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入菩薩行論 八》

雪歌仁波切講授,法炬法師翻譯
2005/01/16


第三品講完了,我們一起來唸一遍,唸完之後就進入第四品:

一切有情惡趣苦,能令解脫諸善根,令受苦者安樂住,我心欣悅常隨喜。
成菩提因積諸善,我心於彼亦隨喜,有情脫離生死苦,決定解脫我隨喜。
諸救護尊證菩提,諸菩薩地皆隨喜,令諸有情得安樂,發心妙善廣大海,
於諸有情作饒益,我心欣悅常隨喜。

普於十方一切佛,合掌至心作祈請,為諸有情除苦闇,請燃妙法光明炬。
諸佛若許入涅槃,合掌至心作祈請,勿盲一切眾生目,願住世間無數劫。
如是所修一切行,我今所積諸善根,以彼迴向諸有情,悉令解除一切苦。
有情諸病所逼惱,乃至盡其病愈時,願我為醫或為藥,或為侍疾看病人。
若遇凶年飢饉劫,願我化身供飲食,降澍食飲如甘霖,普為有情除飢渴。
有情貧困乏資財,願我成為無盡藏,隨心所欲諸資具,莫不現前咸備陳。
如是我身及受用,乃至三時諸善根,為成有情義利故,悉能施捨無顧惜。
一切能施得涅槃,為證涅槃始修行,總攝一切布施中,施諸有情最為勝。
我於一切有情前,此身已施自恣請,若殺若罵若捶楚,隨其所樂常順承。
若於我身施詰難,或復以為調笑具,今我此身已施竟,於此何得復爭論?
若於彼人無損害,唯命是聽悉順從。願於何時緣我身,勿作些微無義事。
願任何人緣我身,或生瞋惱或生信,即彼常時能轉變,為彼成辦眾事因。
若人於我作譏毀,或復於我作損惱,乃至施以罵辱言,願悉轉成菩提因。
諸無依怙我為依,諸入道者我為導,諸欲渡者為舟楫,或為巨舸或橋樑,
求洲渚者為洲渚,求燈炬者為燈炬,求舍宅者為舍宅,有情欲役使我者,
願為僕使供驅走,如意牟尼妙寶瓶,持明成就阿伽藥,隨欲出生如意樹,
眾生所欲悉能成。

願如地等四大種,亦如虛空常無盡,有情種類多無量,悉能為彼俱有因。
如是盡於虛空際,一切種類有情界,乃至未證涅槃間,願我為其俱有因。

下面兩個八句,都要唸三遍:

1.如是為利有情故,願我亦發菩提心,如其所學諸學處,亦如次第能修學。
如其往昔諸如來,從於生起菩提心,菩提薩埵諸學處,如其次第善安住。

2.具足如是慧心者,已發無上菩提心,為令起行並增長,如是妙心當讚揚。
今我此生不虛度,今我善來人中生,今我生於如來家,成為如來親長子。

(回復唸一遍):

無論如何我自今,當勤荷負此家業,勿令所行有玷污,於此無垢尊貴種。
如人偶於糞埽中,無心拾得希世珍,如是依於誰之力,菩提妙心我能生。
能為眾生摧死王,此是不死妙甘露,能為眾生除困窮,此是無盡大寶藏。
能為眾生療諸疾,此是殊勝阿伽陀。眾生跋涉三有途,此是止息濃蔭樹。
拔眾生出惡趣苦,此是越渡總津梁。煩惱熱逼眾生心,此是除熱清涼月。
眾生無知昏霧塞,此是破暗皎日輪,攪正法乳成酥酪,此是醍醐無上味。
為有情侶馳驅生死道,欲求受用資具安樂因,此是隨身資斧勝安樂,能令滿足有情勝友心。
我今現對一切依怙前,唱言願為一切眾生侶,乃至成佛中間不少離,天及非天聞者皆歡喜。

我們唸下面這邊(p.62):

