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入菩薩行論 十二》

雪歌仁波切講授,法炬法師翻譯
2005/4/10


我們知道寂天菩薩他非常深入的自己去實修菩提心、自他相換,日以繼夜的在實修,也為了讓我們這些後來的行者能夠跟他一樣很深入去實修菩提心和自他相換的緣故,所以他就寫了這一部《入行論》,最主要的目的是要讓我們能夠跟他一模一樣的來實修。現在我們已經講到《入行論》的第五品〈守護正知品〉,也就是來守護我們應該要遵守的學處,這裡面最主要也是講到我們要去學習來守護我們個人的身語意三門的行為。

第五品〈守護正知品〉前面的科判就講到,我們應該要去守護我們的學處,這邊的學處,最主要是指三增上學而言。要去學三增上學,學習這些主要是要來守護我們自己的心。那要守護你的心,你就必須要利用正知和正念。好像是說,我們(本來)有一顆心,然後用另外一顆心來保護它,這個樣子。因為我們身的行為,以及言語的行為,都來自於我們意樂的發起,才會有這個身語的行為。那要去守護這個心,你一定要去偵查你的心,你好像要去觀你自己的心,要去觀自己的意、自己的心的話,你必須要有正知,那還沒有生起正知之前,你還必須要知道如何來觀察你自己的心、如何來守護你自己的心,你必須先知道何者是好的,何者是壞的,先要了解他的情況,了解之後,你還不可以忘記。我們已經決定何者是好的,要去使用它的時候,我們還不可以忘記,這就是要有正念。由正心生起正念之後,才能用正知去觀察我們的意。

就進入到科判(八十六頁),「子一、守護學處之方便為守護心,子二、守護心之方便為守護正念知」,以正念和正知來守護我們的心,守護我們的身語意的三門。

第一個偈頌:

「諸欲守護學處者,首須謹畏護其心,若於自心不防護,必不能護其學處。」

我們要去觀察我們的心,好像是用另外一個心來觀察我們的心,那所用的另外一個心是什麼?就是正念和正知。正念要先,之後再正知。因為正知是去察覺到我們身語意三門到底是趣向何方,正知是這樣。那正念呢,就是要去了知我們的心安置於善品上的方法要去而且又不忘記,這個就是正念。所以,要先用正念,再用正知。

這邊就講到,要先生起正念,也就是我們要先了解我們的心是如何安置在善的所緣境上,我們心安置的方式到底是什麼一回事?先要了解這一點,了解之後就不忘記,這個就是正念。那就比如說,我們去隨喜他人所造的善,那他人所造的善是我們善的所緣境。或者說我們看到他人受苦的時候,那我們心生悲愍心,對不對?我們對他的苦心生悲愍心,那等於他人受苦的情況變成我們善的所緣境。相反的,我們知道,當我們看到別人的好處的時候、善的那一面的時候,有時候我們會生起隨喜的心,有時候我們又會生起嫉妒的心。生起隨喜的心,他人的好處會變成我們的善所緣;生起嫉妒的心的時候,他人的好處不見得會變成我們的善所緣。

同樣的,見到他人受苦的時候也是一樣,有時我們反而會更把他貶低了,那他的受苦變成不是我們的善所緣;如果見到他人受苦的時候,我們心生悲愍的心,就會成為善的所緣。

所以不論我們遇到任何的境界,比如說你遇到讓你生起貪愛、貪欲的這種對境的時候,那我們如果是去看這一個令我們生起貪的對境是無常的、是無我的、是苦相的話,那我們心中生起來的是一種善,因為我們看到它是無常、無我、苦相嘛!所以在我們心中生起來的變成一種善,面對這種對境就的時候,我們心中生起來的是一種善心,那這個對境會成為我們的善所緣。那了解我們的心是如何安置在善所緣之後,就不要忘記它,這個「不要忘記」的心就是正念。

當我們的心面對各種對境的時候,一定會面對各種不同的對境,有一些對境會讓我們生起不善的心,也會讓我們生起煩惱,這種會使我們生起不善或者煩惱品的這一類,都不是我們善的所緣;相反的,就是我們善的所緣。那我們懂得去利用對境來轉換我們的心變成善,或者說轉換對境變成我們善所緣的這一個心,就是正知。如果具足了正念和正知的話,那一定可以將我們的心守護得好。

再來就講到,如果沒有正知過患是什麼?看九十四頁這邊開始「丑二、別釋分二,寅一、不正知之過患」不正知的過患,也就你沒有具足正知的話,它會有什麼過患?如果沒有具足正知的話,可能我們做起事來就會力道不夠,所以這邊的偈誦講到(卯一、離正念知一切所作悉下劣無力):

