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入菩薩行論 十七》

雪歌仁波切講授,法炬法師翻譯
2005/08/28


寂天菩薩根據自己本身的修證而講《入菩薩行論》,談一位菩薩如何趣入菩薩行的一部論,現在已講到第五品快結束的部份。趣入菩薩的行持是指身、語、意三門的所作所為。身、語、意三門一切所為的因或根源是源自於心。所以要降伏自己的心,用什麼來降伏?用正知來守護。這是第五品。

在正知品裡有一句,菩薩除了守護心的禁行之外,不需要其他眾多的修行,行者除了守護心之外,便沒有其餘的修行了。守護心要用正念及正知,正念及正知的次第性是先生起正念,再後生起正知。

用正念去了解修行的方法,修行方法先去了解才會不忘,才能念的起來。了解要如實了解,了解之後就不會忘記,用這樣的方式來守護我們的心。用正念憶念起我們所了解的,好像用正念的繩子,將我們綁在修行的道路上。

如一座中要從依止善知識修起,然後思惟暇滿人身,最初時,心要先準備好,先了解所要修的內容,透過這些理由去思惟,然後在正修時以正念來提醒所修的內容而持續的修,持續的心稱正念的心。

例如要唸一串「嗡嘛尼貝美吽」(六字大明咒),一開始時心中起一個念頭-我要念「嗡嘛尼貝美吽」,然後就開始念(正行),念時是一句接一句,能夠一句接一句,是先前的念力-我要念「嗡嘛尼貝美吽」的動力,是那力量的推動使我們持續念下去,所以也可以說持續者或持續的心就是正念。若沒有這一念,可能我們念一遍「嗡嘛尼貝美吽」,便要再想一次。念「嗡嘛尼貝美吽」後就忘了,還要想一次「嗡嘛尼貝美吽」。我們有這種念,「我要念108遍」,有這種念則不須重新想,在未念完108遍前,就會一直持續的念下去。

相同的,現已講到四力對治法,下士道的後半部已接近結束。若要從下士道的開頭-依止善知識開始,一直思惟到下士道已近尾聲之處,預計用一或二個小時的時間來思惟;思惟前要先清楚了解裡面的內容,然後提醒自己,我要利用一個或二個小時的時間來做思惟,從依止善知識開始依次持續的思惟到最後。推動我們從一開始到最後的力量就是正知。先前起「我要用一或二個小時來觀修整個下士道」的念力,這個念力推動我們從頭到尾依次的思惟下去。

在這整個思惟的過程當中,有沒有如次第正確的去做思惟,檢查者就是正知。譬如早上起來預計一天的計劃,推動持續做一天計劃的,就是早上起來計劃的念力。如提醒自己,我今天一天都不要生瞋恚心,要修菩提心、出離心,早上我要修幾次,下午我要修幾次,用念力去做這些計劃之後,要持續做下去,在實踐過程中,是否正確?是否如實而行?檢查者就是「正知」。

正念和正知,對身、語、意三門的修行有這樣的幫助,所以欲令學處圓滿,要以這兩個念力來輔助,用正念和正知可協助我們淨化罪障。若染犯密咒乘的根本墮,因有正知正念,就會提醒我們做懺悔。

請看第117頁(子四…寅一、能令學處清淨之因):

「日夜六時各三次,應須讀誦三聚戒,依於三寶菩提心,罪墮殘餘令消滅」

菩薩都是如實的懺悔,我們亦應如實懺悔,懺悔時可念誦三聚經,它的主要內容是講35佛懺,持頌35佛名號,依著殊勝田的力量,可將罪障懺淨,由此可看出懺悔是非常的重要。不論任何時刻,只要一造罪,就馬上懺悔。早上造,就早上懺;中午造就中午懺,晚上、夜晚,任何時刻生起,就馬上加以懺悔,讓罪惡不生起,不增長廣大。

若造惡,應馬上懺悔,馬上懺悔就可阻止罪惡增長廣大,因業會增長廣大,只要馬上懺悔,就可遮止掉罪惡增長廣大。上文提到日夜六時做懺悔。一天當中分六個時段,自己規定六個時段做懺悔,時間一到,自然就會做懺悔。因為有時候造了罪惡要馬上懺悔,我們無法如實做,若在一天當中定一個時間,是做懺悔的時間,時間到,自然就做懺悔。

