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入菩薩行論 廿三》

雪歌仁波切講授,法炬法師翻譯
2005/11/06


上一次主要講到寅三於障所樂欲者遮止瞋恚分二--「卯一、障於怨敵作損惱不應不忍」「卯二、障己於己黨作饒益不應不忍」,這當中又講到「辰一、怨敵不樂於己無益 辰二、對怨敵起害心於彼無損 辰三、適成自害」。上一次講到中文是到ㄧ百五十三頁「亦能壞諸圓滿事」,仁波切說我們唸一下偈頌,我們從一百四十九頁最下面這個偈頌唸到一百五十三頁倒數第二個偈頌這裡。

汝於自先所作罪 不惟怙過無憂悔
轉於他作福德事 妄冀齊驅作爭競
若令怨敵心不樂 於汝心中有何安
僅由汝心希願力 亦不成彼損害因
雖令由汝心希求 能使他苦汝何樂
若為滿足快意故 為害之烈孰過此
煩惱漁夫投釣鉤 鋒銳難堪大痛苦
執我投於心獄鑊 定為鬼卒相烹煮
讚揚美譽相阿諛 不能增福不延壽
不增色力不癒疾 亦不能令身安樂
若能辨別自義利 此中於我何有益
若但為求快意故 不如嚴飾耽美酒
為求名譽失資財 乃至喪身亦不惜
語言文字有何用 死後虛名為誰悅
聚沙為屋若摧倒 令諸童稚號啕哭
若失讚譽與名聞 我心惱喪亦同彼
若樂其聲聲非心 於我無有讚揚意
若稱我能令他喜 計此以為歡喜因
或讚他人或讚我 令他歡喜我何益
彼心歡喜或安樂 非我行境不得故
若由彼樂故我樂 應於世人皆如是
云何餘人心喜樂 便能令我心不安
若唯思彼讚揚我 便令我心生歡喜
如是此亦不應理 唯是愚夫行徑爾
讚揚令我心馳散 亦能壞失厭離心
於他有德生嫉妒 亦能壞諸圓滿事

這邊講到贊揚、美譽雖然可以動搖我們的心,使我們的心與修行的這些善行馳散掉、渙散掉,同時這些讚揚、美譽也可以壞我們的出離心,使我們的厭離心失壞,等於是使我們的善因失壞掉;對於他人又因美譽與讚揚的關係,你對於有德行的這些「他人」會生起嫉妒心,生起嫉妒心就是會去傷害他人,這樣也等於是失壞掉自己的圓滿事,所以讚揚和美譽可以說是損害自己與損害他人的一個因。

(仁波切說)厭離心是善因,就像皈依一樣,皈依有二個因,其一為畏懼的心.此畏懼的心愈大,則對三寶所生起的信心就愈大,由此所生起的皈依才是真正的皈依。厭離心像在自己身語意三門上面的看法,對自己上面認為很不對,這種心越強越會往上走,看到自己上面的過失、想厭離這個過失,這個越強才越會往上走、增長,這種心就是厭離心,厭離自己的過失這種心是最重要的,沒有這樣心的話,那就完全不會往上走,對於三寶祈求的心也不會那麼強,就自己覺得我是對的,我是了不起,今天早上講的憍慢心、我慢心就是這樣子。這個很重要的。剛剛這裡講人家讚美,對本身的善行會傷害到,而且對善行的因也會傷害到。

如果自己以為自己很好的話,當聽到讚美的時候,尤其是聽到在讚美別人的時候,你心裡面就會覺得:「我比他好啊,怎麼讚美他?要看看怎麼讚美我!」這樣子;然後,因為自己會認為自己比他好,所以如果別人讚美他比較好,你就會有嫉妒心生起來。

(仁波切說)如果完全沒有讚美的話,心裡就會覺得「我是很低」,不會什麼希求,不會什麼追求;當人家開始讚美一點點之後,我就開始注意到自己,對於自己要有一個好名聲的希求心就會越來越強,那就開始會有嫉妒心了。

