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入菩薩行論 七》

雪歌仁波切講授,法炬法師翻譯
2005/01/09


我們為了能夠行持菩薩行,就需要先受持菩提心,要受持菩提心之前,必須要先了解菩提心有什麼利益,對菩提心生起歡喜和好樂之心,在第一品就講到菩提心的利益。為了能夠真正受持菩提心戒的緣故,我們必須透過以集資淨罪和七支供養文的方式,先淨化自己的罪障、積聚資糧之後,再來受菩提心戒。七支供養文當中的禮敬支、供養支、懺悔支,在第二品中闡明,其它的隨喜、請轉法輪、請常住世以及迴向,就在第三品的時候講述。

我們由七支供養來集資淨罪,當我們要積聚資糧的時候,必須要有一個皈依的對境。這個對境如果是佛的化身,我們就可以請求祂來轉法輪,能夠常住(或不住涅槃)。如果我們祈求的對境是以佛的報身來做的話,那就不需要請佛轉動法輪或請佛常住於世,因為報身佛是乃至輪迴未空之前,都一直不斷的在轉法輪,一直不斷常住於世間的,所以不需要特別的來祈請。

當我們要用七支供養來積聚資糧時,對境如果是報身佛的話,像剛才所說的,就不需要請祂轉動法輪或是常住於世(不入涅槃),不需要這樣子。可是我們說要用七支來積聚資糧,那缺了這兩支,我們就用皈依還有發心這兩支來補足,而成為七支供養文。如果是用報身佛做為我們皈依的對境,那可能是屬於密乘當中的本尊,因為密乘裡面有本尊報身佛的形象。如果就波羅密多乘而言,就是我們一般所說的七支,顯教的這七支供養文,主要是針對這些共通的所化機而言,也是針對世間的一般弟子而言。所以,在顯教裡面的對境是以佛的化身為主。如果對境是化身為主,那唸七支供養文的時候,裡面就涵蓋了請轉法輪支和請常住世支。

七支供養文可以說是我們做任何善行正行之前的前行(或稱為加行),我們可以透過七支供養文來積聚資糧,也就是要做任何一個善行的前行之前所要做的。這裡面就有禮拜、供養、懺悔、隨喜、請轉法輪、請不住涅槃、迴向。在下士道當中,就配合起修下士道的所需,也可以運用上七支供養文。在下士道的時候,就獻上禮拜、供養、懺悔、隨喜、請轉法輪、請不住涅槃、迴向等等這些。所以,就依著你所修的那一道,分別配合起七支供養文來做,對這一點我們應該要知道。

比如說你在修下士道的時候,要做七支供養當中的懺悔,要懺悔什麼?就懺悔那一些會讓我們墮入三惡趣的罪業;隨喜就要隨喜那些將來可以讓我們獲得增上生的善業;請轉法輪就是請佛開示無錯謬的、來世能讓我們獲得增上生的法。

同樣的,七支供養當中的前兩支,也就是禮敬支和供養支,當你在獻上這兩支時,比如說你獻上禮敬支時,禮敬的對境(所皈依的對境),這個對境主要是以能夠協助我們成辦將來獲得增上生果報的對境,我們向他來做頂禮。我們以佛而言,佛當然具有能力可以賜給我們將來獲得增上生,或者說祂有能力可以賜給我們布施、持戒等等。可是,當我們在做比如說禮敬的對境時,我們要特別把對境設定說,他也能夠給予我們某種能力的這一個對境。

我們在做某一個善行的正行之前,我們所做的前行如果能夠跟正行有接上關連的話,那在做正行的時候,覺受會比較容易生起來。所以我們才說你可以配合下士道、中士道和上士道來獻上七支供養文。但是,所謂配合不是只有文字上說說而已,而是說我們自己要先了解自己的煩惱到底是什麼,自己的惡業到底是什麼,自己的習性到底是什麼,自己要先知道之後,才能夠用對治法來對治自己的煩惱、惡業,也才能夠配合七支供養真正去做集資淨罪的事。

