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入菩薩行論 四》

雪歌仁波切講授,法炬法師翻譯
2004/11/21


第一品講到菩提心的功德,透過了解菩提心的功德,我們要去思惟菩提心能夠帶給我們什麼利益。菩提心能夠為我們去除種種痛苦,也可以消滅掉痛苦的因以及所有罪障,菩提心也可以帶給我們種種安樂,也可以使我們去成辦安樂的因。所以,我們應該把菩提心視為如同大珍寶、如意寶一般,沒有比菩提心更能帶給我們利益的。所以,沒有任何的心能夠勝於菩提心,沒有任何一個善能夠勝過菩提心所能帶給我們的功德,菩提心是最為殊勝者。從第一品使我們對這一點了解之後,我們就會生起想要受持菩提心的這種心,然後就進入第二品。

請看二十七頁(癸一、供養所為):

「為應受持如是妙寶心」

這裡的「如是」在藏文裡就是「彼」,「彼」就是指第一品當中的菩提心,這裡就將菩提心說成是像如意寶一般的心。第一品講到菩提心就像如意寶一樣,它的功德是非常非常多的,這些功德在第一品中都有講到。

發起世俗菩提心之前,必須要先生起增上意樂,在增上意樂之前,要生起大悲心,大悲心之前要先生起慈心,可以透過兩種方式來生起慈心,一個是透過寂天菩薩所說的自他相換的方式,另一個是透過金洲大師所傳的七重因果的方式。以七重因果來說,以知母、念恩、報恩三者為因生起慈心,接著生起大悲心,再生起增上意樂,乃至生起世俗菩提心。也可以透過寂天菩薩自他相換的方式,再生起慈心,之後再生起大悲心,從而生起清淨的增上意樂,再生起世俗的菩提心。

在修持的時候,你可以從金洲大師所傳的七重因果的知母、念恩、報恩,之後更進一步去思惟寂天菩薩的自他相換,因為自他相換的思惟是屬於一種秘密的口訣,不廣傳的。所以在《入行論》提到知母、念恩、報恩之後,應該更進一步去學這些秘密的要訣,因為這是更深入的,去思惟了寂天菩薩的自他相換之後,你再進入慈心、大悲心、增上意樂然後世俗發心。

七重因果、自他相換的修持方式,乃至於到發心,大家都應該很熟悉了,為了讓大家更明白,所以用問答的方式來問你們。

設問一:第一個:我們是為了一切有情而必須證得圓滿菩提,是不是這個樣子?第二個:是否為了一切有情而下定決心我一定要證得圓滿菩提?第一個就是說,為了一切有情,我“需要”得到圓滿菩提;第二個是說,為了一切有情下定決心, 我“務必要”證得到圓滿菩提。是哪一個?

自答;是第二個。

設問二:四聖諦裡面,我們修苦諦的時候,有沒有感受到整個輪迴苦的情況?應該是有的吧!那時候算不算是出離心?我們修苦諦時,心裡會有一個感受,而修滅諦時,心中會知道解脫、了解解脫、對解脫很有興趣,喜歡成就解脫,這兩個(感受)有沒有什麼差別呢?(聽不懂?!)

修苦諦時,我們心裡會很期待,很想出離六道輪迴,這種感受算不算是出離心呢?若答是,就錯了,這不算是出離心。在修苦諦的時候,我們就會一直去思考整個六道輪迴是那麼苦,在這種非常強烈的思惟之中,我們心裡會很想脫離這個輪迴,此時我們的要求是脫離輪迴,所要求的對象是不是解脫?

自答;是解脫,不是輪迴。

設問三:在滅諦修行的時候,有什麼樣的感受?有沒有很想成就阿羅漢?有嘛!那個阿羅漢跟剛剛第一個問題修苦諦時候的解脫是不是一樣?那個解脫跟滅諦的解脫就一樣嘛!那它們有沒有什麼差別?滅諦的時候,這種很想解脫的解脫,很想獲得阿羅漢,或者成就解脫的果位,這個跟第一個修苦諦時候要求的對象有什麼差別?他們有什麼差別?是不是兩個都是解脫?是嘛!那有什麼樣差別?那個差別是在對象上面的差別或是自己念頭上的差別呢?念頭上的差別怎麼分類呢?

