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入菩薩行論 五》

雪歌仁波切講授,法炬法師翻譯
2004/11/28


先前講到供養、頂禮、皈依及懺悔四個主題,其中的供養、頂禮已經講完了,再來應該進入皈依的部分。為什麼要作這四個加行呢?原因就在於二十七頁(癸一、供養所為)講到的「為應受持如是妙寶心」而做的。

皈依,請看三十四頁(壬三、皈依):

「乃至未證菩提間,於諸如來我皈依。於諸正法菩薩僧,我今皈依亦如是。」

要發起像珍寶一般的菩提心,不是一件很容易的事,我們必須要有廣大的福德為靠山才可以,否則如果沒有廣大福德為靠山的話,菩提心是很難思議得到的,我們想都想不到的。我們為什麼要去做供養、頂禮、皈依、懺悔,為什麼要去做這些是呢?也就是我們要去做集資淨罪的工作,這裡講的供養、頂禮、皈依、懺悔,這只是一個代表而已。

第二品主要講的是懺悔,懺悔之前我們必須要先做供養、頂禮、皈依等等,我們要捨棄貪著的心而去利用一切我們可以利用的事物。自己對皈依境要從內心深處生起極恭敬的心,身體要有很恭敬的態度,心裡則是很堅固、虔誠的信仰心來求皈依。在懺悔之前,先做供養、頂禮、皈依之後,當我們做頂禮的時候,要思惟自己身處在皈依境面前,要用非常恭敬的態度,心要非常專注的去緣念皈依境,心中要想著「您是我唯一的投靠之處,我深心的向您求庇護」,要發出這種心才稱為皈依。

依境就是指佛法僧這三者,我們要去了解如何來做皈依,也就是如何來皈依佛,如何來皈依法,如何來皈依僧,如何來向他們求庇護,也就是如何來向佛求庇護,如何來向法求庇護,如何來向僧求庇護。我們在做皈依的時候,要從內心深處深深的生起一心投靠的心,要想:「除了你們之外,我沒有其他的投靠之處。」除了佛之外,我沒有其他的投靠之處,沒有任何的導師是勝於佛寶的,沒有任何真正的依止處是勝於法的,沒有任何其他的助伴是勝於僧寶的,要發起這種心。

要皈依三寶不是那麼容易的事,就像《現觀莊嚴論》裡面次第的建立而言,它是先講二諦以及四諦的建立,要讓我們先去善為了解二諦和四諦的建立,了解之後才知道所謂的法,對法有深刻的了解之後,才會對究竟的佛生起信心,也才會對於修行的助伴–僧寶–生起信心。如果能夠對二諦和四諦的建立有深刻的了解,才能稱為對三寶有所了解,否則只有嘴巴說皈依佛、皈依法、皈依僧,那也只不過僅止於言詞而已,是不是生起真正的皈依,那還值得討論的。

我們如果要去了解何謂皈依,就必須要透過學習這些論著和法本,才能了解它裡面真正的意義,這樣子心中才會生起真正的皈依。上次講到皈依有八種利益,我們如果在心相續當中已經生起了具量皈依的話,那皈依的功德可以說隨手可得。

對皈依的部分,可能我們就不廣說了,因為先前有說過了。在我們心中要以皈依為基礎,然後再進一步的來做懺悔,懺悔要依著四力對治法來懺悔。請看三十五頁的科判,「癸一、摧壞徧行力,癸二、依止力,癸三、對治徧行力,癸四、遮止罪業力。」

第一是摧壞徧行力(第二是依止力),也就是生起去追悔的心,追悔往昔所造過的罪惡,要思惟自己是處於皈依境的面前,生起懊悔自己過去所造罪惡,這些皈依境就是我們的依止之處,所以這個就是依止力。接著就是對治遍行力,也就是直接用對治法去對治,可以修空性,或者念佛名號或者來念誦百字明咒等等,這些直接來對治罪惡的法門。比如說你如果貪欲很強,你就直接去修不淨觀,或者瞋恚很強,就去修慈心等等,這就是第三個力。第四是遮止罪業力,就是去防範罪惡再返回,也就是下定決心爾後不再犯的這股力量。

接著就正式進入懺悔的部分,請看文(癸一…丑一、顯明了知懺罪之境):

「普於十方善安住,圓滿正覺諸菩薩,具足大悲諸聖前,合掌至心而啟請。」

要再思惟自己處在懺悔的對境跟前,向他們很真誠的來做啟請,請他們能夠鑒知我、垂念我。

請看文(丑二、由時因種類等門總懺所造罪):