一般說來,要做懺悔時,你必須要先自我了知自己有哪些煩惱、有哪些罪障以及自己有哪些由罪引生的苦處。必須要先自己了解之後,才能針對自己的過錯來做懺悔。隨喜也是一樣,必須要先去解自己的目標是擺在哪個地方,然後才加以隨喜。如果你的目標是擺在下士道,來世求增上生,所以你就去隨喜來世能夠獲得增上生的這些善業。不論你所隨喜的對象是未入道的行者所做的善業,或者說隨喜那些已入道的聲聞、獨覺、菩薩所做的善業,反正你的目標擺在你所要求的目的上,然後再加以隨喜那個能夠成辦你目標的善業。

從《入行論》裡面,我們可以了解到,光是禮敬就可以分為兩種,一個是一般的禮敬,就是禮敬三寶。另一個是特別的禮敬,也就是去禮敬菩薩,也就是禮敬修菩提行的這些行者、這些菩薩。

在第二品裡面就開始講七支供養,第一支是禮敬支,第二品裡面的禮敬支是特別去禮敬這些菩薩,意思也就是我們遵循著、隨順著這些菩薩的修行方式,來獻上七支供養。為什麼我們要這樣子做?比如說我們在修下士道時,可以依著自己所修的道來獻上七支供養。現在如果是在修下士道,當我們要做禮敬的時候,禮敬的對象有一個是一般的三寶,有一個是菩薩,在《入行論》第二品是指菩薩,如果你在修下士道時,所希望的是獲得增上生,所以你所設定的禮敬的對境是有利於你獲得增上生的對境,我們來向他獻上頂禮,這種善行是有助於我們將來獲得增上生的善行,所以我們所立的對境,就立這個皈依的對境、這禮敬的對境是有助於我們來修獲得增上生的善行的對境,我們是要這樣立的。如果是修中士道或上士道時,也是一樣,就看你本來的目標是擺在什麼地方,然後所立的、所設定的皈依境就是有利於獲得我們目標的善行的皈依境。

上次講到第五十一頁,也就是我們要去發起隨喜,一般的隨喜,你可以去隨喜下士道、中士道或上士道等等的隨喜,依著這三類的所化機可以做不同的隨喜,在這邊主要的是要來隨喜菩薩。隨喜可以分為因位的隨喜和果位的隨喜。這邊的主題「子三、隨喜無上菩提因果」,因位的隨喜就是我們去隨喜這些佛子(菩薩),隨喜十地的功德。我們通常都是很喜歡佛,因為我們見到佛的功德,所以對佛的功德就非常歡喜,在這邊也要見到佛子還有十地菩薩他們的功德,然後發起這種隨喜的心,也就是隨喜無上菩提因的隨喜心,隨喜菩提心,隨喜菩薩行。所以這裡面就講到:

「諸救護尊證菩提,諸菩薩地皆隨喜」

這邊也就是去隨喜佛及隨喜因地的菩薩地。然後:

「令諸有情得安樂,發心妙善廣大海,於諸有情作饒益,我心欣悅常隨喜。」

剛才說到隨喜可以分為下士、中士和上士道的隨喜,也就是隨喜下士道的增上生,隨喜中士道的解脫,隨喜上士道的遍智。增上生、解脫和遍智可以說是下、中、上等三士道所應證的目標,所以我們要對於三士道所應證的目標心生歡喜、生隨喜的心,當我們要實際去修證時,也要有一個導師來向我們開示如何來證得我們這三個的目標,所以我們要請佛為一切眾生的緣故轉動法輪。進入這個偈頌(癸二、請轉法輪):