中間有人提問:……

回答:道地的時候還沒有行動,修道地的時候是要行動的對象才認識、才清楚而已。

譯者提問:是不是在苦諦的時候,是想獲得解脫,但還沒有獲得解脫,是不是還在因位?到滅諦的時候……

回答:滅諦修行是…我們還沒有進入資糧道之前,四聖諦都要修,修四聖諦的感受一直強、一直強,才會有正確的出離心產生,才開始算是進入資糧道。剛剛講滅諦是果的部分,成就阿羅漢的時候,才算是修滅諦。

這就是「我需要」跟「我一定要」的區別,一個是我要但是沒有辦法做,像這種的。滅諦的時候是自己有信心「我有辦法做」,自己很清楚有辦法做到。苦諦的時候只是一個期待、願望,雖然想要做,卻是沒有辦法做。到了集諦就慢慢清楚了,有沒有辦法做到。清楚了之後心裡知道:「我有辦法,我要做!」這種決定就是滅諦的時候。

要把這樣的邏輯用在佛陀的果位上面,「我需要做但是沒有辦法做」,那是什麼時後要生的(心)?啊?(學員答:…)也不是!以慈心、悲心、增上意樂、菩提心這四個次第來說,剛剛講的「我需要成佛,但是沒有辦法做」的階段,是在增上意樂和菩提心的中間。增上意樂是我要做,我沒有辦法,但是成佛的話,才有能力。我有沒有能力成佛,還要考慮嘛!所以這增上意樂和菩提心的中間,還要生出來那種「我需要成佛」,就相當於四聖諦中修苦諦的情況。修苦諦時的目標是「我需要解脫」,這種想法、要改變的念頭一直要有,還要修集諦;修菩提心時也是要先生起「我需要成佛」這種的想法。然後還要在這中間集諦和滅諦也要加上去這樣的修法。

我們修苦諦的時候「需要解脫」這種的念頭會出來,然後這中間要還再加上去修集諦,然後修滅諦。修滅諦的時候才會出現「我要解脫,我要去修解脫的方法」的念頭。就像這樣的修行方法,也要把它用在增上意樂和菩提心中間,我們也要了解。

學員問:……

回答:對,經典中並沒有特別講這中間有什麼樣次第,沒有什麼名相,但是還是要修。

學員問:……

回答:對,那樣的次第。

增上意樂是我要幫忙眾生,這是我的責任,這種時候算是增上意樂,雖然這個事情是我要做的,但是,自己還沒有能力做到,要等到成佛才有能力。所以,心裡想著「我需要成佛」,這是第二個嘛!至於有沒有辦法、有沒有能力成佛,還要考慮。在考慮這一點的時候,就要看自己心上面的煩惱障、所知障有沒有辦法斷除,同時心上也要生起空正見,要了解自己心上空正見的力量有多大,是否有辦法一直增加;另一方面,它相反的煩惱障和所知障有沒有辦法整個消除掉,這些要一直去思惟。慢慢地,自己空正見的能力增加,會感覺到「以後一定有成佛的能力」,會產生這樣的信心。這樣的信心出來之的時後,才會感覺到「我是有能力成佛的」,這樣子之後,心裡才會慢慢的產生「我想成佛」、「我要成佛」,才會下定決心「我一定要成佛」,這才開始算是願菩提心。所以這中間,四聖諦也要了解,把它用到這上面。

翻譯者:我們現在學《廣論》,從下士道、中士道到上士道,四諦、十二緣起都要學,這和《現觀莊嚴論》的整個次第是否相同呢?《現觀莊嚴論》也是成佛的次第,對不對?

回答:《現觀莊嚴論》主要是八個事…

再問:八事不要去管它,是說《現觀莊嚴論》修行的次第,跟《廣論》的次第?

回答:次第是一樣的。《廣論》裡沒有講資糧道修什麼、加行道修什麼、見道修什麼,都沒有的。只有講下士道、中士道和菩提心而已,心中已經生起菩提心的那個時候,算是《現觀莊嚴論》最前面的三品。《現觀莊嚴論》總共有八品,前三品算是修菩提心最總集的修學對象,一個是要特別成佛的,一個是要修菩薩行的,一個是幫助眾生的,總集來說這三個就是他修的對象。對於這三者要清楚了解的話,就在前三品,然後一步一步資糧道、加行道修什麼,就是下面的四品(四個加行),最後的結果就是第八品果位法身。

翻譯者:我們從下士道、中士道學到上士道之後,就進入資糧道的下品,從那時才真正進入《現觀莊嚴論》最下面開始起修嗎?

