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入菩薩行論 廿一》

雪歌仁波切講授,法炬法師翻譯
94/10/23


我們現在講解的最主要用來遮止發起瞋恚,照科判而言發起瞋恚有三點:①自己被他人傷害②親人或曾經幫助過自己的人被傷害③怨敵被他人善待時發起瞋恚。在此最主要是用來遮止發起瞋恚,在「自己被他人傷害」時遮止瞋恚所修忍辱包括安受苦忍的,但在「親人或曾經幫助過自己的人被傷害、怨敵被他人善待」其中所修不發起瞋恚的安忍當中就沒包含安受苦忍。

我們現在是講到「卯二、遮瞋於己親友作惡者」分二「以諦察法忍遮止、以耐他怨害忍遮止」諦察法忍講過,現在是講耐怨害忍的部分。耐怨害忍的部分,我們現在講到思惟忍辱功德的部份。

「耐怨害忍」就是要遮止,因被怨害傷害,所生的瞋恚。藏文是「起瞇釀母巴」的「起」有多方面思惟之意。我們會發起瞋恚有時會因為我們用多種角度去思惟被傷害的原因及情形,這樣想的時候才會發起瞋恚的。那要遮止用這種方式生起的瞋恚,同樣的也要透過多種角度思惟來將它遮止掉,「耐怨害忍」就是有這種意思。有時候我們可透過思惟忍辱的功德可以遮止瞋恚。

這邊用火燒的比喻來講,如果修習忍辱則善根不失壞,若不修習,則善根必壞失。比如說當別人對我們的親友或師長輕蔑或傷害時,這一個瞋恚的人他是發起瞋恚才去傷害的嘛!那我們若對造作傷害的人起瞋恚的話,等於是把他的瞋恚拿來我們身上用。用一個比喻:如果一間茅草屋火燒了,我們把這裡的火引到另一間茅棚去,同樣茅棚也會引起大火的意思。這個情況就像別人傷害我們親友起瞋恚的時候,他心中的善已經被燒了,然後我們又把他心中的火拿來自己心中,把我們心中的善又燒壞了!這邊用這種方式來思惟不要起瞋。

忍辱品一開始就曾提過,我們經過千劫以來做佈施所聚集的福德資糧,一瞋就會將它全部燒光、燒毀掉:一千劫所累積的善根,我們一瞋恚就會將它完全燒光光。我們如果修忍辱的話,那麼這些善根就不會被燒掉,這就是修忍辱的功德。

這邊兩個偈頌,用譬喻來解說:

「譬如房舍著火燃 旋見延燒及鄰宅 蔓草柴薪易燃物 應悉曳出速拋棄 如是於誰心貪著 即為瞋火所延燒 為慎焚燒福德林 須臾即棄勿暫留」

也就是我們要去做這樣思惟:如果起瞋恚的話,在起瞋恚的瞬間,將我們千劫所累積的福德資糧全部燒光光,這樣想的時候,就可遮止掉瞋恚、不發起瞋恚。

如果不反瞋回去,我們會不會吃虧?自己的親友或師長若被他們所輕蔑、傷害的時候,;我們不是應該反瞋回去?不反瞋回去是不是吃虧啦?就有人提出這個問題。這邊這麼說:我們應該要吃虧、應該要接受。因為你如果不吃小虧的話,會吃大虧。我們在尚未死亡前,多少總要吃點虧也會遭遇到一些苦,小苦不忍的話受將來會墮入地獄受大苦。下面的比喻就是這樣子:

「當死囚徒若可逃 僅斷肢體豈不善 若由人中受輕苦 免地獄苦何不為」

如果一個被判死刑的囚犯,有人告訴他,若只要斬斷一隻手就可免一死,他一定說:好,趕快砍吧!同理,我們如果可以在還沒死之前受一點輕的苦的話,可以免掉地獄的苦,何樂不為呢?