「世人若為病所纏,於諸事業無能力,如是愚昧所纏心,於諸事業亦無力。」

這個人如果必須去做耕種等等農事,或者說去做其它的工作,如果他身體染病的話,那他做起這些事來,一定會力道不夠,沒有什麼力量、沒有力氣去做。同樣的,如果我們的心被煩惱所擾的話,當我們的心要緣念在善的所緣境時,那力道會變得很小,因為我們的心已經被煩惱所擾亂了,而且是錯亂掉了,所以你要去做這些善業,根本就沒有那種力量。「如是愚昧所纏心,於諸事業亦無力。」這邊的「諸事業」就是指這些善業,而不是指惡業,被煩惱所擾的心,做起諸惡業是非常有力的。

就好像說我們要去做閉關的話,都會有一個目標,希望透過閉關來成就一個本尊法或者生起某種證悟。這個目標訂定之後,你就要實際去禪修、實際去做,在做的時候,你要自己先了解,你的心是如何來安置在你所要擺的目標–善所緣上,你先要知道那個規則,你可以先透過儀軌或者一些解說,先了解你要去成就的規則是什麼。你如果如理來做,照著這應該要如何成就的這些規則來做的話,那你可能很快、迅速就可以成就了。否則,你沒有照著這些規則來做的話,那可能你身在關中心在關外,心到處亂跑。所以你要去了解這些規則,之後要去實修的時候,也不可以忘記你所了解怎麼做的這些規則,也就是你要有正念,要先記住,要先有正念,然後真正在做的時候,你就去約攝你自己的心、去觀你自己的心有沒有好好的安置在善所緣上,這叫有正知。否則的話,真的就像身在關中心在關外,這樣子你再怎麼修,證悟永遠生不會生起來,本尊也就不可能成就了。

就像《道次第論》裡面,一開頭的時候就講到依止善知識的軌理,講到體性如何、所緣如何、數量如何、次第如何,我們一定要先了解,而且是要圓圓滿滿全部的悉數了解,無錯誤的了解。意思也就是你要先去了解善所緣是什麼,然後不要忘記善所緣。實際在做的時候,你要用正知去偵察自己的心是不是有安住在善所緣上。所以,宗喀巴大師才說:「前說者應該要配合到下面所說者來實用。」前面所說的規矩,應該把它拿到後面繼續再使用。所以,我們在實修的時候,在正念之上還要再加上一個正知來作偵察的工作,讓我們的心不外逸,在修任何法的時候讓你的身不外逸,如果這樣做的話,你想要成就本尊法可以成就,你想要得到任何證悟可以得到。

古代的人,他們心渙散的情形可能沒有那麼嚴重,有些人在修奢摩他(止)時,在幾個月之內就可以成就,修本尊的閉關,他們也可以成就本尊法。可是,到我們這個時代,好像心就沒辦法這個樣子了,心呢,一方面正念也沒有具足,那正知又沒有觀察自己的心,所以,現在的閉關等於都是去計數而已,那個數目,頂多閉個關數目字唸完就這樣而已。

如果沒有正知的話,除了「於諸事業無能力」之外,你的慧也會衰退、你的般若也會衰退,這邊就講到(卯二、般若不能清淨):(罅:ㄒㄧㄚ丶)

「若時心不具正知,雖有聞思修等善,宛如罅漏瓶中水,空勞汲引難貯積。」

我們雖然有了不忘記的正念,可是如果沒有正知來補強的話,那你這個正念可能就會衰退,正念會衰退;如果有正知來輔助的話,那你的正念會增長,正念增長的話,你的慧也會增長。沒有正知來輔助的話,正念會衰退,你先前已經了解的、已經獲得的這個慧也一樣是會衰退掉。如果我們希望智慧增長,就應該要善為使用正知來輔助它。

再來就講到(卯三、律儀不能清淨):

「縱具多聞及淨信,常時奮勉勤精進,由不正知之過患,終為罪墮所染污。」

如果我們沒有具足正知的話,我們所具足的律儀就會不清淨,也就是戒無法守得很清淨,這邊說到律儀,律儀就是來約束自己,要自我反省自己是落入到善業裡面去還是不善業裡面去呢?這一點。如果你具足正知的話,就會自我反省自己是不是有去遵守你曾經許諾過的種種誓言,有沒有去違犯,或者說你心是不是有落入到不善品呢,或者說你的心有趣入到善品裡面,你就會去自我反省,自我去偵察到。如果沒有正知的話,可能你就不知道自己有沒有違犯自己的誓言了,那也會因此慢慢的你就會染犯種種的罪墮,所以這邊說:「為罪墮所染污」。