仁波切回答:是的。所以,學《廣論》等於是《現觀莊嚴論》的前行。

菩提心,我們說為了一切有情,我們「欲得」圓滿菩提,不但如此,而且還必須「證得」圓滿菩提,以這個圓滿菩提為我們所要得到的對象。所以,在菩提心的時候,並不是只有「我們必須要得到圓滿菩提」而已,必須還要有很強烈的一點,就是還要有「我一定要去得到圓滿菩提」的心。

剛才講到:修苦諦時去思惟整個生死輪迴,所生起來的是不是出離心呢?不是。出離心是欲脫離整個生死輪迴的心,你必須生起想要脫離生死輪迴的慾望,將脫離輪迴立為我們所欲得之對境。

生起菩提心也是如此,不是只有需要得到而已,我們還要有想要得到圓滿菩提的思惟,它的根本可以追溯到大悲心,大悲心就是利他之思,這也要看所生起來的利他之思的力量大小。

說到利他之思,有些人心裡會有不平衡的狀態,他會有無法容忍別人變得好的心態,這就是一種競爭、嫉妒的心態,這會是一種壓力。一個真正生起利他之思的人,一定會很願意別人比自己好,當他真心去讚美人家時,沒有這種競爭、嫉妒的心態,也就沒有這些壓力。

我們知道,其他的有情非常的多,數量上有千萬億之多,而「我」則只有一個而已,你如果總是拿一個(我)來對抗那麼多的有情,來跟他們競爭、比賽的話,那你的心永遠都會很苦、很亂。如果把心態調整過來,相反的,其他有情既然這麼多,那我就不會跟他們競爭、比賽了。我就把他們視為很重要,重視他們更勝於我,那這時後所講出來的話或做的事就沒有競爭的味道了。

有情既然是無量無邊,所以我們就不要對這些有情有競爭、比較的心態,也不要有跟他們疏離、遙遠的心態,也不要有無法堪忍他變好的心態。如果能反過來對每一位眾生生起一顆良善的心,因為有情無量無邊,如果我們對每一眾生都生起善的心、善的思惟,我們的快樂也是一樣會變得無量無邊的。

菩提心既然這麼重要,而我們要去持守菩提心並不是那麼容易的一件事,我們要做很多的準備工作,才有可能去持守菩提心。也就是必須要做很多集資淨罪的工作,就好像有一個國王要來,下面的人就必須忙著張羅很多的準備功夫。我們既然要把菩提心迎請入住我們的心中,也要做很多集資淨罪的準備工作。

接著看科判,「戊二、發二菩提心已學菩薩行之法 分二:己一、受持菩提心之法,己二、學波羅密多行之法。」這邊就進入到第二品,就是懺悔品的部分,這二品主要講的就是要做禮敬、供養、皈依及依著四力對治法來懺悔罪障,到了第三品就可以正式受菩薩戒了。要受菩薩戒之前,也要集聚資糧,發隨喜心,然後再依著儀軌來正式受戒。

第二品開始就講到首先要做供養,供養的對境,請看文(戊二…癸一、供養所為):

「為應受持如是妙寶心,於諸如來正法菩薩心,
殊勝三寶清淨無垢染,功德大海勝妙供品陳。」

也就是向諸善士、如來、正法以及菩薩,尤其是向殊勝三寶來做供養。三寶裡面包括僧寶,僧寶也包括聲聞、獨覺眾的僧寶,但這邊特別指出是菩薩‐佛子,有特別指出這一點,因為我們現在是在學發菩提心的階段,所以要特別向佛子‐向菩薩來獻供養。這樣獻供養是為了能夠受持如是的妙寶心‐這樣子的菩提心。

首先講到要供養,用無主物來供養,就這麼一大段的根本頌(癸二…丑一、供物):

「盡其所有妙花並嘉果,盡其所有良藥百味俱,
盡其所有希世諸珍奇,盡其所有悅意妙香水,
如是乃至妙寶七金山,園林寂靜景物宜人地,
嘉樹奇花絢爛色莊嚴,繁柯美實茂密枝葉垂,
天龍世間俱生和合香,如意寶樹七珍飾林苑,
自然香稻不由耕稼生,種種莊嚴堪為供養具,
明湖清沼灼灼發芙蕖,鳧雁和鳴妙音有哀雅。」