「普於十方一切佛,合掌至心作祈請,為諸有情除苦闇,請燃妙法光明炬。」

請佛轉法輪,也不是祂轉一次或轉兩次法輪,就可以讓我們這些無明的有情都能夠登上地道,這是很困難的。所以,我們就要請佛乃至我們的無明未去除之前請祂常住無數劫不入涅槃,所以就進入請不入涅槃(癸二、請不涅槃):

「諸佛若許入涅槃,合掌至心作祈請,勿盲一切眾生目,願住世間無數劫。」

祈請勿入涅槃、勿般涅槃這一支,尤其可以對自己的上師來做祈請,有時候我們會舉行上師的長壽法會,法會裡面也有獻上七支供養的部分,在進入勿入涅槃這一支的時候,有特別祈請上師常住於世的,這種請上師能夠延壽的、常住於世的。當然這種上師長壽法會也有不同的法本,比如說你可以依著上師供養法,或者其它的法本來做上師的長壽法會。請上師常住於世,為上師舉辦長壽法會,事實上是有利於自己的壽命。

我們如果有造了等流的因,就會去感受等流的果,我們如果為上師求長壽,那同樣的,就對我們的壽命會有利益。我們為上師做長壽法會,可以用放生或者用種種的方式來做延壽法,在所有當中,要以請師常住於世最有力量的。你如果說自己希望壽命很長的話,那可能就要多為上師做長壽法會了,請上師不般涅槃。所以當我們在為上師做長壽法會時,一方面也可以為自己淨化掉壽命的障礙。

再來講到迴向支,也就是將你先前透過六支所積聚的善根,讓這些善根能夠廣大、增長、更深入而且源源不斷,所以來做迴向。有一些人會懷疑:「我把所有善根都迴向掉了,豈不是就沒有善根了嗎?」不會的,不會那樣。

我們將善根迴向,是會讓我們的善根增長廣大的,尤其是為了等同虛空般的所有有情義利的緣故,來作迴向的話,那我們的善根一定會廣大增長的。就像第一品有講到「如丹點金轉成殊勝相,將此不淨之身能轉成,」就好像是冶金劑,只要這麼一點,即使是鐵,也會馬上變成金一樣。這邊也就是說,妳種下的善雖然是小小的,可是你若加以迴向,為了所有一切無量無邊的有情來作迴向的話,你所種下的小小善根也會增長廣大。

請看文(癸四…子一、總迴向):

「如是所修一切行,我今所積諸善根,以彼迴向諸有情,悉令解除一切苦。」

這是就迴向給一般的有情而言,另外也可以來做特別的迴向,可以迴向給身體比如說有冷熱之苦的有情,也可以迴向給不得飲食這些飢渴的有情,也可以迴向給沒有生活資具的有情。下面說(子二、迴向病者):

「有情諸病所逼惱,乃至盡其病愈時,願我為醫或為藥,或為侍疾看病人。」

這就是迴向給身體有這些冷熱諸病苦的病人。

請看文(子三、迴向除飢渴)

「若遇凶年飢饉劫,願我化身供飲食,降澍食飲如甘霖,普為有情除飢渴。」

這就是迴向給那些不得吃、不得喝的飢渴的有情。

請看文(子四、迴向隨欲出生之因)

「有情貧困乏資財,願我成為無盡藏,隨心所欲諸資具,莫不現前咸備陳。」

也就是特別迴向給那些缺乏生活資具的有情。

當我們迴向給一般的有情,或是特別迴向給那些我們所見到的或所知道的這些有疾病的有情,或者說有飢渴的有情,或者說缺乏生活資具的有情時,我們要實際去做,不是說只是講很崇高的理想而已。

我們知道,菩薩行主要是修六度:施、戒、忍、勤、定、慧這六度。在這邊先講到布施的修行,在我們還沒有受菩提心戒之前,先配合起布施的修行來講。我們是為了一切有情之故來受菩提心(戒)的嘛!在接受菩提心戒之前,必須要生起很強烈的心願,這樣子悲心才能發得比較大一點,你才能生起真正的悲心,也才會真正的得到所受的菩薩心戒。在這邊就是要先配合起布施,然後再來受菩提心戒,先將這兩者建立起關係。