「從於無始生死來,或於今生或他世,無知自作諸罪愆,或復教他令作罪,
愚癡擾亂所勝故,或見他作而隨喜,所作罪愆悉觀見,依怙尊前至心懺。」

從無始生死以來,無論此世或他世或其他的生生世世當中,我曾經造過種種惡業,這些惡業是因為無知的關係而去造作的,或者是明知故犯,不只是自己做,甚至還叫別人做這些罪惡。因為愚矇於善惡的取捨,而去造了這些罪惡。或是看到別人造作這些罪惡時,心生隨喜之心,仁波切說或許我們也會對自己的罪惡發起隨喜之心。請祂們都能垂鑒到我所造作的罪惡,在所有皈依境的面前,從內心深處發起最真誠的懺悔心,而且是發露而不覆藏。

在我們發露懺悔的時候,最主要的,還是要思惟罪惡會帶來的果報,在實際做懺悔的工作時,還要去憶念起以前所做過的罪惡。比如何時做過這些罪惡,在做的時候,加行的階段是生起怎樣惡的意樂,正行時又是如何去造作這個惡業,結行是否有發起隨喜、歡喜的心。所以在未作、正作以及作已這三個階段,都要清清楚楚的想起來。然後在自我發露懺悔的時候,最好能夠舉出一、兩個你曾經造作過的罪惡,就是想起以前曾經造作過的罪惡。如果只是念百字明或念經,而不去想起曾經做過的某一個罪惡,沒有正對治哪一個罪惡來做懺悔的話,這樣子的力量就不會那麼的強。所以,我們真正在做懺悔的時候,從小時候開始,能夠回想起多少罪惡,就盡量去回想起。

我們在懺悔的時候,一定要先去想這些罪惡帶來的這些異熟果報,甚至要去想它們所帶來的等流果、增上果等等這些。比如說等流果,要去想領受等流果、造作等流果會是什麼,要去想異熟果。否則當你想到某一件過去所造過的罪惡,有可能你又再一次發起瞋恚了,或是說再一次的生起嫉妒心、生起貪欲心,你有可能又會去隨喜你所造的罪惡,那煩惱就會越來越嚴重了。所以我們要去想異熟果、等流果、增上果。

我們要盡量的去回想起在什麼時間造做過或如何造做過這些罪惡,那是有原因的。再來講到我們會去造作罪惡的對境,由於對境的差別,我們所造作的罪惡就會有大小的差別。造作罪惡的對境有三寶、父母、師長等等,我們可能會對三寶生起邪見,對於父母或師長等會生起瞋恚、蔑視等等,所以當我們在懺悔的時候,應該要特別舉出自己曾經造過的什麼樣的罪惡及是什麼樣的對境。

寺院裡面有糾察師是管規矩的,糾察師往往是做一年或兩年就會輪替,比如明天他要卸任了,今天早上起來,做早課的時候,大眾都會念三十五佛懺,在念的時候,這些糾察師及他的助手就要站起來,對著所有僧眾頂禮。因為你跌倒在地,就要從地上再爬起來。同樣的意思,我們是如何生起煩惱、如何造作罪惡、如何對他人生起瞋恚,就要依著那個對境做懺悔,才能夠把自己的罪惡淨化。這些糾察師在他的任內時,因為必須去管所有僧眾的戒律、規矩,往往就會去指責僧眾不可以這樣、不可以那樣,因為好言相勸,他不見得會聽,所以有時候就會用罵的方式。如果他們心中沒有煩惱的話還好,如果有煩惱的話,因他的對境是僧眾,所以他往往也是會有罪惡,故糾察師在卸任的時候,就要對著所有僧眾來做懺悔。

龍樹菩薩在一個祈願文裡面就講到一句:「我不要投胎出生去當僧伽工作者」,也就是「拜託不要讓我生為糾察師」。堪布‐住持大部分是管理一般的事務,比較不會像糾察師那麼的嚴厲。糾察師是鉅細靡遺的,他會去每個房間裡面看,房間裡有什麼東西,枕頭下面放什麼東西,每一個小地方都會觀察,若有違犯的就會打罵。有的糾察師也完全是不想管的,因為他們想的是龍樹菩薩說過的這一句話,不太想管的話,這樣子寺院就會很亂。

以前雪歌寺有一個笑話,有一個和尚,在他以前沒有當糾察的時候,經常講故事給大家聽,糾察來的話,他們就會一哄而散。有一次他被選為糾察,糾察手中要拿一個很重、很長的木棍,要打人的模樣,在寺廟裡到處繞繞。有一次當他這樣繞的時候,有另外一群人正在講故事,當他快要繞到那邊的時候,他們就全部都散開了。他也沒有想到自己是糾察,也跟著跑了,跑到房間外面時,因為手中的木棍太長,卡住了就進不去,此時才想到他自己是糾察。

