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入菩薩行論 一》

雪歌仁波切講授,法炬法師翻譯
2004/10/31


寂天菩薩寫了《入行論》、《集經論》及《集學論》,這三部論可說是佛陀所傳經典精髓中的精髓,尤其《入行論》是講自他相換的修持方法,也有講到如何發菩提心及如何學菩薩行,學習《入行論》對我們有非常大的利益。《入行論》是寂天菩薩在那爛陀佛學院講的,一講了《入行論》之後,在那爛陀佛學院所有的學子都感到無比的慚愧。

寂天菩薩的傳記,在此不再解說,寂天菩薩一生中的事行,可以說是一個非常隱密的淨行行者。《入行論》的內容闡述的可以說是一切修行法當中頂端的最頂端。當中也有各種不同的釋論來詮釋《入行論》,在這邊我們就引用甲曹杰所寫的註解來作解說。宗喀巴大師是文殊菩薩的化身,克主杰是金剛手菩薩、就是大勢至菩薩的化身,那甲曹杰則是觀世音菩薩的化身。甲曹杰就像觀世音菩薩一樣,他的心非常柔軟,心量非常廣大,而且是一個智者,具有賢能且又非常高上的修持,可以說是一位不可思議的上師,他寫了這一部《入行論》的註解,我們就引用他的註解來講解。仁波切說他曾經有兩次從尊者達賴喇嘛之處得到《入行論》的講解。

我們先看禮讚文,

「極尊正士諸具大悲心者足下恭敬頂禮」

「極尊正士」光是這四個字就已經指出下、中、上三士夫道了,極就是指下士道,尊是中士道,正士是上士道。這邊作者就向能夠如實闡釋出下、中、上圓滿三道的上師們來向他頂禮。

「誰之智慧盡除諸罪相好功德熾然四身輪超法界際,
大悲流露六十支分韻音無垢光明普照無邊諸眾生。」

這邊兩句就講到,佛陀證得四身之後,祂主要的目的就是要令一切眾生能夠脫離生死輪迴,祂是用宣說法音的方式,用具有六十支音的法音的方式,令眾生來脫離生死輪迴的。

「任運成辦恒常無間善能破除無邊眾生愚癡諸黑暗」

也就是世尊是祂以六十法音來令眾生脫離輪迴,而不是以水來洗眾生罪,也不是以手來除眾生苦,也不是以祂的自證移於眾生的身上,並非是這個樣子。因為凡夫都是被愚癡、黑暗所蒙蔽,因為凡夫心相續當中都有著妄分別心,所以在做任何事之前,一定會先以自己的妄分別心來思惟,或者說來決定要做什麼事,做什麼行為。

「於諸能仁自在上師大士聖妙吉祥足前我今恭敬禮」
至於世尊能仁自在上師大士,他們已經無這些妄分別心了,完全都已經破除了所有這些妄分別了,所以他們可以真正的向眾生闡釋出如實之理,就是真實之理了。所以在這邊向著能仁、就是世尊,以及向上師,這邊指宗喀巴大師來做頂禮。

以上是禮讚文,下面是作者的立誓撰著,就是下決心來寫這一部論所許下的誓言。

「為已一切生中備諮詢,亦為利他與我同類機,
遵依正士智者之所許,入菩薩行論釋今當作,
自見取執絹綱所繫縛,謂言欲證小乘菩提果,
不須證入甚深真如性,願捨諸顛倒說而諦聽。」

這裡主要講到的是《入菩薩行論》第九品,第九品的內容主要就是在勸請特殊的補特伽羅必須要證得空性,如果沒有證得空性,就不能脫離生死輪迴,更不用說想要證得小乘的羅漢果了,行者必須要先破除(內心)所耽著的對境才可以。所以,在這裡要好好的善諦聽,所應該聽的內容在《入行論》當中都說得很清楚。