所以,讚揚、美譽可說是我們的善行、善因的破壞者,現在有人來阻礙人家來讚揚我們,阻礙我們應該所獲的讚揚,事實上他是為我們關閉惡趣門的關閉者,而且他阻止了我們去造不善業,因為人家來讚揚,我們就會生嫉妒、造惡業等等,而現在他來破壞我們的讚揚,等於是阻止我們去造惡業,阻止我們墮入惡趣,他來為我們關掉惡趣的門,所以這邊說,「是故若人恆趣求 破壞我之名聞等 豈非恆時防護我 免令墮於惡趣中」。

破壞我們的名譽者他不止為我們關閉了惡趣門,他也是協助我們脫離三有的協助者,之所以會繫縛在輪迴當中,最主要是歡喜輪迴中的一切圓滿事,輪迴當中的名聞利養,貪著於名聲、財富(等)輪迴當中的這些事物,在貪著當中最糟糕的是貪著於這些名聞、讚揚的聲音,貪著於他人來讚揚的話,你越貪著你會越被緊緊繫縛在三有輪迴當中,就會變成怎樣?沒有聽到別人讚揚聲音的話,他就會不舒服。現在有一個人來協助我們,讓我們能脫離三有、為我們解縛的話,協助我們脫離三有,這個協助者又怎麼可以對他起瞋呢?所以這邊就講到「為求解脫利益故 我不應為名利縛」--我是追求解脫者,所以我不應該被這些名聞利養所繫縛。「若人為我解纏結」--若有人為我解掉這個纏結的話,「云何對彼生瞋恚」。

這邊說破壞我名譽的人就好像佛ㄧ樣來做加持,為什麼呢?因為他助我來脫離輪迴啊,輪迴的因就是貪著於輪迴的圓滿也就是這些名譽利養,這個人來破壞我的名譽豈不是協助我脫離輪迴?而且,我們都不願遭受任何的苦,不要遭受苦就要斷除苦因,現在有個人來協助我們斷除這個苦因,為我們關閉痛苦的門,那我們豈不是應該高興?就像是我現在已經要進到這一道苦門了,惡趣的苦門,現在他把我們拉回來,從門口拉回來,我們豈應該對他起瞋?不應該啊!我們應該視他如同佛、如同善知識ㄧ般,所以這邊說「我將陷入苦趣中 猶如諸佛作加持 閉惡趣門不聽入 云何於彼生瞋恚」。

(仁波切說)這個「苦門」的意思是「苦的因」,苦的因現在這裡講的是什麼呢?就是名譽上貪著的心。

這裡是說,我們要這樣思惟:這一個來破壞名譽、名聲者是協助我們脫離三有,協助我們脫離三有的因,要這樣子思惟。意思是,當聽到別人讚揚不應當心生貪著讚揚的心,聽到別人指責批評的時候,我們如果能夠用這樣子來思維的話,我們就不會生起瞋恚的心,因為他來破壞我們的名譽就等於是在保護我,免於我們墮於惡趣當中,所以前三偈頌說:「讚揚令我心馳散 亦能壞失厭離心 於他有德生嫉妒 亦能壞諸圓滿事」

下面是「於福德為障者不應瞋」,也就是不論是自己或是自己的友人、或有相關的人,如果在修行的時候,在積造福德的時候,如果有人來造作障礙,我們豈應該對他起瞋呢?是不是應該要對他起瞋呢?是不該的。

(仁波切說)一般而言,越想修行的人就會越有一個問題,常常在會看到別人做惡業,或者是障礙我們修行上面的時候,特別會起瞋恨心。對不想修行的人來說就比較無所謂的,他就不覺得是「障礙到」,我們知道這是障礙到我的修行上面,就生氣啊,比較不想修行的人就不會注意到這障礙到什麼什麼的,所以他們也就不會有什麼瞋恨心生起,對我们來說這很重要,我們是自己想修行,別人障礙到我們修行的時候,特別就會瞋恨心生起。所以那個時候怎麼辦?那時候我們就怎麼樣對治瞋恨心呢?

