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入菩薩行論 六》

雪歌仁波切講授,法炬法師翻譯
2004/12/05


在菩提道次第日常修行簡軌第二十六頁《菩提道次第攝頌》中講到:「修持聖道眾相具足身,未得之前道業難有成,應學彼之一切具足因,罪墮污垢所染此三門。尤以淨除業障為切要,恒使具足四力而依止。」

《道次第》裡面開示了很多的善巧方便,說這些修持的道,主要是講到如果你是一位想要修持上士道(大乘道),圓具顯密無錯謬教法這條道的行者,若沒有一個具相的身,也就是沒有一個順緣具足的身依,就很難以在這一條道上生起體悟、證悟,要進展是比較困難的。所以說「修持聖道眾相具足身,未得之前道業難有成」。所以,我們要依止具足能夠成就我們這條道的證悟的這些因,最重要就是要淨化身語意三門的染垢,因為我們現在這個凡夫的身軀是很粗重的一個身軀,往往在行善時很快就會覺得疲憊,心也是如此,在做善行時,常常會覺得使不上力,就是因為我們的三門被這些罪墮所沾染了的關係,在這一條道上的證悟就沒辦法進展。所以,我們尤其要以淨除業障為切要,要以四力對治法來做懺悔,這是很重要的。要讓我們的身語意三門能夠得以清淨,這樣我們的身軀能夠具足這些順緣。

我們應該依著四力對治法來懺悔。寂天菩薩在第二品〈懺悔品〉中講到他自己也是透過四力對治法來懺悔。我們也可以透過念誦來了解裡面的意思,依此來懺悔。

四力對治法當中,我們已經講過前三個,也就是依止力、追悔力和現行對治力。第四十三頁講到對治遍行力,意思也就是說我們要實際以對治法來對治我們的罪業,這些對治法也不是只要知道就好了,而是要很殷重的去依著這些對治法,所謂的殷重對治法,也就是我們要非常殷重的去實修這些對治法,用這些對治法來對治。這個依止,就像我們要去依止善知識等等,要實際去做,就像瞋恚的正對治就是慈心,除此之外,我們要去思惟瞋恚的過患,還要實際去對治瞋恚,如果你造了瞋恚,有了罪過,就要實際去對治這些罪過。那就透過稱佛名號、頂禮等等這些淨化的工作,也就是要實際去做,這是很重要的,只有知道並不是重點,實際去做才是重點。

《入行論》就講到對治遍行力,從四十三頁「尋常病惱之所怖」到四十五頁「云何坦然安樂住」之間,都是在講現行對治力,我們可以依文來做唸誦,唸誦時也不是只要知道這些詞句的意思而已,而是要實際去實修。在《廣論》和《略論》當中,宗喀巴大師也講了相同的話。他說:我們聽聞佛法、了解佛法,並不是為了要求得知識而已,而是為了要實修。也就是在聽聞、了解之後,要依自己的能力所及,實際去實修我們所懂得的佛法,這才是重點。

在這裡面你們或許可能會覺得奇怪,寂天菩薩為什麼沒有直接講到有哪些對治法,事實上他是會說到的,可是,這裡的重點是要讓我們知道,在你了解對治法之後,就要去實修它。如果了解了對治法而不去實修,那才是最惡劣的,我們對這一點要很小心。寂天菩薩寫到的這一個階段,是鼓勵我們要去實修的意思。我們大概都會知道對治法有哪些,只是我們不做而已,所以,他在這裡鼓勵我們要去實修、實際去做。當我們知道了而不想做的時候,就唸一唸寂天菩薩鼓勵我們的詞句,自己會得到鼓勵。

接著要講遮止罪業力,也就是我們自己要自我許諾不再犯先前所造過的罪業,這樣就可以將罪惡之流將它截斷。我們看第一個偈頌(癸四、遮止罪業力…寅一、受用等不可保信不應貪著):

「昔所受用皆壞滅,所存於我今何有?而我於彼起貪著,違越上師教示言。」

這裡就講到我們心中要如何對先前所造過的罪業生起追悔心,就講到這一點,我們要去思惟「昔所受用皆壞滅」我們以前因為貪著的關係,所以去造作種種罪業,去享受了這些罪業之後,如今「所存於我今何有?」剩下的給我是什麼?什麼也沒有留下來,以前所做的這些,對我而言都沒有什麼意義,那我為什麼要為了貪著而去違越上師、佛對我的教言呢?這一句是要我們生起追悔、懊悔的心。

請看文(寅二、於親眷不應貪著):