「我佛能仁自在,初於殊勝菩提發心,中於眾多無數大劫,修行施等波羅密多,圓滿二種資糧,最後現證圓滿大覺,三轉法輪,初於四聖諦三轉十二行宣說,」

因為三次轉四諦,所以一共有十二次。

「有具聲聞種姓相續成熟者唯說四諦,便能悟入緣生離戲論邊際,如龍樹菩薩之論及月稱論師《六十正理論釋》,於小乘諸經中,亦曾多次正說細分無我也。」

對於欲求劣乘菩提果的種姓者,佛陀在初轉法輪時就為他們宣說空性–細分無我。

「次說廣中略三種經,廣明補特伽羅及法無我,轉第二法輪。」

在第二法輪的時候,講到廣、中、略三個佛母經(般若經),裡面就闡釋了「補特伽羅及法無我」等二種無我。「次說具廣大方便分之不退轉輪,轉第三法輪。」第三法輪主要是轉方便分的法輪。

「於此三轉輪中,總釋一切契經密意,別者圓滿顯釋大乘經藏密意,於一切契經皆是一具大乘種姓者成佛道之支分,及云何修行之理,廣加抉擇,入正法行者,是此論之所明也。」

這裡已經進入《入行論》的本文,《入行論》的第九品主要是向這些特殊的補特伽羅宣來說空性,配合初轉四諦法輪當中空性的密意而講的,在第一品則主要是講方便分的部分,配合第三法輪而講,第二到第八品則是配合第二法輪的隱義和第三法輪的顯義來講。

「本論作者,聖者寂天論師,於一切契經密意已能圓滿通達,自他互換具大悲心,不唯自利是視,一向唯求為他利樂,特由修行無上瑜伽極無戲論之門,於大乘道已獲圓滿。」

這裡提到「無上瑜伽部極無戲論」,一般在修行分為有戲論之行、無戲論之行和極無戲論之行三種。要證得金剛持的果位,就必須要透過修持無上瑜伽部極無戲論之行,才能夠證得。就像寂天菩薩的修行一樣,他雖然有透過無上瑜伽部的密咒法來修,可是從外表上,根本就是毫無蹤跡可尋,完全看不出來他是一個有在修行密法的行者,人家都叫他三想行者,他只會吃、吃完就睡、睡完就拉。事實上,寂天菩薩他是位完全不落任何形跡的一個密行者,是真正行於大乘道的行者。

「其所造《入菩薩行論》分四;甲一、釋題, 甲二、皈敬, 甲三、正義, 甲四、結義 今初 梵語有四種,此是桑支達語也。此論題名菩提,藏語降曲。薩埵藏語生巴。雜雅藏語覺巴。阿瓦打〔日阿〕藏語〔覺/勿〕巴。」

這整個就是入菩薩行的意思。降曲生巴就是菩提薩埵,「降」就是淨化掉我們身語所有的一切過患種類,那也淨化掉我們心相續當中的妄分別心、我執等等的行為。淨化之處是在我們的心上淨化,我們的心被淨化之後,就變成非常清明,就可以了知一切所知,因此就得到了你所要得到的一切功德。「曲」就是已經得到、到達的意思。就好像我們在《菩提道次第》課前的禮讚文也講到「千萬圓滿善德所成身」,就是由眾多的圓滿善功德所構成的一個身軀。在成辦了這個身軀之後,是為了無量無邊的有情之故,為了利益一切有情,我們一開始就必須要發心,發心之後必須要積聚廣大無邊的功德,也就是要圓滿一切功德,因此就要依於菩提心才能達成。所以,這一切都是由大悲心而得的,由大悲心可以成辦一切的善品,成辦一切善品之後,唯一要做的就是利益眾生。就好像《入行論》的回向文講到「乃至有虛空,以及眾生住,願吾住世間,盡除眾生苦。」乃至虛空還在,我願意永遠留在這個世間利益一切眾生,所以發出這種勇氣十足心的人,我們就稱他為薩埵,也就是勇士,像英雄一樣。我們所學的這一部論稱為《入菩薩行論》,也就是我們要進入這麼勇敢的菩提薩埵的行持當中。

