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入菩薩行論 廿四》

雪歌仁波切講授,法炬法師翻譯
2005/11/20


現在第六品《忍辱品》主要是講如何來修慈悲心,對眾生修慈悲心,滅除掉傷害有情的心,最主要是要遮止因瞋恚而生起傷害有情的心,要生起慈悲心去對待有情。

一般我們會生起瞋恚可分為二種方向來思惟,一個是別人造作我們所不想要的行為,別人對我們造作傷害的行為,我們會起瞋恚;另一個是當我們心中有想要得到、有所欲求,而他人來阻礙我們的欲求時,我們也會起瞋恚。在這當中我們現在講到第二個方向,當我們有欲求時,別人來阻礙時起瞋恚。

就科判而言,當有人阻礙我們所欲求時,要遮止掉起瞋恚。這當中就是別人來阻礙我們的欲求,我們會去傷害到別人,這也是我們的一種欲求,而另外一種欲求是我跟我的朋友要得到什麼,卻被別人來阻礙時是會生起瞋恚的,這時就是要遮止掉這個,這是上面所說的第二個部份。如果有人來阻礙我們自己或我們己方獲得利益時,我們會起瞋恚,這時就是要將瞋恚遮止掉。另外還有在世間法上或造作福報(福業)上,如果我們在造作福業上有人來阻礙我們,這時我們不應該起瞋恚,事實上他這樣做並不是真正阻礙我們,我們應該對這些造作障礙的障礙者生起恭敬的心,要視他如同導師、大師一樣。這是上次講到的第157頁科判「未三:視如大師」。請看文,

「是故如來常宣說,眾生田即諸佛田,如是恭敬諸眾生,能令資糧速圓滿」

「是故」是指上面一偈的原因,「故依極惡瞋害心,方能生起忍辱行,惟此是修忍辱因,堪受供養如法寶」。就是一切的功德,慈心、悲心這些功德要依於有情才能生起來的,依於有情在什麼狀況下才能生起?是依於有情示現出瞋害心時,才有機會修慈心和悲心。當我們在修忍辱時,必須有有情加害的機會,如果沒有有情的加害,就沒有機緣生起慈悲心,在有情示現阻礙、瞋害時,不要對他起瞋,應該視他如同如來一般。

仁波切說:「佛田」的意思是從眾生那邊我們心裡的悲心、菩提心會生起。菩提心是佛最主要的近取因,真正的近取因是菩提心、悲心、慈心。那些真正修的是,眾生對我們傷害的時候,就看我們悲心多強,我們的慈心有沒有真正生起,我們的慈心、悲心真正要修的話,是眾生對我們傷害時要修的。他們沒有害我們的話,我們的慈心的程度不夠沒有機會修,而悲心也是一樣。所以,眾生變成佛的田,從那邊我們會生起成佛的因。眾生的傷害是佛的田,成佛的因從那裡生起。

所以我們要對這類的眾生要起恭敬的心,他對我們起瞋害心的時候,我們要敬諸如佛田。

仁波切說:修菩提心的人要這樣的轉念。修菩薩戒的話,別解脫戒有的好像不要守那些戒,守菩薩戒或修菩提行的時候,好像跟我們的想像不一樣,所以他們會有另外一個想法,他們應該做的有另外一個,所以我們一般比較適合別解脫戒的那種修行,而菩薩戒中有一些別解脫戒可以捨棄掉的,意思是如此。

這邊用經典來成立有情是福田是諸佛田,如果恭敬有情就能成佛,不恭敬有情就不能成佛,這就是偈曰:「是故如來常宣說,眾生田及諸佛田」。

第158頁用理由、正理來成立,為什麼要恭敬有情才能成佛,請看文

「依諸有情及如來,能成佛法力等同」

也就是恭敬有情才能成佛,同樣道理不恭敬有情就不能成佛。前面是用佛經典裡面所說的,還有正理成立起恭敬佛應該能恭敬有情,恭敬有情才能成佛,不恭敬有情而恭敬佛,是沒有理由這樣做的,要恭敬的話二者都要恭敬。請看文