這一大段很容易了解,不需要太做解釋,也就是去取那些非常清淨自然長出的無主之物,用這些來供養,像現在清淨有機的這些東西來供養。當我們外出的時候,如果到一個風景幽雅、清淨的地方,我們可以緣著那個地方的景物,口中念誦供養咒,供養咒就是剛剛唸的咒,然後唸「嗡啊吽」、「嗡啊吽」,思惟著把它供養出去。如果看到風景幽雅的地方,你不可以想:「啊!我如果在這裡住該多好!」

〔當我們到這種好地方的時候,要把這些所緣念到的美好事物供養給諸佛菩薩,這才是主要該做的。我們這樣供養的原因是什麼?是為了要利益一切眾生。我們可以代表一切眾生,替他們來做供養,我們如果以一個人來代表所有眾生供養的話,等於所有眾生也有供養。〕仁波切更正說:我講的是對像的那個菩薩,好像各個菩薩,每一個菩薩祂可以代表無量無邊的眾生,因為他們就一直做為了眾生的事情。所以我們供養的對象,表面上看起來是只有一個菩薩,比如說,我們前面供養了一個菩薩,但是卻代表了我們供養了無量無邊的眾生。仁波切又說:(代表所有眾生來獻供養 vs供養了一個菩薩,但是卻代表了我們供養了無量無邊的眾生)那就兩種都可以(成立)。所以我們在供養的時候,菩薩前面我們供養的話,自然會得到,就這個樣子。那自己供養的時候,可以想我是代表無量無邊的眾生來獻供,我帶領著眾生一起供養,這樣的觀想也可以。當我們誦經、持咒時,隨時要這樣想著旁邊都有眾生。

當我們在獻供養給對境時,要想著是為了利益一切眾生而獻供養,不可以想著對他們供養是希望他們來救度我或是讓我好一點。只有想著自己去獻供的話,那是不可以的。

我們皈依上師、皈依佛、皈依法、皈依僧,甚至發起菩提心、持咒或者來修護輪等等,做這些事時,應該是為了一切眾生而做。可是,往往我們都不是這樣,我們往往都是為了我愛執在做,為了我愛執來皈依上師、皈依佛、皈依法、皈依僧,為了我愛執來生起菩提心、求證圓滿菩提,為了我愛執來持咒、為了我愛執來修護輪、觀十大明王,請他們來去除所有障礙而不要傷害到我愛執。要改變這樣的想法雖然很困難,但是,只要慢慢的調整還是可以修得好的。

當要陳設供品供養的時候,可是手中卻沒有很多供品可以實際來供養時,就可以像以下所說的來供養(丑二、如何供養):

「遍虛空界廣博無邊際,所有一切無主執持物,
慧心攝取善巧而獻陳,殊勝士夫能仁諸佛子,
清淨功德生處大悲心,願祈愍念於我垂納受。」

以這種方式來獻供養。這裡說的「清淨功德生處大悲心,願祈愍念於我垂納受」,就是最殊勝的供養境之清淨功德的出生之處,就是大悲心。也就是指最殊勝的供養境就是佛、菩薩。如果供養一尊佛或菩薩的話,就等於是供養一切眾生。在這個階段,我們是為了要能夠受持菩提心的緣故,所以需要積聚廣大無邊的資糧。為了利益一切眾生的緣故,所以要受持菩提心,因此必須獻供養,獻供養最殊勝的對境就是清淨功德的出生處。

我們所供養的這些無主之物,它們雖然是沒有主人,可是也不是屬於我們自己的。所以在要供養的時候,可以用你的意、用你的心去緣念這些東西,然後將它們供養給你心意中殊勝的供養對境,而不需要實際將它們採集起來供養,不需要。所以這邊說如果你真的一無所有、非常貧困的話,要如何供養?請看文(丑三、供無主物之因):

「今我福德不具極困貧,別餘供具資財悉非有,
依怙惟為他義作殷勤,饒益我故神力祈受享。」

我為了要發起菩提心,就必須要積聚無量無邊的功德,可是,我現在沒有很多的財力,沒有很多東西可以供養,非常的貧困,只能用心去緣念這些無主之物來供養,也請你們能接受我的供養。

問題:請問仁波切,如果是有主物,例如見到路邊水果攤的水果,是否也可以供養?