為了防止在寫論著時會有增或減的緣故,所以,一開始會提到這一部論的量,也就是它內容的多寡,比如說它有三百個偈頌,所以就固定在三百個偈頌裡面要講完。每一個偈都是由四句所構成的,每一句都有七個字,所以,每一個偈都有二十八個字,一共有三百偈。

「頂禮一切諸佛菩薩」

這一句是譯師所寫的,因為寂天菩薩的《入菩薩行論》本身是梵語,後來由西藏的譯師翻為藏文,翻譯的譯師希望沒有錯誤,所以就寫了這個譯敬詞。當時從梵文翻成藏文,西藏的藏王就為這些譯師訂下一個規定,如果所翻譯的是屬於經藏,就必須禮敬諸佛菩薩,如果所翻譯的是屬於論藏,就必要禮敬文殊妙吉祥,如果所翻譯的是律藏,就必須禮敬一切遍智。所以,我們要知道一部論是講什麼內容,從一開始的譯敬文就可以看出來。

「甲二、譯文皈敬 明所屬之品類也。復為息滅譯事之障難。當知本論雖總釋全藏密意,主要唯正釋經藏也,卷數易知。」

「甲三、正釋論義分二 乙一、特釋大乘道次第之所作 乙二、正釋道次第 初復分三 丙一、皈敬 丙二、誓說 丙三、謙言樂欲造論之因 初復分三 丁一所為義 丁二迴向義 丁三文詞義」

「丁初所為義者 由稱揚殊勝皈境功德而修皈依,能令自身證正士果,息滅造論障難,究竟得決定勝,亦令餘所化者隨順趣入妙善資糧悉皆成辦也。」

這裡是作者說明他必須要作禮讚的原因,「所為義」就是必要如此做的意思。「丁二總攝義者,言三寶及應敬禮者,顯亦禮其餘也。」這是簡單說明。「丁三文詞義者」,就是廣為解說。

「善逝具足法身及佛子,一切應禮敬處敬禮已。」

善逝就是指佛,「蘇嗄達言,有斷證二解。」梵文稱為蘇嗄達,它有兩個解釋方式,一個是就斷德而言,一個是就證德而言。斷德而言有三種解釋,證德而言也有三種解釋。

第一個解釋「斷德圓滿之功德者,如人向善,煩惱障盡斷,端嚴而逝,故曰善逝;」一個人美或不美不在於他的外表,而在他的心是否有很多煩惱,如果煩惱很多的話,人家就不喜歡,那就不美了。如果煩惱很少的話,大家都喜歡,當然就是美了。這裡比喻,煩惱障斷盡、端嚴而逝,就稱為善逝。

第二個解釋是「如疫病善淨治已,不隨煩惱自在復隨輪迴,故曰善逝;」我們生病時會受苦,在輪迴中也會受苦,如果疾病治療痊癒了,以後就不會再受苦了。在輪迴當中受苦,如果將煩惱斷盡的話,證得阿羅漢果,就不會再墮入輪迴中受苦了。第一個解釋只是將煩惱斷除,並沒有將煩惱的根完全斬除,而第二個善逝的解釋就有將輪迴的根完全斬除,所以,第二個解釋又比第一個解釋高一層。

第三個解釋是「又如瓶善充盈,不染汙無明盡斷故,無餘而逝,故曰善逝。」比如一個瓶子裡面已經注滿了水或其它東西,完全沒有空間可以裝其它東西了。意即在僅僅得到小乘阿羅漢果之的時後,心中仍然有如瓶不滿之處,因為他仍然還有畏懼在,即所知障未斷除。如果將煩惱障和所知障完全斷盡的話,就可以說是完全斷盡無餘了,也就是如瓶完全注滿了,如果這樣完全斷盡無餘而逝,就稱為善逝。所有該證的功德悉數圓滿,全部獲得,就稱為第三種善逝。