這邊就說(卯四、失壞先所積之善法):

「不正知如諸竊盜,隨於壞失正念起,雖勤積集諸福德,如被盜劫趨惡趣。」

如果沒有正知的話,不但律儀無法清淨,而且,正念將會失壞,慧也將會衰退,同時你的心就會生起種種的煩惱,就會忘記你的善所緣,本來你是一個好人,可能因此漸漸變成一個不好的人,先前所造過的種種福德也漸漸的會失壞掉,變成一個無福之人了。

再來(卯五、障未作善法成就):

「如斯煩惱劫賊群,常時乘隙伺人便,遇隙乘機劫善根,能壞一切善趣命。」

如果沒有具足正知,可能你先前的善將會失壞,未來你將不會再新造種種的善,不會再新造善了,因為你的煩惱會非常強盛。所以這邊將煩惱比喻成像竊賊一樣、像強盜一樣,他會伺機來搶奪我們去造善的機會,同時也會壞了我們將來得到善趣的慧命。

如果沒有正知的話,我們的損失將非常的大,那因而呢,應該要生起正知,所以這邊就說「故須」,故須的意思就是因而,因為沒有正知有這麼大的虧損,因而我們需要正知,那要生起正知之前,必須要先生起正念,一定要先具足正念,所以這邊才說(寅二…卯一、總明):

「故須常以正念力,護意根門無暫捨,若稍縱念急攝心,正念惡趣諸損惱。」

既然要先生起正念,而且也必須要先生起正念,只有心中生起正念,才能夠不忘記先前種種善的所緣。你心中如果生起正念,就應該要去守護你所生起的正念,而不要讓它丟掉。可是,有時候因為不在意,不會特別去守護我們所生起來的正念,因而會將我們所該緣念的善所緣品,把它不經意的擺在一邊。(應該要去緣念的這些善所緣,我們會不經意的把它擺在一邊。)如果發現到自己的心是這樣子放縱,放縱了你的正念的話,應該要急攝心,馬上把你的心收攝回來,去思惟三惡趣的痛苦,由心生害怕三惡趣種種痛苦的緣故,將你的正念再提攜回來。

如果我們將正念和正知,把它取一個名字的話,它可以稱為是我們內在的師長。我們所生起來的正念正知這個內在的師長,我們應該跟它永不相離,就應該要時時刻刻跟它們在一起,因為內在的這個師長,他會對我們的心有最大的利益、最大的幫助。那這些外在的師長,我們偶而、時而會在他們的座前來聽聞佛法獲得利益,有的時候又不見得可以坐在他們的座前來聽聞佛法獲得利益。如果你想要心相續迅速的生起種種的證悟,或者說想要你的修行修得更上一層的話,那你就不可以離開內在的師長–正念和正知。

如果在我們的心相續當中有生起正念和正知的話,那一定可以生起我們所要獲得的種種體悟、了悟,一定會生起來的。就比如說,你希望能夠獲得念死無常的了悟,或者說你希望獲得暇滿人身的了悟,只要你有正念和正知的話,這些都可以獲得的。除了你要不忘記善所緣之外,還要具足正知來偵察你的心。你要來使用正念和正知,應該要先知道它的體性如何、次第如何、數量如何,先了解這些,然後再去利用正念,不忘記你的善所緣。當你生起這個不忘記的正念時,你也要好好的把持住,不要讓正念丟掉了。除了把持住不忘的正念之外,還要利用正知去偵察你自己的心,如果發現心已經沒有那麼專注於善所緣時,就要用相反的方式來作思惟。比如說你的心無法生起念死無常的時候,心安住於善所緣的力量已經有衰退的時候,你就馬上去想:「如果沒有這樣思惟的話,有什麼過患?如果沒有思惟念死無常,有什麼過患?如果墮入三惡趣,有什麼過患?如果隨著我執轉,會有什麼過患?」也就是用正知來偵察出你心的走向之後,馬上用相反的對治品來把心拉回來,所以這邊就說(卯二…辰一、外緣依止善知識):