「今我身命尚存時,乃至親友皆遠離,獨行煢煢迷所往,從於不善眾苦生。」

在我們還活著的時候,思惟以前為了自己本身或是為了親友而造作過種種罪業,這些完全都是因為貪愛而的關係,所以造作的種種罪業,也因為貪愛的關係,我們會去區分這是我的、我家、我的親人、我的中心。我和我所等等,所有一切都圍繞在「我」上面,好像我是最重要的,我變成最重要,所以把他人擺在一邊,因此就會分自和他,就對親己這一方產生貪愛,不親己的一方產生瞋恚,於是就產生親疏貪瞋之別,也因為這樣子而去造作罪業。以前由貪發起而造作的一切罪業全部都是錯的,錯在我們都是執這一切為常。當我們死亡的時候,我們是獨自一個人去面對死亡,既然如此,以前又何必為了這些親或非親而去造作那些業呢?

我們看甲曹杰這一本註解,在根本頌前面都有一個科判,在根本頌的後面還有他的註解,仁波切說他在解釋時,除了書上的註解之外,有時還會做另外的解說,我們如果能夠多了解是很好的。仁波切說:我們學習辯經時,一個經典可以用二十幾種不同的解釋方法,那就是很厲害的。它的意思是,佛法是很多的角度都可以用的。所以我們在學習時,要去看很多的尊者他們所寫的論典,我們就看,根本經典是一個,他解釋的時候,我們要看很多解釋它的論典,我們看了之後,誰是比較正確的,或者是看的當中,我們也可以學習到,它有那麼多的方法可以解釋一部經典,就這樣子我們看了很多的論典之後,自己也會慢慢的打開智慧,自己還會有另外一個自己的解釋,這算是好的,會越解釋越棒的。

在法王出生地青海有很多很大的寺廟,也有師父對於經典的通達比三大寺還厲害的,他們沒有去過三大寺,他們本身都是在自己的寺裡學的,這樣的寺廟很多。其中一個寺廟叫做容波袞切,是很有名的,那個寺廟當中也有人到三大寺去學習,得到了拉然巴格西後,就回到自己的寺廟。容波袞切寺裡有一位老和尚,以前也去過三大寺,另外還有一個比較年輕的,也到三大寺學了十七年,得到拉然巴格西後,就回去自己的寺廟。那個時候這位老和尚就問這位年輕的拉然巴格西:「《現觀莊嚴論》最前面禮敬的四句,你能夠有幾種解釋?」他說會四種不一樣的解釋。老和尚就說:「那你拉然巴的程度還不夠,還沒有那麼通達。」以前一些很通達的師父們都能夠用很多的角度去解釋。所以,大家在看甲曹杰所解釋的論典時,不可以綁住一個解釋,認為一定只能按照他解釋的意義,這種不可以的,我們一定要很多的角度可以用的。可以想想看:如果是我的話,我會怎麼想?感受上面就有學一點,當然也要如法,合乎邏輯的,否則就不對了,反而越解釋就會越亂、越糟糕。

這兩個偈頌主要的意思是講,我們先前所造過的罪業全無意義,現在對自己所造過的這些罪業生起無比追悔、懊悔的心。又講到我們去造作這些罪業是源自於什麼原因?原來是源自於我們貪愛己方而瞋恚他方之故,我們顛倒而行,我們執無常為常的關係,所以我們去造作這些罪業,現在對自己所造過的這些罪業生起無比的懊悔心而求懺悔。

請看文(丑二、日夜勤修脫罪之道 廣論P.142+3):

「任何親友及非親,誰能定令脫彼苦,我心夙夜常不寧,恒念此理無暫捨。」

我們在造作罪業的時候,一個是透過我們的心思,透過我們的意門所造作的罪業,另一個是透過我們的身語所造作的罪業,現在對這兩者所造作的罪業,通通發起懺悔心。透過意所造作的罪業就是思業,另外身語所造作的罪業就是思已業,所以一個是思業,一個是思已業(想了之後造作的業)。可以說我們身語意三門的業,就攝於這兩個當中。我們既然透過身語意三門造作了思業和思已業,將來一定會感受它們所帶來的痛苦,不知道什麼時候才能脫離,所以說「我心夙夜常不寧」,因為不善業一定會引生惡果的。由意所造作的不善業,一定會感受什麼?將來的領受等流以及造作等流,還會感受增上果。所以,此處對自己所造作的罪業產生無比懺悔、懊悔的心,而生起想要解脫將來感受這些苦果的心,這樣生起來的心要日以繼夜不間斷的生起來。