就字面上來解釋的話,「善謂妙善等,逝者達彼自性也。」善就是指一切皆好,全部圓滿,全部證得。逝就是達彼性,也就是你已經達到它原來的本質、或者說自性了。

「彼三者,如其次第顯勝出外道離欲,預流、一來等,及小乘阿羅漢也。」

外道所證得離欲的境界,僅僅是斷除粗品煩惱而已,因為外道仍然承許有我執的關係,所以他們所達到離欲的境界遠遠不如善逝的境界。「如其次第」也就是達到善逝的次第,顯然勝出外道離欲的境界,那也遠勝於小乘的預流、一來、不來等等這些境界,所以從小乘見道到阿羅漢之間的這些次第,都遠勝於他們,所以這邊才說善逝遠勝於預流、一來、不來(不還)及小乘阿羅漢果等,也就是祂已經斷除了從預流到阿羅漢之間的所應斷。

更正重說,善逝有三種,第一種善逝是‐具足斷除從預流到不還之間前三果煩惱的功德,第二種善逝是‐阿羅漢果,第三種善逝是‐佛陀斷除煩惱的方法。就功德分而言,佛陀當然也具足了第一和第二個善逝的功德,他們斷除煩惱的方法,當然佛陀也都具足,第三者是無餘而逝的善逝,佛當然也具足了。

這裡講到「如其次第顯勝出外道離欲,預流、一來等,及小乘阿羅漢也」,表示善逝的解釋方式有這三種,這三種是遠勝於外道離欲的境界,也遠勝於預流、一來、不來等,也遠勝於小乘阿羅漢果。

「若就證得圓滿而言:」剛剛講的是斷德圓滿的部分,現在要講證德圓滿的部分,在斷德圓滿之後的斷德者,他一定會有斷之後的證德,此證德也可以用三種方式來詮釋。第一個是「聖智現證二種無我真如,」一個是「智堅固,」一個是「無餘知,」(有這三種的證德)「是為善逝。」這樣就稱為善逝。「此亦如其次第勝出三種補特伽羅,以上明贊佛寶。界自性清淨離諸垢染之法身,是為法寶。」法是可以改造或改變內心之方法,我們的心本來是清淨的,可是,沾染了一些垢染,法則是可以將我們心這些垢染淨除,可以來改造我們的心。將這些垢染淨化掉,我們就可以獲得離垢的法身,所以這邊說「界自性清淨離諸垢染之法身,是為法寶」。

「彼依何而有,謂依善逝。善逝法身先後二名亦攝二種色身。」

善逝法身先後的二名可以攝為兩種色身,我們知道佛有五身,這裡把祂攝為色身。也就是在一個補特伽羅的身上有善逝法身,這邊的善逝法身就涵蓋這二個色身。如果說善逝法身五身,這樣子的話,那就是把它分開了,如果分開的話,法身就代表當祂還在菩薩道時候,祂心相續當中的滅道,當然也涵蓋了這一位善逝在菩薩道因位時的道諦,就是在因位的時候心相續中有道諦和滅諦,法身就代表菩薩在因位時候的道、滅二諦。「法身亦表菩薩滅道,故佛寶及大乘法寶悉是皈敬境。」佛寶(善逝)以及大乘法寶都是我們皈依禮敬的對境。

仁波切說:我想一想好像我們這樣的解釋,不行!完全講不完,哈哈!要好多年,不行!那我們直接就偈頌來解釋比較快,那就這樣子做吧!(仁波切還是會用這一本講解,直接跟著偈頌來解說。)

「善逝具足法身及佛子,一切應禮敬處敬禮已。」也就是向所有堪被禮敬之處來敬禮,如果就出家眾而言,就是你的上師、親教師或根本上師,這些也都是你應該要禮敬的對境。

接著就是立誓講說的部分,(丙二、誓說分四: 丁一、辨所詮)