三聚經是懺悔罪障、積聚福德、增長善業,這三者稱三聚,所以我們應每天唸誦三聚經來懺悔。海濤法師的道場印有精美的三十五佛懺法本,除了世尊以外,每一尊都很清礎說明每一尊佛可以淨除那一種罪障。若我們有時間,淨化罪障時每尊佛各唸100次,有三十五尊,約需一個半小時或一個小時就可唸完,要不然至少念七次。最好每天唸三十五佛懺,每一尊佛號至少七次。宗大師禮拜三十五佛是在歐喀卻林的地方,大師他是非常認真的禮拜。接下來(寅二)講學處之體,學處的基礎建立在什麼之上?建立在身、語、意三門之行為上。身、語、意三門必須要隨順菩薩的學處而行。

(寅二、學處之體) 「不論為自或為他,任何時處何作行,如經所言諸學處,於彼時處當勤學。」

對於菩薩的種種學處,若不相隨順的不應做,所應做者要做,要隨順菩薩的學處。菩薩的學處要怎麼行持?以菩提心攝持而行菩薩種種學處。菩薩的所作所行,是非常廣大無邊的,沒有任何一個行持是菩薩不該行的,因菩薩要利益無量無邊的有情故,所以要行廣大的菩薩行。當然有時在行菩薩行會有不舒服,不喜歡之處,但不可因為個人不舒服或不喜歡,而不去學。因菩薩的目標是為了利益無量無邊的有情,即使在那種狀況之下,也是要學。

佛子未學之學處,任於何處亦無有,如是住戒善巧者,有何福德不能生?」

沒有任何一個學處不應該要學。例如,那洛巴去晉見帝洛巴時,看到帝洛巴好像在殺魚。所以當一位菩薩以菩提心攝持而做出來的行為,是我們不可臆測、不可揣測。學習菩薩行的行者,所應學的雖然是無量無邊,可是他不可以輕易捨掉任何一個行持,菩薩在學習菩薩行時,任何一個行持都不可以輕捨。

寅三、所為,卯一、善根迴向一切有情義利:

「或於現行或加行,唯利有情不為餘,唯為利益有情故,一切迴向菩提因」

將學習菩薩行的善根迴向於菩提。為什麼要迴向於菩提?為了利益一切有情緣故,才迴向於菩提。

實修時的根本是依止善知識。如道次第論所說的二大科判,一、依止善知識為道之根本,二、依止已如何行持。第一個是依止善知識為道之根本,身為一個菩薩,行菩薩行要經常依止善知識。

卯二、於大乘善知識安住學處者,終不捨離:

「常時依止善知識,大乘法義善巧者,安住最勝菩薩戒,寧失身命不捨離。」

依止善知識之後,要依照善知識所教的菩薩學處來遵守、奉行,在學習的過程可以依著經或論做學習。

寅四、從何聞思,卯一、依經學

「如密嚴經能害喻,依師之理當修學,此外別餘如來教,讀誦諸經可了知,

諸經示菩薩學處,是故應當勤誦經,特於虛空藏戒經,最初受戒當先誦。」

菩薩根本墮的戒條是引自《虛空藏經》。佛陀的八大弟子中有一位虛空藏菩薩,向佛陀請示經典的內容,所以那部經稱為《虛空藏經》。仁波切說有時某人的心胸狹隘、想不開時,可以念誦《虛空藏經》,對他會有一點幫助,此是就修法角度而言。有人占卜時會說某某需要念《虛空藏經》,表示那時候那人的心想不開了。西藏的一些仁波切口授中,會說虛空藏菩薩的心像虛空般,所以念他的經,我們會比較想的開。