回答:仁波切說用意去緣取來供養是可以的,這可能牽涉到唯識宗的觀念,比如仁波切手中拿的念珠只有一串,可是,你們每一個人心中都會有一個“所了相”的念珠存在,就是在你們心中都會現起一串念珠存在,不是義共相,是所了知的念珠,你就用你心中現起的的那一串念珠來供養。我們並不是實際拿人家的東西來供養,而是取自己內心悅意所緣到的部分來供養,這並不是偷盜別人的東西來供養。是他自己業做出來的,水果還在啊!是自己習氣做出來的,看到的是自己的部分,不是算那個東西,是習氣結果的部分,看到的部分作供養,這是自己的啊!這不是偷偷拿。自己習氣的部分就可以拿吧!警察抓的話,就說這是我的習氣,哈!哈!哈!習氣的部分還是有,沒有的話就沒辦法看到,比如說一些眾生,這裡有水,但是他們沒有看到水,所以習氣有關係。…對,業力也是很重的習氣。

供養的時候,如果我們真的是一無所有,就可以用這種方式來供養,但只要還有能力去準備供品的話,就應該要實際去準備供品。有一些人就用這個當理由,從來都不買一樣供品來供養,所供的供品也不知道擺了多久都不換的,他就偏偏用這個理由,用觀想的方式去緣無主物或者有主物來供養,這樣子是不可以的。如果你自己能力還及的話,至少要買個真的東西來供養,所以這裡才講,他為什麼不能實際的用這些實質的供物來供養,是因為「今我福德不具極困貧」的緣故,才用這種方式供養。

這邊就講到,如果我們真的沒有什麼東西可以供養,一無所有,至少還有這個身軀,我們對這個身軀還有權力在,應該用這個身軀來供養。供養時也不是為了我們個人而已,而是為了一切眾生,不可以被我愛執所驅使,而是要將自己的身軀供養給諸佛菩薩,所以這邊才說自身供。(子二、自身供):

「我於一切諸佛佛子前,盡我身心無餘至誠獻,
祈諸殊勝勇識咸攝受,至心願為諸尊作臣民,
我由諸尊咸作攝持故,饒益有情不怖生死輪,
往昔眾罪清淨得超脫,別餘罪垢此後不再生。」

這裡是虔誠的供養自己的身體,並不是今天供養當你的佣人,但明天有一些自己的事情要做,好像明天是當我愛執的佣人,今天可以當你的佣人,明天就收回來,這樣是不行的,他是虔誠的做供養。

當我們出去的時候,緣念這些外在的無主物來供養時,也可以使我們的我愛執轉趨薄弱、變小。可是比起獻出我們的身軀,可以更使得我愛執更為縮小。因為身軀是我們絕對必要的,一定需要這個身軀的,外在的物質、無主物等等,卻不見得是我們絕對必要的,如果能為了一切有情的緣故,而將此身軀獻給諸佛菩薩的話,那我愛執的降低程度可能會更大一點。

接著講到心力變現的供養,這裡講到獻沐浴等等,剛剛所說的無主物、身軀的供養,這些東西我們的眼睛還可以見得到,可是,到這邊的時候,要去迎請諸佛菩薩過來,然後要生起宮殿、澡堂來獻沐浴等等,這些我們無法親眼見到,諸佛菩薩來了,我們也無法親眼見到。所以,這邊就進入用意變的方式,用你的心意變化出來的供養,其中又分為有上供和無上供。

首先講到浴具的部分(子三…卯一、浴室):

「浴殿香薰旃檀氣芬馥,水晶布地晃耀色晶瑩,
眾寶軒楹輝煌悅人意,珍珠華蓋垂覆燦光明。」

這裡講到澡堂、浴室。(卯一、獻浴)