「如來勝子律儀趣入處,遵依經教總攝當宣說。」

這裡邊的如來勝子就是指菩薩而言,律儀就是指修行的總結,就是總結起菩薩一切修行的條件、趣入處。不是我自己臆造出來而說的,而是謹遵世遵的經教來說的,也不是很廣說,而是非常簡潔而且容易了解的方式,總攝起來來宣說的。

第三個是丁三、斷妨難,(是甲曹杰在他所寫的科判裡面講到「丁一、辨所詮, 丁二、顯離臆造過, 丁三、斷妨難, 丁四、明所為等」)。這裡的斷妨難,有人會說:「你所說的這些內容,在佛陀的契經裡面已經都講過了,又何必再說呢?」這裡就說明,雖然已經講過了,可是,我是做很簡潔的、很清楚、容易了解的方式來說,所以,沒有重覆的過患。

接下來是寂天菩薩自己很謙虛的說法(丙三、謙言欲樂造論之因 分三 丁一、謙言非正為他義而作 廣論P.54-L6):

「昔所未聞此中既未述,韻音善巧亦非我所能,
故我亦非意樂為利他,唯為自心練修造斯論。」

他講到說,往昔我所未聽聞過的,就是佛陀祂沒有講過的,在這部論當中我也不會去講,也就是我不會自己新創設出一個修行的道次第出來。「韻音善巧亦非我所能」,我也不擅長於這些詩詞,很優美的詞句,「故我亦非意樂為利他,唯為自心練修造斯論」,我寫這部論,主要是目的是為了我個人要修行而已,並沒有刻意要去利益他人,也希望藉由這部論對我個人的修行、證悟有所利益。

(P.9丁二、欲樂造論之因)

「為修善法我心淨信力,因作斯論萬一能增長。」

希望造了這一部論能夠讓善增長,對我的修行有所幫助。

(丁三、明亦為利他同類之機)

「與我根機相等餘有情,由見斯論或能成義利。」

希望與我程度差不多的其他有情,希望他們看到這一部論之後也能得到利益。

接下來就進入《入菩薩行論》正說論文的部分,此處也是勸請我們要在

有暇身上來取心要,主要是勸我們來實修《入行論》當中所說的這些內容。早上講的《略論》也有講到這個階段,就是勸以有暇身來取心要的部分。

(乙二、正釋道次第 分二: 丙一、勸於暇滿取心要)

「暇滿此身獲得甚艱難,士夫義利即今能成辦,
若於此時不勤作饒益,後時此事何從得圓滿。」

既然如此勸請我們來取心要,我們就應該要接受他的勸說,應該要善用暇滿人身,盡量去行一切善行。對我們而言,要將一個善行做得圓滿,必須要有圓滿的加行、正行及結行。可是,往往是很困難的,有時候加行、正行很圓滿,可是結行沒有做好,或許會因為我們一發瞋恚而將所有善根摧壞掉,可能會這個樣子。現在我們既然已經獲得暇滿人身,就要盡量利用此暇滿人身來行諸種善行,同時也要盡量做得圓滿,否則萬一被瞋恚將我們的善根摧壞的話,來世也很難再次獲得暇滿人身。現在既然已經獲得,就應該善加利用。

(P.11 庚一、教應止惡修善 廣論P.98+8)

「猶如長夜黑暗陰雲覆,剎那電閃萬象暫顯明,
如是以佛神力加持故,世人福慧萬一須臾生。」

(癸一、摧滅大罪 廣論P.98-5,208+2)