「或從師長或善友,或復依止親教師,具足善根能畏敬,正念無難自生起。」

再來講到我們要生起正念的方法,生起正念的方法有兩種,一個是依於外緣,一個是依於自己的內緣。外緣呢,比如說你依於師長,有時候你跟著師長一起同行,或者說跟著一些善友一起同行,那跟他們同行的時候,有時候你就不容易去忘記你的善所緣。另外一個就是依於內緣,也就是你自己要生起慚和愧的心。這一些都是讓我們生起正念的一種善巧方便而已,有很多不同的生起正念的方法。又比如說,你可以去閱讀密勒日巴的傳記,或者宗喀巴大師的傳記,或者說世尊等等,或者說有很多的行者,他們是如何的來修行的典故傳記,或者說你到某一位很好的出家眾之前,然後去了解他是如何來用功的,如何做功課、如何來修行等等,這些都可以提起我們的正念,這些都可以讓我們的心不會忘記所緣。尤其與人相處的時候,自然你就會很小心自己的言語、舉止,所以在那個時候,你就會比較具有慚和愧的心,那這也會提起我們的正念。

舉例來說,上次仁波切去達隆沙拉時,那邊有很多閉關房,仁波切就去拜訪閉關者,去的時候,仁波切就自我提醒:「我也需要這樣子做,把我的心放在善所緣上。」

仁波切:有一個同學,他穿的衣服大概是一九七幾年、一九八幾年左右用的那些棉布,很便宜。這種的話,大概一碼印度幣九十多塊、一百塊,另外的話,印度幣就二十幾塊,現在都沒有人在用的,他就穿這樣子,也沒有什麼顏色。我們都會看,有沒有紅一點,有沒有好看一點,就這樣子選。他就選快要沒有顏色的、退色的,就這樣子穿。我們在穹拉仁波切那邊上課的時候,就一起上課。有一個人,就跟他開玩笑,(就問:)你現在有生起什麼證量?那個人說:沒有!我沒有生起什麼。他還一直問。忽然他就說:生起證量不一定需要加行。資糧道、加行道、見道到那邊,這個事情也有很多證量。那他也很會開玩笑,他說:有什麼證量你生起了?你能夠穿到這樣子嗎?你能夠做到這樣子嗎?(哈!哈!…)那些都是證量。(哈!哈!…)那些都是沒有辦法馬上突然會爆出來的,(哈!哈!…)那些都要我的腦筋要思考、要思考,要了好久才會慢慢生起的。(哈!哈!…)所以他說:那些都是證悟的。(哈!哈!…)

確實是這樣子,那些都沒有辦法馬上就會爆出來的。他是辯經滿有名的,三大寺裡面很有名的人。他就說:比我還更爛的,現在已經全世界一直跑,有很多中心,就一直跑,我也會做得到,那種很小事情,就是很簡單的事情。(哈!哈!…)那些都已經放棄了,這些怎麼會放棄?一直動這個,才會放棄掉的。(哈!哈!…)

所以就看到那些修行者,心裡會覺得自己是不對的,我也要做好一點,這種就是善所緣,是不是?

他講的確實是這樣子,證悟不是一定要到資糧道、加行道,那些是太高了,這前面還有很多的證悟。(哈!哈!…)

注解裡面有講到:「知慚識愧,由懼他訶厭故。」你怕他人訶厭,那是一種害怕的心,事實上,還可以把這種害怕的心配合到畏懼三惡趣的苦、輪迴的苦等等。

剛才講的是外緣的部分,接著講內緣,如理作意的部分,這邊就說(辰二、內緣如理作意):

「諸佛如來及菩薩,常時具足無礙眼,我身恒時正安住。
諸佛菩薩聖目前,如是思惟具慚恥,恭敬怖畏如是思。」

也就是你要經常思惟自己是處在諸佛菩薩的跟前,自己的所作所為,諸佛菩薩經常都會觀見得到的。如果我們沒有把佛菩薩觀想祂們是經常的在我面前,好像是真的,我們就在祂面前一樣的話,那可能我們到了佛像的面前,會覺得這佛像裡面不曉得有沒有住著真的佛在裡面?我們會有這種想法會升起來的,那就是我們沒有對這個佛像做真實想的原因。如果我們有這樣子想的話,自然對於諸佛菩薩常在的信心就會生起來,生起來之後,我們就不會在諸佛菩薩的面前胡作非為了,就會生起一顆慚愧羞恥的心,那也就會提起正念了,提起正念的話,就有利於去激勵我們,把我們的心安住於善所緣上。