「於諸如來及諸如來子,奉獻眾多充盈妙寶瓶,
善盛悅意妙香甘露水,妙歌天樂無量浴具陳。」

這邊就講到獻浴的部分。事實上,我們如果對諸佛菩薩獻浴的話,可以為我們淨化很多的罪惡、罪障。如果你去灑掃寺院,或者說佛龕的話,都可以為我們淨化很多的罪障、煩惱障,尤其可以淨化很多不淨的顯現,不乾淨的這些顯現,顯現出來各種不乾淨。我們會看到很多東西有不清淨的景象顯現出來,它最主要是來自我們的煩惱障和所知障,因此,有時候會覺得非常污穢、非常髒。這一點可以看出,我們內在不清淨,外在也會顯出不清淨。所以透過沐浴的供養,可以淨化掉我們內在的不清淨,也可以淨化我們的罪障。

尤其在我們每天洗澡的時候,也可以做這樣的觀想。在洗澡時,可以觀想自己是最重要的上師,或者觀想自己是宗喀巴大師,將洗澡觀想成在獻浴,獻給自己的上師或宗喀巴大師。用這樣的觀想方式來洗澡,也有淨化罪障等等的功德。

獻浴完之後,就要開始為這些聖眾擦拭身軀,請看文,(卯三、拭身)

「無比天衣清潔離垢染,妙香沾灑塗拭如來身。」

擦拭完之後就是獻上衣裳(寅二、天衣):

「次復於諸聖身敬奉獻,芬馥天衣妙色善染成,並及種種輕柔妙天衣。」

再來獻上種種裝飾品(寅二、莊嚴):

「百千種類殊勝莊嚴等,奉獻莊嚴大行普賢王,聖妙吉祥觀世音自在。」

再來是獻上塗香(寅四、塗抹):

「香氣芬騰遍滿三千界,以諸妙香塗抹如來身,
如煉純金磨瑩露光彩,威光赫奕瞻仰諸能仁。」

再來是獻上花鬘或花朵,主要是掛在他們的脖子上,或是將花散在他們座位的四周(寅五、花鬘):

「於諸能仁自在勝供境,曼陀羅花妙蓮優缽羅,
種種端嚴美妙悅人意,芬芳妙花環鬘作供陳。」

再來是獻上鼻子聞的熏香(寅六、熏香):

「次復奉獻奪意殊妙香,遍滿虛空涌聚妙香雲。」

再來是獻上種種肴饌,也就是種種的美食的意思(寅七、餚饌):

「餚饌羹湯善調具百味,種種天廚妙善悉進呈。」

再來是獻上燈明(寅八、燈明):

「次復奉獻眾寶燈明炬,金色蓮花環鬘次第陳。」

再來為了能請他們多住幾天,接著是獻上無量宮,(寅九、無量宮):

「淨地無塵妙香善塗瑩,悅意雜花遍佈極芳馨,
無量宮殿妙香聞讚詠,珍寶莊嚴垂履色晶瑩,
遍滿虛空無量莊嚴具,悉皆奉獻大悲自性身。」

然後還要在宮殿頂獻上寶傘、華蓋(寅十、傘蓋):

「眾寶莊嚴傘蓋純金柄,輪圍種種莊嚴可眾心,
妙相端嚴見者咸愛樂,常時擎持奉上諸能仁。」

除此之外,還要獻上種種奏樂讓祂們很高興(寅十一、音樂):

「復以別餘供雲聚,並諸悅耳和雅音,解除有情諸苦痛,如雲普覆處處聞。」

我們剛才主要是供佛的聖身,那還有供養佛語。佛語的代表就是這些佛典、佛塔等等,也可以供養雕塑的佛像。在這邊供養的時候,不是像先前沐浴的方式,而是用散花的方式來獻供養,這邊就講到(寅十二、供品恒時不斷之加持):

「於諸正法勝妙寶,塔寺伽藍妙相嚴,普雨眾寶妙花雨,恒時不斷願降霖。」

也就是要恒時不斷的來獻供養,願祂們都能夠接受到,去享用到我們的供養。

剛剛供的就是屬於有上供的部分,也就是透過實質的陳設,或者說由你的心意所化現出來的,看你的能力如何,你就化現出來做種種的供養,這些都是盡我們的所能來做的供養。還有很多是我們不能做到的供養,我們現在所做的供養之外,還有其它更上的供養存在,所以才稱我們現在所做的供養稱為有上供,也就是在這個上頭還有更殊勝的供養在,那就稱為無上供。這邊就舉了文殊師利菩薩及普賢菩薩,祂們所做的供養都是無上供,非常的廣大無邊、力量非常大的供養,像這樣的無上供養,我也要像祂們一樣來做這種無上供的供養。所以這邊就說(丑二、無上供):

