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入菩薩行論 三》

雪歌仁波切講授,法炬法師翻譯
2004/11/14


上次講到「庚二、思惟菩提心功德利益 分四:辛一、釋菩提心功德利益,辛二、辨菩提心相, 辛三、由彼出生此等功德利益之因, 辛四、讚修菩提心者 」其中「辛一、釋菩提心功德利益」已經講過了,今天開始講「辛二辨菩提心相」。這四個科判已經總攝了這一部論的簡略意義。

在辛一講到菩提心的的功德利益時,並沒有分別講願菩提心或行菩提心的功德利益,而是總的來說它的利益。下面就會分別的來講願心的利益是什麼,行心的利益是什麼。我們唸一下根本頌,這樣會幫我們回顧一下裡面的意義:(從11頁開始)

「如是常以微弱之善根,極難對抗罪障大勢力,
是時若無圓滿菩提心,餘善威力何能遮彼罪。」

「於多劫中恒時作護念,諸能仁主觀見此利益,
無量士夫多資糧所成,勝樂由斯不難安隱得。」

「百千生死苦痛欲摧壞,有情憂惱不安欲遣除,
眾多百千妙樂欲受享,菩提心體常應不捨離。」

「若發菩提心者剎那間,生死囹圄堅牢苦逼身,
即名一切如來殊勝子,世間天人悉皆應恭敬。」

「如丹點金轉成殊勝相,將此不淨之身能轉成,
希有無價大寶如來身,是故於菩提心應堅持。」

「眾生唯一導師無量慧,善巧普觀見為極珍奇,
五趣眾生欲求出離者,大寶菩提妙心應堅持。」

「一切餘善不久如芭蕉,一次生果凋謝不再生,
菩提妙心嘉樹常茂密,與果恒時無盡展轉增。」

「如作極惡難容諸重罪,須依有力勇者脫諸怖,
若於誰人歸投即蒙救,諸謹畏者於彼何不歸。」

「菩提妙心猶如劫盡火,剎那能焚諸罪盡無餘,
是故發心功德量無邊,慈氏依怙廣為善財說。」

「總攝而言菩提心,應知有二種差別,謂即發起菩提願,及與趣入菩提行。」

剛才我們唸的偈頌,菩提心的利益既然是無量無邊的話,那麼,菩提心到底是什麼呢?簡單而言,菩提心可以分為兩種,也就是願心和行心。它們的次第性,要先生起願心,後來才生起行心。也就是先生起欲得圓滿菩提的心,之後為了得到這個圓滿的菩提心,應該要去修持,為了能夠修持的緣故,所以要發起行心。願心也就是欲得圓滿菩提的心,生起了欲得圓滿菩提的心,你不止只有這個心而已,你還想開始來行持、開始來修持,來真正獲得圓滿菩提,你也會生起這個心。乃至於你還沒有實際的去行持要證得圓滿菩提心之前,你所發的心都屬於願心而已。一但你開始了要來行持,決定要來證得圓滿菩提,這種心發起了之後,那你就生起了行心。兩者都是心,可是他有一個界限在。

佛陀成佛之後,在他的心相續當中是不是還有菩提心呢?回答是必須有的。如果沒有的話,那祂就沒有行心的戒,也就無法傳給其他菩薩行心的戒了,因為要傳行心的戒給其他人,自己必須要具足行心的戒才可以,所以佛成佛之後也必須要有。那麼,佛在成佛以後是否還有欲求圓滿菩提的心呢?答案也是有的,祂的心相續當中還有這個菩提心攝持,祂是唯有為了利益一切有情的緣故,所以祂必須具有欲求圓滿菩提的心。仁波切比喻就好像他有這一串念珠,他有了這一串念珠呢,所以必須要念六字大明咒,來唸咒、來持咒等等,意思是相同的。所以,佛陀祂具有欲求圓滿菩提的心,並不是祂為得圓滿菩提而必須證得圓滿菩提,不是這個意思,而是祂為了一切有情之故,所以祂必須具有這個心。

願心和行心可以說成欲行和趣行,也就是想要去和開始去的意思。比如我們要去印度,在我們還沒有出發之前,我們就有想要去印度的心了,而在我們出發之後還是有這個心。所以,想要去的心,在這兩個過程中都有。因此才說(壬二、譬釋差別 廣論P.224+2):

「如人欲行興趣行,差別如何易了知,如其次第願行別,智者當之亦如是。」

願心和行心的差別,我們應該可以了解。再來(壬三 癸一、願菩提心功德):