這邊也就是說:當你吃虧時,嘴巴不去反駁回去,你心中起瞋恚;你心中已經起了瞋恚,可是嘴巴沒有反駁回去。你心中只要起瞋恚就完了,不管你的嘴巴有沒有去反駁!如果你去起瞋恚,就完了!就是這個意思。

如果遇到有人傷害我們的親友師長,我們應該要安受,要吃這個虧,不起瞋恚,這樣安受下來的話,等於是遮止墮入地獄惡業了。

自己的親友師長受到傷害了已經很吃虧了,我們如果再生起瞋恚豈不是更吃虧。吃虧又更吃虧就是這裡面的比喻:

「今於如是輕微苦 我尚瞋厭難安忍 瞋恚為入地獄因 於彼云何不遮止」

有人傷害我們的親友、師長這是小苦應該要接受起來,如果能接受忍辱下來的話,就成為自心忍辱的修行,也可成為圓滿菩提果的因,也可成就自己與其他有情的義利。最好接納起來,因為這樣就可以成就自他二利。若不接受的話,那我們前世已經起愛、瞋等等這些煩惱,已多達入地獄千次受苦的因了。甘願接受這些煩惱入地獄受苦,那現在稍微的這一點苦,我們又何以不接受呢?這邊的比喻:

「為求諸欲百千劫 曾經地獄焚燒苦 而於自利及他利 徒受諸苦無所成」
「些微損惱不足言 能令大義皆成辦 為除有情損惱故 唯應欣然忍諸苦」

前面的偈頌也就是說,我們曾經無意義的接受地獄苦、無意義的投生到地獄去,造作很多這些業。到現在為止,曾經千劫、千百次投生在那裡面,到現在為止並沒有成辦任何一點意義、沒有成辦圓滿的菩提因,也沒有成辦自他的任何一點利益。第一個偈頌講這個意思。

第二個偈頌的意思是說,現在只要受些微小苦,如果能成辦圓滿的菩提,我們又何以不高高興興踴躍的去接受呢?

如果他人輕篾、傷害我們的親友、師長的時候,甚至來傷害他身驅的種種行為的時候,我們都會起瞋恚。那這些親友、師長,如果是我們越喜歡的、越愛的人,我們所起的瞋恚愈大。我們已經學了忍辱功德利益,透過忍辱的功德,就要對付瞋恚心。

入行論裡面所說修習忍辱的方法,說實在在實修時是很困難的,因為我們一旦起瞋恚之時,仁波切的比喻:我們會熱血沸騰,心整個錯亂掉、無法再思考,就會變成那種狀態。那這裡面所講的,如果碰到這種情況,要如何如何…,意思就是要在我們尚未發起瞋恚之前先做練習。我們如果能這樣練習的話,那我們起瞋的時間也會縮短。如果我們這樣練習的話,慢慢的、你起瞋恚的時候,在第二次剎那馬上就可以平息下來。還沒起瞋恚之前,就需要先作這樣的準備。

所以那個罵我的人,以修行的角度來說是我修忍辱的老師;從不修行的角度來說,他是瞋恚心的老師。他就不斷的瞋恨、我就更瞋恨。剛剛講就像把一把火帶過來,要怎樣去燒?他就教我們!一個是壞的老師,一個是好的老師。

無始以來我們都隨著煩惱轉,一下子要用這種方法修持是很困難的。

有時看到別人起瞋恚的時候,好像他的瞋恚會來教我們自己如何起瞋恚。看到他人有強烈的我愛執表現出來的時候,我們自己也開始做準備:要如何我愛執…。無始以來,我們前後左右的人都在煩惱中轉,好像煩惱彼此互相在教導、彼此相輔相成在進步。在這邊我們就要思惟忍辱,尤其是思惟忍辱功德。當別人起瞋恚時,我們就是要利用他的煩惱來轉變我們自己的煩惱;讓見到別人的煩惱,能夠轉變成為我們修行佛法的助伴。

入行論所教授修忍辱的方法,可說是非常善巧的。

若是相反而言:如果我們以慈心來對待他人的話,別人也會以慈心來對待我們。剛才所說的瞋恚也是一樣,我們以瞋心來對待人,別人搞不好也會以更大的瞋會來對待我們。現在要以法相應而行,不是隨煩惱而行,從自己內心生起慈悲心去遮止掉瞋恚;自己心中先生起慈悲心然後去對待他人,就好像是以我們的悲慈心去教導他人怎樣生起慈悲心。