「云何文殊師利等,於諸如來修供養,如來依怙佛子前,我今供養亦如是。」

也就是我也要效法他們的方法來做無上供。自己能夠觀想的要好好的、深細的去觀想,如果自己沒有辦法觀想的話,就像最後說的一樣,「文殊菩薩!普賢菩薩!你們怎樣觀想的供養,我就按照這樣子去供養。」迴向的時候也是一樣。

我們所獻上的有上供及無上供,也就是將我們自己的身軀,或者說自己周遭前後左右的這些物質來獻上種種的供養。有時候我們在獻這些供養的時候,都還會有這個我,還會以這個我為主,我需要什麼、什麼,所以我來獻供養,我們有時候會這個樣子,那在這個時候,我們就要改過來,這個我要把它放下來,就是為了要供養一切諸佛菩薩的緣故,所以我來獻這個有上供,獻這個無上供,就是這樣。仁波切補充:我講的是比如說,我們前面的那些供養,它有包括看到的東西,或者是自己的身體,整個都已經供養了嘛,那些事我們一看到,一跟它們接觸的時候,我們常常的念頭是:這是我的,或這是我要,就這種念頭常常會出現的。所以我們常常接觸自己的身體,或者是旁邊的那些東西,都一直捨棄掉、一直捨棄掉,為了眾生,為了佛菩薩,這樣子一直供養的話,我們那種的念頭就會慢慢的減少,為自己的念頭會減少。〔有的時候我自己想練習一下,就講一些國語。哈!哈!〕

獻沐浴、獻供養等,是藏系的傳統,這是獻給諸佛菩薩的。藏人有時候會供給上師毛巾、肥皂、牙膏、牙刷等等(以下這句是仁波切問在座學員,有關於漢系獻供的情況)。這邊八月份的齋僧,有時候也一樣會供養這些東西。

在獻完供養之後,接著就要獻上頂禮及讚頌,請看文(壬二…癸一、語讚):

「我於一切功德海,普以韻音支分海,贊揚悅耳妙音雲,一切如來定普聞。」

在這邊我們要去緣念諸佛菩薩們無量無邊的功德,之後以我們的身軀實際的向他們來做頂禮,以我們的口實際的向他們來做讚頌。所以說:「於諸悲智等功德大海,我以讚揚無邊功德之韻音支分大海而為讚詠。」在這時候就可以思惟:「想一一身出無量首,一一首出無量舌,而為讚歎。」觀想每一個身軀化出無量無邊的頭,以身體來頂禮,以口來做讚嘆。「又於諸聖眾,我雖未作讚揚妙音時,亦定有無量妙音雲隨時隨處出生想。」此時還要觀想我們禮敬的對境,或讚頌的對境,祂們也是無量無邊的,用這樣子來做頂禮、來做讚嘆。

(癸二…子一、禮三寶):

「三世如來一切佛,並諸妙法賢聖僧,盡其所有剎塵身,我今恭敬而頂禮。」

(子二、禮發菩提心所依):

「於諸菩提心所依,及諸塔廟我頂禮。」

這邊就講到,我們要禮敬的對境就是佛法僧三寶,佛法僧三寶就涵蓋我們一切要禮敬的對境,其中的僧寶涵蓋有聲聞、獨覺和菩薩。這個階段因為要受持菩提心的緣故,所以要特別向菩薩這個僧寶來頂禮,除了向祂頂禮,也向我們所要學的這些法藏來做頂禮,也向實修這些法藏的補特伽羅(尤其是菩薩)來向他頂禮,也向發起菩提心的出生處(勝義上的代表就是指佛塔)頂禮。所以這邊就講到我們向塔廟來做頂禮,或向佛像來做頂禮。

(子三、禮和尚阿闍黎等):

「於諸和尚阿闍黎,持淨戒者我頂禮。」

我們如果受別解脫戒的話,就要向剛出家時傳戒的的堪布及阿闍黎頂禮,受沙彌戒或比丘戒也都有這些師長,所以,在受別解脫戒的過程,會有很多的堪布、阿闍黎這些師長,那我們都要向他們來做頂禮。所以偈頌說「於諸和尚阿闍黎,持淨戒者我頂禮。」我們今天講述至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