在我們懺悔的時候,就要先思惟我們要懺悔的對境,在他的面前來做懺悔,這個偈頌就是(丑三、懺於殊勝境所造有力之罪):

「我於殊勝三寶前,父母師長諸尊重,由煩惱門諸所作,身語意之一切罪。」

我們要去思惟作惡的對境,我是依著什麼境來造作罪惡的,還要再去想起來,我在什麼時候做的,是如何做的,還要去想這些,接著還要再去思惟造作罪惡的這些果報。下面一個偈頌(丑四、思惟不樂之果追悔求懺):

「眾多過患集我身,極惡重罪難倖免,盡其所有諸罪愆,諸導師前求懺悔。」

在這個時候你就要去思惟那些果報有什麼,然後去求懺悔。這邊說重罪,重罪指的就是極為沈重的大罪惡。

要心生懺悔,要從內心深處生起懊悔的心,想想我們造作罪惡時的意樂及加行,我們是什麼時候造的,如何造的,造的次數有多少,造作罪惡的對境又是哪些,那會引生哪些罪惡果報,先要去想這一些。還要去想:我如果帶罪而死,我的罪惡還沒有淨化以前就死了的話,那豈不是很糟糕嗎?所以我們很有危險性,會帶罪而死的危險性,因為死時不定。所以說(子二、怖畏帶罪而死而修追悔皈依):

「我今罪垢未淨治,或遇災橫先時死,故欲解脫諸罪愆,定須速疾求皈救。
王倏死忽難保信,已作未作不相待,有病無病悉齊等,命如朝露何可賴。」

這邊也講到,這死主他不會等我們的,他不會看我們這一世的工作是否已經做完,,這一世的目標是否已經達成,不會這樣子等你。那也不是有病才會死,因為有一些人很健康,沒有病就死了,所以,死時無定。

我們還要去想:我們造作這些罪惡,它有意義嗎?甚至我們造作這些罪惡時或許會生起隨喜心,那這樣做有意義嗎?我們努力的去做這些事,說實在,是沒有意義的,因為根本就帶不到來世。這一世再怎麼努力去賺錢、去從商、去騙人、去殺人,或是這一世求得多好的名聲、學術等等,都是一樣,死亡時都沒有一樣是帶得走的。為了這些而去造作罪惡,有意義嗎?全無意義可言。

再來(子三…丑一、追悔不知親眷身財等不可保信為彼造罪 廣論P.75+7):

「悉當棄捨終離散,我於此理昧無知,分別親及非親故,造作種種諸罪業。
所謂非親畢竟無,所謂親愛亦非有,乃至我身性尚空,如是別餘何所有?」

(丑二、死時僅成憶念境之喻):

「宛如夢境之所經,景物斑斑曾親歷,彼彼皆成憶念境,逝者如斯不可見。」

這邊講到,我們對於自己親近的一方會去貪愛,對於非親的怨敵會去貶伐、會去排斥,可是你造作了這些種種罪業,唯一能帶走的就是它的果報而已,帶走這些罪業的果報而已。這些跟你親或非親的,你一樣也帶不走。這邊說「非親畢竟無,親愛亦非有」,自己和他人終將成空,唯一能帶走的就是自己所造作這些罪業或功德而已,那這些東西別人也不會為你帶走。我們在生前還可以看到的這些親或非親,及功名、財富等等,等我們死後,也只不過成為憶念之境而已,就像夢境一樣。一個人死後就只留下一個名字讓人追念而已,其它沒有一樣能帶走的,就像是夢境一樣。

仁波切補充:我們在做事情的時候,都好像希望自己的親戚要贏而別人要輸,主要是這兩個,一定是自己要好,此時有一個相反的對象,好像是我要贏給他們看,好像它們要低一點,我要高一點,我們做事情都是這個方向一直走。那這個方向我們做的,有的是為了賺錢,有的是為了名譽,有的是為了財富。那我們得到名譽或財富,自己一直努力的作,也沒有辦法帶到來世,我的親戚我一直努力為了他們做,他們也沒有辦法幫忙帶這個東西(到來世)。我們的敵人,比如說他們沒有賺到錢,比較窮,或是名聲也不好,財力也不好,我都一直努力的讓他們輸,那些輸的東西,他們也沒有辦法帶到來世。我的親戚,他們也沒有辦法帶這輩子那些好的。為什麼呢?他們都要走,我們的敵人也要走,我們的親戚也要走,我也要走,就這個意思。我剛剛講的是:我也會走,我走了之後,那些名字,那些財,他們也沒有辦法帶,他們也會走。我的敵人輸的那些東西,他們也沒有辦法帶,那我還沒有死之前,也常常會看到一些敵人也有死,我旁邊的人,我的親戚也有死,但是死了之後,他們有帶什麼?看一看他們有帶什麼?他們就只有帶著業。所以下面講,那種的業是跟我有關,我做的是我的方便,我為了他們所做的那些惡業給我留下來,他們是走了,他們自己業的部分他們帶走,那跟我有關的那些業給我留下來。