下面「謂彼能障礙福德 於彼生瞋亦非理 難行無如行忍辱 今我何不修安忍」也就是說,當我們在作善行的時候,有人來造作障礙,譬如說我們在做布施或持戒的時候,像放生也是一種布施,我們在做放生這種布施善行的時候,有人來造作障礙,或是我們守戒的時候有人來造作障礙,那怎麼辦呢?一般的人都會起瞋,因為有人作障礙,可是在這邊就不可以,應該去行忍辱行,忍辱行是非常難行的艱難行,如果在這個當下能夠忍得下來的話,等於是我們做了ㄧ個最好的修心、最難行的艱難行,就不要管布施做得好不好、守戒守得好不好,至少在那個時候我們已經修了一個最好的忍辱行;就是因為這個忍辱行最難修,所以這邊才說「難行無如行忍辱 今我何不修安忍」。

(仁波切說)這個意思是,忍辱行是比布施還前面要做的修行,比布施和守戒還更殊勝的難行就是我有修忍辱行,這個是自己馬上就「喔,我這裡要修」前面布施、持戒有沒有修倒在其次,先要面對這個忍辱行是更為重要的。

如果不在那個時刻把它忍辱下來的話,反而起瞋恚,反瞋回去的話,在這個時候,你應該自我反問一下:「我這樣做到底是集聚福德資糧呢,還是在障礙自己的福德資糧?」因為你在人家來障礙你作布施、持戒的時候,你所做的目的又是什麼?所做的目的是集聚資糧嘛,他人來障礙的時候你起瞋、反瞋回去的話,那會使你的所作所為是集聚資糧呢還是障礙自己的福德資糧?所以這裡要自我問:「「若唯由我之過失 於此怨敵不安忍 福德之因恆現前 但由我自為障礙」。

當我們去作布施、持戒的時候,好像是我們自己去找積聚福德的因,現在他人來障礙我們等於是他帶來積聚福德的因,我們不需要去找,就是這樣子,所以這邊說:「若無怨害忍不生 若有怨害成忍福 怨礙即是福德因 云何說彼為障礙」,他人的障礙是我們修忍辱的因,如果沒有他人障礙的話,我們是沒地方可以修忍辱,所以這邊才說:「云何說彼為障礙」。

所以說,他人的障礙並不是來傷害我們的,為什麼?因為他是帶來我們修忍辱的機會,這裡就比喻說:「時至而來求乞者 不可說為施障礙 亦如和尚阿闍梨 不可說為出家礙」,當我們修布施的時候,有人來乞討的時候,我們可以說他的乞討是我修布施的障礙嗎?不是啊,他是來協助我們修布施啊;同樣的,當你受出家戒的時候,給予你出家戒的和尚、阿闍梨你可以說他是給出家人的障礙嗎?不是啊。

如果這個乞討的乞丐去到ㄧ個沒有心在修布施的人(沒有心要布施的人)的地方跟他乞討,或許他(布施者)可能會覺得這個人來作障礙(他來乞討是ㄧ種障礙);可是這個乞討的人如果去到ㄧ個修布施的人的面前跟他乞討的話,這個布施的人會認為他是來障礙的嗎?不會,他是給他ㄧ個機會啊,他是給他ㄧ個修布施的機會而已啊;同樣的,出家也是ㄧ樣,戒也是ㄧ樣,ㄧ個完全不想遵守任何規矩的人,如果叫他什麼不能做什麼不能做,給他一堆規定,他會說你是來障礙他,可是如果ㄧ個一心想要遵守一些規定、守戒的人,他跑到傳戒的大恩德大阿闍梨那邊說:「請你傳給我什麼規定、什麼什麼戒」的話,那麼傳給他戒的人可以說是他的障礙嗎?不是啊。同樣修忍辱也是ㄧ樣。

仁波切說)所以,對於不是要修布施的人來說,一直遇到乞丐的時候,心裡會想:這個地方的人怎麼會這麼奇怪?很煩吔!ㄧ樣的,對於一個不想守規矩的人,如果有ㄧ個人一直對他說:「這裡不可以喔!」「那裡不可以喔!」他心裡一定會覺得「幹嘛!你是在找麻煩嗎?」而不會覺得你是對他好意,當然他不覺得這是在幫助他,進而要他對你感恩那是不可能的;但如果是對於那些想要修布施、想要出家的人來說,他們本身想守戒,本身想做這個事情,對他們來說「喔!很感恩,那個老師給我ㄧ個規矩了,很感恩!」所以,同樣的,對於想要修忍辱的修行者來說,當遇到那些障礙的時候,一定要歡喜地修忍辱,因為對他來說,這是在修行上的ㄧ個幫助,不管對方是修行者或不是修行者,我們都應該提醒自己說:「我是修行者!」一定要這樣子想。