一般而言,我們在修四力對治法的時候,第一個力就是依止力,依著依止力來作懺悔的時候,我們要觀想懺悔、皈依的對境,在這個時候,我們要對於所要皈依的對境,要有強烈的信心生起來,相信祂有能力來庇護我們,在這個時候,你要思惟「諸佛如來及菩薩,常時具足無礙眼」,你要思惟祂們是毫無障礙的、能隨時隨地的可以觀照到我們,在祂的跟前,我們要自我許諾:「從此以後不再造惡了。」而且要在祂的跟前許諾:「從此以後,我要守護自己的心,讓自己的心趨於善。」如果能夠這樣子做的話,那你所用的依止力,就發揮它的效用了。否則呢,你說你有用依止力來做懺悔,那也僅僅好像在說謊騙人家而已。

【生起正念之後,我們就要生起正知,那由正念生起正知,要怎麼來生起呢?正念有的是依於外緣生起來,有的是依於內緣生起來。先前所說的生起正念是依於外緣和內緣而生起來的。依於內緣就是如理作意來生起我們的正念。正知不是依於外緣和內緣而生起來的。】

再來講到,生起正念之後,要生起正知,那正知是怎麼樣呢?這邊講到(辰三…巳一、生正念之理):

「如是亦能數數生,正念隨念於諸佛。」

你生起了正念,是要隨念於佛。正念怎麼生起來?一定要不斷的、不斷的去作意思惟,所謂正念的“念”就是不忘記的意思,那你要怎麼不忘記呢?就是不斷的要去作意思惟,你才能夠不忘記。正念是要隨念於諸佛,這個諸佛就涵蓋有法還有僧,然後不斷的去隨念他們,提起你的正念。提起正念,就是要提起正念去念什麼呢?去緣念你的善所緣。

善所緣是指什麼呢?要把它安置在哪一點上,成為我們所要緣念的善所緣呢?這邊特別講到要去緣念佛法僧的功德,其中任一者都可以。我們這邊的善所緣,就把它安立在佛法僧的功德,事實上,有很多的善品的所緣,非常廣泛的,所有這些善所緣,也都可以約攝為佛法僧的功德。就好像我們說皈依,皈依的範圍是非常的廣,可以說一切的修行都可以歸入到皈依裡面去,因為皈依就涵蓋了下士、中士及上士道所有一切的修行,也涵蓋了顯和密的修行,全部都可以約攝在皈依裡面。所以,皈依的範圍是非常的廣。善所緣品也是非常的廣,我們可以把它約攝入佛法僧三者的功德裡面去。

再來講到(巳二、由彼生正知之理):

「若為守護意根門,其時正念能安住,爾時正知即現前,縱或暫失能復生。」

我們如果有了正念,就要好好利用正念來對治煩惱,要對治煩惱的時候,還需要正知來協助它,正知可以協助我們來對治煩惱,所以我們需要正知。如果沒有正知的話,你本來已經有的修證、本來生起來的修證,將很難以增長,甚至因為沒有正知的關係,本來生起來的修證,可能就會衰退掉了。當衰退掉的這些修證,你想要讓它再回復回來的話,再把它叫回來的話,你必須要靠正知,所以在這個時候,你須要回頭再把正知抓回來、再把正念抓回來,才能夠將流失掉的修證再取回來。所以對我們而言,努力於提升,或者說提起正念和正知是很重要的。

以上就是讓我們了解到,如果不生起正念正知,會有什麼的過患,也讓我們了解到,要生起正念正知的這些方法。正念和正知是我們應該要具足的。你如果想要去學三增上學,其中第一個的戒學、戒增上學,你想要八它修得好的話,這個正念正知絕對不可或缺的,那更不用說定學還有慧學,也是一樣,你要在定學上提昇你的證悟,或者說在慧學上提昇你的證悟,一定也離不開正念和正知的。就比如說,你在修奢摩他,你成辦了奢摩他的那個時候,你已經圓具了正念和正知的功德了。因為你在修奢摩他整個的過程,都要使用正念和正知。所以你成就了奢摩他的時候,你已經圓具了正念和正知的功德了,那更不用說,你更進一步進入到修毗缽舍那的時候,你也要在修毗缽舍那的階段,也來圓滿正念和正知的功德。所以善為利用正念和正知,尤其在修學戒增上學的時候,要去使用它、好好的使用它。

接著進入九十七頁的科判,「子三、以正念知守護心學行之理分三, 丑一、學律義戒之理, 丑二、學攝善法戒之理,丑三、學饒益有情戒之理。初中分二,寅一、於三門串習勵力,寅二、守護勿失。 初中分三,卯一、觀察身語串習,卯二、觀察意串習,卯三、釋應止應作分齊。初中分四,辰一、身有所作先觀其意樂,辰二、屬於瞻視等之所學,辰三、配合別餘威義,辰四、觀察止住串習。今初。」