這裡提到寂天菩薩所寫的《集學論》,依著論著而學。

卯二、依論學

「何故常時當學行,於彼論中多宣說,集諸菩薩學處論,定須再再勤瀏覽,
又復若樂總略者,當觀諸經集論文,聖者龍樹所作論,卷二定須勤閱讀。」

若廣泛來學習,可以看《虛空藏戒經》或寂天菩薩所寫的《集學論》;若簡單來學習,可以看龍樹菩薩所寫的《經集論》,論本身是比較簡短,可是裡面卻引用很多經典裡的意義,裡面含概有經典的意義,也有論本身的意義。有論及菩薩學處的經典,包含有《華嚴經》、《寶雲經》、《地藏經》、《虛空藏經》、《正法念住經》、《法華經》、《如來藏經》、《菩薩地莊嚴經論》、《寶信論》、《現觀莊嚴論》等。

丑二、攝結

「若於其中未遮止,是所聽許可行事,為護世間眾生心,見為學處應修行。」

若經論當中沒有遮止的,菩薩都應該要學習、要做;若有遮止的,譬如根本墮、惡作等等這些絕對不可以做。做了之後,就會傷害到菩提心,未生者將不生;已生起者會使菩提心退轉;所以遮止的,就不可以去做。沒有遮止的又非常的多,所以菩薩應學習的學處非常多。

「為護世間眾生心,見為學處應修行。」若這種修持、行持不會傷害到菩提心,為了要保護世間有情心的緣故,菩薩都應該要做。總之,菩薩的所作所為都應盡量隨順世間來做。下面講正知正念。

癸二、結歸應須實修非唯空言分二,子一、於學處悉應以正念正知守護

「於自身心應隨時,數數審觀毋放任,總攝而言唯此法,是護正知之行相。」

如上所述應依著經論及學處來學習,了解之後有沒有做?若沒有做,就由正知提醒我們去做。做已,有無如理?身、語、意三門又做的如何?用正知來偵察。知道菩薩的學處之後,應該去實行、實踐,若僅思惟作意而已,是沒有什麼利益的。

子二、實行之義(廣論P.19+3)

「此事實踐須躬行,唯誦文詞有何益,豈有徒誦醫方文,便能療癒諸病者。」

僅只於文字上的思惟作意是沒有什麼利益,要去實踐。只有讀藥方,病是不會好的。所以用正念和正知來守護我們的心,對於這些學處,若僅僅知道,而沒去做,是沒什麼利益的,實踐所瞭解的學處是很重要的。所以仁波切說:如果仁波切一天到晚對我們說說說,我們就一天到晚來這裡聽聽聽,若不去實踐,猶如讀藥方般,病不會療癒,應該要去實踐,只有聽一聽,寫一寫是沒有用的。仁波切說我們可以寫一些格言提醒自己去實踐,寫實修的言辭偶而提醒一下,自己要去實修是很重要的。比較有力的句型,有時背一背、念一念一定有加持,東西放頭上沒有什麼加持,這些念一念,一定有加持。

以上是菩薩以正念及正知來守護自己的心,然後加以實踐,是第五品守護正知主要的內容。

到此若沒有問題則進入第六品忍辱品,菩薩行的基礎是建立在悲心及菩提心之上,悲心及菩提心是利他心。瞋恚正好相反,是傷害他人的心,所以瞋恚可稱為煩惱當中最惡毒的心,要對抗最惡毒的瞋恚心是要修忍辱。接著思惟瞋恚的過患,瞋恚會摧壞我們的善根,所以要思惟瞋恚的過患。

庚三、學餘四波羅蜜之理分四,辛一、學忍辱之理分二,壬一、釋論文分二,癸一、修對治分二,子一、思惟瞋之過患分三,丑一、不見之過患分二,寅一、瞋能斷善根(廣論P.134-3 287+6)

「百千劫中所積集,布施妙供供如來,所有一切諸善行,一念瞋心能摧毀」

這裡講到百千劫,一劫時間就夠長了,一劫當中有千佛出世,現在是賢劫會有千佛出世,目前才第四尊佛出來而已,如果就一劫而言,還可以分為四個時期或四段,劫形成的階段、劫住的階段、劫滅的階段及劫呈現空的階段。佛會在住劫的階段來到,住劫階段當中又可分為人壽增、人壽減的階段,佛是在人壽減的階段才會來到世間。