我們說來造作障礙的障礙者是我們修忍辱的因,行乞的乞者是我們修布施的因,這兩者比較之下,行乞者多於造作傷害者,所謂的行乞者不一定說要來跟你乞討錢啊什麼的,不是僅止於這樣,而是他有些拜託你、把希望寄託在你身上,要拜託你幫他做什麼什麼事,這一類也都屬於「行乞者」的範圍裏面,這裡有兩個ㄧ個是造作障礙者、ㄧ個是行乞者,這兩者比較起來,還是造作傷害者會比較少一點,它比較稀少一點。所以當我們值遇到這種讓我們修忍辱的因的時侯,就是遇到這些障礙者的時候,我們應該視為稀有、珍貴,好好把握機會來修忍辱。

可以說:「較諸世間來乞者 作損惱者猶難得 以我若不損惱他 必無人來惱我故」。那些行乞者,就是來拜託我們去做什麼什麼,就是一些有心寄託在我們身上的這些人會比較多一點,不需要等待我們去對他做什麼事之後,他才會來拜託我們為他做什麼事,不需要這樣子;可是,這些來對我們造作傷害者,一定要有些因緣具足,什麼因緣具足?就是我們曾經造作傷害他了,他才會返回來傷害,要這樣因緣具足的是比較少的。

如果我們對對方造作很多傷害,他對我們的傷害也不少。

(仁波切說)剛剛這裡是講障礙的人與乞求的人,這兩者來說,乞求的人比較多,障礙的人比較少,但是障礙的人是靠剛剛這裡講的我們先要害別人,別人就會準備害我們,那我們害別人多的話,後面也會相當多。這裡講的是指修菩薩行的人,因為他們真的修行的時候很少害到別人,所以就很少別人(傷)害到他,因此對他們來說這是很珍貴的機會,但對我們來說這個機會是太多了,哈哈!

如果是修菩薩行的行者當遇到修忍辱的機會的時候,他一定會執為非常稀有、非常珍貴、非常歡喜去修忍辱行,就好像說我們一般人終身努力工作,努力從商積聚財物,有一天在他們家裡面,突然就從地下湧出一堆大鑽石,他豈不是非常的高興嗎?這邊就是說:「如人無心未搜求 忽得家中大寶藏」就是指那個意思,這邊所說的「大寶藏」,如果就菩薩行的行者而言就是修持忍辱的機會像大寶藏ㄧ樣「得菩提道勝伴侶 倍應於彼生歡喜」。

遭到他人傷害的時候,我們應該要反報其恩去利益他,應該報答他的恩去利益他,那麼怎麼利益他?就是我們要生起「願他能夠先成佛」,願他比我先成佛,為什麼呢?因為他是先製造了我們修忍辱的因也就是他的傷害,他的傷害是我們修忍辱的因,他先製造修忍辱的因,我之後才修忍辱行,所以他的恩德對我很大,沒有他的傷害,我就沒有機會修忍辱行,因此要報他的恩,願他先成佛。所以這邊說:

「因彼及我起修行 後時成就忍辱果 應須於彼先回向 彼是我修忍因故」。

所以,恭敬敵人是很重要的,敬重敵人是很重要的,因為我們說有四墮門 (有四個墮落的門),第ㄧ個是無知墮門,第二個是無敬(無恭敬)墮門,第三個是放逸墮門,第四是煩惱多的墮門。

這邊說生起墮落的對境就是這些有情,我們如果我們對這些有情生起恭敬的心,或者對法生起恭敬的心,對三寶生恭敬的心、對師長生恭敬的心,總之,恭敬心越強,煩惱就越少,等於是我們自己製造了ㄧ個環境—少生煩惱的環境。