「入菩薩行論廣解佛子津梁釋受持菩提心品第三竟。」

藏文裡面我們唸的時候(出品名)就一起唸,這個也是入菩薩行論裡面的。你們家裏有時間的話,就第一品開始唸到這裡。

我們已經很簡略的講完第三品,在受持菩薩戒之後,就應該行菩薩行。為了學習菩薩行之故,我們的心必須要依於不放逸,如何來依不放逸?就是再第四品裡面要講的。第五品主要是講到戒度的修行,第六品講到忍辱度的修行,第七品講到精進度的修行,第八品講到禪定度(靜慮)的修行,第九品講到(慧)智度的修行。從第五品到第九品之間,就講了六度當中的五度,那其中的第一度(布施度),就在第三品當中受戒之前就講到布施度的修持。為什麼要先講布施度呢?最主要是我們在受戒之前,必須讓悲心廣為增長,這種利益他人之心廣為增長,實際去利益他人的善巧方便就是透過布施,所以先讓我們生起很強烈的悲心(利他之心),然後行布施,之後再受戒,所以這布施度(第一度)就在第三品受戒之前先講。

至於這六度,在《經莊嚴論》裡面有講到:「依於前者生起後者。」所以可以看出這六度之間有勝劣之別、有粗細之別,因為有這種差別的關係,所以六度的次序有這樣的不同。講到布施,意思也就是給予、給出去、惠施。如果沒有布施的心、要給予的心,那你說想要去受戒或說出家,事實上是很困難的,因為你沒有辦法從心所繫念當中脫離出去。尤其是菩薩的學處,我們知道菩薩的學處主要是來行利他行,要行利他行,你必須要知道先將自己給出、先捨下自己,這樣你才能夠實際去施行利他行。因為你在施行利他行的時候,一定要先放下自己,然後以他人為主。你要受菩薩戒也是一樣,必須要先捨下自己,為了利益其他有情的緣故才去受菩薩戒,所以要受戒之前,你必須要先有那種捨下自己、放下自己的心,就是要有先施與出去的心,這就是為什麼先說布施度在受戒之前的緣故。

有人也認為受菩薩戒就可以積聚很多的福報,或者說可以得到什麼,事實上,他這樣的思惟是一個徵兆,就是他沒有得到菩薩戒戒體的一個徵兆。因為受菩薩戒是為了利他,如果有這個「我、我、我」,就想著「我」可以得到什麼,「我」可以積聚很多福報等,光想著自己「我」的話,那就表示沒有得到菩薩戒的戒體。

在受菩薩戒之前,必須要從內心深處由衷的生起很強烈的利他的思惟,而且心量要非常的大、非常寬闊才可以,而且這種利他的心要是一種極為善良的心才可以。如果只有想著:「我今天受了菩薩戒,就可以得到很大的福報。」或者想著自己可以獲得什麼的話,那就表示你根本沒有得到菩薩戒的戒體。所以,要受菩薩戒之前,一定要先生起很強烈的利他心,捨己利他的心要非常的強烈,才能得到戒體。

比如我們受八關齋戒(八關齋戒是一晝夜的戒),你如果心裡面的思惟:「我為了要承事所有如老母般的一切有情而來受這個戒」,那這種的思惟是正確的;或者說你思惟:「我為了成辦一切如老母般的有情的利益,所以來受這個戒。」這都還是正確的。如果只想著:「我受了八關齋戒,可以得到很大的福報,可以得到什麼」的話,這就是不正確的思惟。八關齋戒是一晝夜,就是從現在受戒起,到明天太陽升起之前,這個戒體都還會存在的。

我們這邊所受的戒並不是八關齋戒,而是菩薩戒,它的期限就不是一晝夜,是乃至未成佛之前這個戒都一直要維持,期限是那麼長。所以,要受菩薩戒,要生起非常強烈的心力才可以。受了戒之後,你的心也要依於不放逸行來做,受菩薩戒並不是只有受受戒而已,你還要依著所許諾的這些誓言而行。所以要受戒之前,應該要先了解菩薩戒它有什麼利益。就像五十九頁這邊所講的(子二…丑一能除有情苦):

