便要注意自己的確並不了解人家到底是怎樣的,應該保持學習的心態,不要拿自己的成見去衡量。如果我們老是拿自己的成見衡量的話,我們看人家功德的這個力量便會消失掉。在這地方特別強調的是指依止上師。依止上師修學時,觀功念恩是絕端重要的一件事情。既然前面說我們不能盲目的依止,這裡其實有一個原則,就是我們要把修學的東西,很細心、慢慢的嘗試去觀察,這樣的效果會比較好一點。其實這件事情對上師跟弟子都是一樣的。

  校長也講了一個有趣的事情。譬如有些老師非常好,經過觀功念恩長期訓練,所以都看不見弟子的缺點,如果弟子跟他學的話,弟子就不能受用。譬如狗來咬他,他絕對不會因為狗咬他,要把狗趕走,或者要調教牠,而說那隻狗是他的善知識,如果學生跟著這樣的上師身邊,那學生就學不到東西,所以碰見這種情況之下,還是應該安立正確的心態去處理這件事情,這是我們要衡量的。

  校長又舉了一個很有趣的故事。藏地有很多仁波切,當仁波切轉世投生以後,年紀很小,都有一個經師來照顧,教他讀經識字,一步步開始。他們對小仁波切也很恭敬,有的時候小仁波切不好好用功,要他用功又不聽,這個時候怎麼辦呢?他們就對小仁波切頂禮,頂禮完了以後再把他打一頓。結果有很多小仁波切一看見老師跟他頂禮時就大哭。所以我們在這個情況之下,他是聖人還是凡夫,我們看不出來,但是我們自己的確有一個準則去衡量。平常我們可以透過觀察,短時間之內我們不能肯定,可是長時去看,大概有個準則。的確我們不能肯定他一定是佛菩薩或一定是魔,但是如果長期的觀察,大概可以曉得什麼是好、什麼是壞。

  校長在這個地方又舉了一個例子,就是那洛巴尊者跟他的老師帝洛巴祖師的一段公案。那洛巴尊者當時在那爛陀寺是最了不起的學者,因為本尊的授記,叫他去找帝洛巴上師。他到處找,找了好久,怎麼找也找不到。最後找到了,據說就在現在達隆沙拉附近。那時候他一路問人家有沒有一個帝洛巴的上師,人家就告訴他:「帝洛巴上師?沒聽見過!不過這裡有一個叫帝洛巴的漁夫,就在水邊。」所以他就跑去,看見一個老頭子,抓了很多魚,在那邊吃魚,而且生生的就把魚吃下去,吃完了魚骨頭就丟到旁邊。那洛巴尊者覺得怎麼會這樣?他是不是帝洛巴上師呢?他心裡這樣一想,那漁夫就說:「不是,不是。」尊者覺得奇怪,漁夫怎麼忽然間說不是、不是?便又想這個人應該是帝洛巴,剛剛一想到是的時候,那漁夫便說:「是的,是的。」經過了幾次,只要尊者想到不是,漁夫就說:「不是,不是。」想到是,漁夫就點頭說:「是的,是的。」,他發現他心裡一動對方就知道,這下他就肯定了,很恭敬的跑去帝洛巴跟前,向他很恭敬的頂禮,並且問:「您是不是帝洛巴上師?」帝洛巴上師回答:「人家都這麼喊我,我也不知道。」尊者就問他:「既然你是帝洛巴上師,你怎麼會生吃魚呢?而且還活活地抓起來吃?」帝洛巴上師說:「幻化的人吃那個幻化的魚,這有什麼善業、惡業可講?」講完了以後,他就拿起放在旁邊的魚骨頭,吹了一把氣,往河裡一丟,結果魚骨頭就變作魚溜掉了,這下子他大發信心,馬上就頂禮,求帝洛巴上師傳法。這個地方說明了,由於我們平常的內心業相就是被煩惱所使,從來沒真正的如法去觀想,所以真正現出來不是對方的好壞,而是我們自己內心的等流習氣。

  我們現在應該認識這一點,每一個人都是根據自己的經驗來反觀自己。而所以會引發前面種種的特點,原因在哪裡呢?總結起來還是一個我愛執。


上一講(24) [ 25 ] 下一講 (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