菩薩所要修的六度,在這一部《入行論》裡面,在第九品的時候是講到智慧度,在第八品講到禪定,第七品講到精進,第六品講到忍辱,第四、第五品是講持戒。所以好像沒有哪一品特別講到布施的修行。在我們還沒有受持菩提心戒之前,我們先配合起布施來講,所以這一部論的次序就是先講布施的修行,再講受持菩提心的部分。前面講迴向時,是為了一切其他有情的緣故來作迴向,以這樣迴向的話,那所積聚的善根就會廣為增長。同樣的,當你為了其他有情的緣故來做布施的行持的話,也一樣會廣為增長。所以在迴向的時候,你僅僅是、唯有為了一切有情來做迴向,那行布施的時候也是一樣,你是唯有為了一切有情來行布施。

到此為止就將七支供養講完了,在七支供養的過程,我們會積聚很多的資糧,在我們的心相續當中就等於是由這七支供養積聚了眾多的順緣,依著這個積聚眾多順緣的心力,我們再進入正行當中,正行就是要發起菩提心、受持菩提心戒。那你要受持菩提心戒之前,一定要先發起悲心,發起悲心就是發起這種利他之思,利他的思惟,你要實際去執行它,那就是行布施之行,這就是要先配合起布施來說的原故在這裡。

癸五…丑一、捨之法(廣論265-3)

「如是我身及受用,乃至三時諸善根,為成有情利益故,悉能施捨無顧惜。」

對我們個人而言,最有益處的就是這個身軀,最能夠讓我們運用的就是我們所擁有的受用、財富,在生生世世當中能夠帶來帶去的就是我們所積造的善根。我們要將所有的身體、受用、財富,還有自己三時所積造的善根,全部毫無吝惜的布施給一切有情。

為什麼我們應該要布施給這些有情呢?因為從無始以來到現在,我們可能在生生世世當中,都可能會去運用過、去享用過我們擁有過的這些身軀、財富、受用,可是,在每一生世當中,我們可能用完了之後,就把它捨下了,然後邁向來世去。從無始以來到現在,一直都是這樣,自己所獲得的財富、受用、身軀,一直沒有為我們帶來真正的利益。為什麼?因為我們只為我們個人的緣故,所以都一直沒有帶來任何利益,一直處在用完了就放下、用完了就放下、就捨下,然後又到來世的狀態,一直處在這種狀態,沒有得到真正的利益。如果我們能夠為一切有情來做的話,那豈不就會變成有意義嗎?所以這邊才說(丑二…寅一、於一切捨離貪著而得涅槃 廣論P.264+5):

「一切能施得涅槃,為證涅槃始修行,」

(寅二、有情為布施殊勝福田故應於彼施捨)

「總攝一切布施中,施諸有情最為勝。」

我們這樣想了之後,就應該要布施出自己的身體,布施出自己的財富、受用。自己下定決心布施出去之後,不要到了明天、後天,因為哪一個人又對你怎樣,你就馬上對他生氣了,或是你會說:他說我怎樣,他在利用我。這樣就生氣,這是不應該的,因為你先前已經承諾把自己的一切都布施給眾生了,眾生要怎麼用,怎麼去對待你,那是他們的自由,對不對?所以,不管眾生怎樣對我們,我們都不應該生起瞋恚的心。因此,這邊才說(丑三…寅一、今後於自身捨主宰之心):

「我於一切有情前,此身已施自恣請,若殺若罵若捶楚,隨其所樂常順承。」

自己甘願已經布施出去了,也就是隨他所愛,愛怎麼做都可以。

下面說(寅二、廣釋其義):

「若於我身施詰難,或復以為調笑具,今我此身已施竟,於此何得復爭論?」

我們不要以為自己的身軀比他人還殊勝,不要這樣子認為。你先前已經將自己的身、心、財富、受用,已經布施給一切有情了,現在不管有情要怎麼去使用這個身軀,怎麼去利用我們,我們都不應該有任何的異議。