如果我們可以恭敬、敬重敵人的話,等於是我們不會生起瞋恚,不會生起煩惱,我們可以修忍辱,恭敬敵人顯得很重要。

(仁波切說)平常我們人與人之間的相處也是ㄧ樣,(先生起)ㄧ顆恭敬的心是非常重要的,我們先不用學對他瞋恨心生起的時候怎麼辦、怎麼對治,那是沒有辦法的,在未生起瞋心之前先對於他人上面生起一顆尊敬、恭敬的心,這是我們自己做了ㄧ個環境,做了ㄧ個保護,所以煩惱也就不會生起,瞋恨心就像是ㄧ個手電筒,(本來是)要照他嘛,我們先保護它,一顆恭敬的心,對他上面ㄧ個尊敬的心,(手電筒)就沒有辦法照到他,已經恭敬他了,瞋恨心的手電筒怎麼照到他?沒有辦法照到他!也就不會對他生氣了,所以恭敬常常跟我們接觸的人,對他們ㄧ個恭敬的心很重要。我講這一段只是要表達,四墮門裡面的「不恭敬」也是很重要的,前面的四墮門不用解釋,應該以前有解釋過了…沒有嗎?現在不用吧?!現在主要是四個裡面「不恭敬」這個。

這邊說,敵人等於是這樣利益到我,我們應該要回報回去,因此作回向的時候應該回向讓他先成佛,這樣講了之後,或許有一些人起了ㄧ個疑問說:「敵人這樣來傷害,對我們修行人而言是他來利益到我們,可是敵人本身並沒有要利益我們的心啊?既然沒有利益我們的心,我們又何以把他們視同是利益我們的人?又何以要起恭敬、起感念他的恩澤,要回報他恩澤的這種心?不需要啊!」有人會提出這樣的疑問,下面就是回答「若無令我修忍想 謂不應供彼怨敵 正法堪為修行因 於彼亦何須供養」這邊的正法就是指道諦、滅諦而言,道諦、滅諦是我們修行的因,道諦和滅諦也沒有要利益我們的心啊,我們何必對法寶起恭敬的心?不需要啊。

譬如說「皈依」,「皈依」也不會有想來利益我們的心,它也沒有想來利益我們的心啊,業果也是ㄧ樣,業果也沒有想來利益我們的心,可是我們都覺得皈依、業果利益到我們了,我們都會這樣子想啊,所以這邊結論是說,並不需要對方從他那一方面思惟要來利益我們的心,才視他對我們有恩澤,並不需要這樣,而是要站在我們這邊,如果我們這邊受到利益的話,就要把對方視為有利益者。

這邊接著有另ㄧ個人提出另外ㄧ個問題出來:「如果對方有傷害的心呢?有傷害我們的心呢?他有這種傷害的心,我們又怎麼可以把他視同是來利益我們的人?把他視同感恩的人、感恩的對境?不應該啊!」有人提這樣的問題。這邊的回答就說:「若謂彼有損害心 不應供養彼怨敵 勤求饒益如醫師 於彼云何修忍辱」這邊比喻像醫師,醫師看似在傷害我們,因為他會割、會開刀什麼的,看似他在傷害我們,實際上他卻是在利益我們,所以要用這種方式來做思惟。

(仁波切說)不是「看似」,他當時也想傷害我,那個醫生當時是想開(刀)啊,傷害我的身體,但是他真正實際是幫助到我;ㄧ樣地,那個人實際…他真正的是…當時看他的心的話,他想要害我,實際上(卻)幫助到我,就這個意思。這裡的理論是當時的心態跟真的實際是不ㄧ樣,這個意思,當時他的心態來說就想割,「想割」這個就是「害的心」,但是實際是幫助;同樣的,他當時的心是害我,但實際這個人(卻)幫助我。