「能為眾生摧死王,此是不死妙甘露,能為眾生降困窮,能為眾生療諸疾,此是殊勝阿伽陀。」

所受的菩薩戒,他可以成為眾生摧死王,而且這是一個不死的妙甘露,能為眾生降伏、去除窮困,而且也能療眾生的疾病,是殊勝的妙藥,這裡面就講到很多它的殊勝之處。還有,它的利益呢,在第一品裡面就講了很多,等於說第一品整個都是在講菩提心有什麼利益。

請看第六十五頁(己二…壬一、總明修不放逸之理):

「如是如來最勝子,已發堅固菩提心,復應恒時無動搖,勵力無違諸學處。」

我們既然已經受了菩薩戒,就應該要恒時無動搖的、持續不斷的努力,要如我們所許諾的實際的去實修,而且無有任何的違越這些菩薩學處,依於不放逸努力的守護。這一句可以說是「總明修不放逸之理」,就是將前面的意義把它攝集起來,約略的講。

我們受了這兩個戒,就是願心菩薩戒以及行心菩薩戒。願心的戒是屬於我們的心,是一種心戒,那行心就是屬於要去實際行持的。願心就是你的心要恒守菩薩戒,也就是恒守你的諾言的意思,然後行心就是你實際要付諸行動,去行這些菩薩的學處。為了讓我們所發起來的願心和行心,這兩個菩提心讓它不退轉而且能夠輾轉增長的緣故,就要依不放逸行,不放逸行又可以分為兩個。就像賈曹傑所分下來的科判,「壬二、廣釋分二,癸一、於菩提心修不放逸,癸二、於學處不放逸行。」

再來就講到菩提心不可輕言放棄(子一、菩提心不可棄捨之理):

「若率爾作本無心,或雖觀察未詳辨,是事雖已誓願為,容當再思慎作止。」

如對於一些小事,我們在還沒有觀察它的利弊之前,尚可把它捨棄或者說繼續做,對小事我們尚可這樣子。可是對於菩提心,我們就不可這個樣子,不可以輕易的將它棄捨掉,因為這個菩提心是十方諸佛菩薩祂們在生生世世當中,經過多次的去觀察、去深思謀慮之後,發覺到這是唯一最能夠利益眾生的就是菩提心。既然諸佛菩薩已經做這樣子的觀察,而且又傳給我們這麼珍貴的菩提心,我們已經受了,就不可以認為它是一種小事,把它輕易的棄捨掉,不可以這個樣子。而且加上我們又在十方諸佛菩薩面前已經許諾了,我們要去持守菩提心、持守菩薩戒的話,更不可以輕易的將它輕捨掉。所以說:

「若經諸佛及佛子,以大般若所觀察,自心亦已屢研尋,此中尚復何猶豫?」

「自心亦已屢研尋」我們自己也經過很多的思考,「此中尚復何猶豫」在這裡面你還要再猶豫什麼?你根本不可隨便的輕捨掉。如果是一般很平凡的一些小事,一些沒有意義的事,我們做不做那還倒無所謂。可是如果某一件大事,叫我們做的是對我們恩澤最大的父母親的話,而且這件大事是經過我們多方的去考慮、去考量之後,我們發覺這件事對我們是最有利益的、幫助最大的話,而且我們又自己許諾要去做,那像這樣子的一件事,就不可以輕言捨棄的。菩提心就像十二頁說的「於多劫中恒時作護念,諸能仁主觀見此利益。」也就是這菩提心是在多劫裡面,諸如來、諸能仁祂們去審查、去看了之後,發現只有菩提心是對我們最有利益的,等於說這皈依境來賜給我們菩提心戒,我們自己也是經過多方考慮之後,下定決心要來受菩提心戒。既然如此,我們就不可以輕言捨棄,我們應該要視這一個所受的菩提心勝於任何一件事,也就是沒有任何事可以勝於此了。就好像我們剛才說的,你要做某一件很重要的工作,那叫你做這件事的,是對你恩澤最大的父母,而且要去做這件事,也有經過多方考慮之後,才下定決心許諾要去做這件事,也就不可以輕言捨棄。

下面請看文(子二…寅一、入惡趣之因):