「當敬有情如諸佛,不能如是是何理」

二者都要恭敬,佛是向我們開示佛法的,眾生是我們實修的對境,所以二者都可以使我們能成就佛果,不應該不恭敬有情,不恭敬有情是錯誤的。這邊就說有一個人就起疑問:「有情和佛是不一樣的,有情沒有功德,佛有無量無邊的功德,恭敬佛是合理的,恭敬沒有功德的有情是不合理的。」有人提這樣的問題,這邊的回答就說:「有功德的是佛,那是佛的功德;沒功德是眾生,那是眾生的事;功德有和沒有,我們通通沒有,不管功德如何,我們通通沒有這功德,既然有情和佛對我們而言,我們如果去恭敬的話同樣可獲得利益,何以只恭敬佛?不恭敬眾生?要恭敬二者都要恭敬才對!」,站在我們的利益上而言是如此,故說

「非唯由意樂功德,由彼果報二均等,依諸有情亦成佛,是故彼二相齊等。」

中文文字上看不出來,照藏文意思,第三句有講一個功德,指依有情也有功德,剛才不是說有情沒有功德,這邊指依有情有功德,指什麼?依於有情我們可以獲得的功德。在第一句的時候也有講到一個功德,此功德指有情沒有功德、佛有功德,指這個功德,這個功德指不管他們有沒有功德,我們通通沒有的那個功德。

仁波切說:藏文裡面的話可能人家會誤會,因為第三句裡面有講是對眾生也有功德,不是眾生上面有功德的意思,而是從眾生那邊也會證得功德,所以我得到的功德是眾生那邊跟菩薩那邊都一樣的。對境上面他們一個是有無量無邊的功德,一個是都沒有,這是對境上面。前面講的對境上面功德,後面講的是我得到的功德,我從兩者以上所得到的功德都是相等的,所以既然從我的角度而言兩者的功德是相等的,因此對於二者皆應起恭敬。

之下說供養菩薩、佛可積聚功德,意思是說佛和菩薩祂們慈心的對境是有情,所以我們供養佛菩薩就可以積聚福報和獲得功德,因為佛和菩薩是利生的,祂們是具有慈心者,對一位具有慈心者我們去供養的話,就可積聚福德。慈心者是指從大乘資糧道到大乘無學道之間的資糧道者到無學道者而言,因為這些具有慈心者,他們所做的是利益有情,那我們去供養具慈心者的話,等於跟有情去建立起關係,那我們可積聚福德,故此說「供慈心者福無量,緣境有情殊勝故」。接著

「信佛福德大無量,亦由如來境勝故,皆是能成佛法因,故許彼二相齊等」

也就是第一點你信佛的功德的話,佛不管是過去已出世、或現在正出世的佛,信祂的功德的話可積聚福德、功德,這是佛果的特色;另外一點佛所緣念的是無量無邊的有情,我們如果相信佛的話,我們等於跟無量無邊的有情建立起關係,我們也可積聚功德。故說既然有情和佛都是我們成佛的因,那麼我們去信仰佛和利益眾生,這二者都是成佛的因,要恭敬的話二者要一起恭敬。

此說有情來傷害我們時,我們應該對他恭敬,為什麼?因為他給了一個機會,讓我們有機會來修慈心,所以要對他倍感恭敬。因為有情來傷害我們的時候,所給予修慈心機會,等於他給了我們一個成就佛果的因的機會,即是說我們去供養三千大千世界所積聚的福德,還比它帶來的修慈心的機會-成佛的因的機會,所帶來的功德還要小。所以「如來功德如大海,廣深無垠無與等,若人於此功德聚,但能顯現一少分,是人應受之供養,盡三界供猶嫌少」是指三千大千世界而言。

此並不是說,佛的功德和有情的功德是齊等的,並不是那個意思,而是說有情即使能夠給了我們一個小小的成佛的因,我們也應該對這一點去恭敬的意思,即使你去供養三界所積聚功德,也比不上他給的成佛的因。