雖然我們將身、心、財富、受用,已經都布施給一切眾生,但也不可以讓眾生使用在不當之處。我們自己要去觀察他是怎麼來使用的,到底是往有利益的方向還是無利益的方向來用,我們自己要去觀察,所以說(寅三、用於應作之事):

「若於彼人無損害,唯命是聽悉順從。」

我們將自己的身、心、受用、善根,已經都布施給一切眾生,隨著眾生如他們所想的來使用,我們還要去觀察是不是會得到現前以及究竟的利益,我們還要去觀察。我們之所以將自己的身、受用以及善根布施給眾生,主要是用這一點來協助我們迅速證得菩提果報的緣故,而不是說把自己布施出去讓眾生把我們像世間一般的僕人一樣來使喚,不是那個意思。如果是菩薩的話,當他將自己所有一切布施出去的時候,主要目的是要讓自己的心相續能迅速生起地和道的證悟的緣故,所以才將這些布施出去,而不是將自己布施出去,讓有情使喚我們就好像使喚世間的僕人一樣。

菩薩將自己布施給有情,任有情隨他所喜來使用,主要目的是為了要證得圓滿菩提之故,而不是讓有情像一般的看護或僕人一樣的來使喚,因為這樣並不能增長我們心中的地道或是迅速證得果位。

請看文(子二…丑一、願唯為利他之心):

「願於何時緣我身,勿作些微無義事。」

你將自己的身、受用以及所有的善根,發願為利益一切有情而布施了,那心中要想:「願我這樣做不會浪費掉,不會枉費我這樣的布施。」心中要有這樣的想法。同時也發願:「願我這樣來做布施,能夠迅速的生起很強烈利他的思惟,而且迅速的生起大悲心,迅速的能夠在心相續當中生起地和道的證悟。」你如果能這樣來做的話,那你所布施出去的身、受用和善根等等,就不會浪費掉了。

然後說(丑二、願為意樂不虛之因):

「願任何人緣我身,或生瞋惱或生信,即彼常時能轉變,為彼成辦眾事因。」

你將自己的身、受用和善根全部都布施給一切眾生,願一切眾生,只要是緣念到我的,都能成辦他所要成辦的所有事,也就是我所布施出去的這一切,都能夠成為真正眾生的利益。

請看文(丑三、願為加行不虛之因):

「若人於我作譏毀,或復於我作損惱,乃至施以罵辱言,願悉轉成菩提因。」

你將自己的身軀、受用及善根全部布施給一切眾生,願在任何一個時刻當中,就要願一切有情只要緣念到我,都能獲得利益,不論有情對我是如何來做譏毀、損惱或辱罵等等,願他們所受的這一切,都能夠轉成為他們成辦菩提的因。

前面說到,將我們自己的身體及善根布施給眾生,任眾生去使用,並沒有提到「我願意成為眾生的什麼什麼」沒有這樣子的意思在,下面講的就有這樣的意思在了。

如果眾生需要一個倚靠之處,我願意成為他的倚靠之處;如果眾生需要有人來做他的嚮導,我願意成為他的嚮導;如果眾生需要一艘船或一座橋樑,我也願意成為他所要渡的船或者說成為他所要過的橋樑。甚至有情如果需要一個比較大的洲渚,我也願意成為他所要住的的洲渚;如果在沒有燈具、沒有燈明的國家或地方,我願意成為那個地方的燈具,讓他們能夠照明。像這次南亞海嘯,許多難民都沒有房舍可以住,我們也發願成為他們能夠居住的房舍。或是有情需要一些傭人來為他做事,我也願意成為他的傭人來做事,這是從我們自己這一方面發願來做的。或者說我願意成為一個摩尼寶,能夠帶來種種珠寶的,或者說寶瓶;或者說成為持明成就的阿伽藥,就是能夠去除種種疾病的良藥;或者說能滿足一切所願的如意樹。我們都可以發願自己成為眾生所需要用的這些物質、這些東西。