「願菩提心雖亦能,於生死中與大果,然不如行菩提心,出生福德恒無盡。」

欲行和趣行,也就是願心和行心,這兩者的功德是有差別的,什麼差別呢?願菩提心可以在生死當中給予大的果報,可是所給的這樣大的果報持續的時間不如行菩提心,所以說「然不如行菩提心,出生福德恒無盡。」也就是行菩提心所出生的功德是常流不息、持續不斷的。

願心和行心的功德差別是這樣子的,當發起行心之後,行者的心已經有所改變,他已經開始趣捨棄我愛執了,所做的行為自然就會去遮止唯求自利,都是唯求利他,身語所做以及思惟全部都是唯有利他而已。他心中所想的都是以利他為主,而不是以自利為主了。他的所作所為也都是以利他為主,而不以自利為主。他是為了一切有情而求證圓滿菩提,這一點是絕對肯定的,同時他也許下諾言唯有這樣做而已。所以用他許下諾言的這一股力量,之後不論他是在睡覺或是放逸,任何時刻,這個行心所帶來的功德都是無量無邊的,是不會間斷的,因為這個行者心中唯有利他而已。

我們說行菩提心能出生的功德是恒久無盡的,那麼,它有什麼特別的功德呢?請看文(癸二、行菩提心功德):

「普為無邊有情界,悉皆解脫安隱故,發心堅固無退轉,何時真發如是心,
即當從於彼時起,縱令倚臥行放逸,福德勢力流無盡,量等虛空遍出生。」

這就是行心特別的功德。行菩提心有這樣的特別功德,那麼,它是出自哪裡呢?用什麼來成立呢?下面這一偈(辛三 壬一、教立):

「此有經文可為證,出於妙臂請問經,為利小心有情故,如來歡喜親宣說。」

也就是為了那一些,就是聲聞、獨覺當中的不定種性者而言。有一些聲聞、獨覺眾是種性決定的,另有一些是種性不決定的,就是不定種性者,他們也不決定是聲聞、獨覺的種性,可是他們卻是喜歡聲聞、獨覺乘,這一類的不定種性者可以將他們引回大乘門當中。也就是對那些劣乘種性者,這邊「小心有情」指的就是劣乘的不定種性者,可以將他們引回大乘來,所以佛在《妙臂請問經》裡面,為了那些聲聞、獨覺的不定種性者,就講了很多菩提心的功德。

前面我們剛剛唸的,是總的來稱揚願心和行心的功德利益,主要還是在願心的功德上,那特別講到行心的功德,就是「普為無邊有情界」到「量等虛空遍出生」,這一段是特別講到行心的功德。

剛才從十一頁「如是常以微弱之善根」這邊開始,到十五頁「及與趣入菩提行」,這整個都是在講菩提心的功德,先講到願心的功德,再講到行心的功德,為什麼呢?因為一個行者剛開始發心時,一定要先發起願心。所以,要先讓他認知願心的功德在那邊,他才會發起願心。先講願心的功德,再講到心的功德,所以它也是有次第性的。像我們現在,任然還處於發了願心和行心之後,還是屬於菩薩位者,他必須為了一切無量無邊的有情而去求證圓滿佛果,並不是為了一位有情而已,而是為了無量無邊的有情。他為了要去除無量無邊有情的痛苦,不僅是解除一位有情的痛苦而已。所以,他所緣的是非常廣的,也因為這個樣子,他能夠滿一切眾生願、除一切眾生苦,因所以而積聚的功德也是無量無邊的。請看偈頌(壬二...子一、成辦安樂作用無邊故功德大 廣論P.208+3),:

「若人但略一思惟,欲為有情除首疾,亦為具足饒益想,所有福德亦無量,
況為別別眾有情,各欲為除無量苦,無量功德各成辦,其為福德何待言?」

講到利益他人的菩提心的修持,並不是人人皆能具有的,比如說父親、母親、仙人或梵行師長,有一些不見得就有菩提心的。所以看偈頌就講到(子二、是故別無利益之心更勝於此):

「縱令若父或若母,孰有如斯饒益心,諸天仙人梵行者,寧有何人心似此?」

像他們這些人,怎麼可能會有像這樣要發起要利他的菩提心的行者,這樣的修持心呢?縱然這些父母、天神、仙人、梵行者或者說一些師長,他們雖然有想要利益其他人的心,可是,他們總不如一位發起菩提心者的心量那麼廣。