「若已如是發誓言,而於其事不成辦,則為欺誑諸有情,我當墮落生何趣?」

對於這麼一件重要的事,而且我們自己也許諾要去做,可是卻不遵守自己的諾言,輕言的捨棄,那就等於去欺誑所有一切眾生,因為已經輕言捨棄了利益眾生的事,將來你會到哪邊去?善趣和惡趣之間,只能去惡趣而已。

請看文(寅二、引證例知 廣論238-6):

「經云若心欲布施,微少下劣尋常物,其人布施不果行,後當墮入餓鬼中。
今於無上菩提果,至心思惟作施助,欺誑一切諸眾生,欲生善趣何可得?」

剛才說,我們如果去欺騙所有一切眾生的話,那我們將來一定到惡趣,有什麼理由呢?就比如說我們如果答應某一個人,要給他一件很平常的東西,就比如說給他一個餅乾、一個零食的話,那你已經答應要給他,而又沒有給它的話,都可以因為這樣子的惡業導致你將來投生到餓鬼去裡面。更何況你現在已經在十方諸佛之前許諾了,你要給予眾生無上佛果的東西,而且你要給的對象,也不是某一個人而已,而是無量無邊的老母有情,那你現在已經自己許下諾言要給了,可是你卻不去做這件事,已經違犯了你自己的誓言,那無庸置疑的,你一定會到地獄裡面去。

或許有人會想:「菩提心到底是怎樣的呢?怎麼會有那麼多問題呢?好像很麻煩的樣子!」那可能是我們沒有如理的去思惟、沒有很深入的去了解,才會有這些問題的出現。事實上,你如果能夠用很深細的智慧、清楚的頭腦好好去思惟、去想的話,那你就可以了解到,事實上這些菩薩的學處,我們是可以做得到的,我們可以非常廣泛的去行持這些菩薩學處的。你必須要依於不放逸行才能夠做得到,而且要用你的智慧好好的去深入、去了解,才有可能做得到。否則就像我們現在這樣,也不加以深入的去了解,也這樣懵懵懂懂的,沒有去搞清楚是怎麼一回事,我們就會覺得好像受菩薩戒、菩提心,怎麼這麼多的問題、這麼麻煩,我們或許會這樣子。可是你如果真的有依不放逸,然後很深入的去了解,用你的智慧去加以分析的話,就可以察覺到它有如此的利益,那這些菩薩學處我們都可以做得到的,這樣子我們就可以如我們所許下的諾言,如理的來實踐,而且我們的也可以很清淨的來行持。

從這些詞句上,我們如果就這樣看過,而不加以深入的去了解,就會覺得菩提心的修持為什麼這麼的麻煩,我們會有這種感覺。可是我們如果換一個角度來想的話,我們能深入去了解的話,就會覺得原來菩薩的行持是這麼的深奧,可以用很多的正理來成立起的,這麼深奧的修持,不是那麼麻煩的一件事。你如果善加思惟的話,就可以非常深入而且非常廣泛的去行持這菩薩行。你如果不善加以思惟,會覺得這些學處很簡單,如果這樣想的話,就表示你不能很深入的去行持這菩薩行。這些菩薩眾,事實上祂們所有的行持,我們都是無法了知的,很難以了知祂們的行持,從這一點也可以了解到,所有這些真正的菩薩,祂們都是依不放逸行在行持的。

有人就提出疑問:舍利弗也曾經捨過菩提心,他為什麼沒有到地獄去反而證得羅漢果呢?業果之理是怎麼一回事呢?這邊就講到(寅三、斷相違過):

「或有棄捨菩提心,能成聲聞解脫者,業果之理不思議,唯一切智能了知。」

這裡就是特別指舍利弗而言,「業果之理不思議,唯一切智能了知」就是講到業果的道理,這邊雖然說到舍利弗,可是業果的道理它是極為深細的,我們根本沒辦法就我們所了解的業果道理去作思惟,我們不能用我們所理解的業果道理去套在舍利弗的例子上來作思惟,因為我們沒辦法去了解到那麼深細的這一點,所以「業果之理不思議,唯一切智能了知。」唯遍智能夠了知這一點而已。