我們說從不善業會生起苦的果報,當我們在思惟業果道理的時候,我們應該要先思惟善業的業果道理,還是要先思惟不善業的業果道理?應該要先思惟不善業的業果道理。噶當巴的格西曾經講過:「當我們要實修佛法的時候,要從業果開始著手來實修,而且是要從黑業果的道理來思惟、實修。」做不到的時候,從哪裡開始?先把自己弄乾淨了,先思惟遮止黑業(惡業),才能去修白業(善業)。剛剛提到《菩提道次第攝頌》講到凡夫的四力對治,和這裡是一樣的道理。

(密續)像金剛灌頂等等往往都沒有講其背後的危險,都是一直講它的好處,大家就跟著一直跑,那就完蛋了。這個戒沒有守會有什麼果報,那個戒沒有守會有什麼果報,都沒有提到,那就很危險了。所以先了解清楚它哪個地方有危險,就比較安全。《百業經》和《百緣經》都要常常去看。

我們要去追悔自己透過身語所造過的罪業,這些身語的罪業根源是我們的意,也就是源自於我們惡的等起、惡的意樂,所以,我們要對自己身語所造作過的這些罪業生起懊悔心,對於引生身語罪業的根源(惡的意樂)也要生起懊悔心,所以,以這個作為有法,我們要對所有這些罪業,將來將會引生苦的果報,這一點生起很猛利的懊悔心。懊悔的對象不是只有果的部分、只有一個部分,它是包括整個根本的因、後來的因以及由因生出來的果。整個因與果都是懊悔的對象,這樣的懊悔是要很強烈的。我們懊悔並沒有到這樣的程度,只是輕輕的一聲「對不起」而已,完全沒有想到它的因根本在哪裡,以及它的果在哪裡會出現,這樣的懊悔是不夠強烈的。所以懊悔的對象是整個,從根本的因開始到果,很完整的。

接著請看(子二…丑一、所懺之事):

「我由無知愚昧故,造作眾多自性罪,及彼俱有諸罪業,凡其所作一切罪。」

我們所追悔的對境是這些罪業,這些罪業並不是我們明知故作的,而是因為我們無知的關係,而去造作。我們如果知道哪個惡業會產生哪個大的惡果的話,就一定不會去做的嘛!可是,偏偏我們卻因為無知的關係而去造作。就好像我們對一件事情的量要生起來之前,首先要先生起伺察識,再生起比量,然後生起再決識,最後才能確定,生起那個量。所以如果我們明明知道這個惡業做下去會感生什麼樣子的大苦果的話,就絕對不會去做的。現在原因出在我們無知的關係,而去造作了自性罪的惡業。這裡的「俱有」應該翻為遮(制)罪,遮(制)罪就是由佛、上師、僧團所制訂的規定,如果違犯了這個規定,就沾染了這些罪業,如果沒有違犯的話,那就沒有,所以這種罪這就稱為遮(制)罪。一般的罪業分為這兩類,一個是自性罪,不需要去規定,只要犯了就是有罪,另一個是要加以規範的,也就是遮(制)罪。我們現在就是因為無知的關係,所以去造作了遮制罪和自性罪,「凡其所作一切罪」就包括了這兩種罪。

在伺察識之前,一定已經先生起了信心。伺察識的時候,快要到比量了,比量之前先伺察識,伺察識之前,心已經相信了。比如說他相信了“有法聲音是無常,所作性故”(就這樣子的一個論式)。這個人已經有信心,聲音是無常這個上面信心已經夠了,他有信心,他相信,但是伺察識跟比量還沒有。比如說他很想了解無常,他相信了,但是還不確定是無常,那個“有法聲音是無常”還沒有那麼確定。心裡有相信它是無常,聲音確實是無常,但是還沒有生出來這樣的證量。

比如說我們有沒有了解聲音是無常?沒有,我們還沒有了解聲音是無常(這人家會笑我們,哈!哈!哈!),如果我們已經了解的話,就不會像現在這樣了,無常不是那麼簡單的。所以了解它的程度是這樣子,比如說金剛杵,你們一看到會不會想到它是金剛杵?會想。你們會不會一看到就想到它是無常?不會。對!這就是不了解。這是因為大家執常的心還很重,這個要把它破掉,才算是了解無常。如果你們了解聲音是無常的話,只要一聽到聲音,就會想到它是無常,我們都不會。比如說有的時候,聲音很難了解是無常,錄音帶裡面聲音也可以一直放很久;有的時候人了圓寂了,他的名字還在。