仁波切說:佛的功德和眾生的功德完全不一樣,佛的功德是無量無邊,眾生可以說是沒有功德,跟佛比的話,就沒有什麼功德,但是眾生給我成佛之因的機會,修忍辱的機會,這個機會對我來說是最大的一個恩德,我為了回報這個恩德,將供養三千大千世界的功德,供養給眾生,這樣的供養也是沒有辦法回報。佛菩薩祂們這樣想才能修忍辱,對於傷害才能忍下去,我們沒有辦法這樣想,所以一次、二次就夠了,沒辦法忍下來,祂們這樣想才會修得成功的。

請看文「於諸有情若具足,能生微妙佛法分,僅依此分而較量,有情亦應受供養」,也就是如果有情給小小的一分能夠成佛的機緣,就如佛法般可以使我們成佛,如果有情給這麼一個成佛的機緣的話,我們就應回報他,回報他的恩澤,即使我們將供養三千大千世界所積聚的功德,也難於回報他帶來的功德,所以應該對有情起大恭敬。

另外一個理由,如果對佛起恭敬的信心的話,那也應該對有情起恭敬的信心才對,如果對有情不能生淨信心的話,這樣子也沒辦法對佛生淨信心而去報佛的恩,故文

「復次於諸不請友,為作無量饒益者,若不敬事於有情,餘事何能報恩者」

這邊的「復次」就是再舉出另外一個理由的意思。佛根本不需要我們去向祂特別勸請才會去做利生的事,不需要的。因為佛的勝心,本來就是大悲心,祂會以大悲心去造作無量無邊的利生的事業,不需要經過我們的勸請,去讓祂心動去利益眾生,佛的密意本來就是利益眾生。那麼如果我們要令佛歡喜,來報佛恩的話,就應該要去承辦佛的心意-利生,就是恭敬有情,只有恭敬有情、利生,才能夠去滿佛的心意,沒有其它的方法可去報佛恩,滿佛的心意了。

我們不可以去佛堂時對著佛像合掌頂禮,然後一坐下來,對著四週全部的人就批評,講這個、講那個,彼此之間都是處在自讚毀他的狀態當中,我們的所作所為佛都有在看的,這樣做佛的勝心不會歡喜的。佛的勝心怎麼樣讓祂歡喜?就是要我們對前後左右的先照顧好,這些有情我們先要對他照顧好,不可以去做這樣子的事-認為自己是對的,別人是錯的,或是希望別人比我們低,我們自己比較高一點,這樣子做不會使佛的勝心歡喜的。如果說對於周遭前後左右的人不斷去批評傷害,去貶低別人的話,因此,心中對左右在一起的人,生起瞋恚的心、嫉妒的心、我慢的心、貪欲的心等,對這些人是這樣的做,然後在佛的前面,擺水果去供養合掌頂禮,你想這樣子做,佛會高興嗎?佛隨時都在看我們所作所為,你這樣做佛的勝心不會歡喜的。

仁波切說:如果我們真的是以上述的作為來拜的時候或供養的時候,佛的眼睛可能沒有辦法看我們了,因為祂看不下去了。

佛為了要利益眾生的緣故,祂可以在生生世世當中為了利益有情而捨去自己生命,甚至甘願入無間地獄裡面受種種的苦。譬如釋迦牟尼佛,祂就是為了要恭敬眾生,為了利益眾生,所以甘願自己入無間地獄裡面受無量無邊的苦,佛尚且如此。那我們對於這些來造作傷害的人,我們實在不應該對他起瞋恚,甚至應該透過多種方式去實修,去做利益眾生的事。佛都能夠這樣做,更何況我們更要這樣去做,所以「為誰捨身甘心入地獄,饒益於彼即為報佛恩,是故彼雖為我大損害,終不瞋恚甘心恒順承」。

佛為了一切有情尚且可以捨去自己的生命入無間地獄當中,那我們今天所遭遇到大小的傷害呢?這些傷害不會使得我們捨去性命,都不會使我們入無間地獄,所以我們更應該忍辱,更應該要比佛修持更上一層來修忍辱。

仁波切說:佛比我們修行得好,還修得那麼辛辛苦苦,對眾生這麼用功努力,我們要不要修?不用說,我們要比佛更努力的修。我們太慢修了,所以要加緊腳步用功的修了!!