如果就一般業果道理而言,舍利弗的例子好像是我們很難以思議(想像)的的一件事,因為就一般而言,你捨棄菩提心一定會墮入惡趣裡面去的,就像寂天菩薩在前面說:「若已如是發誓言,而於其事不成辦,則為欺誑諸有情,我當墮落生何趣?」就是一定會墮入惡趣裡面去,寂天菩薩在這邊講,又加上一般的業果道理而言,他也一定必須墮入惡趣裡面去。可是,舍利弗的例子卻是一個很特殊的例子。因為業果的道理是非常深細的,不能就我們所了知的層面來評斷他是不是會墮入到惡趣裡面去,所以說業果之理不可思議。

從這裡我們可以肯定一點,不要許下太多的諾言(哈!哈!哈!),你可以去多發起善心,可是不要許下太多的諾言(哈!哈!哈!)。所以你可以先學習一顆善良的心,學了之後,最後你再來作某一些許諾,再來許下某一些諾言,這樣子的話你就不容易吃虧了(哈!哈!哈!)。如果你不先學習,一下子就許了很多諾言,那以後必定會吃虧的。

仁波切:這好像我自己一樣(哈!哈!哈!)。

發願是可以的,發願和許諾言是不太一樣的,因為發願是願心的階段,許下諾言就是受戒、行心的階段,所以願心和行心還是不一樣的。…沒有錯,比如說你受行心的戒也涵蓋有願心,那是一定的。這邊所說的捨棄菩提心,就是連願心也都捨了。你捨了菩薩戒,也捨了菩提心,願心和行心通通都捨了。

如果當個好人,隨便的去答應人家,到處去答應的話,到最後人家就不相信你了。仁波切說:善良的心便會變成人家不相信(變成不守信用的人)。人家如果叫你做什麼,你都說好好好,如果到處當好人,什麼都好好好,結果沒有一件做到,就是好心會使得一個人變成不可靠(哈!哈!哈!)。仁波切說:所以在這裡,答應的話就會變成有問題,發菩提心是可以的,而受戒就要很小心了,灌頂、密咒戒還更深、更不用說了(那些真正有沒有受到也很難說,哈!哈!哈!)。

問題:關於表面在受戒,如果對菩提心不是很了解就去受戒,這樣算不算呢?

回答:在你要去受菩薩戒之前,必須要先對菩薩戒有一些了解,受戒之後才能真正得到(戒體)。否則的話,你是一知半解去受的,表示你對整個所要求的目標(圓滿菩提、佛果)都搞不清楚,那你在受戒的時候,當然就不會生起「我必須要成佛」的心,或者說「我要怎麼去證得佛果」,這種思惟你可能自己都搞不清楚,那你去受戒,說實在也不見得就能夠得到戒體,只是去受而已。就是說要受菩薩戒之前,必須要先對菩提心有所了解,而且對所要受的菩薩戒也要有所了解,而且要生起我要得到菩薩戒的心,欲得之心、想要去得到之心也要有。所以對這些要先了解之後去受戒,你才能得到真正的戒體。如果是一知半解去受戒,雖然你以為自己有受到戒體,實際上並沒有。

應該是你一定要好好的了解整個的菩提心、菩薩戒等等,然後生起欲得之心才去受戒,然後又許下誓言「從此以後我絕不捨棄菩提心」,這樣的受戒才能真正得到菩薩戒。如果在一知半解的狀態之下去受菩薩戒的話,那可以說是沒有得到。

這邊講到,你如果就這樣捨棄了菩提心的話,不但會墮到惡趣裡面,你還去造作了傷害眾生的罪業。反過來,你受了戒之後,如你的許諾好好的去守持菩提心、菩薩戒的話,等於你去做了利益眾生的事,反過來是這樣。

再來講到(丑二…寅一、失壞菩提心成重罪故能壞利他):