下面進入卯三「遮瞋於己怨敵作利益者」分三

辰一「遮於怨敵讚揚者不忍」辰二「遮於彼安樂不忍」辰三「遮於彼利養不忍」

第一個「遮於怨敵讚揚者不忍」,有的人會透過言辭聲音來讚揚我們的怨敵,使得他非常出名,有時我們會擔心人家會認為他比我們好,所以我們會對他所受到的讚揚而起瞋恚。

第二個「遮於彼安樂不忍」,看到別人使我們的怨敵身安樂、心安樂的人,我們會生起不忍的瞋恚,此處就是要將它遮止。

第三個「遮於彼利養不忍」,有人對怨敵供養、好的利養…,我們也會起瞋恚,這邊就是要遮止瞋恚。

「讚揚怨敵具功德 彼若歡喜得安樂 我心何不隨讚揚 亦能令我心歡喜」
「如是我心隨喜樂 能生安樂亦無罪 諸有德者所讚許 亦是攝他殊勝法」

最初四句,就是第一個偈頌就是自我問到說:何以不喜?為什麼不高興?就是他人來讚揚怨敵之時,他人是心中歡喜來讚揚怨敵的嘛!讚揚的人是我們之外其他的人,怨敵也是我們之外其他的人,同樣是我們之外其他的人,他人來讚揚他,我們心中又何以不喜呢?

比如說仁波切跟法炬師:妳是我的敵人,他就一直讚嘆妳,他讚嘆妳的時候我就不想聽,聽到之時就瞋恨心生起。那你讚嘆法炬師時,法炬師就你的角度是不是也是「他」,那我就你的角度也是「他人」;那我也是另外一個人,法炬師也是另外一個人,那為什麼另外一個人會高興,我是不高興呢?

對境是一個好處,一個功德。妳有好學問或修行,有什麼好處…,這是一樣的一些好處,他看到的時候就歡喜,我看到的時候不歡喜。但是他也不是你,我也不是你,那他怎麼會高興?我為什麼不會高興?「他」是一樣的,不是你啊!。此處所談的他,不是我、你、他的他;這個「他」是「我跟他人」的他。不是我、你、他「第三個人」的「他」,是我跟他人「另一個人」的「他」。寂天菩薩寫的滿有意思,這為什麼?這個也不是我們對境的人,那他怎麼會高興?我怎麼可能會不高興?

後面四句也是一樣在回答。如果他人來讚揚怨敵時,讚揚的人心會歡喜吧!那我們自己也應該要歡喜,這邊好像是對自己在講:你也應該要歡喜!如果歡喜的話,那你將來也可以得到相同的功德,你可以得到相同的無量安樂的因,這無量安樂的因是很重要的、無上的善因,這無上的善因是諸佛菩薩所讚嘆來攝受他人、使別人歡喜的無上方法。

我們暫且不談,那些我不喜歡的人被讚歎。先說一般人被讚嘆,看到這情形我們要生起歡喜心,有了這歡喜心將可得到利益,聰明的人應該如此做,應該心歡喜才對,可是實際上我們並非如此。

通常只要一聽到有人在讚歎別人時,內心是沒有歡喜心的,而且自以為聰明的去做另一種不同的解釋,心中不歡喜去解釋我們不樂的原因,因為他自作聰明。例如,有人在讚嘆某位仁波切或某中心,他們是多麼的依照佛法的角度做善行,或做了與佛法相應的善根,我們聽到或看到這情形馬上用另一種見解反駁:我比他懂得更多、比他厲害、比他更聰明。再三解釋,不斷解釋:「你的想法不太對的,我的看法才是正確的。」不斷解釋說明自己的見解,這就是沒有歡喜心,好像不說這些話,就覺得自己很笨,所以要一直解釋才會顯示自己的聰明!真正來說這才是很笨的人。

【亦是攝他殊勝法】

如果希望自己被他人所喜歡、要攝受他人的話,那麼看到別人的善就要真正從內心說出讚歎言語。這麼一來他即能夠被我們攝受,也可說是接受我們的想法,也可以說跟我們比較親近、比較相應。我講的話他們會聽,我的想法他們會接受。

「攝受」不一定要是老師的身份,只要是我說的話,大家想聽或能夠接受都是「攝受」。所以我們心裡真的是乾乾淨淨的隨喜、歡喜他的一些好處。若只是嘴巴講一講,當然他是人,他會知道這是騙人的,還更生氣。發自內心真心的歡喜,他自然會知道,他慢慢的就會親近我們,我講的話他就會接受,我的想法他都會接受。