生瞋恚破壞善根是非常可怕的,一般我們造善時發起一顆善良的心,去做種種積聚善根的事。可是瞋恚生起時,生起強烈傷害他人的心,甚至生起將他人完全消滅掉的心,力量非常的強。我們去造善時是給小錢,或幫幫忙這一類,從來沒有生起我要為他人捨命,捨命去幫助他人的這種心從不會生起。可是當瞋恚生起時,要把他人消滅的心便會生起,這很可怕。

在瞋他人時,瞋的心態怎麼樣?幫助他人時心態怎麼樣?當幫助他人時出的力可能是百分之一,一點點而已,為了他人捨棄自己是不可能的,有時甚至是為了己私才幫助他人,幾乎都是如此。但瞋時,為了自己可以捨棄一切,以前一直行持的善業,當一生起瞋心時就可以捨掉,瞋心的重量好像是好幾噸,而善業這邊則沒有幾兩,當一生起瞋,善根就掉了,這就是「百千劫中所積集,布施妙供供如來,所有一切諸善行,一念瞋心能摧毀」的意思。

寅二、了知忍與瞋之功過應勤修忍(廣論P.199-1 290+2)

「重罪無如瞋恚罪,難行無如忍辱行,是故於此應殷勤,以多方便修忍辱」

任何的罪惡,沒有像瞋恚所造的罪惡那麼大。任何的難行苦行沒有像忍辱行這麼的難修。要修忍辱也要有對境,一旦瞋恚生起時要修忍辱,不要讓瞋恚生起。因為如果生起瞋恚,沒有像它那麼大的罪惡了,所以應該要用各種方法讓瞋恚永遠不生起。如何讓它永遠不生起?要透過種種的對治法,將瞋恚對治掉。

既然瞋恚是最壞的,如果能對最壞者加以對治、對抗,就自然會成為最好的。所以對抗瞋恚,對治瞋恚即是最好的修行,這就是忍辱。忍辱是對抗瞋恚最好的一個對治法,所以我們要透過種種的方法努力修忍辱。再來也是講瞋恚的過患。

丑二、現見之過患分二,寅一、、由瞋恚故身心無安樂(廣論P.289-5)

「若懷瞋恚逼惱心,心不寂靜不平等,不生歡喜及安樂,寢臥不安難入寐」

瞋恚的過患,事實上我們可以親眼看到,從自己的經驗也可以察知得到,當瞋恚生起的那一刻馬上心就不快樂,馬上心就生起苦的覺受,心馬上不安寧、不寂靜;心不寂靜,身自然也會不適、不樂,甚至睡覺也不安眠。瞋恚也可以說是引生疾病的門檻、門徑,因為瞋恚生起時,氣、血皆不順。當一個人生氣,發起瞋恚時,整個身體馬上像氣球漲起來,然後該呼時不呼,該吸不吸,氣就不順,氣不順,血運轉即不順,就會生病。

瞋恚一生起時,不但自己不安樂,連週遭的親人、僕人也會不快樂,甚至使他人心懷瞋恚心,去反叛、甚至會招到殺害。

寅二、失壞親友(廣論P.289-5):

「利養恭敬施恩惠,縱令其人相親附,若使其人懷恚心,能令變叛相殺害,由瞋親知生憎厭,施恩攝受不相親。」

有時某人雖然會幫他人一些忙,可是脾氣很不好,沒辦法親近,或有些師長雖然會教導我們,可是他的脾氣實在很不好,所以大家都不敢接近師長。

丑三、總明過患(廣論P.289-4)

「總之人若有瞋心,終不能得安樂住,由瞋恚魔於其中,便能興起諸苦惱。」

瞋恚發起時,不但自己不快樂,連左右的人都不快樂,甚至在來世也會引起、興起種種苦因、苦惱。

子二、思惟忍之功德(廣論P. 200+1 287+2)

「若人謹慎伏瞋心,現生後世皆安樂。」

如果修持忍辱,不但此世、後世都能獲得安樂。當被人傷害時,如果內心起了很大的瞋恚心,雖然外表、身語意的外表、行為表現的非常寂靜,但心是怒火中燒的話,這不叫修忍辱。修忍辱是被人傷害時,心中沒有一點點的怒氣、怒火,而能安受生起甘願受。心中的寧靜不被他人的傷害所干擾,且心中對傷害者生起慈心和悲心,這才叫修忍辱。