或許我們會以為說,這邊所說的,利用正念正知來守護我們的戒增上學,那你會覺得:「三增上學當中,戒增上學應該是屬於層次比較低的,那在這裡的正念正知,也應該層次是屬於比較低的。」不是這個樣子!不應該做這樣子的思惟。我們要防止來世墮入惡趣當中,就要依著戒增上學才有可能將來不墮入惡趣裡面去。而且,你如果使用正念正知,在你修持戒增上學的時候來用的話,就可以遮止掉粗品的煩惱,所以等於說戒增上學是遮止粗品煩惱的一種修行。那你利用正念正知呢,可以遮止掉這些粗品煩惱的現行,因為粗品的煩惱是使得我們受粗重痛苦的一個主要原因,如果是到了定增上學和慧增上學,那時後所生起來的是屬於細品的煩惱。所以對我們而言,現在很重要的是先遮止掉這些粗品的煩惱,先去除掉粗品的痛苦,就是不墮入三惡趣裡面。對我們而言,現在馬上要去對治細品的煩惱,或許也沒那麼容易,因為我們這個苦蘊,本身就是細品的煩惱…?

仁波切:我講的是,細品煩惱的話,還好,它不會給我們那麼痛苦,它的果,沒有那麼重的苦,我們感覺不出來,還好,它的結果也不會投胎地獄道等,那些都不會的。

(子三、以正念知守護心學行之理 分三,丑一、學律儀戒之理…寅一、於三門串習勵力…卯一、觀察身語串習…辰一、身有所作先觀其意樂)

再來就講到科判中的卯一、觀察身語串習,…初中分四:辰一、身有所作先觀其意樂,辰二、屬於瞻視等之所學,辰三、配合別餘威儀,辰四、觀察止住串習。「今初」:

「初以如是正知心,若知此事有過失,爾時即應捨所作,寂然而住如株杌。」

這邊的科判它首先講到,卯一、觀察身語,它就是先把身語放在一起談的意思,將身語放在一起談。我們要去觀察自己的身語之前,應該要先觀察我們的意,因為由我們的意樂發起,會顯現出身語的行為。就我們現在的程度,都不會先去觀察我們的意樂,先不會去觀察我們的意。所以呢,就會隨著我們心中生起的煩惱而做,要吃什麼啦、做什麼啦、喝什麼啦,這樣子就隨著煩惱,好像瘋子一樣一直轉,身語的行為,好像就隨著心中的煩惱,像瘋子一樣一直在轉。這就是因為我們沒有正知的關係,才會這樣子隨它一直轉。如果有正念正知的話,在這個時候,你就會觀察了,比如說,我們與他人相視時、互視的時候,或者說他人講話,口出任何言語的時候,就會自己提起正念正知來自我約束了。對我們而言,現在等於是剛開始在學使用正念正知而已,我們的階段是這個樣子。所以,如果遇到一些會引生有過失之事的時候,我們應該馬上用正念正知來告訴自己不可以隨著心中的煩惱而現出身語的行為出來,對不對?那要怎麼做呢?「寂然而住如株杌」,好像一棵乾枯死掉的一顆樹一樣,就呆呆的坐在那裡,一點感覺都沒有。

仁波切:我們是沒有辦法,來不及,來不及觀察就講出來了。(哈!哈!…)

所以盡量的,我們就是要這樣子來防護自己而住。

再來講到屬於瞻視的部份,「辰二、屬於瞻視等之所學」,瞻視就是眼睛去看,非禮勿視的意思,那些沒有意義的,我們就不要去看它,因為不會給我們帶來意義,你就不要去看它。因為我們會透過眼睛的注視、去看,會隨著對境的顏色、形狀等等,而生起好壞的分別,而生起貪瞋等等,這些煩惱都會生起來的。因為你透過你的眼識去看、去接觸這個對境的關係,因為生起這些煩惱了。那要怎麼來對治不要生起這些煩惱呢?也就是當你注視對境的時候,你要去思惟:「它是無常的,它是苦的,它僅僅是輪迴當中的某個法而已。」用這樣子的思惟,讓我們的心就先緣念在善的所緣上。

所以你要先學習這些善所緣,先學習什麼叫做善所緣。比如說你先去緣念佛像、經典,對這些先生起信心,先學習這些善所緣之後,見到外在的人事物時,心中所生起來的是這些善所緣,就不會隨著惡而轉了。我們這個眼睛,對我們有很大的恩澤,既然它對我們有很大的恩澤,我們就應該要讓它造一些善業,所以要讓它去看一些佛像、看一些經典,讓它造造善業。同樣的,我們的身體也對我們有很大的恩德在,所以,我們要好好的來使用我們的身體。眼睛也是一樣,我們要好好的來使用它。