用我們自己來作比喻就知道了,我們要去利益有情的這種思惟,即使是父母、天神或一些似道的這些老師,闡示道路的這些老師,他們雖然也有要利益他人的心,可是,總是達不到要利益眾他人的菩提心這種程度。所以這邊才說(子三、餘諸有情即為己利亦未曾起如是利益之心 廣論P.69-4):

「彼諸有情於往昔,為自利故如是心,夢中尚未暫夢見,此利他心從何生?」

原因在這邊。這裡講到這些父母、天神、仙人等等,在他們的心中如果沒有自利的心,那麼,他們怎麼可能會發起利他的心呢?他們連作夢都沒有夢到要自利的話,怎麼可能做到利他的心呢?就像我們白天工作如果做不好,晚上或許夢到把事情做好了,那會很高興。他們連自利自在夢中都不會夢到的話,怎麼可能有利他的心呢?更何況是菩提心呢?菩提心是唯為利他的,唯有利他心而已。剛剛舉的這些例子,他們自利心尚無,怎麼可能夢中還要夢到利他的心呢?這是不可能的事。

請看文(子四、結讚 廣論P.207+5):

「反是絕不求自利,唯為利益諸有情,殊勝菩提心妙寶,空前希有始誕生。」

世人最愛的就只有他自己而已,以自己為最愛憐的、最愛惜的,如果一個行者反過來,他最愛的不是他自己,而是去利益眾生,去愛執其他有情的話,那他心中所生起的這一顆殊勝的無上菩提心,豈不是一件空前希有而難能可貴的事嗎?

這種利益他人的菩提心的思惟是非常深細廣泛的,深細到任何人連想都想不到的程度,它的對境又是無量無邊的有情,絕非一、兩個有情而已。所以,利益他人的菩提心是非常深細且非常廣大的,它的利益就像前面所說的是無量無邊的。除苦者是它,除罪障者也是這一顆心,為我們帶來無量無邊的善根功德還是它。它的功德連虛空都難以容納,它還可以為我們去除五無間罪。造無間罪必須墮到地獄受苦,這種極沈重的罪,也只有菩提心能為我們去除。

當我們發起願心的時候,就可以得到上述的功德,可是,它不見得就會持續下去。但是,如果你發起行心的話,上述所說的願心功德和行心功德就會不斷持續、增長下去,為什麼呢?因為當你發起行心之後,你會實際的去利益眾生,實際的去除眾生的痛苦,實際的給予眾生安樂,就是會實際去行動的意思。在願心的階段,你有發願而已,還沒有實際去做利益眾生的行動。行心就不一樣了,你就實際去做利益眾生的行動了,帶給眾生安樂,去除眾生的痛苦。所以,行心就像如意寶一樣,可以去除一切眾生苦,滿足眾生一切所願,帶給眾生所有一切安樂。所以,行心的功德是任誰都無法測量出來的。所以下面這個偈頌就講到(癸二…子一、正說):

「一切有情喜樂因,有情諸苦普療藥,菩提妙心福云何,於彼以何量可測?」

一位真正心中具有菩提心者,我們只要跟他在一起,看他一眼,馬上就能得到無比的快樂,因為我們可以從他慈悲的眼神中得到無邊的快樂。相反的,如果是一個我愛執很重的人,你只要看他一眼,就會帶來無比的痛苦,更不用說跟他講話,那就會更難過了。

菩提心帶給我們所有的安樂,真的是言不可盡的,一個實際具有菩提心的行者,即使沒有實際付諸行動去利益眾生,從他的外表、威儀,已經足以帶給我們很多學習悲憫心的學處了,已經有很多地方值得我們學習了,更不用說他實際去做的事了。所以,菩提心就像是如意寶一樣,它可以帶給一切我們所需、一切我們所想要得到的安樂。

真正要發起菩提心,說實在是非常困難的。我們可以去思惟菩提心能帶來的功德、利益,雖然此世我們還不見得能夠生起真正的菩提心,至少也要對菩提心生起歡喜心,這就是要在我們心田中種下菩提心的種子。

行心可以帶給我們無量無邊的功德、利益,是無法比擬的、無法比較的,即使願心也是如此,願心雖僅止於發願的階段,也一樣可以帶來無量無邊的功德。請看文(子二、理成):