剛剛講的,那個時候他有信心知道那是無常,但是,他還不了解聲音是無常,他的心中還沒有生起「聲音是無常」的伺察心。我們是什麼時候了解呢,要等到比量出來,才開始算是了解。以因果業報來說,什麼時候能生起比量的心,就算是了解因果業報。如果因果業報了解的話,當然就不可能不相信因果業報了。我們的情況,因果業報有沒有了解?完全沒有了解。我們好像對因果業報的伺察心還沒有到,甚至連信心的程度都還沒有到。信心的程度到了,一上去就是伺察心,在上去就比量,因為我們不了解或者是不相信因果業報,所以,就一直去造作惡業。

請看文(丑二、懺罪之法):

今對依怙聖目前,合掌思惟諸苦怖,數數皈命恭敬禮,一切諸罪皆懺悔。」

當我們要做懺悔的時候,應該要在如理遵循業果道理的聖者之前來做懺悔,因為我們自己本身對業果的建立、業果的道理有所錯誤,所以我們也不可以在對業果道理有錯誤的人之前求懺悔,一定要在如理遵守、無錯謬者之前求懺悔。在求懺悔的時候,自己要去思惟業果的道理外,還要發起猛利的追悔心及生起害怕、畏懼苦果的恐懼心,數數來求皈命恭敬禮。

請看文(子三、啟請導師誓願遮止罪業):

「懇祈一切大導師,許我發露懺諸罪,此是不善不應為,從今我誓不再造。」

我們要在導師,就是引導者、救渡者之前,祈請他們能夠攝受我們(垂攝受之意)這些對業果的道理有所錯謬者,沒有遵循祂們的教言,何者該為,何者不該為,在祂們面前發露懺悔所造作的罪業,現在要隨著祂們的教言而行,祈請能夠得到祂們的攝受,祂們的教言所教導的哪一種不善是不該做的,我們從此以後都不再造。

這對我們而言,說實在是有點困難,就是今天我們用四力對治法來發露懺悔自己所造作的罪惡。可是明天,我們自自然然又去造作這些罪惡,然後心裡又覺得好像是有點欺瞞了這些懺悔的對境,然後又再懺悔說我不做了,後天卻自自然然又去做。雖然我們都是這個樣子,就是說不造了,可是卻一再的再犯。雖然是這個樣子,可是你的心不可以就因此而退縮。有時候我們會自己給自己找一個藉口,會說:(就是四力懺悔的最後一個)「我爾後不再造,我會盡力去做到這一點。」這樣也是不應該的,我們的心力應該要非常堅強,心想我雖然明天不見得會做,可是有可能有在幾個月或幾年後會再犯的這種現象。雖然會有這種現象,可是,要下定很強的決心:「我未來絕對不再做!」雖然還是會犯,可是,你還是要講:「我絕對不要再犯!」就像一個小孩在很兇的媽媽面前一樣,媽媽一打他,他就說:「我以後不會再做了!」雖然以後還是會做,媽媽當時還是會很開心稱讚小孩很乖。這樣對消除障礙還是會有幫助,慢慢力量就會增加,慢慢就會有改變,而不是在第一次就有改變了,這不可能。

大家也可以想:「我們生生世世都做過四力對治,也有做過惡業,都斷斷續續的做,我們看不到而已。」上輩子、下輩子我們看不到而已,一定都有做的,下輩子一定會做,它是看不到而已,所以不用怕這輩子會再犯怎麼辦,而產生退卻之心,第四個遮止力的心不可以退縮,它是一個消除障礙的方法,它也有這樣的好處,我們的心力越強,它(罪業)會消除掉,下次會不會再犯這沒有關係,我們下輩子一定會做啊!(哈!哈!哈!)無論我們的遮止力是多麼強,下輩子一定會做的,這是無始以來的習氣,一定會做的。所以這輩子我們看得到原因而已,看到了,這輩子知道了,所以好像很不好意思,就產生了退縮的心。這是現前看得到或看不到的差別而已,我們不可以因此產生退縮的心。但是,也不可以有此毛病,好像明天做也沒有關係。

我們要圓具四力對治法來做懺悔,這就是第二品〈懺悔品〉,在這第二品裡面,就講到有禮拜、供養、懺悔等等。我們現在從今天講的地方開始唸下來(45頁):

昔所受用皆壞滅,所存於我今何有?而我於彼起貪著,違越上師教示言。
今我身命尚存時,乃至親友皆遠離,獨行煢煢迷所往,從於不善眾苦生。
任何親友及非親,誰能定令脫彼苦,我心夙夜常不寧,恒念此理無暫捨。
我由無知愚昧故,造作眾多自性罪,及彼俱有諸罪業,凡其所作一切罪。
今對依怙聖目前,合掌思惟諸苦怖,數數皈命恭敬禮,一切諸罪皆懺悔。
懇祈一切大導師,許我發露懺諸罪,此是不善不應為,從今我誓不再造。

問題:仁波切上個星期說過,在懺悔的時候,最好將以前所造惡業的對象、時間、地點都要講得越詳細越好,可是,我們如果只知道造了一個惡業,不記得詳細的細節了,應該要怎麼辦呢?我們迴向時,可以學諸佛菩薩的迴向方式來迴向,這裡可不可以以這種方式套用呢?