(丑三、追悔如是現見不可保信任為彼等造罪):

「或復即於清醒時,眾多怨親悉亡逝,為彼所造眾罪業,極重難忍現在前。」

我們希望自己親近的能夠得勝,而希望怨敵能遭到挫敗,那所造的這些誰也帶不走,留下來給我們自己的只有這些罪業而已。所以,造作這些罪業根本沒有一點意義。

我們為什麼會做這些?因為無知的關係,我們不知會死的關係,所以我們會去造作這些,偈頌就說(丑四…寅一、總):

「空言年命倏爾盡,無常之理未證如,愚癡貪欲瞋恚力,作諸眾罪難數計。」

自己為他人所造作的這些罪業,事實上是很可怕的,因為在死亡時,這些罪業是自己帶走的,沒有人能幫你帶走。而且,這些罪業也不會憑空消失。

(寅二、別 卯一、怖畏生命唯減無增決定必死恐帶罪而死 廣論P.78-2):

「無間晝夜如逝水,年命消竭不暫留,空乞延年何可得,人生安得長不朽。」

也就是沒有人能幫你帶走這些罪惡。

(卯二…辰一、罪若未淨命斷之苦親友等不能救):

「當我輾轉困床褥,縱多親友相環守,畢竟臨終命斷時,死苦唯吾一人受,
墮死落王使者手,親知何補友何能?」

(辰二懼未作福):

「時唯福業堪依怙,奈余片善亦未修。」

死亡的時候,即使親朋友好圍在你的周邊,可是沒有一個人能幫你的忙,還是你自己一個人獨自要走,還是你自己獨自要受苦,這些罪惡還是你一個人獨自帶走,並沒有一個人能夠幫助你。

請看文(辰三、憂悔逼惱):

「哀余昔時由放逸,如斯怖畏非所謀,乃為無常現生事,造作眾多諸罪垢。」

造作這些罪惡的話,死亡的時候會產生很大的恐懼,因為我們死亡的時候,心的依止之處是我們曾造作過的這些福業,如果都沒有造作過(福業)的話,可以說你那個時就沒有福報可以帶著走,面對死亡時就會非常害怕。所以,我們現在應該要盡量去回想起自己曾經造作過哪些罪惡,然後加以懺悔。否則當你死亡要斷氣的時候,你心越來越昏、越來越不清楚,那個時候就快沒氣、沒命了。仁波切補充:我講的是快要死的時候,就特別會恐懼,因為我們也沒有消除那些罪業,所以一定會很恐懼,快要死的時候,可能會心慌掉,不是真正的慌掉,像慌掉一樣,很恐懼。我們學佛沒有修的話,就會像這樣子,明明知道而沒有去做,所以會這樣。剛剛講的是,我們為什麼會恐懼?沒有消除掉那些罪業。這個是我們現在要想:我的那些罪業沒有消除掉的話,我以後就會這樣子,所以我們現在要想,我的那些罪業趕快把它們消除掉,不然的話,以後就會變成這個樣子。這是一個懺悔的方法。

再來用比喻,請看文來說(卯三、生大怖罪之故):

「罪人斷肢赴刑場,牽引之時猶慞惶,況人吻燥眼根壞,宿業轉變見異物,
死王使者面猙獰,形像現前來攫捕,極大怖畏病苦纏,衰損難堪何待言。」

在臨命終時,你會看到種種這些景象,此時又想到自己所造的罪惡,就會產生極大的懊悔心。

死亡的時候會生起很大的恐懼心,這種很大的畏懼生起來,這邊就講到(卯四、後時苦逼之理 廣論P.98+1):

「哀呼誰能為救護,令我脫此大怖畏,瞠目倉皇睛肉露,四方狂顧求皈救。
若見四顧無可歸,嗒然自失心頹喪,若時無處可皈投,我於爾時當奈何。」

在死亡的時候,當你生起很大的怖畏,這種恐懼的時候,你心中會很希望能夠有一個寄託之處、救護之處,所以就會四方到處去尋找,可是尋找了半天,還是無法找到可以給你寄望之處。雖然我們現在還沒有到死亡的階段,可是,現在就應該想::那個時候應該怎麼辦?到了那個時候,我們一點辦法都沒有,什麼事都不能做,現在我們來做還不遲,所以,我們現在可以做懺悔。到這邊就是追悔力的部分,我們來唸一次(從34頁到41頁):