「菩提薩埵諸墮中,退菩提心為最重,若有違犯如是行,是壞一切眾生利。」

在眾多的罪墮當中,以退失菩提心,也就是捨棄菩提心為最重的,這個罪業遠勝於別解脫戒當中的他勝罪。比丘有四條他勝罪,比丘尼則有八條他勝罪,你如果犯了他勝罪,等於你已經不是出家眾了,已經不是比丘或比丘尼了。所以,這算是非常重的罪業,可是,你如果退失了菩提心的話,比犯了他勝罪的罪業還更重。

為什麼我們會去犯退失菩提心的這個根本墮呢?可以從舍利弗的故事可以看出來,舍利弗開始的時候是一位發心的菩薩,後來因為遇到魔障,就退失了菩提心,所以墮到小乘,在聲聞乘當中成就羅漢果。他遇到什麼魔障呢?那時候他發起菩提心的時候,他還是聲聞菩薩,要行菩薩行,就有魔示現出來向他乞討右手,他就把右手砍下來給他,後來再跟他乞討左手,因為他的右手已經砍斷了,就沒有辦法砍他自己的左手,他就把自己的左手這樣給他,魔就說:「你這樣給我是很不恭敬的行為,我不要你的手。」舍利弗就覺得:「我要給你,你卻嫌我不恭敬而不要,我連一個人的利益都無法成辦,更不可能成辦無量無邊有情的利益。」因此,他就退失了菩提心,而墮到小乘裡面去。

講到退失菩提心,如果我們連成辦一個人的利益都無法達成,因此讓我們的心退縮了、退失了,好像你的心量本來是很大的,突然之間變小了這種退縮,這樣子就很容易退墮到小乘裡面去了。所以我們受戒之後,當我們要去成辦左右(旁邊)的人的利益時,如果沒有辦法做到,或者說沒有那種心力去做的時候,我們的心有時候會變得好像比較退縮的狀態,那就要小心可能會退失菩提心,有那危險性。

問題:舍利弗在退失菩提心之後可以變成小乘,是不是因為他已經是見道位以上的菩薩之故呢?如果是沒有證空性的一般人,他如果退失菩提心的話,是否可能變成連內道都不是?

回答:應該不會變成連內道都不是,因為他的出離心還在。仁波切:他不會喜歡煩惱吧!

問題:只要是已經發起菩提心的,不管是見道位以前或以後的菩薩,都不可能再從內道變成外道了嗎?

回答:如果是已登聖位,就是已經得到見道位以上的菩薩,他是不可能再退失菩提心的,在資糧道小品的大乘的菩薩才有可能會退失菩提心,中品以上資糧道的菩薩是不可能退失菩提心的。小品資糧道菩薩即使退失菩提心,可是在他的心相續當中,還是有厭患輪迴、不喜歡煩惱的出離心在,所以他退失菩提心只是他利益眾生、利他的的心變小了、縮小了,他可能就墮入聲聞乘去了,然後就入於聲聞乘的資糧道。

所以說如果退失菩提心,那就等於你造作了傷害有情的罪業,而且你也犯了根本墮的重大罪惡。如果我們去協助一位已經受菩薩戒的補特伽羅捨棄他的菩提心,我們所獲得的罪惡也跟他一樣是非常重的。

我們看(寅二、若障他菩薩善法罪亦同等當墮惡趣):

「若人但於剎那間,障礙菩薩作福德,即為壞諸有情利,應受惡趣無邊苦。」

剛才說的,你去協助菩薩退失菩提心或是障礙菩薩做福德的話,等於去壞了有情的義利,那你就會感受到這些相同的惡業,會墮入無邊的惡趣當中。這邊說的「無邊」意思也就是你墮入惡趣,再來還是在惡趣,再來還是在惡趣,你一直在惡趣當中流轉不息,意思就是這個樣子。這麼樣的重罪是怎麼來的呢?請看文(寅三、明其因相):

