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入菩薩行論 二》

雪歌仁波切講授,法炬法師翻譯
2004/11/07


上次講到第十一頁「如是常以為若之善根」的偈頌, "仁波切說這裡有一點重要,還要再提一下。《廣論》分兩個科判,一個是「於有暇身勸取心要」,另一個就是「如何取心要之法」。《入行論》也有相似的這兩個科判,就是「勸於暇滿身取心要」及「如何取心要之法」。《入行論》論首第九頁的偈頌就講到,利用這個偈頌來激發我們,讓我們生起想要趣入這一部論當中取心要的心。

《入行論》從第九頁的「乙二、正釋道次第」開始正說論文,分十個品依次宣說,品與品之間,甲曹杰大師就用科判的方式將其銜接起來,從科判上面,我們可以看出它是怎麼銜接的。接下來念一下科判,第八頁「乙二、正釋道次第分二 丙一、勸於暇滿取心要 丙二、如何取心要之法 」 「丙二、如何取心要之法分二 丁一、總科 丁二、別釋 」 「丁二、別釋分二 戊一、思惟修菩提心之功德利益 戊二、發二菩提心已學菩薩行之法 初中分二 己一、釋論文 己二、出品名 初中分二 庚一、教應止惡修善 庚二、思惟菩提心功德利益 」

請看第十頁,如何取心要法分為兩個,丁一、總科,「此論圓滿開顯上士修心之支分,先於中下士道修心已,次發起殊勝菩提心,學施等六波羅蜜,乃至成佛道之次第。此中初發殊勝菩提心,須於彼功德善思惟已,意樂猛利,倍復增進。故於初品明中下士修心,釋彼之支分。」所以,下中士是上士的支分,在《廣論》中也講得非常清楚。《入行論》也一樣,在論首也將其次第講得非常清楚,一開始要生起菩提心之前,一定要先去思惟菩提心的利益,在思惟利益之後,還要去淨化你的所有罪障,要生起皈依的心,那就是要先去學下士和中士之道,先對治你的煩惱,先斷除你的罪惡。直接來對治煩惱和斷除罪惡,這就進入第二品皈依和懺悔的部分。在第一品時要先思惟菩提心的利益,才會想要生起菩提心,而要生起菩提心,就要先懺悔罪障。所以,先去思惟菩提心的利益,是非常重要的,也就是我們先要依著下士和中士道,先去淨化我們的罪惡,先生起強烈的皈依心才可以。懺悔和皈依屬於第二品,第三品是講到我們要發起願心和行心這兩個菩提心,第四品是勸請我們不要放逸,第五品是要去學菩提心的學處,遵守這些學處,第六、第七品就依次進入到整個的菩薩六度萬行,修行的次第。

就好像我們早上《略論》裡講到的科判一樣,在我們生起菩提心之前,要先思惟菩提心的利益,同時也要先以圓滿菩提為我們的目標,訂定目標之後,再開始學下、中士道,進而再去發起菩提心。這裡面的科判也是一樣的次第,最初要發起殊勝的菩提心,必須要在菩提心的功德上先善加思惟,然後生起猛利菩提心的意樂,倍復增進。菩提心的功德在初品中就會講到,初品中明白闡釋到中下士道的修心,是上士道生起菩提心修行之前的支分,之後再更進一步去行皈依、懺悔罪障,這就進入第二品。所以第一品主要是要引發我們很強烈的想要生起菩提心的心,所以才宣說菩提心的利益。

在初品的時候,激發我們想要生起菩提心,生起菩提心之前,必須要先淨化罪障,積聚生起菩提心的順緣。所以,必須要思惟下、中士道的法要,在下、中士道當中學習如何淨化所有罪障,讓自己成為發起菩提心的法器。第二品主要是講淨化罪障,去除發菩提心的違緣,同時積聚發起菩提心的順緣,除此之外,還講到積聚順緣,以用獻供的方式,獻供可以分為外供、內供、有上供、無上供等等的供養,在第二品中會講到。

到了第三品,就正式受戒,要受戒之前,也必須要積聚受戒的順緣。所以第二品中也有一分是講到積聚順緣、資糧的部分,在第三品的時候,也有講到積聚順緣、資糧的部分,積聚資糧之後,才能夠受圓滿的這兩個戒。