所以這些偈頌說(子三…丑一、願己悉為他人一切急需之具):

「諸無依怙我為依,諸入道者我為導,諸欲渡者為舟楫,或為巨舸或橋樑,
求洲渚者為洲渚,求燈炬者為燈炬,求舍宅者為舍宅,有情欲役使我者,
願為僕使供驅走,如意牟尼妙寶瓶,持明成就阿伽藥,隨欲出生如意樹,
眾生所欲悉能成。」

這就是自己發願:「只要眾生需要什麼東西,我就願意成為他所需要的那樣東西。」

我們如果將先前所發的願再擴大的話,就會願自己成為像大地一般,像虛空一般。如果成為像大地一般,眾生可以在大地上播種、蓋房子等等。像虛空一般,眾生就可以在這個虛空當中做種種活動,如果沒有虛空的話,我們就沒有辦法活動嘛!所以這邊說(丑二、願時分及作用廣大):

「願如地等四大種,亦如虛空常無盡,有情種類多無量,悉能為彼俱有因。」

從這些菩薩所發的願,我們知道生為一個菩薩實在是不容易的一件事,因為他們的願是這麼的大,甚至大到連我們的心都難以想像的程度。雖然我們沒有辦法做到那樣的程度,可是,我們也要發起一股毅力、一股勇氣去發起像他們這樣的願,因為我們的心是隨著串習而走的、隨著習性而走的,我們只要加以串習,也能像真正的菩薩那樣。

再來就看時間(丑三、願時分及境界無間):

「如是盡於虛空際,一切種類有情界,乃至未證涅槃間,願我為其俱有因。」

我們知道虛空是常法,就是恒住的常法,它是無邊際的,而且無時際的(無時間邊際的),也沒有大小的邊際。所以說虛空它是常的,是無邊際的,一切有情也是一樣,是恒住在虛空裡面的,有情的數量又是無量無邊的,(有)各種種類的有情,所以才說只要有虛空在就會有有情在,那有有情在也就會有虛空在,同樣的意思。所以我們在發願的時候「乃至未證菩提間,願我為其俱有因」,你把自己的心量擴展到願自己能夠盡虛空際饒益這些有情界。

剛才說虛空何處在,何處就會有有情,那到底誰能夠去救度等同虛空般的這些有情呢?就我們現在而言,根本沒有這種能力,唯有佛才有這樣的能力,唯有證得佛果之後才有這個能力。我們知道,有情何處有,佛的遍智就會觀照到何處,就表示佛的身就會抵達何處。既然有情是無量無邊的,而且時間是無邊際的,這麼多無量無邊的有情,我們要發起很強烈的勇氣,才能真正去做利益有情的這些修持。這樣的思惟之後,我們就要生起很大的心力去受持菩提心。

也就是說,只有佛才有這個能力,那我們既然要成為像佛一樣,就要學習佛在有學位時是如何修學這些菩薩學處而成就的,我們也要效法他那樣,學習種種學處來獲得成就。這就是前面及下面幾句的意思(壬二、正行):

「如其往昔諸如來,從於生起菩提心,菩提薩埵諸學處,如其次第善安住。」

這應該是很好了解的。前面這四句偈的意思是:如同過去,就是往昔,諸如來、諸善士是如何來發起菩提心,如何學來習菩薩學處的,我也同樣的要效法他們,要如何來發起菩提心以及如何安住在菩薩的學處裡面來修持。這是我們先生起要效法他們的心,下面說:如同這樣子,我要效法諸佛菩薩,是為了一切有情的緣故,所以現在我也要為了一切有情的緣故,我願發起菩提心。然後:

「如是為利有情故,願我亦發菩提心,如其所學諸學處,亦如次第能修學。」

我願像他們一樣發起菩提心,「願我亦發菩提心」就是受願心的戒。「如其所學諸學處,亦如次第能修學」就是受行心的戒。我們發願能夠像諸佛菩薩一樣,為利益眾生而發起菩提心,也願能夠效法他們去學習這些學處。願我們也能夠這樣子來修持、來學習這些學處,這就是受行心的戒,所以在這四個偈頌裡面,就同時受了願心和行心。

我們發起願心和行心,這樣的心量是非常廣大無邊的,而且也是極為善良的心。已經立下誓言要為一切有情來做這一切的行持,已經生起這種善的思惟,這種很強烈的勇氣,就應該要自我鼓勵一下,要對自己的心這樣講話:「你已經受了兩個菩提心戒了,你已經是非常好了,我已經跟你成為好朋友了。從現在開始,你這一生不會虛度了,而且會過得非常有意義、有價值。你已經成為佛子了,就好像國王會把政權交給王子一樣,這邊的國王是比喻佛,王子則是比喻發心的菩薩,你現在已經足以接掌法政了,所以,你應該要好好的來修學,因為你已經成為佛子、如來子了。」所以在這邊就是自我在講話。請看文(壬三…丑一、讚揚此心修喜):

「具足如是慧心者,已發無上菩提心,為令起行並增長,如是妙心當讚揚。
今我此生不虛度,今我善來人中生,今我生於如來家,成為如來親長子。」

接著我們還要對自己的心講話:「你既然已經成為如來子、佛子了,就應該要效法以前的如來,祂們怎麼做的,如何修學佛子行的,就應該要照著去做。」所以下面說(丑二、既得此心修不放逸):

「無論如何我自今,當勤荷負此家業,勿令所行有玷污,於此無垢尊貴種。」

也就是自己要告訴自己,應該要照著如來家族怎麼來遵行,你就照那樣子遵循來做做。

請看文(丑三、得此難得之心故修歡喜 廣論P.234-8):

「如人偶於糞埽中,無心拾得希世珍,如是依於誰之力,菩提妙心我能生。」

從無始輪迴以來到現在為止,我們都未曾發起過像這樣子的菩提心,現在能夠發起這樣的菩提心,我們應該心中感到極為高興、極為歡喜。就好像一個盲人一樣,在一堆垃圾堆裡面找到很大一顆的鑽石,他一定高興到不敢相信有這樣的事發生。我們生生世世在輪迴當中,都一直在貪、瞋,或者說痛苦的果報當中,或者說在我愛執、妄念當中打滾,可以說我們是貪、瞋、痛苦、我愛執、妄念所出生者。現在竟然能夠發起如是珍貴的菩提心,真的是難以相信的,因為我們往往自己的我愛執已經很強烈,再加上別人的我愛執,別人的我愛執好像會成為我們增長自己我愛執的一個很大的助力,我們往往都會這個樣子,所以要生起絲毫去為他想、饒益他人的心,簡直是不可能的事。現在偶而發起利益他人的菩提心,簡直就像盲人在垃圾堆裡麵撿到大鑽石一樣,這是非常難得的,所以要感到無比高興。

我們既然已經發起了這麼殊勝,簡直不可能發起來的菩提心,就應該要來讚嘆一下菩提心的功德。這邊講到所發起的菩提心,可以使我們得到究竟所要證得的義利,可以使我們邁入解脫道,能夠在剎那之間摧毀死主(就是閻魔王)。一個發起菩提心的菩薩,這心力、增上意樂是非常的強,所以一旦發起菩提心的這個菩薩,祂可以在剎那之間為一切眾生摧毀死主,菩提心就有這麼多、這麼好的功德。所以我們看(子二…寅一、降伏眾生之死王):