請看文

「若即如來聖主我所尊,為利有情尚不顧身命,云何我於彼前愚無識,我慢縱傲不肯作臣民」

我們不可以面對有情的時候,起我慢貢高的傲慢的心,我們求皈依,求依怙、依靠的對境是佛,佛內心所珍惜、所珍愛、所悲憫的對象就是有情,佛甚至可以為有情捨去性命,那我們現在來恭敬佛,就應該要恭敬佛內心所珍愛的對境-就是有情,不應該對有情生起貶低的心,應該要自己捨棄傲慢的心才可以。

這邊說:愚痴很笨、不了解,不可以對佛笨笨的說,我要皈依佛、恭敬佛,對佛有信心這樣子,可是面對有情卻生起嫉妒的心、競爭的心、我慢的心、瞋恚的心等,如果這樣做,表示不了解佛的勝心是如何?佛的勝心是恭敬有情、珍愛有情,我們雖然說要去皈依佛、恭敬佛,可是我們卻愚痴到不知道佛的心意是什麼?而對有情生起這些的心。

再來是說完全不可傷害有情,不可以面對有情生起我慢心,或是說因競爭心的關係,去傷害到有情,如果去傷害到有情的話,佛的勝心絕對不會歡喜的,因為我們等於是傷害佛心所珍愛的對境,佛的心所珍愛有情的關係,這樣子的話佛的心不會歡喜的。故說「若誰安樂諸佛即歡喜,誰遭損惱佛心不悅生,有情歡喜諸佛即歡喜,損惱有情即傷如來心」。

接下來講到,如果傷害有情的話,佛是不會歡喜的。請看文

「若人逼身烈火所燒燃,一切妙欲不能令心安,若人損惱有情亦如是,更無餘法可使佛歡喜」

比喻說如果有一個人他已經全身都著火了,然後你準備一餐很好吃的請他用,你想他有心情來用嗎?他不會想吃,心情也不快樂。同樣的,如果我們去傷害有情的話,等於是你將佛的心已經打亂了,然後你再去準備一個供養,「佛菩薩,請你享用。」你想佛菩薩會高興嗎?會去享用嗎?不會。

仁波切說:這是一個比喻,不是佛的心亂的意思,而是對於我們要得到佛的歡喜,或是給我們一個加持方面,一點都沒有機會,整個亂掉了的意思。不是佛的心亂掉意思,而是佛要給我的加持,這種因緣、這種機會,一點都沒有機會,把它打亂了。

問題一:請問這邊一直講損惱有情、傷害有情,是什麼樣的程度才算達到傷害有情的標準?是需要實際的行為或心裡面在想,就等於是了?

回答一:這裡嗎?這裡講的是要看它的秩序,前面是講心裡的,意思是如果心裡有嫉妒心、我慢心,儘量不要作出行為來,因為一個行為造作出來,若害到眾生的話,就等於害到佛的心。下面講外在-害到眾生,由於傲慢的心忍不下來而造作出行為或語言來,就害到眾生。

如果曾經造作過擾亂佛心的事,應該要發露懺悔。請看文「是故由我損惱諸有情,所有諸大悲者不喜事,一切現今各各皆懺悔,所有諸罪願佛悉鑒原」,請佛能夠寬恕。在這四句當中就涵蓋四力對治法當中三力,一個依止力,一個追悔力,一個現行對治力。那現行對治力就是去感應佛恩,對佛生起信心,禮敬供養等,這四句就涵蓋有三力。菩薩主要的修持就是修慈心、慈悲心,你若對有情起瞋恚的心、傷害的心、捨去有情的心,等於違犯了慈悲心,所以就要應該加以懺悔。剛才講三力,還有一個第四個對治力,就是防護對治力,而不再犯防護力,就是下面一個偈頌,「為令一切如來歡喜故,從今誓為世間作僕使,假令眾生踐我頂上行,至死不報為令世依喜」,也就是,即使眾生用他的腳踩在我的頭頂上,我也要安然的忍受下來,絕不會再去造作任何傷害眾生的行為,是為了讓世間的依怙主歡喜的緣故。

如果你自我反省之後,發現到自己曾經對有情之間生起過瞋恚的心,或者嫉妒的心、競爭的心,以至你嘴巴講出言詞出來,由嫉妒的心、瞋恚的心講出這些言語或相互批評,曾經造作這些的話,就要發露懺悔。發露懺悔還要自己約束自己,從此以後即使眾生來踐踏我,在我頭上踐踏的話,我也不會再去傷害眾生,我願所作所為令佛歡喜。