那我本身就對他不喜歡,如同我教他:你不要歡喜我。我不歡喜他,當然他就不喜歡我。那不歡喜我,那完全不會攝受,就不會跟我們親近。

這裏談到,當見到他人讚歎怨敵時,心中會生起一股不願意的感覺。心中生起不願怨敵受讚歎的想法,就造業了,造業後的心相續的功德將會失壞。這些功德指的就是「見」「不見」的利益,見是指「此世」、不見是指「來世」的利益都會壞掉。自己所不喜歡者擁有名譽、財富及一切圓滿,我們心中如果生起說希望他沒有、不要他擁有這些,想起這些想法的話,使自己造了來世不要自己名譽、自己財富及一切圓滿的因。就是四句的意思

「若謂他獲如是樂 汝不欲彼安樂者 傭工雇值不酬故 見與不見利俱失」

這意思是,如果見到他人喜歡我所不喜歡的人,內心會有「不願意」的想法。生起這種不願自己不喜歡的人得到快樂的心,將會慢慢擴及到只要見到任何人有任何快樂,心中馬上會生起不願意的感覺,不願意任何人有快樂的感覺就會生起。

比如說我們的下屬、僕人,僕人的快樂是源自於我們給他們酬勞,我們給他酬勞,他就幫我們做事啊!我們給他酬勞,僕人就快樂對不對?但是你若有不願別人快樂的感覺的話,不願給僕人酬勞,僕人就不會快樂啊!就會生起不願意給的這種心。不給僕人酬勞,他就不幫我們做事。那麼你的「見」(此世)的利益就會損失,連「不見」(來世)的利益也一樣會損失。

所以「見」的果報,好像有一點點是以理論的角度講的。譬如,別人喜歡敵人的優點或好處之時,我不歡喜別人這種喜歡的心。敵人因為別人讚嘆他而很高興,我沒辦法接受他那麼高興。這種個性慢慢會越來越嚴重,嚴重到變成他自己要是最高興的,別人很高興的時候,他怎麼可以比我還高興!應該不可以他比我高興,好像我要是最高興的。

特別是地位和身份比我低的那些僕人,他們比我還高興的話,他是在我的下面,怎麼可以比我還高興,就會變成這種個性。所以我們心裡就不會注意我的僕人、我們下面的那些人心裡的高興、快樂。變成不尊重、不會照顧他人的這種個性。變成這種個性的話,我們照顧他人像是多給幾百塊或幾千塊讓他們高興、買衣服給他們…,一般比較善良的人都懂會這樣照顧別人。

而這種個性的人慢慢的會變得幾乎不做這種照顧別人的善行, 漸漸地他會不理會別人高不高興,慢慢地跟他接近的人愈來愈少。跟他接近的人也愈來愈少,這就是「見」〈此世〉的果報。

這裏說的「現世果報」和平常所談的「現世報」有所不同。平常殺眾生,年老身体多病是「現世報」;這裏講的「現世果報」是內心的想法影響到你的個性,然後也影響到周圍。「現世的果報」好像是我心裡無法接受,比如說:我討厭的那個人,他心裡的高興我無法接受。從這裡慢慢…慢慢…我們的心就會引響,最後面現世就會看出來他周圍的人都不會想照顧他。這是「現世果報」的意思。

問題一:當朋友在讚歎我的敵人,我同時對朋友、敵人都不高興,這樣的現世果報都是一樣嗎?

回答:對來世果報來說當然就不一樣;就剛剛的理論來說是一樣的現世果報。而現世果報不一定照這樣子,像是殺生,這世就生病啊…,也會有這種果報的。

他人讚歎敵人,即表示敵人有某些功德,他人才讚歎他。在這情形下,我們心中會生起一個想法希望敵人沒有這個功德、沒有被讚歎的功德;另一方我們會對讚歎的人想說:他為什麼會喜歡敵人?自己也會對這個讚歎的人生起不歡喜的心。

當他人讚嘆敵人的時後,其他人也會對敵人心生歡喜。所以當他人讚嘆敵人之時,我們心中會起三種反應:

  1. 不喜歡這個讚歎語的人
  2. 聽到敵人受讚美時,內心生起歡喜心。
  3. 聽到敵人受讚美時,內心生起不歡喜心。

聽到他人在讚歎敵人時,除了有上述三種反應外,最重要的一點是,他人心生歡喜去讚歎敵人的那顆歡喜心,是我們起瞋的關鍵,我們不瞭解為什麼他會歡喜敵人?然後對他心中所起的歡喜心起瞋恚的心,這個偈頌告訴我們,不可起瞋心,應允許他人歡喜怨敵。