請看第十頁,「次以慈悲為根本發起菩提心,如迎轉輪聖王須先洒掃殿宇,懺除罪障違緣,積集資糧順緣,而受持菩提心,故先說第二品,後說第三品,發心已學菩薩行,諸善不失壞之支分,須依不放逸,故說第四品。修行六波羅蜜之法,明於以下諸品。此中以正念正知守護之門而學律儀之理,於第五品中廣明。次於以下四品(第六品到第十品),依次明忍辱,精進,禪定,般若諸學之理。於第十品中,修以報身諸善根施他之心,廣作殊勝回向,故布施學處之理,於第十品中廣明,亦於受持菩提心等品宣說。佛果位之相於第九品宣說。」從第五品到第十品是講菩薩的六度行,菩薩的一切行攝於六度當中。我們這樣子學了之後,佛果位到底是如何呢?在第九品中就有講到。

請看文(庚一、教應止惡修善):

「猶如長夜黑暗陰雲覆,剎那電閃萬象暫顯明,
如是以佛神力加持故,世人福慧萬一須臾生。

(庚二…癸一、催滅大罪):

「如是常以微弱之善根,極難對抗罪障大勢力,
是時若無圓滿菩提心,餘善威力何能遮彼罪。」

佛陀出世是非常稀有難得的,又能夠修學佛出世所傳的法,就更為稀有了,倘又能一向持善,那又更為稀有了。因為我們經常被惡業的大勢力恒時的壓榨著,所以很難去對抗罪惡的大勢力。現在我們是處於值遇佛法的時代,我們可以去行善、斷惡;如果不行善、斷惡的話,那豈不是太笨了嗎?不要讓自己的心充滿了煩惱,也不要讓自己的身、語也唯行煩惱行而已。我們現在處於值遇佛法的時刻,千萬不要浪費時間。從這個偈頌可以看到,是在鼓勵我們要把握時光。

如果我們要去對抗這些大勢力的話,怎麼去對抗它?唯有菩提心而已,因為我們的心當中,所想的只有煩惱想而已,所做的也就成為煩惱的僕人一樣,所做的唯行煩惱行而已。從無始以來我們一直處於被大勢力的煩惱所控制的狀態之下,煩惱的大勢力是不可思議的,我們很難跟它對抗,而我們所行之善又是那麼微弱,要怎麼去對抗它?萬一我們真正要去面對這些罪障、這些煩惱的時候,要怎麼去對抗呢?唯有菩提心而已,只有菩提心才能跟這些大勢力的煩惱、罪障正面衝突,只有仰賴菩提心才能對抗它,沒有其它的方法。

說到發起菩提心善的力量有多大,因為發起菩提心是為了利益如同虛空般的一切有情,才會去發起菩提心。剎那間發起菩提心,善的力量已經是不可記數、不可思議的。如果要將剎那發起菩提心的這些功德來計算的話,連虛空也無法容納得下。所以,剎那間發起菩提心的功德是不可思議的、不可計數的。

舉例來說明菩提心如何在剎那之間摧毀我們所造做的所有罪障,仁波切以許師兄來做比喻,如果他(指仁波切)透過身語的行為對你(指許師兄)造了一些惡業,那要如何淨化對你所造的惡業呢?他就要在你身上發起菩提心,為了你的緣故而發起菩提心、求證佛果,這樣剎那發起菩提心,就可以淨化這個罪障了。

剎那發起菩提心是如何能淨化對許師兄生命、身體的傷害所造的這些罪惡呢?比如說去傷害許師兄的生命或者是身體等等,也僅僅是此世的傷害而已。可是發起菩提心,為了利益他的緣故,求證圓滿菩提的這種菩提心,並不是為了他的此世而已,也不是為了的來世而已,而是為了他從無始以來的生生世世,從自己內心深處發起一顆善良的心,要去利益他的心,因而求證菩提的心。所以這個力量的大小就差很多了,一個是此世的,一個是無生生世世的。

傷害了許師兄之後,仁波切說在他的心中會有傷害的習氣在,可是,透過他發起很強烈的善心、菩提心,比如說在許師兄身上,因為貪的緣故,就造了這些傷害,種下了這個習氣,必須要透過很強烈、猛力的善心、菩提心來將它淨化。那只要發起這個心,心中這些惡的習氣就自然會消散掉。

所以才說「餘善威力何能遮彼罪」,除了圓滿的菩提心之外,沒有其它善的勢力能夠遮除這些罪惡的。所以如果真是要淨化我們的罪障的話,唯有用菩提心才能將它淨化。我們會造惡,主要是先有傷害他人的思惟還有透過這個思為之後所造的這些業,要將這些傷害他人的思惟,還有由思惟而發起造做的這些惡業淨化,唯一的、最好的淨化方法就是菩提心。