仁波切說:如果我們常常對接觸的那些眾生有嫉妒心,主要是心裡接觸的人,或從小跟我們接觸的人,我是怎樣、他是怎樣,我跟他有所比較,有嫉妒心、有我慢心、吃醋,那當下就互相害到,這種與修菩薩行是相違的。我們要消除那種業障要懺悔,懺悔的話要用第四個防護力。如果他將他的腳踩我的頭,而我還是會恭敬他,還是會接受他,這種是很有勇氣的,這樣子防護力比較強。那防護力不單單這樣子,一般是不會那麼強,一遇到一個不好的環境,遇到一些朋友講他是怎樣…他怎樣…,馬上心裡會生起瞋恨心,而這裡的情況是說,他一直在我的頭上踩,我還是可以忍下去,我還是完全不會報復他,這樣才會防護力比較強。貪心也是一樣,先將可能性的抓出來,如果可能這樣子,我還是不會怎麼樣,我還是會一直做下去,這種的防護心,這種是可能性的,可能怎麼怎麼樣,如果可能他踩我的頭,他踩我的頭我還是會忍下去。

接下來是說我們要對有情視同佛一般恭敬,請看文

「大悲體性於一切眾生,修自他換成就定無疑」

如果修自他相換圓滿的話,將會視有情如同自己一般。「若見有情自性即如來,於如來身何故不恭謹」,如果你對有情具有佛性這一點沒有絲毫懷疑的話,你將會視有情如同佛一般,如果能做到這樣子的話,那一定佛勝心會歡喜,如果對於有情不恭敬的話,佛心也不會歡喜的。下面第四句「於如來身何故不恭謹」,也就是如果站在佛的心意而言的話,可以說是跟有情是一樣的,如果是站在我們能不能得佛果上而言,恭敬有情能得佛果,不恭敬有情無法證得佛果,就站在這一點來看,我們何以不恭敬有情呢?有什麼理由不恭敬呢?

仁波切說:所以總結的來說有二個:一個是從眾生給我們的功德好處來說,讓我們修行忍辱、修行慈心、修行悲心可以成佛,從眾生的角度是這樣子;從佛的角度看的話,佛的心也是自他相換的修行已經圓滿了,所以對眾生佛的看法一定是跟他一樣的,所以我們從佛的想法那邊,對眾生也要跟佛一樣要恭敬。從眾生那邊我們得到可以修行,好像他給我們成佛機會,所以我們也要對他們恭敬,所以有二個原因,這二個是主要原因、主要理由。

下面說此事忍辱的功德,可從總明開始,請看文

「此事能令如來心歡喜,此事能令自義決定成,此事能除世間諸苦惱,是故我應恒時如是行」

也就是講佛心所珍愛的是有情,如果我們去利益有情的話,會讓佛勝心歡喜。有情的數量是無量無邊的,我們去利益無量無邊的有情,我們可獲得無量無邊的果報,這無量無邊的果報,就可使我們去達成我們自己所要達到的目標。那些沒辦法達到無量無邊目標者,就是指聲聞、獨覺眾,他們只有達到解脫果報而已,沒辦法達到佛果,所以他們沒有成就無量無邊的果報,原因就在這裡。

「此事能令自義決定成」就是讓自己的利益,「自義」就是自己利益,自己的目標可以達成。「此事能除世間諸苦惱」因為你去珍愛有情,珍愛無量無邊有情的話,你就不會去沾染我執、我愛執的過患,即使你住在輪迴當中所受的苦也會比較少,「此事能除世間諸苦惱」即使住在輪迴當中苦也會很少,「是故我應恒時如是行」。