「壞一有情安樂事,尚於自身致衰損,況壞遍滿虛空界,有情義利何待言?」

原因就在這裡。所以當我們去受戒的時候,一定要很小心,不要在不加思惟的的狀況之下冒然跑去受戒。另一點也要很小心,如果對方有菩薩戒的話,那我們在行事的時候就要小心,不要有去助長他退失菩提心的行為,我們如果助長他退失菩提心的行為,我們也是會墮到惡趣裡面去。對方的證量怎樣我們不知道,我們無法去量知他到底程度怎麼樣,可是就我們自己而言,我們知道,我們可以自我約束。

問題:可不可以請仁波切舉例說明什麼是退失菩提心?什麼狀況之下會變成去助長別人退失菩提心?很有可能我們傻傻的就去做這件事了。

回答:那要看對方有沒有這個菩薩戒(哈!哈!哈!)。

仁波切說他解釋一下什麼叫做別解脫的他勝罪,比丘有四個他勝罪,就是:殺、盜、妄還有非梵行(不是邪淫,是非梵行)。要解釋比丘的四個他勝罪,剛才說的殺、盜、妄還有非梵行,所有的這些非梵行呢,對方不管是比丘也好,或是比丘戒也好,對方如果是比丘,那跟他在一起的是女眾,比丘尼的話,那跟她一起是男眾。就女眾方面,她有三個地方,就是口,還有陰道,還有肛門。男方的話,他的下體、生殖器官,去碰觸到女方的口、陰道、還有肛門的話,就構成非梵行了,所以對方不管是比丘或是比丘戒,反正男女雙方有這樣子接觸的話就是構成非梵行。

再來講到殺生,這邊的殺生並不是指殺一般的畜牲,而是指殺人。

偷盜,就看那個國家的法律是怎麼樣,因為沒有牽涉到物質的價值是很高的或者很低的,沒有牽涉到這個問題,而是牽涉到這個國家的法律,這個國家如果制定你偷什麼東西,超過什麼量,會構成小偷行為的話,你如果去做了,就是構成偷盜的行為,所以要看國家的法律是怎麼制定的。

再來妄語,妄語也不是一般我們說欺騙人家那個樣子,而是讓人家對於善惡的取捨的決定,你去欺騙他,讓他搞亂、搞混了,要怎麼去做這些善惡的取捨。就比如說,你沒有修行,卻欺騙人家說你有修行,這樣子人家就搞不清楚,到底應該怎麼取善,怎麼捨惡,就搞不清楚了。簡單而言,妄語就是妄說上人法,也就是自己沒有修行而說自己有修行的這種妄語。

有一些寺院裡面,他們有他們的規定,說你如果是一個比丘、一個出家眾的話,去殺了貓、狗的話,那會構成他勝罪。可是在毗奈耶(戒經)裡面,沒有這樣的規定。

仁波切中文講述:在四川有一個寺廟(叫賽修寺?),那個寺廟以前可以跟三大寺比賽的,他們那邊很厲害,學辯經上面啦,經典啦,都很厲害,格魯派的,那個寺廟以前發生過,他們寺廟裡面一些喇嘛不小心就殺到貓、狗,因為他們那邊幾乎都是吃肉嘛,他們比較窮,住的地方放一些肉,貓來就吃掉了、狗來就吃掉了,就生氣,就打他們,不小心就打死掉了,這種有時候會發生,那這樣子發生的時候,有些出家眾經典也比較懂(那些糾察),也是就還俗的(叫打死貓狗的還俗),他們從以前規定出來,殺盜眾生的話,就算是還俗了。有一些經典比較通的老師,他們說:我們的糾察,我們的住持,不懂戒律,所以就讓他們還俗,有這樣子講。因為戒律裡面沒有這樣子的規定,四個(重罪)裡面沒有殺動物,沒有算。殺動物也有另外一個算法,它不是四個裡面就這種很重的。(按:是下罪)

問題:剛剛講的就是別解脫戒?

回答:是別解脫戒。

問題:菩薩戒裡面的別解脫戒是這樣子,四個。那為什麼叫他勝?藏文是怎麼翻,為什麼叫他勝?