所以說菩提心是最上等的除罪的方法,我們所說的罪惡,在因位而言,就是指傷害他人的思惟,就果的時候,就是透過身語的行為去造作惡業,結果就是我們未來將會感受這個苦報。所謂的罪惡,它的本性是苦的,因為它會引生自苦以及他苦,唯一除苦最好的方法就是菩提心。

菩提心如何去除痛苦呢?發起菩提心是為了利益其他一切有情,一旦生起這種心,那心中就沒有我愛執了。我們知道,我愛執從無始以來一直帶給我們痛苦,它不但帶給自己痛苦,也帶給其他眾生痛苦。我愛執會使我們無法得到所要得到的安樂,而且會一直會讓我們生起我的想法是如何、我的見解如何,任何時刻都會有這種很強的執著在。因為這個樣子,所以我們就變成好像什麼事都不合意,自然就得不到我們所要得的安樂,然而圓滿菩提心卻可以帶給我們一切安樂。

請看十二頁(癸二、能成勝樂 廣論P.237-1):

「於多劫中恒時作護念,諸能仁主觀見此利益,
無量士夫多資糧所成,勝樂由斯不難安隱得。」

圓滿菩提可以很容易的帶給我們一切我們所想要得到的安樂與資糧。世尊(能仁主或說能仁王)他在生生世世當中不斷深入的去思惟,要如何才能真正來利益眾生,到最後祂就得到一個結論,就是唯有在自己的心相續當中生起菩提心,才能夠真正的利益到一切眾生,沒有比菩提心能帶來更大利益的了。我們知道能夠了知一切所知(法)的唯有佛而已,佛又在祂的生生世世當中觀察,觀察到唯一能夠利益一切眾生的的方法就是菩提心,除此之外,沒有比這個更殊勝的了。

像這樣的菩提心,佛陀已經觀見到了,佛陀見到最殊勝、最上等、最圓滿而能帶來永恆安樂的就只有菩提心而已。對我們而言,只有菩提心才能夠對所有眾生帶來最大的安樂。就如西藏人說:「菩提心一生起,快樂的日子就開始了。」如果我們生起菩提心的話,自然我愛執也就不會有,隨時隨地看到有情的時候,都生起一種好樂、勇悍的心,想要去利益眾生,當然就不會有負面情緒嫉妒、競爭等等。

剛剛看到的偈頌是「無量士夫多資糧所成,勝樂由斯不難安隱得」,甲曹杰大師的解釋是「由轉安樂趣安樂,心若了知何怯弱。」意思是說如果我們生起菩提心之後,我們只會越來越快樂,根本就不會有放逸、懶惰、怯弱這些的心產生。

請看文(癸三、隨欲能成):

「百千生死苦痛欲摧壞,有情憂惱不安欲遣除,
眾多百千妙樂欲受享,菩提心體常應不捨離。」

講到這個偈頌,第一個「百千生死苦痛欲摧壞」是講到中士道的目標,如果我們有發起菩提心的話,就可以用菩提心攝持而修中士道,我們知道中士道的行者有斷惑的能力,可是如果有發起菩提心,用菩提心攝持來修中士道的法門的時候,會比中士道的行者在斷惑時的力量更大,而且更迅速、更為深入。這個斷惑的力量是中士道的行者所無法比擬的。「百千生死苦痛欲摧壞」就是講到,如果你要脫離生死輪迴的話,就是要修中士道,這一句就是指出中士道的目標所在。「有情憂惱不安欲遣除」就指出上士道的目標,就是想要救度眾生離苦得樂。「眾多百千妙樂欲受想」就講出下士道所追求的目標,也就是想要得到增上生。倚著菩提心,你可以成辦下士道、中士道以及上士道的目標,那也可以說你的一切願望都可以依此菩提心而成辦。所以「菩提心體常應不捨離」,指我們在任何時候都不應捨棄菩提心。這個偈頌整個的意思,就是不論你的目標是擺在下士道、中士道或上士道,任何一個目標、任何的願望都可以用菩提心來成辦。

再來講到(壬二、得殊勝名義 廣論P.68-3、P.200+1):

「若發菩提心者剎那間,生死囹圄堅牢苦逼身,
即名一切如來殊勝子,世間天人悉皆應恭敬。」

如果在我們心相續當中發起菩提心,在發起的那一剎那,即使我們仍然隨著業惑還繫縛在生死輪迴當中,可是已經可以被稱為一切如來的殊勝子了,也就是諸佛菩薩都會感到非常高興而稱你為子,也可以成為世間一切天人等有情悉應恭敬的對境。