乃至未證菩提間,於諸如來我皈依。於諸正法菩薩僧,我今皈依亦如是。
普於十方善安住,圓滿正覺諸菩薩,具足大悲諸聖前,合掌至心而啟請。
從於無始生死來,或於今生或他世,無知自作諸罪愆,或復教他令作罪,
愚癡擾亂所勝故,或見他作而隨喜,所作罪愆悉觀見,依怙尊前至心懺。
我於殊勝三寶前,父母師長諸尊重,由煩惱門諸所作,身語意之一切罪。
眾多過患集我身,極惡重罪難倖免,盡其所有諸罪愆,諸導師前求懺悔。
我今罪垢未淨治,或遇災橫先時死,故欲解脫諸罪愆,定須速疾求皈救。
死王倏忽難保信,已作未作不相待,有病無病悉齊等,命如朝露何可賴。
悉當棄捨終離散,我於此理昧無知,分別親及非親故,造作種種諸罪業。
所謂非親畢竟無,所謂親愛亦非有,乃至我身性尚空,如是別餘何所有?
宛如夢境之所經,景物斑斑曾親歷,彼彼皆成憶念境,逝者如斯不可見。
或復即於清醒時,眾多怨親悉亡逝,為彼所造眾罪業,極重難忍現在前。
空言年命倏爾盡,無常之理未證如,愚癡貪欲瞋恚力,作諸眾罪難數計。
無間晝夜如逝水,年命消竭不暫留,空乞延年何可得,人生安得長不朽?
當我輾轉困床褥,縱多親友相環守,畢竟臨終命斷時,死苦唯吾一人受。
墮死落王使者手,親知何補友何能?時唯福業堪依怙,奈余片善亦未修。
哀余昔時由放逸,如斯怖畏非所謀,乃為無常現生事,造作眾多諸罪垢。
罪人斷肢赴刑場,牽引之時猶慞惶,況人吻燥眼根壞,宿業轉變見異物,
死王使者面猙獰,形像現前來攫捕,極大怖畏病苦纏,衰損難堪何待言。
哀呼誰能為救護,令我脫此大怖畏,瞠目倉皇睛肉露,四方狂顧求皈救。
若見四顧無可歸,嗒然自失心頹喪,若時無處可皈投,我於爾時當奈何。

這裡就講到追悔力,就是我們要對自己所造作的罪惡生起追悔的心,追悔力也就是四力對治法的根本所在,所以才先說追悔力的部分。我們還要對於因果之間的關係要深入的了解,我們如果了解因果之間的關係,當我們見到因的時候,就會想到果,當我們見到果的時候,就會想到因。譬如,當我們遇到痛苦、困難時,會想到先前可能曾經造作過某個惡業的因,才會感受到這個果。用這樣子來思惟,對防止我們再造惡會有很大的幫助。所以深入去了解因果之間的關係,對我們而言是很重要的。

我們可以在自己的身上來做這樣的思惟,就是你可以在因上來思惟果,也可以在果上來思惟因。如果能夠做到這一點,當我們見到別人遇到困境時,馬上會了解這是他造某個業成熟的果報,從這一點又可以去想到它的因,我們要去想他為什麼會感受到這個果報的因。我們去思惟它的因,對自己也會有幫助,思惟他人所感受到的困境、果報,有可能我們也會遭受到,因為這些因我們通通都造過了,只是果還沒有成熟而已,等到成熟之後,有可能我們全部都會感受到這些果報。所以這種在因上思惟果,在果上思惟因,這種思惟對我們有很大幫助的。這樣才會慢慢的替別人想,否則看到別人的苦也不去理會,自以為這些苦永遠不會落到我們身上,好像很有距離的感覺。如果常常去思考因和果的關係,看到人家苦的時候,就會去想到它的因,同時會想到我也已經造過了這樣的因,我也會受到這樣的苦,慢慢就會替別人著想。否則的話,我們會以為那個苦只是本來就存在那裡的,而不會去考慮它的因。

如果我們對因果之間的關係沒有很深入去了解的話,當我們看到別人的困境時,就會覺得沒有什麼,他本來就是這樣的,或是看到他人很窮苦時,也會覺得不在乎,或是認為本來就是這樣的。

問題:死亡時能帶走的只有功德或罪業,那麼,代替別人懺悔有用嗎?比如子女代替父母懺悔,能消除父母的罪業嗎?