回答:應該也是可以的,但是不可以懶惰,好像我不用想,就用諸佛菩薩的。主要是我們業上面的懊悔心,想得越細,懊悔心就會越強,也可以說懊悔心的對象整個都想得清清楚楚,消除的力量也就會越強。

大家有時參加八關齋戒,能將第一品、第二品、第三品這樣念下來的話,那是很好的,因為在八關齋戒主要是一天裡面,要常常提醒自己持守菩提心,同時也是在佛菩薩面前提醒自己的菩薩戒。第一品、第二品、第三品裡面講的就是菩薩戒的部分,可以照著這三品來念,很多三大寺的修行者都是每天念唸一次這三品的。法王常常在傳菩薩戒的時候,最圓滿、最大型的傳菩薩戒的法時,也是要唸入行論的第一品、第二品和第三品,大概要唸兩次,比較短的時候就唸〈普賢行願品〉的七支供養。

在我們做懺悔、禮拜、供養等等來積聚資糧之後,進一步就可以受菩薩戒,所以必須要具足這些資糧,也就是要具足受菩薩戒的這些順緣。在你積聚資糧的整個過程,以隨喜為最容易的,也是最快的、最好的積聚資糧的方式。所以第四品開始就講(庚二…子一、隨喜增上生因果之善):

「一切有情惡趣苦,能令解脫諸善根,令受苦者安樂住,我心欣悅常隨喜。」

這一個隨喜,然後再來(子二、隨喜唯解脫因果之善):

「成菩提因積諸善,我心於彼亦隨喜,有情脫離生死苦,決定解脫我隨喜。」

這邊是隨喜解脫的因,也隨喜增上生的因,也隨喜增上生的果報,也就是我們的身依及在身依上所感受的一切安樂,我們也加以隨喜。當我們先前做懺悔的時候,要去懺悔罪業的因和罪業的果,隨喜的時候也是一樣,要去隨喜善業的因和善業的果。你如果只有隨喜因的話,那就不圓滿,只有隨喜果的話,也是不圓滿的。

再來講到我們可以去隨喜增上生的果,也就是這個行善的人身。如果所隨喜的對象是在家眾的話,我們可以隨喜他有一個美好的家庭,或是隨喜他的家人都非常的和樂,或隨喜他們是一個很富裕的家庭,可以做這樣的隨喜。可是,有時候我們要很小心,因為你去隨喜這些財或者這些色法時,很容易會和貪混著在一起。如果我們不懂得隨喜而落入貪那一方面去的話,可能會對於我們世間所說的人身很快樂這一點也變成得不到。

一般世間,我們會說這個家庭很快樂,世間的也有一個好處嘛!我們不用說跟佛法有關係的,一般世間它也有一個快樂,它真正的那個快樂不是從貪心做出來的,真正的快樂是從心平的、隨喜的中間得到的。貪的部分一直增加,不快樂的事情就常常會出現。我們不知道隨喜,把隨喜變成貪心的話,從佛法的角度看,整個隨喜都是放入貪心的部分,放了之後,不會走佛法的方向,不走這個方向的話,它是一個過失,所以我們就變成得不到一般世間的快樂。

一般世間的快樂,我們學佛的人也可以接受的,也可以得到的,我們不需要越學越苦,好像越學越跟一般的人無法相處,哪我們也可以相處啊。因為,他們真正的快樂都是從隨喜、心平中間才有快樂的,貪心增加了一點點就有問題了,就心不平那些就出現。所以這個中間,隨喜的部分我們也可以得到,這個中間,我們可以跟他們相處,我們可以把他們拉出來學佛。所以我們不可以隨喜都放在貪心的部分,也不可以貪心的部分放在隨喜上面,這樣子放的話也不對的。

問題:…

回答:隨喜的對象?隨喜跟貪心有差別、有分別。那個分別我們不清楚,所以我們心裡有隨喜出現的時候,自己會覺得:「這是貪心,不可以生起來。」就把它壓掉。那有的時候貪心的部分起來了,也不知道它是貪心,把它認為是隨喜,這樣是不對的。也聽不懂?