仁波切說你們說沒有解釋過「四墮門」,這裡做簡短解釋,對你們有一點幫助吧!(仁波切說)因為我們也不想墮三惡道吧!哈哈。

第ㄧ個就是「無知墮門」,「無知」也就是不知道,即使你不知道起瞋恚的過患,即使你不知道造惡業的果報是什麼,即使你不知道,可是並不是說你不知道就不會感惡果,並不是說你不知道造惡業的果報是什麼,就代表你造惡業不會感受造惡業的果報,並不是那個意思。或者是說,你不知道瞋恚的過患,你發起瞋恚之後,瞋恚帶來的果報就不會成熟,也不是這樣。反而,由於無知的關係,造的惡業更多,起的貪瞋煩惱更多,就會變成我們說的「胡作非為」,因為無知的關係而胡作非為。

要關閉無知墮門就必須要「知」,「知」就是去了解、知道,知道對我們絕對有利益,知道是很重要的,知道的話就可以關閉墮落門,這樣子我們就可以使得煩惱不生起來,可以依著煩惱的對治法。

由知可以遮止掉無知,由知可以遮止掉很多因為無知的眾多胡作非為。

(仁波切說)「無知」跟「有知」有差,無知的話就完全不會覺得這是錯誤,就一直會、無量無邊的我們一直做;那我們了知的話,後面就不會像無知那麼恐怖、那樣無量無邊,這個我們會切掉、切斷,但是還有沒有做?也有!也是有。

再來講「無敬墮門」,無敬墮門是雖然你了知,你是「知」,可是如果沒有生起恭敬的心的話,仍然會成為一個墮門,仍然會有墮落,譬如說瞋恚,要遮止瞋恚的修行就是忍辱,要遮止貪欲的修行就是不淨觀,如果我們對於忍辱、不淨觀的修行生起恭敬的心,就等於是恭敬法,就譬如ㄧ個講經的師長,他會恭敬他使用的法本;同樣的,不只恭敬法而已,我們也應該對於在我們前後左右,給予我們教導的師長、或者是法友生起恭敬的心,以及對於協助我們修行的人也應該要生起恭敬的心;除此之外,我們更應該恭敬誰呢?恭敬佛的聖心所珍惜的有情,佛的心是佛用慈悲心珍惜一切的有情,我們對於佛所珍惜的有情應該更生恭敬的心,所以恭敬是很重要的,如果沒有恭敬的心,或者說敬重或尊重的心的話,煩惱可能就會很迅速的生起來,生得很多,因此而造了很多惡業。

對於能夠對治煩惱的法,我們應該恭敬,對於同修、道友應該要恭敬,對於教導我們的師長我們應該要恭敬,所生起來的恭敬心有多強,就可遮止多少的煩惱。

雖然恭敬不是煩惱的正對治,但也可以說是使我們不生起煩惱的一個方法,等於是說恭敬製造一個環境,尊重的心好像製造一個環境,不生起煩惱的一個環境。

如果有了知、也有恭敬,可是你的心卻不長時間去依於正知和正念,那就會形成放逸墮門,我們知道正知和正念可以遮止煩惱生起的,因為正知可以讓我們緊記住何者當為、何者不當為,正知可以偵查我們是否正確在做,如果沒有正念和正知的話,我們的心很容易隨著煩惱而轉,當心隨著煩惱轉的時候,就表示心沒有依止於正知和正念,隨煩惱轉的時候就是代表這個徵兆。

再來講到第四個墮門,就是煩惱熾盛、煩惱很多,這邊所說的煩惱指的是細品的煩惱,因為如果沒有生起粗的煩惱的話,是不會造作惡業的,先前有講三個墮落門,也有講到煩惱,這邊所說的是粗品的煩惱,現在所說的煩惱熾盛是屬於細品的煩惱。

再來解釋什麼是粗的煩惱、什麼是細的煩惱,讓我們造作惡業的這股力量是粗品的煩惱,之前是細品的煩惱,細的煩惱就譬如眼睛會看到各種不同的東西,看到的時候,就譬如看到這杯子、看到什麼東西,我們心中多多少少會生起貪著的心,這個貪的煩惱是細的。