回答:這是無法消除掉的。剛剛講的四力懺悔,都是要自己做的。

問題:迴向有幫助嗎?

回答:善行可能有百分之三十的幫助,有這樣子講。

所以,我們要好好去做追悔的工作,接下來就是皈依,也就是依止力的部分,這裡提到我們要以諸佛菩薩為我們皈依的對境,諸佛菩薩在一切時處都在觀照著一切,我們在諸佛菩薩的跟前來作懺悔有一個好處,就是可以防止我們以後再造這些罪惡,因為我們已經在祂們面前發露懺悔了,如果再造罪惡的話,那豈不是在祂的面前抬不起頭,不好意思,對不起諸佛菩薩。所以我們應該要了解皈依境是無時無刻遍照一切、了知一切的。

請看文(癸二…子一、從今時起依止皈依三寶 廣論P.98+2):

「是故有情依怙尊,為護眾生勤精進,大力能除諸怖畏,即於現前應皈依」 這是皈依佛的部分。

「佛心證入微妙法,能除生死諸恐怖」這是皈依法。

「菩提薩埵賢聖僧,正應皈依亦如是」這是皈依僧。

接著看(子二、依止具足願力菩薩):

「眾怖所逼極驚惶,我今皈命普賢王,復於文殊妙吉祥,自以此身為供獻,
大悲心行無動轉,觀音自在依怙前,疾痛哀號聲慘切,懇求於我施救護,
聖者虛空藏菩薩,地藏菩薩諸聖眾,一切大悲依怙前,至心呼籲求皈救,
死王使者最獰惡,見之恐怖四散逃,誰具威德能如是,持金剛手我皈依。」

這裡面講到普賢菩薩、文殊菩薩、觀世音菩薩、虛空藏菩薩、地藏菩薩和金剛手菩薩,這些大菩薩之所以會成為大菩薩,就是因為他們倚著他們的願力配合起菩提心而成為大菩薩,我們要向這些大菩薩來呼救。

最主要我們需懺悔的就是我們去違犯了菩提心的這些罪障,而且也要懺悔因我愛執而生起煩惱所造的這些罪障,要在他們的面前來發露懺悔。發露懺悔之後,還要求皈依,接下來就是求皈依的詞句(子三、皈依之後如教修行):

「昔違諸尊教敕言,今見現前大怖畏,即今皈投諸聖前,願乞速除諸恐怖。」

一般來說,到這四句的時候經常要唸三次。到此為止是皈依。依止力的部分唸一下:

是故有情依怙尊,為護眾生勤精進,大力能除諸怖畏,即於現前應皈依。
佛心證入微妙法,能除生死諸恐怖,菩提薩埵賢聖僧,正應皈依亦如是。
眾怖所逼極驚惶,我今皈命普賢王,復於文殊妙吉祥,自以此身為供獻。
大悲心行無動轉,觀音自在依怙前,疾痛哀號聲慘切,懇求於我施救護。
聖者虛空藏菩薩,地藏菩薩諸聖眾,一切大悲依怙前,至心呼籲求皈救。
死王使者最獰惡,見之恐怖四散逃,誰具威德能如是,持金剛手我皈依。
昔違諸尊教敕言,今見現前大怖畏,即今皈投諸聖前,願乞速除諸恐怖。
昔違諸尊教敕言,今見現前大怖畏,即今皈投諸聖前,願乞速除諸恐怖。
昔違諸尊教敕言,今見現前大怖畏,即今皈投諸聖前,願乞速除諸恐怖。

這邊就講到,,們是不是只要追悔就可以了呢?不可以,還不夠!我們還要去做與這些罪惡相反的的這些善行,所以我們要依對治力,接著就進入對治遍行力的部分(癸三…寅一、法喻安立 廣論P.17+8):

「尋常病惱之所怖,猶當謹畏奉醫言,況復欲貪諸過患,百千重病常相逼。」

比如生病的時候,一定會想要快點好起來,快點脫離這些疾病,就必須乖乖聽醫生的話,醫生教你怎麼吃,就怎麼吃,教你怎麼喝,就怎麼喝,教你怎麼做,就怎麼做,要聽醫生的話,這樣子才對病情有幫助,才能好起來。這於像這種尋常的小病,我們尚且需如此,更何況我們從無始以來的這些煩惱重病,更是應該要依著世尊的教誨來對治。

請看文(寅二、三毒之病過患重大療彼之藥珍貴):

「即其一端亦已勝,盡陷閻浮所有人,若求他藥療諸病,遍訪十方終不得。

(寅三、應依聖教妙藥修行):