譯者問:仁波切的意思是不是說…

仁波切:可以解釋好幾種哦!哈!哈!哈!(開玩笑。)

譯者問:仁波切的意思是不是說,世界上的人,他們一切的快樂,我們是要去隨喜他們快樂這一點的就好了,可是不要沾染貪欲的這種欣愛,去看待他們的快樂,對不對?

仁波切:不是!不是!他們的快樂從哪裡來?他們的快樂從隨喜心出來的,他們的快樂不是從貪心出來的,我們要分辨他們的快樂從哪裡來,他們接觸世間的東西時,他們的快樂從哪裡來?他們的快樂不是貪心出來的。

譯者問:他們的快樂是從過去世善業的果報,所以他們現在享受快樂嘛!對不對?

仁波切:這是當然,對的。

譯者問:那我們去隨喜他這一點就好了?我們不要生起貪欲的心去看待他們的快樂,對不對?不要用者種心態…

仁波切:對!對!對!不過我講的是,他們心中快樂的部分,我們也可以生出來像這樣子的一個快樂,但是我們貪的那些部分,我們不可以生出來。

譯者問:世界上的人,他們如果說心中很快樂,我們也可以像他們那樣的心中很快樂?

仁波切:對!對!對!

譯者問:可是我們心中很快樂是不沾染的這一點,對不對?

仁波切:我講的是,真正他們的快樂是他們隨喜一些東西上面,一些財物、名聲等,隨喜的那個部分給他們快樂的,不是他們貪心給他們快樂的。貪心的話,就會產生苦,所以他們的心,我們也要分類,我們也是一樣。他們遇到世間吃的、喝的、穿的等等外境時,他們也會有快樂,那個部分我們也可以感受到。就是當我們看到他們感受到快樂的時候,我們也可以感受到他們的快樂。但是,我們自己要把隨喜和貪分清楚。所以,一個是他們感受到快樂,我們也可以感受到快樂;一個是我們看到他們快樂時,我們可以隨喜。

台北有一個師姐,她的同事當中有一群是學佛的,其他則不是學佛的,他們的老闆就跟他們說:「那一群人怪怪的。」這樣是不對的。可能那一群學佛的人,對那些沒有學佛的人,就有要遠離他們一點的態度,分別得很厲害。我們不可以分別眾生,就隨喜上面我們看一看的時候,剛剛《入菩薩行論》這裡就講出來,講到三善道因的部分和果的部分都要隨喜,就這個意思。那我們是“要投胎在三善道”在因的部分就一直隨喜,而對果的部分卻不理不睬,這樣也是不對的,所以整個因跟果都要隨喜。

這裡講到「成菩提因積諸善,我心於彼亦隨喜」,我們要去隨喜這些積聚菩提的因,就是對於小乘的聲聞、獨覺等還處於有學位的行者所積造的這些善因,我們要去隨喜他們能成就小乘菩提或成就解脫果位的這些善因,我們要加以隨喜,另外「有情脫離生死苦,決定解脫我隨喜。」還要去隨喜有情脫離生死苦而決定解脫的善。

聲聞和獨覺眾去懺悔罪障、積聚資糧、學習這整條道,都是為了他的一己之私而做的,當我們去隨喜聲聞、獨覺眾所積聚的善根時,不可以為了我們的一己之私而做隨喜,而是為了一切有情能夠從整個生死輪迴中解脫而去隨喜,所以這有一點差別。仁波切更正補充:不是!聲聞跟獨覺在資糧道、加行道、見道、修道當中是屬於因的部分,無學道就是解脫(果的部分)。在資糧道、加行道、見道、修道這四個階段的時候,他們所修的都是我愛執,主要的是他們的我愛執就這樣生出來,動機是自愛執的修行,他們也有想要自己解脫、出離輪迴的心。我們屬於「自己」(自愛執)的那個部分,我們不用隨喜;而想要輪迴出離的心,我們可以去隨喜的。我們隨喜的心是一個,但是隨喜的時候,這個部分跟剛剛說的一樣,我們在隨喜一般世間法時,貪的部分就不隨喜,出離的部分則是我們可以接受的。這裡也是一樣,緣覺和聲聞修行的善根,因為他們有出離心才會這樣做,所以出離心所造作出來的整個因果是我們可以隨喜的,而「自己」(自愛執)的那個部分卻是我們不要的。

譯者問:您說世界上的人,他們快樂的這一點我們來隨喜。可是他們的快樂可能是因為貪的關係,所以有那些快樂,對不對?他貪的那一點我們不要去隨喜,就像說聲聞為了他個人求解脫,解脫那一點我們隨喜,他為了個人這一點我們不要隨喜,是不是這樣?

仁波切:對!