「僅唯發起饒益心,猶勝供養諸如來,況於無餘眾有情,勤作利益安樂事。」

也就是僅僅發起饒益友情的願心而已,那他的功德就猶勝供養諸如來了,更何況發起行心,實際去做利益無量無邊有情的這些安樂事,那功德更是不用說了。接下來是斷疑的部分,有人提出疑問說:「願心和行心的目標都是為了令一切有情具足安樂,去除痛苦,都是這個樣子,對不對?那這個任就提出問題,說所謂的苦或者樂,苦的覺受和或者樂的覺受,有情到底需要什麼,只有有情他自己知道而已,那這個發起菩提心的行者,怎麼知道他需要什麼呢?發起菩提心能夠真正帶給他們所需的安樂及去除他們的苦嗎?他能夠做到這一點嗎?」

大部分的有情心中雖然不願意遭受痛苦,可是,卻偏偏去造作痛苦的因,雖然希望得到安樂,卻偏偏又將能夠得到安樂的因像敵人一樣的摧滅掉。請看文(子三、斷疑):

「心欲捨離諸苦痛,現於諸苦轉趣近,雖欲安樂而愚昧,摧壞己樂如仇人。」

「若人匱乏安樂具,具足眾多痛苦事,誰以諸樂令滿足,復為斷除諸苦痛?」

這些有情的樂少苦多,可是,他們苦多卻偏偏去造作會引生痛苦的事情,他們樂少偏偏去造作無法獲得安樂的事。有情就是這個樣子,所以才會匱乏安樂,才會具足眾多的痛苦。誰能夠以諸樂令滿足?復為斷除諸苦痛呢?請看文(廣論P.207+6):

「愚痴暗昧能遣除,如此善心何能匹,如斯善友何可得,如斯福德何能及。」

像菩提心這樣的善心,能夠為我們去除愚痴昏昧,有什麼能夠比得上呢?「如斯善友何可得」像這麼好的一個幫手,在哪裡才能夠得到呢?「如斯福德何能及?」像這樣子菩提心所能夠帶來的安樂因及功德,又有什麼能夠比得上呢?

接著我們就從從十五頁的「總攝而言菩提心」唸到二十頁「如斯福德何能及」,這邊主要是講到菩提心可以分為兩類、菩提心的差別、願菩提心的功德及行菩提心的功德,從這裡我們可以了解到,所以我們一起唸:

「總攝而言菩提心,應知有二種差別,謂即發起菩提願,及與趣入菩提行。」

「如人欲行興趣行,差別如何易了知,如其次第願行別,智者當之亦如是。」

「願菩提心雖亦能,於生死中與大果,然不如行菩提心,出生福德恒無盡。」

「普為無邊有情界,悉皆解脫安隱故,發心堅固無退轉,何時真發如是心,
即當從於彼時起,縱令倚臥行放逸,福德勢力流無盡,量等虛空遍出生。」

「此有經文可為證,出於妙臂請問經,為利小心有情故,如來歡喜親宣說。」

「若人但略一思惟,欲為有情除首疾,亦為具足饒益想,所有福德亦無量,
況為別別眾有情,各欲為除無量苦,無量功德各成辦,其為福德何待言?」

「縱令若父或若母,孰有如斯饒益心,諸天仙人梵行者,寧有何人心似此?」

「彼諸有情於往昔,為自利故如是心,夢中尚未暫夢見,此利他心從何生?」

「反是絕不求自利,唯為利益諸有情,殊勝菩提心妙寶,空前希有始誕生。」

「一切有情喜樂因,有情諸苦普療藥,菩提妙心福云何,於彼以何量可測?」

「僅唯發起饒益心,猶勝供養諸如來,況於無餘眾有情,勤作利益安樂事?」

「心欲捨離諸苦痛,現於諸苦轉趣近,雖欲安樂而愚昧,摧壞己樂如仇人。」

「若人匱乏安樂具,具足眾多痛苦事,誰以諸樂令滿足,復為斷除諸苦痛?」

「愚痴暗昧能遣除,如此善心何能匹,如斯善友何可得,如斯福德何能及?」

下面就是讚嘆心相續當中具有菩提心的行者,

「辛四、讚修菩提心者分三,壬一大悲引發為不請友故應讚揚」:

「或為受恩作酬報,彼亦尚應獲稱揚,況為眾生不請友,菩提薩埵何待言?」

就我們而言,他人需要什麼,我們尚且不曉得,而且我們有時候想要去幫助他人,也不見得能夠使得上力。可是,菩薩卻能了解我們一切的所需,了解我們一切的心意,他們能夠從旁來幫助到我們所需要的一切。像一般世間的人,我們如果請別人做某一件事,都會給予酬勞,在他真的來幫忙的時候,我們還要加以褒揚一番,讓他心生歡喜來幫我們做這件事。所以這邊才說「或為受恩作酬報,彼亦尚應獲稱揚」,就是那些受雇於我們來做事的人,我們尚且要去褒揚他,讓他好好的作事。更何況那些菩薩了知我們一切所需,能夠了知我們一切心意,而且不需要我們提出請求,甚至我們想都沒有想到要請他來幫忙,他就主動來幫忙了,那是不是我們更應該要去讚揚這一類的菩薩了,所以說「況為眾生不請友,菩提薩埵何待言?」。

再來請看文(壬二、略作利益尚應稱歎成辦一切利樂彌應讚揚):

「於少有情作搏食,剎那施與一餔醊,輕心嗟來半日施,世人敬讚猶稱善,
況於無邊諸有情,無上菩提大安樂,隨心所欲悉圓滿,恒時施與何待言。」

世間的大善人、大施主,他如果來作一日的布施,或是作一個月一次或半年一次的布施,給予眾生飲食,世間人一定都非常的稱讚他是一個大善人。也有一些大施主在給眾生的時候,並不是用很恭敬的態度,他們可能會自以為是,自認為一個大施主、大財主,所以他會用一種很藐視、很輕忽的態度來布施這些食物出去,他用這種態度,世人都還會讚嘆他們是一個大善人,所以看這一句「於少有情作搏食,剎那施與一餔醊」,剎那就是某個很少的時間內,不是很長時,一餔醊就是一點點的食物,或是「輕心嗟來半日施」他以很輕蔑的這種心給半日之施,世人尚且稱他為大善人。「況於無邊諸有情」何況菩薩在利益眾生的時候,並不只是為一位有情,而是為了無量無邊的有情。祂所給予眾生的也不是半日之施,也不是一搏之食,而是給予眾生無上菩提的大安樂、佛果的大安樂,而且是滿足一切眾生的一切所欲,而不是滿足眾生暫時的需要而已。利益眾生的時間又是恒時的,而不是一段短暫的時間,乃至輪迴未空之前祂都要這樣做。「恒時施與何待言」這樣的菩薩、發起菩提心者,更是值得我們去讚嘆祂為大善人。

請看文(壬三…癸一、餘菩薩不應少毀謗之因 廣論P.135+1):

「如是佛子大施主,若誰於彼起惡心,佛言隨其心念數,當墮泥犁爾許劫。」

那些已經具足願心、行心的利益功德者,也就是祂已經具足了願心和行心利益功德的這些菩薩,我們又可稱他們為佛子或大施主,如果我們對於他對我們的大恩無所知而隨著煩惱轉,生起惡心來對待這位菩薩,將會隨著我們所生起的瞋恚心有多少剎那,就會墮到地獄有多少劫。所以,我們應該思惟這些佛子、這些菩薩是如何來利益我們,應該生起感念牠對我們恩澤的心。如果不感念他們的恩澤,反而生起不恭敬、瞋恚的心,那我們的不恭敬、瞋恚心有多少剎那數,就會墮到地獄裡多少劫。

在註解中就有引經文來證明剛剛的說法,請看文:

「《最極寂靜決定神變經》云:『妙吉祥,若時菩薩,於菩薩所,發起瞋心,發起慢心,其時即彼自言我將經劫住於地獄,應當慎之。』」接著又引另外一部經,「《信力發起手印經》云:『縱令焚燬恒河沙數所有塔廟,不如於大乘勝解行地菩薩起一念損惱之心,其罪猶大無數倍。』」也就是即使你摧毀掉像恒河沙數那麼多的塔廟,那個罪惡也不及你對於一位住於大乘勝解行地的菩薩發起一念損害的心。

請看文,「蓋諸佛由菩薩生,損佛之因,故為重罪之尤,眾多經論,皆作如是說也。」講到如果對菩薩生起瞋恚心或是損惱菩薩的心,就等於是去損害了佛的近取因,因為菩薩是佛的近取因,佛是由菩薩而來的,如果你去損惱菩薩的話,就等於是去損惱成佛的心因了,你去謗撥菩薩也是一樣,等於你去謗撥佛的因了,這樣會使得你離佛越來越遠,你成佛的日子會拉得非常的遙遠,本來三大阿僧祇劫可以成佛的,現在不曉得要經過多少阿僧祇劫,都倍數增長的無法成佛。那你去破壞這些塔廟的話,並不會造成損佛的因。