「惟大醫王一切智,聖教拔苦盡無餘,若不依教而修行,是大愚癡可訶處。」

我們現在所染的煩惱病非常的嚴重,這個嚴重的煩惱病會因為小小的一個剎那,就導致我們墮入地獄當裡面去。如果我們對一位菩薩剎那間生起瞋恚的話,都足以讓我們墮到地獄裡面去,那更何況三界當中所有這些有情,我們如果對這些有情生起瞋恚,更不用說絕對會墮到地獄裡面去。對一位菩薩尚且如此,對所有這些有情更不用說,我們足以到地獄裡面去了。所以我們要依著能痊癒我們這些煩惱病的藥,來醫好我們貪瞋癡的這些疾病,只要有能醫好的藥,我們就應該去依止它,不要說生病了,不聽醫生的話,不吃藥,那能夠療治我們貪瞋癡煩惱病的這些佛的教言,我們不聽,我們不去依教奉行。

下面就用一個比喻來說(丑二、已險地喻明應淨罪):

「若遇尋常小坑坎,猶須謹畏毋輕翫,況臨長劫生死淵,一墮千尋何可忽。」

一般的小坑洞,我們都要很小心,不要掉到那去裡面,一掉下去我們身體就會受傷。更何況整個生死輪迴就像深淵一樣,我們如果掉下去的話,可能生生世世都會在那個深淵裡面爬不出來,在輪迴裡面爬不出來,所以「一墮千尋」對這個生死的深淵,輪迴的深淵,我們怎麼可去把它忽視掉?

請看文(子二…丑一、從今即應勵力依止罪之對治):

「謂爾許時可不死,坦然安住不應理,我身決定歸壞滅,死亡無時旦夕爾。」

如果有什麼好方法可以醫治這個疾病的話,我們就應該去醫,有什麼好方法可以從無邊的生死深淵當中救度出來的話,那我們就應該去依這個好的方法。不要一直在想「我今天不會死」,所以我今天可以很輕鬆的繼續待下去,坦然安住,不可以這樣子想。因為我們會一直念頭裡面想「我不會死」,「我今天不會死」,你每一天都說「我今天不會死」,好像就似乎變成我就不會死了。那這種「我今天不會死」的念頭是一種顛倒識,顛倒的想法,偏偏「今天會死」它是絕定會到的,這「今天會死」它一定會到的,不是今天不會死。所以我們要從無邊生死的深淵跳脫出來的話,我們要去吃佛陀所開的藥。

(丑二、更無理由可不怖苦故於修道不應懈怠),:

「誰能於我施無畏,決定於死得解脫,若無決能解救者,云何坦然安樂住。」

所以我們不應該沒有一點的恐懼而坦然而住,我們應該要想「我今天會死」,趕快去追悔你所造的這些罪惡。這種不畏懼,當我們心中想「我今天不會死」,然後對死亡沒有害怕,安然而住的時候,你應該要自我反問自己誰讓我能夠有這樣子的可以安然而住呢?誰讓我可以呢?我夠資格這樣子坦然而住嗎?應該要這樣子自我反問。所以這一句說「誰能與我施無畏?」有誰呢可以給我無所畏的坦然而住呢?「決定於死得解脫」我們必定會死的,不要想「我今天不會死」不可以這個樣子。我們真的可以這樣坦然而住,會不害怕、無所畏懼坦然然而住呢?絶對不可能這樣子的,所以當你想到這一句「誰能於我施無畏」想到這一句的時候,你心中可能就會產生一點怕怕的感覺了。「若無決能解救者,云何坦然安樂住?」如果真的沒有能解救我從恐怖中脫離的人,那我又怎麼有資格這樣坦然安樂而住呢?因為死亡一定會來,所以我們不可以這樣坦然而住。到此為止是對治遍行力,也就是現行對治力。那我們來唸一次:

尋常病惱之所怖,猶當謹畏奉醫言,況復欲貪諸過患,百千重病常相逼。即其一端亦已勝,盡陷閻浮所有人,若求他藥療諸病,遍訪十方終不得。惟大醫王一切智,聖教拔苦盡無餘,若不依教而修行,是大愚癡可訶處。若遇尋常小坑坎,猶須謹畏毋輕翫,況臨長劫生死淵,一墮千尋何可忽?謂爾許時可不死,坦然安住不應理,我身決定歸壞滅,死亡無時旦夕爾。誰能於我施無畏,決定於死得解脫,若無決能解救者,云何坦然安樂住?