問題:最近卻覺得隨喜很難修,以前覺得隨喜是最好修的,後來我發現以前隨喜的事,都是事不關己的,所以我說:好隨喜哦!好隨喜哦!好像就很好修,諸佛菩薩的功德等等我都可以隨喜。可是,如果今天對方做的事情是跟我有關係的,可能是我執著的東西,他們得到了,而我沒有得到,我覺得我生起的是嫉妒心,而不是隨喜心,沒有辦法去隨喜。有時看到人家日子過得很好、很有錢,可能產生的是羨慕的心,而不是隨喜心。就是貪心、隨喜心很難去區分,那我在想說,我想我們最容易生起的很可能是羨慕的心、貪心、嫉妒心,那有沒有什麼方法,既然我們最容易生起的是這樣子的不好的心,那在這個基礎上面,要如何把它們轉成隨喜呢?

回答:我們隨喜的對象可以是任何一個有情。一切有情都跟我一樣想要離苦得樂,一點點差別也沒有。為什麼會把「我」看得那麼重要呢?都是想要離苦得樂的緣故,想要做得到,這個念頭就一直很強。對方的有情也想要離苦得樂,這和我是一模一樣的,我們都平等的,我需要、他也需要。在替他人想之前,要先常常去思考自己和他人平等的想法。不管是吃的、穿的或喝的東西上面,都可以常常這樣去思考。比如說我坐在法座上,希望宗可師以後也跟我一樣在法座上要傳法,不可以只想著:「我永遠在法座上,他永遠在下面。」這不可以呀!像這樣子看到每一個眾生時,都可以想著:「我所需要的,他也需要。我需要多麼好,他也需要多麼好。」要常常這樣去想。比如說我有一個好東西時,心裡要想到有許多眾生得不到這樣的東西,如果他們能得到的話,那是多麼的好。常常這樣去想,替他人著想的想法就會慢慢增加。比如說我們覺得自己很精進、開開心心的在學佛,別人有這樣子的話有多麼的好,這樣子的話,替他人著想的心就會慢慢增加。如果覺得我們很棒,外面的人都就完全沒有什麼學到,他們跟我們中間好像很有距離的樣子,他們永遠不可能像我們一樣,就是跟他們有距離的想法增加的話,就不對的。學佛、穿的、或者是用的,我學的、我修的好像都沒有替他人想,自己就增加了跟他人的距離,好像不理他人的樣子,這樣的想法一直增加的話,我們學佛的方向就不對了。

所以替他人著想的想法,離苦得樂的心是平等的,這要常常想。我們得到的樂,是因為隨喜的緣故,他也是平等,所以他得到這個樂,是他很需要的,慢慢的心裡也會想,他得到的時候,心裡就會想,哦,這很棒,這是一定要,現在得到了,哦那麼好,就這第二個心裡就慢慢會接受。比如說,聲聞、緣覺修行那麼好,隨喜的時候,他們修行這麼好,是他們需要的,他們做的那麼好,就是他們想離苦得樂的,該做的都做到了,這很棒,就隨喜。好像不可以「這是我要的」,這不是隨喜的,好像貪心就放在這上面,他們修行那麼好,這上面我就生貪心出來,「這是我要的」,這時候好像就不是隨喜,它有一點點增加自己的貪心。

佛陀上面也可以有貪心,滅諦、道諦上面也可以有貪心,貪心其實在哪裡都會出現的。我們去看隨喜的對象,有情離苦得樂的心永遠在、從無始以來就一直存在的,好像那種感受是很可惡的、不斷的,完全不停的。有情都需要離苦得樂,這是我們要了解的,這樣慢慢就會有正確的隨喜的心。就隨喜和貪心來說,在隨喜的時候,我們看它的因從哪裡來,所得到的是什麼果,能這樣想的話,應該就不會有貪心了。貪心生出來的時候,會覺得那個對象是心永遠在的,這樣子的一個誤會。貪心是不正確的想法,貪心生出來的時候,那個對象的好處是自己獨立存在的、實在的,貪心的想法是這個樣子。所以我們對貪心跟隨喜分別的話,我們隨喜的心是它的因從哪裡來,它得什麼果,就這樣子想的話,應該不會有貪心。

問題:我看到以後,現量所生起的是羨慕、嫉妒、貪心,我可不可以在察覺到羨慕、嫉妒、貪心之後,再慢慢去思考得到這個果報的因和果,然後再慢慢將它轉為隨喜呢?

回答:可以這樣慢慢修的。

問題:剛剛提到隨喜有兩種狀況,他人可以領受的快樂,我也可以領受,那這一分是在隨喜的時候?

回答:是。

問題:那這個隨喜,是說我也可以有這一分快樂,是在隨喜自己的部分嗎?是不是?