這本書裡面都列有科判,我們最好對這些科判,有一些肯定的了解,那對我們會有很大的幫助,比較重要的根本頌文,如果能把它記起來,那對我們會有很大的幫助。

以上是講到菩提心的利益,下面就是用比喻的方式來講菩提心的利益,「壬三、舉喻分六」,事實上只有五個比喻。「癸一、由劣轉勝喻」,就是這一個偈頌:

「如丹點金轉成殊勝相,將此不淨之身能轉成,
希有無價大寶如來身,是故於菩提心應堅持。」

這邊講到「如丹點金」就好像把鐵轉變成黃金,就是要用冶金劑點在鐵上面,它就可以轉成黃金了。菩提心就具有冶金劑的效益在。雖然我們現在是由母胎出生,所獲得的申是業惑所成之身,可是我們卻有成佛的潛能在,只要我們能夠去善用菩提心,就能將我們的業惑之身,像冶金劑將鐵轉成金一樣,所以這邊才說,可以將不淨之身轉成希有無價大寶的如來身。

這裡為何要舉比喻來說呢?主要是為了讓我們聽了會有一點覺受。就比如當我們講到可以用冶金劑將鐵轉成金,那我們就會想:「我們就可以讓所有的鐵都變成金。」在我們的心中會有一種感覺產生。同樣的,菩提心也是如此,用轉鐵成金的比喻來說明菩提心的利益,讓我們心中也會產生一些覺受,對我們的心會有幫助。

如果我們能夠善用菩提心的效力,就能得到不可思議的結果。就比如說用菩提心來攝持而去行每一個善行,不管是行布施或是念六字大明咒,只要是用菩提心來攝持,僅僅一個小小善行所積聚的功德,也是天地所無法容納的,所以我們要知道,菩提心的效力就有這麼的大。

這個偈頌的比喻就稱為由劣轉勝的比喻,比如有一個東西本來是很卑劣,沒有什麼價值的,卻轉成一個非常有價值、殊勝的東西。同樣的,假如我們用菩提心來攝持,所做的任何小善都會變成大善,發起菩提心會使凡夫身轉成圓滿佛身。

「癸二、難得珍貴喻」,請看文:

「眾生唯一導師無量慧,善巧普觀見為極珍奇,
五趣眾生欲求出離者,大寶菩提妙心應堅持。」

這裡用了一個比喻,就好像古代一個在地方當官的人,他知道百姓的所需是什麼,就帶領大眾出海去,經年累月的在海中行駛,到達一個寶洲去取回能夠滿一切眾生願的一顆如意寶,這如意寶也不是有很多顆,只有一顆而已。將這一顆如意寶取回他的家鄉之後,百姓所想要的一切願望,這個如意寶都能使他們滿足願望。菩提心就像如意寶一樣,它可以滿足一切眾生的願望,眾生最究竟、最好的的願望就是得到圓滿的菩提,所以,菩提心可以滿足一切眾生的願望。菩提心是非常難得、可貴的,萬一生起如同如意寶的菩提心,是價值非凡的,所以才用這個比喻說明它是非常難得、珍貴的。佛就像商主一樣,佛為了利益眾生,給眾生最好的就是菩提心,它滿足所有眾生的一切願。

接著是「癸三、與果無盡增長喻」(廣論P.200+4),請看十四頁(廣論P.68-3200+1):

「一切餘善不久如芭蕉,一次生果凋謝不再生,
菩提妙心嘉樹常茂密,與果恒時無盡展轉增。」

一旦我們得到像如意寶一般的菩提心之後,依著這個菩提心,可以成辦我們所有一切的願望。菩提心成辦我們的願望就像給予果實一般,那麼給了果實之後,它是否就會殆盡了呢?並不會殆盡,所以才說「菩提妙心嘉樹常茂密,與果恒時無盡展轉增」,將菩提心比喻成一棵如意樹,它是經常茂盛,給予果實也是永遠不會殆盡,而且會輾轉增長。「一切餘善不久如芭蕉,一次生果凋謝不再生」,其它的善則比喻成芭蕉數一樣,生了一次果實之後它就凋謝了。芭蕉樹幹如果一直由外往裡面剝,永遠都只有皮而沒有肉,剝到最裡面就沒有東西了。

菩提心是在我們的內心生起來的,就是在我們在心中生起想要利益眾生、證得圓滿菩提的心,也就是在我們心上面已經種下了習氣。就像第十品有講到「乃至有虛空,以及眾生住,願吾住世間,盡除眾生苦。」,我願永遠住在輪迴當中來利益一切眾生。他所給的時間表是「乃至有虛空」,我們利益眾生的心也會永遠持續不斷的,所發起來的要求證圓滿菩提及利益眾生的心,也會放在我們這個持續不斷的心上面。它的時間可以說是永恆的,菩提心所帶來的善也會永遠存在。