「如是常以微弱之善根,極難對抗罪障大勢力,
是時若無圓滿菩提心,餘善威力何能遮彼罪。」

我們要去思惟前世、後世、此世是如何的因緣,佛陀能降臨這個世間是非常稀有的,能在佛陀出世時,能夠親自值遇到佛陀也是非常稀少的,又可以值遇佛陀所傳的教法更是稀少。那些能夠實修佛陀教法而積聚善根的也非常稀少的,即使積聚了善根,這些善根也是非常的薄弱無力的,可以說這個樣子。相反的,我們所造的罪障力量卻是非常的大,而且是恆常無間斷的在造這些罪障,這些罪障的勢力太大,我們很難以將它遮除掉。

再來講到劫,可以分為成、住、壞、空等四種劫,我們現在所處的是住劫的階段,在住劫階段有千佛來到世間,也只有在住劫的階段千佛會來到世間。不會在成劫、壞劫、空劫等階段來。所以在四個劫當中只有四分之一的時間才會有佛出世,而在這四分之一的時間有佛出世的比例可能只有百分之一一樣,非常的稀少。「如是常以微弱之善根」以我們所積聚非常微弱的善根,很難以跟這些罪惡的大勢力來對抗。

對我們而言,我們的善是這麼薄弱,惡卻非常熾盛,而且是持續不斷、恆常的這麼熾盛。比如我們要做個課誦,心卻無法專注,做功課或修法時,往往都懷著「我要做得比別人好」的心態,雜染著我愛執來修法。比如說在念六字大明咒,或行布施,或做任何的學習,所做的有時候變成與法不相應,非法而行了,也就是所做唯為此世而行,因為沾染了強烈的我執、執實的心在,所修之法就變成不清淨了,反成為助長罪惡的大幫手。由此可知,我們的善是多麼薄弱,所造的惡卻像須彌山一樣大,像大海一樣的廣。到底要如何來對抗這麼大的惡呢?如果沒有大力量是無法對抗的,必須要倚靠大的善業才行,而最大的善業莫過於菩提心。所以,我們唯有以菩提心做為我們的靠山,才能將此重大的罪惡滅除。因此,此處「是時若無圓滿菩提心,餘善威力何能遮彼罪」。就指出我們必須要學習菩提心的原因。菩提心可以滅罪,而罪就是傷害他人之罪業,我們要如何將這些傷害他人的罪業滅除掉呢?必須有非常大勢力的利他心,才能將這個罪的習氣滅除。

說到傷害他人,可能是傷害他人的身軀,也可能是傷害他人的性命,或是違傷害他人的順緣。利益他人也是一樣,我們可以利益他人的身軀、性命或順緣。利益他人也並非只有一世而已,應該要生生世世的利益他人,心中想著「我要生生世世來利益他人」,如此就能將我們先前積造曾經傷害過他人身軀、性命或順緣的罪惡淨化掉,甚至心中想要傷害他人的思已業的罪惡也可淨化掉。菩提心是一種非常究竟猛利的利他之施,這種猛利的利他之施可以很自然的將先前的罪惡淨化。

將來我們會感受的痛苦的覺受,都源自於我們過去曾經傷害過他人,如果不希望將來感受這些苦,就只有以菩提心將它滅除。一位心懷有強烈的利他心者,他的心量一定是非常寬廣的,在此人懷有利他心的當時當刻,他的心中就會無比的快樂,當下就得到快樂,也同時關閉了痛苦的門。

我們要滅除苦,就是要滅除我愛執,我們現在無法滅除苦,原因是我們被我愛執所繫縛的關係。我們會為了此世的安樂,原因就是我們都被我愛執所繫縛的關係,也就是只為了此世而忙碌。甚至見到他人的功德、財富、名聲勝於我時,因為我愛執的關係,我才會忌妒。一位有強烈我愛執的人,他的心中永遠不會有滿足的時刻,唯有菩提心可以將它滅除,也唯有菩提心可以將引生痛苦的門關閉。

仁波切說大家應該都可以把《入行論》背起來,總共只有兩卷,三百個偈頌,每天背一個,不到一年就背好了,不要像周利槃陀伽,背一個忘一個,哈哈!我們這地方也太小,沒地方可以掃地,哈哈!今天講倒這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