仁波切說他有一個上師,應該是七十歲以上了,他叫做格喇汪,他就常常跟他們說:「你的眼光不要亂看。能看的距離就差不多是“一中軛”許」,軛就是牛軛,古代耕田時是兩隻牛犁田,中間有一根木頭,就是牛軛,你眼光所能夠注視的範圍,就差不多是那樣的寬度而已,你不可以隨便亂看,這個是站在毗奈耶的觀點上說的。

仁波切:聽說剛剛講的那個老師,他以前也常常去西藏見(我前世的雪歌仁波切),是不是我真正的前世也不知道,現在稱我是雪歌仁波切,他修戒(毗奈耶)修的很好,修行很棒的。剛剛講的格喇汪有去見他,他學生滿多的,他在路上走的時候,一點都不會看,只有看(一中軛的距離),他的弟子都尊敬(禮拜)他,他也不知道,如果很近碰面(禮拜)的話,他都不會看,馬上回頭就走,所以這也是一個修行的方法。

剛才講的就是第九十八頁的第一個偈頌(巳一、總明眼瞻視之諸行):

「見之無義唯散亂,我終不應觀此境,常時如是應思惟,目不他瞬正瞻視。」

如果你這樣做,眼睛很累了,疲勞的時候,應該怎麼做呢?(巳二、疲勞時應如何):

「若為暫息疲勞故,偶一放目瞻諸方。」

這裡的瞻諸方並不是叫你眼睛四處張望,不是那個意思,而是你眼睛往天空望,放鬆一下而已。

如果說,是自己的徒弟而言,來到你的面前,在你的視線範圍之內,若不需要他們的恭敬,就可以馬上把眼睛轉開,就不需要去看到他們恭敬的樣子。可是你如果遇到熟識的人,也不要裝成沒看到,一副自己很有修行的樣子,也不可以,你應該要舒顏和善的去跟他握握手,去問候他,所以這邊才講到(巳三、他補特伽羅來前時當如何):

「若見有人來目前,舒顏平視讚善來,諦察道途怖畏故,亦應數數觀四方。」

「若見有人來目前」,「目前」就是眼前,來到我們眼睛的視線範圍裡面,你就應該「舒顏平視讚善來」,就是歡迎他的一些言詞。「諦察道途怖畏故亦應數數觀四方。」這一句講到,如果我們在比較荒郊野外或者是森林裡面的時候,你就不要很拘謹,就只有這一個範圍可以看,你就應該要四處張望,看有沒有野獸,要不然就被也受傷到了,在這個時候就應該要放眼觀四方了。

再來講到,如果你一直往前看某個視線範圍之內,累了之後,就可以稍微往後面看看。巳四、憩息之時當如何:

「憩息之時應回顧,審諦觀察於後方,前後審視諦觀已,或當前進或退行。」

「憩息之時應回顧,審諦觀察於後方,」在那個時候,因為你一直往前看也會累,所以你可以往後面看看,休息一下。「前後審視諦觀已,或當前進或退行。」一般而言,你可以一直往前注視,要不然就是休息的時候往後方注視,可是你如果來到懸崖斷壁的時候,就不可以這麼拘謹了,你還是要好好的前後左右觀察地形,否則有掉下去的危險性。

再來就講到「辰三、配合別餘威儀」:

「如是一切時處中,知所當為而後行。」

在任何時刻當中,你的所作所為都應該要與法相隨順,如果與法不相隨順,你就不要做,這一句的主要意思是這樣。

再來「辰四、觀察止住諸行。」當我們沒有在行走,是坐著的時候也可以做觀察:

「是否身應如是住,當於事先預思惟,今我此身如何住,復應時時勤觀察。」

有時候你坐著的時候,要去自我看一下:我這樣子做腳有沒有擺好?身體有沒有擺好?或者說肩膀是不是太高?或者是坐姿有沒有坐正?這樣子自我觀察。

以上是就身語方面的來做觀察,講到身,就是我們坐下來身體的坐姿,這個坐姿也是會關鍵(關係)到我們的心穩不穩定的問題,因為坐姿正不正會影響到體內的脈直不直的問題,那脈直不直的問題,又會牽涉到氣的運行順不順暢的問題,那氣的運行順不順暢,又會影響你的心能不能夠很寧靜、很平穩的問題。所以說,坐姿最好就是用毗盧八支坐法,毗盧八支坐姿是最好的。(仁波切:毗盧八支加氣息是最好的。)