就好像我們要去台北,想要去台北的這個思惟一直都在我們心上,我們要證得圓滿菩提的這個思惟,也會一直持續在我們心上,直到虛空盡為止。發菩提心的善念,只要想成辦的人一但生起思惟,這個想法就會一直留在他的心上。這個想法會像習氣一樣,在心中一直不斷持續下去。只要我們一直保持菩提心,菩提心保持多久,我們所造的善也會持續那麼久。發起菩提心的這個善的心,會引生其它善的心所,同時也會引生我們去做很多身語的善行。所以這個善會持續不斷,而且會輾轉增長。

接著是「癸四、能救大怖畏喻」:

「如作極惡難容諸重罪,須依有力勇者脫諸怖,
若於誰人歸投即蒙救,諸謹畏者於彼何不歸。」

這裡是用這個比喻說菩提心能夠救度大怖畏、大恐怖。這些造作重罪者必須要依著大勇士,方能脫離罪惡的恐怖。如果有一個對像,我們去投靠祂之後,就可以獲得拯救的話,那我們何不去投靠呢?發起菩提心能夠讓我們脫離惡趣的大恐怖,我們這些不放逸者,「諸謹畏者」就是指這些不放逸者,也就是這些畏懼惡業而歡喜善行的人、有力的大勇士,何以不去投靠菩提心呢?即使你造了投生惡趣的罪業,必須要墮到地獄當中,可是,因為發起了菩提心的關係,可能在第一個剎那墮入地獄,而在第二個剎那就回來善趣了。

我們如果有造作過一些大罪惡,比如五無間罪,或是現代很多人有墮胎的行為,這些都是很重的罪。你只要在心相續當中發起菩提心的話,菩提心的力量,足以讓我們脫離掉這些重罪。所以只要有一個大力之士是我們可以投靠的,那我們何以不去投靠呢?

菩提心可以讓我們脫離這些罪惡,它並不需要我們經過長期努力才能脫離,而是在剎那之間就能讓我們脫離。所以,註解說「一切惡趣怖畏於須臾頃即解脫故」。菩提心就是生起利他之思,它能讓我們生生世世得到究竟的安樂,可以讓我們登上佛果的境地。另外,菩提心還可以在很短暫的時間,就是須臾間之內,讓我們從種種罪惡的恐怖當中解脫出來。

接著是「癸五、罪障無餘摧毀喻」(廣論P.200+2),請看十四頁:

「菩提妙心猶如劫盡火,剎那能焚諸罪盡無餘」,

有一種業稱為定業,就是一定會感受異熟果報的業,你跑不掉的業。比如你造了五無間罪,就是造了不可改變的定業,一定要去感受這個罪報。可是在很多大乘的經典都講到,如果用圓滿的四力懺悔法門來懺罪的話,那你的異熟果會變小,不止這樣,還不需要去感受罪惡的果報。因此這裡面才說「諸大乘即說由四力完全懺悔,定業異熟亦能清淨,復說為定業者,謂若不修對治品類,決定受報,眾多教理所成故」,也就是如果你不依四力對治法來將它淨化掉,一定會感受果報,因為你這是定業,必須要受報的。

接著是「癸六、依教顯其功德」:

「是故發心功德量無邊,慈氏依怙廣為善財說」

這邊甲曹杰大師引了《密嚴經》。《密嚴經》就是《華嚴經》,裡面所說的,將菩提心比喻成種子、田地、寶瓶、戈矛等等,有許多的比喻,大家可以參看《華嚴經》,裡面有許多的比喻。這裡只講到五種。總之,就是為了要說明發起菩提心的功德是無量無邊的。

以上所說是講到菩提心的功德,接著講到菩提心的差別,請看十五頁,「辛二辨菩提心性相分二,壬一、體性之差別」,體性之差別可以分為兩種,請看文:

「總攝而言菩提心,應知有二種差別,謂即發起菩提願,及與趣入菩提行。」

意思就是指願心和行心。除了我們用這樣來說菩提心,另外在《現觀莊嚴論》裡面也有講到將菩提心用比喻的方式,講二十二種發心,有的用比喻的方式來講,有的用相應的方式來講,有的用相順法(隨順法)來講。比如將初發心比喻成像大地一樣;而我們心中所生起來想要得到的欲樂的心就是相應;從大地可以長出莊稼就是相順法。這二十二種發心的基礎,就是從像大地一般的初發心開始,慢慢建築上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