那就像《入行論》p.178

「是故悉除疲厭心,菩提心馬為乘載,轉從安樂趨安樂,心既了知何怯為」

乘著菩提心馬可以承辦究竟利,輪迴當中無怯弱行,你可以毫無怯弱在輪迴當中而行,如果你可以這樣做的話,佛的勝心會歡喜,在輪迴當中也不會受苦。

接著用比喻來解釋忍辱的功德,請看文「喻如王臣有一人,於諸人民作損惱,眾多人民遠見者,雖能為損不報復,非彼王臣一人力,國王威勢為其助」,仁波切的解釋跟中文不太一樣,仁波切是說比如國王的底下有宰相以及很多大臣,宰相底下也有一批工作的人,這下面的工作人有百分之九十九的都屬於壞人,其中只有一個人比較有遠見, (這一個人)學識能夠為民著想的,可是他的地位比較低,因為他的地位比較低,等於他要使出利益百姓的力量是很小的。如果將這個好人把他立為國王的話,他就可使出這個力量來。好像跟中文不一樣,中文的意思好像是國王的這些臣子中有一個人,他會去傷害人民百姓,然後眾多百姓中有遠見為國家著想的人。「雖能為損不報復」,也就是這些百姓被那個壞人(宰相)傷害,他們不去報復,因為他們知道宰相後面有一個國王當他的靠山,所以不敢去報復。這不太一樣,和仁波切講的是相反。

仁波切說:是嗎?聽起來好像一樣。一個是國王,國王下面的一群人一直傷害人民,而國王下面(百姓中)只有一個人,他心善良且看到他能害到(知道自己有能力暫時制伏)那群人,可以害到(暫時制伏)國王下面的那群壞人,且只有他一個人可以害到(暫時制伏),但是真正要有幫助的話,是由他自己當國王,自己當國王才會力量很強。即他那個害到是一個短期的,長時間他還是沒有辦法真正的擋住,因為這個是國王才有的力量,國王跟國王(運用)下面很多人的力量,所以真正重要的是他要當國王才有這種力量,所以現在就變成要修忍辱,沒有修忍辱,修其他菩薩行的哪一個行,都沒有什麼力量,修忍辱,整個的菩薩行都會有力量都會有影響。所以要當國王才有力量,要修忍辱才有力量。所以修忍辱是菩薩行最有力的國王,就是這個意思。

請看文「故雖輕微損惱事,寜死亦勿傷害他,獄卒及諸大悲者,悉皆為彼援助故」,也就是說如果去傷害有情,背後會導致入地獄之因,也是違反佛的心意了,就好像前面的比喻一樣,即使底下這個好人有能力去防止這批臣民去傷害眾生,如果他真的去防止這些臣子去做傷害眾生的行為的話,他可能會傷害到國王,可能背後間接的傷害到國王。

仁波切說:這個比喻裡面就好像有二種,一個是國王的力量,就像修忍辱的力量,另外一個就是剛剛那個人,能夠直接傷害那些壞人,但是傷害了之後背後看到國王就不敢傷害,我們也是要這樣子做。我們能不能害到眾生?可以,但是後面要墮地獄,還有佛不會歡喜,看這個後面那就不要做了,所以就可以用二種解釋,裡面那個人沒有國王的力量,當國王才有力量,就這個來說,就是修忍辱是最有力。

下面是「比喻」及「意義」結合起來講,請看文「是故如民怖暴君,於諸有情當恭敬,縱令國王赫然怒,豈能為作大災害,如於有情不恭敬,墮於地獄所受苦,縱於國王作恭敬,豈能施我大菩提,如由恭敬於有情,便能令我成就者」。仁波切說這裡的「比喻」,比喻國王,然後以及真正意義,看起來是意義大於比喻。此說國王即使赫然起瞋怒,他所做道德傷害還比不上意義所要表達的意義。如果我們對有情造成傷害,會導致我們墮入地獄,無法成佛,所以能不能得到佛果、菩提,完全看自己有沒有對有情起恭敬的心去利益有情。而這個國王起瞋怒所造的傷害還無法像意義,意義對有情不恭敬墮入地獄所受苦的意義,他的意思還要大,也就是這裡面意義的意思大於比喻的意思。