煩惱熾盛的細品煩惱,就比如說是讓我們生起貪欲的對境,這個貪欲的對境我們不要經常去看、遇到,因為剛遇到、剛看到的時候生起的貪是細細的,可是經常遇到、經常碰在一起的話,貪欲越積越多,最後就會形成很粗的貪;瞋恚也一樣,你聽人家講什麼講什麼,剛聽的時候可能生起的瞋只是很細的、小小的而已,可是聽多的時候,可能就會起很大的瞋恚。

在講放逸的時候,要遮止放逸墮門的話,要依止於正知和正念,所以正知和正念主要是遮止粗品的煩惱,在這邊「煩惱熾盛」的煩惱指的是細品的煩惱,意思也就是說,我們不要經常去接觸,一直去接觸的話,它就會積聚,越積越多就會變成粗的。

(仁波切說)所以這兩個要分開,剛剛用正知、正念對治的煩惱是粗的煩惱,正知、正念不讓粗的煩惱生起,這個而已。後面第四個不是正知正念對治的對象,正知正念沒有辦法對治那些細的煩惱,細的煩惱是自然就會出現的,眼睛一張開就出現了,所以正知正念沒有辦法,那就盡量不要接觸那些對境。

上面講的是四墮門,所謂的「墮」是墮到哪邊?墮到惡趣!會使我們墮到惡趣的是誰?惡業!惡業是怎麼來,直接的因是積聚粗品的煩惱,所以必須透過正知正念將它遮止掉,要遮止四墮門我們就必須要採取相反的態度,去了知、要恭敬(尊重)、不放逸、不去接觸生起細品煩惱的對境。

問題一:仁波切剛才說盡量不要去接觸細的煩惱的境,那麼細的煩腦要怎麼對治?您說正知正念無法對治,只能盡量不要去接觸那些境以外,還有哪些方法?

回答:細的煩惱的話,我們沒有辦法直接對治它,主要(是)心不要接觸那個對境,只有這個方法而已,沒有什麼其他的方法,也可以說祈求佛菩薩那些都可以,但是對我們來說主要真正能夠可以對它有幫助對它最有力的是,是不要接觸那個對境,這是最有力的。

問題二:仁波切,這樣聽起來我想到一個問題,修行剛開始因為沒有辦法去對治煩惱,碰到境就很容易生起很多煩惱,是不是應該躲到山上去靜修比較好,就沒有對境可以讓你煩惱,在剛開始修的時候;還是有些人說:「生活就是道場」,你就是上班、工作,藉事練心(藉事情來練你的心),就是有這兩種說法,我不知道剛開始我們會產生很多煩惱的時候,哪一種方法會比較好?

回答:剛剛那些講的是粗的煩惱,也就是我們「平常接觸」的那些粗的煩惱,所謂「平常接觸」就是瞋恨心生起、貪心生起、跟人家發脾氣啊不禮貌啊,這些都是粗的煩惱,而這些比較粗的煩腦要生起時我們也是要、先要「離開這個對境」比較重要,所謂「離開這個對境」,也不是一定要身體離開喔,心要離開,(所謂的)心離開,剛才的「恭敬」也是屬於這個,恭敬的這種心;好像我們就就把原來的看法,轉變成另外一個看法,那就是離開了,這樣子的一個心。比如說,我對某一個人上面瞋恨心常常生起,就我剛剛講的,那個師兄是我的同修,他是我的法友、善友,對於佛菩薩來說(他)是心中最愛的對象,我這個角度來看的話,這個就是恭敬的心,這恭敬的心就會幫助到,不會馬上讓瞋恨心生起,甚至於瞋恨心就離開了,因為我們心裡這樣想的時候,瞋恨心的對境就不會出現,我們就離開瞋恨心,平常瞋恨心生起時(看他)是那麼壞的一個人,我就這樣子看嘛,當恭敬心生起的時候,因為這時的看法是從另外一個角度看,結果這時候原來對他的看法就轉變完全不一樣了,所以那個很壞的人的對境就沒有了,就離開了。這就是恭敬的,也有對他上面我就修忍辱,修忍辱是最殊勝的ㄧ個法門,我對忍辱很恭敬的時候,對瞋恨心上面,很想遠離的心就很強,所以看到他的時候,也會覺得ㄧ個就是入行論裡面講的可以修忍辱的對境,或者一個恭敬的心;剛剛,我們平常講的是粗的煩惱,粗的煩惱生起也是對境也很重要,要離開對境,就是自己要把心改變過來這個很重要。如果沒有辦法這樣子改的話,後面真的煩惱生起的時候怎麼對治,這很麻煩、這很困難,就如同剛剛講的一樣,恭敬的時候,我們就把對境離開、轉變(成)另外一個對境,我們恭敬的時候,它的對境就不是煩惱的對境,就要把煩惱的對境轉變另外一個對境,就是可以修忍辱的、可以慈悲的、可以感恩的,好像利他心的對境就生起了,所以我們煩惱生起的對境要改實在很重要,這個是離開對境的意思。如果我們沒有做離開對境的努力,而當煩惱直接生起的時候,才開始一直努力地對治的話,我們是不會贏的,我們會輸(笑)!第一個我們要做的是,剛剛也是有次第嘛,就是恭敬修很重要,恭敬修也沒有辦法的話,那就先離開了整個那個地方(笑),所以山上、山洞裡面去修行那些是,(要)看他修行的程度,對於像我們這些凡夫的人來說,剛開始的時候,離開這個環境對他有幫助,真正修的時候,也不是僅有離開這個問題,而是他自己的心要能夠對治煩惱,能不能夠對治煩惱有時候也要試試看,離開這個對境的時候好像很安靜,下山看一看就會生起,這不對的,這也要試試看。所以兩個都需要吧,我覺得!有時候去山上、山洞去修一修,有時候下來就試試看我修的程度到哪裡。