「能為眾生摧死王,此是不死妙甘露」

你所發起的菩提心,它有這麼大的利益。

而且(寅二、降伏貧困):「能為眾生降困窮,此是無盡大寶藏。」也就是能為眾生去除掉所有窮困。

而且(寅三、病患):「能為眾生療諸疾,此是殊勝阿伽陀。」這是一帖殊勝的妙藥,可以為眾生去除所有的疾病。

(寅四、總降伏生死苦):「眾生跋涉三有途,此是止息濃蔭樹。」眾生漂流在三有當中,它是眾生的憩息之處。

(寅五、特降伏惡趣苦):「拔眾生出惡趣苦,此是越渡總津梁。」如同可以為眾生拔度所有惡趣苦之津梁一般。

菩提心有這麼大的利益,任何一個補特伽羅只要發起菩提心,剎那間就可以摧滅閻魔死主,而且可以在剎那之間去除所有窮困,剎那間積聚廣大無邊的福德資糧,剎那間可以遮除掉三惡趣的種種痛苦。

一旦發起菩提心,一方面可以廣大無邊的利益一切眾生,另一方面可以在剎那間摧毀死主、窮困,而且可以積聚無盡的福德,還可以去除三惡趣的種種苦。

上一次仁波切回去色拉寺,還有兩個師姐跟著去,法王(尊者)傳法完的最後一天,本來有一個長壽灌頂法會,尊者就說不用長壽灌頂,改為傳菩薩戒。那這就跟這邊的意思就相符合了。你如果發起了菩提心,受菩薩戒,你的心是非常廣大的、非常寬闊的,你的心就不會那麼的狹隘了,也不會有我愛執。你如果沒有我愛執的心的話,那你的氣血一切都會非常的順暢,身體也就會非常建康,而且,你也很輕易就能積聚廣大無邊的福德。因為你積聚廣大無邊的福德,身體氣血運行非常的順暢,所以一定會長壽無病的。所以,尊者才說真正的長壽法就是菩提心。這邊說「能為眾生療諸疾,此是殊勝阿伽陀」,這是最好的長壽妙藥。

菩提心除了上述的利益之外,還可以為我們去除一切痛苦的因,也就是煩惱障和所知障。所以下面說(丑二…寅一、除煩惱障):

「煩惱熱逼眾生心,此是除熱清涼月。」

這是去除煩惱障。

(寅二、除所知障):

「眾生無知昏霧塞 此是破暗皎日輪。」

也就是可以去除所知障。

總之,能夠成辦究竟安樂的就是這個微妙法,而微妙法的核心醍醐就是菩提心,所以,才說(丑三…寅一、能成辦一切利益 廣論207+7):

「攪正法乳成酥酪 此是醍醐無上味」

就是指這個菩提心。

同時指這個菩提心,也可以為輪迴當中的輪迴者,成辦他所希求的一切安樂(寅二、能成辦一切安樂):

「為有情侶馳驅生死道,欲求受用資具安樂因,
此是隨身資斧勝安樂,能令滿足有情勝友心。」

這就是剛才說的,能夠為輪迴當中的一切輪迴者成辦所有一切安樂的意思。

再來講到(癸二、令他生喜):

「我今現對一切依怙前,唱言願為一切眾生侶,
乃至成佛中間不少離,天及非天聞者皆歡喜。」

也就是我們自己在十方諸佛菩薩前許下諾言:「我願從現在開始恒時的給予眾生一切利益、一切安樂,給的時間是乃至我還沒有證悟成佛之前,我都願意為眾生來成辦一切的增上生、解脫,就是為了眾生的一切利益來承事一切眾生。」

後面一句是「天及非天聞者皆歡喜」,因為我們在受菩提心戒的時候,在我們的前後左右可能會有一些天神或非天,它們會一起來聽聞,在這個時候,我們就對那些來協助我們修法的天或者非天等一起聽聞者,跟他們說:「我現在已經為一切眾生發起菩提心,我願意為一切眾生來做一切事,那你們這些來協助我修法的這些天或非天眾,請你們也心生歡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