《入中論》講到瞋恚的過患,瞋恚會使人變醜色、變不悅意色,生起瞋恚時沒有一個人會喜歡那張臉,會使那個人變醜色,且不被列入正士的行列當中,意即不被列為是好人,且失去智慧,如電腦當機,不會思惟。頭腦當掉失去智慧,來世會迅速墮入惡趣中。仁波切說若經常發起瞋恚的人,並不是發起瞋恚的當下變得很難看而已,這一世也會變得越來越難看。不講來世,光說此世,起瞋恚時,看別人都是壞人,對不對?所以才發起瞋恚。別人看他那個樣子也是壞的,彼此看起來都是不順眼,所以就造了這個業,來世感生醜陋的業、醜相的業。醜相主要是別人看了不舒服,人家看了有沒有喜歡?主要是這樣的意思。

一位修忍辱的人,因心中有忍辱,所以會慈待他人,喜歡其他人,所以他的行為所展現出來是慈待他人,歡喜他人,當然人人見到他會喜歡他,會去親近,如果持續多年修行,到老時,人家只要一見到他,就會心生歡喜,會變成人見人愛的人,這樣他的來世必感得妙色莊嚴、好看。這樣的人他的智慧也會增長,因為他一直想著要利益他人,慈待他人,他會想各種方式去利益到他人,所以他的智慧自然會增長,也可說他會用很多的角度看事情。仁波切說,譬如他對每個人都心懷要慈待你們的心,當然會站在你的立場或角度來想。譬如要對你好,一定要站在你的立場想,如何對你好,藏文是說,他會站到你的椅子上去,中文是站在他的立場想,這樣智慧就會增長。這樣來世不但會獲得妙色,且一定會得到善趣的身軀,以上為《入中論》所述。

再來講瞋恚如何生起,以及生起次第如何。生起瞋恚首先是遇到不悅意、不順己意的對境,這不悅意的對境並不是僅只於敵人上,甚至自己的父母、子女都有可能,這是剛說的第一點遇到不悅意對境。第二是增益、虛構對境,生起非理作意的分別心,然後依著非理作意的分別心,心中會生起苦受,依著心所生之苦受,心生錯亂就是瞋恚。心中所生的苦受有多大,所生起的瞋恚就有多大。心中所生的苦受是依於我們所增益的不悅意境而來,增益虛構的力量有多大,心中的苦受就有多大。要去除苦受,要針對增益的不悅意境上著手。這個增益不悅意的對境,就會生起非理作意的分別心,如果將非理作意的分別心止息或降低,要怎麼做?看不悅意的為悅意的;或本來非常不悅意,看成稍微悅意,心中的苦受就不會那麼強,瞋恚也不會那麼強;或甚至將不悅意的對境完全看成悅意,心中的苦受就自然沒有,瞋恚即自然消。

要滅除瞋恚有二種方式,直接在不悅意的對境上視為悅意,瞋恚就會消滅掉。另一個是在增益的不悅意對境上,將增益的點、虛構不悅意的這一點將它滅除,也可遮止掉瞋恚,有這二種方式。

如果追溯瞋恚的因,就會追溯到最究竟的源頭,即指瞋恚者視自己為最重要的,有一個很強烈的我,視自己為最重要的。當遇到不悅意境時,與我不合,因為視自己為最重要的;遇不悅意境、不順己的對境時,就生起瞋恚,所以追溯到瞋恚的根源是我執。

如果我們的心如同枯木、鐵一般,因為枯木、鐵沒有「我」的執著在,不會認為我是最重要的,沒有「我」的思惟在,所以即使遇到任何的不悅意境,也不會生起瞋恚。所以可以追究到我執,依於苦受就會生起瞋恚。

(癸二…)丑一、因之體性及過患

「作所不欲遮所欲,瞋恚由斯二者生,心不愉悅如飲食,長養瞋心應摧伏。」

「作所不欲」與「遮所欲」時,瞋恚就會生起,瞋恚是由這二點而生起的,所以苦受是我們應將它滅除的,只要還有苦受在,就會生起瞋恚。此將苦受比喻成瞋恚、飲食。

丑二、誓於遮止瞋恚之方便致力

「是故我應於此敵,毀其糧秣令無餘,唯除如是為我害,此敵更無他事業。」

應將瞋恚的因、或瞋恚的糧食、飲食去除掉,此指苦受。因為瞋恚除了給我們造成傷害之外,並不能做其他的事,既然要將苦受滅除,應知苦受會引生瞋恚,一旦發起瞋恚,多劫所積聚的善根將會失壞,而且發起瞋恚會使自己不快樂,那我們為什麼要讓自己不快樂呢?