所以就像這樣子的理由,就是把造作傷害的人視同如醫生一樣,把他視為不是我們起瞋恚的對境,而對他生起歡喜的心,而他,造作傷害的他就像法寶一樣,因為我們依著法寶可以修行,可以獲得利益;同樣的,傷害我們的對境,他是我們修忍辱的對境,所以我們應該對他起供養恭敬的心,如同在供養法寶一樣,所以這邊說「故依極惡瞋害心 方能生起忍辱行 惟此是修忍辱因 堪受供養如法寶」

我們這樣想的時候,就可以很肯定說這一個對境的的確確是我們修忍辱的因。

仁波切說)沒有真正的傷害,就好像表面、表演傷害我,這不是修忍辱的對境啊,修忍辱的對境一定是他心裡很想傷害,很想害我的,這樣子才算是忍辱的對境,所以忍辱的對境一定要是他心裡很想傷害我,所以這個是所緣緣,法寶我們就看一看,就修行,這是所緣緣,我們看法寶就能夠修行,那我們(如果)沒有辦法看到一個東西沒有辦法修行,沒有辦法看到法寶的話,沒有辦法修行,為什麼我們恭敬這個法寶?它是所緣緣,修行上的所緣緣而已,沒有什麼其他的。它對於我們上面其他有幫助嗎?沒有啊!比方說:每一次我看到入行論的時候,這部入行論也僅僅只是在這裡而已,並沒有在我的心中啊,但是它就是對我有幫助,因為我看到它對我有幫助,所以我就恭敬它,雖然他僅僅只是「所緣緣」如此而已;同樣的理由,我們修忍辱的所緣緣需要什麼?需要很想傷害我的這種「害」才是所緣緣,沒有其他的所緣緣,有其他另外一個修忍辱的所緣緣嗎?沒有,只有這個。比如說,他不是真正想傷害我,他只是一個表演,看看你修忍辱到哪裡,那些不是真正的所緣緣,那是他自己也知道自己表演的,他只是試試看而已,他不是真正的傷害我,所以修忍辱也不會真正的修啊;要真的修忍辱是那個人真的是心中真的很想傷害我,很想傷害我是忍辱的所緣緣,忍辱的所緣緣只有這個而已,沒有其他的,好,忍辱是修行裡面最殊勝的,它的所緣緣要不要恭敬?要恭敬啊!為什麼我們恭敬法寶,所緣緣上面有幫助才有尊敬它、拜它,修忍辱的所緣緣是那個「害」,所以這個是…確實是這樣子,確實它是所緣緣,沒有其他的所緣緣的對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