如果他人讚嘆我的時候呢?我們會心生歡喜!會對他心中的歡喜產生歡喜的心。同理,那麼他人在讚歎別人時,我們也應該心生歡喜才對的。這意思是說「他人讚我功德時 若許為他安樂事 何故讚他功德時 不許我心得安樂」

讚歎的心同樣都發自他人,為何不能兩者都能接受?為何只肯接受其中一種心?其實這個心是來自同一人的,相同的一種心就無法接受呢?他不是我是另外一個人,所以他心中的喜歡若是我真正接受的話,他什麼時後喜歡我都要接受。

如果有時接受有時不接受,就矛盾了、是不對的。他的歡喜心,我任何時刻都該接受,不管針對我或針對別人,甚或針對敵人都要接受的意思。以上所說道理,是對他人讚歎時,我們應該持有的心態。

現在被讚歎的人不是我,是你,你接受了,你也高興了,我也要高興。因為,此我也不是你,我就好像敵人之外的另一個人,敵人之外的那個人可以接受,這個人為什麼不能接受?豈不奇怪?有問題了。照理說都應該接受的。

我們看我們自己,「我」就放在那裡,來看「你」為何不接受?真的是這樣子啊!另外一個第四個人來的話,他就會覺得我有問題啊!所以另外一個人來觀察的話,那就:喔!你是不對的。這裡好像自己觀察自己的樣子,自己、敵人、他人,我們觀察這三個。反觀自己與他人的關係。

寂天菩薩最好的、心不散亂的,那心不散亂就變成自己好像放在另外一個嘛!以旁觀者的角度去看,太厲害了!

接著說到菩提心。我們發菩提心是願一切有情都能獲得安樂,在講菩提心時我們好像都把範圍闊得很大,好像說:如同虛空般如母的眾生,乃至輪迴未空之際我們都要安住他們於安樂中,這範圍是非常的廣,可是現實而言,我們面對面的人,只要見到他有一點安樂的話,我們的心就不舒服,這變得有點矛盾。所以下面的偈頌說「欲求一切有情樂 菩提妙心既生起 有情若自得安樂 何故由斯生瞋恚」

他人來讚歎敵人的時後,他人是心歡喜來讚嘆敵人,敵人被讚嘆心也會歡喜,他們兩人都歡喜,我們心中又何以不高興、要起瞋呢?即是「有情若自得安樂 何故由斯生瞋恚」

發起菩提心的量是要非常大的,擴及整個虛空也就是遍及虛空界的一切有情稱為發起菩提心;而不是為了面前某個人而起的心稱為菩提心。有時我們發菩提心是為了遍及虛空的有情與我們面對的有情,這兩者中間好似有一個空檔(空隙)兩者結合不來,所以我們應該將這兩者稍微結合一下,否則,這是在平常會出問題的。為什麼呢?菩提心,是要利益無邊無量的眾生而發出的力量才足以稱菩提心,如果只是為了少數眾生,所產生的力量是不足夠成為菩提心的。

發菩提心是為了利益無邊無量眾生,所以菩提心是太廣了,好像太廣了,當中就會發生問題。菩提心要不要廣?是一定要廣,沒有廣的話不足以成為成佛的因。要有成佛的因,就須要具備利益無邊無量眾生的心,有了這種想法之後,隨之而來的行善的善根才是成佛的因,這樣的心才是菩提心。

但是我們心是這麼廣,也是坐在這裏啊!我們幾個眾生一定會遇到嘛!所以在這些遇到的上面修行與菩提心,有時中間好像常有不連接的地方。這些必須常常要連接,要認為這個也是利益眾生中的一個眾生,要這樣連接。不能誤會說只為利益這個怨敵才生起菩提心,這就錯了;菩提心的量應該是很廣大的。

「遮於彼得利養不忍」

此利養指吃、喝、穿等外在物質之類。當我們的怨敵要是圓滿得到這些物質利養我們應心生歡喜,不應不喜,而且要遮止瞋恚的生起。

「發願欲令諸有情 成佛堪受三界供 僅見微劣利養時 何故於彼興熱惱 」

如果怨敵得到少許利養,我們如果心生不歡喜,這是錯誤的。因為我們的成佛是依有情而成佛,我們的果位是有情給予的,現在有情得到些許利養,我們何以心生不喜?我們曾發願讓一切有情成佛,有情能夠堪受三界應供,現在有情得到少許利養,何以心生不喜?