剛才是說對菩薩生起瞋惡心所造的惡業有多重。相反的,如果你對菩薩生起淨信心,所得的功德也是無數倍的倍數增長。請看文(癸二、應修信心之因):

「若誰於彼生淨信,其果如前信轉增。」

我們造善或造惡,同樣都是對著這個菩薩,對境是一樣的,為什麼說對菩薩造善的功德會比造惡更大呢?因為你造善時的心是正的,而不是顛倒的,有很多的正理、很多的量可以成立起這一點。當你造惡時,你的心是顛倒的,雖然這個惡是有它的力量,可是,因為心顛倒的關係,勢力就小很多了。就像證空性慧、證得無我的心及起我執的心,同樣都是這個心,可是,證得無我的心對於我們利益的力量,就遠勝於我執的心對我們傷害的力量。所以,我們必須對菩薩生起歡喜、恭敬、信仰的心,因為我們見到祂心相續當中菩提心的功德。如果我們能夠對菩薩生起歡喜、恭敬、信仰的心的話,也為我們自己締造了無量無邊的功德。所以,我們要對菩提心的功德有所認知,像前面所說的願心和行心。之後我們才能對已經生起菩提心的菩薩生起歡喜和恭敬的心,如此一來,我們也會生起想要獲得菩提心功德的心,所以要對這些菩薩生起清淨相。

我們要如何去遮止對菩薩生起不信、惡心、輕視或瞋恚的心呢?我們要對於其他有情不要輕易的隨我們的妄念去判斷他就是怎樣的人,因為實際上我們並不知道他是怎樣的人。因此,我們要對其他有情修清淨相。如果我們沒有正確了解的正量可以了去解他人是如何的話,可能我們就會隨著自己的妄念而轉,而會越來越嚴重。所以,我們心中如果沒有未緣到因(未緣到的真因、未理解真正的原因)的話,就無法去判斷何者為是、何者為非。如果我們還沒有辦法緣念到那個真正的原因,就沒辦法肯定他就是怎樣的人。

如果我們自己不了解別人,還在一直用不正確的理由,說這個人怎樣、那個人怎樣,一直加上很多的猜測,無明、煩惱一直加上去,一直會生氣,或對他不清淨,如果這個對象是菩薩的話,那就很糟糕了,就會產生前面所說的危險。未緣到因在那裡有特別的解釋,所以,我們要特別小心,不可以隨便去評判下決定這個人是怎樣、那個人是怎樣。

我們如果無法去判斷對方到底如何的話,最好能保持一份恭敬、清淨的心來對待對方。所以對於菩薩這個對境,不管我們是生起淨信的對境,或是生起瞋恚的對境,同樣都是對著這個菩薩。這個菩薩可以說任何時刻,祂都永遠不會生起一絲絲傷害我們的心或是瞋恚我們的心,再怎麼小傷害我們的心在祂身上找不到,祂無時無刻只有利益我們的心而已。即使我們再怎麼去惡待他、傷害他,祂永遠都不會有想要傷害我們的心。不管我們怎麼去傷害他,等於是增長他的修行而已,祂的修行會越來越好。對於菩薩來說,我們如果惡待祂,祂不會特別離我們很遠,我們如果善待祂,祂也不會特別對親近我們,祂對每一個眾生都是一樣的。

請看文(癸三、結成應頂禮皈依 廣論P.207+7):

「於諸佛子極珍重,罪垢不生善自增,誰具勝義妙寶心,於彼之身當敬禮,
縱損彼者猶沾樂,安樂生處我皈依。」

對於唯行利他的菩薩,因為祂無時無刻都是在利益他人,「縱損彼者猶沾樂」即使去傷害祂,祂還是會帶給我們安樂。對於這樣一個安樂的出生處,我頂禮、我皈依。對於這樣的菩薩,我們如果去傷害祂,只有增長祂的修行而已,祂都不會反過來報復我們、傷害我們,反而會更利益我們。

《入菩薩行論》的第一品〈讚菩提心功德品〉到此講解完畢。這裡從不同角度來講菩提心的功德,我們去念誦它是非常好的,也會積聚功德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