我們說的對治法有唸誦經典、頂禮、造佛像、唸百字明、修空性、唸佛號、持咒等等,雖然說這是對治法,可是在我們內心當中,我們要生起很猛勵的要依止這些正對治法來對治那些罪惡才可以,從內心深處生起很強烈的這種感覺。入行論裡面特別強調,如果我們能依著這對治法來做的話,那是非常有意義可帶來很大的利益而且是重要的。

問題:請問仁波切,為什麼依著《現觀莊嚴論》如果了解到二諦跟四諦的話,才可以真正的對三寶的了解?那我們不知道二諦跟四諦有什麼功德,為什麼對二諦跟四諦的了解,就可以真正的了解到三寶?

回答:我們如果對四聖諦了解的話,就會認出來法是什麼,我們皈依的對象那個法寶是什麼,會知道。那法寶了解了之後,慢慢心中會知道,減諦跟道諦它一直進步的話,一定也會出現無量功德圓滿的果位,我們也會了解,佛陀應該會有這種的圓滿果位。修珍貴的減諦跟道諦的法,為了成佛一直修、一直修,這種修行的人,我們對他也會出現信心。

主要是講修四聖諦,我們真正要得到的是減諦和道諦,而苦諦和集諦是我們要消除掉的。減諦跟道諦是針對苦諦跟集諦,所以這兩個是真的法,我們皈依對象的法真正是減諦跟道諦,所以這裡才會了解法是什麼。減諦跟道諦要了解的話,一定要先了解苦諦跟集諦;苦諦跟集諦不了解的話,就沒有辦法了解減諦跟道諦。

苦、集、減、道這四個因果的關係我們可從二諦來解釋。二諦是世俗諦跟勝義諦,世俗諦是因果的關係,緣起的關係。那緣起關係後面的意義是沒有存在,它的涵義全都是緣起,所以沒有存在的一個東西,沒有存在的意思,就是空性的意思。任何一個人,沒有自性存在的,都是靠緣起。所以勝義諦解釋的話,先要解釋世俗諦。輪迴裡面的世俗諦解釋的話,苦諦跟集諦;脫離輪迴的世俗諦的解釋的話,就是是減諦跟道諦。

所以四聖諦,輪迴裡面的世俗諦緣起的關係是苦諦跟集諦;脫離輪迴緣起上面解釋的話是減諦跟道諦。所以世俗諦是緣起,是輪迴裡面緣起的情況,脫離輪迴上面緣起的情況,這兩個就世俗諦的。那世俗諦它一直解釋、一直解釋,很細的緣起的關係、很細的講的話,就靠空性。它粗的緣起上講時不算空性,緣起上很細的一直解釋時,越細的話就越靠近空性。所以世俗諦一直解釋它有幫助到空性勝義諦,所以對四聖諦的世俗諦了解越深,慢慢對空性會越了解。

二諦跟四諦越清楚,對法上的信心會越強;對法上信心越強對佛的信心會越強,這法跟佛的關係,如法修行的那個人的信心也會生出來。所以皈依三寶的歸依心,《現觀莊嚴論》裡面講的次第,大概二諦跟四諦就這樣子講。意思是二諦跟四諦越了解清楚,對三寶會越了解。

問題:我們在做四力懺悔,第一個追悔力的時候,說我們現在就要想如果我沒有做懺悔的話,那麼我在死亡的時候,我會後悔,這個是對學佛的人,他知道我會後悔,那如果一個沒有學佛的人,它也沒有產生這種後悔的話,那他們的結果又是怎麼不一樣?

回答:不學佛的話,來世投胎的報,來世投胎哪裡,他也會有一些印像,會出現恐懼的感覺,也會。不是真正的看到,他會有印像,好像來世投胎到很恐懼的一個地方,快要死的時候,一些很恐懼的印像就會出現。但是也不一定,有的他投胎也不是那麼不好,他投胎是平平的,沒有那麼恐懼的,他不是學佛也會這樣子。

問題:是說有沒有後悔這一件事情,對他們的結果影響會怎麼樣?

回答:學佛跟不學佛,一般我們來說學佛的話,他可以說也恐懼,但是這輩子上面不會執著心還在,比較不會。那不學佛的話,這輩子上面的一定會恐懼,或者是執著心、捨不得的心會很強,這上面還是有差別,他們不會很快的慚愧,那種像學佛的慚愧心他們不會,他們也沒有想我有造什麼樣的業、投胎到哪裡,這種恐懼他們不會。但是這輩子上面的執著心來說,學佛的他們本身心裡已經很熟了,來世我一定會走(去),我的心識還是在。那另外他們呢,他們沒有想到我的心識還會走,或者是這種也有一個安心的部分,那些他們都沒有,他們(認為)是一離開就斷掉了,就什麼都沒有了,這種恐懼很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