回答:比丘在比丘戒上可以獲得某個什麼的,如果他去犯了這些罪的話,他可能就失去了他可以獲得的、可以證得的,就等於是他敗了,敗訴的意思,就敗了嘛!也就是被他方所勝,所以就用這樣來取這個名字。被他方所勝,被這個罪所剩過的意思。事實上你如果去犯了其它的墮罪,或者說…(諸惡?),(因為那些詞是比丘戒的專有詞,我沒有研究,所以不會翻)。所以一個叫墮罪,一個叫勝什麼罪(忘記了),意思也就是說,除了他勝罪之外,你去染犯其它的罪,比丘其它的戒律你去染犯了,還不會破掉你的比丘戒,你都還是出家眾的身份。你如果犯了他勝罪,就完了!因為這個「量」(所影響的層面)並不是只有一個人,是無量無邊的有情,所以那個罪惡是非常的重。至於比丘和比丘尼的戒律,是不可以對在家眾講的,如果要講的話,可能你們要出家了,(哈!哈!哈!)提醒一下。

你如果捨棄了菩提心的話,一定會墮入惡趣裡面,那你可以再受戒,你捨棄了菩薩戒,可以再受戒。為什麼可以再受戒?因為你先前受菩薩戒的習氣還有,因為習氣的關係,所以你還有這個業再去受戒。可是,可能你又會去捨棄,然後又會去違犯,所以就變成怎麼樣呢?你受戒你就到善趣,然後你捨棄你就到惡趣,然後又善趣,又惡趣,又善趣,又惡趣,所以你就在善趣和惡趣裡面一直在輪流,輪流著不停。這就好像說你今年受戒之後,你又捨棄了,然後明年再去受戒,然後又捨棄了。所以今年你受戒,你上去,然後捨棄,又下去,然後明年受戒又上來,你在這裡面就一直流轉個不停,兩個一直在輪流,好像善惡趣在輪替,你就永遠沒有出離的時候,而且要登地非常的困難,這等於是一種障礙,登上菩薩地會有困難,所以這邊才說障礙登地(丑三、障礙登地):

「如是由斯罪墮力,復依菩提心威力,輾轉升沉生死輪,登菩薩地常為礙。」

這個菩薩戒,你可以今年受了、今年捨了;然後明年再去受、又捨了。或者說今年之內,你可以捨了又受、捨了又受,意思也就是菩薩戒你可以多次的去受。可是別解脫戒就不行了,一生就只有一次而已。為什麼別解脫戒你只能受一次?因為別解脫戒是為你個人利益而受的,而不是為他人利益而受的。如果是為他人利益而受的這個戒,你可以多次去受,你可以許下很多的諾言,可以。可是別解脫戒是你為了個人利益,所以你只能許一次諾言。

現在我們講的菩提心主要是願心的部份,你如果受了願心的話,就應該好好的去守護它,不要輕言放棄;你在未受之前,也不要輕言的去受持。未受之前,不要輕言的去受這個戒;那你一但受了,就不要輕言放棄,心也不要退縮。

補特伽羅的藏文叫做「康薩」,意思也就是說上生下死者,就好像是水滿、水漏的意思,就字面上的意思是這樣,「薩」是漏,漏掉的意思,「康」是滿的意思,「滿漏」。

仁波切:我們不管佛、不管眾生,都是會生就會死,生就會時間過去,這種。

剛才講的就是「康薩」字面上的意思,「康」就是滿,「薩」就是漏,如果就它真正的意思而言,就是「心識依附處」,你的心識、心的續流依附之處。不論是一隻螞蟻,小到是一隻螞蟻,牠也有牠的心識依附在上面,然後天人啦,或者是佛啦都一樣,他有心識依附在上面,它真的意思是這樣。

問題:…(未使用麥克風)

仁波切:有情都是補特伽羅,那佛也是補特伽羅。

回答:有情一定是補特伽羅,那佛也是補特伽羅,佛是補特伽羅,但不是有情。事實上同意詞有四個,一個是士夫,一個是補特伽羅,一個是我,一個是自己。

問題:出家眾還俗以後可不可以再出家一次?

回答:有兩種傳承,西藏那邊的傳承只有一次而已。

問題:(翻譯師使用藏文)

仁波切:都一樣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