丑三、正明遮止方便分二,寅一、不應心生不悅

「我今任為何因緣,不應動亂歡喜心,不樂所求仍不得,且令諸善皆失壞。」

所以遇到任何境界時,我們都應接受,因為若不接受苦受,我們就會生起瞋恚,瞋恚只會擾亂自己的心而已。我們說苦有時是外境苦,有時會說是內心的苦。瞋恚的因是源自於內心的苦,所以當心遇到外境時,應讓自己的心保持快樂,心保持快樂就不會心生苦(心中的苦是瞋恚的因),就不會生起瞋恚。苦有對境上的,也有在內心的,讓我們的心生苦,如果還可以補救,就該補救;如果無法補救,又何必讓自己的心苦?因為無法補救的,即使心生苦,對境也不會改變,所遇到不悅意的對境也不會改變,心中生起苦受也變成沒有意義,所以心中遇到不悅意對境時,心中還是要保持快樂,不要不快樂。

寅二、明其故(廣論P.299-1)

「若求補救猶可及,此時何用不樂為,若於此事無補救,為之憂惱有何益。」

生起瞋恚的對境,若就《入行論》而言,首先我們會生起我,然後對於我所喜歡的事、或我需要的事,自己所貪愛的對境生起貪著之心。如果有傷害自己所貪著的對境,阻撓所貪著的對境,一遇到這一類的傷害者、或阻撓者,我們的心則生苦受,心生苦受就會生起瞋恚。所以我們要先肯定的是瞋境呢?還是貪境?可以先肯定的是貪欲的對境。先肯定貪欲的對境,之後才能肯定瞋恚的對境,先有貪愛的對境,才會有瞋恚的對境。

丑四、於生瞋恚之因應勵力審觀斷除分三,寅一、總明生瞋恚境差別

「眾苦逼惱輕蔑行,逆耳惡名粗惡語,不欲施我及所親,豈能禁敵不出此。」

這裡講到我、我所親,我所親指親人、朋友、兄弟、父母等等。如果有來傷害我或我所親者,或對我或我所親者作輕蔑,或講逆耳的粗惡語等等,這些人或這些對境就是瞋恚的對境。今天上到此,可以發問。

問題一:仁波切剛講滅除瞋心的方法有兩種時,第一種是將不悅意的對境視為悅意;第二個是將增益的不悅意滅除時,增益的是否分成本來只有自性的部份,跟本來沒有自性的想成錯誤的?指我執的部份或我們看錯、想錯的部份也都算在內,是否滅除的方法會不一樣?

回答:阿羅漢滅除瞋心的方法與菩薩滅除瞋心的方法不一樣。菩薩是將不悅意的對境能夠視成悅意的對境,阿羅漢不需要這個方法,他們是超過不悅意的情形,將增益斷掉,阿羅漢有的也會從我們的角度是不悅意,從他們的角度是悅意的也有,但菩薩是整個有很多悅意,用慈悲心的理論轉化成悅意,這個部份是只有菩薩做的。阿羅漢真正要滅掉的是增益,這是它真的因,這個增益要滅掉,菩薩是整個將不悅意改為悅意,自然就消掉,真正的因是增益,苦受真的因就是增益。

問題二:剛仁波切講另外一個例子時,如乾枯的木頭或鐵沒有心,那部份應屬滅瞋方法當中的那一種?

回答:這是講因果的時候,生起瞋一定有我執才會生起瞋。

問題三:所以一開始時,就要把自己變成像木頭或鐵那樣子?

回答:如果沒有我執,自然不會生起瞋恚,比喻沒有我執的是什麼東西,譬如枯木或鐵,當然沒有我執,因為他們不會有認為我是最重要的想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