因為有眾多有情我們才能行布施、持戒、忍辱、慈心、悲心、菩提心爾後才能成就佛果,所以說佛果為何是有情給?理由就在這邊。我們可以在有情身上修持,由修持而獲得佛果,佛果是有情給的就在此。

現在有情辛苦得到一些微劣的利養時,我們又何以心生不喜呢?心生不喜是錯誤的。

「自應贍者自贍養 自行施予大勤劬 若從親有能自活 何反瞋怒不欣喜」

這邊用比喻來說:有情是給我們佛果的,照道理說我們應該去養育、撫養這些有情,這是我們的責任,因為他們是給我們佛果的。現在我們不須要去撫養他們,他們自我養活的話,那我們卻又心生不喜,這豈不是奇怪的一件事嗎?應有歡喜心才對的,比喻說:如果你不想讓有情得到些許的利養,那就可以肯定你根本無心讓有情得到佛果、不想安住有情於佛果,更不用說會生起菩提心了,怎麼有可能有菩提心呢?你的菩提心去那裡了?

「此猶不許眾生得 是誰許彼得菩提 若瞋他人圓滿事 云何能有菩提心」

若是瞋恚有情所得利養,那我們要如何發起菩提心?這樣做是表示沒有菩提心。所以說我們受菩薩戒的菩提心不見了。寂天菩薩說:「你的菩提心到那裏去了?」就是我們菩提心不見的意思。如果我們心中有菩提心的話,就不可以這樣子,即使怨敵得到利養、得到圓滿事的話,本來這件事就是我們要去做的,現在我們不須要去做,他們自己做得好好的,我們又何以不喜?他去得到利養,反而應是我們修歡喜的對境,我們不應該不歡喜或嫉妒。

「若從他家有所獲 其物或在施主家 一切悉非汝所有 施與不施汝何涉」

不論怨敵是否從施主(功德主)處得到利養,也不管他是否得到這些利養,都不是屬於我的,這些東西仍是施主所有,並非我所有。當施主給了怨敵後,我也還是沒有啊!對不對?,既然這一切都不是我所有,又何必心生嫉妒、不喜呢?

因為寂天菩薩曾住在「那瀾陀佛學院」,所以談到功德主、施主的事。你們並不是僧眾,因此不要以這個角度看事情。其實,這些施主供養出來的「物品」,本來就是在這世界上,是屬於這地球的,又不是專屬於你的私有物,原本就不是你的,是地球上的東西,而這些本屬於此世界的東西,被布施到怨敵那邊,你有何不喜?

我們去瞋恚他人得到利養,是因嫉妒的關係,為何會嫉妒?因為自己也想要,看到別人得到了,而我得不到,瞋恨心因此而起。

接下來講:

「或由福德或信心 何故棄捨自功德」

如果你自己想得到這些利養的話,那麼就應該好好修持,因這些福德、利養源自於福德因,這些因都須要修布施、持戒、忍辱…等等。這些福德都是靠自己的,若好好修持將來必定會得到。

「獲得功德不執持 請問何不自瞋恨」

現在你將可獲得利養的福德因給丟掉,只一味執持瞋恚。現在你不執持原本可獲得的功德,反將丟棄,你何不瞋恚你自己呢?這樣看來,若要起瞋恚,應是要瞋自己而不是瞋他人才對!

這裏談的「自我瞋恚」並非真正的瞋恚心。好像將煩惱視為敵人,將它視為敵人並不算是煩惱。「自我瞋恚」此瞋恚非真正瞋恚。這意義和前面第四品(p.79)卯一 「雖如是具煩惱相 能斷煩惱非所斷」是一樣意思。

我們要對治的是煩惱,因為要對治所以看到煩惱才要對治它,實際上並不是煩惱,因為它是斷煩惱的,所以叫「非所斷」。這種瞋恨看似瞋恨心其實非真的瞋恨心,我們需要起這樣子的瞋恨。

問:若以殺豬為業謀生,雖可從中得到生活上的幫助,但我仍認為這不是好的行業,應如何看待?

答:殺業不好,靠此生活不對,你的想法沒錯。不是所有的高興

都要接受,有的高興若接受的話,也是惡業啊!現在我們是對付瞋恨心這種的的高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