仁波切說:比喻的時候,只是國王高不高興而已,或是國王生氣而已。那真正的意來說,就是佛陀就不歡喜。還有比喻就只有國王生氣這樣而已,意義裡面還會墮地獄,在比喻就沒有墮地獄道,意裡面也會墮地獄道,也會馬上不成佛的,我們修忍辱,不但可以利益眾生修慈心,我們自己也可以積聚成佛的因,比喻裡面沒有傷害到那些人,結果國王歡喜而已,這是一個世間的情況;另外一個佛法修行上面的行持。真正來說國王歡喜也有關係,現在是國王歡喜,世間的看一個比喻。

下面也是一樣講功德分為究竟果,以及現法現世果報,請看文「當觀未來成佛果,尚由恭敬有情生」,如果被有情傷害的時候,我們反而對有情生起恭敬,慈悲心,我們將來應知而成就佛果,所以這是就究竟果而言。如果我們恭敬有情,就可以去攝受有情,有情自然就圍過來,你恭敬有情,自然就會得到有情讚嘆的聲音越來越多,就會得到「名聞安樂大吉祥,即生成辦何不睹」,就是如果恭敬有情你我都會得到名聞安樂大吉祥,這些都可在這世當中獲得,那汝何不見「何不睹」,你怎麼沒看到這一點呢?

再來講到距離佛果和這一世之間的來世,就是指將來異熟果報。如恭敬有情會有怎麼樣呢?就是修忍辱會有什麼果報呢?「由修忍辱輪迴中,成就端嚴無病果,名稱普聞極長壽,輪王大樂亦能成」。

仁波切說:還有一個是修忍辱對智慧上也滿有幫助的,增長智慧這裡就沒有寫,我們這一生修忍辱,來世就會增長智慧。為什麼呢?由於修忍辱會讓起瞋心的對方心裡通達,因為我們修忍辱的時候,也就代表著別人心裡瞋恨我們嘛?!比如一個人他很氣我的時候,就表示他一定對我有一個欲求,那我就會原諒他,我會儘量讓他做充分的表達,所以他這個被煩惱所堵住的心路就通了,哈哈!

法炬法師說:達到他的願望?

仁波切說:對!對!不可說瞋恨心通了,而是他要的做到了,所以他心裡的路就通了。

法炬法師說:可是他瞋恚不是會墮到地獄的因嗎?那我們使他通了協助他?

仁波切說:不是這一種,從我們的角度而言這是一種修行,因為不是我們的忍辱讓他生氣的,他要生的氣早已經生了,所以他有沒有生氣與我們有沒有修忍辱這是無關連性的,問題是他生氣的這一個欲求,我們讓不讓他做,讓不讓他嬴啊?!這就跟修忍辱有關係了,那我們修忍辱好像就讓他做了,在外相上看起來是讓他嬴了,讓他通了,這個路讓他通了,而實際上對我們自己來說,我們的來世會感得我們的想法自自然然,一直就會通、會隨順通的這種等流果,所以《入中論》裡面講,修忍辱的話來世自自然然就會知道,這是對、這是不對,自自然然他走的路都對的,他的想法、他走的路一直會對。這個他想法會對的,是以前修忍辱的關係。為什麼修忍辱會這樣子呢?因為修忍辱的時候會讓別人路打通,一直讓別人的欲求一直通,讓他們通,來世就會自自然然我們的想法一直通、一直對的,所以修忍辱好像對智慧也有幫助。有的人他的想法跟他做的好像路都很順、都是對的,雖然它不可以說是真正的智慧,但可以說是對智慧上是有幫助的同行助伴。

法炬法師說:那運氣比較好有幫助?

仁波切說:我們一般會說運氣吧?但真正實際來說,他都是對的這種啊,真正並沒有學經論。比如說一個人他完全沒有學什麼經論,但是他的概念想法都是自自然然對的、正確的,這是以前修忍辱的結果,這是不是智慧?也不可以說智慧,但可以說是智慧旁邊一個助伴,一個很好的助伴;可是有的人有智慧,但就是沒有這種情形,好像他想的、他走的路都是有問題的,但他有智慧,但是一直哦,都是彎來彎去、彎來彎去這種路,有智慧但他想的路不順,只要修行上面心裡一直想法不對的,就不對的,這也是與修忍辱有關係的。所以這個對我們來說很重要,我們智慧那麼強,也是一直想錯的路,一直錯的路,那就很辛苦,如果自自然然就對的,那就很棒。