有的人說,這外在的威儀不重要,最重要的是你內在的心思,有的人是會這樣子講。事實上,你如果外在的威儀,你都沒有很謹慎的話,很謹慎的去照顧你外在的威儀的話,那你要照顧到內在的威儀(心思),事實上也會更困難一點。

仁波切就舉了一個例子,在達隆沙拉那邊,有一個閉關者,在一個閉關房的閉關者,那他的閉關房就蓋得很好,要去他的閉關房,那個階梯、那個路,就做得非常好,一層一層上去,做得非常的好。那其它的閉關房,要去其他者的閉關房,那個階梯、那個路,就都很不好,不是泥巴要不然就是石頭路,很難走。

仁波切:我去那裡,他說他的階梯是自己做的,就很有次第、很漂亮。其他那些閉關的地方,都沒有,也有黏土,也有水,都不方便,有的時候走路要拉上去,就這樣子。他們沒有做這樣子,對!他們不會做。他們現在那個…我不會講那個藏文,你翻一下。

仁波切就問他(為什麼要做那麼好的階梯?),他的回答就是說:「眼睛能見的次第沒做好,那眼睛見不到的次第你說它會做好,就難以相信了。」就是眼見的都沒有做好的話,那些隱蔽的、不可見的,那就很難相信他有沒有做好了。

仁波切:他講話很直的。

這邊仁波切講到三個名詞,一個是現前的(就是你眼見的、可見的);一個是隱蔽的(略為隱蔽的);另外一個就是極為隱蔽的(非常隱蔽的)。你如果可以眼見的、現前的都沒做好的話,那略為隱蔽的這一點能不能做好,還要打一個問號。

一般而言,對我們這些初機者,都很容易落入外在的事物上,就會去著重外在身體的行、住、坐、臥、吃等等,甚至環境上會很多讓我們生起煩惱的事。比如說,我們的東西太多了,或者說我們所處的環境等等,都有可能會助長我們生起煩惱。所以,我們初機者的話,對於外在的這些人事物,我們要很小心警慎。那有人說,外在不重要,以你的內心、內在為主,說這樣子話的人,如果自己又不去遵守一些應該要遵守的規矩的話,那可能他就會胡作非為,所以就要很小心。

再來就講到,卯二、觀察意串習 分二, 辰一、繫心善所緣境, 辰二、觀察於善法能否專注一心。今初:

「心如狂象未調馴,正法於心如大柱,云何繫心令不逸,如是常時應練修。」

我們的心要拴繫在善所緣上,不要讓我們的心像精神錯亂的瘋子一樣隨著煩惱一直在轉,如果這樣子的話,就好像這裡的比喻一樣,你的心就會像一頭狂象一樣到處亂走,這就是我們沒有用正念正知拴繫我們的心在善所緣上的關係,才會變成這樣。要以正念和正知把我們的心拴繫在善所緣上,所以說,正法於心就如大柱一般。

再來講「辰二、觀察於善法能否專注一心」

「若人勤修三摩地,終勿剎那縱放心,今我此心何所行,應當如是勤觀察。」

我們的心要安置在善所緣上,安置的情形就是要非常專注的安置在善所緣上,善所緣並不是只有在我們的心中現起而已,而是更進一步的要讓心緊緊的拴繫在善所緣上。修三摩地(禪定)者,當然一定要全心的放在善所緣上。可是,這邊所謂的全心放在善所緣上,並不是像我們所說的,在修奢摩他一樣那樣子,你的心緣在那上面一點都不動搖,不是那個意思。我們這邊特別是講你心要拴繫在各種的善所緣上,而不是只有一個像我們在成辦奢摩他那樣子的。

藏文的三摩地稱為、、、,意思跟我們在修奢摩他的止,是不會很一樣的,所謂的修三摩地,主要的意思就是要讓你的心不渙散到其它的事物上,你的心要內住在你的善所緣上。我們的心是否能夠內住在善所緣上,或者說由我們的心所示現出來的身語行為,你要去透過正念和正知去觀察它,用這種方式來修行。所以要收攝身語意三門於善品上,不要讓我們的身語意三門落到造惡的惡品上。所以寂天菩薩先前有講到,合掌,很殷重的去告誡後來的學者,請他們務必依著正念和正知而行。當我們在念誦這些偈頌的時候,也應該要回想起寂天菩薩他這樣,這麼殷重的諄諄教誨。我們今天講到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