回答:對。

問題:後面那一個說,他人的快樂我也可以去隨喜,是看到他人好的地方去隨喜,所以是隨喜他人的部分嗎?

回答:對的。

問題:所以它是分成兩份,一份是隨喜自己,一份是隨喜它人的?是這樣嗎?

回答:沒有!沒有!我剛剛講的沒有這樣的分類,剛剛我講的,法炬師她想法講出來的時候,我講的好像不是這樣子,我講的是一般的世間人,他們心裡感受到什樣的快樂,我們心裡也可以生出來,感受同樣的快樂,我們也可以接受這種的快樂,快樂的部分囉。他們的快樂的部分,主要是他們心裡隨喜一些好的東西,這個部分只是給他們快樂而已;貪心的部分不是給他們快樂。所以,我們也可以像他們一樣,有這樣的快樂感受,這是一個部分。那我們看到他們得到快樂時,也可以去隨喜,隨喜他們的快樂一定有它的善因,現在就得到這樣的快樂,所以我們可以隨喜,這是另一個部分。這跟剛剛他們講的不一樣。

問題:昨天去放生的時候,漁夫捕到很多魚,因此他們很快樂,那這樣子的話,我們要隨喜的是他的哪一分呢?在這一方面,他等於是一種殺生,這是第一點。第二點,可能有一些同事做了對學校的小朋友有很多幫助的事情,我們很隨喜他,可是,他在做這些件事情的背後,很明顯的表現出來,是希望得到別人的讚賞。你去給他隨喜「你好棒哦!」然後他就「對啊!我就是這樣,很厲害!」那我們要怎麼去隨喜他呢?怎麼取捨呢?

回答:第一個我聽不清楚,你講的是?

學員:漁夫去捕魚,捕到很多魚,收穫很多,他會很開心,我們要隨喜他這個嗎?這樣不是在殺生嗎?那在做壞事欸!

回答:對!他們覺得是一定會抓到那些魚嘛!我們下面放生的時候,他們上面一直叫好,他們覺得是,我們走的話,好像五分鐘以後,他們可以抓那些魚,所以他們一直叫,心裡是開心的叫。我們不可以說開心就永遠是正確的,不是這樣子說的。我剛剛說的是一般看到好的東西,在這個上面生起的快樂,那個部分我們是可以分類,我們可以接受的。好像有開心,都是我們可以接受的,這樣不是。有的開心整個都是剛剛講的,就好像他們覺得是可以抓那些魚,這種開心我們永遠不能隨喜的。隨喜是他該得到的正確的快樂,才是我們應該去隨喜的;他不該得到的,我們就不用去隨喜。

第二個問題,學校的老師照顧小朋友,照顧了之後,人家讚嘆他,他就傲慢了,傲慢的當中就開心,是不是?

學員:會變成他是為了博得別人的讚美而做的。

回答:那個上面我們要不要隨喜,是不是這樣子?他幫助到學生,在學生的部分就得到了該要的,這一方面是我們可以隨喜的。那個人的做法來說,他好像做的都是不對的,他的動機不對,他做的時候,我今天早上講的,不是替他人的做法,他外表好像是替他人做的,真正的是為了自己。這裡也可以分類:1.幫助到別人的部分,2.為了自己的名聲去幫別人的部分。幫別人的部分,我們可以隨喜,為了自己名聲的部分,可以刪掉。應該我們幾乎也是會有這樣的想法吧!我們一般人的想法,看到這樣子的時候,哦,他幫助到,隨喜啊!很好啊!那為了自己的時候,我們馬上會遠一點了,這應該也可以分類。

問題:那個老師的動機如果不純的話,我們可以去隨喜他幫助別人的心,到底是要在他面前誇讚他的隨喜,還是內心所生起隨喜心呢?

回答:主要是內心,外面我們開口講出來的隨喜,有的時候是騙人,自己心裡就看一看,開口講出來的時候,看自己心識方向轉到哪裡。我去年至美國時,他們一些人就說:「哦!你那麼莊嚴囉,你怎麼樣。」好像就這樣子互相讚嘆,我覺得有一點點可能騙人,哈!哈!哈!可能真正的隨喜也有,這樣子也可以說嘛!真正隨喜當中,該說的啊!這是該說的。對他也很好,對自己也可以說是隨喜動機所做出來的,隨喜的心講出來,當然它是一個善行,它不是一個惡行、惡業。有的時候隨喜的心不講出來,講出來不好意思。講出來我會比他矮一點?這樣子想就自己不對。一個真正好的東西,或者是有一個功德,就馬上說:「你這部分很棒哦!」這樣子可以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